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战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创新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创新战略

企业创新战略范文1

一、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因与挑战

与跨国公司、大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创新战略的过程中,在资金、管理、制度、人才,尤其是科技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中小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这不仅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

1.创新战略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虽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存在着“小而全”、“小而低”和“小而散”现象,即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且生产能力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突出;加之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不同地区间同业的恶性竞争现象,导致他们在资金、品牌、销售渠道、谈判地位和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均处于不利地位。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必须积极采取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推出新产品、发挥品牌效应、扩大生产规模以及改进产品的规格、品种、功能、款式等措施。这些措施或手段就是所谓的“创新”。由此可见,创新战略是企业求得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2.中小企业创新战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是构成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尤其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臂膀”。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是推动整个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是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长远之策。换言之,中小企业创新战略是我国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并处于劣势地位,所以中小企业的创新战略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缺乏研发资金。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经营风险大、资信程度差,也不具有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融资手段。加上他们很难获得有关政府部门的研发资金。因此,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二是缺乏技术创新人才。由于历史的、体制的、经济的、管理的、机制的原因,中小企业很难吸引或留住创新所需要的人才,从而造成其技术开发能力弱、创新活力、实力与潜力不足。三是缺乏信息和创新技术源。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建立专门的信息机构,导致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信息手段落后。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为大企业做配套服务的,对外部技术依赖性过大,缺乏创新技术源。四是创新风险大。中小企业很难同时从多种途径进行创新产品族的研究,以相互补充、降低风险,也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规模地推向市场,获得投资回报。此外,中小企业还常常承担着大企业能够规避的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二、中小企业创新战略的主要内容

中小企业创新战略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战略、产品创新战略、管理创新战略和制度创新战略四个方面。

1.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本形态,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创新战略是中小企业基本的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的开展离不开资金,R&D经费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没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的情况下,模仿创新则是一种理性择。模仿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现实途径,是最终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必经阶段。

2.产品创新战略

产品创新是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改造、升级,或者设计制造出新的产品。产品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创造超额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在不改变产品性质的前提下,对其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改变、革新,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改善质量、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能力的目的。因此,产品创新战略是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保证生产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3.管理创新战略

培育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发展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还必须通过管理创新实现整合企业资源、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实力、谋求最大效益的目标。从管理者自身的角度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都是家族式的企业,权力高度集中,工作随意性太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产权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中小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包括企业管理观念、企业管理组织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方法、企业管理手段等。

4.制度创新战略

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的保证,是管理创新的原则,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企业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前提。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经营制度创新与管理制度创新,它的实质就是企业制度的变革,通过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不断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修正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内部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并发挥最大限度效能。

三、中小企业创新战略的发展路径

中小企业在新生、成长、成熟、衰退各个时期,都受到政治、经济、行业环境和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不同阶段中小企业所选择的创新战略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1.中小企业新生期及成长初期创新战略的选择

中小企业在新生期和成长的初期,企业的规模小,创新能力一般都较弱,表现为资金缺乏、人力资源不足、生产能力欠缺,承受创新失败风险的能力也较弱,所以在这一阶段,中小企业一般应当先选择以投资小、见效快为主的非技术性创新战略。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在不改变产品性质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改良。如改变产品外形、包装、色彩、附属物件等产品创新战略。同时还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实力适时进行模仿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还可以进行市场创新战略和企业文化创新战略。正如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说:“创新不一定是技术上的,甚至可以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中小企业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创建有凝聚力、战斗力、合作性、创新性的先进企业文化,为企业参与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企业利用其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的特点,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针对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生产小批量、多样化产品。

企业创新战略范文2

关键词:服装企业 自主创新 战略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是,我国服装企业目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体系不健全,缺乏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技术创新、原创设计开发能力弱。2004年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于研发方面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56%,纺织工业只有0.3%。不少企业热衷于通过购买国外的生产设备来引进技术,忽视软技术的引进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其结果只能是“引进、引进、再引进”,国内服装业总体技术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一、自主创新的含义及基本类型

自主品牌的前提是自主创新,我国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

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也降低了创新风险。

二、服装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服装产业有了质的提高,产量和产值有了很大增长,但是,这个产业仍然处于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产业快速成长的动力主要是劳动力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形下,女装企业所采取的发展模式仅仅是低成本和面向国际市场的贴牌生产。

贴牌生产的严峻现实使得我国服装企业的利润微薄。统计资料表明,整个服装产业的供应链利润分配,大致符合加工环节10%,接单环节20%,品牌和营销70%的比率。服装企业在没有技术、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实力进行研发投入,由此导致其缺乏市场竞争力。鉴于以上原因,本文认为,理论型的原始创新对于我国服装企业来讲不太现实,借鉴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采取集成创新战略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战略模式比较适合杭州女装企业。

从创新的手段和态势来看,考虑到我国服装企业的区域位势、地理文化、企业规模、技术实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又分为如下几种:

1.率先创新战略

这是一种典型的“先发制人”战略。其最大特点和优点均体现在“率先”二字上。它要求服装企业抢在所有竞争对手之前完成技术创新并将创新产品投放市场,从而获取高额的早期“垄断”利润。几乎所有具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都把这一战略视为战胜竞争对手的“法宝”,但从我国服装企业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实施这一战略的能力。

2.模仿创新战略

这是一种典型的“后发制人”战略,其思想精髓是“先模仿后赶超”。采取这种战略的原因或者是服装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在“创新的优先权”方面与“率先创新者”一决高下,或者是实施率先创新战略在经济上不可行或不合算。同率先创新战略相比,模仿创新战略的突出优点是省力气、见效快、风险小、投入产出比高。采用模仿创新战略是后发达国家和企业快速成长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因此理应成为我国多数服装企业当前首选的技术创新战略。

目前我国服装企业采取模仿创新的模式比较普遍,杭州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通过模仿创新取得了一定成功。由于自身规模和技术实力有限,在每年的不同季节,公司都要派优秀的设计人员到国内外先进的服装生产地区考察,对市场上流行的服装产品进行研究和消化,同时结合企业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进行局部性的改进,然后投放市场。事实证明,这种创新模式既有利于节约成本,规避研发能力弱等劣势,又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企业增长。

3.合作创新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企业自身的局限性,竞争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对抗竞争”转向“合作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服装企业如果还在“闭门造车”式地搞“独立创新”,就不仅是不经济和高风险的,更是不明智和不可行的。事实上,现今的企业大都通过与其他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合作创新来提升技术能力。对于自身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服装企业来说,合作创新战略就是一种最有效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战略,是通过“借力策略”迅速壮大自身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绩效的捷径。合作创新战略的最大优点是能使合作各方在创新过程中“各尽所能、优势互补、风险同担、利益共享”。

由于我国服装企业的集群优势明显,区域联系紧密,所以合作创新也是比较适合我国服装企业现状的一种创新模式。服装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集群优势,采取区域性的联合开发、技术共享等优势互补策略谋得共同发展,这在我国服装企业整体能力和规模处于劣势的现实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

4.核心能力战略

这是一种典型的“扬长避短”战略,其核心思想是“集中优势兵力于优势领域或特色领域以取得竞争优势”。企业能否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其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和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领先企业一般都是应用核心能力战略的专家,它们不但能够准确地发现自身的核心能力,能够非常专注地将自身“精力”应用于核心能力的培养和维护上。

参考文献:

.柴俊武.品牌资产的界定及其评估模型评介[J].南开管理论,2005,8,42-46.

.杨以雄,万艳敏.服装品牌资产评估方法的应用与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2002,7,1-3.

.范秀成.品牌权益及测评体系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0,1.

企业创新战略范文3

自2000年起,中国铸件生产总吨数首次超过美国,并且此后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从数量上看,中国现在可以说是世界铸造大国。但我国铸造业仍存在对少数价格昂贵、技术含量高的高端铸件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弱以及铸件质量低品质不高,经济效益差,能源、材料消耗高,废品率高、工艺出品率低,劳动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中国还远远算不上是铸造强国。

一、我国铸造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现状制约铸造企业的技术创新

据2000年统计数据,中国9374个国有铸造企业年产1395万吨铸件,平均产量约为1500吨。其中年产300吨以下的企业约占三分之一,年产300-5000吨的企业占半数以上。现实情况表明,铸造中小企业占据着统治地位,生存仍是铸造企业的头等大事,技术创新等发展战略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企业的综合实力影响技术创新

设备老化,冗员过多,尤其近年来金融风暴的影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陷于困境,大多处于亏损状态。综合实力与国外知名铸造企业相比悬殊较大,技术创新力量不足。

(三)发达国家铸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强大

虽然自2000年以来,中国铸件产量一直在持续上升,但以美、日、欧为代表的铸造强国的铸件总产量丝毫没有减少,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技术创新的不同类型

推进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不可小觑,能够在企业形成特有的核心竞争力上更胜一筹,使企业的优势明显区别于竞争对手。技术创新的类型主要有:

(一)重大的技术创新:即革命性创新、根本性创新

革命性创新往往能形成企业专有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影响重大。如日本正在研究的3D打印技术在铸造模具业的应用就是一项革命性创新。

(二)渐进型技术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改进所产生的技术创新

绝大多数的创新是渐进的,如江铜集团德兴铸造公司在铸件热处理生产工艺上,将传统的水淬、油淬方法,改进为余热淬火,现在正在与上海交大合作试验水空交替热处理工艺。

(三)持续型技术创新:是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打造核心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不断满足铸件用户压缩生产批量、提高铸件精度、频繁更换模板的发展趋势,二十一世纪知名铸造企业在造型机械上持续创新。德国KW公司在铸造造型机上领先跨跃,高压造型机的砂箱尺寸已经达到2900mm×1700mm×500mm/500mm,还可做到5000mm;日本新东公司V法生产线最大砂箱尺寸更可达10000×2000mm。丹麦DISA公司生产的240垂直分型无箱造型线近1吨的砂型重量,生产率可达250型/小时。

三、铸造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探索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型,铸造业在全球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研究技术创新类型部署技术创新战略,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模仿创新战略

模仿创新战略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战略。结合我国铸造企业技术力量不足、装备相对落后、资金不够充足的实际,推动技术创新应首选模仿创新战略。

上世纪九十年代,江铜集团德兴铸造公司在铸件造型工艺率先实施模仿创新战略,在国内同行真空负压V法造型工艺还处于试验阶段,引进设备并通过自主技术改进,成功应用该技术。V法铸造极大地减少粉尘,节约劳动力和极大了降低劳动强度,在浇注过程中有害气体少,真正实现环保生产。

模仿创新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现阶段,模仿创新较符合我国铸造行业现实。

(二)联合创新战略

铸造企业采用联合创新战略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优势互补;可以缩短创新时间,分散企业创新风险。联合创新分为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模式和区域联合创新模式等形式,是铸造企业行之有效的创新战略。

1.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创新是利用行业协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开发可以取长补短,降低创新风险。江铜集团德兴铸造公司与上海大学、西安交大、北京农科院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提升联合创新能力。

2.区域联合创新是由政府牵头,产学研联合,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江西铜业集团(余干)锻铸有限公司就是由地方政府牵手,在南昌航空大学等院校的技术支持下,江西铜业集团及其所属主干矿山德兴铜矿对标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产物,2012年建成投产,填补了江西省锻球产品的空白。

(三)与知名企业合作创新战略

铸造产品种类繁杂,知名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的桎梏,寻找合作伙伴。江铜集团德兴铸造公司把国内先进铸造企业作为目标,借力江铜集团通过加大装备国产化进程,凸显核心技术优势之机,与国际上著名的专业铸造公司比利时马克托公司、“中国工业的脊梁,重大装备的摇篮”中信重工建立了相互信赖、共同发展的关系,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作用日益显现。其一,起到防御作用;其二,追赶同行;其三,保持了市场份额。

(四)自身持续创新战略

企业创新战略范文4

【关键词】钢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实践

中图分类号:TF08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技术创新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经济学概念,熊彼特把技术创新定义为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熊彼特的重大功绩之一是把发明创造与技术创新相区别,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变成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实现其经济价值,进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因此,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联系,推动技术创新的是企业家,而不是发明家和革新者。在国外,几乎所有的名牌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家的培养。通过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获得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经济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正确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是企业适应竞争环境、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技术创新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跟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战略

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的创新战略问题。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经济活动的总谋划。要解决企业创新的基本原则、根本目标和主要规划等技术创新活动中一些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方向性的问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包括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创新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采用这种方式要求企业具有大量的研究开发投入,较强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众多的科技成果。同时,企业要承受较大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购买专利,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实现技术创新。模仿创新并不是百分之百地原样仿造,而是有所发展,有所改善。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科研院校所联合共同完成技术创新。目前,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看,应主要采用模仿创新,逐步增加自主创新的比重,特别是对钢铁企业,我们的钢铁技术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钢铁技术水平相差十几年,如果完全靠企业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很难,而且需要的时间很长。另外,我们技术进步的同时,世界钢铁技术也在发展。因此,为了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钢铁技术水平的差距,应当在引进世界一流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消化、吸收、二次创新,形成适合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的实用技术。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应注重合作创新,因为钢铁企业技术研究涉及的面很广,企业自身科技力量、科研经费有限,独自进行技术创新很难。因此应采用合作创新,进行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尽快实现技术的升级换代,产品的结构调整。

二、钢铁企业如何实现技术创新

1、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技术创新机制。

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

动力机制包括市场激励和分配机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应注重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实行“业绩工资制”,使技术创新者的收入与效益挂钩。强化技术创新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创新人员给予重奖,委以重任。鞍钢集团公司制定了《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重大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鞍钢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办法》等有关政策。总的原则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评价成果,考核业绩。要把成果转化效益的多少,对企业发展贡献的大小作为评价科技成果的主要标准。要坚持突出业绩、公平、公正,定量与定性,日常与定期的原则逐级考核科技人员,并按考核结果使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对创新成果突出,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要让科技人员创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政策参与收益分配,从而大大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运行机制主要指经营决策,研究开发,生产和信息系统紧密联系,与国外技术创新系统紧密合作,形成合作创新的全过程。鞍钢集团公司在2000年结合鞍钢实际完善了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建立了市场、科研、生产一条龙的研究开发机制。以产品开发为龙头,加强产销研的衔接配合。在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市场营销之间建立有效的互联机制,使得新产品、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层出不穷,提高了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发展机制包含企业内部人才、技术、知识等创新资源的储备、积累机制以及外部创新资源的吸纳机制。企业为了获得持久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将工作重点由注重学历升级转到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上来。同时,要和科研院校所协作,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解决炼铁系统、炼钢系统、轧钢系统中关键工艺问题的能力。

2、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市场能力的核心。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然要不断向社会推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创造并占领新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自主创新的意识。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是在推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做到企业是投资的主体,是研究开发的主体,是利益分配的肢体。鞍钢坚持以技术中心、设计研究院为集团公司创新体系的肢体,一科技开发部和技术改造部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只能管理机构,以集团公司所属各子公司为创新体系的基础,以社会高等院校所和科研机构为创新体系协作单位,形成以企业为肢体,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优势互补,具有鞍钢特点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正如日本的一位企业家所言: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企业难以生存;占2%可能勉强维持;占5%才有竞争力。而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所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高达销售额的10%~20%,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钢铁企业是能源消耗高的产业,能源消耗占成本比例很高,是影响企业经济西欧阿姨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大投入,下大力气把过高的能耗降下来。同时,要突出生产工艺创新的重点,加大投入实现从精选原料开始,一直到铁水预处理、炼钢、精炼、连铸、高精度控制轧制和加工的一系列集约化工艺、装备、技术的创新,提高钢铁主体技术水平。

4、钢铁企业要加大实施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创新

企业创新战略范文5

(一)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能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的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在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采购、生产经营、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拥有的优势技术、资金、机制、人才、文化等因素能产生巨大的经营实力和资本能量。

(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充分的用户价值,即能为顾客提供根本性效用。如沃尔玛的天天平价,对消费者来说价格是最在乎的指标,因此为消费者省钱理财的优势是沃尔玛核心竞争力。

2、独特性。企业的专长能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力,如果竞争对手可以很快建立企业的专长,或者竞争对手很容易模仿企业的专长,它就不是核心竞争力。

3、一定的延展性。即它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能提高和促进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比如耐克的品牌效应,让其不仅是在服装上具有优势,更令其延伸到了包、鞋、帽的领域。

(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1、核心竞争力能将企业之间竞争从产品竞争提升为企业整体实力的对抗,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位。关注核心竞争力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长远发展,避免企业只关注具体产品和业务单位,从而规避因目光短浅所导致的战略性误区。

2、核心竞争力可以大大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相关产品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

二、创新战略资源

(一)创新战略资源的含义

创新战略资源是指企业在原有的战略资源上的改进与更新。战略资源创新是就创新而创新,只是将原有的陈旧过时的资源单调的进行创新,这样做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应付竞争的需要,为了给企业谋求一线生的希望。而创新战略资源是将企业的所有可利用资源进行再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创新或自主研发创新,以求达到企业的各个资源紧密联系,形成一股有力的“绳索”,以此来做到竞争者的不可复制。

(二)创新战略资源的内容

1、采购与供应实力。企业应具备有利的供应地位,建立和谐的供应厂家关系,保证畅通的渠道,以合理的价格来获取所需的资源等。

2、市场营销与促销实力。企业应具备强大的开发市场实力,拥有一支高效率的销售队伍,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等。

3、人力资源的实力。企业应拥有一只一流的领导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管理团队,其知识水准、经验技能保证企业的发展,具有先进的意识,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等。

(三)创新战略资源的特点

1、紧密性,由于创新战略资源是将企业里所有可利用的战略资源进行创新结合,使战略资源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能规划一致。

2、可变性,创新战略资源虽然是将企业所有的战略资源进行紧密的联系创新,但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各个资源进行组合或是单独使用,促成另一种创新战略资源。

3、分合有度,创新战略资源的结合创新是为了促成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上升,企业还可根据发展的需要将每一个战略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四)创新战略资源的意义

1、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的战略思想被竞争者所模仿使用,而创新战略资源因为将每一个资源都有效的与其他的资源进行结合创新,使得每一个都有其新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想要模仿使用就只得将企业的所有战略资源、战略思想进行模仿,但这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难做到。这样一来竞争者就难以复制,保存了企业的实力。这也是因为其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

2、由于创新战略资源的紧密性,让每一个战略之间都环环相扣,让竞争者无懈可击,使企业的每一个战略资源的作用都发挥到极致。

三、核心竞争力与创新战略资源的关系

(一)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是创新战略资源演进的结果

创新战略资源是为企业提供发展方向、实现目标的能力,企业要有这样的能力就要掌握好创新战略资源的内容。然而企业的战略资源就是企业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推动企业发展的武器,只是这些资源没有很好的结合利用,就不能形成一股巨能的竞争力。

企业创新战略范文6

英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发展,首先需要一段适应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乡随俗,将在英国的那一套照搬照套显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是不可行的。现在在中国的中英合资企业在营销方式基本是在遵循中国国情的情况下,仿照中国的传统营销渠道进行营销的。这种传统的营销渠道的应用,虽说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但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

传统的营销渠道是呈金字塔的形式的,产品经厂家出场后,中间要经过总经销商,二级、三级甚至四级、五级的批发商才会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种传统的营销渠道存在时间较长,因其有广大的辐射能力,可以最大范围的销售厂家产品,在以前那个供小于求的条件下,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仅仅是功能需求,在那个时代谈个性需求是不和适宜的,所以这种营销方式无疑是合适的、是成功的。但时今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购买的产品不仅仅是功能的需求,对其配置、外观、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等都有着个性化的需求。按照传统的营销方式,弊端有三点:一是厂家与消费者间隔着多级经销商,厂家缺少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的机会,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建议、需求都不能很好的了解,在生产产品时目标市场不够明确。二是这种金字塔式的营销渠道,需要企业对自己的多级经销商进行统一管理,这将花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企业对产品这一关键因素的投入上有所不足,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非常不高明的。三是消费者购买渠道较少,消费者只能去专卖店购买产品,选择范围小,而且与厂家交流不足,影响其购买信心。

2英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的创新策略

营销渠道的创新对英中小企业来说刻不容缓。一个企业运营是否成功、是否有强劲的发展潜力,营销渠道的把握至关重要。一个企业,无论是大还是小,是辉煌还是低迷,都可以在营销渠道上花精力。营销方式、营销策略和营销渠道的创新,可以帮助企业从传统中跳脱出来,走出一条适合时代,适合企业本身的发展路子。本文认为,英中小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来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从单一的销售渠道向多元化销售渠道拓展

当前形势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剧了销售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来达到购物者或是其他一些反馈的目的,打破了传统市场空间预设的边界。如果企业还是依靠传统的销售渠道,通过在专卖店或经销店的与顾客直接交流的销售方式,可能会流失掉一部分的客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购这一团体中,企业应该意识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将其作为目标市场考虑在内,创设适合网友购物的营销渠道。当然这只是拓宽销售渠道的一小部分而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各种要素关系瞬息万变。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对年销售模式、销售环境的影响,然后对原有的销售渠道进行修正和创新,寻找和开发适合营销的新渠道、新方法,来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作为超级终端的新型零售企业,他们就是通过增加路径和创新销售渠道来抢占市场份额的,英中小企业可以借鉴这一成功的创新理念。

2.2缩短销售通路以提高销售效率

对英中小企业,其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能和大型国有企业、跨国企业相提并论,应该充分认清这一形势。大型企业有实力、有资金投入到经销商的管理上,层层经销商的统一管理,对整个企业来说只是一个小分支。但对于英中小企业,将原本不是很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各级经销商的管理上而非产品质量的提高上,显然是舍本逐末的不明智的选择。所以,对于英中小企业来说,首先要做的是缩短销售通路,不必通过那么多层的经销商,甚至可以直接面对顾客进行销售的,这样可以要提高与消费者的沟通效率,增强对市场终端的控制力。将销售通路上的资金节约下来,投入到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上,加强对市场的开发力度,可以加强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在产品的定位上和对市场环境的把握上能比对手做出更为迅速的反应,将占市场先机。所以对英中小企业来说,可以在原有的销售通道上有所取舍,留下必要的经销商,对于不必要的来大刀阔斧的裁剪,以期达到提高和顾客的沟通效率和销售效率的目的。

2.3创新销售渠道职能,重新组合销售渠道

创新销售渠道的职能,是根据市场的反应来进行合适的调整,通过对销售渠道的结构创改进和创新,使得配送商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变为经销商,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重合组合的销售渠道打破一成不变的销售模式,实现动态的组合,达到与市场最大的契合度,增强企业市场的营销功能。南京苏宁电器在这一方面做出表率,它们组建的“商家淡季支持厂家,厂家旺季回报商家”的这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取得巨大的成功,它们就是厂商职能的分解上入手,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组合出全新的销售渠道。厂商本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做好厂商间的密切合作工作,分解和创新各自的职能,是实现企业与商家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4产品进行分类运输,组合销售,销售渠道与之匹配

产品从出厂到销售的过程中,合理选择销售渠道至关重要。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都是分类生产的,但在销售则是组装起来销售的,是否应该在出厂时将产品组装起来,通过统一销售渠道运输到零售商手中,显然这是不明智的。因为组装的产品在层层运输过程中比较容易损坏,而且组装起来的运输费用,远远比每一种部件的单独运输费用要高得多。如果是对产品进行分类,同样一类产品的运输可以选择特定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环境,通过统一销售渠道进行运输,不同类别的产品选择不同的渠道进行运输和销售。当产品到达指定地点时,可以将产品组合起来销售,这就是商家常用的打包销售。在这一过程中,销售渠道可以是多样化,与不同的产品的营销方式相适应,而不是统一的一个类型的销售渠道。而且这种与先分类后组合的运输方式相比,可以节约很多成本,将其投入到与之适应的销售渠道上,达到产品内部利益的长期的稳定性和均衡性,是非常可行的。

2.5引入逆向物流理念

将逆向物流理念引入到产品销售渠道的创新上,在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建立一条回路,而不仅仅是企业到经销商的单向运输。在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建立逆向渠道,信息从以前的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传弟,可以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输。企业通过逆向渠道从经销商那里得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对其进行分析,保证企业能对市场动态做出高效率的反应,避免了企业组织的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