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对策

传统文化对策范文1

一、原因分析

上述两点现状反映出如今学生的设计作品中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高校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其一,但最主要的是我们高校设计教育培养模式中存在着种种欠缺。1.对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理解不准确。目前我国设计专业将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市场应用型人才”上,这种提法过于笼统,在实施过程中极易形成偏见。因为市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若不能认清其本质,我们的教育极易受到充满商业文化的低端或低俗市场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市场应用型人才”不需要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设计教育如果过多地强调实用主义和商业化,必将导致人文精神、理论修养方面的缺乏,学生只会依赖低端的市场模式,从现有大众流行的设计模板中寻找复制粘贴的元素,从而丧失独立设计的能力。2.基础教学中传统文化课程及知识点的缺乏。如今我国高校设计教学课程中,对基础课的设置均参考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创立的一套教学体系。然而包豪斯精神是在20世纪初西方特殊的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渗透着西方社会的审美意识、表达观念及思维模式。我国则是有着几千年文化发展历史及多民族文化艺术积淀的文明之都,传统的民间工艺、造园文化、民居建筑以及道家儒学思想对设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如果只是照搬以包豪斯为代表的西方设计教学模式,不根据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缺乏本土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相关课程的辅助教育,那么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将缺少一种文化的传承性、一种可以在世界艺术设计舞台上突显魅力的底蕴,导致学生产生以西方文化为重的简单膜拜心理,对本国传统文化知识失去兴趣,甚至抵触,设计思维僵化。3.高校专业教师多元文化教学能力的缺乏。二战以后,世界格局趋于一体化,在呼吁和平共处的大背景下,世界各民族有权参与社会各方面的活动,不必放弃自己独特的认同,维护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倡导多元文化的发展。由此,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当代国际流行趋势之一,并涵盖到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揭示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选择的认知。然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目前还仍处在向西方学习的阶段,设计教育理论构架还在不断地补充与完善。所以,高校教师自身就专业知识体系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对多元文化的整合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不能全面地、合理地、自觉地将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穿插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去,教学能力有待提高。4.学生课程作业中“文化精神”考核要求的缺乏。反映到设计专业的课程作业布置中,出现部分教师出题随意的现象,要求学生在所学课程内容中任意选定一个设计题目,而对这个题目的性质、主题及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未作明确的要求。看似鼓励学生自由发散设计思维,其实效果并没有达到。过多的自由等于是放纵,多数学生会利用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拼图与抄袭,作业相似度高。这反映出教师的考核目的不明确,只注重学生作业浮夸的表面效果,对其“人文精神”方面的考核要求较低。

二、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对策

(一)教学目标定位应明确在制定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时,应明确“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民族创新意识的市场应用性设计人才”的目标,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要让学生摒弃那种片面的实用主义观念,抵御低端和低俗设计市场的干扰,真正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人精神层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保留与传承本土设计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开发学生富有民族传统文化的设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当代设计文化,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生命力的高水平作品。

(二)专业知识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设置传统知识的学习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应适当地补充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完善理论知识框架。在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可加强对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传授,将“文化观”的设计理论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力在传达给学生这样一个概念:对本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设计师,不能称之为合格的设计师。而针对专业性设计实践课程,则应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与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思维及案例做归纳,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授课章节中。

(三)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在世界各民族有权参与社会各方面的活动,倡导多元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央民族大学腾星教授提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2]其目的是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其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共同进步。在此背景下,高校设计专业教师应自觉优化文化传承的教育观,改变教学方法。首先,自身应该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主动挖掘当地的文化遗产和特色产业,为实现“本土文化艺术资源与现代设计教学的有效结合”提供基础。其次,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将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传授的过程中,为避免枯燥与乏味,多结合经典实例,让传统文化理论知识渗透到实际案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作业考核制度的完善通过多种作业形式综合评价学生,比如在设计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可增加文化考察及调研报告作业等形式,从实际调研中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也在自学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后面的设计课题中可针对调研的对象,侧重某一类内容进行设定,并将“精神文化”考核分值的比重加大,鞭策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寻求中国文化的根源及发展情况,自觉将中国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

三、教学整改成果案例———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

笔者以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为例,以点引面,就当代高校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

(一)课程教学中添加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可将与文化设计相关的内容单列出来作为专题。比如《展示设计》,首先,将历届具有代表性的世博会特色展馆作为经典案例进行专题讲解。“世博会是一项世界性、非贸易性、较大规模的能代表参展国家或企业最新先进产品展示、技术和文化交流的活动,”[3](P1)它蕴含着世界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讲解中重点分析各展馆如何在空间、造型、色彩、图形元素等方面体现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及其内涵,从中归纳并总结出本土设计手法。其次,重点列举中国馆在历届世博会中的发展,从历史与专业的角度解读历届代表性中国馆的设计,从开始的稚嫩到不断成熟与完善的过程中,感受中国风与时代感相融合的独特魅力。最后,以上海世博会安徽馆为例(图1),加强安徽特色文化知识点的传授。安徽著名的徽州文化内容广博、深邃,除史学外,哲学、文学、艺术、民居、宗教等方面都极具研究及传承价值。作为安徽地方高校,将徽文化穿插到课程教学中,丰富设计理论知识结构,使传统文化渗透于现代设计中,彰显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的培养特色。通过对安徽馆的解读,让学生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学习。

(二)根据选题要求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学生拟定好课程作业的设计题目后,在指导教师的要求下,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展示考察活动,并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与设计选题相关的文化素材,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比如《展示设计》课程调研报告可包括以下内容:①现场调研芜湖市徽商博物馆,并附上相关手绘表现图纸(图2)。该展馆是安徽省第一家弘扬徽商精神、展示徽商文明的民间藏馆,学生可从实际的空间感受中了解设计中“徽而新”的主导思想,从现代中体会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②查阅、整理设计课题中所涉及的安徽某个区域、某个文化门类的基本资料。比如题目定为“徽州木雕展”,则就徽州木雕的历史起源及发展过程做一个资料的收集与汇总,提交研究报告,为后续的设计活动提供最原始的参考资料。

(三)整合收集资料,进行相应的课题设计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后,授课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虚拟课题的设计训练,从设计实践中引导学生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受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启发,《展示设计》课程作业可命题为“安徽XX馆(展)设计”。世博会安徽馆是个综合性展馆,涉及面较广,其展示了整个安徽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现状与特点。学生可以将范围缩小,以安徽境内某个文化、企业、特产为主题,设计一个或文化交流、或商业贸易性质的展馆,在合理划分空间及流线布置等基础上,重点表现安徽境内本土文化特色,参考题目可取徽雕展、芜湖铁画展、安庆黄梅戏曲文化展等。

传统文化对策范文2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 道德素质

当今在校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部分学生存在忽视传统文化的倾向。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这种状况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因此,探讨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影响及其解决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影响

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正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考验。传统文化观念的淡漠,文化发展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这种情况反映在高校中,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弱化:

1.对传统文化中“立志”与“志向”认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精神空虚与颓废现象。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强调人要立志高远,如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多年来,由于传统文化的淡化,人文教育不被重视,一些大学生信仰迷失,理想淡化,缺乏应有的修养和情操,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心理浓厚,重“自我设计”,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欠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的自觉,缺乏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这样的大学生容易在现实中迷失方向,难以担当振兴中华之重任。

2.对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承受“挫折”能力低和心理脆弱现象。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为主导的,它铸就了一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学生处于自我心理发展时期,他们中不少人存在着心理敏感、自卑或自大的情况,很难正确面对自己成长中的欠缺与不足。此外,一些大学生面对各种竞争压力时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结果导致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

3.对传统文化中“谦让”和“宽恕”知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以自我为中心”和人际紧张现象。谦让就是“谦虚、礼让”,我国传统文化素来就以谦让为美,以谦让为品德标准。宽恕有两层含义,一是宽大仁恕,二是饶恕、原谅。传统文化把宽恕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强调宽恕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文化转型时期,东西方文化交融带来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日趋复杂,其人格特点与传统文化有许多不和谐的方面。加上当代大学生不断强化自我意识、私人空间等原因,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出现了交往偏执、社交恐惧等人际交往失调现象。此外,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温恭谦让、宽恕等做人准则被个人利益至上、自由主义等思想所侵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部分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不能把自己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去,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故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4.对传统文化中“礼仪”知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行为举止礼貌欠缺的现象。“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礼”能使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们相互尊重爱护,和谐相处。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大学生基本素质较差,如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动辄吵架与故意伤人、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目无师长、举止轻浮等,高校中不乏各种违法违纪的事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和青年教育的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

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正因为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大学生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出现内心迷茫和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反传统甚至反道德。因此,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关于人生理想的宝贵资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首先,传统文化强调立志对人生的作用,这一点可以启迪我们教育学生要胸怀天下,为造福人类而立志成才。立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2005年8月13日,总理在中南大学调研时勉励大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学习做人。学生们要懂得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是作为天下的人,要想着天下的事”。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立志,还要立大志,要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立为人类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的大志。其次,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孟子说“大丈夫”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是孟子所宣传的理想人格的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意味着必将实现人的现代化。但市场经济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说,又不可避免地形成自发盲目的力量,这需要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以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充分利用和挖掘传统文化关于人生理想的宝贵资源,会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2.发扬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刚健自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人文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自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始至终倡导的人格品质。“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千百年来激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积极进取。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等故事,其核心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不息精神。当代大学生生逢盛世,虽然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情感的压力等像洪水一样,冲击着大学生们的心理。而且有好多同学已经倒在了它的强压之下,在自己心理的阴影里画圈圈,痛苦不堪。自强不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坚强的意志力,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3.承继传统文化中仁人君子的做人处事原则,教育学生首先学会做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一世必须交际。今天常常把一个人人际关系的状态称为人脉,人脉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人脉的形成应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不仅在漫长封建社会而且在激烈竞争的今天,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传统文化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提供了人际关系的准则,同时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方法论原则。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要“推己及人”,要关心他人,也就是要“爱人”。作为孔子伦理思想核心的“仁”,其核心要求是“仁者,爱人也”。而爱人不只是爱亲属,还要爱别人,要做到与人为善。当前部分大学生感到人际关系难处,存在着社交恐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仁人君子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找到克服恐惧的方法。

4.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关于礼仪礼节的宝贵资源,提升学校的人文风气。基于人有不同的德性,如果人人率性而为,随意行动,社会秩序就会难以保证有序化。于是传统文化注意用礼仪来统一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规范化。礼仪、礼节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有维护管理秩序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提倡赋予现代意义的礼仪观、礼治观,这些对学校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措施来制约学生的言行,如规定上课下课学生应该起立向授课教师致礼,学生见到老师应该问好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公共场所张贴一些有关礼仪礼节的知识和常识,开设关于礼仪礼节问题的讲座或论坛,使礼仪礼貌的知识和常识深入人心,形成人人讲礼貌、和谐有序的校园风气。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举措

利用和借鉴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只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对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因此,应该积极探索和切实落实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办法和途径。

1.让学生多读古典书籍。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节,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实流露。司马迁正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著精神,陶渊明淡泊明志、弃官归隐、追求人身自由的品格操守,屈原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都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各高校可以从大学新生踏入校园伊始,统一向各新班班主任布置学生在大学四年应该读的古典文化书籍,并开设有关书籍和经典解读的选修课或讲座,还应该通过思政课、寝室文化、班集体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来熏陶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与道德境界。

2.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当前高校相关课程设置普遍在通识课程中设有传统文化课程,但是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部分给予学生系统的讲解,还是处于泛泛而谈的阶段,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依托有关专家学者、出版部门联合编写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另一方面,必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相关课程的设置。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课程范围应包括古代哲学、道德、教育等领域的思想,以弘扬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发扬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为重要内容。

3.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必须运用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形式(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增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力。学校可以规定某一期黑板报或者校报的某一版必须是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并组织评比活动;可以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征文活动。通过这些举措,调动大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此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多开设一些选修课,这是高校应该做到的,也是有能力做到的。

4.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起表率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其形象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由此,要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首先必须在教师中组织学习,加强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重视“言教”与“身教”合一,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在传统文化中,孔子主张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孟子说“吾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强调领导者的示范形象作用。为此,要注意发挥高校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表率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传统文化对策范文3

【关键词】优秀文化;思想智慧;实用价值;主流思想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能够接触的思想愈加多元化,就业压力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愈加浓烈,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也在不断加深,因此,运用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1高校思政教育多途径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传统文化进行途径大大增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和多媒体,在课堂之外的教育可以通过讲座、报告的形式进行,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文化植根于高校学生的脑海深处。

当前环境下,高校可以将“古代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等传统文化课程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还可定期举办“传统道德大讲堂”、“优秀传统文化讲坛”等主体活动,聘请有威望有学识的专家学者到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此外,各个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陆续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比赛,设立传统文化宣传月,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除此以外,学校还可运用当代高校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如在学校官网进行定期宣传,思政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公众账号,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

2在思政教育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设置,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弊端,无法实现课程开设的教育目标,这是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师教学时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未能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氛围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听讲兴趣,因此,也无法促使学生重视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也难以发挥作用,无法引导高校学生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自此时,若教师能将传统文化知识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传统思想与现代因素的结合,对学生而言,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还能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1]。

例如,高校可以增设一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目前,高校中各种思想混杂,传统文化没有完全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体系之中,此时,在学校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督促每一名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一方面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传统文化课程,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教学,让高校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的责任,也是其他课程和教师的责任,因此,除了在思政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与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沟通,让传统文化与其他课程的内容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2]。

3加强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想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加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中外文化矛盾日益凸显,一部人的思想意识不够坚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受其影响发生偏颇,这为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这一情况下,加强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想要切实将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学校就要组建一支传统文化水平突出,教学能力突出、责任意识强烈的教师队伍。组建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师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的考察,保证授课教师能够立足思想政治教学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除此以外,授课教师自身还要具备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如此方可在授课过程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态度面对学生,方可对学生的诸多问题与疑惑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以此加深高校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于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光辉,承载这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传统文化教学,能够让高校学生真切的感知到传统文化传递出的力量与美德,增强高校学生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民族自豪感,同时,还能丰富高校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汪鹤.高校思政教育运用传统文化的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189.

传统文化对策范文4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不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1.教育手段的局限性

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应试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教师不断讲解和学生课后自学来不断获取的,但是从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毕竟还是十分有限的。从大学语文的教材可以看出,大多数课文是古代文学名篇,但数量少,有的还是阅读课文,教师一般不会进行详细的讲述,学生掌握自然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其在编排上存在着衔接的问题,很多篇目比如《蜀道难》和《将进酒》等名篇在中学阶段已经出现过,大学教材中还会继续出现。很多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学名篇篇名的认知之上,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考核之时,很多大学生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对待,其缺乏程度令人堪忧。

2.教育定位的不科学性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很多大学生除了将主要的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还要抽出时间去考各种证件,比如四六级外语证、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种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想去看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也没有时间,长此以往,很多大学生不仅是淡忘传统文化知识,甚至会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在当代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鸿沟,将传统与现代分割开来。

二、 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多管齐下抓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编写工作,编写适合大学阶段使用的大学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其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多读书。教师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引路人,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让大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读,并通过网络、电话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生开展交流,让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加深了解。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考查,要从实际出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去,并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理性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考核之时,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文化连接,让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能在当出光彩,重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2.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

一所好大学看的是其文化的底蕴,这一文化底蕴,是在不断地继承与创新之间形成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还没有定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去形成自身的“三观”,而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教育了无数大学生不断去积极进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定时代精神的精髓,其形成的过程必然会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但是不同的时代已经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其所包含的文化范畴方面,其内容则因不同时代的生产关系与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不存在一个大的鸿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关键点就在于古为今用,不断去发展创新,在传统文化之中注入新时代的气息。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手段的不科学性与教育定位的不明确等不足,面对现实之中存在的困境,应采取多管齐下抓传统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等措施,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当作学校的重要事情来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让全体大学生树立传统文化方面的意识,肩负起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对策范文5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80-3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其根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在进入社会关系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渗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是极为丰富的,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基本精神主要有: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礼匡扶乱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

二是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然,这种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毕竟是传统的和谐思想,它产生予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强调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和谐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这种主张和谐,持中贵和的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自然也是双重的:其积极方面是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但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压抑了人们的斗争精神,使人们缺乏西方人那种竞争、进取精神,这对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

三是以义为上、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追求义利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的价值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早期发展中,就出现了“义利之辨”的讨论。“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者与后者是公利与私利、他利与自利的关系。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要求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义”,即自己取利的行为是否是道义的。这些对于今天抵制利己主义思潮,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即“崇德”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特色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原则,又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结构上的。个人的权利容易被忽视,容易压抑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以民为本。早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从此以后,重民思想就一直没有中断过。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它已经超越了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局限,触及到了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等新层面。同时,对中国文化中的民本主义与西方式民主的本质区别也要引起必要的注意,中国的民本思想并无对公民权利的法理内容规定,更没有人民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的意思,个人只是在宗法专制条件下的“子民”,君主始终是民众的监护和放牧者。今天,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表现在: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德教,重视知行合一,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身正。”他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另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其实就是建立在每个人内心自省的基础上。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灌输是外部因素,内省是内部因素,外要通过内才能发挥作用。大学生群体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应该教育他们要通过内心自省,从内心深处认同这种思想道德,没有学生自己的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当今社会,由于世俗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不良风气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重考验。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唤醒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观、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价值观,这些传统思想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传统文化典籍中可以获得广泛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将来走向社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会一辈子受益不尽。

第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应该发挥其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各类高校尚未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机制,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出现了断层与缺失。大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知层次较浅,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的涵盖范围较窄,而到了大学阶段,本应该强化的传统文化的知识补给却缺乏系统性、制度化,这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知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越发淡薄的现实。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融人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给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留下了极为丰硕的文化遗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具体表现为:

积极的影响:(1)它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意识、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都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和人本主义的哲学社会观为基础,提倡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倡导人性的回归,有利于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大价值,就在于它架构了整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宽广博大的民族胸怀,而这种民族主体意识中积极进取的优秀因子,正为今天的社会所需要。(2)它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接受社会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形成道德的能动性,最终升华自己的品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都重视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在道德修养上的主体自觉,突出道德践行,这种思路本身值得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借鉴。

消极的影响:(1)中国传统文化重情轻法,不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德治的重要性,忽视法在国家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社会,深深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这对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将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2)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片面强调“仁义”,强调和谐的概念,也不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传统思想中,崇固保守是最大的缺陷,表现在人的思想上就是安于现状,容易满足,不思进取和革新,自我陶醉,也会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

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传统思想特质中的不良影响,去粗取精,正面现实与未来。要以史为鉴,开拓创新。

四、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首先,建立和健全各项教育实施制度。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和结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从上到下,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各个形成单位之间应制定不同情形下的文化教育宣传办法,鼓励全社会关注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对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未来的主要力量群体,更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为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做好资源潜意识中的储备工作。

其次,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不仅是大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渗透优秀的文化、历史、价值、美德教育,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传统文化、历史人文为载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注人人文活力,实现内涵拓展,使之成为思想理论有根可寻、有脉可把的课程。此外,鉴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价值,还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教学计划中。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其他政治课形成合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最后,发挥现代的大众传媒作用,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精神一方面通过历史继续发展、积累和传递,另一方面用潜移默化的不同方式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其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我们只有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方法,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通过大众传媒电视、网络、广播、杂志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深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挥现代信息传播快和覆盖面广的优势,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牢牢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让现代的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林.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2]曲江滨,张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2,(1).

[3]何海龙.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J].西江月,2012,(33).

[4]张伟军.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1,(11).

传统文化对策范文6

【关键词】壮族;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广南

1.广南壮族铜鼓文化概况

广南壮族自古就有使用铜鼓的习俗。公元1世纪至7世纪,壮族先民撩人铸造了繁杂立体装饰的冷水冲型铜鼓,俚人创造了体积硕大、工艺精湛的比流型和灵山型铜鼓,把铜鼓文化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1]。目前,广南已出土并注册登记的铜鼓有42面,为万家坝、麻江、遵义、石寨山、冷水冲5种类型,早、中、晚期类型皆有,遍布了者兔、那洒、黑支果、坝美、五珠、八宝、底圩、者太等11个乡镇,几乎分布于全县境内[2]。据统计,广南有一面铜鼓为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十八面铜鼓之一,有一面被称为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目前,文山州设立了4个壮族、彝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以保护和传承传统铜鼓文化,其中重要示范点之一的广南县作为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的主阵地,就有那洒镇贵马村、者兔乡里玉村和八宝镇里洒村3个示范点,可见广南作为项目实施和发展的支撑点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3]

2.广南县传承和保护壮族铜鼓文化的必要性

2.1 铜鼓文化是广南壮族及其文化研究的基础

广南铜鼓,从早期万家坝型到晚近期麻江型等类型的铜鼓,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多、时间跨度大等特点,是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铜鼓群,与其他地区铜鼓相比 , 有其独特的一面。此外,广南铜鼓纹饰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一百种,按其内容可分为写实性几何、动物纹饰,写意性的宗教、习俗、雷云等类种纹饰图案,较为常见的有太阳、云雷、游旗、植物、人物、舞蹈、生肖象和船纹等纹饰,与其他地区的铜鼓存在一定的区别,能独特的反映了广南地区古代民族的生产、 生活、文化、宗教和物产方面的内容[2]。因此,广南壮族铜鼓是壮族文化研究的基础,不同类型的铜鼓表现出壮族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审美情趣, 包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 为壮族及其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物。

2.2 铜鼓文化是增加壮族凝聚力的有效力量

民族文化传承进行着社会要素和力量的积累与传递,这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 , 是构成民族认同感和聚感的核心 [4]。

铜鼓伴随壮族经历了两千多年历史,铜鼓本身不仅反映了壮族人们的生活生产、自然崇拜和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还体现了壮族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铜鼓文化是壮族人民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创造和沉淀下来的,它在壮族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唤起壮族同胞们的民族归属感,增加民族凝聚力的不竭动力。

2.3铜鼓文化是发展广南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要依托

文化旅游事业是一种社会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了解和欣赏、感受异族文化风情, 是不少游客的兴趣所在。因此, 根据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 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5] 广南是世界铜鼓文化发源地之一,使用和传承铜鼓的习俗2000多年长盛不衰,包含有原始简朴的天文历法、生产技能、生活方式的铜鼓和铜鼓舞,提示人类要遵循四时节令规律,勤恳劳作、珍爱生命,现今仍保留了“先祭鼓、后祭祖”的习俗。[3]此外,广南铜鼓舞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舞蹈风采独特。总之,铜鼓文化形成了壮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是广南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要依托。

3.广南壮族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现状

近年来,铜鼓文化的复兴使各界人士不断融入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广南本土居民对铜鼓文化逐渐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民族自豪随之得到满足。

3.1以政府为主导的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政府在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始终主导着方向和全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其他各界的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1.1加强铜鼓普查,任命铜鼓文化传承人

广南县开展了铜鼓普查工作,对全县铜鼓数量、分布、类型及各地使用铜鼓习俗等都做了登记和编撰。包括1919年阿章营牡宜村(今黑支果乡牡宜村)出土的“广南铜鼓”, 1983年3月和7月分别出土的五珠乡沙果村后山南坡沙果村Ⅰ号鼓和兔乡者偏村安得山者偏铜鼓, 1985年3月五珠乡沙果村后山出土的沙果村Ⅱ号鼓, 2011年3-5月牡宜村出土的迄今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的石寨山型铜鼓等都进行档案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对铜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指定和任命了铜鼓文化传承人。

3.1.2投入大量资金,加大铜鼓文化宣传,促进文化交流

为展示深厚的铜鼓文化底蕴,广南县政府筹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146亩(主广场面积54亩,附属设施占地92亩)的铜鼓广场。塑9面不同类型的铜鼓,广场中央设置了一面以我县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石寨山型为原型放大的巨型铜鼓,铜鼓高 4.6米,加上鼓基总高达7.919米,最宽直径8.26米。鼓基四周镶嵌有铜鼓文化和民俗风情线雕。大型铜鼓的四方塑有万家坝、冷水冲、石寨山、遵义、灵山、北流、西盟、麻江等八个类型的小铜鼓,做工精致,全方位地烘托出铜鼓广场壮乡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广南多元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政府为加大铜鼓文化宣传和保护,还投资600余万元,新建杨柳井、黑支果、珠琳、者兔、底圩等心15个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投入50万元对县民族博物馆展厅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投入30万元对出土漆木器移送湖北荆州国家文物保护中心进行修复。[6]

此外,为了提高铜鼓文化知名度,将句町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广南政府通过举办活动、开研讨会、发展旅游业等对外交流方式,利用电视、网络、书籍、影像制品等手段加大交流铜鼓文化宣传力度。如通过在昆明艺术节、国际旅游节、中央电视台等渠道表演铜鼓舞以把铜鼓文化传承下去并带出广南。

3.1.3积极研究铜鼓铸造技术,发扬铜鼓文化

依托古老神秘的铜鼓舞文化,广南县在壮乡礼乐中成功创造了世界独创的定音铜鼓乐。广南与苏州华声乐器厂精诚合作研制,成功铸造了按12平均律打造的以广南出土的古竞渡鼓为母本的18面低声部定音铜鼓,其音调准确,具有低者饱满、浑厚,中音圆润、充实等特点,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可演奏各类时尚乐曲和古老曲子,极具创意。广南型定音铜鼓的研制成功,在中国乃至世界乐器制造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填补了中国民族声乐乐器缺乏低声音乐器的又一空白,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3]

3.2社区为辅的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

以贵马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梁慧兰为代表的民间的传统文化艺人,为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了很大的努力。梁慧兰不仅将现代元素融入铜鼓舞中,改变原本传统老套的单一铜鼓舞队形,根据年龄程度将村里的男女老少分为少年队、中年队和老年队并将铜鼓舞授之。现在,贵马村人人会跳铜鼓舞,铜鼓文化氛围十分浓郁。此外,组织队伍到坝美、广南、文山、昆明等地参加数十场表演和比赛,为铜鼓文化对外宣传做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除政府和民间外,来自学术界和商业界对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功劳也是不可替代的。以陆贵庭,农开文、兰天明、陈祯详、张瑛等为代表的学者对广南铜鼓文化都做了研究,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为人们对广南铜鼓文化的了解提供了基础。

4.广南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问题

虽然政府和民间及各界为铜鼓保护做了巨大努力,但广南的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事业仍困难重重,主要面临着铜鼓权属和保管方式不合理、导致铜鼓大量流失、铜鼓文化传承人激励机制不健全及出现年龄断层和受外来文化冲击,铜鼓文化的普及和交流难度加大等问题。

4.1铜鼓权属和保管方式不合理,导致铜鼓大量流失

目前,在广南县全县有铜鼓42面,其中1959年调北京1面,省博物馆收藏1面(石寨山鼓),州收藏3面(底先麻江鼓、木娘遵义鼓、杨柳井普弄麻江鼓),县博物馆收藏4面(沙果1、2号、者偏万家坝鼓,牡宜特大石寨山铜鼓),2002年后被盗2面(瓦标冷水冲鼓、木娘遵义鼓),下落不明1面(小普弄麻江鼓), [7],现民间收藏31面。据有关专家估计,现今已经出土和注册登记的广南铜鼓,只占原有数量的20%左右。[8] 铜鼓大量流失和被盗与铜鼓的权属和保管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就广南铜鼓的情况权属而言,有十二面属于宗族所有私有产的延伸,四面出土鼓为国家收藏, 余下均属村社所有权。铜鼓主要由村或族中有威信且较富裕的人家保管,如“寨老”或村干部。根据壮族传说,保管人为了不让鼓“飞出” 与海龙王决斗,便将铜鼓装满稻谷或用红布拴住鼓耳后把它绑在木楼上不容易被人发现的隐秘之地彝族藏鼓则通常把它埋进土里。甚至为使铜鼓不被外盗或内盗,每每都要到夜深人静时,由藏鼓者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鼓藏了起来,使其在村中“消失”。[2]

广南对铜鼓的传统保管方式存在一定弊端。首先,藏鼓者多是一些年事已高的寨老,若他们在没有向下一代说明藏鼓地就逝去的话,人们便很难找到铜鼓。其次,为藏好铜鼓,寨老们通常都是将铜鼓藏在村外的野地里,旁边参照物少且不明显,久而久之,难免会遗忘藏鼓的地方。最后,由于壮族认为铜鼓具有神性,会飞到江河湖海与海龙王决斗,而且往往多数英勇牺牲,一去不复返。所以,铜鼓被盗后很少有人查找,为盗鼓者提供了便利。[8]此外,大量铜鼓的权属属村社所有,传统保管方式难以保证铜鼓的顺利流传,造成铜鼓大量流失,这从根本上妨碍了铜鼓的传承和保护。

4.2铜鼓文化传承人激励机制不健全,出现年龄断层

以铜鼓为载体的铜鼓文化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的表现手段,并以口耳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9]传承人通过一代接一代的对铜鼓文化进行承接与传授、再承接与再传授,才使铜鼓文化传承至今。然而,广南在铜鼓文化传承人的建设上还面临着许多其他的问题。

4.2.1铜鼓文化传承人受官方认可与保护程度较低

“传承人”身份的认定,是原生民间艺术、基层艺术得到官方文化和上层文化正史重视的具体体现。[10]在广南,虽然省、州、县都设了不同级别的传承人,但获官方认可的传承人数较少,且在地理空间分布上仅局限于小规模地区。在广南铜鼓遍布的者兔、那洒、黑支果、坝美、五珠、八宝、底圩、者太等11个乡镇中,只有极少数村寨的传承人能获得传承人的命名,如贵马村的梁慧兰和梁正功,而有的村寨连一个县级传承人都没有。为数较少且分布不均的传承人中,仅有少数人受到政府的保护与重视,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未被命名地区传承人的积极性,还很容易让人们对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失去信心。

4.2.2铜鼓文化传承人年龄结构不合理,出现断层现象

铜鼓文化的传承人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年人,许多铜鼓鼓点的打法都要靠口传心授,随着老艺人们的离去,人去歌息、人去艺绝,铜鼓技艺也就失传了。[9]目前,铜鼓文化人才的队伍建设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铜鼓传承人年龄结构不合理,除铜鼓文化保存得很好的贵马村外,其他地方的铜鼓传承人多是年事已高的寨老,传承人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其次,青年传承人比例较低。受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村寨出现举家外出打工情况,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青年传承人比例很低。此外,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年青人不再热衷于本民族。

4.3 受外来文化冲击,铜鼓文化的普及和交流难度加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地处边远的广南县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人们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和生产劳动等较过往出现了变化。外来文化所产生的冲击,使人们对铜鼓文化的保护意识很薄弱,缺乏自觉保护意识。当政府大力宣传铜鼓文化,选出铜鼓舞队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时,人们就觉得铜鼓很重要,老老少少都去学习跳铜鼓舞,铜鼓文化氛围无比浓郁。但当政府组织的活动少了或没有机会去参加表演了,人们对铜鼓的喜爱就淡下来了,更谈不上去了解更多有关铜鼓舞的信息,诸如铜鼓渊源、所代表的自然崇拜、祭祀铜鼓、铜鼓舞的内涵、关于铜鼓的传说、使用习俗等,铜鼓文化的普及和交流难度也随之加大。受外来文化冲击,年青一代对铜鼓文化的关注程度更低了。以者兔里玉村,壮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为例, 75%以上的青少年只知道自己本村有铜鼓,过年的时候会敲,大人们会跳铜鼓舞,而具体的敲法、跳法及神话传说都不清楚,这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严重影响了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5.促进广南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5.1确定铜鼓保管权责,防止铜鼓流失

要传承和保护好铜鼓文化,保护好铜鼓是首要任务,应该在尊重壮族人们的文化风俗和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加强铜鼓保管力度。可以通过确认铜鼓保管人的权责,提高保管人的责任感。由村寨自行决定保管铜鼓的人员,然后政府通过签责任书的形式,确定保管人的责任和义务,并给以保管人资金、人员和知识等方面的帮助。定期对全体铜鼓保管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盗意识和藏鼓能力。最后,通过认真落实《文物法》,让铜鼓的保护有法可依,防止铜鼓流失。

5.2完善铜鼓文化激励和教育机制

信息不对称是广南很多地区铜鼓文化传承人之所以没被命名的原因。铜鼓文化通常是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的表现手段,口耳相传等方式进行传承的。这样的传承方式依赖着本民族的环境和文化风俗,因此多在本村社才能看到。而且大多传承方式的表现力不高,很难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加之,广南大多拥有铜鼓的村社经济发展落后,交通闭塞。所以,很多铜鼓文化传承人,自己拥有很高的技艺,对铜鼓文化了解很深,且还对本地区的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已经达到传承人命名的认定不标准,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错失机会。所以,应当要深入了解和挖掘广南各地区高深铜鼓文化传承人。通过编辑资料、摄像、录影等方式对他们所做的贡献和拥有的技艺进行整理,为广南更多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人获得命名提供有力依据,争取让更广泛地区的更多传承人获得命名机会,全面推广国家、省、州、县文化传承人的命名制和管理办法。此外,还可以实行杰出传承人评选制度 , 建立文化传承人评奖激励机制 , 对那些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表现优秀、做出突出成绩的,分别进行国家、省、市、县级的表彰和奖励,形成重视传承、激励传承的机制与社会氛围。[11]

针对传承人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的现象,应当抓紧做好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 , 提高对铜鼓文化的认同感,唤起保护铜鼓的自觉性,使广南壮族铜鼓文化的传承永续进行。结合广南实际情况,可从两方面考虑:学校教育方面。(1)对于那些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将铜鼓文化列为教育内容,铜鼓文化编成教材,将铜鼓舞带入课堂的边远山区,可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铜鼓文化汇演等活动,在潜移默化加深青少年对铜鼓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情。(2)对于条件较好的县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 “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适当的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编入当地中小学的教材中,聘请专门的铜鼓文化研究教师进行教学,让铜鼓文化走进课堂。使青少年在学校的正规教育形式下学习和认识铜鼓文化,普及铜鼓文化知识,并有计划地选拔、通过政府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年轻的铜鼓文化传承人,为广南铜鼓传承人的培养打下基础。[11]

民间方面。可以向壮族铜鼓舞文化示范点―贵马村学习,按不同年龄层次将本村的男女老少分为老年队、中年队和少年队,并向他们传授铜鼓文化,交他们跳铜鼓舞。让年老一代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精华传给年轻一代,让年轻一代将老一代传承人的精华承接下来。此外,还可以铜鼓成立铜鼓文化培训班、学习班的方式强化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意识。

5.3 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唤起保护铜鼓文化自觉性

合理、科学的开发旅游能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 民族文化的精华得到提炼、弘扬和发展。[12]人们对铜鼓文化保护的忽视及意识的薄弱,源于他们对铜鼓文化价值的不了解和低估。民族文化旅游事业的开发,不仅能直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让人们重新正视铜鼓文化价值,形成保护铜鼓文化的自觉性,还能加大铜鼓文化的宣传,提高铜鼓的地位。旅游业发展好了,人们可以通过制作铜鼓模型的工艺品,表演铜鼓舞等方式将铜鼓文化告诉游客。可以说,旅游事业的发展,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和鞭策人们对铜鼓文化的学习。而当地人们在看到铜鼓文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后,人们就拥有主动学习和保护铜鼓的自觉性;在旅游业盛行的当下,那些经常外出上学、打工、工作的人们也不得不主动学习点铜鼓文化和景点情况以便回答朋友、同学的咨询,对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广南旅游事业有旅游商品严重拖后腿的现象,所以,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制造出品种多、质量好、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工艺品,进一步优化广南了旅游产业链。

6.结束语

广南壮族铜鼓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部分,铜鼓凝聚了壮族同胞们2000多年的文化精髓,是研究广南壮族及其文化的基础和增加壮族凝聚力的有效力量。近年来,虽然广南铜鼓文化受到政府、民间和学界等各方面的关注,但它在传承与保护中仍面临着铜鼓流失、传承人出现断层、铜鼓文化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应基于广南实际情况,提出确定铜鼓保管权责,防止铜鼓流失,完善铜鼓文化激励和教育机制积极及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唤起保护铜鼓文化自觉性的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秦红增,万辅彬.壮族铜鼓文化的复兴及其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启示[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6).

[2]陆贵庭.广南壮族与铜鼓[J].民族艺术研究,1999,(4).

[3]兰天明.天籁之音―广南铜鼓与舞文化的渊源文山新闻网.

[4]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N].北京大学学报,2002,(5).

[5]郑海燕,栾坤.谈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评析滇、桂、黔三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N].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7).

[6]陈祯祥.广南句町青铜文化遗存调研分析,广南县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初稿.

[7]广南民族博物馆.全县铜鼓资料简介.

[8]试论句町古国与广南壮族的渊源广南县人民政府网.

[9] 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6.

[10]徐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定及其意义[J].大众文艺,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