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费心理学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范文1
一、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符合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教材
目前,专门用于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材很少。很多医学院校使用的教材是综合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材,基本是按照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编排章节,案例基本是市场营销专业的经典案例,涉及医药学知识和医药营销的案例很少。这对于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将来的职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当前的消费心理学教材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不符合市场营销这个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的培养模式。所以,对于医学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来讲,找到一本适合消费心理学的教材比较困难。教材是教学的指南和依据,教材的适用与否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医药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教材的选用是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师资队伍薄弱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运用性强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其中包括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广告学、商品学等。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主要应该探讨医药及健康相关的营销活动各因素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消费心理学的教师不但要熟悉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也应该熟知医药营销流通领域的知识。然而,在医学院校目前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单纯有心理学背景的,也有少数医药学背景的,对非本专业的知识不够精通,只能从某一学科角度阐释消费心理学的问题,不能将心理学和医药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影响了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很多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学都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无疑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习理论知识必要环节。但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就会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能动性。尽管很多院校也开展了案例教学,但由于教材和师资专业背景的限制,很多个案是传统的营销案例,而不是医药学的营销案例。或者个别有些医药学的案例,但分析不够深入,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些都限制了这门学科在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很多医学院校开展的教学实践项目也都围绕着传统营销展开,没有展现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的特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显著。
(四)考核方式不全面
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时,一方面应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要考核学生是否可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消费心理学在医学院校中的考试形式仍以试卷问答为主。考题的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也有一些案例分析题。这些考题大多是考验学生的记忆能力,少有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考题。学生若想取得良好成绩,只需要背笔记,套用老师的标准答案就可以。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出来的学生往往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即,成绩优异,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不能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选用和开发适合医学院校的专业教材
选用教材时,既要参照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学的课程要求,同时也要兼顾本专业培养目标。选取教材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要兼顾,既不能只讲理论、过于生僻,也不能过于通俗,忽略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应结合与专业相关、与时代相符的案例和实践项目,使教学更生动。任课教师也应该时刻收集与医药市场营销相关的消费心理学案例作为课程补充以丰富教学内容。鉴于当前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材缺乏,医学院校应组建囊括医药学、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专业团队,协作编写具有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消费心理学教材。
(二)建设适合医学院校的专业师资队伍
由于医学院校与普通综合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上有差异,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医药学、心理学、营销学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两方面着手——“走出去”和“引进来”。一方面,鼓励消费心理学教师深入医药营销企业挂职锻炼,亲身体验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也可以去有经验的院校进行学习,从而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有医药市场营销经验的职业人来学校为老师和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医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既能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学习效果。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让学生接受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还可以运用其他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思想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互动良好的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形象生动的案例中,有利于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接受和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具体案例的展现,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网络营销的消费心理的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选择网络营销情境中有关消费者心理学和行为的案例作为辅助,抛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和发言。教师做好引导和归纳总结的工作。此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考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2.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也叫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多种学科的教学中,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经济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设定特定情景的角色模拟扮演,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所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商家,一方面,学生可以揣摩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情景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效果良好。在使用情景教学法时需要注意,教师要善于组织和指导,情景模拟要设计科学、准确定位。
3.PBL教学法就市场营销专业发展来看,教会学生怎样运用心理学原理在营销工作中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考虑,“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比传统的“以主题为基础的学习(subject-basedlearning,SBL)”更偏向于学生的能力训练。PBL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案例为脚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搜集信息,通过自我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PBL教学法也对指导老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及交叉学科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四)实施多样化考核方式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教学 途径
一、《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思路
为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真正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消费心理学》课程特点及其在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为出发点设计实训教学。基于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未来就业岗位需要为主线,培养学生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注重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的能力训练,突出“厚基础、重能力”的特点。通过实训力图做到:了解体会营销人员应该具有的职责、素质和能力,并逐渐培养所需能力;自觉地把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会从消费者角度去思考企业的生产、经营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活动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能就具体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组合方案。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消费心理学》课程的总学时为72学时,鉴于课程的性质和其在专业中的基础地位,笔者认为其实践性教学总学时不少于计划学时的1/3;所选训练内容应能够组织落实和考核,操作性强;针对不同训练要点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避免手段单一;精心设计适宜用不同方法进行实训的重点教学内容,避免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
结合课程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能力要求,本实训的内容应抓住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与消费体验,围绕两方面内容展开:一是进行各种以体验与加深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的理解为目的的实训;二是各种培养学生进行实际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技能的实训。着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引导能力的训练,实训形式以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实地调研与实地观察、典型案例分析讨论、游戏体验等为主,根据具体的实训项目在课堂、模拟实训室和校外现场三个环境进行,努力创造机会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二、《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训教学探索
1.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增强课程学习的参与感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演示法是按教学项目,以一定的主题及情景为主线,先把模拟市场的情境确定下来,安排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角色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体验和感受角色心理的变化。情景模拟结束以后,请学生对参与演练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其中,是否有意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是否有意识塑造自己营销素质。最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问题或角度写一份结论分析。在这一教学环节,我们并不探讨很深的理论内容,只强调学生知识的活化,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工作意义的学习结果,除了印证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游戏体验激发吸引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
游戏体验实训就是将学生将来从事营销工作应具备的能力通过设计相关的游戏项目,让学生在做游戏中边玩边学,有所感悟。我们知道企业市场营销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明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产品心理属性的设计,得到消费者心理上的响应,赢得消费者忠诚。要明确目标消费者的心理就需要企业营销人员用心去体验消费者的内在需要,特别是蕴涵于消费者意识之中的需求。为提升学生用心去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设计了“蒙眼作画”的游戏。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单向交流方式与双向交流方式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当我们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3.典型案例讨论提升课程学习的理性认识
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采用案例教学,把现实的书面描述,呈现在学生面前,请学生进入被描述的情景现场,进入营销者和消费者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一起探寻成败得失,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塑造行之有效。为此,在讲授完某个重要的知识点后,向学生提供中外企业市场营销精选案例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情景进行分析讨论,完成案例中布置的问题,在实训课上由小组成员轮流一人向全班阐述对案例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让学生在自己和别人的互动讨论中获得新的认识,市场营销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4.实地观察与调查丰富课程学习的感性认识
观察法是消费者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深刻了解人和产品之间关系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购买与使用产品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观察。营销人员发现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有不同需要的人可能选择同样的目标来寻求满足,有相同需要的人可能通过不同的目标寻求满足,准确把握他们的购买动机非常不容易。因为动机是假设性的构建――即它们无法被看到或触摸、控制闻到或者被实实在在地观察到,动机无法从消费者行为中很容易地被推断出来,而观察与推断是常用的来识别和“测量”消费者动机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学习消费者购买动机这部分内容时,便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到安徽商之都、合肥百货大楼、瑞景国际、古井赛特等大型购物场所,任意选择两个购物区,观察消费者购买活动,通过和营业人员交流,进一步了解消费者不同的购物动机和购买表现。考察结束后各小组成员纷纷踊跃发言,畅谈考察体会。把学生带到企业现场,在现场调查、考察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学 实践教学模式 创新
美国消费者行为专家M.所罗门教授2004年说过:消费者行为学是一个年轻的领域。世界上许多商学院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开设这门课程。但是近30年来随着市场与消费者的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对消费者行为研究备加关注,消费者行为学的发展和传播存在快速上升趋势。而在大学里,研究消费者行为因为实用性强而且对市场销售影响大而受到很多专业学生的欢迎和重视。如何让喜欢和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学有所获并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工作任重道远。
一、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应运而生,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不断扩大和深化,从而使消费者行为学逐渐形成一门建立在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行为学、经济学等理论基础上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很强的新学科。另外,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正如现代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所说:市场营销学渊源来自:经济学是其父,行为学是其母,而消费者行为学从市场营销学中分化而来,故而与生俱来就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研究消费者行为首先是为了赢得消费者和解决市场问题,市场营销管理策略优化是该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因和支撑点。
二、消费者行为学教学重点难点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购买决策的影响,较为熟练地运用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方法,揭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规律,以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由于消费者行为的内隐性和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仅仅通过外部观察和判断很难确定其行为的真实动机,甚至在进行实地调查的情况下也很难获得消费者行为的真实动机以及影响行为的具体因素。因此,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教学难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消费者行为测量和分析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
(一)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知识庞杂而且零散
本课程融合了营销学、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内容,学科综合性强,对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理论基础都有较高要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知识不仅庞杂而且零散,难以做到融会贯通。
(二)学科交叉性强,教学内容难以把握
消费者行为学还是一门交叉边缘性学科,因而知识点多且散,导致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切入点和侧重点难以把握,容易偏离课程的教学主旨。例如,如果过于强调消费心理特征和成因分析,可能会把消费者行为学讲授成消费心理学。
(三)课程实践应用性强,但理论与实践结合困难
基于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这门课程强调对教学内容中理论部分做到必须和够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普遍缺乏现代化的实验设备或实践场地,使得将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
正是由于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特点和上述教学难点,导致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创新性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亟须改革。
三、消费者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目前国内提出的实践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模拟实训、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由于消费者行为学与日常消费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 要想让学生们从非常熟悉的消费生活中学习和体会营销专业知识,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模式, 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协作学习者和善于思考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自主和话语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使得本门课程可以成为一门富有趣味性的课程。比如在教授理论内容时, 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体验,令人倍感亲切。例如在讲授消费者决策过程时, 启发每个学生对照具体的环节和自己的消费决策行为进行对比。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身边或他人有趣的消费经历,从中考虑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特点、表现、 影响因素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劲头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案例教学法对于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程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使案例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课程中能充分发挥作用,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挑选合适的案例非常重要,这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和充分的信息来源。案例要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前沿性,这样的案例讨论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种方式保持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整个组织环节中教师控制也很重要。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承担组织者、监督者、参谋者、点评者的角色,控制案例讨论的主题和方向,避免出现随意放羊的现象。
(三)情景模拟实训
情景模拟教学法又称角色扮演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购买情境,组织学生扮演各种销售人员和消费者的角色,通过模拟两者的互动过程,加深学生对所扮角色的体验和其中体现的知识点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为了激发学生表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并组建评委席对各组表现评价打分,引入竞争机制,并把课堂表现与期末成绩挂钩,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认真对待,积极思考,真正对理论知识点在实际当中的运用产生更深的感悟。
(四)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消费者行为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消费者行为理论也处在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与时代相符的群体消费者行为特点,主流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包括实验、调查、观察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收集比较大的总体的相关实际数据,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通过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学习,不但让学生知道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并且让学生试着利用这些方法去搜集第一手资料信息,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如给学生布置课下实践作业,让学生到市场上调查某种日常消费品的消费者偏好、品牌种类、销售状况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用掌握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荣晓华.消费者行为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陈静.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交互设计;逻辑;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34-01
一、逻辑意识研究的必要性
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三种形式。
那么在交互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又为什么要将逻辑意识导入到课程中呢?
艺术类大学生,在高考前基本都学习过素描、色彩、速写、设计,这样的几门课程,并且将这样的几门课程作为艺术类考生进入大学测试的标准。在四门课程中,其中,素描、色彩、速写,都是培养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而只有设计是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在进入设计学院以后,我们主要培养的是设计方面的人才,而在设计中,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形象思维的表达。通过研究表明,国外就连写作课原来都教学生逻辑思考,而非我们中国教的文采和套路!在新西兰的写作课上,学生的作文是关于一个大学生追求女生的经过,来描写各种不同的谬论和推理。同时否认和辩驳这些推理的不合理性。然而在中国,我们初中,高中的教育很多时候培养的是学生如何通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特别是艺术类学生,很多时候本身对理性思维都是有一定排斥的。
二、逻辑进阶式教学上的体现
(一)授课时间的分层
首先在时间安排上,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认知上的培养,高年级学生主要是逻辑合理性上的培养。注意把握学生学生的年龄阶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学生在社会生存的环境下,随着时间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对逻辑思维都是有一定影响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引导,来完善教学。低年级可以采用让学生操作。边说思路或教师先说出关键性指导词,然后由学生接着说的方法进行。中高年级教师讲完案例后可逐步让学生自己有根据有条理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并说明理由。
这样训练显然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叙述思考过程。当然,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过程是―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一下要求学生说得有条有理。也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说得有条有理。但只要坚持训练。逐步地会有较多的学生能够进行有根据的思考和有条理地说明问题。
(二)知识点的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交互设计作为现代数字媒体类学生的专业模块课程,它包含的课程走向,其中在《设计思维》课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即发散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通过这些方法的介绍,让学生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认识,而这些,学生基本还处在认知阶段,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在《视觉传播》课程中,主要针对讲授传播学的理论知识,数字媒体课程中,传播学属于核心授课内容。要教会学生的是传播的方式,包含人与人的传播,人与机器的传播,机器与人的传播等。这门课程,同样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认知。
在《数字界面设计》课程中就进入到深一个层次的阶段,该门课程主要要教会学生简单的逻辑界面,更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界面如何进入,如何退出,有一条比较正确的逻辑线。如果一个界面只有进入,再进入,而没有返回层级的设计,就是失败的。在《媒体交互设计》课程中,授课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人机工程学,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和机器打交道,而机器又是在和人打交道,人的逻辑行为和习惯是什么样的,这是需要我们进行计算和测量得出的。那么这两个阶段都可以称之为是判断阶段,判断这个逻辑线是否正确。这是对这个阶段学生逻辑的基本要求。
在《消费心理学》课程中,培养学生通过假设思路,去进行人心理的预测,在这个阶段,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通过从市场流通角度去观察的人的心理行为。从而使产品更容易被用户所欣赏和使用。在《媒体数字技术》课程中,要求学生将上个阶段的内容付诸于实际,能实际做出成品。
最后通过《媒体创意表现》和《专题设计》的课程,让学生的这套逻辑体系在市场上进行测试和检验。只有通过了市场的实际检验,才能发现不足,才能不断的进行修改,再检验,在修改,再完善的过程。
(三)进阶式的教学模式的体现
科学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的途径,那么交互设计课程从课程体系上将其分成了四个阶段。
在认知阶段,要求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培养,这时学生的思维是由点成面状的,可以没有一条十分清晰和明确的主线。在判断阶段,就要求学生能有基本简单的思维主线,一条即可,要求主线是通畅的。在合理阶段,就要求学生能有完整的思维主线,多条中可以自由出入的。在检验阶段,主要是市场的检验和实际的检验,看产品是否能受大众喜欢。通过进阶式教学模式的学习,为学生量身打造合理的教学方式。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教学手段;改革;案例教学
《市场营销学》是成人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企业如何从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进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学科,涉及到消费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然而,目前在成人教育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过于侧重课本知识的传授,没有针对成人学员的特点,进行教学。我们以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省级品牌专业,要求编写成人教育《市场营销学》一书为契机,提出对成人教育《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成人教育《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手段改革的必要性
1.教学手段单一化
目前,成人教育《市场营销学》教材偏重理论点的深入剖析和要素关联性的理解,理论性相对较强,而对于知识点的传授常用教师讲授方法――主要采取语言讲解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逻辑上采用归纳和加强知识点的记忆,来全面把握知识点。这种方法针对有一定理论基础、认知能力较强并且具有很强学习理论动力的学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的未来职业主要以研究领域为主,但是成人教育的学员偏重应用,理论研究并不完全适合。考虑到生源结构,教师应该把握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领会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转换的条件和实施方法,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和素质。避免教师不停的讲授理论内容即使学生听得很感兴趣,也难以掌握真正的要点,因此,教学手段单一化影响了提高《市场营销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的直观性较差
《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实践性较强。然而由于教学实验基地缺乏,纯粹的理论探讨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疑问,需要教师提供一种通道,来完整表现理论应用的条件和方法。如在调研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对调研的程序和方法不容易把握,需要教师使用较为契合的方法反映其实施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来加强直接感官认识。这说明,现有的教学手段由于存在相应缺陷,直观表现性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教学手段的互动性不足
成教学员一般都有工作经历,更喜欢把所学的东西与所教的知识进行比对印证,希望教师能够具体指出他们工作中的失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很多学员都希望发表自己在某一领域的见解,如果教师能够倾听学员的意愿,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沟通,使学生直接参与到知识分析和探索过程,必将给学生带来直接的触动,所学信息保存期更长。反观现有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的直接讲授时间较多,互动较为困难,学生不易直接理解课程内容。因而,缺乏动态性表达方式,是目前制约《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二、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手段创新
由于课堂容量有限,教师板书阻碍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限制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思维方式。此外,很多营销实际问题,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讲解,课堂的生动性不够,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与学乏味,课堂效率降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革新已刻不容缓。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成熟,新的教学软件的使用,教学手段被赋予新的内涵。如利用电脑投影仪采用ppt授课、幻灯片和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教学软件大量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并带来新的教学手段革命。特别是电脑投影仪方式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获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由于该方案具有清晰呈像,背景亮度较高,非常适合营销教学,提高知识点的表现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认识较深,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在讲授当案例内容时,对于具有连续性较强的大量文字、图案内容,通过使用ppt方法可以将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内容进行清晰展示,能直观提高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提高教学质量。
2.运用多种互联网手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时间短,学员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学校的时间较短,这就必然要求老师和学员沟通一定要有新的途径。WEB以超媒体结构为基础,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它在教学课件的开发上促进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CAI和网络CAT的优势,使远程教育更趋完美。将教学资源,如课件、案例自学指导书和习题集等安装在学校网络中心(Blackboard)的WEB服务器上,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使用这些教学资源,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进行信息搜寻时,教师可以使用Google和Baidu等搜索工具来获取现实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满足教学需要。此外,教师可以通过QQ等工具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解答学生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来提高教学质量。
3.提倡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 Teaching)是市场营销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通常的案例教学法也就是教师收集大量的案例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成教学员听得新鲜有趣,但是由于缺乏参与,被动学习导致热闹过后头脑里留下的东西不多。为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在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要选择学员较为熟悉的内容,例如本土大型的超市或熟悉的工商企业。首先,指导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途径了解相关行业的二手资料,然后,让他们深入企业去了解自己工作企业的经营范围、业务、组织结构、营销状况及销售收入等,实地调研系统收集这些一手资料。最后,针对不同的营销环节进行分析,在课堂进行讨论。由于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实际参与进去,学生对案例印象深刻,能取得较好地课堂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开展问题讨论教学法
问题讨论教学法即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现提炼、设计并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争论,通过争论,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然后由教师总结,找出问题的关键,进行点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营销的精髓,融会贯通理论知识。成教学员丰富的社会阅历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印证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通过该方法,能够培养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绩效。
三、小结
面对复杂的授课群体,成人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强化师生互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编排结构有理论说明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特点,因而,根据课程内容不同来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基本概念说明,通过将专业用语转化为通俗语言,来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认识。对于运用方法说明方面,需要教师从方法的实施条件入手分析问题。教师要按照营销课程的内在逻辑结构顺序来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强化理论的运用。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使用不同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秀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8(1):17-18.
[2],等.对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变革的思考[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综合版.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范文6
当前《市场营销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连续性深入教学差,实践性不强和课业压力大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阿里研究院在《互联网+:从IT到DIT》一书中指出“互联网+”仰赖的新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网、端”三部分。而为了构建互联网时代下有效的课程改革体系,“云、网、端”也正是我们可以去着手依赖的。鉴于“互联网+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及本着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实现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的目的,本课程将进行如下改革:以“云”、“网”、“端”为平台,构建完善的课程改革体系。
(一)以“云”为平台,实现课程联接性学习
从“云”上来说,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有助于重构碎片化知识,实现松散科学知识体系的整合。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其内容涉及到营销观念、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营销调研、目标市场营销战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等,每个知识点都蕴涵极大的知识量与信息量,与其他课程,如《商品学》《广告设计》《市场调研与预测》等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他的课程甚至可以说是《市场营销学》的扩展性课程。因此,为让学生们更好地深入理解其他课程的知识,《市场营销学》应作为贯穿每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除了利用电视、电影、电脑网络等多种媒体技术组织教学外,我们更可以借助云端知识共享来实现深入教学。授课教师形成一个团队,对其授课课程与《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相关性进行剖析,形成知识地图,使学生在每个学期的学习中能找到一个关联性,使他们将最新的学习内容与以前学过的内容产生联系,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新知识和记忆旧知识,而不会出现测验一门扔一门的情况。从具体操作上来说,市场营销专业可形成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各个项目为基础,辅以就业岗位的分析,并在该就业岗位需求上辅以相关课程的内容,使学生能在课后就自己倾向的岗位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以市场策划岗位为例,该岗位需要熟练掌握《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及促销策略方面的内容,并辅以《消费心理学》中对消费者心理活动、特征及营销场景等模块的知识、《公共关系》中公关宣传与公关说服等知识和《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体验管理、客户满意管理等模块的知识,以此形成的完善知识地图体系能有助于学生的二次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数据库的作用,使得数据库不会成为一个摆设。此外,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成为一项最重要的资产,对于专业学习来说也不例外。《市场营销学》有效承载了学生对本专业的期待,为实现更好的“教”与“学”的统一,应逐步形成完善的调研数据库。在学生入学时、大一转大二时、大二转大三时、毕业时甚至毕业5年内进行跟踪调研,通过持续性的调研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偏好及就业岗位分析,从而建立更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同时,云数据库也能为完成学生的作业提供一个平台。首先,鉴于目前学生抱怨作业多,课业压力大等问题,教师团队将作业要求都上传平台,并共同进行分析,确认是否有重合性,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使得作业能达到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而不是无效的重复劳动。并同时上传优秀的作业成果,作为本届甚至下届同学的观摩榜样,就如教师学习优秀课堂教育一样,学生也更应该对优秀的作业进行学习借鉴,充分吸收其精华。
(二)以“网”为资源,实现课程拓展性学习
“网”在教学体系中即我们所说的“互联网”,有助于我们开展拓展性与互动性学习,并获得学习便利,如利用“问卷星”平台开展网络数据调研,省心省力,而且这种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问卷星所形成的二维码便于用手机进行传播。随着“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概念的逐步盛行,我们对互联网的首要利用自然也应该是视频学习,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924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1600亿元。但由于现在视频内容过于繁杂,单纯让教师们进行视频录制并上传的效果其实并不佳,我们可以选择目前网络课堂上优质的《市场营销学》相关资源让学生进行学习,如网易云课堂、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学堂在线等,突破课堂学习的局限性,也能很好地弥补教师水平的缺陷,学生们能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学习伙伴”,甚至可以形成网络专题小组,在学习的同时达到社交的功能。并在掌握该内容后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知识分享的动力,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并进行统一考核,同时计入学分。此外,我们还能利用互联网开展“市场营销案例大赛”,虽然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只有通过亲自去实践,才能深入掌握。该大赛需充分结合《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的理论和实践应用:首先,学生通过形成一个团队选取一个企业进行调研,该调研可结合其他具有专业性性质的学科开展,如连锁、物业等,调研重点放在该企业的市场营销困境及解决方面的内容,并结合4P形成丰富的案例。然后,将该案例上传大赛平台,最终成绩由学生投票和老师投票共同组成,而这个过程就需要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营销,通过微信、微博、贴吧等社会化媒体营销方式来推广,而这个过程也计入最后的分数。通过这一系统的过程,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掌握将更深入,而不是浮在表面的理论学习。
(三)以“端”为工具,实现课程个性化学习
“端”则是用户直接接触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有助于我们开展实时互动。教师可在课后开展微博主题讨论,或直接在课堂上将投影做成微博墙,由学生通过微博做线上互动。调查显示,相对于成年人来说,95后在社交网络中发言的主动性高出10个百分点。利用微博直播、微博墙等辅助手段的混合教学能有效鼓励学生活跃思维,积极讨论,教师再对讨论区进行总结,学生爱灌水的喜好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展现,而这些都将作为学生的一个考核体系,突破传统单纯的试卷考试的局限性。此外,随着微信等社交应用的盛行,公众账号和自媒体人的一些账号都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而这些碎片化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我们的移动端都可以顺利完成。在课程学习内部,就几个主要的推荐公众账号形成同一账号的微信群,由教师定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沟通分享,并作为一个要求的技能完成,而这种过程同时解放了教师和学生的被动空间学习的限制,使得学习更便捷,更开放。综上所述,《市场营销学》改革以“云”为基础,借助“网”、“端”推进自主性与互动性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实现高职教学目的。
二、《市场营销学》改革推进支撑
(一)观念
不要害怕互联网,要拥抱互联网。一些教师上课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但在手机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情况下,禁用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我们要在观念上去肯定手机作为一个移动端所具备的效用,将传统的授课观念转换过来,利用互联网,与学生一起互动成长。
(二)配套设施
实现校园的网络覆盖有助于推进互联网教学改革的落地实施,配套下的校园数据库建设,使各专业各课程的知识真正实现共享。同时,鉴于目前一些网络教学课程诟病很多,认为多数课程视频的质量让人失去观看欲望。粗糙的课程设计、初级的拍摄方式、较低的分辨率都是阻碍学生接受网络拓展学习的障碍,而精品课程才是我们要真正去学习吸收的,而其中部分精品课程需要花资金进行购买,而这些课程的配套将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