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工程消防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工程消防制度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进度 影响因素 常见问题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特点与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主要是指在合同工期内,对工程施工进度做最优的计划,在执行定好的最优计划时,常需要检查实际的施工进度情况,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如果出现偏差,应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及给总工期带来影响程度,并针对具体的偏差做成相应的调整,或对原计划做出修改;为取得良好的控制进度效果,应不断地循环以上步骤,指导整个工程竣工验收完毕。施工项目进度管理以确保施工项目在既定的目标工期内完成为总目标,在能保证施工质量及控制施工成本的前提下,应尽量的缩短工期。有效的施工进度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是建筑工程按期完成重要保证
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业主就根据该工程制定了相关的工期,而施工企业在实施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自身建设的进度管理,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按期完成,进而保障自身的利益。
(二)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
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可能与预期目标不符,因此必须及时调整人力、设备及其他资源,改变工作方法,以达到预期目标。加强施工进度控制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据起初设计的合理且经济的工程进度计划,对整个建设过程实施监控、检查、指导和纠正,能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
(三)提升经济效益
工程施工中的进度管理,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复杂,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而且还能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因素分析
(一)参建单位的影响
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单位不只是施工承包单位,事实上, 只要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单位,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物资供应单位、资金贷款单位, 以及运输、通讯、供电等单位, 其工作进度的拖后必将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二)自然因素的影响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本身的特点,露天的施工环境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尤其是恶劣的天气条件或者突发性的灾害天气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施工技术的影响
施工企业施工方法的选用、项目部的技术力量以及管理能力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此外,解决问题的时效性,施工与设计的承接性,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与标准,工艺方法的熟练程度,管理人员统筹全局的能力等技术因素也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施工机械设备的影响
如果施工企业对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安排使用顺序,进场的施工机械配置过多,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造成施工现场的拥塞,导致工作面不能及时展开。同样,如果进场机械配置过少,就会降低施工效率,进而造成人员和物料的闲置,影响施工进度。
(五)物资供应的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对工程原材料,相关的构配件、工程机械设备等物料都有十分庞大的配置需要。如果施工工程物料的供应不能及时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材料周转不足,就会导致本可以同时展开的工序不得不分段实施,直接影响施工进度。
(六)资金周转情况的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周转资金是否足够已经成为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施工企业的资金投入是否及时将会影响施工工程物料的购进,相关费用的支出等,直接影响施工单位流动资金的周转,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点的有效管理方法
(一)提高项目管理者的施工进度控制水平
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就是根据进度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和调整,以实现进度控制的目标,具体的讲,进度控制的任务是进行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和进度协调。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项目管理人员负有重要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应尽的职责和最基本的要求。在进度管理上以项目主要负责人为进度目标责任中心,对进度目标合理分解,使责任分配到人。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增强工程进度是求效益的途径的根本意识,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向管理要进度、要工期,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才能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施工管理的出发点,项目部必须重视合同管理,认真参与合同的订立、变更,认真做好施工中发生的各类变更增减、改变的签证手续,为工期变更寻找合法依据。还要对合同订立、履行、管理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在施工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工程进度控制目标,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对成员进行有效的激励,明确工期延误的处罚办法和工期提前的奖励办法,用经济方法控制施工进度。
(三)注重施工项目的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注意收集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情况,辅助生产能力等。还要在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建成的同类或相似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资料进行收集,并认真进行分析、整理,列出控制的约束条件,明确影响工期达到强制时限,为编制项目进度作好充分准备。
(四)编制详细的进度规划
工程进度目标按期实现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因此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进度总控制计划、分部计划和周计划成为进度控制的关键问题。总进度控制计划编制要依据招标文件、图纸、现场勘察情况并结合施工单位的实际施工经验,配备满足进度计划要求的劳动力、施工没备,并充分考虑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总进度控制计划要为项目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指出明确的开工、完工时间,并能反映各分部、分项工程相互间的逻辑制约关系,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中的关键路线。总控计划一经确定,便成为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各方均要严格遵照执行,不做轻易调改。分部计划的贯彻力度,主要取决于专业施工队自身的管理水平,项目经理应对分部计划的执行情况引起足够重视,加强落实、检查的管理力度,出现异常进度动向时,必须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务必保证阶段工期或分部工程的进度目标圆满实现,为总进度目标在全局的实现奠定基础。周计划的制定是将分部计划进一步细化到日常的施工安排中,是最基本的操作性计划.周计划的制订最主要是切合现场实际需要,可在灵活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给上述计划以极大弥补。
(五)制定进度延期处置预案
建筑工程施工往往受天气等外界不可预知的突况影响,导致工程进度拖延。工程项目部要周密考虑各种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较,从中得出两者的偏差,对造成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治预案,进而指导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对施工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例如核查施工人员、技术和机械设备是否满足进度计划要求,如果不满足的话就进行适当的补充,采取措施弥补工程拖延的工期。
总结: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必须和质量、投资控制互相兼顾,不要单纯片面地追求某一目标的,只有对项目进度计划目标实施很好的全面控制,才能保证投资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董长恩《浅析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工作措施》[J].企业导报2011(15).
建筑工程消防制度范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平安创建工作要求及县综治委、县平安创建领导小组对建筑工程平安工地创建工作的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强化监管责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推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开展建筑工程平安工地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范围和目标
2013年,平安工地创建工作范围:县区房屋建筑施工在建工程。
2013年,平安工地创建工作重点:高支模、深基坑、脚手架、临边洞口、预留口、电梯井口、楼梯口等防护,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等事故多发部位,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多发类型和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专项工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及法制教育、特殊工种持新证上岗情况、“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法劳动纪律现象”的查处,现场人员集中管理、集中居住,现场实行封闭管理,现场工地要采取必要的防噪声、防灰尘措施、不得焚烧有毒、有害物质,现场消防制度及设施的落实情况,现场环境卫生及食堂卫生管理。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专项工程是:塔吊装拆、脚手架搭设、大跨度及超高模板支撑系统,深基坑支护等。
2013年,平安工地创建目标:市安全文明工地验收合格率达到市级标准,平安工地合格率达到100%。
三、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4月20日-5月30日),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平安工地创建工作方案对县区在建工程各项目标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落实整改,定期进行复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逐步巩固平安工地创建成果。
第二阶段(5月31日-10月31日),全面开展检查考评工作,督促各施工企业及相关单位切实做到消除隐患,做好县区各在建工程申报平安工地的准备工作,积极准备迎接市文明工地验收小组。
四、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坚持长效管理,对照方案和上级相关文件及要求,督促施工企业进一步完善我县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状及有关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依法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治安管理,建立责任明确的治安保卫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实行集中管理、集中住宿,强化法制教育,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杜绝“民转刑”案件发生,加强现场的消防管理,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坚持便民爱民的施工措施,实现“五个不发生”目标。
(二)认清安全生产形势,强化动态监管。加强平安工地创建工作小组领导,强化责任,加大检查与监管力度,定期召开全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和安全联络员会议,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找出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环节,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动态监督管理,对事故多发企业以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发生事故的企业,进行重点约谈,共同研究加强安全生产的措施,督促这些企业、地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现场管理机构,确保平安工地创建工作成果的巩固。
(三)加强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专项工程施工的管理和对高处坠落事故的控制。加强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专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及现场监督管理,明确建筑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验收、检查制度;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科室在检查中认真落实责任,强化检查。
建筑工程消防制度范文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加之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并被广泛应用,建筑施工现场出现了大量的火灾隐患。本文就近年来建筑施工现场火灾案例,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析,并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相关对策,以期保障建筑物和人民群众财产及生命安全。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site fire case in recent years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fire risk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carried out analysis, and proposed fire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sit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buildings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property and life safet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ite; fire safety
一、近年来建筑施工现场火灾案例
近几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经济损失发人深省。2007年8月14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违反焊接安全操作规程,导致26层电梯井内杂物引燃;2009 年 2 月 9 日,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附属文化中心工地发生火灾。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一幢28层公寓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共造成58人死亡,70人受伤。各地在建工程火灾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面对如此惨重的代价,认真分析发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消防安全管理的漏洞,是造成施工现场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2.1用火用电管理制度缺失
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单位用火用电管理制度缺失,没有制订相应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没有实行对员工安全岗前培训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2.2临时建筑工地耐火等级偏低
我们知道大多术建筑工地都会搭建许多临时建筑,如仓库、工棚、宿舍、食堂等,而这些建筑大都采用木材、油毡等可燃材料,耐火等级偏低;
2.3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设备不符合要求
大多数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设备不符合要求,甚至有少数工地现场未配备消防器材设备设施,为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火灾留下隐患。
那么,如何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严格规范好施工现场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3.1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和施工队伍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规的规定:从事建筑施工、装修施工的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建立和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对没有取得资格证书的个人或单位,一律不得从事施工作业。
下至工程技术人员、上至项目经理、甚至单位法定代表人、都必须经过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培训,培训合格后才可上岗,电工、焊工等工种必须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才可上岗。同时,施工单位要制定详细的消防培训计划,对临时雇佣的人员要开展经常性培训活动,对重点工种人员,要确保其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和防火灭火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3.2加强消防全员管理
某些单位还存在着消防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和自己无关的思想。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消防管理是全员的工作,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搞好本岗位的消防措施和消防管理。只有大家都进行管理,大家都遵守消防制度,火灾才能被遏制,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
3.3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动态检查
3.3.1限制可燃复合材料的使用量
要限制可燃复合材料的使用量,特别是建筑物内部装修材料,各类建筑物内部不同部位应采用的装修材料,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
3.3.2重视建筑装修电气工作
由于线路敷设和电气设备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和可燃隔断夹层内,而未穿防火阻燃管保护,所以一定要重视建筑装修电气工作。
3.3.3加强检查建筑施工现场的动态消防
目前,建筑工地普遍存在消防安全管理混乱,消防水源不足,搭建的工棚宿舍可燃物多、耐火等级低,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差,违规用火用电现象屡禁不止,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各消防部门要立即开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工棚宿舍消防安全专项检查,通过与建设、安监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对全部在建工程施工工地实行消防安全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消防大队(科)及公安派出所两级消防监督管理的划分范围,凡投入使用后由消防大队(科)进行管理的在建工程,由大队(科)负责在施工期间全程进行消防监督检查;不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由公安派出所负责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监管。在检查中严格执行“四个一律”:凡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一律查封危险部位或者场所;凡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止施工决定的,一律强制执行;凡消防设施、器材配置、设置不符合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一律从重处罚;凡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一律实行拘留。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检查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用火用电和危险品的储存情况、职工宿舍的消防安全。
3.4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必要的消防器材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首先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据相关安全规程、依据技术规范的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做到有备无患。施工现场应在建设工程平地阶段按照总平面设计来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并保持充足的流量和管网压力;根据在建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配备水枪水带,消防干管设置水泵接合器,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在重要位置(如木工房)设置消火栓,并配备水龙带和水枪等配套器材。消防水源要随主体的进度而进行,保证每个楼层都有消火栓。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在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位置及在建高层建筑的各个楼层,应在明显的地方配置适当数量的灭火器、消防沙袋、灭火沙、灭火毯等消防器材以方便使用。并在重点部位设置集中灭火点,局部重点部位放置灭火器。消防通道、防火间距严格按照技术标志落实。在建建筑内要标明出入口的临时标志及楼梯间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出入口和楼梯间的临时照明设施;规范材料堆放,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和障碍物,保证火灾发生时,能有效疏散现场施工人员、便于消防人员扑救工作快捷畅通。
在装饰阶段更要注意防火,因为在此过程中施工班组比较多,交叉作业的工序比较多,导致管理难度增大,加之易燃物品也比较多。 所以,装饰阶段要加大管理力度,增加监管人员,加大消防方面的教育,并在险要位置和明显部位设置灭火器。
四、结束语
总之,工程项目从破土动工到竣工使用,始终处在不停的变换之中,动火作业条件复杂多变;施工现场动火作业人员多、流动性大,接受到的系统安全培训相对较少;施工现场易燃可燃物多,不易控制;施工用电设施多,不固定。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努力,措施得当,全体动员,火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加强消防宣传工作,提高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三者的消防安全意识,才能真正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实施手册》,2009年5月出版
[2] 郭世昌;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浅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年05期
建筑工程消防制度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业是一个高风险、高事故多发的行业,很多事故都存在重复性、屡禁不止。由于建筑业形式发展较快,导致技术方面以及体制等变化较快,但是很多企业在安全管理模式上仍旧延续“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等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体制。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就需要企业更新管理理念,树立安全的企业文化,建立适应现代化安全管理体制的企业发展趋势。这也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频发行业,建筑施工过程是各类安全事故多发场所,尤其是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展率在逐年上升,因此通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规范建筑施工规范,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避免给社会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2、 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基于经济利益以及人员素质的影响,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会给建筑安全生产带来潜在的危险而通过安全管理可以让建筑企业了解自己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而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1、注重员工的安全培训
一个工程要想顺利的进行就必须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从思想上让员工真正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工程正式开始之前必须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安全培训,让员工对安全有全面的了解。在培训过程中要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告诉员工,并把相应的解决措施告诉他们,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在遇到不太严重的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处理。除了加强对底层员工的安全教育外,对于管理人员也要定期对其教育,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决策往往最大限度的影响着工程的进行,因此管理者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建筑的安全管理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对于管理者的安全培训一定要尽可能的全面,让其能充分了解每一项工序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2、对施工材料与设备进行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到的工程材料,必须要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标准,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在采购、运输、入库环节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与控制,防止存在放射性、毒性或性能不达标的材料金融进入施工现场,做好现场准入控制。同时,还需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安全控制中,设备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门的质量监控人员,对机械设备的选择、安装、调试等工作一起后期的维修进行检查,严格依据安全操作准则运行设备,并做好机械的定期检查养护工作。严格控制材料、设备质量,规范机械设备的操作,可以大幅减少材料设备带来的安全问题。
3、强化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防护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在使用脚手架、安全带及安全帽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为机械设备配置齐全的防护装置; 对于升降机、人货电梯及塔吊等,必须安装限位保护装置,且不得超负荷或带病作业,在完成施工任务后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2)架设临时配电线路时应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范,对于手持电动器械或电动机械等,应进行漏电保护处理; 在“四口”及“五临边”必须进行安全防护,进入施工场地后,应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严禁穿易滑鞋靴或硬底鞋靴。(3)为了预防施工人员遭到物体的打击,在安全管理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①对于高空作业中需要用到的设备、工具等,在施工前应采用专门的工具箱或工具袋进行收纳放置,避免因随意乱放而引起安全事故。②严禁在施工现场上下投掷物件,如施工工具及施工材料等。③尽量避免在建筑工程的上部与下部同时进行垂直作业,在开展分层作业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如安装相应的隔离防护设施等。(4)要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管理工作,在进行组织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消防要求,同时将消防制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设置在施工场地,并在施工现场中较为醒目的位置设置防火宣传专栏。如建筑工程的部分工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火灾隐患,则在施工中应设置消防车道,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性。此外,要确保消防水管的直径> 100mm。
4、采取技术措施预防安全事故
工程技术人员要依据施工场地的材料机具、自然条件、劳动力供应情况等,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最安全、最经济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过工程师审批,并经监理单位批准。对于一些特殊施工部位,例如:吊装施工、模板施工、深基坑开挖、脚手架搭设、临时用电等要编制出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同时要履行审批手续。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执行,并加强验收和检查的力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要根据防触电、防洪、防雨等安全规定的要求;做好场地规划,施工现场的道路要坚实、平整、畅通;要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制定消防预案,同时成立义务消防队,所有的施工人员要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性能;库房、库棚、料场等临时场所的设立及使用要符合公安消防部门的有关规定。
5、淘汰陈旧设备,应用科学技术大力改善工作环境
根据工程规模,适度加大安全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资金投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地更新施工材料与现场操作设备,对于陈旧、对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设备要坚决淘汰掉,改进相对落后的施工工艺,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尤其是针对高空降落的高危险系数设备要仔细检查其牢固性,认真核实,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做到万无一失。同时积极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进一步改善现场施工的作业环境,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尽可能的降低人为错误的出现,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提高现场施工操作术水平。
6、重视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工作
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及时识别危险源并对其进行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前提,可以提前避免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危险源包括施工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现场等,当然,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一定要准确,进而能够提供有效的防范危险的措施。一旦发现危险源,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采取措施及时消除危险源,尤其是对于一些危险源升级的情况,更要采取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重视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也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一个建筑工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建筑企业只有在建筑过程中实现安全的最大化,其才有可能在竞争市场中站稳脚跟,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培建.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的具体应用[J].建筑工程研究,2012(08):89-90.
建筑工程消防制度范文5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安全
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高楼林立的壮观景象,高层建筑的建设,既代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同时也使城市呈现了一片生机和活力,随着人们对物质条件的需求不断提高,高层建筑也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城市内的高层建筑不断增高,也给消防工作带来了难度,城市内高层的消防工作一直困扰着人们,高层建筑消防工作有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只有全面把握好难点和特点,才能快速救援,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1 高层建筑消防难点
1.1 高层建筑层功能多导致救援困难大
现代城市发展,各类办公、金融、商贸发达,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展现商业实力,在建筑选择上,更多的会选择设计特殊、层数较多、规模较大的建筑,为了满足商业经济需要,建筑越来越高,设计越来越个性,一些高层建筑有多个业主共同经营,形成了办公、商贸、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具备多种经营微功能,楼层高、人员多,导致建筑内各单元人员密集,发生火灾后不但扑救困难,也不便于快速地组织人员疏散,高层建筑楼层高增加了安全通道长线距离,火灾时大量人员不能在较短时间及时疏散,会出现人员拥挤、踩踏事故,导致二次伤亡事故发生,给消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1.2 高层建筑物资多导致救援难度大
高层建筑体量大,容纳人物资量丰富,不但经营单位堆放物资,而且还存在一个装修材料的问题,因为装修时,很多会使用易燃材料,这些材料缺乏防火性能,很容易出现燃烧物品,一些空间小的单位还会随意堆放物资、扩大经营面积,造成一些高层内的消防通道堵塞。高层使用率高,为了方便经营,一些单位还会出现私接电线的行为,导致高层内电线没有必要的防护或出现用电高峰时的过载情况,这也就为火灾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存在不安全因素。
1.3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不足导致救援难度大
高层建筑是多个单位共同使用,业主较多,很难统一思路,在消防器材配备上也出现不统一的现象,各个业主会根据自身条件、经费情况进行配备,严重影响了高层消防效果,一些公共区域没有必要的消防设备,整体消防能力不全、设施不足、装备缺损丢失,发生火灾后,起不到快速救援作用。高层大厦防雷防静电设施不够,一些高层虽然具备功能,但并不能有效进行防护,不完善或功能欠佳等现状较为普遍,使火灾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援救,使人员疏散、物资搬运不能快速及时。
1.4 高层建筑结构较为复杂导致救援难度大
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不同,防火工作更加复杂艰巨,现代高层不断增高,为了支撑整个楼体,需要不断从设计、结构上进行创新创意,高层建筑结构性的变化,使功能性得到了强化,但却增加了高层的结构复杂程度。为了保证高层上下通畅、通行需要,会设计出许多竖向贯穿的井道,保证高层上下通行需要,在空间上形成了几大块的结构布局,排风道、管道井、楼梯间、电缆井等具有较强烈的拔火效应,一旦火灾发生将容易导致火情扩大蔓延,影响了救援速度,增加了防火难度。
2 高层建筑的防火措施
高层建筑发展到今天,满足着不同形态的需求,但是更要看到火灾事故带来的巨大隐患,只有不断强化高层建筑防火工作意识,提升消防救援能力,才能有效保证高层建筑安全,人们对高层建筑质量安全性能关注度逐渐增加,高层建筑防火工作已成为我国建筑领域内重要研究课题,强化高层建筑防火工作要有整体性、预见性与完善性,这样才能确保高层建筑安全,达到科学防火目标。
2.1 加强单体防火功能设计
单体防火设计在高层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只有不断强化单体设计,满足防火需要,才能确保周围建筑安全,形成独立防火区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安全疏散口、防火隔离区等技术做好科学的分配与设置,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单体安全。高层建筑最主要的部分是安全通道与防火分隔,一定要根据高层建筑火灾发生蔓延特点,全面做好这方面控制,堵住高层建筑火灾蔓延主通道,特别是要对电梯井、楼梯间等竖向管井进行合理O计与分配,做好分隔设计。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应依据建筑物耐火等级和消防安全实际标准全面做好高层建筑的设定,保证符合安全防火需要。垂直井道和交通设施影响因素是高层建筑进行平面布局必须全面考虑到的因素,当前中央核型、贯通核型等是普遍的平面布置形式,中央核型设计便于人员快速疏散,是当前理想的建筑防火设计;贯通核型高层建筑利于防火排烟,但不利于人员集中疏散,只有结合建筑功能进行设计,才能满足高层建筑防火工作需求。设计的时候,需要不断细化耐火等级,科学进行选择,特别是材料使用中,需要进行标准设定,保证高层建筑材料和耐火等级行使施工设计要求。
2.2 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审核控制
要从多个环节层面进行把握,一是设计单位严格标准。高层建筑设计要选择那些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方案出台后,需要做好环节控制,相关设计材料必须由设计单位盖章和设计者签字,对相关材料进行备份存档,同时还要提交消防单位进行审核把关,利于日后查阅。二是消防单位承担一定职责。不断强化消防审核力度,针对源头科学把握监督,高对上报的防火设计资料一的严格审查,保证相关设计施工单位具备施工条件,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施工阶段,如果发现问题,则不能通过,直到审核通过后,方能进行建筑施工。
2.3 加强消防制度法规完善与建设
要不断完善消防法规,形成有效的消防安全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防火防范机制,通过制度落实,做到责任落实,使各个层面环节均形成防火责任制,严格做好防火控制,对违反消防制度的,要对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按照防火规范标准形成安全防范体系,保证高层建筑使用安全,同时也能根据制度形成良好的追责。
2.4 加强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各级各类物业管理单位要强化职责,对责任片区进行严格管理,形成消防联防。对高层内部的消防设施设备要严格检查与保养,不能出现丢失或者损坏,对高层建筑内的火灾自动报警、防排烟设备、防火门等要定期维护,确保使用效果。
2.5 强化照明疏散标志管理
火灾事故出现的时候,根据消防规定,为防止火灾蔓延扩散,需要对日常照明设备进行关闭,只留下消防应急电源,但是这样就不利于人们逃生与撤离,为了保证人们快速撤离需求,要在建筑内部消防电梯、封闭楼梯间、配电室、自备发电机房、消防控制室、水泵室、地下商超、观众厅等区域安放消防疏散标志,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在浓烟或夜间快速的疏散,只有全面强化日常检查,才能确保各部位装置良好。
3 结束语
高层建筑越来越高,只有各级单位全面负责,加强管理,从源头把握好设计施工环节,做到日常检查与严格管理,避免出现消防设施丢失损坏,才能提升高层建设整体安全性,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消防制度范文6
【关键词】多产权;公共建筑;消防监督;管理
前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综合性建筑也逐渐的发展了起来。这些综合性建筑在为城市增添色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安全隐患,这给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建筑通常都是多产权建筑,产权人数较多,因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很难得到落实。下面将对多产权公共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一、多产权公共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的功能不确定性引起的问题
多产权公共建筑中主要以商业综合楼为主,在进行综合性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并不清楚每个楼层和每个单位的具体使用功能,开发商通常会以“办公”这样的笼统字样来表明具体的使用功能。然后按照楼层来划分出独立防火区域,以此来满足国家对于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得到消防行政的审批。当建筑工程正常的投入到使用中以后,建设单位又会将楼层进行分割然后出租或者出售给其他的单位进行使用,这样就形成了建筑的多产权局面。当业主们得到了产权之后,通常都会对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改变,最终使得一个商场当中出现休闲、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都具备的形式。这种情况导致建筑中原定的防火区域以及一些相应的消防设施无法正常的投入使用,同时在变更之后也无法达到消防安全的规范要求。此外,一些建筑会设计成公寓式来进行办公,但由于室内的规划和布局有所不同,在业主使用之前通常都会进行装修,很多情况下会将室内的消防设置拆除,这些都给建筑的未来消防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不遵守消防制度引起的问题
综合性建筑的规模有大有小,在整栋楼当中存在着很多的消防问题,对于消防管理通常都会选择抽查的方式,这就导致在内部进行装修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很多的业主在租赁之后都会出现违反原有设计规范的行为,导致建筑中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隐患。例如使用一些可燃材料来进行装修,或者将安全通道占用等情况。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着建筑的消防管理,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三)权利不明确引起的问题
多产权公共建筑的权属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很难确认责任人。当前多产权公共建筑中的管理权、使用权和所有权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了较为混乱的状态,难以明确管理者的责任。很多的时候建筑当中的楼层都会被私人买断,这就形成了产权的多样性[1]。在租赁之后也会出现转租的情况,这也是导致消防管理工作困难的重要原因。消防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是大众问题,因此不论是业主方何时建设方都不愿意出资金来进行管理,使消防管理工作更加的困难,建筑中的潜在安全问题也难以杜绝。
(四)管理对象划分引起的问题
在很多的情况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对象都是以单位划分作为主要依据的,没有注意建筑物本身元素的特征。在综合性建筑中,消防设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定要强化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监督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安全性。
二、多产权公共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措施
(一)理清建筑中各方法律关系
我国的物权法当中明确的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是建筑的附属设备,业主具有共同管理的权利,同时也不能放弃履行自身的义务,在消防设施的权属划分问题上,建筑内的业主都要对消防设置负起责任。因此,应当及时理清建筑中各方的法律关系。首先,所有业主是建筑中的主要消防管理责任主体,在享受安全权利的同时,要保证消防设施达到规定的标准,并按照相应的占有面积来承担起消防安全管理的费用。对一些不履行消防义务,或者给其他的业主造成麻烦和损失的,应当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其次是明确委托管理关系,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就是委托关系[2]。物业公司应当按照相应的法律责任来履行义务,如果给业主造成了资金上的损失,或者没有认真的旅行义务,那么业主则可以要求赔偿。此外,明确业主与消防单位之间的关系。业主是消防单位进行监督的主要对象,消防单位有权利对一些没有履行消防义务的业主来进行处罚。
(二)加强制度建设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制度。但由于公共建筑的内部环境和人员关系等比较复杂,因此,这些地方性的消防法规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落实。为了进一步的强化业主和物业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我国应当及时出台相应的国家性法律法规,强化制度上的建设,保证消防部门能有法可依,更好的来进行消防监督工作。
(三)强化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
消防部门应积极的与地产交易登记部门进行联合,二者之间共同协作来做好产权分割的工作,明确业主的产权。同时应提请上级人民政府或相关的部门来联合明确消防安全是建筑产权分割当中的一部分,让业主清楚的认识到得到了产权同时也要承担起消防安全的责任。如果在产权分割方面业主不同也承担消防安全的条件,那么地产交易的登记部门可以不办理登记。此外,应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在进行多产权公共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中需要产权人的积极协调和配合,如果加强消防部门与其他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那么消防单位则能给及时获得建筑产权资料,以此来强化消防管理的效率。
(四)推出租赁登记制度
我国当前在租赁登记方面并没有完善的备案制度,这个问题导致了租赁登记备案工作很难得到落实。目前,公安部门对流动人口正在逐渐实行租赁备案制度,无论是租赁方还是产权方都要积极的签订保证书。在进行多产权公共建筑消防监督的管理工作过程中红,积极的推动租赁登记制度落实,将有效地推动物业单位统一管理的步伐[3]。对于委托物业范围统一管理的建筑,产权方、租赁方和物业管理方,三方面都要签署《消防安全管理协议》以此来使各个方面都能有专门的消防管理责任人,使各方都能明确自身在消防设施上的义务,保证消防监督管理能有效落实。
结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的公共建筑数量也得到了明显的上升。在进行多产权公共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业主较多,再加上其他管理方面的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了多产权公共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很难得到落实。对此,只有政府联合建筑各个单位来共同的努力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消防监督管理制度,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进一步的保障,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续永刚,向立明,高国生.浅析多产权公共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J].制造业自动化,2010,04(07):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