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

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1

关键词:自然科学知识;诊断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96-03

为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教育部、卫生部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要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桥梁”课程,对医学基础知识要求高,知识点多,并且要求学生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在今后临床各学科学习中广泛、合理地应用打下基础。单纯的理论讲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即使通过死记硬背,暂时能记住一些基础知识,今后也容易忘记或混淆,更不可能在临床应用中做到有条理地分析、判断。

笔者在多年的《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将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将日常生活常识融入教学,把深奥而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或耳熟能详的生活常识,以浅显的常识性知识来帮助学生对一些医学基础知识和诊断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应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又能提升教学质量,事半功倍。

就如何将自然科学知识融入《诊断学》教学,笔者举出以下三个实例。

以自然科学知识固化学生记忆

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作用 在生理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学过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但是,在学习《诊断学》课程“水肿” 章节时,学生对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作用仍然认识不清。此时,以“蛋糕吸水”和“食盐渗水”的生活常识为例:将蛋糕放在桌面上,可以把桌面的残水吸进去;用报纸包住食盐,过一段时间报纸会变湿。以此类推:胶体渗透压—蛋白质—蛋糕—吸水作用;晶体渗透压—钠盐—食盐—排水作用。应用肝源性和肾源性水肿的分析:肝硬化—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血管(外周血)中蛋白质不足—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血管外(组织液)吸收水分能力下降—组织液回流少—组织液增多(水肿);肾小球肾炎—尿量减少—血管(外周血)中水钠潴留—晶体渗透压增加—往血管外(组织液)渗水增多—组织液增多(水肿)。

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三种呼吸音”时,往往会把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到底谁是“夫”音谁是“哈”音混淆。此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先张大嘴巴呼气,听听是什么声音;再缩唇呼气,听听是什么声音。张大嘴巴呼气只能是“哈”音,缩唇呼气一定是“夫”音。以此类推:支气管呼吸音—气流通过大管腔—张大嘴呼气—“哈”音;肺泡呼吸音—气流通过小管腔—缩唇呼气—“夫”音。甚至还可以再让学生撅嘴呼气(吹口哨),这就是气体通过狭窄气道产生的声音(干啰音)。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会对哪个是“夫”音哪个是“哈”音加深印象。

以自然科学知识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心脏杂音的形成机制 首先告诉学生:杂音的形成机制与河道中形成漩涡的机制是一样的。当河水平缓流动时,柔和水流声就如同正常血流循环的血流声,当河道中形成漩涡后产生异常响度的声音就好比心脏杂音。此时,可以让学生先讨论,河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漩涡?然后根据学生的思路,加以归纳总结,完成对心脏杂音形成机制的理解。例如:水流越急,越容易形成漩涡;那么,血流速度越快(运动后、贫血、甲亢),越容易产生杂音。河道突然变窄,漩涡越多;那么,瓣膜口狭窄,越容易产生漩涡。河道中间的大石头旁漩涡很多;那么,血管内有漂浮物、赘生物可形成杂音。有水流返流或异常水流的河道口漩涡最明显;那么,瓣膜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亦可形成杂音。

呼气相与吸气相的时相长短 当平静呼吸时,由于吸气是呼吸肌运动的主动过程,所以气体进入人体时急而快,而呼气主要是靠肺泡表面的弹性作用被动压缩,所以气体排出人体时缓而慢。因此,对于一次正常的呼吸运动来说,不管听诊部位在什么地方,它的吸气时相均短于呼气时相。

但是,为什么在体格检查时会出现“支气管呼吸音的吸气相短于呼气相,而肺泡呼吸音的吸气相大于呼气相”呢?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并描述自行车轮胎或篮球放气时的情景:气门芯一拔,“瞿”的放气声音很响,然后随着轮胎或篮球瘪下去后,“瞿”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听不到。但此时,如果沾点水涂在气门口上,会发现还有小气泡形成,这说明还有漏气存在。为什么有漏气却听不到声音?是气流较弱造成的。回到呼气相与吸气相的时相长短问题上:当我们在肺组织处进行听诊时(肺泡呼吸音),小肺泡排出部分气体后,肺泡变松弛,呼出的气流逐渐变得越来越小,产生的呼气音也就越来越弱,甚至听不到。所以,对于听诊者来说,肺泡呼吸音的呼气时相“听”起来要比吸气相短。而大支气管部位是整个呼吸气体进出的总关口,所以在喉部等大气管处听到的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是所有肺泡呼气的总和,所以它的呼气相“听”起来就要长很多。

以自然科学知识

提高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第一心音改变的临床意义 先让学生明确:第一心音是由二尖瓣、三尖瓣同时关闭时所产生的声音,正如教室前后有两扇门,当这两扇门同时关闭时,人们听到的关门音。所以,第一心音的强弱与关门声音的大小同理。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关门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根据学生的思路,加以归纳总结,给出影响第一心音强弱的因素:(1)门的质地。同等条件下,弹性好的铁门要比烂木头门产生的声音要大。所以,瓣膜弹性降低,第一心音会减弱。(2)力量的大小。一个3岁的孩子和一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同样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关门,谁关门的声音大,谁关门的声音小,这是毋庸置疑的结论。所以,心肌收缩力越大,第一心音越强。(3)关门时遇到的阻力大小。当一个人在用最大力量关门时,门遇到了一股很强的逆风(阻力),这时,关门的声音肯定会弱。所以,当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度增多时,心室肌收缩后受到的阻力增大,瓣膜关闭产生的声音就变小,第一心音减弱;反之,第一心音增强。最后,学生需注意一点:在以上三个因素中,“门的质地(瓣膜弹性)”和“力量大小(心肌收缩力)”相对比较稳定,即时变化比较大的往往是“遇到的阻力(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度)”。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完成以下讨论,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并且牢固地判断第一心音改变的临床意义:(1)为什么二尖瓣狭窄时,第一心音增强?当二尖瓣狭窄时第一心音减弱,又说明什么情况?(2)早搏时第一心音有何变化?(3)心房纤颤时第一心音有何变化?

肺部呼吸音听诊的临床意义 在“肺部呼吸音听诊”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感到疑惑:肺实变时密度增大,呼吸音增强,但为什么胸腔积液时密度也增大,呼吸音却减弱?同样,胸腔积气时密度减小,呼吸音也是减弱?此时,让学生先思考三个自然现象:(1)实验者用手指敲桌子,甲站在桌子旁1米听声音,乙离敲击点1米用耳朵紧贴桌面听声音,哪个人听到的声音更大?为什么?——乙听到声音更大,因为桌子介质的密度比空气介质的密度大,声波在桌面的传播比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强。(2)实验者在河岸边喊话,甲在岸上2米处听,乙在水面下2米处听。哪个人听到的声音更大?为什么?——甲听到声音更大,因为声波要传播到水面下,经过了空气和水两种介质,在进入水介质时,声波经过了反射和折射,导致声波减弱。(3)实验者在教室内喊话,甲在教室内3米处听,乙在教室外3米处听(隔着一层玻璃),哪个人听到的声音更大?为什么?——甲听到声音更大,因为经过一层玻璃的反射后,虽然都是经空气传播,但声波已经被大大减弱。这三个实验其实就分别是肺实变、胸腔积液、胸腔积气呼吸音的临床变化。

结语

现代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在复杂的医学理论中,有很多原理、特点与自然科学规律是相通的。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不单单是讲授专业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样是一个重要任务。对于学生来说,自然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好理解、好记忆、好应用。将自然科学知识融入现代医学理论的学习,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

[2]徐泽宇.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39-40.

[3]李广元.诊断学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9-40.

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2

【关键词】小学 科学课堂 回归生活

作为小学以往这门课的教学,是在教自然科学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科学知识的学习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新的科学课程加入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更多的让学生回归生活,亲近自然,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内容,在实际生活体验中感知知识的乐趣和无穷的奥妙。因此,科学课堂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生活”的理念,科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生活情境,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科学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科学教学回归生活。我们在这里对这个问题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也作了些思考。

一、走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的新课引入能使学生头脑清醒,兴趣盎然。而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从兴趣中产生,它可以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求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讲述应用性科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如,在教学《热传导》一课中,有老师提出:“有一个婴儿肚子饿了,哇、哇地哭着,老奶奶想冲一杯牛奶来喂小宝宝,但牛奶太热不能马上喂;你们能不能帮老奶奶想一个好办法,让小宝宝快一点喝到这杯牛奶啊?”生活中学生也有泡过牛奶、咖啡的经历,情境的感染下同学们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前来献谋献策:“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能够使牛奶快一点溶解,快一点冷却。” “倒放在大不锈钢盘子中,吹风扇。” “用两个杯子把牛奶倒来倒去……”从生活情景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就会感到科学不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接近,对实验设计也就会感兴趣了。

二、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材料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体验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要提高科学探究效率,有效选用探究材料是基础和关键。“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试验室的仪器却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好材料。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除了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以外,更多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材料,例如塑料直尺、橡皮筋、纸张等,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并请学生课后继续研究身边常见的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三、结合生活,让学生实践操作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老师课前让学生准备4根木棍(两根a长、两根b长)。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活动,在活动前,首先让学生明确,长方形周长就是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然后让学生活动,学生们个个动脑动手,拼拼摆摆,结果推出三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第一种,形象直观,即长+宽+长+宽;第二种概括直观,即长×2+宽×2;第三种变感性为理性(长+宽)×2。学生兴趣浓厚,在自己动手摆弄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长方形周长的理解,同时也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自主的活动空间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操作活动之后,学生对类似几何图形的特征、计算的理解更加透彻,在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时,也显得有条有理,灵活多变。

四、回归生活,让科学知识拓展延伸

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应立足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经验,发展积极的情感,学习必要的技能。生活需要通过行动去感知和探究,没有多感官的参与,没有学生深入的探究,就无法真正感受生活。如在超市购物一例,就要明白:如何购物,熟悉购物的流程,超市环境的创设给人审美的愉悦,商品的分类摆放,到处出现的文字和数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如何合理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不盲目消费;体验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等等。我们可以给幼儿学生提出任务,在超市中购物,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教学设计的有用资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我们可以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从被动学进入主动学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教育;科学记录

中图分类号:G612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50-02

中班的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不难发现,他们好动、特别爱做游戏但问题不少,非常喜欢模仿,语言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他们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未知,各种科学现象激发着他们探索的欲望。新《纲要》中指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其动手的能力,进而使其动脑,最终能主动去探索。

一、敢于动手,从身边的常见科学现象着手

与幼儿最密切相关的就是他的一日生活,因此,幼儿的科学教育必须从幼儿身边的常见的事物着手,让幼儿感到亲切、自然,而不是遥不可及、莫名其妙的各种科学原理。中班的幼儿好奇好新好问,具有发现求知的心理基础,这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有利条件。例如,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让幼儿开展“说发现”的活动,利用一日生活的散步,课间等环节,鼓励幼儿自由地向教师报告自己的“发现”:春天,幼儿发现草地上长出新芽;夏天,幼儿发现天气闷热;在种植园地,幼儿发现地里有蚯蚓的地方泥土又细又松等等诸如此类。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观察积极性提高了,发现的现象就十分丰富,有了这样精彩的发现,就更加能激发幼儿动手的欲望。科学发现变得常见,那么动手操作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二、乐于动手,提供丰富、适宜的可操作的材料

科学活动的要素就是幼儿的操作材料,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例如,在“奇妙的声音”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播放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铃声、说话声、早操声等进行引题,让幼儿运用听觉感知进行“听声音说话”来激发幼儿对幼儿园各种声音现场的兴趣,继而启发幼儿回忆讲述并模拟自己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如:鸟叫声、水声、雷声等等,来丰富幼儿对“声音”的认知。接着投放大量可操作的材料,玩听声游戏,如在玻璃瓶、塑料罐、金属罐中分别装上水、沙、小石子、小铁片等,然后盖紧盖子,幼儿自己使劲摇晃。采用自主游戏的方式听辨声音,从中发现声音与“振动”的关系。接着教师进行“声音与振动”的科学小实验演示,进一步理解声音是怎么发出的。最后,活动延伸,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声音“乐器”,激发幼儿自娱自乐的情趣,体验各种声响带来的愉快享受。这样的环节设置有利于幼儿的表达能力、听声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善于动手,巧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索和总结

1.巧用科学记录表。各科学活动区内的活动内容必须有精心的设计,让幼儿多思路、多形式去观察、探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看到教师请幼儿口头描述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一个讲的不全,就请另外的幼儿补充,一个接着一个,直到讲得教师满意为止。教师对幼儿发言的来源、对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直接证据,不加关注,科学缺失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证据的记录。教师忽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记录,不仅不利于幼儿对当前科学知识的掌握,更不利于幼儿学习科学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幼儿科学发现和探索的兴趣。

2.重视团队合作。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多人、小组和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探索过程和总结结论。通过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如,中班科学活动《水的溶解》,教师以4名幼儿为一组,共同完成实验过程和记录过程。教师提供给每组幼儿水、糖、盐水等材料,要求每组幼儿通过实验完成“水的溶解”记录表。活动中,同伴间的互助行为无形中帮助了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在进行科学结果谈论时,能力强的幼儿就能说出“把糖放进水中,搅拌一下,糖就不见了,而水变甜了,所以糖是可以溶解的。”这样的思维和完整语言表达,更有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促进。动动手可以让许多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让幼儿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科学知识,并能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去。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善于学习已有的现代科学技术,更需要善于探索和发现的创新人才。对于中班幼儿的科学教育而言,让他们“动起来”学科学,“动动手”学科学是十分必要的。幼儿能乐于动手、快乐学习,科学不再成为幼儿的负担,才是真正地在幼儿的心中萌芽。

参考文献:

[1]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刘占兰,沈心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克里斯丁·夏洛,劳拉·布里坦.儿童像科学家一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陆艳萍.将科学教育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6).

[5]张永英.幼儿教师儿童学习观变革之路探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4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问题意识的提高标志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也标志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初步养成。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为基础来做好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工作。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问题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开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本文笔者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关于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结如下。

一、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教师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点还是要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身的课堂主体作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并在主体作用的刺激下主动的提出问题,并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发生。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个部分的时候,其中有一章节是谁先迎来黎明,在之前的章节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了地球是在自西向东的自转,这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适当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地球的自转会给地球上的人们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很多学生都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来考虑这个问题。随即就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地球东边的人是不是先比地球西边的人看到太阳?”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笔者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这个学生道出了这一章节学习的重点,也为整个章节教学铺设了良好的开端。在这个学生提问之后,很多学生都纷纷的开始讨论,有的学生在国外有亲戚,就提出了时差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之上笔者顺势开展这个章节的教学,学生带着疑问而来,经过了一节课的学习,带着问题被解答的满意而归。

二、做好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的问题意识插上翅膀

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也要给予正确的认识,这就涉及到引导学生正确提问的问题,要想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对于学生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至关重要。学生只有站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其问题意识才能够真正的得到有效的培养,否则只能让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涣散,反而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声音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学生对于声音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对于声音传播的知识却并不是很了解,在没有接触正式的物理学知识学习之前,学生们对于声音还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这个部分学习的时候才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多数的问题并不与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相关,也就是说,学生的提问效率较低。看到了这个问题,笔者在进行这部分知识内容学习之前,先对学生有关于声音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讲述,让学生能够首先懂得什么是声音,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许多学生提出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是否会递减,回声现象是怎么回事。在学生的这些提问之后,笔者并没有直接的做出回答,而是直接开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行的通过课程学习来寻找答案。在课程结束之后,很多学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的非常深刻,在与教师的探讨之中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自己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笔者不仅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看到了学生不断提高的问题能力和课堂提问的积极性。

三、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对于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一个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度毕竟有限,而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不仅会对课程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还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提问会变得更加的有针对性。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开展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内部能够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彼此交流、相互促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会变得更高,而且学生内部会自行的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之内的讨论而得到问题的解决,这不仅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灵感碰撞出火花的过程。教师对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要给予适当的帮助,首先在问题的提出方面要让学生的合作更加具有价值,让学生能够以教师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自觉自发的进行合作交流。如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具备太多合作的价值,而教师又一味的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则学生的小组合作只能是流于形式,学生在小组之内必然会相互的嬉闹和玩耍,导致课堂教学纪律的涣散。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之中,不仅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相互提问,以竞赛的方式来增进彼此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这种他人监督的方式,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主动,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学生会甘于落后于其他学生。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和协助,既要保证学生的提问不超出学生知识能力范围,又要保证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率的解决问题,服务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水的三态变化的时候,这个现象学生们都很熟悉,生活中也极为常见,这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冰是否能直接变成水蒸气。很多学生在开始接触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很惊讶,因为他们习惯了冰先化成水,然后再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然后笔者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给予重要的提示———温度。在学生经过分组的讨论和研究之后,笔者顺势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教给学生,并且根据学生的研究讨论来讲述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学生通过之前的讨论对于这部分知识本来就产生了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其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提问学生会把自己对于知识内容的先入印象表达出来,这样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既有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发生,让学生的知识获得更加的稳固。

参考文献:

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5

在基于问题的全新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下,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以期能使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学习的困惑。

一、设计情境,直接感知噪声和乐音

录制一首学生喜爱的歌曲《听妈妈的话》,录制一段建筑工地上拖拉机工作时的声音。

二、通过问题串展开课堂教学

问题的设计不是随便问问,而要有原则,也就是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不需要思考就脱口而出,也不能无论怎样想都想不出来,而是想一想就能想出来。问题的设计更要有目的,通过问题引起学生主体思维的活动,通过适当启发来主导学生的交流合作、探究创新的活动。

播放《听妈妈的话》,还没等笔者开口问,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发言:“我爱周杰伦!”“爽!”……有的学生甚至开始摇头晃脑动起来。

中断《听妈妈的话》的播放,开始播放拖拉机发出的声音。

“真要命”“难受死了”……中断播放。

问:能听出来是什么声音吗?

答:拖――拉――机。

问:你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判定这是拖拉机的是声音的?

答:音色。

问:听到这个声音你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答1:烦!

答2:影响学习!

答3:睡不着觉!

……

总结并板书:

1.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悦的声音。

2.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问:这是乐音和噪声的本质区别吗?

答1:是。

答2:不是。(都不是很确定)

问:认为“不是”的同学有什么根据吗?

答:歌声应该是乐音,但如果在睡觉的时候听到歌声好像应该感到不舒服。

叙述:刚才这位同学给了我们更大的疑问,下面先请大家来观察、比较一下歌声和拖拉机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

用midiaplayer播放器分别播放两组声音,同时显示波形。

问:声音的波形会因为你的心情而改变吗?

答:不会。

问:那么你能比较出来两组声音的波形图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重复播放。

答1:歌声的波形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而拖拉机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好像一直在不停地变化。

答2:歌声的波形过一段时间总有相同的形状出现,拖拉机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没有出现相同的形状。

问:谁能总结一下两位同学的说法?

这时有学生悄悄打开了课本,开始浏览课本上的“信息快递”,他们都找到了一个词――“规律”,顿时恍然大悟,于是做出了集体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补充已有的板书。

问:歌声的波形不会因为我们的心情而改变,但歌声却会改变我们的心情,这是为什么?

正在看书的学生又一次做出了集体回答。

叙述:既然周杰伦的歌声还会成为噪声,你就要注意了,不要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发出噪声噢!

问:在你生活的环境里,你受到过哪些噪声的骚扰?

答1: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楼道里的吵闹声。

答2:装修时电锯发出的声音、旧冰箱、旧空调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答3:飞机起降时的声音。

……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按噪声的来源:工业、交通、建筑装修、生活等)板书(彩笔1)。

问: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会产生什么危害?

答1:听力下降。

答2:影响学习、影响休息。

……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分类板书(彩笔2)。

问:当你受到这些噪声的骚扰时,你采取过什么措施吗?

答1:听到鞭炮声时,捂紧耳朵。

答2:在家学习时,关紧门窗。

答3:因为对面楼上舞厅巨大的噪声,我们和他们打过官司,我们赢了,舞厅关了。

……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分类板书(彩笔3)。(按控制噪声声源、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类,为下面的学生活动作准备。)

问:在这些措施中,你能从“控制声音传播的途径”这个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看书。笔者到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旁边,引导他们思考,确定分类的标准,并给他们一些具体的例子。

学生活动:学生到黑板上对彩笔3所对应的板书部分进行分类并解释其分类的标准。下面的学生质疑、修正、补充。

总结并板书:(对照板书)其实我们刚才研究的这些都属于“噪声的控制”。

问:能不能请大家总结一下,给这两部分内容写一个标题?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危害

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6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15-01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也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现代课程论也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教师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体验,以体验促进理解,要使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那么如何使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要实现科学生活化教学,科学教师就要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科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教师要利用好教材生成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用生活中的科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究。如,在学习静电现象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同学们,现在桌子上有许多白色泡沫颗粒,我们怎样将其集中起来移走呢?下面,老师将实施“魔法”,为大家表演“隔空取物”。教师拿起塑料尺,让班上某位同学用塑料尺与头发相互摩擦,以达到能够吸引白色泡沫颗粒。教师表演结束后,很多同学都好奇老师是如何实现的。此时,不少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起来,老师抓住时机,引入“静电”。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有的学生说冬天睡觉脱毛衣时,会产生“火花”,并有噼啪的声音;有的同学说干燥的深秋季节,开车门的时候手会有“触电”的感觉……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很强。

二、采取生活化的探究材料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给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用专门的实验器材DD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三、组织生活化课外活动

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例如在学习了《水的污染》后,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一下当地水受到的污染,让学生“耳闻目睹”身边污染的河流、湖泊中死去的鱼类,结合地方实际,让学生谈谈本地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学习《混合》单元后,学生发现我们身边大多的是混合物,也知道很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并尝试去分离身边的混合物。学生会非常有兴趣的去做一份混合物,自己去调制一杯混合果汁。使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科学服务生活。

四、寻找生活中的科学

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多的深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来进行科学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去发散思维,使课堂的去情景教学更趋于生活化。在小学三年级的课程里有一节是关于温度与水的变化一课,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场景:准备一个带盖子的水杯,在水杯里倒入热水然后将盖子盖上,或一段时间将盖子揭盖并让学生观察水杯盖子上的变化,盖子的内侧会有很多小水珠。这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引发思考,小水珠怎么会跑到了水杯的盖子上呢?并让大家联系实际,联想到自己在家里洗澡的时候,在浴室里正泡的很舒服,忽然会有很大的一滴水珠滴下来落在你身上,这时候你抬头会发现浴室的天花板上会布满了小水珠。这相似的经历就会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并且由此引发思考发出疑问,教师就可以联系小水珠的实验结合生活中洗澡的实际案例来启发教学。这样通过生动形象的具体案例的讲解,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达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