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范文1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190-01

一、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在对房屋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技术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施工技术就是把提升技术能力作为基础,然后让施工成本与工程进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把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作为工作核心,进而对建筑工程技术进行提升。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施工技术不合格的话,那么房屋建筑的质量就不能够得到保障,当然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不能够得以实现的。尤其是在遇到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和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以及施工工期非常紧张等情况的时候,如果没有对施工技术进行加强管理,那么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就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必须要多重视把施工技术提升到和其他方面工作同等的位置,从而使得每个环节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使得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二、房屋建筑施工方法与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一)房屋建筑工程只注重建筑工程的施工,而忽略了对于人才的设计。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一直以来都普遍存在着忽略了对于项目工程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而非常重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或者项目的决算阶段。这就形成了建筑产品的欠账过多,机械费、人工费等远低于消耗的投资超限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价格的上调。这些都是重技术轻经济、先建设后算账、重实施轻决策造成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房屋建筑工程师在项目建设中的活动空间非常大,并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是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但是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当中,施工阶段一般是造价控制的重点,社会对造价行业的定位与理解也相对比较低,这就形成了主管部门和造价行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而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了影响。

(二)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与系统控制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与系统控制还缺乏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房屋建筑工程行业目前没有完备的行业协会,对房屋建筑工程不能进行宏观上的有效协调,使得房屋建筑工程不能实现现代化的有效管理与系统控制;②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与系统控制没有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约束,形成了在技术管理中存在不透明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公平合理性产生制约;③房屋建筑工程行业工程师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房屋建筑行业对工程师的认识不全面,还有工程师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水平有限,从而导致在具体的房屋施工过程中无法实现应该具备的行业价值。

(三)缺乏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意识。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性应用,房屋建筑行业在技术管理方面,应当把信息化作为基础,重新对于技术管理进行认识,能够及时调整管理理念与方式,加强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并且能够在管理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但是在当前房屋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当中,不能通过有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掌握精确的数据,并且及时的了解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与信息,对工程技术管理的合理化以及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产生明显的制约。

三、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一)需要提高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市场化水平。提高对技术管理市场化重要性的认识,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时候,能够坚持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并且逐步培育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能够促使房屋建筑技术管理结果不断合理化。相关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应该在自觉维护技术管理市场化的同时,加强对与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合理性的监督,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促使建筑水平与能力较高的建筑企业能充分发挥在建筑行业市场中的领军作用,从而促进高层房屋建筑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二)需要树立全程化的管理意识。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技术管理水平与建筑项目各个具体环节的技术情况之间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只有保证各环节技术的合理性,才可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可靠性。在设计环节,在保证高层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对工程建设的经济利益进行通盘考虑。除此之外,招投标阶段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中对造价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环节,应该规范招投标程序,严格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合理性,避免招投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干扰,提高此过程的透明性和公平性,在工程具体施工中,还得加强细节管理,保证原材料的高效利用,严重杜绝浪费,并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清点和监督,防止出现盗窃等现象造成成本金的流失,这样才能够保证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需要树立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在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方面,应当与时俱进来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充分认识与掌握当前技术管理中相关的技术与先进化的管理理念,并且应该用于具体的技术管理中。房屋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与控制,就是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于工程技术进行研究比较,把建设项目技术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力求在项目建设中,取得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投资效益。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得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并要及时地把握最新的施工技术相关信息和技术,以此确保施工技术的时代性,并且有利于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系统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是实现建筑工程技g合理性的基础,应针对当前技术管理体制中的薄弱环节,通过不断的完善,促使技术管理机制的不断健全。首先,应建立较为完善的行业协会,通过协会的宏观指导和协调作用,促使技术管理中的行业自律水平不断提升。其次,应健全技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对技术管理中的不合理现象给予必要的规制,以促使施工技术管理不断公正化和透明化,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的合理性。再次,应充分发挥技术工程师的行业价值,提升对技术工程师的认识水平,增强对技术工程师行业价值的重视程度。从而彻底地将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力度和强度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成为了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及手段。本文根据我国建筑行业情况论述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科学的分析了当前阶段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各阶段及总体的问题,提出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白天: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4年08期.

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发展

近些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整个社会建筑技术和建筑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绿色建筑的思想已经在现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绿色建筑就是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工程技术水平之上的未来建筑的新趋势,绿色建筑工程技术摒弃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建筑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建筑工程和环境因素的和谐,这无疑也给建筑技术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1. 绿色建筑的含义特点及建筑工程技术的内涵

1.1绿色建筑的含义

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而且发展比较缓慢,与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相比差距较大,发展绿色建筑需要能源,能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提高使用效率。绿色建筑在保证建筑符合人们居住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用材,尽可能的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中的“建筑”并不是指的真正的绿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并对环境无害的立体绿化、花园等,其主要包含的是一种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绿色建筑类似的概念比如可持续发展建筑或者是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区别于传统建筑的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等。

1.2.1.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资源,建材。其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量上都有了很大的降低。

1.2.2绿色建筑讲究尊重环境

没有固定的建筑模式和建筑规则,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尽可能的尊重建筑地区的自然、气候、人文等,根据不同的地区来制定建筑方案,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1.2.3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

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1.2.4.绿色建筑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的考虑

从建筑方案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以及日后使用等都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适应周围的环境因素,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要做到与环境的相互协调与共生。

1.3 绿色建筑工程的内涵

1.3.1 节约环保

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杜绝无谓浪费,注重环保。节约和环保已经成为了绿色建筑工程的典型施工思想,也就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并尽可能减少建筑工程对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危害,保护人们身体和环境不受到危害。

1.3.2 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

绿色建筑工程强调的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地球资源和环境负荷较小,且能给居住着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建筑物。所有建筑物的最终目的都是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绿色建筑工程更加重视这个目的的实现。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该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绿色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里建筑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与工作,更加舒适,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对于自然元素的引入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是绿色建筑追求的另一个主要目标。绿色建筑从舒适健康的角度入手,从建筑材料的选取、施工方式的确定等方面入手来尽可能的减少建筑对人们的危害,为人们建造出更加舒适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1.3.3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工程的本质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相接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利于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建筑,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状态和重点,以及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不同的模型去执行,强调的是可持续性。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指的就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保证人与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2.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

2.1. 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的创新和广泛应用也是绿色建筑的发展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所以人们认识到了建筑材料对于环境的污染,人们开始研究一些“绿色建筑材料”。人们对传统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1. 建筑结构工程

结合我国建筑材料的现状以及借鉴外国的优秀成果,开发出了很多环保型的健康型的油漆、涂料、复合地板等装饰建筑材料。现以再生混凝土和水泥透水性混凝土为例,再生混凝土优点:废料可多次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在国外已投入大量生产和应用,水泥混凝土再利用率达到 65%,沥青混凝土再利用率达到 81%,近几年,我国也正在研究中。水泥透水性混凝土优点:成本低,制作简单,耐久性好,能够扩大城市的透水,透气面积,改善城市热环境,吸声降噪,减少雨水径流,防洪排涝,补充地下水位,有利于绿色植物生长,对调节城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地下土壤的水位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1.2.建筑工程技术

比如保温节能墙体在我国较多使用。保温墙,具备的主要特点有作业面大,施工方便灵活,不存在与上下层的保温交圈问题,材料广泛,应用时间长,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等。另外,铝塑板材料已经在我国建筑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铝塑复合板具有价格低廉,国际竞争不很激烈的优势,预期还存在相当大的国际市场潜力。目前国内已经研究成功并投入使用了,受到建筑行业的一致好评,它的诞生将代替金属管材在建筑行业的地位。

2.2绿色建筑设计的转变

但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以人为本”将转向“以自然为本”, 保证自然的生态利益才能保证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因此,对技术的理解必将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更多的技术应用将会把生态效益置于首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谋求共同利益、 和谐发展,才能保证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向幸福设计转变,需要改善功能,提升性能,要多功能设计,复合性设计,最大程度的注重人性化。

结语:要深刻认识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高度重视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坚决做到最少消耗能源,最大程度保护环境不被污染,大力提倡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谋求共同利益、 和谐发展,才能保证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同照,试论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运用研究[J],建筑设计与规划,2010

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施工品质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庞大而复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监督,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走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施工技术管理之路,才能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1、保证建筑工程的品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技术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使他们在工程施工中可以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减少了施工中由于人员操作失误给工程品质埋下隐患的几率,加强技术管理还可以对技术员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操作及时发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第一时间消灭工程施工中的品质隐患,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品质。

2、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竞争日益强烈的建筑行业,建筑企业要想获得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施工中使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因为新的技术和工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技术管理就是在保证建筑工程品质的前提下,不改善施工技术,更新施工设备,通过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减少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资源的消耗,降低工程施工投入,保证建筑企业获得较大的利润,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施工技术管理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特殊性

在产品市场上,建筑产品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在每一项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的类型不同,规模大小不一,加上业主对建筑使用功能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不同的建筑项目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各种工种以及各种工序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工程施工现场的复杂性。所以在工程施工中要加强技术管理,这样能够保障工程施工的有序性,而且有效的技术管理可以使各环节施工按照工程设计目标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中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品质,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品质,避免工程施工中出现各种品质隐患,给工程竣工验收带来一定的麻烦。

4、技术管理可以对施工中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使用进行管理

在当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的使用和更新也越来越频繁,要求在施工中不断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新的技术要求在工程管理中使用新的管理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工程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5、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提高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工程施工中各部分进行控制,保证工程的品质,还可以整合施工管理流程,有效促进建筑企业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建筑企业的各方面可以不断加强,从而促进了建筑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几点措施

1、完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工程技术标平是建筑工程品质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必须认真执行。要加强对强制性标准的培训,增强掌握标平、执行标平的能力。对违反强制性标平的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必须按规定严厉查处。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③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④施工品质管理制度;⑤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⑥工程品质检验与评定制度;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2、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技术组织机构是保障建筑施工品质的重要机构,我们要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首先是以法治企,强化落实,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品质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其次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品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品质。

3、做好施工图纸会审。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项目关键部位的品质是技术管理的关键。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我们要认真做好施工准备,特别是施工图纸会审。了解设计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的要求,施工单位提出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变的要求,通过协商,在满足建筑产品使用功能和保证工程实体品质的前提条件下,解决存在的问题。一定要通过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项目地质勘查资料、设计图纸帮助是否齐全;总平面与施工图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是否一致: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相一致、是否表示清楚、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工艺管道、电气管道线是否合理。

4、重视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对竣工的项目工程要进行合理的检验与评定,就是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手段对完成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品质特性和特征进行测定,通过对规定的品质标准与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凡是与规定标准不相符的有关部位和工程,要在检查完后进行相关的加固补强,凡是与规定标准相符合的有关部位和工程,检查后予以通过,对满足优秀、良好标准的,给予优良的评价。品质检查包含以下几项具体工作:一是度量,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方法进行测试、测量工作;二是比较,就是用品质标准与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三是判断,就是分析对比的结果,根据规定的品质标准判断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四是处理,就是对被检查的工程项目的竣工后产品进行评价,是否能够通过验收,是否能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是不是要使用一些方法就行补救。

5、加强工程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工程技术管理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尽快实现由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的转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充分了解和认识技术活动的内在规律,按技术规律和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此外,要善于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品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进而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6、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性和管理性文件,它既是施工过程的控制手段,也是施工过程的准确记录。为了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我们建议针对组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进一步把施工方案进行细化,按分项工程的要求提出施工技术交底,以分项工程为对象,以施工方案为指导,按照施工任务的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把握施工的程序和方法,使施工方案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应强调易发生品质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

结束语

技术管理作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品质,技术性施工管理直接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实施的各项作业中,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必须将科学的管理措施融进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成平. 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 中华民居, 2011,(06)

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范文4

【关键词】高职高专 建筑设备 教学

建筑设备课程是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建筑给排水、供暖工程、热水及燃气供应、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电器等,是一门综合性工程学科,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按照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该门课程要培养学生成为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工程的基本设计原理与施工安装方法,正确读解施工图,培养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要求,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对于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精减教学内容

(一)强调实践性教学内容。

对于高职高专的教育,其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教育。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高职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强调: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不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而强调实践性环节即将规划、设极图纸及方案转化为物质的能力的培养。为实践“实施型”的培养目标,我们应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检测等作为重点授课的内容,并增加实践性环节,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引入新知识新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也在快速发展,而我国高校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一些。因此,教师应在讲课中及时向学生讲述新的知识、介绍新产品、介绍新材料。比如讲到管材时,应注重介绍各种塑料管材、塑料与金属的复合管材、铜管等及其连接方法。而传统的钢管、铸铁管只做简要的介绍即可;在讲水表时要注重向学生介绍TM片知能水表、红外感应节水龙头;在讲到水泵时,则强调变频调速装置的选型、调试、节能等(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频调速装置在实际上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在讲采暖系统的散热器时可给学生介绍新型铜铝型散热器及其特点;还可向学生介绍当今流行的地板采暖和分户热计量的原理、设计、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等。

二、优化课堂教学

建筑设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工程学科、优化教学方法对保证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对建筑设备课程可采用实物教学和实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缩短教学与工程实际的距离。《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枯燥,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很多设备学生根本没见过,没有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必须设法缩短教学与具体工程实际之间的距离。

方法一:是尽量采用实物教学法,即在上课时多用实物构件作为教具,结合实物进行教学的方法。如在讲授给水阀门时,教材上讲了闸阀、浮球阀等几种阀门的构造、特点、适用环境等,并绘制了相应的构造图,可是同学们看后仍觉得很复杂,构造图也大多搞不懂。如果教师上课时拿来这几种阀门的实物,同学门就会对其构造一目了然。在讲述低压空气断路器俗称自动空气开关时,教师带来几种常见的自动空气开关的实物,对照实物来讲其原理、构造和接线,使同学学习更直观,这样不仅节省了授课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方法二:是采用实例教学的方法,即在讲述系统原理、方法时,结合工程实例来讲。例如在讲建筑给排水系统时,教师应提供某一建筑物的给排水施工图,结合该建筑物的工程施工图纸,讲明建筑给排水图纸的基木内容、图例及符号,图纸的具体识读方法。讲明图纸上的管线、卫生器具、管道附件等的实际位置和具体布置。这样,同学们很快地学会了如何识图,并很好地理解了如何把图纸变成工程实际。

三、进行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使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建筑设备工程》是一门工程应用型的课程,在强调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其工程特色和实践性。不妨尝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即安排一定的时间,从外而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来给学生作专题讲座或现场演示,比如给排水新材料讲座,智能建筑讲座等,此为“请进来”。而“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实地观摩建筑设备的系统形式、管材管件连接、卫生器具安装等。或者将学生分成小组安排他们到建筑设备市场了解常用的管道管材、水表、阀门、卫生洁具、自动空开等,并根据现场实地观摩和市场了解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各类建筑设备方而应注意的问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卞动性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从工程技术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比如:讲解水系统的管网设置与敷设时,可以让学生在宿舍的卫生间等处观察各种不同类型的卫生器具,了解管道布置与安装的力法;在讲解空气调节系统时在学校综合楼或人型商场等装有集中式中央空调的建筑物内进行现场讲解,直接观看制冷机、冷凝器、农面式冷却器、百页窗式送回风口、风管风道等设备;讲解电气照明时可直接利用教室里的照明设备如荧光灯等进行分析与讲解;亦可请进此具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举行各类讲座,加强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的联系。通过各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自己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结语

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蕴育着现代建筑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设备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现代建筑朝着“以人为本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建筑设备》课程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加强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践,紧跟时代潮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现化科技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范文5

1.工程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目前我国的许多建筑企业都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缺乏主要源于认识的不足,我国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还处于初期,人才的缺口很大,许多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做起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建筑工程管理不适应市场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将技术条件放在第一位,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进度管理等都非常注重技术条件,所以许多企业只注重这些方面的管理。但是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技术条件对工程项目的制约却越来越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将作用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技术问题多数都可以归结为经济问题。现代工程项目当然会受到技术的制约,但技术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已不像原来那样不可取代。商业条件,如资金、环保、政策对工程项目的影响至关重要,只有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才能取得项目的成功。工程管理得不到重视,资金、人员上得不到支持,就很难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3.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落后

管理理念是建筑工程管理的灵魂,落后的理念会制约建筑行业的发展,落后的理念也导致了落后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及制度、法律的落后。我国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相当不健全,所以建筑工程管理还不能形成科学的、规范的标准,使许多工程项目管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管理方法的不合理体现在工程进度管理,一些管理部门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没有对将要实施的项目进行详细的考验和研究,而是依靠经验。这种背离实际情况的经验主义反而使工程不能顺利开展,不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无法保证工程进度的确定性。

4.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高

建筑工程项目都需要项目经理,他要对企业和施工层负责,在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充当总负责人的角色,他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项目经理的能力代表着整个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水平。然而,我国企业中这种了解当前的经济、政治,能够带领管理团队实现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的项目管理人才稀缺。在我国的专业培养中,针对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设定的很少。好多公司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做项目管理培训,所以整体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高。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1.组织机构上的创新

建筑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组织管理机构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陈旧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机构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合同签订后就有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有较大的权利,有权支配施工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样监管起来很不方便。项目经理不能承担法人能够承担的责任,这样一来若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存在职责不明确而耽误工期或工程安全事故。所以,建筑工程的投资企业要完善、健全工程管理制度。成立特定的管理部门或单位,负责监督建筑工程管理;实行工程管理责任制,制定监管管理规则,将责任明确的分配到每一个管理人员或部门;就工程的不同时段制定不同的管理计划和目标;制定考核制度。全面规范工程管理的各个细节,对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统筹的计划管理,做好对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2.管理理念的创新

建筑行业要想长远发展,首先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管理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人员,在制度、组织机构、方法等的创新上敢于投资;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采取措施并实施落实。在建立创新的管理模式时,要根据每项工程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建筑工程开发企业决策人员首先要充分认识工程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在资金上提供支持。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理解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紧迫性。建筑开发企业未来的发展是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紧密联系的,企业要着眼于未来,把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立足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制定管理方案时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状况,充分反映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只有改变了管理理念才能进一步改变制度、方法,才能使建筑企业、建设公司的利益得到保证,使建筑工程发挥它最大的社会价值。

3.管理技术的创新

建筑工程从开始实施起,工程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工程能否完成,而管理技术则决定着工程能否取得良好的效益。建筑行业的施工人数多、工序复杂,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也依赖于技术的创新,这里的技术指的是管理技术。目前最热门的管理技术属于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创新最为重要的就是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是当前时代巨大的发展动力。信息技术早不是简单的计算机技术,而是资源共享、动态管理等全新理念。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建筑工程管理的点点滴滴中将大大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促进管理的快捷性、高效性。

4.人才培养创新

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 合同管理 存在问题 处理对策

由于建筑工程往往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利益主体多、对公共安全影响大等特征,所以其除具有一般承揽合同的特点外,还具有风险性强、动态性强、系统性强及专业性强等特点,这极大地增加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难度,为此对如何强化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进行研究就迫在眉睫了。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法律知识匮乏及合同意识淡薄。建筑工程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合同权利与合同义务,双方必须依据合同进行工程建设。但是,作为合同主体的承发包双方的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不强,以及建筑业买方市场的市场导向,导致许多行为依经验和习惯行事,而非依据合同、法律来执行项目。通常情况是,买方在明确项目建设意图后,为了尽快完成项目建设任务,通常会尽早将项目发包出去,而承包商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往往会选择尽快与业主签约,从而取得项目的建设权,这就导致项目双方均未能对项目进行详细筹划与准备,草率签约,待发生合同纠纷后,不愿也无法通过合同或法律途经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合同内容不全面。合同作为约束双方行为、主张权利的依据,通常项目发包人或承包从自身利益出发会相应地编制一些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合同文本。受制于合同地位不平等及合同法律知识储备不足,这些合同最大的问题是,权利义务不平等、合同条款描述不准确、合同内容不完善、合同条款间逻辑性不严谨等。

第三,合同管理人才稀缺及培训体制不完善。具体说来:①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涉及工程技术、法律法规、工程造价、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合同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现实中很少能遇到这样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也正是合同管理的瓶颈所在;②对于合同管理者的培训与教育,通常都重点强调合同、法律方面的知识,少量涉及工程造价的内容,对工程技术、财务方面很少涉及,这种机制的直接结果是,合同管理者往往对合同标的无法理解透彻,此时编制的合同必然不可能做到内容完善、条款完整、逻辑严密。

第四,合同索赔纠纷问题。因合同任何一方没有遵守合同条款而给另一方造成效益损失时,损失一方可以按合同条款规定要求赔偿,但就在这个环节中,经常出现索赔纠纷问题。通常情况下,被要求赔偿的一方会坚持自己没有违反合同规定,出现效益损失的一方只能通过法律的途径寻求帮助,最终由法院和相关部门裁定。合同索赔纠纷,对建筑工程任务执行具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工期影响最大,需要加强控制管理。

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处理对策

(1)标准合同文本的使用。目前,无论在国际建筑工程中还是在国内建筑工程中都有通用的、标准的合同文本。由于标准的合同文本具有内容完整、条款齐全、双方责权利关系明确、易于分析等优点,因此使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能确保承包商获得合理的合同条件。标准合同文本的使用,可以减少投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核时间,减少漏洞使双方理解一致,极大地方便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的实施控制,对双方都是非常有利的。作为承包商,如果有条件,则建议用标准合同文本。

(2)合同法律性质的深刻认识。合同是承发包双方的最高法律,签订合同同样也是法律行为,不能把道德观念或者政治观念应用到合同的谈判和签订中,从法律的角度规范合同签约管理,深刻认识到合同中的每一条都与双方利害紧密相关。提高合同的法律意识要注意如下几点:合同签订中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各个细节问题都要考虑到,不能有侥幸心理;一切都应明确地、具体地、详细地规定;在合同的签订和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文本的作用,尽量避免口头承诺和保证;对合同补充的说明、允诺、解释和一些合同外要求,都应以书面的形式确认。

(3)合同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强化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核心,主要需做到如下几点:①聘用高素质合同管理人员。企业可以采用公开考评与竞争招聘方式选择合同管理人员,在招聘过程中坚持择优录取原则;②合同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可根据企业跟市场实际情况,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在职期间进行继续教育学习,补充专业知识,关注目前业务热点问题;③合同管理人员的定期深造。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培育有关技术的合同管理人员,定期选出能力强有潜能的业务主干去有关院校学习,学习最新前沿知识理论,并与实际工作中的事务联系起来。

(4)合同索赔管理的强化。一方面,工期索赔管理的强化。工期索赔管理必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从合同的签订到合同的履约完成,这个周期内都要把工期索赔纳入合同管理的范畴,积极做好对方索赔的应对措施,和自己向对方索赔的工作,作为合同管理人员通过对合同条件逐条分析,识别索赔机会,根据潜在的索赔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建立项目索赔程序,积极准备基础材料,索赔理由遵循合同条件,做到有理有据。

另一方面,费用索赔管理的强化。承包商对待不同的干扰事件和费用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策略:如果一些费用项目如工程量有固定计算基础或标准的,尽量不要把费用的计算值扩大,防止对方察觉到;有些干扰事件如果将按实际费用支出计算索赔值可以扩大,如加速施工提出的索赔值(因为发包方对承包方实际费用开支进行鉴别的工作量比较大);对于合同范围外的工程量提出的索赔,承包方可以提高报价以增加利润。

三、结语

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施工双方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的法律基础、处理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虽然近年来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受到经济体制及传统合同管理观念的影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仍凸显了诸多不足,为此强化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