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1

关键词:文化背景 BBC CCTV

一.引言:

过去的几十年,纪录片在的创新发展深受关注。毫无疑问,相关人士对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表达等,寄予了极大的关注。BBC作为纪录片频道的领头羊,在全球化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为其他频道纪录片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而CCTV纪录片无疑是中国纪录片的翘楚与代表。本文将从BBC和CCTV两个频道纪录片的文化历史背景方面对两者做比较分析,探究各自的特色,以期为中国纪录片进一步的发展创造提供相关的建设意见。

二.文化因素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性

意念是纪录片创作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通常会影响纪录片创作者创作过程中的选择,包括人物角色的选取、叙述角度的衡量等,会对整个纪录片的呈现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意念通常都深植于创作者的灵魂之中,具体体现在其创作习惯中。这种文化现象是由人类潜意识的行为来控制的,也正是这种潜意识的文化选择导致了跨文化交流中的困难与障。

(一)、传统西方哲学理念对纪录片的影响

1.注重真实和科学性

依据西方哲学,真实性是最重要的主题。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到现代德国的黑格尔、胡塞尔,这些哲学家毕生都致力于追求真理和科学。对西方人来说,真理是第一要素,在其历史发展中地位卓然。

BBC纪录片的制作和拍摄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其主题一般都集中于对理性和真理的追求,对自然、人类文明和社会结构变革的探索。这样,BBC纪录片就能很轻易得实现其教育意义和教学功能,这也为西方人评判问题上更加理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2.注重人类个体性

BBC纪录片呈现出了以人性为导向的趋势,注重个体性和自由意识的展现,关注人类行为,同时,BBC纪录片的主题也围绕这一方面展开,集中体现人类与自然界的角力、人类与社会的平衡,强调个体生活、自由意志以及其内心世界的描摹。

(二).传统中国哲学理念对CCTV纪录片的影响

1、注重人性的真善美

根据传统中国哲学的理念,真理总是与人类的真善美紧密相连的。中国文化起源于五千多年以前,受到的孔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影响深远, CCTV纪录片植根于传统的中国哲学文化大背景下,受到传统审美理论等的影响,其纪录片的重点多是表现人类的真善美。CCTV纪录片的拍摄中选取的角色,多为那些十分具有代表性,能够引起人类感性共鸣的人物。

2、注重集体意识和主流文化的推广

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纪录片起伏平缓、节奏较慢,通常都是单一线索贯穿整个影片,这一艺术理念使得CCTV纪录片能够很好的展现中国传统历史背景,这一点在其大型历史事件类纪录片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结论

通过对BBC纪录片和CCTV纪录片背后传统文化哲学的比对,我们可以看出,BBC纪录片致力于追求真理与科学,表现形式科学化,并努力以此来完成其教育传播功能,强调个人的独特性,鼓励人们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探索世界;CCTV纪录片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的发现与传承,教育意义也多局限在这一点上。

参考文献:

1.Chanan, Micheal (2007), “The Politics of Documentary”,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Stam, Robert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3. 陈家平(2005).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当代期刊.2005-05-01

4. 赖大仁. (2003). 中西文化精神论略.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 025.

5. 李军辉(2012).从《舌尖上的中国》探讨纪录片的选材.大众文艺.2012-08-15

6. 唐宏伟(2010).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探析.东方企业文化.2010-04-15

7. 赵楠(2007).通俗化电视纪录片的题材与视角特征.中国电视.2007-05-15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2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对于卡通动画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它为我们传承下来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意义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传统绘画,历史事件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财富。它的内容不仅渗透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里,更是渗透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骨髓里,然而在这样一个大数据的信息时代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是民族的、世界的,更是无法替代的。如今我们用现代的理念去看传统文化,通过不断的汲取和挖掘传统文化知识,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水墨画、剪纸、年画、戏曲脸谱、木偶戏、皮影戏等与与现代高新软件技术相结合,融入到当今的卡通动画设计当中去,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加以表现和诠释,这样不仅为我国的动画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内容与画面效果,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卡通动画设计中,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动画又是一种商业性的视觉文化,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如果将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在动画作品中,不仅提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知名度,而且在动漫产业上也有所突破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振奋民族精神和青少年成长教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卡通动画设计中,满足了传统文化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要想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的传播与发展,必须拿“创新”为突破口。然而随着动画产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突飞猛进,我们将捉住这一突破口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这便会是一种新的创新,这样不仅可以发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有便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走向国际化。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卡通动画设计中,有助于发展中国自己的动画艺术品牌。经过对我国现代动画产业的现状可以看出,具有影响力的优秀动画片很多都是从美国、日本引入到中国。我国与他们相比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但是,我们却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要想使我国的动画产业走出国门,走向市场,我们必须充分的发挥我们的优势,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文化。

在卡通动画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提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主要特征从审美的眼光看民族性,各民族都具有不同的美学传统,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一旦形成便会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审美活动,因此将慢慢形成具有自身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个性,同时也体现了丰富的时代美学特征和时代文化性格。儒学思想一直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因而从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挖掘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用主流价值体系的“真善美”提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检验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美学标准。真,即艺术的真实性,在艺术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反应出生活的本质。善,即艺术的偏向性,指在艺术作品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美,即艺术的完美性。指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是否有所创新,是否在表现形式上符合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的正能量表现。当代艺术在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并将其艺术运用到卡通动画设计的过程中,更要提倡真、善、美的统一。比如电影《阿凡达》演绎了一部充满刺激性和幻想性情景的一个科幻故事。在故事情节中,阿凡达的人物形象完美的体现出了“真善美”的表现特征。首先,他机智勇敢,敢于挑战国王和那些腐朽的事物,体现了他“真”的一面;其次,他平易近人,可爱幽默,勇于与那些歪风邪气的斗士们做斗争,体现了他“真”的一面;最后,他聪明、幽默、风趣,他倒骑毛驴,笑话连篇,体现了他“美”的一面。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出发,如成语、习俗、故事等优秀文化中应用主流价值体系的‘真善美’作为衡量标准,在正确媒介引导下,挖掘动漫题材,是中国动漫创作的成长之路。2.寻找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点”步入后现代社会的今天,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量不断扩大,大众的审美趋势也瞬息万变。然而动画是一种时代性较强的创作形式,自从读图时代到来的同时,动画的这种高科技的视觉冲击效果更加引起人们的喜爱。高度概括而具有抽象化、符号化的动画形象占据上风。因此在挖掘现代观众的审美观点与心理需求是动画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三维动画成为了世界动画创作的主流,它强大的软件技术给设计师们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他们在不失传统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再融入了现代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思想,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的视觉效果,开始慢慢顺应大众的审美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点----“创意”。创意是一部卡通动画片的灵魂,也是每一部成功作品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是当今现代软件技术多么的发达,传统文化历史多么的浑厚,故事创意题材多么的丰富,如果没有寻找到一个很好的“创意点”便很难实现一部优秀的动画影片。只有当动画创作人员发掘到一种独特的创意以后,运用先进的制作软件来实现和表达他们的创造力。然而设计师对软件使用工具掌握的越好,创造出来的作品的表现形式便会越丰富。只有这样不断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动画产业才不会落后。比如:跨时代的《狮子王》动画片推崇以讲故事为原则的制作理念,以及陪大家走过童年时代的《猫和老鼠》,为我们的童年带来欢笑,在欢笑之余,也蕴含着一种深义,它的创意点在于将两大冤家“猫和老鼠”结合在一起,运用了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向大众阐述了许多的大道理。迎来了全国广大观众的喜爱。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卡通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当今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对精神需求也愈演愈烈。然而动画片又是一种人造的视觉奇观,虚拟神奇,技术影像相结合的的娱乐产品。它演绎出的那五彩缤纷的世界,亦真亦幻的场景、夸张搞笑的造型、富有戏剧色彩的纯真故事等都深深的征服了全世界观众。但只有这些还不够,这只是表面,渗透在其中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才是打动观众的最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为我国早期动画片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如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采用了中国剪纸画的形式,剪纸艺术的淳朴稚拙与动画艺术的特质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独具审美特质的剪纸动画艺术形式;美术片《骄傲的将军》中的角色造型运用了中国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将军与丑角的形象以及将军挥舞的钢枪及展现的动作都是京剧行头里的表现形式;以及《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的扮相,做了局部的概括和调整,既照顾了动画造型语言的属性和国际化语言的语境问题,使得轮廓与线条以及色彩更加生动,脸谱的扮相作为符号化的植入,不但使影片的表达准确生动,更突出了动画的表现风格,这也是对中国式审美的一次完美的印证。《哪吒闹海》中对于哪吒等角色的造型处理就是借鉴了山东的年画中简约凝练的线条造型处理方式,整体体态敦实粗壮,人物造型特征显得夸张,这种年画的表现方式运用到动画角色里更是一大亮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卡通动画片中的成功运用对于国际动画影视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近年来一些动画业界的设计师们开始再次挖掘研究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把传统的水墨画与先进的三维技术相结合制作出许多更具创意的动画片。比如:《功夫熊猫》虽然是由西方人制作而成,但是他却充满了东方神韵,设计师们将中国元素与动画制作融会贯通。赋予了熊猫具有高超的中国功夫,以太极拳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华民族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还有熊猫它那嘴馋、可爱、搞笑、夸张的形象特征。将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与三维数字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赢得了全球观众们的喜爱。在动画的现代国际语境中,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动画产业要想重振旗鼓,走向国际的舞台,必须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并在现代高新技术的配合下,在不失传统元素的文化精神气韵下融入了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和心理需求,保持一种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前进的动力,中国的动画作品在技术上和品味上才能重振雄风。进而走向国际化、时尚化、发挥中国传统艺术形象在动画作品中体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时代品牌价值。

结论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3

一、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就本质而言,语文教学的实质是文章教学,文是作者思想情操的载体,人和文是分不开的。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即人学。研究阅读文章,就是研究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善美或假丑恶及如何来表现这些真善美或假丑恶,就是要发掘文章的艺术美和思想美,并让艺术美和思想美来熏陶和感染读者,让读者感悟人生,感悟作品的艺术风格,耳濡目染。因而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智慧,展示高尚的情操,

二、语文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人文素养很高,有着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的人。现在思想观念革新的速度,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的教师观念陈旧,不加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很难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学生。这就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有自由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兼容并包的胸怀、较强的科研能力、一定的知识贮备、高度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审美和艺术感受能力等素质,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站在思想解放的前沿,关注思想解放中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以“人”为核心并向外辐射,从而将语文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三、语文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措施:

1、利用社会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般拘束于课堂内,很少让学生走出校门,造成当今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广,课外阅读又不多,见识极其有限,人文素质令人堪忧。所以,非常有必要拓展学习文化的范围,扩大视野,增加文化知识,补充语文积累。而当地的社会人文资源正好发挥这种功能,可以将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在社会和大自然的怀抱迸发智慧文明的思想火花。

2、开展课堂有关人文精神的专题讨论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4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须充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扬弃的基础上传承创新,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传统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传统文学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学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可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学的嵌入。传统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优秀的部分,也有其糟粕之处。其中优秀的部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秀传统文学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合理挖掘、撷取传统文学中的优秀因子,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传统文学具有深刻性、高雅性等特点,容易引起共鸣,能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明显效果。

1.优秀传统文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人文精神的塑造是当代大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除了知识的学习,也需要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现今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意识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差等问题。而文学具有熏陶、启迪、塑造、促人反思的作用。文学即人学,是具有人文关怀的学问。传统文学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汲取其中的营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有裨益的。首先,传统文学中有忧患、进取、创新意识等,对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其次,诗赋、词曲、小说等传统文学样式蕴含了精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学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对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有一定的影响。再次,传统文学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面对困难、挫折并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如《孟子•告子下》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人明白成大事者必然要经过一番历炼。一些文学作品满含生存奋斗的坚毅。最后,传统文学中蕴藏着丰厚的德育资源,有一定的影响力。传统文学的教学与传承,有助于学生追求真善美和诚挚的感情。尤其是对经典的感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素质方面作用很大。文学“展示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社会最先进分子的命运”[2],传统文学富有美感,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适合隐性教育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开阔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优秀传统文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传统文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跨学科研究、加强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也有着一定作用。

2.优秀传统文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传统文学包括诗歌、辞赋、词曲、散文、骈文、小说、戏剧等。具体还包括许多小类,如诗歌有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等。在传统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有神话、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传奇、历代诗词、元明清戏剧、明清小说等。“文学与现实生活和社会政治是密切联系的,抒发现实所感是文学的生命。”[3]传统文学是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有些思想理念有其消极之处,这就需要批判地选择与继承。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诗言志”、“文以载道”,指的就是文学的启迪功能。优秀文学作品所关注的正是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理念。传统文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摒弃说教、逐渐渗透的方式。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人的活动和情感,将行为背后的善恶与动机展现出来,最终歌颂的是崇高的情感。优秀传统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使学生在艺术感染中接受精神的洗礼,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上古神话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勇于抗争等精神,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经典故事。屈原《离骚》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贞洁品行和崇高抱负,表达了对当时楚国的无限热爱。《论语》有对为学、修身、立志的阐释,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修身原则。《周易》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寄寓了不同流合污的理想。曹植《白马篇》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高尚情操。孟子《孟子•滕文公下》表达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修身处世态度。岳飞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深切忠告,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三国志》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做人道理。诸葛亮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态度,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故事蕴涵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3.优秀传统文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汲取优秀传统文学的资源,可整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将传统文学精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需要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挖掘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1)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每所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文学是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一个有效角度。加大传统文学课在高校的设置比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传统文学的教学与讲授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传统文学的教学,可采撷其中的经典名篇进行分析、鉴赏和解读,充分挖掘、宣扬其中的优秀民族精神和美德。分析传统文学经典名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者情感,能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将传统文学的一些优秀精神理念与学习、工作、生活、责任等方面联系起来,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传统文学中关于精神世界的关照、真善美的思考方面的阐释能升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提倡和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和鉴赏经典,而非教条式的知识传授。霍松林先生认为:“作为中华文化精华部分的古典文学,其名著名篇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通过研读古典文学名著名篇以提高国民素质,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4]在撷取传统文学优秀营养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谐的处世观念、优秀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和品位。如《论语》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对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养成理解他人、讲求诚信的优良品行有着重要作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些文学精华及其精神内核的教学,能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各方面素质。传统文学中蕴含明礼、诚信、慎独、博爱等优秀理念的作品很多。将传统文学中的孝义、仁爱、诚信、平等、尊重等内核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将优秀传统文学的精粹融入到大学生的活动中,以深刻的内容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在校园活动中达到育人的效果。传统文学所呈现的美丰富多样,蕴含着意境的美、心灵的美等,可净化人的心灵。将传统文学的形式和要素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可使大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学所蕴含的美好内涵,激发大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体察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伦亲情。在校园活动中,注重以传统文学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和感染大学生。在演讲、辩论、写作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学的要素,可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人生,培养良好的修养。另外,传统文学的优秀部分可灵活地融入到其他文艺形式中进行传承。在其中注重渗透优秀的道德文化精神,努力营造一个有道德感染效果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汲取传统文学的营养。传统文学具有审美性、形象性和感染力的特质,其所蕴涵的优秀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的精髓。思想政治教育分为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传统文学的优秀作品往往是文学家生活经历、情感信念、人文情怀等的艺术化,使人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的生命价值,引发深刻的思考,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优秀传统文学通过自然、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感染力,契合了隐性教育的涵义。有的经典文学作品展现了真善美的形象,能使人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期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可灵活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学资源,致力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精神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为善,学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选择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学书籍推荐给学生,使他们在阅读中不断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与美好情感,达到育人的目的。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道德标准、价值理念等,是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理性与辩证是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学必须采取的态度。将优秀传统文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也是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继承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自觉。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4.

[2]葛兰西.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3.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40.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5

一、吟诵诗词经典,立德树人

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著作。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背诵,然后在上课时每次只讲四组句子,量少易记,学生没有背书负担。这样一学期下来,也能把一本书背完。其次,在讲有关内容时与学生目前生活以及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学生易于理解,同时,不露痕迹地将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作为例子糅合到讲解中去,使学生在哈哈一笑中也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即可增长知识,也能起到启迪心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述经典故事,立德树人

很多国学,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它们本身背后就是一个故事。如,“黄香温席”教我们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卧薪尝胆”从越王勾践身上感受励志的正能量。故事给学生以知识、梦想、信任、思索,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在阅读其中的经典故事时,能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得到莫大的启迪,更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观看优秀影片,立德树人

将一些优秀动画片,影片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华德育故事》《中华勤学故事》等介绍给学生观看。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一些著名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动画片、影片,每演绎一个故事、讲述一位人物,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的真善美品质,激励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美好的品德。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四、竞争角逐中立德树人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神话;教学启示

神话的丰富内涵让人神往,独特魅力让人沉醉。神话,想象力丰富、人物性格多样、情节离奇曲折,对小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是神话这种文体与童话、寓言、传说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与其他文体的教法混淆,在教学策略上有一些误区,这对小学生学习神话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接下来本人就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的教学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一、神话教学中的审美启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时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1.细细品读,指导学生感悟神话的语言美

读可以让文中的人物、事物、情节、景色走进脑海,形成画面,学生可以充分感受神话所呈现的美妙世界。神话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现象,因此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反复地读,粗读、细读、有感情的朗读;在对课文不断地品读中感受文章蕴含的审美享受,感受神话语言的独特魅力。

2.关注人物,指导学生欣赏人物的形象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神话人物形象,女娲、、夸父等,这些人物形象或是正义的化身、或是济世的英雄、或是光明的象征,学完了相关的神话作品,它们的形象都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田。

要揣摩内心,体会情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总是人神合一,他们既有普通人的美好情感:向往光明、自由、追求幸福生活、崇尚真善美;更有作为神的担当、豪迈、气魄。因此,在学习神话作品时,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更有助于学生走进神话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热烈的情感,从而把握人物鲜明的形象。

3.梳理情节,感悟神话作品的意蕴美

不论是中国神话还是希腊神话,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变化无常的大自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威胁。人们在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艰难地走着。因此,神话故事曲折离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在学习神话作品时,引导孩子们借助多种方式梳理神话的情节,对把握故事的大意,感悟其中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帮助。梳理情节首先要划分段落大意,引导学生划分出课文哪几段是在讲一个情节,然后再将这些情节串联起来,从而更加清晰地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如《女娲补天》第一段交代了补天的原因;第二、三、四段写女娲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补天的过程;第五段写五彩云霞与女娲补天的关系;梳理好课文情节,学生对补天的历程就一目了然了,那么其中神话故事所要传达的为人要勇敢、善良、敢于抗争的思想就扎根于学生内心了。

二、神话教学中的文化启示

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学习小学神话作品,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透视传统文化,拓展神话作品的教学宽度。

任何民族的神话故事都是其民族文化的根源所在,是本民族民俗民风以及精神本质的重要体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的篇目只有五篇,只是浩瀚神话故事中的一隅,但它却是通向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很多神话故事本身就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息息相关。牛郎织女的七夕节、赛龙舟以救屈原尸体演变而来的端午节、对月神的崇拜而来的中秋节,很多神话故事都可以从民俗中为其找到注脚。教师应该善于从神话中找到其相关的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引发对神话更大的关注。再通过对神话的学习,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神话故事中感受民族精神、形成民族气节、最终寻找到作为炎黄子孙的心理之根。

三、神话教学的全方位构想

现代教育主张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参与到神话教育中来,是本人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打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多思考、多说、多写,走出课堂,多种途径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