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学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学理论范文1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海淀 100088
[摘要]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有三篇是主要谈论政治哲学的,而且很明显这三篇有着不同的气质和倾向,对法律的不同态度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理想国》中,法律只是一种无能的意见,因为对于了解真正知识并且掌握绝对权力的哲学王来说,法律只会束缚哲学王的手脚。因此,法律免不了被排除在理想国之外的命运。但在《政治家》和《法律篇》中,法律却被视作是一条将其晚期国家理论串连起来的金质纽带,并且重回了政治舞台的中央,而这对柏拉图来说,实际上为了恢复法律在希腊政治理想中所占据的地位。
[
关键词 ]柏拉图;法律;《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一、引言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也是西方文化传统当之无愧的奠墓人之一,其重要性,从怀特海曾说过的一句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名言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他认为,“关于全部西方哲学传统的普遍特征,可以最稳妥地概括为: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1。因此,要理解和读懂西方政治思想,柏拉图是个绝对绕不过去的槛。但是柏拉图著作中所阐述的一系列理论,尤其是其有关于政治学的理论,对于熟习了自由主义观念的现代人来讲,往往会感觉到陌生与费解,因为柏拉图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与现代人谈论政治话题、陈述政治理论的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还是因为柏拉图理论自身所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柏拉图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和所提出的一些命题,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的情况。因此,要比较深刻地理解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就必须认真处理其政治哲学理论中的不一致之处。而本文主要从法律这一个角度来展开论述。
首先,在《理想国》中,法律乃是一个略而不论的问题,柏拉图根本就不打算要在其构建的理想王国中为法律留出一个位置。然而这样一种对法律的处理方法,与希腊政治理想中的公民自治观念和法律下的自由观念,是显然相悖的。这不免让后世的柏拉图的研究者感到诧异与惊奇:为什么一个在希腊城邦的典范雅典土生土长的而且对政治事务极富洞察力和对政治理论极富穿透力的伟大思想家,居然会对希腊人十分珍视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如此地视而不见呢?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柏拉图的《政治家》和《法律篇》时,我们又更加疑惑了,因为在这两部著作中柏拉图把法律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并认为法律乃是一根将其国家理论串联起来的金质纽带,而这明显与其在《理想国》中对法律的蔑视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们曾经对作为无能意见的法律满怀不屑的柏拉图到后来竟会把法律提到一个如此至高无上的位置?对以上疑问的回答,就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理想国》与作为无能意见的法律
在柏拉图三篇主要讨论政治哲学问题的对话录中,《理想国》是最能够表达柏拉图对政治的一般认识的著作,也是最能够与其哲学理论一脉相承的著作,可以说《理想国》就是柏拉图的“哲学理论在政治领域的运用”2。就《理想国》一书的意图而言,乃是要构建一个完美的理想国家的“样板”,或者换一种说法,乃是要以一种极端化的并且十分简洁的逻辑推理方式来揭示作为国家这样的一个实体所应该具有的本质原则和标准。3而且,柏拉图认为,通过这些“样板”及其所体现的“标准”,就可以“判断我们的幸福或不幸,以及我们的幸福或不幸的程度”。4因此,柏拉图所希望揭示的是关于城邦的一般性的科学,而非对某个特定城邦的具体认识。
在柏拉图以这种极端化的逻辑推理方式构建起来的理想国家模型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柏拉图对法律的问题采取了略而不论的态度。从《理想国》中柏拉图所设计的苏格拉底与智者们的一些对话,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对法律的蔑视态度。比如,柏拉图认为,国家没有必要制定繁琐冗杂的法律,“因为,仅仅订成条款写在纸上,这种法律是得不到遵守的,也是不会持久的”5。柏拉图还强调,“真正的立法家不应当把力气花在法律和宪法方面做这一类的事情,不论是在政治秩序不好的国家还是在政治秩序良好的国家;因为在政治秩序良好的国家里法律和宪法是无济于事的,而在秩序良好的国家里法律和宪法有的不难设计出来,有的则可以从前人的法律条例中很方便地引申出来。”6所以,柏拉图假借苏格拉底之口,对那种试图通过制定或修改法律来杜绝各种社会弊端的做法表示极力的反对,认为主张这种做法的人“总希望找到一个办法来杜绝商业上的以及我刚才所说的那些其他方面的弊端”,然而“他们不明白,他们这样做其实等于在砍九头蛇的脑袋”。7在柏拉图看来,法律属于“约定”8的范畴,源出于习惯和惯例,是从一个个先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的产物,而习惯、惯例、经验等一切属于约定范畴的东西,却都只不过是一些残缺不全的、甚至是虚幻和错误的无能意见而已。因此,在柏拉图看来,法律也不过只是一些无用的意见,法律的目的“仅仅在于提供一种最不拙劣的能够的与一般情势相适应的规则而已”,所以,法律显然不能帮助国家的统治者达到国家的理想状态。9
然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法律所采取的蔑视态度并视其为无能意见而将其从理想国中清除出去的做法,却构成了对城邦政治理想和信念的一种完全否定,而且也是对城邦自由公民身份的政治理想的一种完全否定,因为城邦的政治理想与这样一种信念密切相关,即真正的自由与尊严只有在人们都服从法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关于城邦的政治理想,萨拜因有过非常精彩描述。他认为,“城邦是一个共同体,而在这个共同体中,它的成员过着一种和谐的共同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尽可能多的公民被允许积极参与公共活动,而不会因为地位或财富的差别而受到歧视;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公民的才能都能够找到一种自然的、自发的和愉快的展示平台。”10对于公民来说,自由则意味着他能够自由地理解、自由地辩论和自由地贡献。但是要保证自由公民政治理想的实现,就必须排除和拒绝专断意志的存在,因为一旦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的专断意志处于统治地位,其他人就可能被迫放弃自己的意志,而这样一种情况下,将毫无自由与尊严可言。因此,要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尊严,就必须保证公民个人意志不会受到他人专断意志的支配,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能依靠公正无私的法律,也就是说,真正的自由只可能是法律之下的自由。
既然在城邦的政治理想中法律乃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因素,那么,人们绝对难以想象,像柏拉图这样一个在古希腊城邦的典范雅典土生土长的而且对政治事务极富洞察力和对政治理论极富穿透力的伟大思想家,居然会对法律这一在城邦政治理想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没有任何察觉;人们也绝对难以相信,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法律所采取的蔑视态度并视其为无能意见而将其从理想国中清除出去的做法,是因为柏拉图未认识到城邦政治理想中法律的重要性而造成的。事实上,柏拉图在其另一部晚期著作《法律篇》中,一改以前对法律的蔑视态度,并且让法律回归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央。因此,本文认为柏拉图对法律的这样一种处理方式必定有其他可能的理由。而且这个可能的理由,与其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和逻辑推论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正如萨拜因所言,“柏拉图对法律问题采取略而不论的做法,乃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因为如果柏拉图的前提是正确的,那么他的论证过程就是无可辩驳的。”11因此,下文主要从柏拉图理想国家理论的基本信念出发,来理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法律所采取的基本态度。
在柏拉图一生中,他对政治本身一直怀抱有始终不渝的信念,这一信念就是他从其恩师苏格拉底那里习得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构成了柏拉图整个政治理论的起点,也是支撑其理想国家理论的最根本的基础。12这一基本信念,意味着这样一种内涵,即“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客观上都可能存在着一种善的生活或一种美好的生活;这样一种善的生活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可以通过有条理的认知过程得到定义,因而也可以运用智性的方法加以探究”,或者说,“存在着一种应该予以了解的客观的善,而且这种善实际上也是能够经由理性的或者合乎逻辑的研究——而不是经由直觉、臆断或者运气——而为人们所知道的”,而且这样一种客观的善或者善的生活,乃是人们所应当实现和追求的。13
既然如此,那么人们就应该去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和追求他们应当实现和追求的善的生活,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首先知道什么是善的生活。但是,这种善本身或者善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和了解的,因为这样一种客观的善,必须要经由一种的理性的研究方式才能为人所知,然而这理性的研究方式,一般只有真正的具有高超智慧的人才能把握,而一般的大众是无法掌握这种方法的,因为大众本身就是个大诡辩家,他们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违背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而把整个社会风气搞得乌烟瘴气,而且大众非常缺乏一种自我审查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懂得真正的知识与表象和各种无能的意见之间的区别。但是对于掌握了真正智慧的人来说,也就是懂得真正的正确哲学的哲学王,则不一样,因为哲学王“在接受从分的知识训练之后,能够在根本上养成一种对善生活的深刻认识,因而随时准备对真善与伪善以及达至真善的适当手段与不适当手段”。14
因此,在柏拉图看来,治理国家应该是一门依靠精准知识的艺术,而只有真正的哲学王才能掌握这样的艺术。顺着这一逻辑下去,就得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那就是,知道善的人应当在国家中拥有决定性的权力,因为只有这样的哲学王才能按照关于善的真正知识去正当地使用权力。从中可以看出,柏拉图对知识与权力相结合的合理性和可能性深信不疑,他认为“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或者出于某种神迹,政治家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就不会有好日子过”。15但是在柏拉图看来,哲学王用于来治理国家的关于善的真实知识,与那种在现实城邦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但却没有经过理性审视的属于约定范畴的法律,是绝对不同的。在柏拉图看来,法律只是一种最不拙劣的能够与一般情势相适应的规则而已,它不能涵盖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法律从来不能签署一条对所有人具有约束力的命令,这条命令能使每个人出于最佳状态,也不能精确地规定社会每一成员在任何时刻都知道什么是好的,怎样做是正确的”16,也就是说,法律仅仅在于保证一种能够为社会中大多数人所接受和适应的一般化的最不坏的生活与秩序,它对于实现一种绝对的善的生活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法律源出于习惯和惯例,而且是从一个个无法追溯其源头的先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常的产物,它与那种经由理性方式洞见自然或本性而产生的智慧与真知是绝对不同的。
因此,在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国中掌握了绝对权力的哲学王,是绝对不可能依据法律来去实施统治和治理国家的,因为这样的法律是不能帮助人们达至善的生活的。倘若允许法律在已经出现哲学王的国家中存在的话,那么法律规则只会起到束缚哲学王手脚的作用,让哲学王按照僵化的法律去治理国家,就好比要强迫一个有经验的医生从医学教科书的处方中去抄袭药方。对于已经掌握了一种经由理性方式洞见自然或本性而产生的智慧与真知的哲学王来说,是不可能因为法律的主张而放弃己见的,法律对这样的哲学王而言,不过是一个蹩脚的工具而已。
三、《政治家》、《法律篇》与作为金质纽带的法律
如上文所述,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法律当作无能的意见而排除在其理想国家理论之外,而且这完全是其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所导致的逻辑后果,因为如果统治者只是依凭他们卓越的真知而掌握权力的话,那么含混的法律规则的存在只会束缚哲学王的手脚。然而,在其另外两部比较晚期的讨论政治问题的作品即《政治家》和《法律篇》中,柏拉图却一改其对法律的蔑视态度,不仅重新审视了法律的重要性,而且还概述了一个法律至上的法治国家——这意味着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臣民都必须同样遵守法律。在《政治家》中,柏拉图认为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应当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没有法律,人类“就和最野蛮的动物没有任何区别”了,“任何公民都不能冒险去做任何违反法律的事,如果他敢这样做,那么他会被处死或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即便是明智者,也必须无一例外地遵守法律,尽管法律的正义和智慧不及他的正义和智慧,他还是必须服从和遵守法律,禁止任何个人或团队有任何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法律对所有的人具有普遍适用性。17在《法律篇》中,柏拉图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法律的这一全新态度和看法,而且他还把法律看作是一根非常重要的金质纽带。柏拉图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诸神制作的木偶”,我们身体的内在状态“就像牵引木偶的绳子,被它们拉着活动”,但“它们之间是相互对立的,把我们拉向不同的方面”,然而事实上我们“必须服从某一种拉力,但同时也要抗拒其他所有绳子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必须服从国家公法的纽带,亦即金质和神圣的纽带,这根纽带是柔韧的和始终不变的,因为它是黄金制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与法合作,只要它的制定是高尚的”。18
从这些引文可以看出,柏拉图晚期的国家理论乃是用那根金质的法律纽带串连起来的,也就是说,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所概述的国家乃是一种法律至上的统治。在此处,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曾在《理想国》中对法律那么不屑一顾的柏拉图会在其晚期著作中要重新审视法律,而且还赋予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呢?为什么柏拉图的政治理论形态从早期到晚期会发生那么剧烈的改变:从哲学王的统治到法律至上的统治?
其实,对于这一问题,柏拉图已经隐约地做出了一些回答。尽管《政治家》和《法律篇》的目的是要描述一个法律至上的国家,但是柏拉图仍然认为这样的法律至上的统治只是一个次优的国家,而真正最好的统治乃是他在《理想国》中所描述的“真正的哲学家”的统治,而且一旦这样的“理想的统治者在世上出现,那么我们仍旧应当拥戴他的统治,而他也会把时间用于治理这个真正的共同体”,在那里我们会“有最严格的公正和最完善的幸福”。19然而,倘若这样真正的哲学王的统治要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得以实现,那就必须有一个必要的条件:掌握真正知识与智慧的哲学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而对于这一点,柏拉图却表示了怀疑,甚至就否定了在政治现实中这样的哲学家出现的可能。他认为,“与蜂群产生蜂王那样的自然过程不同,国王并不会以这种自然的方式在城邦中产生——他的身体和心灵都格外卓越,马上就能掌握各种事物。因此,人们只好聚集起来,制定成文的法律,尽快追踪那正在逝去的真正的政制。”20
而且,即使是有“明智者”存在,21法律也是必要的,因为明智者不可能每一个时间都给予个别的指示,因此他“必须要一些比较普通的指示”,以适合所有普通人的一般利益。而且他们不可能总守在无数愚人的身边,告诉每个人应该怎样做。所有的法律对于真正的哲学王来说都是蹩脚的工具,但在现实政治治理中,法律却是必不可少的替代物。22当柏拉图在《政治家》和《法律篇》中从政治现实角度来考虑政治问题时,他就不得不需要面对和处理许多在《理想国》中被简单化或者没得到认真考虑的复杂问题,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一个恰当的处理,法律却是必不可少的。正如上文所讲的,法律乃是经验积累的产物:它经由一个判例摸索前进,并使它的规则适合于处理各种新出现的案例。虽然从科学和技艺的角度来说,法律与那种经由理性的科学方式而得出的智慧十分不同,而且会被人们当成可笑的东西而加以排斥,但是它并非绝对的无用,相反在其中隐含着理性所不及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于达到和实现绝对完善的政治秩序也许是无能为力的,但它却能够保证一种能够为社会中大多数人所能接受和适应的一般化的最不坏的生活与秩序,而这一点在实际的政治实践中却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柏拉图晚期的政治理论中,法律重回了政治的舞台,并且确立了法律至高无上的这一个根本原则。在《法律篇》中,法律取代了理性,走上了政治的最高位。
四、结语
在柏拉图主要讨论政治哲学的三篇对话录中,明显呈现出了一些不同的气质:《理想国》是要以一种无所顾忌的思辨方式来建构一个绝对的理想国家,而《政治家》《法律篇》则是要一种更加直接而现实的方式来直面各种政治现实。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是要描述一个完善的理想国家,但是这个理想国家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是几乎没有实现的希望的,而且这一点柏拉图自己也承认。然而这并不影响《理想国》成为伟大的经典,《理想国》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不能实现,因为人类历史是不断传承的,而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会在这一理想的驱动和诱惑下不断向这一理想逼近。《理想国》的目的并不是要描述既存的国家,而是要发现这些既存国家所有的根本性的实质和原则。但是柏拉图却采取一种完全理性化的科学方式来完成这一任务。而这样一种方式,导致了柏拉图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乃是有知识的人与没有知识的愚者之间的关系,而统治者正是凭借其“真知灼见”而赢得其绝对的政治权力的。相应地,法律就必然会被排除在国家之外,因为由经验和习惯逐渐发展起来的法律绝对不是统治者所掌握的那种知识。然而把法律从国家之中排除出去,却与希腊的政治理想是相违背的,因为只有公正无私的法律才能保证公民的自由与尊严。
而当柏拉图在《政治家》和《法律篇》中谈论各种现实的政治问题时,他又不得不把法律请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央,因为在真正的哲学家不可得的情况下,只有法律才能应对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并且保障一个虽然不会是最好却也不会是最坏的秩序。但是当他把法律召回到政治舞台时,却不能对其做出有力的正当性证明,因为在他的哲学理论,是绝对不可能为法律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的。所以,对柏拉图而言,他对法律的全新态度只是一种信念而已。23只有到了其学生亚里士多德那里,才较为合适地论证了法律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作者简介
罗轶轩(1989.02--),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政治思想。
注释
1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过程与实在》,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70页。
2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3尽管柏拉图的《理想国》所包含的主题十分丰富,但其中所阐释的政治理论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颇为简洁的逻辑结构”。《理想国》中的政治理论可以“被归纳为几个命题,而所有这些命题不仅有一个单一的观点所支配,而且也可以用一种抽象的推理方式被严谨地推论出来”。参见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卷)》,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4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13页。
5同上,第140页。
6同上,第143页。
7总主编徐大同、主编王乐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6页。
8涉及约定这一概念,就有必要对古希腊哲学中关于自然与约定对勘的问题进行一下说明。当古希腊哲人的研究方向由物理世界转向人类世界时,古希腊人逐渐发现了人之习俗的多样性和易变性,而这些多样和易变的习俗被认为是属于“约定”的范畴。而且希腊哲人们认为,在这些多样化的约定背后存在着一个最根本的决定一切的东西,那就是“自然”。但对于“自然”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智者派与苏格拉底显然有不同的看法,而柏拉图明显是赞成并且发展苏格拉底的观点,认为自然乃是人类和世界中所固有的一种正义和正当的法则,而且是可以经由理性的或符合逻辑的研究而为人们所知道的。参见厄奈斯特·巴克:《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卢华萍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7-130页。
9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卷)》,第99-100页。
10同上,第43页。
11同上,第99页。
12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第64-65页。
13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卷)》,第68-74页。
14同上,第70页。
15柏拉图:《第七封信》,载《柏拉图全卷(第四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16柏拉图:《政治家篇》,载《柏拉图全卷(第三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5-146页。
17总主编徐大同、主编王乐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6-217页。.
18柏拉图:《法律篇》,载《柏拉图全卷(第三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0-391页。
19柏拉图:《政治家篇》,第157页。
20同上,第157页。
21这里的“明智者”,与柏拉图所推崇的理想状态下的掌握真知的完善的哲学王是不一样的。这个“明智者”,是指在现实中能后出现的并且受着人性种种限制的聪明人。
政治学理论范文2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评价;创新能力
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常常被学生们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学科。又由于政治学科在中考中占得分数少,即使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也一样可以轻松过关,所以很多学生更加不重视政治课,往往是讲台上老师津津有味的讲,而讲台下学生们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这不仅无助于学生思想道德和品质的培养,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所以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是破除这种被动式学习的根本。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同样是教学中的重要构建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素质,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和教学魅力,使学生喜爱教师,喜爱政治学科。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互动;乐于接受教师所安排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不仅有利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还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中,政治课教学形式单挑,主要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时间久了,学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分组讨论、小组辩论、师生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倾听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有效方法。课堂教学中,对于问题的回答,不论学生所说的对与错,不论学生的回答对于教师来说有多怪异、多离谱,教师都要认真的给予解答。简单的对与错的评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学生产生气馁和压抑情绪,从而提不起学习兴趣。具体的、适当的,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教师要以欣赏信任的心态,多给学生一些表述自己看法和想法的时间;以宽容和耐心,充分感受学生的所想,认真对待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做学生的忠实听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释疑。
2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备课中,要精选素材。从实际生活中入手,挑选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或题结合课本理论进行讲解,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生动化、具体化。创设情境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创新意识,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使用挂图、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同样为情境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升级教学方法,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变得容易起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满足。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同样是教学中的重要构建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素质,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和教学魅力,使学生喜爱教师,喜爱政治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互动;乐于接受教师所安排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中,政治课教学形式单调,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时间久了,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分组讨论、小组辩论、师生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探究式教学不必拘泥于某些内容和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各种方式方法相互配合使用,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比较、归纳等方法获得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应重过程而轻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是学生获得体验,拓展学生知识眼界,培养自主思维能力的过程,其重要性要比简单的结果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探究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导并帮助学生跨越难题,达到知识的彼岸;探究的结果也许并不完美,但教师仍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美,使学生得到付出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知识是无止境的,而且政治课的大部份内容都是注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那么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也是有着阶段性的,所以教师不必对某些问题的答案定死,而是要给学生留有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大胆提出质疑的创新精神。
3 提高自身素质,确保素质教育的实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政治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以感召学生、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外,还要利用工作之余更多地涉猎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语、数、外、史、地、生知识,坚持每天听新闻、看报刊,不断积累材料、知识更新,实现自我充电和自我完善,以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学生接受的信息增多,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多地进行理论分析,而应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引导他们密切关注社会现实,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掌握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教材,并在观察分析大量材料、信息过程中,悟出道理,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要想上好政治课,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转变思想,还要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变教师的主体地位为主导,变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学习。这样,教师的教学素质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在政治学科中自由的发挥成长,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关键,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注释
[1]徐颖,韩孟华.关于创新教育的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2]李如志.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7).
参考文献
[3]杨亚玲.初中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11.
政治学理论范文3
一学科知识的广博吸储能力和纵深研究能力的协调发展
美国的贝恩在《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中讲:“杰出的老师在各自的领域内追求重要的智力和科学或艺术的发展,从事调查研究,对他们所教的学科有重要而独到的见解,经常广泛涉猎其他领域(这些领域有时跟他们自己的领域相距甚远),强烈关注他们学科中更为概括性的问题”,[1]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感觉方式”产生“持久的实质性的影响”。高校教师应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纵深的问题研究能力,可能是一个常识。而我们还远未认识到这方面能力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思想方面的影响意义。因此,对于高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这方面能力发展尤为重要。但目前我们高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班级超大、课时数量超多、行政检查考评超繁等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挤占了他们大部分自由读书和研究时间。教师读书少,能静心研读经典书籍更少。对理论研究新成果、新动态则更难抽出时间关注。部分教师授课往往只能满足于迎合学生,满足于将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材的一些本本和条条诠释得“形象”、“生动”,甚至讲一些与课程无关的趣闻轶事,以应付课堂教学管理层和学生方面考核评价。主观方面,教师们也往往只是将教学纯粹当成自己谋生糊口或职称晋级的工具,用一种实利主义态度对待读书和教学问题。学生方面也只是为了混学分,一听了之一考了之,很难说能在学习、生活、行为和思想方面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制约着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吸收、储备和内化能力的发展以及对相关前沿理论问题进行纵深研究能力的发展。问题的解决,需要:
首先,教师管理层应从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师生发展长远大局利益出发,尊重大学教学规律,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师课程课时安排、课堂教学学生数规模控制、教育教学评价考核等方面需要合理化,还给教师充分的自我发展时间和空间。改革时下流行的自上而下的“全能型”的“管制”、“控制”、“物质利益刺激奖惩”等教师管理理念和相应的评价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
其次,应加强自身对本学科知识理论的广泛吸纳和储备能力的发展。高校各专业教师不仅要全面扎实地掌握本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把握该课程的最复杂的问题是什么、前沿的问题是什么以及相应社会实践提出哪些新的相关课题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方面要求应更加突出。仅靠一时吸纳和储备的知识理论是非常不够的,还要确保这些知识理论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发展。
最后,应注重对学科知识理论纵深层面的研究探讨能力的发展。思想政治经典理论是人类社会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各门科学知识的结晶,并且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吸纳和储备能力,更需要对不断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根究底的研究,厚积薄发。教师需要改灌输诠释型的“讲授教材”模式为问题探讨型的“运用教材”模式,积极探索专题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注时代热点和探解时代难题的学科专业魅力。这些都要求教师对自身学科知识的广博吸储能力和纵深研究能力加以协调发展。
二学科理论的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上,教师们往往出于“政治恐惧症”的畏惧心理或出于学生应试考研的目的,将教材视为“圣经”只能照本宣科或只是满足于列举出一些陈旧事例对教材加以诠释。其结果往往遮蔽甚至了思想政治理论的自身创新和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为此,需要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协调发展,而就目前教育教学的现状来说。其关键则在于教师对于专业理论的创新能力的自我发展:
第一,用发展的中国化的思想政治理论及其成果教育和启迪大学生。当前改革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急需我们的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做出正面引导和探讨。其关键在于要立足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原则和立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回避疑难问题,坚持以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
第二,勤于自我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过程中重要内容,又称教学实践反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反思就是要通过反思,完善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能力结构,不断迈向更高的层面,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此,需要教师在思想上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经常自我审视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落后于时代、社会和学生。教学目标、过程、方法、手段等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等。授课内容是否有新的信息量,体现科学理论的最新成果。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是否把理论讲深、讲透、讲到位,是否具有给学生以启迪感染、穿透心灵的力量。
第三,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民主。在当前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由于各种思想对学生的冲击和影响,亟需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开放式教学加以引导,使课堂成为一个思想自由的空间。思想政治理论是一个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弘扬真理的思想理论体系。真理并不惧怕辩论。真理本性就是需要通过辩论,将事实及其道理变为明晰。思想政治理论也是开放和创新的理论体系,不是“圣经”教条式的启示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自由并不天然矛盾和冲突。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说:“创新的(创造的)发展总是以异常的思想变成主流思想的方式进行的”。[2]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决不应当拒绝新问题、新观点、新事物、新发现、新研究领域等个性意见。教师应积极面对新问题,运用互动式、参与式、研究式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对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悟,而不是将现有理论教条化、绝对化,扼杀学生对真理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话语理性化思辨能力和生活化“译码”能力的协调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课堂”,更重要的是“进头脑”、“进心灵”和“进生活”。尽管课程相当多的内容逻辑性强、理性思辨力强,相对抽象和晦涩。但培养新一代大学生喜爱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作为一个民族未来的高层次人才群体———所具备的必要的理论理性的思维素养能力。这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重要目标。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发展自身教学话语逻辑表达的理性化思辨能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关于世界、社会、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规律的知识有机融化到自身的思想、知识和价值观念结构中。在课堂讲授中,又通过自己的话语科学地表述出来,并彰显其学科语言的理论魅力。另一方面,还要把相对抽象、晦涩的思想政治理论用贴近学生知识和生活背景的“生活化”话语组织和表达出来,使课程内容听起来更简明、更贴近自己生活。这就是要发展教师的教学话语的“生活化”能力。这两种能力应得到协调和谐的发展,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教学专业吸引力和课堂吸引力的关键之所在。
发展教学话语理性化思辨能力,要求教师把握学科的逻辑结构,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具备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自觉运用逻辑规则,智慧处理所教的理论知识关系。教学话语概念准确、推理明晰、哲理深刻、张弛有度。帮助学生深刻把握概念的本质,并正确学会运用思想政治学科专业语言概念进行必要的推理和思维。将大学生理论学习引向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提高其大学生理论理性思辩能力。
发展教师教学话语生活化“译码”能力,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看成是一个教学双方传播和交流信息的过程。教学双方如果要保持一个经常性互动的过程,教师首先要进行将课程抽象理论进行“译码”工作。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知识结构,通过“译码”将教材抽象理论“翻译”为学生所理解的信息。教师的教学话语要求准确明晰、自然流畅,善于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晦涩难懂的书面语言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化”日常话语。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不是演小品、相声的剧场。忌一味迎合学生,把插科打诨当成幽默风趣,将政治课教学媚俗化、庸俗化和功利化,矮化、丑化甚至抹杀思想政治理论的思想崇高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
四课堂教学规范的调控能力和机智的激活能力的协调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个组织化的过程。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个性特征自由化、学习动机功利化等,这些都为教师组织课堂秩序带来一定的挑战。如何吸引学生认真地坐下来听课,怎么把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表达得深入浅出,并被学生吸收内化。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调控能力和机智激活能力,并使这两种能力得以和谐协调发展。这要求教师:
首先,应注重发展原理性的理论与现实的案例相结合的能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既要原则性地还原经典作家的文本、把握理论实质,又需要与丰富社会现实相结合,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从学生具体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运用鲜活的案例积极引导学生。其次,要发展教师主导讲解与机智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相结合的能力。现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纯粹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激励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起主导作用,正确地指引学生学习和思想的方向,又要智慧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周密地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参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在讨论、分析问题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方平等对话的氛围中,使得学生理解和体会思想政治理论的现实意义,明确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使学生确立坚持真理、捍卫价值观立场的信念。最后,还要发展理论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能力。教师在保证理论讲解原则性基础上,灵活技巧地把趣味性教学内容因素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等将趣味性手段等元素综合融入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机智调节课堂气氛和节奏。
五理性认知能力和道德躬行能力的协调发展
“师德自律之所以成为现实,这与教师的理性认知能力和理性评价能力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3]在当下物质欲望急速膨胀,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背景和境遇中,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自我理性认知能力,就是要从本专业视角科学认识课程、认识自我和社会,从而理智地把握教学教育所关涉的各种利益关系。而自我道德躬行能力的发展,则是教师从个体自我内在心灵上逐步加强自我道德素养、提升道德境界和坚固道德信念。要在教学和实践中自觉做学生的道德榜样和思想启蒙者,使自己的理性认知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协调发展。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整体利益观和长远利益观,从专业化高度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坚定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岗位的职业信念。由衷敬重经典作家们的人格,走进他们的精神生活世界,领略他们思想的理论魅力和人格魅力。只有教师率先真切体悟和自觉认同的理论真谛,才能使自己的职业情感和精神深受其鼓舞,进而,也才能从理性、情感和精神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和体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魅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发展自身引人向善向美的道德教化和审美引导能力。应时刻注意知行合一、以身作则。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不懈地提升自我道德和审美境界,是每个教师人格修养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天职”。“教师作为一个处于双重状态的主体来说,必须要有个双重的义务和责任。道德实践既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伦理道德,也关系到他们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试图给学生传授什么”。[4]那些富有爱心和道德审美亲和力的教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对其传授的知识更易入耳、入脑、入心。教师不只是从理论上教育学生,更要从心灵上感化、升华学生,显示其他学科知识教学很难替代的效果。
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协调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某一方面能力内在的协调和谐的发展,更是几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教育和教学的专业魅力和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推进高校中国化“三进”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
[2]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革命[M].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
政治学理论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22-02
党的十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就鲜明宣示了,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阶段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一批“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引领国家民族发展的优秀人才”,就必须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在实践教学进程中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方面仍面临许多窘境,实施环节比较薄弱。为此,面对此现状,非常有必要探索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改变目前实践教学的窘境。
一、 诠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含义及特征
1.“实践教学”特定内涵是指校外的实践,即走出校门,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要求,有组织地参与“五位一体”的教育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则是一门独立设置的课程,它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由课堂到社会、由书本到实际、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过程。从形式上看,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三种形式,它能够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科研有机的相结合。其中课堂实践强调了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现实生活过程,科研实践拓展了教育空间,三者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2.从课程设置特征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自成课程体系,是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平行存在,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深入社会实际为核心,以主题形式对课程资源整合。
3.从课程本质特征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特征。课程结构由单向性实践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和潜在性实践教学构成。凸显出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还包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的广义的德育活动。
4.从课程形式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实践性学习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并重的课程,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强调实践性学习过程中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课程实施方式上除本身固有的实践性学习特点外,还具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科学研究方式获取综合运用知识,内化相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拓宽学生学科知识的视野,这种学习过程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学方式将科学理论内化为主体信念,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
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
在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础上,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它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三种基本形式。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践教学,即单项性教学实践,表现为学科内容独立操作,把课上实践与课下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课上实践主要是以教师专题讲授、学生之间辩论、案例教学分析、主客体异位教学的方式;课上实践教学还体现在案例教学和学生模拟教学之中,教师将社会一些新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案例进行课堂理论教学。课下实践是教师组织学生听报告、看录像、影视欣赏等学习方式深化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可以激发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疑惑点的求知欲,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能够在有效的时空中教与学双方相互促进,整合了教育资源,对学科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2.思想政治理论课科研实践教学,即理论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科研实践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新知、共享成果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体,学生可通过不同的课题去探索实践,从选题、调研和评估等环节的实践过程中亲自实践、操作和体验。教师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意外问题进行引导而发挥作用,因势利导地将学生的研究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并推向深入。在活动时空上,没有固定的教师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即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主要有教学实践、专业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社会工作、科技学术活动、军政训练、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勤工俭学、校园文化活动等九大类型。最佳方式是让部分学生干部进行短期挂职锻炼、岗位见习以及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开展系列社会调研工作;还可以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学生活动空间,让学生去亲自感知和体验。但要强调的是,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不可以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不是简单等同于社会实践,需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
改变模糊认识,提升“实践教学”课程的认知,不能将社会实践等同或替代实践教学,也不能用社会实践补充单一的理论教学。
1.明确方向“定”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按照课程体系及教学规律,以学生能力为主线,以主体项目为明线,以知识内容为暗线的实践教学,不能以实践活动替代实践教学。所以,要坚持针对性原则:应用针对性原则进行实践教学探索,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层次和思想意识,选择适宜的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展开社会调查、观看影像资料、举办读书活动、开展演讲赛、主体辩论等体验性活动;针对以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项目为任务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坚持时效性原则: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在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坚持时代性原则:要充分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和时代特征。坚持计划性原则:把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整体工作计划之中,保证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按照一定的步骤规划进行。
2.资源整合“定”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力机制。全员育人要以整合专业课教学、学工处、团委及学生社团组织的实践活动等资源相互配合。构建传授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并重、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理论引导与实践锻炼相统一、形成实践教学合力机制。全程育人方面加强学校特有的人文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设大学生校内创业基地、开展专题讲座。积极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资源和基地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拓路径,真正达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教育。在全员育人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要结合本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发挥学生专业技术的特长,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强化实践教学对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化的促进作用。借助本土社会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中选择实践教育内容,积极与地方政府、党团工妇组织、专项性行业协会、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等部门协调沟通,利用本地资源达到全员教育的效果。
3.形式创新“定”路径。通过课内课外自我实践教学、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假期实践教学基地,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基地、科研讲坛、学者论坛、专题演讲等教育活动为载体。课内自我实践教学,以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等形式,观看经典影视,阅读经典文学,欣赏经典文化展览,根据学科课程要求确定具体内容。在课外自我实践教学中,要模拟实践教学、课外学习活动,关注并重视网络、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的完善和利用。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社会现实,增进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增强对社会现实世界的自觉性,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4.搭建平台“定”保障。要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其首要任务是搭建平台,创建具有生命力的社会实践基地,按照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政策要求,要满足经费投入和财力保障。科学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根据思想政治教学学科综合性特点,配合理论课教育内容的需要,可逐步建立有道德建设、法制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及和谐社会建设基地;搭建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搭建校际、校企、校所等之间的合作关系;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发挥综合育人的功能,全面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立足现实生活世界而又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辩证演进中教育人、引导人、提升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时展特点和党的战略部署,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协同性;要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建设,为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于秋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互动·探究教学模式”[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2] 沈丽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性主体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3] 吴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政治学理论范文5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活动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依据,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就是要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力量,激发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素质,着眼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它既体现了人与人的世界的同一,又体现了人与自身的同一,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
1.尊重人的本身
“以人为本”思想明确了人是人的世界和社会的主体,也意味着人本身就是人的独立人格的主体。因此,人需要关心、需要爱护、需要理解、需要尊重。对人本身的尊重,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充满着人性的关爱和支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当作人,要把他人当作人,也要把自己当作人。
2.确认人的地位
人的存在是产生“以人为本”思想的前提与基础,但“以人为本”并不只是简单承认人的存在,而是要把握人的存在的主体本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不仅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存在的目的,而且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真实主旨,在于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即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
3.肯定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创造价值是人的生存及其活动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是“以人为本”思想所追寻的目标。人积极地创造价值绝不能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还要能够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肯定和重视人的价值的存在,并为人的更大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
4.重视人的发展
人与社会是有机统一的,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手段并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社会的发展需要将最终归结为人的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必要性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立场、观点的问题,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主体是人,客体是人,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才能找到准确位置,增强教育效果,实现应有价值。
1.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需要
培养“四有”新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任务的提出,本身就体现了对人的关注,对人的重视。同时,“育人”任务的完成,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以“育人”为中心的目标,并要求其内容、原则、方法、途径、环境等都必须以“四有”新人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调整和改革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从而形成强大的整体育人合力,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任务的顺利完成。
2.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需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影响,而是作为能动体在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中接受外界影响的。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在其自身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关注他们对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激发他们接受教育的动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增强他们在知行转化中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将社会的要求和科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然后再外化为自身的行动,更好地促进自身修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3.适应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特点的需要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的大学生是处于特定时空范围之中的人,具有自己独特的群体特性。一是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二是价值取向趋于务实。三是行为更加自主,四是更加注重参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行为实际,取得良好的实效,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寻求真理和完善人格,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从而能够有效地面对生活,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符合时展要求的需要
大学生虽然是同龄人中的优秀群体,具有较好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但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大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素质结构,将同样无法适应社会进步和时展对人才的客观需要。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养,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和手段,为其它素质的培养提供导向和动力,不断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和谐健全发展,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进步和时展的合格人才。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措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开展全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科学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又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需要从学生身心的特点及其发展成长的规律出发,根据其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适应不同阶段的特点,确立相应的、具体的培养目标,构建一个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
2.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反映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必须与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相契合,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公民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具体来说,如可以适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大事;进行法治安全教育,重点是让大学生知法、懂法,让其了解一些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法律法规,让其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进行科学及人文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科学方法,树立怀疑精神、实证精神和创新精神,努力在实践活动中求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并指导进一步的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3.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实现四个转变。第一,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其疑惑,解其所难,解其所需,注重实效;第二,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要实现从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自主型”转变,使大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达到入情、入理、入境;第三,由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单纯硬性灌输的方式,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变灌输为渗透,变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第四,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单靠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教育,同时辅助以管理等多种手段,将教育和管理、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合力,发挥综合作用。
另外,还必须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培养能力、磨练意志;要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个性鲜明的校园精神、打造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营造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高校整体育人功能;要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传播先进文化,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使高校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
4.建立健全人性化的高校规章制度管理
高校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重新修订现有制度,切实删除其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成分,增加有利于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早日成才的条款。建立学生意见反映、申诉机制,切实体现广大学生的意志和愿望,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广泛开展学生状况调查、座谈会、谈心活动,加强各方面各层次的沟通交流;建立并落实学生动态上报制度,设立学生信息员队伍,覆盖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场所,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和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做好信息的采集工作,定期上报,作为各级领导决策的依据,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的各方面各环节;开通并时刻关注校园BBS,零距离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态,畅通拓宽信息流通渠道;准确把握学术动态,深入地有针对性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设立学生事务仲裁机构,对学生反映的“不公正待遇”重新给予仲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纠正偏差,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这样的规章制度才能真正为学生所信服,发挥其切实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3]丰子义.如何理解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北京社会科学,2009,(4).
政治学理论范文6
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各组织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充满竞争的动态环境中,挑战与机遇并存,正如Choppin所说:“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还是组织形式的变化,21世纪上半叶的真正挑战将是对动态变化的成功管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依靠大量的、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导致生活标准的相对降低,任何组织试图利用未受教育的劳动力,采用降低工资的经济方式参与竞争,都注定是要失败的。”各国政府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不断追求卓越,保持竞争优势,首先要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其次,要把教育过程作为个人与组织终身学习的过程,对外部变化的调整及适应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实现。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中国入世过渡期的逐渐减少使得我国政府建立学习型组织成为当前的迫切要求。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建立学习型组织势在必行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最突出的特征,传统的行政观念已无法适应“市场化”时代的变化,政府在行政观念上要作出适应新的“时代”调整,即由传统的行政向学习性管理观念进行转变。政府在面对“全球性”市场时所应作出的调整,应是用管理中的学习理念来改造传统的行政理念。重要的是依据政府活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政府的行为,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简言之,就是政府官员要实现从“官僚理念”向“学习理念”、“经营理念”、“责任理念”的转变,即改变原来那种只强调政策的执行而忽视大量资源投入后所产生的实际结果的状况。如今,在世界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产生认同的情况下,对建立学习型政府的必要性也形成了一种广泛共识。“全球性市场”时代要求对官僚体制的政府在结构上作出重大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动态发展变化。社会生活节奏的缓慢是官僚体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这种条件下官僚政府利用其层次系统的权威和功能使大规模的复杂任务得以有效完成。但进入80年代后期以后,全球信息、知识以无与伦比的速度扩展开来,社会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而传统的官僚政府体制严格的层次架构使之无法对社会的动态变化作出灵活的快速反应。官僚政府体制的滞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决策的时宜性差。这是因为官僚体制的政府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的流程经常出现阻塞,从而使决策层不能作出及时决策,影响了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及时处理。二是官僚体制的政府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资源使用的决策权与资源使用的执行权呈现分离状况,因此就出现了有资源配置决策权的却不了解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而决策的执行者虽了解社会的动态需求变化却又没有资源配置的决策权。出于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增强政府对社会需求变化的敏感度,对官僚体制政府进行改革、建立学习型政府的必要性显得日益突出。中国加入WTO后要求建立学习型政府组织
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是公务员的观念、素质和能力要入世。入世对我国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挑战。我国入世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将主要承担三大职责:第一,我国政府必须保证WTO规则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第二,我国政府必须保证管理经济行为的公开、透明。第三,我国政府必须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其实施的管理经济的行为有向法院提起司法审查的权利。为了保证我国政府入世后能全面履行上述三大职责和相关承诺,我们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和观念,改革行政体制和方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学习型政府。首先,要建立有限权力政府,从而在权力的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控制行政权的惟我独尊,切断行政权的无处不在,限制行政权的无所不管,转化行政权的无所不能。其次,要建立遵循正当程序政府,具体表现为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平等原则、公开原则和公正原则。再次,要建立责任政府。责任是法律的生命,政府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主导方面。没有政府责任,行政权的运行就没有制约,公民权的行使就没有保障,违法行政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行政就不可能真正推进。我国入世以后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公民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政府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深刻转变,保证政府始终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责任政府。最后,要真正认识到建立学习型政府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根本途径。建立学习型政府组织的基本要素
在学习组织中,组织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而且远远超过学校教育的内容,在建立学习组织的过程中,应注重如下基本要素。
1、结构化的培训过程:结构化的学习在发展初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训应该与改进小组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在这里,教育和文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有利于组织对动态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2、结构化的信息过程:事实上,用结构化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必须在掌握外部变化信息和内部变化信息的基础之上进行,这也是开发组织策略所必需的。3、过程管理: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过程管理的实践远远超过任何培训,引入具有交叉功能的过程管理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如若不具有关于过程的全面知识,改进组织是不可能的。
4、改进小组:团队是连续改进和连续学习的核心,由此引起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情将是组织实现最终目标的关键,因此,改进小组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在结构化的连续学习过程中,改进小组不再是非正式组织,而是必要的管理工具,有效的改进总离不开改进小组的贡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