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的本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学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学的本质

政治学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学生主体 教师作用 教学特点

1.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国内外许多成功者的事例表明: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生存能力是人终生受益的巨大财富。对受教育者来说,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在知识不断化入和化出的实验中,才能全方位地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能力。换句话说,学生的全面素质并不全是老师教授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老师的教只是学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木才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政治教学实践性很强,政治学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传播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方面的信息。只有学生积极投入各种学习活动和交流活动,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之一,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过去的政治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根本。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旋律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了。将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讲堂改为学堂、书本为本改为以人为本,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语言技能和学习能力,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老师应树立素质教育的观点;学生的学习不为一时学会,而为一世学会:教师的教学不是教会少数,而是带动全体。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要求老师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每一位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在挖掘学生的共性的同时,承认并顾及学生的特殊性,尤其在使用非母语语言的跨文化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认知水平、语言能力等方成千差万别,老师应关心爱护所有学生,使学生在知识的无底洞穴里尽力走向深远。可见,政治教学应该做到上不封顶,下不划线,让所有学生都有程度不同的收获。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会和会学,没有全休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全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也就不可能造就学生终生受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外,还必须具备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多维的知识结构,以便在多元化、立体化的课堂中有效地进行显性和隐性任务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课堂为老帅“传道、授业、解惑”提供了场所,也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艺术的体现,老师应该发动学生全方位活动,始终不忘渗透学法教育。由此,在以人为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允当以下的角色。

2.1 学生活动的设计者。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学习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预先确定某册、某单元、某课等的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课程特点,精心设计每部分的教学结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媒体应用、时间分配等。使课堂教学以最优化的方案进行。同时,老师必须预先设计各种学生的活动,所需的模拟情景、商观教具和配套练习等,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指定好反馈之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的措施。

2.2 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的引入、呈现、巩固等不同阶段,老师按设计方案有序组织学牛的学习活动,如单人活动、对子活动、集体活动等,所有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做等学习行为都应该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防止离开了老师的精心组织,学生主动学习会变成盲动,从而产生不良效果。

2.3 学生活动的参与者。老师应该努力创设各种课堂学生交流情景,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同时为了正确示范学习内容,展示规范的表述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兴趣,老师应改变角色,以学生的身份加入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师生平等和睦的气氛中,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2.4 老师――书本中介者。高中的政治课本历来在学生眼中是一块没多少甜味的饼干,政治课堂在学生眼中也是枯燥等的代名词。老师应以媒介的身份,介绍学生认知书本知识,从而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向教材汲取知识,获得信息,了解文化,使书本与学生之间构成信息反馈和循环路线。同时老师应灵活处理教材,使理论性强的学习内容充满了真切感和吸引力。

2.5 学生学法的指导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要教。”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以实现教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带动学生学,老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政治课堂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关键处或火候上,对学生适当地点拨和正确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获得了终生受益的自学能力,即使离开老师或走出校门后,学生仍然可以持续发展。

2.6 学情评价者。为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控教学活动,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现状,通过提问、考查、谈话等方式,给予学生客观中肯的评价。老师的评价通常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基础,肯定优点,鼓励进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不足。在评价时,老师通过激励的语言和友爱的态度对学生产生良性的刺激,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进取。

2.7 学生错误的订正者。出现错误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老师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并不影响整体思想交流的疏漏,同时有些错误发生在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随着认知过程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学生会自然克服,但对那些较顽固的、歪曲表情达意的错误,老师应明确纠正,以免再犯。

3.以人为本的政治课堂教学的特点。

3.1 学习主动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讲到:“一切合乎人性的、自由的、独到的事物都以这种主动性为出发点的。主动性能帮助人将来成为自己的主人和指导者。”学生自我意识强,有理解力,有表现欲和荣辱感,有自我调控力和自我评价力,能主动地发展自己的知、情、意、行。学生主体性课堂正是基源于学生的身心特点,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认知活动,在以人为本彰显学生主体性的政治课堂上,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习的兴趣,建立自信心,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2 双边互动性。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的“四种基本学习”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呼吁老师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共处、为他人着想,培养学生民主合作意识,尤其对如今中国的独生子女来说,学会与人共处是很有必要的。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性课堂是帮助实现这一日标的好途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替进行着输入和输出活动,这种以交流模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双边互动的产物。师生互动建立在师生情感共振的基础上,这种情感的共鸣营造出和谐和睦的课堂气氛,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

3.3 目标长远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人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着眼于未来的。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避免了强行灌输、全面独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生搬硬套。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学能力、语言能力等,为学生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3.4 手段高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五光十色。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光、像的巧妙结合,生动形象地呈现或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信息含量,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加了学生锻炼的机会,既快捷又高效,也便于呈现和完成老师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意图。

政治学的本质范文2

    关键词:荀子;民本;君主;臣治

    “民本”观念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传统。学者们对这个话题多有论及。而以政治权力为核心议题来讨论这个问题是当前较具有创发性的角度。从政治权力这个核心议题出发,先秦儒家大师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具有极强的特色,当予以关注。

    在荀子思想中,政治权力指在一定的政治共同体中获得发号施令的势位:

    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以是千官也,令行于诸夏之国,谓之王。以是百官也,令行于境内,国虽不安,不至于废易遂亡,谓之君(《荀子·正论》)。能在“天下”行令的是“王”,能在“一国”行令的则是“君”。这两种角色所掌握的势位都属于政治权力。围绕着这种政治权力,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从三个维度来展开,分别是“民本”、“君主”和“臣治”。“民本”维度主要解释政治权力的形上之来源,“君主”维度解释政治权力的现实执掌问题,“臣治”维度解释政治权力的运行。

    一、民本——“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在政治共同体的现实秩序中,能够发号施令的政治权力掌握在“君”手中,但掌权者并不是政治权力的核心。因为掌权者对权力的执掌还存在着是否正当合法的问题,这个问题由政治权力的来源解答。荀子在肯认“君”掌握政治权力的同时,也从形上的层面追溯了政治权力的来源,它体现荀子秉承了起自周公、发展于孔孟的儒家“民本”传统。

    《荀子》对政治权力的来源进行过许多解释,较为典型的解释是这句话:“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他认为,“天”造就众多“民”不是为了“君主”的利益。恰恰相反,“天”造就、树立起君主——即让君主掌握政治权力——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保障众多“民”的利益。

    对这个论述的解析我们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荀子的“民本”意识,他在此处坚定地站在“民”的立场上,赋予了“民”在政治共同体中更根本的地位;二是在安放“民”地位时他不是只从现实的层面入手,而是也同时从形上层面人手,引入了“天”概念。“‘天’在中国人心中并不仅仅是指自然界,而是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根源性存在”。荀子的“天”即具有这样的涵义。荀子在讲述“礼”之三本时明确指出,“天地者,生之本也”、“无天地,恶生?”(《荀子·礼论》),人的活动要循礼而“上事天”、“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荀子·礼论》)。人因以“天”为“生之本”而必须以严肃的态度敬天、事天,展示出荀子思想中的“天人之间还有一层形而上的联系”。因此,荀子所说的“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就不仅仅是从“民”的利益保障的现实层面来阐述政治权力的起源,而是将“民”之利益与“天”沟通,使其带有了神圣性的意味。此涵义亦可表述为“天一民”结构。这种结构正是对儒家经典《尚书》中“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民本”思想的传承。

    以上是通过“天之立君”的目的来解释政治权力之来源在于“天一民”。此外,从执政者的产生途径来说,也能说明“民”在政治权力来源上的决定地位。

    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荀子·性恶》)。或以为,“涂之人可以为禹”是荀子解释“化性起伪”可能性的命题,这固然是荀子的一种意图。但是,此处荀子并不仅仅只讲道德上的“化性起伪”问题,“禹”的身份也不仅仅是道德楷模而已,他还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圣君,是执掌过政治权力的人。所以,此处荀子也是在讲具体的某个“君”是如何造就的问题。从这个理解意义上看,“涂之人可以为禹”就强调了“禹”这样的“君”不是上天专门生出来的,而是从一般人中成长起来的。“涂之人”就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民”,他们每个人都具有成长为“君”的材质,所谓“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

    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荀子·性恶》)。“涂之人”都有成长为执掌权力、制礼义的“圣人”的可能性,关键看个人是否能“为学”。反过来,“圣人”之所以能执掌权力、能作出“制礼义”这般常人所无法做到的超越性事业,也是由“人之积”得来的。“君主与民众其生性都是一样的,每一个普通人都具有成为禹那样的圣君的可能性,而圣君则是人通过积累仁义法正而达到的。”连“君”本身也是由“民”成长起来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民”相对于“君”的根本性地位以及对政治权力的来源的决定性作用。

    那么,既然普通的人都有成为“君”的可能性,对当时已普遍盛行的“世袭制”又当如何看待呢?“世袭制”是让去世君王的子嗣接替他执掌政治权力,这种做法明显将普通人排斥在了机会之外,似乎与荀子的主张存在矛盾。对此,荀子进行了解释: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势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然而不材不中,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近者境内不一,遥者诸侯不听,令不行于境内,甚者诸侯侵削之,攻伐之(《荀子-正论》)。

    荀子对待“世袭制”的态度有两个层次。首先,他不反对“世袭”。他同意作为圣王的后代可以继承圣王的“君”位,成为新的政治权力执掌者。其次,通过“世袭”获得的“君”位同样要接受“天一民”这个神圣来源的检阅,其事实上的合法性只能由这个来源确立。“圣王之子”执掌权力并不意味着事情就完全确定不可更改了。一旦他违背了“使民生”的要求,那么他将受到惩罚,轻则受到削弱,重则被赶下“君”位甚至被杀掉,即被“革命”。

    是以臣或弑其君,下或杀其上,粥其城,倍其节,而不死其事者,无他故焉,人主自取之”(《荀子·富国》)。“人主”丢掉政治权力乃至自己身家性命皆是“自取之”,是其违背“使民生”要求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世袭制”确立君王的方式固然对“民”有排斥,但由于“君主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①,“民”对于由“世袭”获得政治权力的君王完全可以行使“人民的革命权”。荀子的“君舟民水”论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而有的学者认为,“他(荀子)的君民‘舟水’关系说,实质上是弱化了孔孟民本主义精神,强化了君主****的力度,在根本上构筑了古代儒学君本主义的基本框架”。此论实未揭橥荀子关于政治权力与“君”关系的全部涵义,有偏颇之嫌。

    二、君主——“君者,治辨之主也” “君”作为政治权力的执掌者,是“天”为了“民”之“生”而树立起来的。那么,“天”所立之“君”能不能达到这样的实际效果呢?进一步讲,“天”为什么不像对待人之外的其他事物那样,直接让人“生而偏偏要立一个“君”作为中间环节呢?

    这主要涉及到人之“生”所包含的特殊含义以及“君”的职分功能的问题。人之“生”,并不像其他万物那样本能与直接地与“天”相联系,他要通过一特殊方式——人之“群”。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与其他生存物相比,人所具备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是却能让其他生存物为我所用,成为“最为天下贵’’的生存物,其关键原因就在于人具有群体这样一种生存方式。不过,这样的生存方式有其特殊的要求,否则不仅不能生存,反而会致“乱”危害生存。

    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荀子·富国》)。人之“群”必须满足的要求就是要有“分”,即“秩序区分”。而能把握“分”的人是“君”。

    君者,何也?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日善生养人者也(《荀子·君道》)。“君”的本职工作正是能“群”,能通过对“群”的组织管理完成使民和谐“生养”的目标。

    “君”发挥“群”能力的途径有很多,最根本的是体现在“制礼”上:

    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荀子·性恶》)。荀子的“礼宪”堪称“外王之极致”,是维持整个政治共同体秩序的制度性因素。而以“圣王”身份出场的“君”则是这种制度性因素的制定者,这使得“君”对整个政治共同体秩序的管理作用凸显无疑。因之,在政治共同体中发号施令的政治权力就必须交给“君”来执掌。

    “君”的地位亦必须突出。这就是荀子的“隆君”主张。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荀子·致士》)。“君”必须被当作一国唯一的重心,这是国家安治的要素。因为如果树立两个重心,则国家必乱。

    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故美之者,是美天下之本也;安之者,是安天下之本也;贵

政治学的本质范文3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程 情感 价值 途径

高中政治新课程,课程的功能正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综合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各种能力。因此,高中政治教材力求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参与生活的实践活动的同时,进行理性思考,倡导开放互助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气氛中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那么,高中政治教学情感教学的价值及实施途径是什么呢?

一、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价值

1.加强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

从情感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形成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情感的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因此,要铸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只有灌输、说服不行,还必须有感染、熏陶;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易冲动,加强情感教育易于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情感教育还可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这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思想政治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方面功不可没,高中政治课本中每一课、每一框都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如能努力提升学生情感,与学生进行丰富的情感交流,则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充满热情。

2.加强思想政治情感教学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甚至恐惧中时,它会直接阻碍、中断、削弱智力活动的进行;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兴奋、愉快、轻松之中时,它会激发、维持、加强智力活动,从而“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语)。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情感是思想形成的基础,只有当人的思想认知与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时,才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和信念。对教师来说,如果把积极的情感作为自己工作的内在动力,认真挖掘“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力量,建立“课堂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的师生关系,那么这样的教师对学生来说就具有吸引力,学生会喜欢上思想政治课。融洽的师生情感能营造出愉快的教学氛围,它既能感染、鼓励学生,强化学习需要,又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师生双方配合默契,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思想政治情感教学的基本途径

情感是可以交流的。心理学认为,情感与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只有当客观事物被人们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情感的调动应是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

1.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情感教育观。

现在很多学校还实行应试教育,过于强调分数和升学率,并把它作为评价学习主体的唯一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目前许多学校在分层教学中只认成绩不认其他,使学生的学校生活过度依赖学业成绩,强化了竞争。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打的不仅是知识基础,还有做人的基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什么是生活的本质、成长的方向、人生的追求。嘉兴秀中徐琪老师说:“教育的效益,体现在教育质量上,培养高材生是效益,转化后进生同样是效益,而且是更高的效益。这个效益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效益,更是一种社会效益,它对全面调动积极因素,减少社会犯罪率,促进社会安定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有利的。”教师应“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使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利于教育者终身发展。

2.教学内容要注意对情感的挖掘。

教学中,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与政治理念结合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思想内容深刻挖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而有得。如讲述公司的经营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时,结合2013央视选出广西“最美乡村教师”:蔡曾萍,一位“80后”女教师,筹集近40万元善款,让乡村小学面貌一新;周胜群,用自己28年青春岁月,一人一校在深山坚守半辈子。他们用爱,默默地诠释着师德之美。我们在被这些“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之余,能否为他们做点什么?引导学生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企业应承担什么社会责任。企业虽然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经济利益并不矛盾。企业来自社会,也必须回馈社会,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社会关系。企业的发展壮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由社会承担。没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企业难以生存。企业与社会是共荣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并非无利可图,承担社会责任,尽管企业短期内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树立良好形象,从长远看,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如王老吉集团,在汶川地震中向灾区捐款1亿,得到消费者情感上的认可,销量大增。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生活经验,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教学就会呈现出强烈的共鸣状态。

3.要关爱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政治课堂上,学生睡觉已不是新鲜事,可以说在课堂上学生有学习的,玩手机、看小说、说话的也不少。高二文科分科,选报文科的学生不少,政治是文科高考必考科目。照理学生应当努力学,但是在教学中,我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学习政治毫无兴趣。理科班的学生更不用说,就连文科生也认为学政治无非就是为了高考分数。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用格魅力感染学生,没有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没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教师有精深的专业功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魅力打动学生。温暖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距离。教师要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师生产生心灵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2)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斯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欣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营造民主、自由、开放、安全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民主参与教学、产生问题意识的气候与土壤。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建立,首先要求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达成默契。其次,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对爱动脑筋的学生、有独特见解的及时给予评价。再次,把微笑带给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下,有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和谐发展。教师把微笑带给了学生,把好心情带给了学生,容易与学生拉近距离,使课堂气氛变得宽松、和谐。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深化课堂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运用情感教学因素。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政治学的本质范文4

关键词:血清蛋白质组学;中医证本质;证候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1-0088-03

Discussion on the Serum Proteomics Applied to Research Essence of TCM Syndromes

ZHAO Haiyan 1,GUO Yong2

(1.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

2.The First Clinical Medicin Schoo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

Abstract:Differential markers of TCM syndromes presented as specific proteins in TCM syndromes. Serum proteomics was one important part of systems biology. In this paper,by analyzing the study of TCM syndromes with the technology of serum proteomics, we proposed our own viewpoints as follows: the markers and the essence of TCM syndromes could be found out by studying in animal model of TCM, TCM clinical syndromes, and, application of prescription-syndrome.

Key words:serum proteomics, essence of TCM syndrome, markers of TCM syndromes

中医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与整体观,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的指导核心,是论治的前提与基础;治疗讲究“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处方用药随证而定,随证而变。中医的不同证候间表象差异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1]。蛋白质组是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动态变化着的整体[2],这和中医的整体观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从蛋白质组学角度研究中医证本质已成为中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1 背景

证候是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各方面情况病理概括。中医证本质的含义是指证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决定着证的发生发展之动态变化过程,是在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物质群[3]。

证本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检测指标可重复性差,与临床证候相关性并不明显,对中医临床辨证的价值十分有限[4]。因此有许多学者认识到从探讨整体功能关系失调方面入手可能是中医证本质研究的最佳途径[5]。蛋白质组学的兴起,为这种整体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检测手段。

蛋白质组的概念最早是由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ns等[6]于1994年提出,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组织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则是在蛋白质组整体水平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策略有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由于功能蛋白质组学是将疾病的整个过程视为一个黑箱而只着眼于与疾病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7-8],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血清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选定的目标血清中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在建立正常蛋白质表达图谱(protein expression map,PEM)的基础上,寻找其差异蛋白质点,鉴定疾病相关蛋白质,进而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为研究重大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药物作用靶点等开辟新的途径[9]。

血清蛋白质具有独特的性质(蛋白质组成、结构形式极端复杂而且蛋白丰度差异巨大)、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及研究意义[10],被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织(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 HUPO)列为首批实施的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1]。目前,Chan等[12]一共识别了1444种蛋白质,并构建了共用的人类血清蛋白质数据库。

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流程大体可分为分离、鉴定、分析三步。质谱技术是蛋白质鉴定的核心技术。二维凝胶电泳结合质谱技术(22DE2MS) 是目前疾病相关血清蛋白质组研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术[13]。经过质谱分离后,对获得的差异蛋白质组可以利用数据库检索对蛋白质进行鉴定及功能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中医证本质研究最终目的是寻找证候标志物,它的升高或减少能显著地提示相应证候的出现或消失。疾病标志物常常是在疾病过程中由机体分泌到血浆/血清中的低丰度蛋白质[14]。因此在中医临床辨证的前提下,可以借鉴血清蛋白质组学对疾病标志物的研究来找到证候标志物。

2 血清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应用方面,中医证候模型是利用动物的某些生物体表特征来模拟人体证候特征的一类生物表征模型,以此来诠释中医理论和评价中药疗效[15]。许多专家在此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钟小兰等[16]以束缚制动法制备肝郁证大鼠模型,发现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6个。颜永平等[17]分析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与正常大鼠下丘脑的差异蛋白质,有18个蛋白点的表达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有向正常水平恢复的趋势。苗兰等[18]发现气滞血瘀证大鼠血清与正常大鼠相比有1个蛋白质下调,5个蛋白质上调,1个蛋白表达缺失,推测气滞血瘀证的形成可能与这些差异蛋白点相关。

中医临床证候方面,在以病统证的角度研究中,熊新贵等[19]研究发现其中的5个蛋白质可能与高血压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发病过程相关;在异病同证的方面,谭秦湘等[20]选取抑郁症、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按照辨证标准诊断为肝郁证患者各100例进行研究,发现12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spot73仅在正常组中表达,spot71仅在3个肝郁证疾病组中表达,另外的10个点均在3个肝郁组表达上调;单证方面,刘希成[21]等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了老年肾阳虚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样本,发现有10种在肾阳虚血清异表达,有6种在健康对照组异表达;在方证结合的应用方面,可将某一证候动物模型在相应方剂治疗下机体所发生的物质变化视为该证候的物质基础,因为正是该方剂在机体内发挥其药理作用过程中纠正这些物质后,才使该证候的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甚至完全消失[22]。苗兰等[23]用复合因素制作大鼠气滞血瘀证模型,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与正常组相比有1个蛋白质下调,5个蛋白质上调,1个蛋白表达缺失,而给予血府逐瘀汤后可改善这些改变及缺失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3 展望

在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证本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中医证候元素方面

证候元素是构成是中医证候的最基本单位,体现了不同证候的最基本证候组成,亦称单证或基本证候。复合证候是由证候元素组成的复合体。规范和统一证候的诊断标准首先要从中医证候元素入手研究血清蛋白质组学,能较容易产生证型血清蛋白质组学的标准化、定量化,再扩展到复合证候的标志物研究。

3.2 病证结合方面

要提倡病证结合,才能提高证候研究的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的重要观念,因此要研究不同疾病、相同证候的血清蛋白质组的共性和差异,也要研究相同疾病,不同证候的血清蛋白质组的共性和差异。

3.3 方证相应方面

应着力开展得到公认的一方一证尤其是名方一证的研究。方证相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环节,是指一个方剂的功效与方剂内的药味及配伍关系与其所对应的“证”之间存在高度的统一性和针对性。因此,可对方剂干预下的证候前后差异的蛋白质进行研究,以提取证候标志物。

3.4 建立数据库方面

广泛建立健康人群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血清蛋白质组学数据库。但同时动物模型存在难以避免的缺点[24],而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对象取材于人的血液,易于搜集,可建立健康人群中医证候血清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创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3.5 系统生物学的整合

系统生物学的技术平台为组学,即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和计算机生物学等[25]。这与中医学整体观念极其统一,正如陈竺院士指出[26]:“系统生物学是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传统医学的深厚积淀,为发展系统生物学,并将其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

在中医证候的研究上,整合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应用更有效的分析方法和统计软件,密切结合中医学的特点,建立广泛的血清蛋白质组学中医证候数据库,有可能给中医证本质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Fields S. Proteomics in genomeland[J].Science.2001, 291(5507):1221-1224.

[2] Nowak R. Entering the postgenome era[J].Science.1995,270:368-369,371.

[3] 申维玺.论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 (6)∶410-414.

[4] 吴元胜,朱华宇,罗国维,等.证候研究是实验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中医药学刊, 2003, 12 (8) : 1296-1298.

[5] 李翠娟,烟建华.证本质研究的新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10(11):28-30.

[6] Wilins M.Government backs proteomic proposal[J]. Nature, 1995, 378:653.

[7] Hanash S. Disease proteomics[J]. Nature,2003, 422(6928): 226-232.

[8] Kraemer K H. From proteomics to disease[J]. Nat Genet, 2004, 36 (7): 677-678.

[9] 廖秋林,陈晓东,丁彦青.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2):402-407.

[10] Anderson NL, Anderson NG .The human plasma proteome: history, character, and diagnostic prospects[J]. Mol Cell Proteomics, 2002,1(11):845-867.

[11] Omenn GS. The 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 Plasma Proteome Project pilot phase: reference specimens, technology platform comparisons, and standardized data submissions and analyses[J]. Proteomics, 2004, 4(5):1235-1244.

[12] Chan KC, Conrads TP, Hise D, et al. Analysis of the human serum proteomics[J]. Clinical Proteomics ,2004,1:101-226.

[13] Pieper R , Gatlin C L , Makusky A J , et al.The human serum proteome: Display of nearly 3700 chromatographically separated protein spots on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gels and identification of 325 distinct proteins[J].Proteomics , 2003 , 3 (7) : 1345-1364.

[14] Petricoin EF, Paweletz CP, Liotta LA.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proteomics pattern diagnostics[J]. Mammary Glung Biolneoplasia,2002,7:433-440.

[15] 田金洲,王永炎,时晶,等.证候模型研究的思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18-21.

[16] 钟小兰,吕志平,钱令嘉,等.肝郁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21(7):399-401.

[17] 颜永平,易振佳,李炜,等.高血压大鼠肝阳上亢证的下丘脑双向凝胶电泳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06,8(3):330-333.

[18] 苗兰,潘映红,任建勋,等.气滞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杂志,2008,14(2):106-107.

[19] 熊新贵,梁清华,侯俊良.高血压脑出血肝阳化风证与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07,14(6):1649-1652.

[20] 谭秦湘,吕志平,钟小兰,等.肝郁证辨证与相关蛋白关系初步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157-158.

[21] 刘希成,梁恒,田真,等.肾阳虚证候的人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7,23(7):592-599.

[22] 张杰.利用方证相应学说探寻中医证的物质基础[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1):3-5.

[23] 苗 兰,潘映红,任建勋,等.血府逐瘀汤对气滞血瘀证大鼠血清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14(4):24-28.

[24] 郑小伟.中医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与评价[J].中国医药学报,1999,14(5):57

政治学的本质范文5

Abstract: Copenhagen conference was held in the General Assembly at December 2009. How to get along with humans an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thics became a question. Anthropocentric and non-human-centrism are two basic types of eco-ethics point of view, eco-ethics require that human should protect nature. We should consider public polic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to solve China's current ecological crisis.

关键词:哥本哈根大会;生态伦理学;人类中心论;非人类中心论

Key words: Copenhagen general assembly;ecological ethics;anthropocentric;non-anthropcentric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005-02

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is unavoidable challenges for countries. The situation is because the very survival of mankind serious threat to the World Climat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was the convening of national political figures. The full name of the World Climat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15th Meeting of the Parties cum "Kyoto Protocol" 5th Meeting of the Parties.

1The special mission of the Copenhagen meeting

1.1 BackgroundThe Copenhagen meeting endeavored to pass the new "Copenhagen Protocol" to replace the "Kyoto Protocol" which will expire in 2012.If the negotiation failed, the world would not have a common document to restra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2012. Therefore, the issue has been given a great number of attentions. In this context, public opinions and political pressures that Chinese negotiating team faced reached the peak.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want China to be away from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share the same emission reduction commitment and obligation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1.2 MissionNature is not the purpose of human beings to achieve their own resources or tools, she has its own, independent of human value and should be respected. The conference reached a non-legally binding “Copenhagen Agreement”. It defends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Kyoto Protocol" that announced the “Common but different responsibilities” principle. It also reached broad agreements on hot issues such as global long-term goals,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and transparency. China is 40% -45%, America is 4%, European is 95%.

2Eco-ethics point of view of several major areas of disagreement

Eco-ethics study eco-ethics of science, on the global ecosystem in the emerging phenomen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philosophy to theoretical generalization to explore. Environmental ideology and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s different from the human obligation to care for nature and conserva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has become a consensus. However, it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human nature? Why care about nature? Concerned about the best way of nature? The climate negotiations, countries of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that is practical answers to the above question.

2.1 AnthropocentrismFirst, humans are the highest form of natural creatures, is the crown of creation. Western religions think human nature is higher than the other things. Second, human beings are rational, and natural is blind. Third, human created a high degree of civilization, and give the meaning to the natural. Anthropocentrism also been within the distinctions. "Strong style" "indecent," "absolute" center theory and the "weak-type" "liberal," "relative" center commentators. The former ignore the natural destruction of ecology, the latter awar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human survival.

2.2 Non-human centeredness

2.2.1 Dualistic principle, it divided into things that have moral standing and does not have the moral standing of two types. Such as "sensibility centeredness" "Animal Center" theory "life centeredness" and so on the view that the priority is not totally opposed to human beings, but against humanity exclusive priority.

2.2.2 ecocentrism,The theory that the center is not only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human error on th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sensibility center theory, Animal Center of Life centers on the theory and other perspectives in the demarcation of the scope of ethical considerations when they committed the same mistake, that is, not as a natural organic whole

2.2.3 Mixed trendCompromise point of view of anthropocentrism, eco-center theory and other theories of integration. The idea that human beings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other living species, but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precedence over other creatures, some of their views the same time, recognition by the human-centered values and ecological value as the center, but stressed that not all human rights is a priority, and such as the human right to life takes precedence over environmental values.

3Copenhagen Conference "Sequela"

3.1 Eco-ethics Alone Can Not Solve the World's Ecological Problems Eco-ethics as "soft constraints", does not work in reality since it can only exert influence on public's attitude toward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rational persuasion ". Thus, eco-ethics has its limitation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human being continue to wreak havoc on natureeven though the anthropocentrists or non-anthropocentrists recognized intrinsic value of non-human existence, because there is some realistic factors other than moral factors.

3.2Factors Affecting the Application of Eco-ethics

3.2.1 Social Factors Eco-ethics focus on ecological good and evil concept, ecological conscience, ecological justice and ecological obligations, etc, and all of them involves individual interest since the superposi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 result in group interest. Neither anthropocentrists or non-anthropocentrists could deny human's right to plead for nutrition from the nature because human desire continues to grow because of its primate sociality. Soil cultivation and wood cutt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fossil fuels consumption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essentially the growing demand of human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Consequently, "national survival pressure" and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become the alibi for their damage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3.2.2 Political Factors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of ecological crisis has extended beyond ethics area to more the complicated area of politics in that it involves group, national and even global interests, rather than only personal affairs.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hav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claims asserted by eco-ethics. Nevertheless, they refuse to implement environment-friendly policy due to their national interests. Meanwhile,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also attempt to legalize their damage to environment. A series of episodes in the Copenhagen conference are precisely the reflection of national political struggles, such as the climate experts' e-mail exposure event, "the Danish Proposal" which splits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well as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who deny their air pol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but require more efforts from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reduce emission.

3.2.3 Economic Factors The thesis which eco-ethics has been attempting to prove is that human should be moral to nature. First of all, human kind should adhere to certain principles in their economic activities since economic activities are thecommonest way in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Eco-economy is a kind of economic model different from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ndustrial economy". Echo-ethics asserts that eco-economy model which emphasis ecological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unity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should be adopted. Thus, eco-economy and eco-ethics echo each other. But at present, although eco-economy has become the trend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reen and eco-oriented economy within a short span of time.

4The Significance of Eco-ethics in China

Modern China has been taking the forefro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s the earliest developing country who participates in the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Program". Eco-ethics will exert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China's future economy. Take the conference as an instance, the "reversed transmission of pressure mechanism" will accelerat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mode transformation and even offer opportunity for China to be a pioneer in green industry revolution which is reacted to climate change. However, China, in a western-dominated international system, shoulders its responsibility as a power country without carrying corresponding leadership. If we successfully transit our economy to a low carbon economy with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economic regulation, China will become a power with knowledge system output. Shortly after Copenhagen conference,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low-carbon economy" boom, dividing into three categories: high-carbon transformation, low-carbon upgrades and non-carbon alternatives.

But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addition to ecological ethics applied to public polic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utside the fiel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summarizes all aspects of public opinion, those in power to develop long-term planning. The current study found that the current round of climate change, human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out of the number of only 65 million tons, while the bacteria emit 150 billion tons. The re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may be enhanced solar activity. In the interest of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for high voices climate negotiations, not forgetting water resources, waste disposal and other ecological crisis.

References:

[1]Aldo Leopold,A Sandra County Almanac,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pp.203-204.

[2]Arne Naess, ”Self-Realization”, in Ruth Chadwick & Doris schroeder (eds.),Applied Ethics: Critical concepts in Philosophy ,Volume IV environment,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 2002, pp.195-196.

政治学的本质范文6

[关键词] 高校 学院 行政人员 基本素质

学院行政人员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行政人员是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承担者,素质理论认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优劣,关系到整个教育活动的成败。在各级教育组织中,有了良好素质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就能推动各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研究成果表明,良好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共同素质是:友善、自信、果断和机智等,主张以此来作为辨别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标志。

一、高校学院行政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行政人员的基本素质,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加以阐明。

1、政治素质。学院行政人员的政治素质是学院行政人员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它包括政治思想觉悟、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品质。学院行政人员主要是通过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表现出来。也就是在工作中,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精神。

2、知识素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行政人员工作日益复杂广泛,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是难以顺利完成工作的。因此,行政人员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具有政治理论知识,它可以帮助行政人员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理解办好高等院校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应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因行政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要遇到各种矛盾,处理各种问题。再次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和管理知识的娴熟度,行政人员必须掌握业务知识,掌握的越全面或在某一方面比较精深,对工作越有利,对处理日常事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3、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作用和结果,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衡量一个管理者是否称职的标志,也是运用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1)思维能力。行政人员要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考虑问题要非常周到、细致,要思维清晰、有条理。(2)语言文字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行政工作人员业务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工作都是通过说话来进行的。所以要求行政人员头脑清晰、反应敏捷、态度从容、口齿清晰、语气声调要恰当得体;文字表达是行政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对行政人员来说,既要熟练起草各种公文,又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写出不同风格的讲话稿,还要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3)办事能力。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通晓办事程序,能独立完成上级交办的事项;二是灵活变通能力,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三是要善于区别事情的轻重缓急,主次分明;四是随机应变能力。(4)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协调工作是行政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不论办文、办事、办会都包含着协调的内容。为了保证管理系统协调、稳定、有序的运行,行政人员必须坚持从全局的高度思考、筹划、安排、处理来调整和改善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密切配合,促使各项活动趋向同步化和和谐化的协调运转,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4、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行政工作人员能否胜任工作的前提,健康的体魄是从事繁重的管理工作及提高自身其他素质的基础。一般来讲,进取的积极性、坚强的意志、开朗的心境、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意识等是管理者应具备的优良心理素质,对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学院的行政工作,繁重而且复杂,如果体弱多病,不能坚持工作岗位,尽管德才兼备,还是不能胜任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因此,健康的身体素质是行政人员基本素质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提升高校学院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高校学院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随着高校的发展,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对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学院行政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对行政人员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逐步提高行政人员的素养。专职的行政管理队伍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学院除了需要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外,还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首先,注重培养政治思想素质。要搞好管理工作,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政治品质。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培养,涉及诸多原则问题、面临抉择的时候,只有正确的、坚定的政治思想品质,才能把握住做事情的方向,避免犯下重大错误。

其次,注重继续教育的培训。学院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学习、进修和不断提高的条件和机会。让行政人员受到系统正规的专业知识教育。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送优秀行政人员到国内外进修学习,吸收并掌握国内外知名高校行政管理的先进理验。

再次,要注重培养业务素质。行政人员的工作头绪多、内容杂、联系广、综合性强,这必然要求行政人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干练的办事能力等,能力的高低是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适应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需要。还要进一步培养行政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紧跟高校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时代步伐。

因此,行政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理论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行政效率。只有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各种培训,形成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以规范行政人员的管理行为,从而达到管理行为的职业化,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同时,学院主管领导要指导、关怀行政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献身教育事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总之,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知识结构合理的行政管理队伍,是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文锋.办公室工作实务全书[M].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1.2.

[2]龙兴跃.科学发展与高校教育管理[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