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卫生健康教育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卫生健康教育培训范文1
【关键词】 职业病;职业健康教育;职业健康知识;防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13-01
职业病即为一种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得的病症。职业病为可控制、预防的病症,有着明确的发病原因。为了防止工人患职业病,一定要重视职业健康教育,使之卫生习惯以及卫生行为得以优化,进而达到防治职业病出现的目的[1]。2012-07到2013-08,我市某企业到中心职业健康岗前体检653例,对653例岗前体检工人行职业健康教育资料予以研究,以此来分析为了防治职业病行职业健康教育的具体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人群资料 2012-07到2013-08,我市某企业到预防控制中心岗前体检工人653例,男性481例,女性172例,年龄:17岁到68岁,平均:35.50±11.20岁,653例岗前体检工人都是粮油厂的工人以及来我中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岗前体检的工人。
1.2 调查方法 经问卷调查探讨为防治职业病行职业健康教育的作用。调查所用问卷内容涵括:①基本情况。②从事职业的相关卫生法规。③从事职业的相关职业病防治内容。题目形式:是非题、选择题,每人所需回答题目共有40道。用“了解者题数”表示“答对题数”。调查时间:在岗前体检工人初次到预防控制中心体检时予以调查。岗前体检工人对调查表的填写状况为行职业健康教育之前的资料。在体检后,通过针对性辅导、发放相关资料以及知识讲座、发放相关图片等形式对岗前体检工人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在行教育培训2个月后,再对之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以及方法同初次调查相同[2-3]。
1.3 统计学分析 初次调查与再次调查所得结果依照检验学(t检验、P检验)、统计学(SPSS15.0软件)予以对照、分析。若P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在653例岗前体检工人中,共有四个基本特点:①文化水平低。在653例岗前体检工人中,文化程度:232例小学以下,380例初中,41例高中及高中以上。②从事工种时间短。411例从事工种时间低于1年,概率:63.08%;242例从事工种时间在1年之上,概率:36.92。因此可看出大部分都是流动职业群体。③外地人居多。在653例岗前体检工人中,502例为外地人,概率:76.92%,151例为本地人,概率:23.08%。④接受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的人较少。在653例岗前体检工人中,121例有接受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经历,概率:18.46%,532例从未接受任何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概率:81.54%。因此对于所做工作有无有害以及有毒物,很多岗前体检工人并不清楚,见表1[4]。
2.2 教育前后的职业健康知识了解率
2.2.1 知识了解率 比较行职业健康教育之前与行职业健康教育之后,岗前体检工人对防治职业病相关知识以及职业卫生法规相关知识的了解率,差异显著,P
2.2.2 文化水平不同者了解率 比较在文化水平不同者行职业健康教育之前与行职业健康教育之后,岗前体检工人对防治职业病相关知识以及职业卫生法规相关知识的了解率差异显著,P
3 讨 论
通过职业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患职业病率,并使得工人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意识。本文和教育前相比,行职业健康教育之后,岗前体检工人对防治职业病相关知识以及职业卫生法规相关知识的了解率明显提升,P
参考文献
[1] 杨智仲.浅议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219-220.
[2] 洪燕,王建英,傅武良,等.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门诊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职业医学,2011,32(4):71-72.
[3] 李汉锋,王永刚,杜田,等.深圳市福田区111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及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2):179-182.
卫生健康教育培训范文2
[关键词] 职业技校学生;健康教育;艾滋病
[中图分类号] R512.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208(2008)01-0014-03
Effect Analysis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AIDS among Occupational School Students QIU Fang. Linyi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inyi 276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sexual sense and AIDS knowledge and to evaluate the instant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occupational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470 students in 2 occupational schools in Linyi were investigated by anonymous questionnai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The health education on sex and AIDS knowledge was carried out by a professor from Linyi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sults 392 pre-education and 384 post-educational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4.85%~50.51% of the students accepted such behaviors as unmarrige sexual act,multi partners, homosexuality,and commercial sexual act on pre-education and it's 5.21%-52.08% on post-education (P>0.05).These sexual senses were not instantly corrected by the health education.Most of the students investigated had some AIDS knowledge and the knowledge was improved instantly by the health education(P<0.01 or P<0.05).
Conclusion There may be some high risk factors for AIDS transmission and venereal disease which may not be corrected by instant education among some occup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Linyi, whereas sexual hygiene and AIDS knowledge of most of the students investigated can be improved by a short-term education.
【Key words】 Occupational school students;Health education;AIDS
艾滋病病毒(HIV)主要侵犯性活跃人群,我国79%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布在20~40岁的人群[1]。2006年5月,在临沂市2所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进行性卫生和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培训,为了评价培训的效果,为在该类学校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我们对健康教育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5月,在临沂劳动局技校和临沂商校各选择4个班的在校学生共计470名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和问卷调查。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观念、艾滋病一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对待HIV感染者的态度等。集中发放试卷,由学生匿名独自答卷,当场收回。健康教育培训前后各进行一次调查。对学生的培训由临沂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有关专家承担,进行为时2学时的讲座,内容包括、性卫生,艾滋病/性传播疾病一般知识、预防知识,正确对待HIV感染者的态度等,然后自由讨论1学时。2次调查对同一对象以同样问卷同样方法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 SPSS10.0作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所学校参加健康教育及问卷调查的学生共470名,其中男生274名,女生196名,年龄15~20岁。两次调查各发放问卷470份,培训前收回答卷436份,其中有效问卷392份,有效回收率83.4%;培训后收回答卷424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有效回收率81.7%。
2.2 性观念 被调查的学生同意婚前、多性伴、同性和商业性者所占比例培训前4.85%~50.51%,培训后为5.21%~5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艾滋病一般知识 干预前对艾滋病的病原、目前不可治愈、可以预防的知晓率在70%以上,对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目前的感染人数的知晓率在53%以下;培训后各项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与培训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 培训前,学生对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培训后各项知识的知晓率均提高到91%以上,与培训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对HIV感染者的态度 调查对象对HIV感染者的正确态度知晓率,培训前均在62%以下,培训后均有明显提高,与培训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采用在健康教育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观察短期健康教育培训对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效果。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的艾滋病一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知识知晓率及对HIV感染者的正确态度知晓率均有明显的提高,提示培训的效果显著。但是,关于性观念的问题,其中涉及的多性伴、婚外、同性及商业易的,都是传播性病和艾滋病的高危因素[2],教育后却并没有增加〔3〕,提示性观念的改变需要长时期的培养,比增进知识更困难。
资料分析结果,通过前段学校和社会的卫生教育和宣传,学生们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仍然模糊不清,对HIV感染者抱着不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既是疾病的传染源又是受害者,日常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他人,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应疏远和歧视他们。家庭、单位和整个社会都应给他们营造一个理解、平等、健康的环境,鼓励他们改变高危行为,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不仅有利于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而且对于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要针对这些问题,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性观念,进一步提高各种知识的知晓率,巩固职业技校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成果。
参 考 文 献
[1] 何景琳,谢蕾.青少年与艾滋病预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项目介绍[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1):648-649.
[2] 安永强,戴志澄.谈艾滋病在中国[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5):259-262.
[3] 刘勇鹰,林鹏,许锐恒,等.乡镇中学生开展艾滋病性病知识同伴教育效果评估[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2):140-142
卫生健康教育培训范文3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低血糖反应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61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93-02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日趋升高,治疗方法和降糖药物品种也逐渐增多,但患者只是关心血糖是否增高,却很少关心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反应的早期识别及预防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对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对试验组患者实施了相应内容的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00例,男108例,女9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63岁,随机分为试验组102例,对照组98例,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药物治疗,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实施教育培训方法及内容病区健康教育工作由一名经验丰富的专职教育护士专门负责,其他护士协助,对试验组患者给予教育培训,内容为糖尿病治疗措施及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对照组不给予指导,每月一次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水平测试,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题共10题,包括糖尿病基本理论、治疗知识、血糖自我监测和低血糖的预防,评分为三级,回答正确1分,部分正确0.5分,不正确0分,满分为10分。
1.3统计学处理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和主动自我监测血糖人数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2结果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试验组102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糖尿病知识,尤其是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和预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1例数1低血糖反应1主动监测血糖试验组110212137对照组1981815X2114.05129.27P11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2]。医院内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护士在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患者了解有关疾病和康复保健知识[3]。近年来,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以往健康教育都是侧重于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对低血糖反应的发生不够重视。随着现代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及降糖药物逐渐增多,糖尿病患者对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用提出了很大难题,一心想把血糖降至正常,却因为药物和方法了解很少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甚至产生严重后果。本研究通过对102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发现:试验组在教育培训后的知识总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卫生健康教育培训范文4
(1)医院护理部在全院范围内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实习护士健康教育模式及评价方法,对健康教育进行具体指导及质量控制。在护理实习管理中,注重实习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全面培养,根据实习护士进入临床实习的时间和接受能力,逐步增加健康教育知识难度,并制订出能体现实习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计划,有计划地对实习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培训。
(2)各科室应用统一的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制订各类患者健康教育标准资料及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知识小册子、各种疾病和操作技术的健康教育标准计划,严格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健康教育程序,由带教教师带领实习护士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实习护士参照健康教育记录单,明确健康教育过程,逐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避免发生个别健康教育项目遗漏的现象,保证在实习护士轮转科室时健康教育培训的统一性与连续性。
(3)通过岗前培训及各种类型的讲座,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护理礼仪等知识,使实习护士了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要求实习护士掌握必要的护理礼仪知识、适当的健康教育方式及护患交流技巧,以期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提高患者对实习护士的信任度与依从性。在培训中给予实习护士明确的要求,如规范职业用语、行为举止等,同时根据实习护士特点,采用文字材料配以实物、图画、照片等,以加深护士的理解与记忆。
(4)选择具有多年工作经验、丰富健康教育知识和一定沟通技巧的主管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担任带教教师,结合专科特点,由带教教师向实习护士示范各类健康教育的交流沟通技巧,如接待新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健康指导等,并指导实习护士与患者进行以上各项交流。带教教师及时指出实习护士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实习护士因经验不足造成的低效性宣教,使患者产生不信任感。
(5)加强健康教育质量控制,及时对实习护士实施的健康教育做出评价。每月定期对实习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进行考评。通过定时检查和抽查,不断发现实习护士在健康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给每位带教教师,使实习护士逐步提高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并引导其在护理实践中逐步开展健康教育。
(6)采用多种临床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实践技能培训。
①利用护理查房、护理操作、治疗间隙对实习护士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提问,对回答错误及不完善的地方,由带教教师纠正补充,加深实习护士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②各科还可根据专科特点制作健康教育资料,让实习护士参与到这些资料的制作当中,如更换科室健康教育栏宣传内容,制作健康教育知识展板、图片、宣传小册子及幻灯片等。
③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技能演练,如模拟讲课、模拟情景对话,让实习护士通过角色扮演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及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实习护士的沟通表达能力。由带教教师现场指导、现场点评,对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实习护士予以肯定和表扬。
④各科室在实习护士轮转出科前,组织开展实习护士小组讨论,就实习期间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实习护士及时总结在健康教育实施方面的心得体会,并与大家分享、交流。
2讨论
2014年2月,我院护理部在实习期末对在我院实习的80名护士进行了健康教育知识及相关技能考核,合格率97%,优秀率89%。随机抽取100名住院患者,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结果显示,患者对实习护士服务的满意率为95%,健康教育满意度达95%,健康教育效果良好。
3结语
卫生健康教育培训范文5
慢性心力衰竭,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或终末期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管理和教育是治疗的一部分, 正确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有可能防止病变发展,减少慢性心衰的死亡率。我科自2005年10月起对105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系统教育培训,并跟踪随访,旨在探讨慢性心衰教育在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5例符合Carlson-Boston慢性心衰诊断标准的患者为试验对象,病史均大于2年。其中男性57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8.1±13.3)岁,心功能Ⅰ级0例,心功能Ⅱ级58例,心功能Ⅲ级47例。受试者的职业文化程度情况见表一。
1.2 教育培训方法
成立慢性心衰教育培训小组,制定慢性心衰教育计划、内容,首先培训该小组成员,再对受试者分别进行教育培训,于教育培训前及培训后6~8周以相同的试题进行测试评分,以测评教育培训的效果。
1.3 教育培训形式
(1)集体授课、讨论,1次/周,1小时/次。(2)单个指导,针对病因不同,指导内容有侧重,如高血压者重在控制血压,风心病重在防感冒,冠心病重在扩冠、活血化淤药物的应用。并解答咨询。(3)鼓励看书学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1.4 教育培训内容
包括慢性心衰教育的目的、意义;慢性心衰的病因;心功能分级及临床特征;心衰治疗的目的;如何控制心衰;饮食、运动量的掌握;常用药物及副作用;自我监测的内容;心衰加重的诱因及处理;心衰的心理教育及家庭的配合等等。
1.5 教育效果评价
(1)心衰知识水平测试,采用自行设计的试卷共20题,包括心衰的基本知识、危害、检查、治疗、自我监测及自我护理知识。回答正确1分,部分正确0.5分,不正确0分,满分20分。(2)自我管理能力评价。观察记录受试者接受教育培训前后自我监测液体出入量、服药顺从性的情况。(3)记录受试者教育培训前后半年内心功能级别的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率、t检验X 2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心衰教育培训前后知识评分情况。见表二、表三。
2.2 心衰教育培训前后慢性心衰患者总体情况。见表四。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进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2)。新的教育模式注重病人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病人对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预后(3)。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药物干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未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的下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患者较多需求提供病因、危险因素等方面的健康知识(4)。慢性心衰的治疗,不但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的使用,还应包括合理安排休息、控制钠盐的摄入、防止诱因。正确的护理和指导教育,能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缓解身心不适,对于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长期维持心脏的代偿状态 ,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和费用,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通过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教育培训发现,受试者在教育培训后的知识水平总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0.01),教育前对慢性心衰知识测试评分的优良率(≥6分)为12.4%,而教育后本组受试者测试评分的优良率达78.1%。105例受试者中,教育前测试成绩较差(<3分)者为60.0%,培训后为4.8%,与教育培训前相比,就慢性心衰知识而言效果明显提高(P<0.01)。从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看,教育后学会监测出入水量的百分比从3.8%(4/105)增至32.4%(34/105),按时服药的人数百分比由7.6%(8/105)提高至67.6%(71/105),可见教育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有明显提高(P<0.01)。心功能得到改善,Ⅱ级有所增加(由55.2%增至77.1%),Ⅲ级有所减少(由44.8%降至22.9%)。表明心衰教育是学习心衰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诱发因素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研究发现,105例慢性心衰患者接受教育培训后知识水平总评分仍较差者有5人,其中4例为66岁以上的老年女性文盲患者,表明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心衰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心衰患者,要作为心衰教育的重点教育对象,应采取个体化教育,单个辅导、现身说法的教育方式为主,以增强教育效果。
本研究工作将继续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指导,并对患者人群的年住院次数以及患者一年后心功能分级的变化进行专项观察,以观察心衰教育对慢性心衰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1~169.
[2]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2.
卫生健康教育培训范文6
根据该法,美国联邦政府还建立了三个永久性机构:职业安全健康复议委员会、全国职业安全健康咨询委员会、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也曾开展过“安全生产月”活动,以提高全民的安全生产知识,推动国家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加拿大在十九世纪末就实行了企业缴纳较高数额的职业安全健康保险金制度,利用保险机制加强事故预防和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该制度还规定,职业伤害事故较少的企业,可逐年减少保险金及相关费用的缴纳,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对雇员的安全生产教育。英国政府为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安全健康监管和教育工作,专门成立有“职业安全健康执行局”,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活动,指导和帮助企业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对人力和财力有限,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的小型企业,还实施了“小型企业资助计划”,该计划规定资助资金的一半以上须直接用于安全与健康顾问对企业提供的安全诊断和培训服务。[7]类同于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启示此,日本则长期实施有“蒲公英”计划,帮助规模少于50人的小企业提高安全健康管理与教育水平。韩国的“职业安全健康局”则将开展职业安全与健康培训、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制定与发行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出版物和影视媒体为其主要职责。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水平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机会、职业稳定性和收入高低,与其基础文化水平和所接受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文化程度低,又无一技之长者,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就业盲目,择业困难,失业率增加,一方面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城市文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出于对培训时间、经费成本和收益的权衡考虑,大多数农民工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对此我们难以厚非。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缺乏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服务意识,投入不足(或有投入效果差),措施不到位,只求农民工为我所用,不事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现象,却值得我们反省和改进。我国从国家、企业、社会各层面增强服务意识,视农民工教育培训为己任,建立更加开放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制和机制,主动、积极地推进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企业与雇工之间缺乏长期稳定合约关系的现实情况下,尤其需要政府充分认识为农民工提供教育培训,不是施惠而是责任,并在政策、资金上调动和促进用工企业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努力提升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进一步而言,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提升,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均有甚为重要的作用。据本世纪初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调查结果显示:提高一线工人平均受教育水平10%,可直接提高生产率5%-8%;西欧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也表明,工人的技术等级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0%-20%。[8]强化监控管理,保证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实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组织有序,实施规范,杜绝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是发达国家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共同特点。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在国家政策和经费支持,政府部门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巨大成果,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和认真地关注在不少方面存在的监管不力、控制不严、形式主义严重、经费使用不合理甚至弄虚作假,的问题。我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已有十多年之久,但该法只是“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的一部综合性法规,局限于原则性的规定,缺乏与之相配套的辅法规和制度,亟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来看,往往既有纲领性的综合法,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具体法规,具有较为完善全面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只有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职业技术教育才能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督和管理。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的“无效供给”,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有的地方利用专项经费建了培训大楼,挂了牌子,但却不见教师和设备;有的部门巧立培训名目,套取培训资金,或按人头领取培训补贴,事实上却是“只见名单不见人”;有的地方对农民工培训机构审查不严、有的部门截留培训资金或“雁过拔毛”,国家的扶持政策、鼓励措施成了少数人新的“生财之道”,这不能不令人义愤和痛惜。解决之道是必须切实强化对培训项目和资金的监管,除了要加强培训信息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外,监察、审计部门应介入管控,严肃查处虚报套取、截留挪用培训经费的单位和个人,遏制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适应我国城镇化建设需要,促进农民工“短半径”就业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产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依托和基础,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地方性主导产业,是推动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二战后的日本在经济振兴过程中,大力发展“城郊工业园”,对农村富余人员和失地农民提供转业培训援助,使该国并未出现农民大规模外出寻工的经验值得借鉴。从我国国情来说,城镇化发展依靠的是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带动和各类非农产业的横向扩充,从而吸纳、集聚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形成“工业化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这对实现农民工离家不远的“短半径”就业应是很有帮助的。因此,适应我国城镇化建设,大力引导和培育农民工教育资源,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建设所需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民工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创造条件,帮助农民工实现“离土不离乡”的近距离就业,改变农民工外出打工常年难回家的生存方式,减少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很有好处和实际意义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教育培训的项目和内容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力求贴近区域经济建设第一线,贴近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发挥农村和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使命和作用。加强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与培训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是保证安全生产,减少职业伤害的基础,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农民工而言更为重要。据相关调查,我国职业性伤害及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其中农民工是主要受害群体。“没挣几文钱,却落下一身病”是不少进矿、进厂务工农民的真实写照。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切实维护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权益,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如何建立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保障机制,除了要加快相关立法,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外,还应加强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违章作业、冒险作业和提高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能力。2008年正式启动的“中加合作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项目”,在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对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卫生公共政策的制定、强化雇主的守法和自我约束意识、提升农民工的安全卫生素质和扩大农民工职业安全保护的社会影响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优化我国有关劳动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职业安全的监管力度,完善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与培训的体制与机制,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尽管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价值取向不同,但其重视城市移民的素质提升和文明养成,使之顺利融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从而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理念和做法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国务院总理2013年1月16日在国家粮食局考察调研时指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10]的讲话也是对当前农民工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文化程度是农民工自身全面素质形成的基础,也是提高职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前提。目前我国农民工学历多数为初中毕业或肄业,务工前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也不多,长期以来封闭型的小农经济环境、残存落后的封建习俗、行为懒散的生活习惯,对农民工融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会形成种种障碍,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我国农民工教育应在传授职业技能的同时,加强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道德与价值观念的培养,尤其要通过开发企业与社区教育资源,结合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引导和培养农民工增强法制观念、爱护社会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得到同步发展和提升。当然,追本溯源,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全面优化我国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为我国的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的合格劳动者。就此,韩国的“新村教育运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该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在全面推进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与我国目前遇到的农村教育问题极为相似,通过前后为期三十年的“新村教育运动”,培养农民正直向上的价值观、勤奋自强的自我意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该国此后的经济腾飞,步入发达国家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作者:范安平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