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诚信教育实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诚信教育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诚信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诚信教育实施方案范文1

“言必信,诺必诚”,“小信诚,大信立”。诚信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青少年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通过教育部门的大力推行与努力,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和强有力的舆论氛围。

(一)抓好诚信制度建设,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中树立起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将诚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各项制度。将诚信教育纳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之中,把诚信作为学校对各部门的管理和考评、对教师的管理和考评、对学生的操行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和工会的作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实行学生“诚信考场”等。不断探索诚信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持续推进。

(二)规范诚信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同时,重点整治诚信缺失的突出问题。例如:有些部门或单位的少数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较为浅薄,存在有诺不践、有禁不止等现象;个别教师缺乏基本的师德水平,职业责任心不强,存在随意调课,只教书不育人,有偿家教等情况。

(三)以人为本,形式多样,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组织各中小学校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每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每年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契机,将诚信教育作为重点之一,安排时间组织相关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

(四)走向社区、进入家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诚信教育体系。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局促使学校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诚信教育体系。

二、关于政务公开

*年,市教育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诚信*”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一二三四”工程,有效推进诚信教育。其中,把政务公开作为加强群众联系,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采取切实措施抓实抓好抓出了成效,在当地干群中树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

一是狠抓行政权力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市教育局牢牢抓住行政决策、执行、结果等运行环节,向当事人全部公开行政权力行使或事项办理过程的相关情况。公开教育局工作职能、科室设置与职能、服务承诺等内容,对相关收费标准和学生转学休学、民办学校办证、教师资格认定等办事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方便了办事群众,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二是主动搭建公开平台,提升服务水平。在采用传统方式公开的基础上,该局充分运用扬州教育网、电子显示屏、电视等现代媒介,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实时公开。同时积极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的“窗口”;科室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增加了行政行为的透明度。

三是健全学校校务公开制度。明确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健全学校校务公开制度。通过开展规范管理“家家到”,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到联系学校督查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校务公开考评等措施,使得学校校务公开工作走上了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效能化的轨道。

四是建立政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政务公开作为教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指标,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实行党风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行评估考核。

五是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和行风评议员的作用,通过民主评议党风、行风、学校评议机关、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行之有效的多种方法,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务公开的意见,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取信于民,有效推进诚信机关的建设。

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全市中小学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促进事业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我们坚持把诚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09年,将继续深入推进“一二三四”工程,继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一、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与校务公开工作。加强行政权力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的力度,特别是对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应最强烈的问题,要积极实施方案。督促学校校务公开制度的完满实施,提升对外服务水平,强化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保证监督机制的效用。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诚信教育工作。根据*年诚信教育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决定在09年有目的有重点的在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整体性上加强教育工作的力度与深度。

(1)以人为本,加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要根据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学生对诚信问题的看法,全面了解中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使诚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诚信教育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学校诚信教育实施方案范文2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的影响。

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住行,忽视或缺失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还有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孩子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甚至向孩子灌输“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等错误思想,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2.学校因素。

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长期以来,德育在实践中过于简单化、缺乏实效性。如在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以学习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优劣,造成学生对诚信的忽视。在德育内容上,把德育简单地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空洞化,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诚信作为道德准则的重要性;在德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学生不知道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诚实守信的美德都被个人利益所取代。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企业恶意逃避债务和税收,做假账等现象层出不穷;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的假文凭、假招聘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都对中学生的诚信造成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时期,他们会把从社会上看到、听到的渗透到自己的言行中。

4.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

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当代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部分人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家人过度保护、溺爱,导致他们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脆弱,承受压力的能力比较差,而且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获利而舍弃诚信。

二、加强中学生诚信培养的策略

1.增强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意识。

诚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品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诚信作为一种人品,其核心是引导人格提升和情操高尚。孔子曾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王安石曾说:“人无信不立。”学者蒙田也指出:“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诚信品质修养强调的是诚信的自律觉悟,这种觉悟其实就是诚信的一种内化。这种内化,将对人们自觉的诚信行为产生更加持久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特别注重并加强对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教育学生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仅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应起到表里如一的示范作用。从家庭教育来说,我国自古就有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对现在的诚信教育也有现实的借鉴价值。一方面,要发扬中国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树立成才先成人的科学理念。

3.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地为人师表。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认识水平,开阔思想境界,激发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外,班级制定的班规班纪,一定要“有法必依”,“言必信,行必果”。在班级内建立适当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使失信者因失信而付出必要的代价。

4.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责无旁贷。学校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诚信教育实施方案;举行《诚实守信承诺书》签字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校遵守行为准则;以各科教学为主渠道,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遵守自己的诚信诺言。

5.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到对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创建一个诚信社会,使还处在“清醒的认识,模糊的行为”阶段的学生诚信意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的道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将讲诚信贯穿于生活学习之中,提高道德水平,在面临个人利益与诚信行为矛盾时,坚守住道德底线。

在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困扰着世界,诚信的呼唤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诚信建设,人人有责”,遵守诚信,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参考文献:

学校诚信教育实施方案范文3

鲁迅先生曾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如今,一株令人瞩目的教苑奇葩——临清市实验中学,正在这块诚信的土地上傲然绽放。诚信办学、争创一流是我们攀援的高度;内外共建、德艺双馨是我们追求的深度;全面育人、内涵发展是我们拓展的宽度。

一、和谐社会呼唤诚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的兴盛之基,是整个社会的运行之规。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一个国家讲诚信,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社会拥有诚信,社会生活才可能健康有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诚信缺失事件令人骇然:假药、假种子、假奶粉、假鸡蛋、假文凭、假职称……这一系列“假”现象不胜枚举。诚信缺失造成的信用危机,着实给构建现代文明社会、诚信社会、和谐社会带来严峻挑战。

二、学校教育亟须诚信

这些社会不良现象在给全社会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侵蚀着校园,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正处于品德形成和培养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诚信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诚信社会的建设。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而青少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教育就成为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我校充分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在诚信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三、深入调查问药诚信

(1)现状。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诚信教育,我们通过写三思集、学生代表访谈、搞问卷调查等形式,发现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但是,也有极少数学生在诚信道德方面表现如下。①有时责任担当意识比较欠缺。如不敢主动承认错误、言行不一、对于自己犯的错不愿道歉等。②有时可能弄虚作假。如有时存在学风不实、考风不正、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的现象。③明哲保身态度普遍。如明知同学犯错,而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敢加以批评指正。④个别学生存在以学校收费为名,骗取家长钱物,用于购物、上网的情况。

(2)原因。少部分学生诚信缺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生的道德品质下降,其成因复杂,值得思考。①我们的社会在诚信建设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信用缺失引发的矛盾经常发生。弄虚作假、坑蒙欺诈等不良社会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学生们的头脑,成为学生背弃诚信的诱因。②有的家庭教育过分强调他人对自己的诚信,而忽视了诚信应该是相互的。③我们的校园由于个别学生的破坏而加速了集体道德滑坡,加之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偏低,也会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④有的学生个体信仰缺失,对诚信意识认识不足,导致其人格存在缺陷,给自己及周围的同学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困惑与麻烦。综合以上因素,造成了部分学生的诚信缺失,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就要从学校做起,从教师抓起,争取家长、社会的参与,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四、多措并举重塑诚信

(1)树诚信学风,学校率先垂范,争创一流。为了塑造实验中学良好的诚信形象,我们把诚信真正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广大师生。①对待学生工作,坚持做到诚信施教。学生是学校学习的主人,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开齐课程,不仅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课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天阳光锻炼1小时等活动也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口语交际,诚信与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扎实有效地落到实处。②对待教师工作,坚持做到诚信管理。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人,针对教职工普遍关注的千分考核的制定办法,我们采取了民主而谨慎的做法,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具体是先由教务处制定草案,交校长办公会讨论修改初步通过,然后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公布草案,人手一份,广泛争取教师的建议,以年级为单位,汇总到业务校长处,第二周召开教代会共同讨论修改,并把讨论意见上报校长行政办公会,最后通过《实验中学教师岗位量化管理实施方案》。③对待学校工作,坚持做到诚信建校。学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在接受上级检查或评估时,我们坚持做到不搞突击,不做表面文章,不造虚假材料。而是将精力集中到平时的每一天,上级精神领悟早,分析透,准备工作抓住细节,落到实处。学校真正做到以诚信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师生,不给师生留下弄虚作假的负面印象。学校只有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做到言必有信、言出必行,才能为师生树立一个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的好样子。

(2)育诚信学子,教师身体力行,德艺双馨。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师德建设上,我们坚持教师以诚立教,以信育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规定学生不能做的,教师带头不做。比如,学生问好,老师一定要回礼;不准学生携带手机,教师上课一律把手机放在办公室;要求学生讲真话,办真事,老师评价学生也应实事求是,不恶意批评,不拔高夸奖。②在人格培养上,我们坚持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教师作为普通人也有出错的时候,是回避问题,还是勇于正视,化“危”为“机”,我们选择了后者。当教师有错时,放下面子,放下架子,勇于向学生道歉,这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诚信,更体现了教师的良好修养。③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战场,也是师生零距离交流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批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严肃地对待每一次质量检测和评价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结合教学内容,发挥学科文化知识的道德教育功能,将诚信教育工作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我们充分利用教研室设计的三模块教学,在情感价值观目标中充分体现诚信。文科教学通过诚信人物、案例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理科教学通过实践论证、科学实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此外,我们在每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上,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真诚待人和乐于助人的教育。

(3)创诚信学校,活动营造氛围,全面育人。我们在诚信教育上力争不遗漏一个学生,不放过一个死角,针对某些学生日常生活中自觉性不高,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状况,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让诚信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①每周召开“知诚信,讲诚信”的主题班会。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时间,举行“让诚信与我们同行”演讲活动;适时举行“诚信大家谈”作文比赛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板报的喉舌作用,宣传诚信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感知诚信教育。②学期末,班主任把学生的诚信表现作为对学生品德等第的重要依据;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加强每个同学对考试的诚信承诺,让学生以制度约束和道德承诺规范诚信教育。③寒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了关于公民道德、民俗节日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通过走访、拍照、调查、上网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开学后,引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整理装订,打表上报。整个过程不包办,不代替,让学生以理论内涵丰富诚信教育。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诚信则中国必诚信。诚信教育既是学生自己思想观念形成的认识过程,又需要良好的家庭及社会环境的熏陶与约束。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渐进的过程。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力争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让青少年“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只要让每个学生心灵中萌发一株诚信之花,则必会迎来花开满园,香飘满径的诚信春天。

学校诚信教育实施方案范文4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实现“四优”为目标(即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优秀的文化),在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抓五带五促”活动(即抓机关带干部促社会、抓窗口带职工促行业、抓学校带学生促家庭、抓镇街带居民促基层、抓督查带工作促服务),全面提升教育系统文明程度,为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抓机关带干部促社会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教育局机关和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局机关要严格按照省级文明单位的标准要求,以文明职工、文明科室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文明创建从我做起”“文明餐桌我带头”“争做网络文明志愿者”等活动,在机关悬挂“四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图片,做到氛围浓厚、环境整洁、管理有序,作风和精神状态良好。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做文明市民。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形式,加强对重要讲话精神、“四个全面”、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教育党员干部严于自律,率先垂范,带头做文明市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争做创城工作的宣传员、示范员、监督员,党员干部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6次,服务时间不少于25小时。

(二)开展抓窗口带职工促行业活动。窗口单位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其内外环境、服务水平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以文明窗口创建为载体,促进行业文明创建。局机关各窗口单位要严格按照文明窗口创建标准,公开工作职责、标准、流程,接受社会监督,方便群众办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服务明星为榜样,促进行业文明水平提升。加大对职工的再培训、再教育力度,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从教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评树学习服务明星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励教育广大职工,形成学习服务明星、争当服务明星的良好风尚。以诚信教育为目标,促进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广泛开展诚信单位、诚信学校等创建活动,让诚信教育成为行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在全县教育系统共筑“诚信梦”。

(三)开展抓学校带学生促家庭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前置条件,学校是文明创建的重要阵地,未成年人是文明创建的重要力量,家庭是文明创建的基本单元,要紧紧抓住学校、学生、家庭三个关键环节,形成共建共创的良好氛围。

1.着力建好“文明校园”。从校园环境面貌、师德师风、学生文明礼仪、校园文化等方面入手,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团队”“文明师生”等评选活动,提高师生文明素养,建设文明校园。

2.认真履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责任。积极开展“中国梦”宣传、“道德讲堂”等道德实践活动,全力做好“十佳好少年”“美德少年”等典型评树工作,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远大理想,继承优良传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加大司法保护力度,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争创零犯罪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家庭和广大市民积极投身文明创建活动。

3.大力推进家校互动活动。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发放文明倡议书和文明公开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文明创建知识,引导他们自觉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四)开展抓镇街带居民促基层活动。按照我县推行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协助县领导抓好网格内各项工作的协调落实,充分发挥单位职能,帮助解决创城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支持帮助,确保完成各项创城指标任务。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创城工作,全面参与包靠网格内的城市道路、住宅小区等重点部位的卫生清扫保洁、市容环境整治、市政设施维护、公共秩序监督等方面工作。

(五)开展抓督查带工作促服务活动。成立活动督查组,对教育系统“五抓五带五促”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纳入年终考核。督查组由督导室人员组成,局办公室、党建办参与,要增强主动意识,创新督查手段,优化督查方式,帮促各单位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责,提升服务质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抓五带五促”活动是进一步落实各单位创城工作责任的具体载体和抓手。各单位要按照本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学习研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并抓好落实,以切实推动本单位的创建活动开展。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抓五带五促”活动涉及教育系统各级文明单位、学校、幼儿园的各个方面。各责任单位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主要负责人要对创建工作负总责,进一步强化分管领导和责任人责任,对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要采取有力措施、重点突破,确保每项指标达到标准、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宣传助推创建工作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电子显示屏、校讯通等宣传载体,以及国旗下讲话、主题班团队等集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宣传创建活动,使广大师生和家长明确创建的目的、意义、标准、责任与义务,提高不断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学校诚信教育实施方案范文5

3月22日,广西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会(以下简称会)在南宁召开,会上明确了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2015年,制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启动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等考试招生单项改革;2019年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具有广西特点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改革五方面的内容

《方案》提出了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完善义务教育就学升学办法,合理编制分配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计划,优化高校招生计划结构,实施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性专项计划,增加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学生上全国重点高校和区内第一批招生本科高校的机会。

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2019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逐步使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录取批次设置,积极探索录取不分批次、考生志愿由“学校+专业”组成、实行专业平行投档的招生录取模式,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

四是深化高考改革。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含听力)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五是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建立全区考试招生诚信系统,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实行“3+3”高考模式

《方案》明确了高考综合改革的方向,即实行“3+3”考试模式,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模式,这届学生高中阶段需参加所学的14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设等级性考试,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选择3科参加考试。

二是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分专业(类)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确定不超过3个的选考科目范围,提前向社会公布,学生只要有1个选考科目与高校设置的选考科目相同,就符合该专业(类)的报考条件。没有明确选考科目范围的,学生报考时不受科目限制。

三是从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含听力)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统一高考科目每科满分为150分,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每科满分为10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四是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学业水平成绩纳入高考选拔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科目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是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之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过程评价、避免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学业水平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14个科目,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采取随学随考随清的办法,选择通过高职院校分类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其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择通过统一高考进入普通高校的考生,其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经转换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等级性考试安排在高中三年级进行,复习备考的重点时段仍然是高中三年级。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指出,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区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新的《广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对考试的日程安排等作出明确规定,经教育部同意备案后,不久将正式出台。

“怎么招”“怎么教”“怎么学”

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秦斌认为,面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高等学校和中学作为改革的主力军、主战场,要做的工作很多,“高考综合改革将倒逼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深化改革”。

高校要根据本校的人才选拔标准和学科专业结构特点,按学科专业大类(或专业群)提出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或3个以下)选考科目要求。同时,要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预测情况,研究按专业大类(或专业群),或按专业(专业方向)进行招生录取的办法。同时按照“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要求,研究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办法,探索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此外还应进一步探索考生的多元录取机制,如高职院校要研究如何完善单独招生、对口招生考试及评价机制,普通本科院校要研究如何完善专升本、本科对口中职招生录取机制等。

中学则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要探索和设计出适应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适应学生求知需求的管理制度,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合理编班,逐步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同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将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学校诚信教育实施方案范文6

一、强化过程管理

1、细化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坚持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实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列入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

2、严格把关信息系统数据填报。实行系统网上审核和网下监管并重,重点加大对中职学校大龄受助学生的监管力度。

3、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建设。强化普通高中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普通高中资助信息采集、校内资助行为。

4、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资助资金,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5、加强资助资金管理与审计。加强对市级和县(市)级资助资金的管理与审计,确保资金安全。倡导学校设立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奖、助学金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

6、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实行资助工作承诺制度,规范中职联合办学和校外教学点的资助行为。加大资助工作月巡视力度。

二、加强政策宣传

7、创新形式,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组织实施好高校“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演讲比赛和中职、高中阶段“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活动。加大对高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对受贷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

8、完善日常工作进度、重要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动态信息报送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

9、切实做好群众咨询投诉工作;不定期对受助生进行电话回访,深入学生家庭走访宣传,切实提高社会知晓度、满意度。

三、加强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10、探索总结管理经验。建立健全贷前宣传制度和贷后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对进入还款期学生贷款的催缴工作。

11、严把受理材料审查关,提高申贷审批通过率。配合省开行做好县(市)区2012年贷款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和发放工作。

1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基层业务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完成生源地助学贷款信息确认、风险补偿金、贴息资金的测算和归集。

四、提升管理水平

13、加强机构建设。县(市)区资助机构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职能,充实力量,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促进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14、提(高)升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县(区)、学校资助工作人员的政策与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推动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升学生资助队伍人员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