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层面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观经济层面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观经济层面

微观经济层面范文1

“政府作用”是贯穿经济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在研究和论述政府影响经济的行为的时候,通常会涉及这样几个概念:政府管制(规制)、政府干预、宏观调控。

政府管制主要研究的是政府对行业或部门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行为。常见的管制途径是制定行业政策,由专门的行政机构实施行业监督和管理的行政行为。因此,有的领域也把政府的这种行为称为“监管”或“规制”,如金融监管。

政府干预主要是用来概括政府有目的地影响经济的所有行为,既包括宏观和中观的政府经济政策、法规,也包括微观的政府行为。从这个角度,政府管制可以看作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方式,即从中观的行业层面和微观的主体行为层面干预经济。

宏观调控则非常明确地指的是政府从宏观层面影响经济运行的行为,主要包括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

在政府管制、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的内涵中,政府总是被当作与市场相对立的、独立或超然于经济运行之外的“看得见的手”,是对市场手段的替代或补充。而事实上,政府还有一部分行为是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如政府日常的购买行为,公共产品的公开招标,政府的投融资行为等。因此,我们把这一类政府行为,即政府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微观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主体平等地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互相联系,共同地构成各种市场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微观经济行为,称为政府参与。

政府参与和政府宏观调控、政府管制在理论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在实践中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因此,既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完全孤立的分析。

其一,政府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往往表现为一些具体的政府参与活动。比如政府决定采用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在微观层面上往往表现为政府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增加,如果政府采用公开招标的市场行为,就属于政府参与的经济活动。

其二,政府参与不都具有干预经济的目的,也不是所有的政府参与行为都是服从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的。比如政府办公用品的购买,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采取财政紧缩的政策,并不影响一些必须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该修的路还是要修,该建的桥还是要建。

其三,政府的行业管制和政府参与存在着天然的矛盾。概括起来,政府管制往往通过影响市场机制、消费者行为或企业行为三种途径来实现其服务于公共利益的目标。而不管是否出于干预经济的目的,政府或者作为消费者,或者作为企业投资者,甚至作为企业经营者,总会有参与经济的行为,并且政府行为引入市场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这里就产生了道德风险:一是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是否能公正地制定管制政策;二是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是否能公正地执行管制政策;三是在由政府投资企业垄断的行业里,管制政策执行力度到底有多强。政府管制的有效性是受其政策执行的公正性制约的,因此,能否处理好政府管制和政府参与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政府管制的公正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政府参与的理论依据及范围

政府参与作为一般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行为,必然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政府参与行为,从理论角度回答政府为什么要参与,以及怎样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政府参与没有统一的依据。与政府干预经济的其他活动相区别的是,政府参与虽然最终都对经济产生了影响,但其根本目的不都是明确地想要干预经济。所以,政府参与按照目的区分可以分为有干预目的的政府参与和无干预目的的政府参与。也就是说,政府会出于干预经济的目的采取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也会出于其他目的参与经济活动。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可以分为经济效率、经济公平和经济安全三个基本方面。相对应地,会产生具体的政府参与。另外,政府还可能出于诸如社会安全、道德环境、生态环境等其他社会管理目标参与微观经济活动。所以,政府参与的理论依据应该按照政府参与的不同目的分别讨论。

其次,有干预经济目的的政府参与的依据是市场失灵。政府参与和政府干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政府参与活动是服从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总体政策的,是政府实现其干预目标的具体行为。因此,具有干预经济目的的政府参与的依据和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是一致的。本文的观点是:市场失灵使得经济需要政府的干预,构成了以干预为目的的政府参与充分条件。至于政府是否有能力和能否实现干预的目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最后,作为政府合法职能的政府参与的依据是政府的合法性。政府参与和政府干预是有区别的,因此反对和支持政府干预的理由不能直接作为反对和支持政府参与的理由。政府参与的目的不都是要干预经济的,政府有为了自身的机构运转而产生的消费需求,还有其他社会管理职能派生出来的参与经济行为。对于这一部分政府参与,需要其他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无法探究它在经济上的理论依据。本文把它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即只要是派生自政府的合法职能的政府参与,因为从性质上来说是合法的,就判定它是具有充分依据的。

另外,由于政府参与是政府的微观经济行为,所以其理论依据中不仅包含着质的规定性,还包含着量的规定性,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其中,政府参与的质的规定性是第一性问题,政府参与的量的规定性是第二性问题。只有在性质上具有合理依据的政府参与才能涉及政府参与的量的合理性问题。只有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合理的政府参与才是最严禁意义上的合理的政府参与。

根据以上对于政府参与理论依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政府参与的三个合理范围:

政府参与的第一个范围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弥补市场失灵的政府参与总是作为政府总体干预经济政策和计划的一部分。与政府其他行为不同的是:政府参与所采取的是微观经济行为,而不是法律、政策和行政手段。

政府参与的第二个范围是政府为了自身的机构日常运转而产生的微观经济行为。这主要指的是一部分政府购买行为。这个范围的政府参与的质的合理性,是政府正常运转的需要。至于这个范围的政府参与的量的合理性,则取决于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原则。

政府参与的第三个范围是政府合法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延伸。在这个范围里的政府参与的目的不是着眼于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而是服务于诸如环保、卫生健康、精神文明等社会目的。对于这个范围的政府参与不能仅从经济学的角度和仅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研究和评价,但它对经济、特别是微观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政府参与的微观经济效应

我们所定义的政府参与指的是政府以一般经济主体的地位参与的微观经济活动。因此,政府参与不同于政府的政策命令,也不包括政府基于其强制力量而行使的行政行为,而是通过平等的经济关系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影响的。注意到这个重要的区别,政府参与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主要有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扶持效应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示范效应。由于政府具有权威的特征,或者在很多情况下是理性的象征,私人部门会效仿政府的行为。政府参与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主要有两类:给消费者造成的购买的示范效应和给厂商造成的投资的示范效应。

购买的示范效应指的是政府的购买行为对个人消费行为的导向性影响。政府的购买往往是大量的和被认为是理性的(掌握更多的信息,具有不可被欺骗的尊严),因此,许多个人消费者会跟随政府的品牌选择。比如,奥运会的国家代表队选用的营养品,会成为很多体育爱好者的模仿对象;政府职员的福利以商品的形式发放,从而长期使用某品牌的商品,会成为其亲属和朋友的模仿对象。

投资的示范效应指的是在某些私人部门不会投资或者持观望态度的领域,政府投资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私人投资者的跟进。如新兴产业、高风险产业,私人部门不敢轻易投资,而政府认为发展这些产业是必要的,因此选择了投资的政府参与行为。不管政府是否有意吸引私人投资,一旦政府的投资获得了不错的回报,证明了预期利润率的存在或风险可以分散和化解,按照市场规律,私人部门总会以不同的形式跟进的(即使不会单独投资,也会愿意参股,或借款)。

当然,不是所有的政府参与行为都能产生示范效应,政府也不是总是希望产生示范效应,甚至有的时候政府不希望产生示范效应。所以,重要的是如何控制政府参与的示范效应。

二是竞争效应。所谓政府参与的竞争效应,是指由政府参与微观活动而给其他参与主体形成竞争关系,从其他竞争主体的角度看,给他们带来的竞争效应。

微观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包括买方之间的竞争、卖方之间的竞争、买方与卖方之间的竞争。从理论上讲,政府参与到微观活动中既可以作为买方又可以作为卖方。但考虑到目前市场供求处于买方市场的态势,所以,本文在此主要考虑的是政府作为投资者与其他私人投资者之间的竞争。

政府作为投资者既会投资在某一行业形成垄断,如公用事业领域,也会投资在一般行业参与市场竞争。政府应不应该在一般竞争性行业投资,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在中国,不管历史如何由来,从现状看,存在着大量的国有独资企业,并且这些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并存,相互竞争。中国的这个例子也许会被看作是特例。但是从问题的一般性上看,既然政府在别的国家可以投资和经营特殊行业的企业,或者是间接的扶持私人企业(日韩的政企裙带关系),为什么中国的政府就不可以直接投资和经营一般竞争性企业呢?至少从理论上,没有必然论据证明,政府的经济行为效率必然低于私人部门。那么,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存在着政府投资的企业和私人投资的企业相互竞争的可能。

具体说来,政府参与给私人企业带来竞争的效应包括激励效应和排挤效应。所谓激励效应,指的是政府通过科学的管理,革新技术和降低成本,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激发其他企业产生的创新的动力。所谓排挤效应,是指在市场容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政府的参与对私人部门的市场份额、私人企业的进入和成长产生的限制作用。

三是扶持效应。政府参与的扶持效应是指政府其微观的经济活动帮助和促进私人企业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和订货行为,扶持企业的发展。如美国国内航空业在1968年曾获得总共15亿美元的航空邮件的政府购买扶持。政府作为交易中介的参与具有扶持效应,如举办地区性的经济贸易洽谈会,或某类商品博览会以促进私人企业的交易。政府的作为信用中介的参与也具有扶持效应,如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资质证明和担保,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促进其发展和繁荣。政府参与对私人经济的扶持效应在二战后的日韩经济发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扶持。

微观经济层面范文2

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作为微观经济学中消费理论的基础概念,对微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边际分析法作为标记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分析作用,所以,经济学家只有掌握边际效用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对微观经济学具有更好的理解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关于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的相关概念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个体经济学,属于现代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是一门以社会中的单个经济单位所产生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主要目标的科学,因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2、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的含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于消费者新增的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是服务所带来的相关的新增效用,也就是说,在外界相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从此件商品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之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被称之为边际效用。在边际效用中,商品的消费量是自变量,由商品消费量增加而产生的效用是因变量。 

3、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 

首先假定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那么,该消费者从此件商品所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获得效用的增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通过对该规律的透彻掌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消费者所进行的消费行为。 

二、在微观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边际效用的意义 

1、边际效用对微观经济学的意义 

边际效用对与微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俗的来说,正是由于边际效用的出现,才使得商品使用价值、消费者消费目的以及消费者消费感受三者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同时,经济学家也通过边际效用的帮助对消费者在收入确定的情况下,针对商品价格的约束所表现出来的理性消费的行为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因此,边际效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微观经济学从传统的唯物主义的困境中得以解放,使微观经济学成为一门具有实际意义的社会科学。 

2、边际分析法对微观经济学的意义 

边际分析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针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把进行追加的支出和收入进行比较,得出数值相等时的临界点,也就是所得利益、投入资金以及输出过程中产生的损失相等时的点。随着边际分析法的逐渐普及,对不同经济变量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这对于微观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各种经济学现象进行解释,同时为经济学家进行经济均衡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边际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除了应用范围最广的递减规律以外,还包括成本的递增规律、产品边际转换率的递增规律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边际分析法在经济学家对微观经济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对边际效用中递减规律问题的分析 

1、边际效用是否唯心 

虽然消费者自身的心理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在对商品进行消费的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感,即商品的边际效用,但是,由于消费者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必然会拥有不同的消费偏好和倾向,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消费者对于同样一件商品在效用评价方面必然会有所不同,但是并不能因此把依存于让消费者心理而产生的效用评价与心理学或是唯心主义划上等号。虽然社会的经济和科技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之中,但是在现阶段人类所达到的科技水平仍旧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这就导致了经济学家无法直观的对消费者在进行商品消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应的边际效用进行衡量,但是并不能以此而否认边际效用的存在,因为在对商品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商品效用是可以被消费者所感知的,商品关于物质方面的属性以及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都是有客观依据所支持的,由此可以看出,边际效用是客观存在的,而并非是由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所虚构出来的,但是想要对边际效用的存在进行否定却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因此,作为具有客观存在性的边际效用与唯心主义从本质上就背道而驰。 

2、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是否唯心 

通常情况下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消费者所共有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是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因,这里需要重点进行强调的是,虽然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是依托于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但是这与唯心主义具有本质上的不同。虽然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无法通过实质性的物质进行准确的衡量,但是,通过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已经将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进行了证实,这说明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不能因为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的产生是以消费者主观的心理感受为基础,就认为该规律是主观唯心的,如果仅仅因为无法被衡量就说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是唯心主义的,那么我们就会进入思想的误区,从而影响边际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的运用。 

3、货币在应用边际效用时是否遵循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层面范文3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本科教学;哲学线索;历史线索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

国际贸易纯理论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中潜藏着一条哲学线索,我们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经》中的话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是老子从哲学的层面上来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也可以从系统的层面上来揭示国际贸易理论整体逻辑演绎的哲学规律。

(一) 道生一

所谓的“道生一”,即,经济学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逐渐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其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讨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为了说明理性人进行资源配置之道,数百年来,从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进行着一场构建一般均衡理论大厦的智慧接力。当我们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后,掌握了这个资源配置之道,接下来的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就要将这个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经济格局下进行应用,来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国际贸易问题。

(二) 一生二

所谓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应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几何分析工具: 一是生产可能性界曲线,二是相对价格线; 三是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封闭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不同形状和位置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于是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又进一步统一到比较优势理论中去。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理论”中的完美应用。

(三) 二生三

所谓“二生三”,系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诞生了“新贸易理论”。

1970 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在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竞争模型,将资源配置之道贯穿到“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去,从而实现贸易理论的新变革。规模经济因素的引入,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从而形成内凹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

(四) 三生万物

所谓的“三生万物”,是指在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不断演化,从多个研究的角度产生诸多理论流派和观点,所有这些理论都可以统一在供求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下。

国际贸易从其实务本质来说,就是一笔以国家为主体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一笔交易的达成,或是由于供给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我们都可以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去寻找其交易背后发生的动因。同样,任何国际贸易理论,或是从供给层面,或是从需求层面来寻求不同形态贸易发生的基础,或二者兼有之。

二、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历史线索

(一) 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

在以国家为主角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一国国内不同部门的利益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学者或是站在本部门利益或是站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存在着强烈阶级性和对抗性。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就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易主义的斗争史。

( 二) 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论的发展既有质变,也有量变。当理论的质变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来的时候,理论就开始自我完善式的量变。这种量变是寻找固有理论在阐述或论证过程中所遗留的逻辑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进行自我填补、自我完善。这既是学术研究的路径,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因。这种动因,在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 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反映和解释,当实践的发展,经济理论不能够解释说明新的经济现象时,就必然会得到不断的修正,甚至被否定,这就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国际贸易理论几百年来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不断地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历史,实践给予贸易理论以新的生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甚至实现了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与学习贯穿哲学的线索,能充分展示理论数理推导的逻辑美,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内涵; 贯穿历史的线索,则会增强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性,使其更贴进社会科学的本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专业素养的养成,加深其对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的了解。联系历史背景,紧扣理论观点,再配以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模型解说,必然使课堂的讲授张驰有度,更富有立体性。

参考文献:

[1]文娟.《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 经济师,2009,( 07) .

[2]老子,.道德经[M]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微观经济层面范文4

[关键词]理性预期货币政策

一、理性预期理论概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失业率快速增加和经济发展停滞的困境,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危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在停滞膨胀的经济状况下,并没有得到期望的经济效果。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理性预期学派产生发展起来,该学派以理性预期的概念改造宏观经济学,以预期问题为突破口,全盘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革命。而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该学派理论上的逻辑严谨,又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从而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理性预期理论的典型代表理论是货币周期论,以及在该理论上建立的实际货币周期论、财政政策分析和政府决策行为分析等新的理论。

二、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假设

理论预期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现象不过是许多个人经济活动的总和,而宏观经济学中一切涉及人的行为的假定应该有微观基础。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确定的微观经济行为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相矛盾,理性预期理论的宗旨是建立与微观经济学一致的宏观经济学。为此,理性预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提出了三个分析的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假设;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自然率假设。

1.理性预期假设。理性预期是在长期动态分析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以完全的、相同的信息为基础,他们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期,做出合乎理性的经济决策,即他们能对未来做出理性预期。

2.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货币中性假说是指经济总产量和就业的实际水平和自然水平,与包括相应地对商业周期发展作出反映的货币和财政活动无关。

3.自然率假设。自然率假说的要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动态平衡,外界力量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根本改变它,政府应该顺应这种动态平衡。

三、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建议

首先是政府应制定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定,消除政策规则的任意变动性。理性预期学派坚持古典经济学的信条,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因为“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它始终是使各种生产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机制。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认为,政府的作用只是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的良好环境。因此如卢卡斯所说,“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政策,而不是积极行动主义政策。”政府干预越少,经济效率也就越高。

二是政府政策目标必须注意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且着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的决策不能对一国经济的产量、就业和其他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可以对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产生具有规则性的效果。因此,政府应该把最理想的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

四、理性预期理论及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启示

1.应充分考虑并正确引导微观主体的理性预期。 目前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正日益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公众的理性预期,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在一些方面减少了行政干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众的理性预期又是不断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前提条件。中央银行要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要准确地公布通货膨胀指标和失业率,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舆论导向,准确披露决策相关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正确引导公众预期,让公众及时了解这种政策目标的变化,增强其信心。

2.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局限性。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有限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是诸如结构调整、制度转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单纯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很难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因为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对此是很清楚的,所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难以得到公众的响应。可以说,货币政策不是调控经济的万能手段,不仅仅因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本身需要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支持,更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局限性。

3.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以期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原则是为了使微观经济个体顺利地从事经济活动,充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政府的政策要想得到各种经济成员的积极配合,使各项经济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取信于民,避免朝令夕改。因此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符合经济活动当事者的预期规律,可以使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从根本上摆脱由于政策的频繁变动对其造成不良后果的担忧,从而无需寻求应变之策,而尽力去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行为的最优化。

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政府在采取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并引导这种预期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政策调控,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日益增强,政府部门必须转换思路,注意把握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层面理性预期的结合点,谋求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及经济运行三者的和谐与稳定,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而有高质量的增长。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层面范文5

[论文摘 要]西方经济学作为大学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始终博得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人口数量膨胀与资源稀缺之间地矛盾锐化,其所蕴含的传统经济学理念无法跟上时展,更无法对现在盛行的循环经济体系给出合理解释,呈现出一种与生态文明渐行渐远的趋势。而环境教育的多学科渗透特性可以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弊端。因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文在阐述目前大学西方经济学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并给出几点建议。  

 

一、西方经济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被西方国家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我国各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一直将此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管理类专业也纷纷将其视为专业基础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的角度,此门课程受重视程度都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本门课程。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介绍,国内出版过多种图书。在大讲意识形态的年代里,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批判,因此在介绍时,一般是为树立批判的靶子,甚至断章取义,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我们开始强调有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但由于从主导思想上否定市场经济,所以对可供借鉴部分的分析很不充分。80年代中后期,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忽视国情、盲目照搬西方经济学的倾向又有所抬头,一些在西方国家也存在很大争论的理论和主张,诸如凯恩斯主义的用高消费和高投资及温和的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的主张等,被不加具体分析地应用到中国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之中,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并给实际的经济运行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我国大学现行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使用的课本极其多样化,但均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目前我国大学广泛使用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经过以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为代表的“家计管理学”以及早期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来田、亚当·斯密主张的“政治经济学”逐步演变而成。西方经济学的诞生是以19世纪微观经济学从经济学的阵营中独立出来为标志,并由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综合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最初形成西方经济学的完整体系。此后西方经济学学术成果辈出,并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如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就会日陷浅滩。为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表现在: 

(一)弥补课程自身缺陷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缺陷,总的来说就是传统经济学理念的缺陷。从经济理论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只有进入市场体系的资源才是真正的经济资源,才具有经济分析意义。那些市场上难以计量的东西,如环境服务、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等即使很重要,但由于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进行配置,就无法进行经济分析,也就当然被排除在经济理论考察范围之外了。这种观念从斯密、李嘉图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之中。在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的观点中,他们无不忽视资源与环境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只是根据报酬递减现象进行表面化的经济分析,只注重对资源与环境可以纳入市场核算的经济价值部分分析,从未深究报酬递减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对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过度使用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边际报酬递减现象。[1]而自然力服务并非是通过狭隘的经济核算就可以完全计量的。很显然,在西方经济学狭隘地崇尚市场机制的视野内是无法看到自然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为此西方学者埃尔斯曾经形象地比喻道:“看不见的手,没有绿拇指”。[2]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能有效促进新时期课程发展。 

(二)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3]如果人们的过度生产、消费超出环境承载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经济”。为此,西方经济学的覆盖范围应从原有的人与人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平衡,也就是偏重于循环经济、稳态经济研究。循环经济是指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成本目的。稳态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完美境界,指物质、能量能够得到无浪费的充分再利用。 

在21世纪,这个提倡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应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西方经济学课堂中,使学生懂得人类如果过度破坏、利用环境,就会造成人类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在西方经济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微观、宏观两大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中主要讲授关于供给与需求、消费者行为、生产、成本、生产要素定价等理论问题。宏观经济学则主要介绍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理论问题。那么如何在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中渗透环境教育,使新型的西方经济学可以弥补对于解释循环经济、自然环境与资源稀缺性等方面的缺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微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独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1.企业层面,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供给需求、生产、成本等内容。教育者可以以一个企业为例,将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观介绍给学生。比如丹麦的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个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循环。通过对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一系列具体数据的换算,学生可以轻易的得出哪种生产模式更节省成本、更环保。从而让他们受到很好的环境教育。 

2.个人消费层面,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所介绍的消费者行为强调“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理念。而通过渗透环境教育,我们则要求学生理解适度消费、层次消费理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应该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消费观。 

(二)从宏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学现象,主要包括gdp、经济政策两方面内容。 

1.关于对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了解应更上一个层次。不能凭借传统的思路,一味的追求gdp的盲目增长。在传授与其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引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概念,使学生在接受传统经济理念教育的同时可以认识到它的非决定性。 

2.关于宏观政策方面,可以联系下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让学生们在了解传统的经济政策同时,也能了解些关于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循环经济的决心与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1][2]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6(7),17-18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52 

微观经济层面范文6

【关键词】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主要讨论经济社会中总体经济的运行,一国经济运行主要包括三大类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经济波动问题和经济政策问题。经济的增长主要是指社会中劳动力的收入增加,创造就业机会。经济的波动问题主要是指存在的工人失业问题和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政策问题主要是指政府能否对经济出现的波动进行干预,通过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熨平经济的波动,从而改善经济的运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联系和补充,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以微观的个体活动为研究对象,在社会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个体在进行经济活动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研究个体的所采取的行为,根据经济活动的后果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社会中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层面在社会中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情况下研究经济中各相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所采取的经济行及其造成的后果,主要对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基于价格理论,通关观察商品价格的波动,利用个量分析的方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研究。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依靠的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的方法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三类经济模型,其中分析经济增长的模型,以及反映经济波动的长期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和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中资本的历史性积累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各国增长率差异造成的原因,以及分析要素投入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对提高生活水平产生的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主要研究经济社会中物价的波动对产出造成的影响,总供给水平是指经济社会在资源和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经济能偶生产的商品产出量。总需求水平是经济社会对商品消费、政府进行投资、政府采购以及商品出口的需求水平。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与社会中价格水平无关,取决于生产能力提高,其中价格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是指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就业机会充裕,不存在失业,经济社会提供商品的数量保持不变。

二、宏观经济周期与理论经济

周期是指国民收入波动获经济总量波动,总体经济活动存在交替型的扩张和收缩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周期的波从主要衡量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而不是经济总量的上下起伏。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在繁荣阶段经济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发展到达顶峰。衰退阶段主要是指当经济社会达到繁荣阶段的顶峰时,经济社会趋于平衡的状态,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才是正是处于经济的衰退阶段。在周期中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经济活动很快从最高点下滑到最低点。

在复苏阶段,经济活动开始由低估逐渐上升,经济中的活动量不断提高,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进步经济周期慢慢趋向繁荣。经济增长理论一国国民收入增长的理论,代表国家总产量的增加,战后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主要包括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第二个时期是20时期6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定量分析研究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需求经济增长的途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极限。

三、宏观经济中的通货紧缩和膨胀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社会中流动的货币供给量小于社会需求量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从本质上而言,通货紧缩属于货币现象,通货紧缩在实体经济中主要反映在总需求相对于总供给的偏离,即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实际增长率持续小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时,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经济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通货紧缩往往与经济衰退相伴随,主要表现在投资的机会减少和投资所带来的边际收益降低,属于实体经济的现象。

因为投资收益降低造成银行信用的紧缩,信贷增长缺乏动力,货币供给量增长持续下降,消费者的需求和投资积极性降低,企业生产能力降低,非自愿失业增加,社会中消费者的收入继续放慢,经济市场发展较缓慢,因此通货紧缩也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主要是指社会中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提高,因为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超过为支付商品流动所需要实际货币量,进一步引起货币的贬值现象。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所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所代表的金银货币量就会出现货币的贬值进而引起货币价值降低,物价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在金银流动的经济社会中不会发生,只有在纸币流动的社会中才会可能出现。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储藏价值的功能,由于本身具有使用的价值,因此可以自发地调节流动中的货币量,从而使得金银货币供给量与商品流动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因为纸币不具备储藏价值,自身也不具备价值,当纸币发行量过多,从而超过市场中金银货币量,从而出现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参考文献

[1]钟春平,田敏.预期、有偏性预期及其形成机制:宏观经济学的进展和争议[J].经济研究.2015(05).

[2]陈雨露.重建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J].国际金融研究.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