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政道路工程竣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政道路工程竣工报告范文1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工程质量监督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前期准备
但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在完成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工作后,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之前,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登记手续,填写质量监督登记表并按规定交纳工程质量监督费用。
制订市政基础设施道路质量监督管理根据受监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和有关机构的质量信誉及质量保证能力、投资方式、勘察成果报告、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合同,及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文件而制订,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监督计划编制的目的:以事前监督控制为主,以监督各个质量责任主体行为为重点,保证实体工程质量。用样板引路的方法,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二、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一)承接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的施工单位须依法取得相关资质等级证书,并须在证书许可范围内承接工程。
(二)施工单位应该严格依照经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定的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图纸文件和国家相关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合同进行施工。不可擅自更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施工单位施工中发现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有偏差时,应当及时向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提出建议和意见
(三)依照合同规定由施工单位负责购置的市政工程材料、构件及产品、设备性能应当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质量应当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
(四)施工单位应具有健全的量保证体系,切实落实施工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抓好职工培训,健全教育培训制度, 确保考核不合格或者未经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可上岗作业;提高企业自身技术素质, 积极广泛的采用新技术,以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并对所承接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五)竣工后,施工单位必须对其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文件,符合施工合同要求及设计文件要求,并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竣工报告应经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
(六)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竣工报告、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各功能性试验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施操作维护管理手册和施工质量保修书等竣工资料。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未通过当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机构验收备案或者经验收不许备案的,不可交工。
(七)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保修期限应为设计使用年限,保修期从验收备案之日起计算,在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内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发生质量问题时,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合同规定及时负责修复。
三、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一)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目标进行逐一分解,单独控制,对自己控制管理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做出相应的月进度、周进度控制图和形象进度表,以便更好的了解施工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之间的差距,并及时了解并分析原因,督促施工方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便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同步。
(二)采用网络计划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和监督,因为网络计划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编制时已经对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归纳,因此,使用它就可以随时检查工程进度情况,和掌握关键线路改变情况,方便及时有效地调整、优化、指导施工计划。
(三)编制总体施工计划, 建立管理制度,依据合同要求,承包人的机械、人员、设备、驻地建设完成,经检查符合合同要求后,双方签订合同书,进度逐月考核,完不成进度要求时采取相应处罚,并警告其限期整改。
(四)业主方对计划的实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指资金和政策方面,因此监理工程师要协调好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为进度计划的落实提供有利条件
四、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同样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工程建设项目控制的中心目标。施工是形成建设项目实体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定、规程、规范,和工程建设的相关合同文件,分析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环节,各个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并进行有效地控制,避免建设工程缺陷,才能达到使用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才能增加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工程的每道工序完成后,须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查,确认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验收认可才能进入下道施工工序,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同时,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时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扰,尤其是在工期紧迫时,工序质量的检验更不可放松,要切实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曹 鹏.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7,33(13):211-212.
市政道路工程竣工报告范文2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问题,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1路基下沉
施工过程中,部分路基需要经过填方处理之后进行压实,压实不均匀或者不足都有可能导致路基沉陷。另外,沿线的通道工程或桥涵工程也常多发质量事故,尤其是与路基衔接的地带,最常出现的就是下沉。碾压不实、使用材料不恰当、软土地基处理不当等因素也会导致路基沉降。而且填方土壤中水分过多,压实度难以保证就会产生弹簧土,此种现象也是造成路基沉降的原因之一。
1.2路面与井间接缝塌陷
市政道路工程需要设置的辅助设施颇多,因而不少检查井、雨水井及排水干管都设于行车道上。当井背宽度明显较小时,回填夯实会产生一定难度,压实度也难以保证。这种施工疏忽现象容易造成辅助设施同路面接缝的地方塌落缺陷,致使行车中存在跳车现象。
1.3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是道路工程建设中的两大危害之一,它会直接影响人们安全行车,裂缝会妨碍行车速度,一定程度上缩短汽车使用寿命,增加道路养护费用。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包括技术准备、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施工单位编制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由监理单位报与建设单位审查,得到批准后组织施工。加强现场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测量。施工单位需要对建设单位给定的原始标高、基准线及基准点进行测量并核实,同时检查现场整体布置情况是否具备合理性。二是人员。对各分包单位施工人员资质进行审查,勘查其业务的适用范围是否同拟建工程规模、类型、行业特性相适应。三是材料。施工人员应熟知施工材料相关质量标准,比较检测过的施工材料检查结果与质量标准,以正确判断材料是否可靠。四是机械。施工单位要保证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的质量,要符合工程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性能可靠、经济合理、先进适用的机械设备,以保证质量要求。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1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挖方路基施工时,需要按要求遵循自上而下、逐层开挖的原则,不能出现欠挖、超挖和乱挖的现象。当需要对边坡进行挖方施工时还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边坡受雨水的冲刷,对于土方边坡施工时严禁使用爆破法,对于石方路堑边坡进行爆破施工时,尽量避免采用大爆破施工,严格控制由于开挖方式出现边坡坍塌或失稳的现象。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开挖层靠边坡两侧最好采用光面爆破和减弱松去爆破法。在级配的选择上应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同时要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沟槽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同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出现路基弹簧土时,应将弹簧部分挖出晒干后再回填。
3.1.2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填方路基施工前,还需要选择路段进行填方试验,并对设备类型、填料成分配比、碾压速度以及碾压次数、材料含水量以及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施工时要对松铺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对每层都进行检查,合格后才能由压路机进行压实工作,进行填料压实时还要遵守先两边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先轻后重的原则。
3.2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严格检查和监督管道吊装、管沟槽的开挖、闭水试验、砼路面浇筑等工作,在执行以上工程项目时要按照要求进行抽检试验,还要尽量解决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所遇到的由于外部条件所致的困难。
3.3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时要保证施工后的混凝土路面的抗拉强度以及抗压强度达标,为了保证路面的稳定,混凝土要有较高的强度、抗腐蚀性以及耐久性,所以使用水泥的标号不得低于425号,还要进行试验来选择最佳的配合比,在进行配比时水泥的含量不得小于300Kg,水泥使用前一定要做好防潮工作。完成路面浇筑工作后还要用潮湿材料覆盖,并进行浇水养护,要防止曝晒和强风,覆盖养护不得少于14d。还要按照设计要求留出胀缝位置。
3.4人行道施工质量控制
人行道的砌筑施工需要在稳定层施工完成再通过验收后进行,需要使用5cm厚C30混凝土方砖为材料进行铺砌,横坡为1%。在进行人行道砌筑施工前需要以侧石为基准,测量人行道边线,为了更好的控制方向及高程,需要每隔5m测放水平桩,要做好人行道土路基压实工作,确保其土基密度在96%以上,并在上面铺厚度为10cm的水泥石粉作为稳定层,对其进行压实后再铺设3cm的砂垫层。进行人行道预制砖铺设时要平放,动作要轻,放好后还要用木锤镐打压平,为了保证预制砖块砌筑顺直,应纵横通线,要保证人行首的平整稳定。完成人行道的铺砌工作后,还要养护3d。
4、市政道路工程竣工后进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将市政道路的验收层次合理划分,可以根据施工工序进行划分,也可按照长度划分,或是将独立的核算项目当作一期工程单独验收。同时确定划分标准,按照外观和量测检查,并对照评价标准评定质量等级。施工单位自审评定合格后,递交竣工报告,申请建设单位验收工程。正式的验收阶段中,建设单位的专业验收小组按照拟建工程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国家所规定的质检标准,提出中肯合理的验收意见,确认工程完全符合标准之后签发验收后的证明书。最后将所有工程资料整理归档,以便后期查对。施工单位需办理固定资产的移交手续,签署工程后期保修书。
5、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关系到国家宏观上的方方面面,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仅是提升我国国民综合实力的方式之一,同时,还能给人们带来一些生活的便利;相反,如果不能够对市政道路工程加以保证,这不但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流失,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一定要保证其质量,在整个建设期间,要求参与市政工程建设的各方都能够明确自身所担当的责任,规范业主的行为,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做好施工过程中突发事件的防范,同时,还应该要求监理方面加强监督管理职能,最终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能够达到投资目标的实现,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市政道路工程竣工报告范文3
【关键词】市政道路 道路工程 施工管理 造价管理 施工造价 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而市政道路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味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很多城市都加大了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的骨架工程,其为非盈利性质,无法在建成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同时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资金来自国家的投资和地方资金筹措,同其他需要投入庞大资金的工程相比,市政道路工程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上,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格外注重。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工程成本的实质形成阶段,同时也是成本控制的主要部分,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同时也关系着工程效益。
二.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造价估算精确度低下
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投资前期,由于对工程量的勘察估计不够准确,也使得在这个阶段的投资估算缺乏准确性,同时,很多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的估算和控制不够严格,对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审核不够严密,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项目的建设施工权利,一定程度的低估整体工程造价来提高工程项目的批准通过率。这些因素都使得在前期的工程造价估算不准确。
2.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缺乏深刻认识
在设计阶段,多会重视整个工程中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是否先进,从整体上强调的是设计过程中的产值,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忽视了整个工程中的设计造价控制。
3.市政道路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缺乏规范性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现阶段尚不够成熟,存在着一些不正当的竞争现象,在招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权钱交易,存在着暗箱操作,比如,人情工程,指定施工单位等,招标缺乏公正性和公开性,使得工程的造价更为困难,不仅仅造成了一些,造成了资产的流失,也造成了工程造价超额的现象。
4.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不严格
施工过程中能源材料的浪费情况严重。工程的施工过程是整个工程建设成本管理的关键部分。由于在这一部分中,各种材料能源等消耗大大增强了成本的支出。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难以对材料合理科学利用,造成的浪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浪费,和仓库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材料失窃等浪费,都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造价的管理。而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表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严重浪费。
5.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结算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很多施工单位都是在最低让利之后才能够取得工程项目的中标,为了保障自己的的利益,施工单位都会想尽各种办法在工程造价结算时候多取得利益,因此也会产生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虚报工作量,通过采取不同的计量方法和不同的计量标准,增加工程量或工作的项目,或重复报告工作量。其次,施工单位会一定程度的曲解合同条款,对协商的项目部分含糊不清,甚至会擅自修改双方协商的内容,使得合同的执行困难。最后对于人工费取费的工程,更改定额人工费含量造成工程造价的加大,这些情况都使得在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中会变得更加复杂,加大了造价审核的难度。
三.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的造价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从最早的可行性研究开始,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结束,在整个工程项目阶段中,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一直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从表象上来看,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在工程招标投标阶段就基本形成,其中在施工阶段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是占造价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施工阶段成为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但事实上,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在决策时,就基本确定了工程造价的多寡。一个工程项目的决策正确与否,方案是否经济可行,都对整个工程造价起决定性作用。研究数据表明,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达到80%以上,市政道路工程在前期投资估算时的偏差是造成道路工程三超现象的根源。施工准备阶段的造价管理,要从工程投资决策开始,建立项目的优化评选机制,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做好细致的投资估算,并形成最高投资限额,以便遏止“三超现象”,避免为后期施工流下投资超额的借口。
四.提高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措施。
1.通过施工预算,控制资源消耗。
在工程项目开始前,要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并根据施工预算定额完成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预算编制,以此作为管理和指导施工的依据。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改变施工方法和工程变更,要先由预算员对施工预算进行统一的补充和调整,在得到项目经理许可后才可执行。对施工队伍的每日工作安排时,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表,进行合理安排。
2.严格实行现场签证管理,加大现场监理管理力度。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现场,一般都实行监理负责制。作为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不仅仅要熟练掌握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施工技术,同时也要熟悉和了解工程造价知识。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要在核实后才可签字盖章,对不熟悉和不明确的内容,不能盲目签证,特别是对施工单位巧立名目的项目,要严格审查,避免出现弄虚作假、蒙哄欺骗、以少报多等问题。在了解情况,需要签证时,要及时办理签证,避免结算时处理不及时,造成扯皮现象。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时,隐蔽工程较多,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监理,在保证签证及时性的同时,更要保证准确性。签证办理时要符合施工实际情况,特别是对施工现场的土石方开挖量、回填量等等在施工后难以复查的项目,更要保证签证的准确。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严格审查工程造价。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工程设计变更发生越早越好,对工程造价影响相对较小。在工程设计阶段,发生工程变更只需修改图纸和设计,但在工程施工阶段,容易造成材料浪费和施工工期延误,甚至可能出现需要拆除已建工程,造成更大损失。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在保证技术上的合理性上,应全面考虑变更后对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对可能增加的费用和有可能产生的额外支出,要进行权衡和比较。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同时,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要深入成本意识,确实提高作业人员、管理人员、高层管理者的岗位技能和从业能力,严格控制施工变更,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材料管控、资源消耗,进一步提高施工中造价的管理和控制,进而完成符合工程施工预算要求的高质量公路工程。
参考文献:
[1] 徐子阳 城市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8期
[2] 王荣华 评析市政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1年2期
[3] 玉珏 陈飞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5期
[4] 陈琪 市政道路造价控制之我见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 2011年4期
[5] 邓丽琼 市政道路工程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赣州市东出入口道路改造工程造价形成剖析 [学位论文] 2011东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项目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竣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和特征
1.1 工程质量的定义
工程质量是指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来使产品满足工程的验收规范、质量检测评定中的各种特性的综合要求,它包括三个层面,施工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
1.2 道路工程质量的特征
道路质量的影响因素多,质量的波动大,隐蔽性强。对其评价的方法存在特殊性,一般是对工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评定和验收。对于特别的工程,遇到关键工序,它的要求更高,还需要进行取样和检测等。
1)适用性:适用性主要包括结构性能和路面抗滑功能以及道路达到的便捷程度以及满足大众认可的各种性能等。
2)耐久性:耐久性是在竣工后,在合同所规定的年限内,道路不产生质量问题以及一系列由质量引发的问题,满足人们的正常出行需求。
3)安全性和经济性:就是在道路的使用期间,不发生质量事故,保证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设计、施工、使用成本这几方面的分析,来判断工程是否经济合理。
4)可靠性:是指工程完工后,各项指标均合格,并且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5)与环境的协调性:是指不破坏周围的环境并与之相协调,防止环境污染,建立文明的生产环境。
2.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和控制
2.1 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1)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以人为本,文明施工;
3)质量第一,改进质量,行动上周密控制,严格把关项目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坚持质量标准和全面控制,确保工期。
3.2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1)人的因素。市政道路工程每一项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为了控制工程的质量必须加强对人和人做的工作的控制。
2)材料因素。材料也就是劳动对象,决定了工程的内在质量,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工程项目中最基础的内容,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质量检验人员应检查材料是否合格,严格的控制原料的品种、质量和质量。
3)方法因素。方法的因素就是工艺和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必须根据所施工道路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合理正确的施工方案,并且采取先进的技术和正确的施工工艺来控制,必须以质量为目标,严加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的成本。
4)机械因素。机械因素也就是工具、施工机械、设备等因素。要选择实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防止存在安全隐患产生恶性事故。
5)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就是施工现场周围的地理、气候等因素、人员的施工作业环境及管理人员协调配合的管理环境。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加强监督和检测,防止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的生产环境。
3.3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的管理
3.3.1 对工程要素的管理
1)对人的管理,明确整个项目组织的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建立层次化的目标责任体系,各级人员要提高综合技术素质,加强法制教育,使每个人明确各自在项目目标体系中担任的角色;而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就是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并且对施工中的人员进行一些施工技术培训,合理组织并严格控制考核加强他们的专业技术;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使每个人形成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的自觉性;在整个工程施工中,要集中主要技术骨干,加强施工管理的人员培训,使整体技术力量得到充实,从而保证每个岗位都配备合格的技术人员。
2)对材料的管理,包括材料的计划管理,材料的采购与进场验收,材料的存储与保管,材料的使用监督,要大力开展节约材料的活动;
3)机械的管理,道路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把关,要选用正确的机械,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减少闲置、损失,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
3.3.2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
项目的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份内的各项目标、规范,熟悉和各项标准、规范,协调分部分项施工。根据各个分项工程的不同特点,从确保质量处罚,实行全面控制。对技术要求高的程序,使用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人员去管理。
3.3.3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认识,管理不到位地;招标、投标违规,出现舞弊现象;市政监管疏松,重速度,忽视质量;
3.4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3.4.1对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内部因素的控制方法
1)事前控制,分析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合适的施工质量计划,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协调组织好各个工序之间的关系,完成施工之前的防范和预控工作,以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提高项目中各个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培养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使每个人养成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的自觉性;采取奖励制度,激励他们的安全意识。
2)事中控制,抓好质量的检验,各个单位必须自检自查,填写工序质量检验表,及时检查处理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质量问题,层层把关,严格控制,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返工返修的几率。
3)事后控制,工程竣工之后的验收是对市政道路质量好坏的最终确认,是对整个建设成果的综合测评审核。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遵循严格的审批程序,对整个道路工程项目进行整理和分析,施工单位本单位进行第一次工程预验收,同时还要提交完工报告,合格后报由监管部门,请他们来进行检验审核,如有必要则进行返工,再次检查合格后,最终由上级单位进行最终审核验收。
3.4.2对外部因素的控制方法
1)要建立健全的建筑市场监督机制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对招标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使招标工作的透明度更高,坚决抵制一切不靠谱的监督。推行和完善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的制度,加强招标的监督管理并且规范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堵塞存在的漏洞,遏制招标的腐败现象,是工作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防止权力的不正当运用;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制约机制;建章立制,健全建设工程交易行为的各项规定。
2)认真做好市政道理工程设计及预算和前期准备工作,控制造价过程,科学严谨地实施工程预决算;严格控制工程资金的管理;实施道路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必须严格按照道路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3)强化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监理,严格按照监理的步骤进行,对目前的情况分析并且讨论,建立施工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安全客观实际的进行控制;划分质量单元,严格要求质量检测。加强对市政道路承担者自身的管理,做好一些小的环节和细节的管理,严格控制影响质量的一些薄弱环节,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以确保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
结语:
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管理水平,要严格的控制一切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要严格的执行事先设定的目标计划以及设计施工规范,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他们的职业道德,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尽量把市政道路的质量问题降到最低,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
参考文献:
市政道路工程竣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措施
前言: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在现代化步伐如此快速的今天,城镇化的建设也越来越普遍。市政工程是城镇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市政道路工程无论是在施工还是管理,都必须认真对待。然而,市政道路在施工过程中总有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个简要分析。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特殊性
由于市政工程施工环境的影响,给市政道路施工带来一定难度。比如:施工过程中不仅有地面工作,还有地下施工,而在地下施工时,会有很多领域的设备、管线,如;电力传输设备、信息传输设备、气体传输设备、电气管线安装、给排水管线等,这就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协调,需要统一管理,否则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施工。因此在施工的时候,有关人员一定要对涉及到的地下管线进行了解、核实。在不清楚或了解不全面的情况下,严禁对施工场地进行挖掘作业。还有,市政工程在施工的时候,肯定会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因此附近居民和企业都希望施工时间能尽量缩短,作业范围不要太大。
二、出现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1、技术质量方面
(1)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2)由于市政工程牵涉的有关单位及专业范围广,每一项道路工程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且每一条管线都有特定的要求,这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
(3)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了解、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2、管理方面
(1)现在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分包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明确。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可是这样却往往造成工作上的遗漏,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2)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经验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沟通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
1、会审图纸、深化设计,避免出现技术问题
图纸关系到各专业之间的技术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专业一般都考虑的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设计人员的协调工作不一定细致到位。图纸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未曾考虑到的点和面,首先从图纸上解决这些问题。
2、完善管理体制
(1)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施工员逐级的责任制度,使相关人员增强责任意识。
(2)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3)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当工作从图纸阶段进入实施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
3、有组织的建立会议制度
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应认真负责。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并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4、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施工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密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5、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预防工作
(1)通过制定严格的原材料与半成品质量审核制度,通过三检程序的材料才能进入施工阶段。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与检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结合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按照审核制度,对施工的原材料及半成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控制。尤其要注重对水泥的质量检查,加强道路原材料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2)审核并规范施工操作技术。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操作技术进行审核与规范,确保施工技术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另外,必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审核交接无误,避免道路存在质量隐患,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6、测量质量控制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市政道路由于建筑物、构造物较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排水管道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配套管线碰头和现象;市政道路工程高程控制一般按线路布设成复合水准路线。水准点的布设应有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两种,在路线起、终点和需长期观测的重点工程附近宜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应标志明显、牢固、使用方便,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低于三等,并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并签证。
7、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控制
目前材料销售名目众多,易将采购人员带入误区,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控制。对此,采购人员必须要通过多渠道及时掌握市场信息,随时掌握施工材料的质量、价格及厂方供货情况等,选择具有国家认证生产许可、有一定的技术检验、资金雄厚、社会信誉度高的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构配件与设备时必须要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以及出厂检验报告等,并需要标明使用工程项目的名称、数量、规格、经办签名、进场日期及原件存放点。另外,施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要按照国家现行相关规定进行抽取试样,并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合格之后方可使用。
8、加强对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
(1)在挖土的过程中,禁止挖土机械在沟槽边及支撑上行走和碾压。
(2)对于挖出的土,应及时清走,避免堆积。
(3)在填筑前要将杂草、树根、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及垃圾等进行清除,并对原基底实施压实处理。
(4)填筑时应选用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并对填筑土的含水量实施严格控制。
(5)土方路基和沟槽应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分层压实的厚度每层不能超过20cm,而且相同水平层必须要采用同类的材料,不能混填。
(6)路基的填筑速度避免过快,要对其进行合理控制。
9、完工后的监管
施工单位要详细全面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工程完工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组织相关单位参加,以便使工程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要求和规定,与施工合同相一致,除此之外还要编写提交完工报告。在每个项目结束之后,质量监管部门要进行考核并奖惩。如果在质量检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和修复,经相关检测单位认定合格后方可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或降级使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通过相应整改措施也可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结语: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牵涉到很多方面,管理得当,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给人民以及企业带来福利;相反,管理不当,会浪费国家资源,损坏政府形象,损害企业利益。只有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才能实现工程的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市政道路工程竣工报告范文6
(2.天津信兆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300143)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市政工程的数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市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作为市政工程主体的市政道路工程,如何立足于现有条件,改进施工技术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前言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对于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有着重大影响.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施工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市政工程如:道路的规划、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既要把握好施工技术,也要做好工程的质量控制。下面就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2 施工技术探讨
2.1 路基的施工技术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路基质量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0cm-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台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并不规定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公路运输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时,应分别严格按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或《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并应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填和施工组织,还要有一定素质的施工队伍来重视。
为了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必将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予以拦截.并排除到路基范围之外.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同时,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应予以截断、疏干、降低水位.并引导到路基范围以外。注意防渗以及水土保持问题。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周、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系统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织物,近几年研制的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30cm,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2.2 铺筑阶段技术
沥青混凝土运输时宜用15t以上的自卸汽车.装料前在汽车翻斗内抹一层柴油与水的混和物.以防止粘料。另外。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然后可以出场。运输时间一般不得大于0.5h。
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几个阶段进行.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
采用整幅摊铺时基本上无纵向接缝,有路面加宽的情况时按照半幅摊铺的施工方法设置纵向接缝。采用半幅摊铺的施工方法时.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口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0口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有多层路面结构的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口以上。
在摊铺段端部的3m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切缝机切齐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l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
3 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分析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的,所以工程质量本身就是由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和单位工程质量所组成的。从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又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质量与环境协调等方面。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是根据业主的要求而兴建的,不同的业主也就有不同的功能要求。所以,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功能与使用价值的质量是相对于业主的需要而言,并无一个固定和统一的标准。
3.1 工序的质量优化管理
在各主要工序施工前.均要按验收要求,由作业层技术骨干做出样板。以实物样板作为技术交底的一部分.再进行大面积施工。尤其是对目测观感影响较大及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施工工序。应制定详细的工艺施工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和措施。
严格按照有关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对工程各道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并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施工过程中,坚持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互检、专职检查的“三检制度”,并认真填写“三检”检查记录,层层把关,坚持工序交接制度.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对隐蔽工程质量容易波动、质量通病或对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的部位和环节,要加强中间检查和技术复核,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质量等级的评定工作。作业技术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收集齐全,真实的资料,便于对工程的各部分考核,工程竣工时,具有完整的作业技术资料。
3.2 料的质量优化管理
材料的采购应根据合同、设计规定的要求及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选择合格的供货厂家。进货验证由专职材料员承担,工地试验室试验人员配合。对选定的材料及时进行样板封存。根据材料样板、选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材料定货,定货计划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及现场实际尺寸编制。材料进场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对照材料计划检查材料的规格、名称、型号、数量,检验是否有合格证、材料检测报告,把好质量关,合格后方能放行,并做好进货验证记录。同时,试验员还要做好进场原材料的取样和送检。及现场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钢筋接头等试件的送检。回填土应做密实度试验;混凝土、砂浆应有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并按规定的取样频数做试件进行抗压试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