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运营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品运营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品运营体系

产品运营体系范文1

产品体验

北京时间二零一五年十月三日,下午两点十五或十六分钟时候;阳光还是很刺眼,秋风萧瑟有些秋天的凉意;

此刻,木偶身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无名石头上;玲珑塔在左,鸟巢在右,身后就是国家体育中心;

其实,木偶是赤脚来的;传闻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此刻木偶正在由鸟巢,玲珑塔,国家体育中心组成的三角形内,恳求上苍赋予我神圣的智慧and一点点用不完的money……

不要过分执着于用户体验,独特的风格不能丢!

风格,尤其是不能丢的风格是建立在自家产品寄予对用户痛点满足的基础上;这句话好像有点长,拆分下:产品要对用户的痛点有解决的便利,风格就是产品自己的处理办法;

木偶君又想举例子了:12306解决的痛点是能不能买到票,管你想要什么按钮好看啦,排版美观啦,购买方便啦……去哪网的界面就好看,排版大气,操作便利;可是每逢过年或者抢票的时候,大家第一印象还是直奔12306的破网站……

这就是两种风格的定义;12306掌握最本质的痛点,所以你爱买不买,我就这样;去哪网掌握了除本质外其余的痛点,买吧买吧,老方便了,只是关键时刻不一定不掉链子;

反过来想想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我们的网站;都在想表达什么?

最近烦呐,很多人加俺微信号kuko1028;问的同样的问题,俺却不能复制粘贴的去回答;例如做产品的,和做微信的,和做营销的都会问:自家的产品/微信/渠道该如何改进?木偶当然回问你们家什么情况?可被提问者告知就是想问问……那好吧,木偶只能回答从用户体验角度去分析你的产品,微信号,传播渠道;唉,讨个红包真不容易。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可大家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木偶君也是在2011年才知道有这么一个词,不是应用在微信,产品,渠道上面;而是应用在产品设计上,人机交互上;哈哈,其实俺学过超媒体什么的玩意儿也会告诉你们吗?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悄悄告诉大家,木偶最开始以为用户体验就是用好UE/UX这俩软件;嘘,保密!

用户体验这个词在iSO 9241-210标准中被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翻译成人话就是“这个东西好不好用,用起来方不方便”;

由此可见:用户体验是主观的,且其注重实际应用时的产生的效果;即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

不过,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对于用户体验的定义为“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产品设计”;看明白呀,是设计,是设计,是设计;别问我为什么说三次;

做好用户体验,无外乎要研究下用户的行为,不经意间的行为;看木偶君整理:

1.用户具有惯性:

习惯的东西不会轻易改变;就跟北方人没有南方人那么爱洗澡一样;每人都有自己选股的方式,突然用了用炒股类的APP,发现太专业,还需要时间消化思考;这点运营新人一定要懂得跟老板交代好:因为用户惯性,所以产品宣传后总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2.用户都是懒人:

就是炒个股,为啥还要懂得量化模型选股?怎样利用如H5等做成产品说明书给用户看,而不是密密麻麻的宋体小字放在一旁让用户自己读;

3.用户多是盲目的:

专家/朋友说是就是,家里老妈说是也不是;公司的APP不也尴尬在这儿么;如何消除用户盲点,需要时间跟踪维护,也需要口碑的建立;

4.用户在意第一印象:

这跟相亲似的;辣么多炒股APP长得就使一个样,谁会耐着性子读懂你的内在美;不是所有人都是诸葛亮,懂得娶了个媳妇叫黄月英;第一印象不仅指微信号的名字,标题;也有APP的icon图标,截面解图,产品说明等;具体细则今后分享;

5.用户关心隐私及安全:

尤其是垃圾短信及金钱安全;哈哈,所以在注册的时候标注一下,让用户满满的放心;例如,某某炒股APP,无需帮定银行卡,一样炒股赚嗨~

6.用户一半以上说不准自己的真实意图:

木偶之前分享过《进化为运营大咖的四大基本点及六个进阶要求》,所以总有些朋友加木偶微信号kuko1028,咨询如何创作微信内容;如某学校学生的微信号,内如是展示校园美女帅哥的照片,还都是ps的照片,倒是摄影师专门拍的;粉丝有四万多,阅读量最少的也不低于五千;这就是学校的魅力;据了解,还有些帐号的数据更夸张;于是木偶就建议与其总想着创造新的内容,不如在现有的内容上延伸拓宽:可以从教程(怎样拍照?)逗比趣味(十一单身狗发照征基友)故事(如花的一天)活动(最美颜值征集)……然而该学生回答说不想听道理想要实战经验;在我想骂街之前,赶紧回复:发之前先发给同宿舍同学看了再群发,坚持三月后,你就是我老师了……SO:正确找到用户的意图,需要多与用户沟通,所以,请不要看见做运营的孩子们上班聊QQ就是不认真;

7.用户牵强的理解需要图文,需要动画:

所以木偶家的用户说明书就用动画来做了,哇咔咔;逐步教学,省去用户看说明的时间;同时保障动画的质量不能太大,木偶自己做的产品教程动画刚好700k,其实还可以优化到更小;16张图640×920尺寸大小……呵呵,想学加木偶微信发红包哟;

8.简单也是真理:

用户需要以简单的操作完成复杂的逻辑;这点,如果产品在设计的同时加入运营人士效果就会很好;既然产品已经有了,那就慢慢改呗;看上文,若是做网站,可以先用UE/UX简单做个效果出来;如果做产品,呃,这个木偶还不太懂,总之多把自己放在用户角度去思考吧;

小结:以上八点适用于网站,微信,以及没有紧紧掌握用户痛点的产品;再怎么说,这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做的好,比同类产品牛叉是必须的;可是把运营放在一个没有干货的位置上,也是很尴尬的;空手套白狼?呵呵……

运营这个职位

时代的脚步真的太快了: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在移动和图形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已经使得人机交互(HCI)技术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几乎所有领域;接着就有了运营这个职位;

运营这个职位: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换人话:运营这个职位是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对了,现在得把销售任务也加进来;

所以从广义的角度上讲,一切围绕着产品/网站/微信号/等进行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运营呢,又可以分为市场运营(渠道运营),用户运营(新媒体运营/社区运营),内容运营以及商务运营(线下推广运营)等等吧;哈哈~

目前有很多公司,或者说绝大多数的公司都是先有了产品,然后临时找个运营来负责管理;内容包括新媒体呀,活动呀,渠道宣传呀,下载量呀……

这里表达一下:市场运营,是通过花钱或不花钱的各种渠道作宣传曝光推广等;其他运营可以后续招募,这个市场运营最好真正懂产品,不是说说而已的懂;

木偶还是接着构思策划如何利用免费渠道,把产品做到高大上,迈向人生巅峰,成为股市神级应用吧;

这里说公司坏话是不是不太好?你们当没看见;一个例子,你们谁敢说自己公司是运营从产品研发就开始跟进的?

既然事实已经如此了,就不要再抱怨不懂产品;之前不懂,现在开始懂也不晚;同时不要再抱怨程序的狗屁审美;要知道,真心能抓住用户的是产品能不能解决到用户的痛点;寄予这个基础上,再与程序研究要不要把某个功能做的完善点,把某个板块设计进去;也寄予用户痛点的基础上,围绕用户通过微信公告号或者是活动来帮助用户了解到产品;

用户运营:围绕用户作的推广;如活动,与用户沟通,发发干货文章,聊聊未来人生;首先有货,然后在微信等自媒体上,还有某些行业论坛,博客,贴吧上面;每日优化文章保持前排,收集用户回复的问题等等;

内容运营:木偶觉得这里分两种;一种是干货知识经验类;分享在自媒体或行业论坛等区域;另一种是活泼有趣好玩的内容(一图三行字)还有H5等;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居多;

商务运营:木偶喜欢成为跑腿的运营,线下运营;分为BD和销售两种;销售是直接卖产品,BD是更多是互惠互利的一些合作;很多企业级产品都是以这种运营方式为主要手段的,例如热门外卖德某些平台,大公司的一些地推活动等;

独特的产品风格

木偶第一想到的是12306:尽管别的平台也可以买到票,可本质上,12306是唯一垄断痛点的平台;尽管网站用户体验极为不好,但还是挡不住包括黄牛党的大批人群;

退而求其次,就是产品独有的卖点;例如同样是打车APP;内容要和嘀嘀打车一样,那你可以推出市场了;嘀嘀都和快的合并了,还有谁,还有谁,还有谁?

不要说什么专车,拼车,代驾,租车……;慢慢会和谐统一的;

这点其实很不好讲;今天你是独家的,一公布,明天你就是街角那旮旯里的;这样的现状下如何保证产品的独特性?

第一,专业度:产品类似,那就在细节上扣专业;谁家的产品在细节上都是专业的,无疑这家产品就是专业的;例如行业论坛:姑婆哪些事,鸟哥笔记,APP干货铺子,互联网的早读课,APP运营之家都是干货内容性平台;可是鸟哥笔记在产品推广上下的功夫很大;APP干货铺子在新浪产品是别家比不了的;姑婆哪些事在运营活动上也是无可比拟的;互联网那个早读课提供给用户的干货,APP运用之家保证原创……

第二,新鲜度:总是在打破常规给到用户最好用的东西;例如极多的APP为什么是定期作更新?微信刚开始大家都会对其很多功能感兴趣,先是游戏,后来朋友圈,那啥,你们知道如何在朋友圈只发文字消息不带照片吗?哈哈,加木偶微信kuko1028告诉你;

产品运营体系范文2

在中国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今天,营销模式创新已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主题。已有很多企业或个人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如近十年比较流行的直销模式、连锁加盟模式、深度分销模式、高级经销商模式、整合营销模式、服务营销模式、会议营销模式、事件营销模式、关系营销模式、网络营销模式等,层出不穷,这些模式的提出给很多企业和营销人在思维和实践上带来很多启迪和促进。

在营销模式不断创新的同时,营销模式泛化也给企业带来很多困惑:为什么别人成功的模式我用了就不行?到底什么是营销模式?什么是营销方法?什么是营销概念创新?什么营销模式适合我?有没有更好的营销模式?这成了许多营销人思考的问题。

其实,现在流行的营销模式大都是西方营销理论在中国市场营销实践中所产生的方法或概念上的创新,它具有明显的个性化、散乱化的特征,难以成为中国企业通用营销准则而给中国企业的营销带来普遍性的指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模式。

本文所提出的8S营销模式,是以市场营销运行基本规律为基础的结构论,是以营销价值链为内涵的商业模式,是以市场运作为导向的系统性整合,是超越企业个性化营销方法、具有通用性的系统营销模式。8S营销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营销模式,它来源于对中国20年来营销实践的总结与提升,它立足于中国市场的自身特点,着力于世界静态营销经典理论与中国市场动态实践之间的有机对接。

8S营销模式

一般意义上的营销模式是指企业基于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对营销价值链的各环节内的关键要素和各环节间的关键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的一种营销运营定式。

8S营销模式是在一般意义的营销模式基础上,从8个体系(System)人手:产品结构体系(Product mix system)、利益分配体系(Benefit assignmentsystem)、渠道分销体系(Channelretailing system)、品牌建设体系(Brand construction system)、区域市场运营体系(Region marketoperation system)、组织管控体系(Organization control system)、销售队伍管理体系(The marketingteam management system)、促销流管理体系(Proraotion classmanagement system),运用“赢利系统差异化结构分析模型”推理而出的新的营销模式。8S营销模式是从市场运营角度出发,对营销活动进行系统、立体、动态地差异化整合与创新,相比以静态4P为基础的营销理论,它具有三个特点:(1)它是企业商业模式在营销过程的体现,具有明显的营销价值链的商业逻辑,注重利益在营销各个环节中的有序分配;(2)它是一种系统运营论,是(理念+战略)与(策略+战术+方法)的应用型系统体系;(3)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用性,企业可以在营销模式基本规律的指导下,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发展战略、行业特征、运营方法的不同,通过重新排列组合进行动态优化,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具有差异化优势的营销模式基础工具。

8S的运营要素

8S营销模式的运营要素就是上面所提到的体系。形成原理如下:

1 经典的4P营销理论中静态的营销四要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在8S营销模式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但从市场运营角度来讲,这四个要素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可具体细化操作的体系来支撑,所以我们把产品延展为“产品结构体系”(包括产品定位、产品设计、产品线组合、产品价格设计等),把价格提升为“利益分配体系”,因为从营销价值链来看,不仅是一个市场价差体系问题,还应包括企业内部的利差体系,二者结合才能真实反映出从产品销售成本到零售价之间的价值空间和在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包括零售价、分销价、经销价、出

厂价、销售费用、市场费用、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利润等);把渠道延展为“渠道分销体系”(包括渠道定位、渠道策略设计、渠道成员选择、渠道建设策略、渠道管理策略、渠道优化提升策略等),这是中国市场独具特色的核心营销要素之一;把促销分解延展为“品牌建设体系”和“促销流管理体系”,因为促销侧重于市场操作层面,它应在品牌战略引导下展开,而且品牌的建设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且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与促销有本质的不同。

2 基于中国企业动态营销实践的特点,我们增加了三个要素:一是“组织管理体系”(包括营销组织架构、营销业务流程、营销管理制度、营销组织运营策略等),中国企业重销售轻管理由来已久,而且作为一个系统营销模式来讲,它需要有相匹配的组织体系来保证。二是“营销队伍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结构、人员定位、人员薪酬、人员培训、人员考核等)。因为人是第一生产力,以人为本也是中国企业文化的核心,一切营销活动都离不开人,只有优秀营销团队才能产生骄人的业绩。三是“区域市场运作体系”(将以上七个体系落实在区域市场进行有效组织实施)。中国是一个经济水平、消费特点、人文理念差异性较大的市场,以区域市场为基础营销单元是中国企业市场运营的核心特点,也是营销要素集中体现的主战场,是营销模式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的大舞台。

以上8个体系涵盖了营销模式市场运营的所有关键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运作系统,构成了营销模式必不可少的主体运营要素。

8S的基本结构

8S营销模式由三个板块、一条主线、一个核心构成。前四大体系(产品结构体系、利益分配体系、渠道分销体系、品牌建设体系)是第一板块,是8S营销模式的基础要素、战略要素,是价值选择与创新板块。第五大体系(区域市场运营体系)是第二板块,是将战略落地的执行板块,是市场运营的基础单元,是价值实现的板块。后三大体系(组织管控体系、销售队伍管理体系、促销流管理体系)是对“区域市场运营体系”进行管控与支持,是价值优化与整合板块。“利益分配体系”是一条主线,它贯穿体系形成了一个赢利系统的结构模型。“区域市场运营体系”是核心,因为它是真实的市场,是产生实际销量的单元,是价值实现板块,其他板块都是为它服务的,以它为核心,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8S营销模式整体结构(图1)。

8S的价值链

在8个体系构成的营销运营要

素背后,是相对应的营销价值链,也就是“赢利系统差异化结构分析模型”(图2)。它系统反应了营销利益(零售价一产品销售成本一企业销售利润目标)在各个运营要素上的有序分配,这是营销模式的真实内涵,因为企业作为一个以赢利为最终目的的经济组织,是通过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交换来实现增值的,所有营销活动都是以价值模式为最终和最高衡量标准的。这也是我们研究营销模式的本质和意义。

在“赢利系统差异化结构分析模型”中,产品零售价、产品销售成本、企业利润目标是营销价值链的原点,一般企业在营销活动开展前都可以自主确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下的营销价值逻辑:

营销价值区间=产品零售价-产品销售成本

利益分配区间=营销价值区间-企业销售利润目标

利益分配区间=内部利益分配+外部利益分配

内部利益分配=固定销售费用+变动销售费用+市场开发费用+业务人员费用

外部利益分配=经销商毛利+分销商毛利+终端毛利

8S的关联优化法则

“赢利系统差异化结构分析模型”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运营要素相结合,因为价值链与运营要素有直接关联关系,利益在各个环节的有序分配,需要与体系之间实现相互的有机对接与融合,二者是不能分离的,因为任何运营体系都需要相应的价值资源支撑,而且各体系宽度和深度的不同需要配套的价值资源也是不一样的。8s营销模式运营要素与价值链关联增减优化法则如下:

1 根据行业基本规律与标准进行各个环节的分配。

2 根据企业资源聚焦原则,适当减少其他环节的利益分配,将利益向核心竞争环节进行优化倾斜。

3 若利益分配区间不足以用于合理的分配,就需要反向放大利益分配区间和营销价值区间,但需从市场竞争角度评价放大(降低成本或降低利润空间或提高零售价)的可行性。

4 若利益分配区间充裕,就可以在增加核心竞争环节利益分配的同时,或把各个环节利益配足,或对利益分配区间和营销价值区间进行适当的收窄,更具有综合竞争力。

5 如果无论如何调整也难实现利益在各个环节的有序分配,说明是很难形成营销赢利模式,企业就应选择主动放弃或进行深度的战略调整。

通过运营要素与价值链关联增减优化法则的运用,企业的营销模式已从内涵上基本形成,它的关键是企业需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立足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所拥有的发展理念、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定位,锁定3~5个关键运营要素,打造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差异化的优势营销模式。相对于市场竞争来讲,一个企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很难把营销的每个环节都做得很好,在基本满足系统运营要求的基础上,你的资源集中投放在哪里,你的优势就在哪里出现。

如何打造8S营销模式

通过运营要素与价值链关联增减优化法则的运用,解决了营销模式的价值链问题,也从价值量化角度确定了运营体系的边界,这时还需要我们从市场运营的角度对各运营体系的结构进行细化和可操作性量化。同时还要深入分析运营体系之间的有机联动,因为这体系之间是不能分割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通过运营体系所属元素之间穷尽分析和重新排列组合,找出最适合的对接方式进行系统整合,一个新的、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8s营销模式就诞生了(图3)。

这时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许多成功企业背后营销模式的精髓所在,如可口可乐的营销模式是以“直控终端+大力度品牌宣传+有效的管理体系支撑”为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娃哈哈的营销模式是以“渠道联销体+大力度广告+产品创新”为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康师傅的营销模式是以“强大的助销体系+大力度广告+产品领先”为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事件营销、会议营销、深度分销不足以称为模式的原因。每个企业都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成功营销模式和渠道模式,光靠学习和模仿是不够的,即使你采取了和别人相同的市场运作手法,但是你不可能拥有与别人一模一样的营销价值链。

8S营销模式的意义

8S营销模式的研究对于中国营销实践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弥补了营销理论与营销实践的一个中间转换系统。系统学习过营销理论的人,对营销原理和关联要素有了概念与认识;具有营销实战经验的人,对市场和客户的开发管理有了体验与认识。但是要将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进行有机的融通,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与感悟,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8S营销模式――赢利系统差异化结构分析模型”填补这个中间转换系统的空白,不管是了解营销理论的人,还是了解营销实践的人,认真学习并掌握了8S营销模式后就能较系统把握营销的精髓。

二是为营销专业人士提供了一套通用的营销模式分析模型。面临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竞争,许多企业感到仅凭经验的积累已经力不从心了,需要聘请专家(咨询公司)来协助企业提升营销能力,但是咨询公司需要化费大量的精力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策划,将具体问题与营销理论重新进行排列组合,才能提出较系统、科学的方案,而往往这整套昂贵的方案在执行中还不一定能做到位,或只能解决企业营销中的某一个问题,难以达到优化提升整体营销系统与赢利能力的目的。“8S营销模式――赢利系统结构分析模型”可以帮助营销总监(职业经理)、营销咨询专业人士根据企业营销的实际情况快速形成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

产品运营体系范文3

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2009年,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达1.74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199万户,数字化率不断攀升。但是,付费数字电视节目用户为705万户,仅占全国有线户数的4.06%,其表明,我国有线数字电视依赖基本收视维护费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鉴于此,如何搭建并有效发挥服务营销体系的作用,对有线行业来说已经成为一道必须解答且要解答完美的命题。

数字化将导致有线网络运营商的运营机制、产品结构、生产流程、服务手段、市场目标发生巨大变化。营销体系的建设,即在找准满足用户需求运作机制及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适应丰富产品和市场化销售需求的服务流程和营销队伍。其可满足有线行业以下四方面的需求:

1 满足竞争的需求

相对于多年经历市场搏杀的电信企业,仍处于垄断行业、事业单位管理及思维模式的有线运营商只有充分利用国务院留出的“适应期”,分析竞争环境、设计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能力、再造服务流程,打造以市场为标准的服务营销体系,才能在三网融合时代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 满足体制变化的需求

随着有线网络从事业到企业的逐步过渡,销售额、利润已成为各级运营商业绩考核的重点,为此,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服务营销体系势在必行。

3 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

作为现代化企业,有线运营商在网络改造、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必须考虑成本及市场,注重资产投资回报率;在内部管理上,员工收入应与绩效挂钩,可实现上下浮动;生产服务流程和管理须树立用户第一的思维模式,从方便用户及一线服务人员的角度,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在网络资源开发方面,应发挥最大潜能,以提升公司业绩。而服务营销体系有助于运营商树立全员营销的观念,将最好的产品、最优的服务提供给用户。

4 打造营销队伍的要求

数字时代,无论是针对个人用户的付费频道、互动增值、宽带上网业务,还是针对集团用户的资讯(广告)、数据库及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业务,均需要营销人员具有较高的市场化营销技巧及能力,且这种技巧及能力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和锻炼。服务营销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员工营销意识的培养及相关能力的提高。

总体框架――标准化

作为市场型企业,有线运营商服务营销体系的搭建必须符合现代化服务营销理论的要求

根据现代服务营销的7Ps要素,有线数字电视服务营销体系应完全围绕心心产品的营销开展,其中附加服务提升核心产品的价值,定价策略则通过降低用户成本以进一步体现核心产品的价值,最后再通过服务沟通及促销促进核心产品的销售。其体现出传统市场组合营销的4P:即通过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能力,制定提升用户满意度的战略,建立用户反馈和服务补救系统,开展营销服务。而构建和谐服务文化则是围绕服务环境、服务过程及服务人员提出的,这些是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核心产品营销的重要支撑。有线数字电视产品的服务营销体系流程及构成框架见图1、图2。

小贴士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和美国服务营销研究学者在传统营销理论及对服务理念、服务基本特征研究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提出现代服务营销的7个第4-英文字母均为P的7Ps要素组合,即在传统营销理论4个要素:产品(Product)、价格(pdce)、分销渠道(Plac和促销(Promotion)的基础上,再加入三个与服务传递相关的要素:服务环境(Physical Evidence)、过程(Process)和人员(Participant)。

行业应用――个性化

有线数字电视服务营销体系要达到预期目标,不能简单从产品销售角度运用传统营销要素,必须在准确理解及把握有线数字电视自身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市场营销组合模式。

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线数字电视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价格策略均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为此笔者认为,在打造有线数字电视服务运营体系的过程中,应采取两步走的策略:首先,准确把握并深刻理解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组合营销。

1 数字电视核心产品

对于肩负公益属性,以家庭为主要销售对象的有线数字运营商来说,其核心产品为家庭信息平台,即以用户信息数据库和数字内容库为基础,为家庭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以满足家庭信息需求的系统,其核心是可控的、实时互动的家庭(个人)信息的获取、过滤以及处理。目前已经开发、商用的服务产品包括视音频播出、基础资讯服务、互动增值服务、数据库业务四大类,见附表。

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通过家庭信息平台获取信息的过程为:使用遥控器、机顶盒经过传输网络向运营商信息平台发出请求,经数据库确认后相关信息被传送至用户电视机上显示。在整个发送、接收过程中,传输网的质量、服务频率、用户申请数字电视后的安装及故障排除服务、用户信息获取的自助帮助服务等有线数字电视核心产品及附加服务共同构成营销服务体系的核心。其是价格、营销渠道及市场定位(沟通信息)。从产品及服务的角度,有线数字电视的服务可用图3的肖斯塔克分子模型来表示。

从图3可以看出,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既包括传输网络等有形服务,也包括信息获取等无形服务,因此运营商在注重有形服务品质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无形服务的水平。

2 附加服务

运营商如能够围绕核心产品提供附加服务将大大提升核心产品的价值。图3中三大无形服务又可以细分为8个具体服务项目:产品信息服务、订单处理、开账单、咨询服务、招待服务、例外服务、付款及保管服务等方面,其围绕核心产品,形成了一朵“服务之花”,见图4。

数字化之后。无论是网络还是产品出现问题的几率均大大增加,对于有线运营商来说,在打造服务营销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核心产品及附加服务并举,才有可能达成目标。

3 定价策略

国家发改委、广电总局在《关于加强有线电视收费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实行政府定价;有线电视增值业务服务和数字电视付费节日收费,由有线电视运营机构自行确定。

一般服务产品的定价策略主要依据为:运营商成本、竞争者及对用户的价值。其中,运营成本决定了价格的底线,产品对用户的价值设定了价格的最高限额,竞争者的同等产品(替代品)的定价则决定其最终的实际销售价格。目前,物价部门核定的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只能在兼顾用户感受及当地经济水平的基础上,为有线保留一定的利润空间。

从全国来看,目前有线运营商针对增值业务的定价 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撇脂定价,即售价远高于成本,目的为力求短期内补偿全部开发成本,并迅速盈利;二是渗透定价,即低价投放,迅速占有市场后,再通过价格调整,实现盈利目标;三是满意定价,其价格水平适中,可同时兼顾信息提供商、集成商、运营商及用户利益。

笔者认为,对于产品及服务均处于引入期和成长期的有线运营商来说,其增值业务应采取满意定价策略,以吸引更多用户购买。此外,考虑申请、办理业务或网络、信号传输出现故障时,用户在时间、体力、心理及感官上可能承担的一些成本,在制订价格策略时,应针对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以价格优惠或通过适当的方式或渠道给用户一定的补偿。

4 销售

数字电视的服务营销过程即为与用户建立良好盈利性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5个环节:新产品及服务的引入、介绍、陈列、承诺及跟踪。在实际营销过程中,运营商必须改变独家垄断的销售思维模式,采用多种方式与用户沟通(营销沟通组合模式)。既要推销产品,又要引导用户消费理念;既要利用传统媒介,又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既要介绍产品使用指南,又要树立企业形象;既要单个产品推广,也要组合捆绑销售;既要推销,也要注重方便用户订购等。营销沟通组合模式见图5。

小贴士

G・利恩・肖斯塔克(G,Lynn Shostack), 1985年撰文《计划服务接触》强调服务的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认真加以管理,并提出了“服务交互”(serviceInteractionl概念,用来指更广泛的“顾客与服务企业的直接交互”,既包括顾客与服务人员的交互,也包括顾客与设备和其他有形物的交互,提出了企业服务分子模型,通常称之为肖斯塔克分子模型。

实施步骤――分步化

数字电视服务营销体系的搭建,应包括以下几大步骤:

首先,是服务营销队伍的建设。服务不但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营销理念,即用户购买了产品意味着销售工作的开始而非结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显示,人的最高需求为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目前用户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这种产品带来的特定或个性化的服务,通过被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产生对产品及服务的忠诚度。为此运营商必须从服务的硬软件建设人手,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服务理念和能力的服务营销队伍。

其次,加强基础网络建设。高清、互动不仅是有线电视发展的方向,也是在现有技术水准下,有线运营商参与市场竞争重要的砝码。目前上海、广东电信已宣布,在2010年6月推出10Mbps、30Mbps、50Mbps光纤到户套餐。为此,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必须加大网络改造力度,以光纤到户为目标,以双向化为方向,快速提升网络运营能力和网络市场竞争力。

第三。制订有竞争力的营销策略。用户满意度即指用户通过对产品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其期望值相比后形成的感觉状态。为此,用户在购买产品时,总是追求“附加值”最大的产品及服务,附加值愈大,用户满意度愈高。鉴于此,运营商在制订营销策略时,应从增加用户总价值、降低用户总成本人手,来提高用户满意度(见图6)。

通过实施用户满意的营销策略,运营商可准确预测用户需求,从而在减少策略盲目性,缩短新产品推出周期的基础上大大提升用户满意度,进而提高用户的购买率。促进运营商利润的增加。

第四。建立用户反馈和服务补救系统。受多方条件制约,运营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出现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补救系统的作用为帮助运营商及时发现失误及原因并迅速补救。运营商出现服务失误后,用户的主要反应见图7。

处理服务失误可采取以下一些方式:降低用户投诉门槛。设置便捷、快速的投诉渠道,统一的对外服务电话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及时对新人网或开通新业务的用户进行回访,以了解其对服务过程、质量及产品的满意度;定期开展服务调查,预防服务失误;对已出现的服务失误,应制订处理预案,认真培训并充分授权处理失误的员工,以保证服务补救措施的快捷、有效;建立适当的补偿标准,对因服务失误给用户造成的损失进行适当弥补,以消除用户不满。有效服务补偿系统构成见图8。

第五,推行内部营销管理。服务营销体系涉及产品引入、信息接收转发、网络建设与维护、呼叫中心及营业厅的接待、服务补救^员及其他支撑部门等众多岗位,且各岗位之间存在一定的上下游关系。所谓内部营销,即运营商将各项服务项目及流程进行细化后,构成一条内部服务的交易链,在该链条的每个环节,每个员工均可找到自己的服务商及用户,最后一环为直接面对用户提供服务的环节。每个员工通过“服务商”与“用户”的角色转换,在亲身体验服务与被服务感受的过程中,加深对服务的理解,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合作共赢理念。

在推行内部营销管理过程中,运营商必须确定4个目标:确保员工所做的具有用户导向服务意识的工作能够得到激励;能够吸引并留住好的员工;确保在组织及网络服务中可与合作伙伴联合提供用户导向式的内部服务;为提供内外部服务员工提供完善的管理及技术支持。

第六,构建和谐服务文化。

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服务企业,有线运营商企业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服务文化。服务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价值的确认、情感的互动及信任的确立,因此有线数字电视的服务文化可归纳为: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以形成全员共同的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其包括服务理念和服务行为规范两大部分。

产品运营体系范文4

用户运营专员需要充满创意,优秀的策划包装和价值阐述能力,具有优秀的文案功底;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11、通过数据分析,寻找与分层出公寓的核心用户;

通过制定精细化运营策略使用app或者微信群作为载体运营核心用户。

2、异业合作的洽谈,用户福利模块初步构建。

3、以app下载量和用户促活为目标,负责app在用户互动板块的运营,定期进行内容输出、协助策划用户相关的线上活动。

4、与IT产品部门对接,协调资源、执行推进CRM客户营销系统以及APP的迭代工作。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21:负责社群搭建以及维护,管理,为转化负责

2:负责策划社群活动策划、互动、执行以及效果追踪

3:根据项目目标进程,不断跟进完善优化运营方案,制定用户留存和活跃的策略

4:基础数据分析

5:配合部门工作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31、定期进行用户调研,了解用户需求,收集并整理用户反馈,针对需求及反馈提出建设性建议;

2、促进用户活跃和留存,对结果直接负责;

3、负责用户生命周期的管理,建立用户预警防范体系;

4、建立并不断完善用户画像,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

5、搭建用户成长体系,活跃体系制定各种激励政策;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41、负责用户社群的日常运营,能准确识别并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并清晰表达;

2、通过微信、电话等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用户需求,记录用户反馈;

3、建立和维护用户社群,持续扩大产品的用户规模、粘性,对用户的拉新,活跃和留存负责;

4、挖掘公司存量用户价值,实现公号、社群、个人号和用户的相互导流;

5、以用户裂变增长为核心目标,制定和执行阶段性的运营策略,并通过数据优化调整。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51、负责鲁班到家平台用户拉新、转化、活跃、复购、留存率等运营指标;

2、负责策划用户运营、会员运营的活动,利用各种拉新、转化、促活玩法,跟踪活动数据,达成关键运营指标;

3、运行用数据驱动增长策略,完善用户画像、用户分层及用户生命周期等,搭建用户运营体系;

4、通过运营数据分析,针对不同阶段的用户,制定运营规划,提供解决方案并落地执行;

5、围绕运营指标,策划用户运营方案和产品运营策略,并以结果为导向进行评估和优化;

6、负责进行用户调研、反馈收集整理,挖掘用户需求,关注用户体验,持续提升用户价值。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61.对公司产品的用户运营块面负责,包括用户的拉新、留存、转化、活跃等;

2.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制定运营计划,并有效拆解、实施和控制;

3.以促进用户行为和提升产品指标为目标,负责线上营销活动方案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并对结果负责,进行效果分析,实现活动运营目标;

4.用户需求收集管理和归类分析,结合业务发展情况,产出对公司产品需求,制定计划并落地执行;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71.充分运用活动运营、营销工具等运营手段进拉新转化,包含但不限于现有渠道资源

2.社群体系化运营:社群资源BD,社群创建和日常运营管理,善于洞察社群用户心态,定期与用户互动,更新朋友圈,策划分享裂变活动,促进用户转化

3.主流平台账号的运营,日常内容编辑管理,提升曝光量

4.平台核心用户协助运营:精细化运营,分析运营数据调整策略,建立有效运营手段提升活跃度,完成转化目标

5.负责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分析数据,识别、理解用户需求,提高产品活跃和提高产品的体验和满意度;

6.对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有目的的组织和管理,增加用户粘性、用户贡献和用户忠诚度;

7.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推广,增加用户积极性和参与度,并配合产品需要进行推广方案策划;

8.对竞品相关功能进行分析,分析产品间的差异,并持续关注竞品动态;

9.对产品和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推进产品改进;

产品运营体系范文5

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建立健全健康有序的价格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众需要慎重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市场是调节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价格显然就是市场反映的载体。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利益,促进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提高运营质量和良好信誉的基本前提。加快完善我国的市场价格体系,进而逐步建立开放、竞争、统一、有序的市场价格体系,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市场价格体系现状

所谓价格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种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它体现了各种价格之间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

1.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资源性产品的稀缺性、有限性及使用中产生的外部性逐渐被认识,同时也进行了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调整了价格的差比价关系,放开了价格管理权限。但由于资源性产品与加工工业品的价格差异较大,资源性产品价格仍然偏低,与产品价值不成比例。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企业运营中控制高耗能、高排污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也不利于企业发展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构建节约型社会。

2.失衡的价格体系会造成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失衡的价格体系,极大地消极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公平和地区经济发展 。从地区的角度看,一些资源较为丰富、人口密集的地区的产品价格可能趋于理性化。这些企业进入市场的性价比较低,大量主体的进入将导致资源市场秩序过于混乱。

3.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成比例

产品价格的测算方法有: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定价方法;基于市场经济价格理论的定价方法(包括影子价格模型、均衡价格模型、边际机会成本模型、效益换算定价模型);其他定价方法。通过对企业产品价值与价格构成的分析,并综合效用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论等相关理论,我认为企业产品价格应包括:产品所需资源存量的多少、劳动开发成本、税负、利润、使用成本、代际补偿成本、外部补偿成本、环境补偿成本等。而在我国现行企业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并非如此, 有些垄断型的企业或行业目前仍然没有经过市场公开竞争过程,依然沿用旧模式,价格由政府的有关部门授权确定,没有市场化的程序,因此产品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此外,企业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周围环境、土地、水等自然环境造成了损害,但是这些潜在的成本并没有计入到产品成本中,而忽视了一些潜在成本。

4.恶性竞争致使价格体系失衡

在恶性竞争的市场价格体系中,竞争对手为了获得竞争价格优势,有时会采取低价倾销、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价格垄断、价格歧视、变相涨价等方式,操纵市场调节价,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市场的正常价格体系, 这样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损害其他企业或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

二、健全和完善良好的价格体系

针对我国企业产品价格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消极影响,要积极完善价格体系,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运营质量。

1.建立市场价格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市场价格管理、监督机制,能够保证市场价格的稳定。企业即使有在好产品、政策的条件下,缺乏科学的价格监督管理体制来支持政策、制度的有效执行,其运营质量并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就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说,企业并不缺少制度,而是缺少保证制度或政策有效执行的价格监督管理制度。

2.建立稳定的市场价格体系

稳定的价格是稳定市场秩序的前提。不稳定的市场经济秩序是由于价格体系不科学,各方的利益没有得到保证所造成。良好的价格体系是稳定市场的前提:一方面,价格的稳定有利于实现各方利益。在营销活动中,价格牵扯到各方的利益,只有满足了各方利益,产品才能在市场中有序流通,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另一方面,稳定的价格,有利于企业在市场、消费者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从企业的发展来讲,要实现价格稳定的局面,就要建立有效的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我国企业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在产品交易市场的竞争活动中形成商品价格,并使价格能够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由市场关系决定的企业商品价格形成机制,能够极大地促进价格机制真实灵敏地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能够反映社会成本和价值,并配合以适当的政府宏观调控,防止市场价格体系失衡 。

3.优化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

由于企业之间不同的行业状况,效益的差距会比较明显,这也给了企业较大的优化空间。要提高企业生产的运营质量,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在每个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产品进行优化,综合各产品的利润高低情况、市场行情变化对各品种利润的影响,及时调整排产结构,尽量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努力优化销售市场区域,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营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品运营体系范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社会性关系 业务体系 融合业务

当前,随着3G商用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全业务竞争的逐步展开,中国的运营商相继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推出了形式不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互联网与移动宽带网络融合的进程中。研究和分析互联网业务模式发展历史和趋势,对于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业务体系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1 互联网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1.1互联网业务发展进入“三维关系”的业务体系的重构时期

互联网的发展从以海量信息单向传递的Web1.0业务模式,向以用户生成内容的Web2.0业务模式的转变,并正在融合移动性向Web3.0模式转变。

Web1.0时代,互联网的主要业务模式是以门户和搜索为代表的资讯信息获取,以邮件、IM为代表的信息沟通,以网络游戏、视频点播为代表的娱乐,和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砖瓦结构的市场交易向电子化的转移四类业务模式为主。在Web1.0时代,互联网业务模式具有信息的海量单向传递、无中心、匿名以及无安全性为主要的特征。

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去中心化”趋势加剧,以博客、社区为代表的用户生成内容的业务、在身份控制和认证为基础上的以安全电子交易为代表的新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出现和崛起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业务发展模式。从Web2.0时代开始,互联网业务与个人属性的关联强度得到极大的增加。

互联网业务在Web2.0下,进入一个以“个体的社会关系”为中轴的业务发展阶段:以社区论坛、分类网站为代表的具有地域属性的业务;以SNS交友网站为代表的社交属性的业务;以B2C/C2C网站为代表的社会交易性的业务,在进入Web2.0时代之后,在迅速发展的技术支持下,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我们看到,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返地进入一个围绕“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体、个体与系统”的三维社会性网络关系,满足个体社会性存在所需要的交流(C)、娱乐(E)、交易(E)、发展(D)四维需求的重组和构建的时期。

1.2移动性成为以三维关系为核心的互联网业务发展的自然需求

在个体与个体的社会性关系中,一方面,个体在社会活动中需要自然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流动以及从一项活动到另一项活动自然状态迁移;另一方面。个体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对个体之间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的需求。使移动性成为互联网业务的必然要求。

在个体与团体的社会性关系中,以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交易为例。快速、便捷、安全的交易过程中,既需要随时随地对交易数据的交互,也需要交易过程中对有关订单、物流信息的及时交换。

在个体与系统的关系中,比如个人与团体(例如雇主单位)的关系中,由于竞争加剧,一方面个体在代表团体参与经济活动中需要随时随地地获取团体提供的业务和交易信息的支持。另一方面,团体也需要从分散的位置不固定的个体获取现场的信息。

因此,在以个体与个体为主的三维社会性互联网业务重构的过程中,移动性需求将自然的成为驱动移动互联网业务融合的第一动力。

1.3信任缺失成为阻碍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阻力

互联网在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由于可隐匿性的存在使得整个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场所,病毒、木马、黑客、网络攻击、欺骗、信息滥用使得网络世界成为一个信用和信任严重缺失的虚拟世界。

这种信任与信用的缺失,在构建将现实社会性网络关系特征虚拟投射的互联网业务体系时,由于人们对信息滥用和交易风险的担忧,成为了由免费模式向可盈利的收费模式转变的最大阻力。

我们看到,互联网业务在应对信任和信用缺失的挑战时,也做出了一些尝试。比如在SNS网站注册中采取邮件帐号关联的方式,再比如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中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信用担保商的出现。这些都是为了消除由于互联网的可隐匿性所带来的信任和信用的缺失的不良影响。

1.4技术和需求的进步加速驱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业务转型

互联网的发展是从单向信息传递的Web1.0时代到以三维关系构建互动的、有限可信任Web2.0时代,正是技术的进步在驱动网络融合的基础上驱动着业务的融合。泛IP化、宽带化和计算技术成为驱动电信网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网络融合的核心技术要素。

首先,以IP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尤其是以门户、搜索、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业务的出现,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内信息的制造、传播、消费的模式。另一方也成为驱动互联网自身和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其次,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以2G/3G/4G为代表的无线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然后,在摩尔定律之下。计算和存储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使得以无线宽带技术为主的通信网和以IP为主的互联网在实现网络融合之后。所提供的强大的计算能力,也为移动与互联网的业务融合奠定了终端技术的基础。

最后,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由于技术和经济进步造成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原先割裂的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综合的、创新的需求。

2 电信运营商构建基于社会性关系的业务系统的驱动力

2.1电信运营商融合业务的移动互联重定义

互联网的移动化已经成为互联网与电信网融合趋势,并正在成为驱动以3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业务和网络发展的需求驱动力。因此。笔者认为,电信运营商开展融合业务,必然是基于互联网业务的移动化,向移动互联业务的融合。

传统上,电信运营商之对于融合业务的定义,狭义解释为电信业务之间的业务融合,比如移动与固定的融合。移动与互联网融合中,广义的运营商融合业务,可以界定为电信业务与互联网业务、媒体业务、金融业务以及其他传统产业业务的融合。广义的融合业务的概念,其实质就是由泛IP技术和无线宽带技术驱动的,电信网与互联网在网络上的融合所带来的,承载在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业务。

2.2稳定传统电信业务收入和创新利润新增市场成为运营商开展融合业务的战略目标

传统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由于市场渗透率的提高、替代IP语音技术的出现,以及3G牌照造成的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以语音业务为主的运营模式,其收入增长趋势必定呈现下滑趋势。电信运营商在守住终端用户之后,必须创新业务和服务,创造新的用户需求市场,从而以创造新的增长点的方式,实现运营收入的增长。

因此,捆绑稳定现有传统电信业务市场,和创造新的市场和新的利润和和收入增长点成为运营商开展融合业务的终极价值目标。

2.3三维关系型的互联网业务有助于运营商融合业务战略目标的达成

全业务运营后,产品的同质化趋势使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趋于价格战的红海,这迫使传统电信运营商在产品和业务层面采取更多的关联,并借助互联网移动化过程中对终端用户掌控的规模优势,构建具有分组域思维模式的移动互联业务体系。

而这种移动互联网业务体系的构建,从业务模式到商务模式,必须迎合互联网业务对移动性的需求以及三维关系模式的业务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有助于运营商融合业务目标的实现:

从稳定传统电信业务收入上看,社会性网络关系业务系统是一个比条块分割的业务更稳定的竞争性业务系统。从稳定的目标看,运营商的核心战术选择指向应该是如何构建个人退出本运营商网络时的强大壁垒,提高运营商自身面的竞争时议价能力和利润保持能力。

互联网的业务发展趋势,已经进入了以关系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构建过程中,个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进入一个综合化、深度关联化的、系统性的需求体系,人们渴求以更统一的入口和接入方式,满流、交易、娱乐的全方位的需求。

因此,按照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单位/组织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生产/管理/销售/商品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的关系构建的关系业务网络系统,所形成的是一个庞大的关系网,某一个环节的断裂,并不影响这个网络的稳定。这种稳定的以三维关系为核心的关系业务网络系统,使得个体在退出运营商的网络时,将面临巨大的退出壁垒。

从创造新增利润市场的战略需求来看,社会性网络关系业务是运营商从管道运营商向信息服务运营商转型中工具性的战略选择。从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目标看,运营商的核心战术选择指向应该是成为信息内容的整合和分发者,作为信息中介,从增加三维社会性网络关系中信息传播的效率以及减少交易成本的双边价值中增值,以获取利润和收入的持续增长。

这就需要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围绕三维社会性关系网络,为更多的关系性的需求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不同的关系之间建立系统性的关系,一是创造关系,另一个是打破关系之间的信息鸿沟,提高在整个社会性关系网中信息沟通的效率。

社会化性网络关系业务系统在竞争中的稳定性和围绕关系构建业务系统所能创造的新增市场,成为电信运营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开展融合业务的必然选择。

3 基于社会性关系的运营商业务体系构建思路探索

3.1可信性是运营商构建可盈利的社会性网络业务系统的前提

互联网业务在向社会性网络的发展和演进中,娱乐和商务成为主要的盈利模式,但是由于互联网最初的可隐匿性,使得最初的娱乐和交易规模和营利性都由于存在风险而受到严重制约,我们看到,在中国正是由于支付宝等第三方信用担保机构的出现,才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社会性网络业务系统的发展,其根基就是以个人身份真实的可验证性,这是由于社会性网络业务系统是以现实的三维关系的社会性活动在网络世界的影响性的投射,失去了个人真实身份的真实性,社会性网络业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因此,基于身份认证的可信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是运营商开展融合业务,获取可盈利性的首要选择。

3.2运营商社会性网络业务系统体系的构建路径

目前中国的运营商都已经组建了面向个人、家庭、集团客户三个市场的组织、品牌和产品。但是,这三个市场所带给客户的都是割裂的原子化、分散化的业务。个人在使用这些业务的时候,由于业务之间关联的缺乏,而造成不必要的以个人关系为主要模式的社会活动之间的信息壁垒和障碍,个人在社会性活动中被人为的割裂。这种状态既增加了竞争的不稳定性,也给运营商滑向纯管道运营商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

这种缺陷就在于现有产品体系的非社会性网络的关联性。因此,运营商在以互联网业务为标杆,开展融合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在盈利模式选择、市场选择方式、产品体系规划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重构。

首先,从盈利模式选择上,需要认识到,基础电信业务的价值有趋于零或甚至免费的趋势。运营商在构建社会性网络业务体系时,首要需考虑的问题应该是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性关系的沟通、娱乐、交易、发展的需求,按照基础关系型需求业务和增值关系型业务进行分类,并以基础关系型业务的低资费甚至免费和增值关系型业务高资费的原则,重构资费体系,以确保收入和利润可持续增长。

其次,在市场选择方式上,需要认识到,市场已经进入一个以社会性关系作为主要区隔维度的定位和细分的阶段。传统的按照区域、功能需求、文化等特性划分客户、选择目标市场的方式已经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不合时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市场选择方式必须是以个人为中心,按照三维关系的层次化需求,在深度和广度的展开之后,按照社会性关系的属性分类,确定主要的目标市场。

最后,在移动互联网融合业务的产品体系规划上,运营商必须以“个人”为中心,按照个人在社会的三维关系中的交流、交易、娱乐、发展四方面的社会性活动需求,在重构现有产品体系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产品体系。而重新规划的核心在于对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系统三维关系的重新价值发现和定位。

因此,运营商在开展移动互联网融合业务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按照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性活动网络,进行产品体系的重构;另一方面,需要在需求分析、功能设计以及各个业务平台之间,按照社会性业务网络的关系性构建需求,打破原来分割的、垂直的原子化的状态,实现系统性的关联。对此,运营商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了有益的尝试。

4 结束语

以个人为中心的基于社会性关系业务系统的融合业务的开展和运营是运营商在向信息服务运营商转型、互联网移动化趋势下,应对竞争、创造新增市场、实现利润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我们看到,以中国移动的139社区、飞信、移动支付等移动互联网融合业务的实践。表明运营商的融合业务之路已进入新时期。

参考文献:

[1]陈禹,信息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研究、应用和产业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克尔马克斯基,(芬)拉塞尼恩,著;吕廷杰,孙道军,译,移动通信业务变革新趋势:从技术到商务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