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逻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逻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逻辑

传统文化逻辑范文1

传统村落“空心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现象,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导致我国乡村“空心化”现象普遍,因传统村落特殊的属性,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过程,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

传统村落空心化的形成受社会、自然、经济、政策等不同因素影响,通过调研比较研究,不同传统村落空心化原因存在差异,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总结统村落空心化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村落无相关产业,居民生活保障存在问题;传统村落基础设置较差,生活水平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现代生活方式产垒冲突,不能满足当代人需求;政府扶持力度过小,乡村居民生活存在一定矛盾与问题;村内资源未进行良好的利用,未发挥其价值,未形成吸引力;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旅游服务设施较差、接待能力较弱;同时外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致使村内年轻人外出不归,造成村内老龄化,久而久之,形成村落空心化问题,针对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以及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的实际情况,从旅游的角度结合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方案与建议。2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传统村落喜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调研以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镇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村民组为对象,进行以“传统村落空心化”为主题的调查。主要调查该古村落的发展现状、空心化现象以及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等。通过深度访谈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该村进行了详细的走访和调查,访谈调查的问题主要包括:村落业态分布、村落保护现状、建筑使用情况、居民生活状态、民居生活方式、与外界的联系等,切身体验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3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空心化问题3.1 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概况

石灰窑沟村群山环抱,两山夹一沟,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现村内有12户人家共22口人,其中居民最低年龄56岁,最高年龄96岁,平均年龉72岁,是一个“空心化”现象严重的传统村落,当地居民采用石材建设的民居,以其古朴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彰显辽西乡村独特的古朴风韵。村里的房子以及老物件等都是老一辈建设,现在的住房和院落除修护外,都维持原貌。石灰窑沟村依山傍水,空气新鲜,整个村落被浓郁的传统文化和质朴的乡土气息所包围,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及建筑和交通工具的引进,村内的整体规划布局保存良好,整个村落的尺度肌理合理,生活劳作方式等无不蕴含着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内在底蕴。村里的久远的历史印证了古村乡韵,淳朴的民风养育了一方儿女。2014年,石灰窑沟村民组人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2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空心化问题

(l)发展条件难以适应村民发展需求。

石灰窑沟村农业产出效益低,收入少,难以满足年轻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人口向外转移的根本原因。交通问题限制了村落发展,留守老人外出困难,所有活动在村落内进行。村民农业收入不足以支撑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资源水平匮乏,为使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绝大多数村民选择送子女外出就读,以至于村内年轻劳动力全部外出,以致村内整体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此外,村内医疗水平低,村内没有卫生所,难以满足全村人尤其是几乎全部为老年人的石灰窑沟村的医疗需求,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2)村内住宅废弃化严重。

随着石灰窑沟村常住人口数量的减少,石灰窑沟村大量古民居和住宅常年处于闲置状态,其中古民居的闲置甚至废弃的现象尤为严重,石灰窑沟村废弃宅基地面积已经超过总宅基地面积的10%以上。由于村落被列为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限制性开发,许多村民只能在住宅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补,但房子整体已经老化,修补只能是暂时缓解问题,雨天漏雨、冬天漏风等问题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部分住户选择搬离,只留下一些行动不便又不愿离开老家的老年人口留守,导致村落内部空心化现象加剧。

(3)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管理不到位。

目前政府还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对石灰窑沟村进行保护和管理,只是片面限制村落内部老宅的拆除重建。村民个人没有资金对老屋进行修复,政府又无资金补贴,使得当地居民只能怀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勉强生活。尽管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但事实上只是虚有头衔,无实质性待遇。这样疏于保护和管理的现象也加速了其空心化的脚步。

(4)其他产业发展限制性较大。

石灰窑沟村位于辽宁省朝阳县的西大杖子村,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可进人性不高,难以带动其经济发展,经济落后,交通的困难也难以吸引外来投资,村落非农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旅游业发展缺乏系统的筹划和延伸性开发,也处于较低层次,规模较小,来访人员几平为零。且由于村落人口的外流,务农的人口越来越少,耕地、林地等农业用地的闲置、抛荒问题在近年日益凸显。村落非农产业的落后及农业的逐渐弱化共同造成了村落产业空心化现象,对村落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4 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保护途径

(l)发展乡村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建设是针对乡村整体而言,全面利用村落可利用的资源,同时活化村落主体。作为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西大杖子村具有较好的自身条件,乡愁元素丰富,建筑具有典型性,环境具有竞争优势,对于打造乡愁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与吸引力。乡愁旅游的开展充分利用乡村的建筑、基础设施以及乡村建筑小品等,对西大杖子村的村落主体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开发配套旅游项目,休闲、游憩场所等,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求,完善了传统村落的产业状态,提高当地居民的旅游收入,加强当地的居民的生活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

(2)建设公共空间。

西大杖子村的公共空间占地面积较少,利用起来较为困难,西杖子村有部分房屋已经废弃、坍塌,应给予考量是否重新翻新或是整改成空地,作为公共空间来打造,公共空间的建设有利于全村的活动与交流,打造可以展觋乡村特色的“文化空间”,打造文化空间会加强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以及对乡村文化的认同。针对西大杖子村的实际情况,主要可以选择的文化空间点可以为村头,因西大杖子村的地理地位,通过宽约4米的村道长距离方可进入村庄,在村头位置有一处空地,从外界进入时,可以第一眼看到,在此地打造文化空间,对村落的发展有极大的提高,通过空间载体与民俗文化的相互影响,既保留传统民俗、文化、工艺等,提高了村民对本村民俗传统文化的热爱,又适应社会的进步,延续并开发现代需求的文化产品。

(3)提升认同感。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访谈发现,西大杖子村当地居民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当地文化形成了深刻的认同,这些“老房子”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是他们一辈子离不开的地方,对这里有深厚情感与寄托,但是大众对于传统村落的认识相对比较薄弱,一方面,未能真正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与内涵,在村落发展过程中忽略忽视甚至拆毁传统村落的部分建筑,改建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的等,另一方面,村内年轻居民未能意识到传统村落存在的价值及意义,以及他们作为传统村落发挥的作用及重要性,也是造成传统村落空心化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现象,防止传统村落的空心化,应加强村落居民以及钋界居民对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的认识,了解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的现有的资源以及具有的优势,形成对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的认同,认同感形成,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生活习俗得到了认可及延续,传统村落的发展问题就会得到缓解。

(4)丰富产业多样性。

传统文化逻辑范文2

关键词:徽州 古村落 空间布局 风水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ancient village development in Huizhou,and then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ancient village from village location,water system,entrance,roads and buildings based on the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geographic and cultur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and ideas for protecting and studying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other non-traditional villages.

Keywords: feng shui space layout of ancient villages in Huizhou

一、徽州古村落发展的历史背景

徽州自秦置郡县,距今已有2300余年。先秦时期的徽州处于山越时代,这时期形成的村落属于原始定居型村落,在历经中国历史上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之后,徽州村落从定居型村落转变为迁徙型村落。从南宋到明中叶的300多年是徽州社会经济文化稳定发展的时期,也是徽州古村落稳定发展时期,农耕社会、习尚知书是这一时期徽州古村落的基本特征。明中叶至清中叶徽州社会经济文化达到勃兴鼎盛的时期。清康熙年间歙人程且硕《春帆纪程》描述了歙县村落盛况,“乡村如星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廓,殊足观也。”据此可见当时徽州村落的辉煌。清中叶以后,徽州古村落逐渐走向衰落,一些昔日辉煌的古村落历经时期战争的破坏便一蹶不振[1]。

二、中国古代村落的传统地理文化特征

2.1古代村落建设的文化观

人类自出现以来,选择居住环境时的趋利避害之心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文化的兴起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即“风水学”理论的诞生。谈到“风水”,国内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一般认为“风水”就是指“古代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布局、某些技术的运用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对生前居住环境和身后墓葬环境的选择和处理”[2]。“风水”是东方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风水”甚至被誉为“环境科学”,渗透到风俗习尚与民俗之中。因此应该客观的看待“风水学”,发扬其积极的成分来指导城镇的规划建设。

2.2古代村落选址原则的风水观

古代村落的选址建设是传统风水思想运用的典型代表。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黄土高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以及发展至今的宜宾古城就是这种风水思想运用的典型实例(图1、2)。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即“风水学”中所谓的“合口”形局。

古人对居住环境的选择以山水元素的具备为最佳,所强调的就是“关巧相通”之理。所谓 “关”指穴位,“巧”指水口,择居之时就是要检查山势与水口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其实质就是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通常称为“枕山环水面屏或背水面街”。古人讲究居住环境的封闭,“顺局宽旷,则取塘以聚气”,“引沟渠环绕村落而取吉气”[3]。

古人择址以水口为上等之地。水口一般多选择在山脉的转折处或者两山夹峙、清流左环右绕的地方,并修建一些公共性的建筑物,常见的有桥台、楼塔等,辅以树亭堤塘,以增加锁钥的气势,扼住关口。在文化性要求比较高的聚居点处常建有“文昌阁”、“奎星楼”、“文峰塔”、“祠堂”、“风水塔”、“观音庙”等建筑(图3)。如泉州就有三大水口,以三塔层层引入,构成了城市极为丰富的外部空间形态,三塔构成泉州市的门户(图4)。平原地区的水口常在去水中央立洲或土墩,在其上建阁或庙,由于中国历来有敬祖先的习惯,因而宗祠一般都建在村中此类最佳地段。

三、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结构特点

徽州古村落处处透出了一种朴素的生态观,这种观念体现了徽州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土地的珍惜。村民通过改造水道和借助山势的手段,把建筑、水系、山体、道路等各种造景要素统一协调起来,塑造出徽州特有的古民居建筑群。

3.1总体环境

徽州古村落的建造大多依山傍水、枕山面水或依山跨水,“相其阴阳向背,察其山川形势”,总结出了“藏风聚气”、“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等山地、丘陵地区村落选址的最佳模式。现代景观学中对此类模式有十分详细的描述(图5),图中显示村落位于山坡南向,首先能够得到充分的日照,迎接夏季东南向的凉风,同时背面的山体不仅可以阻挡西北的冬季寒风,而且可以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南向的水环境可以提供方便的用水条件,还可以为人的生活、动植物的驯养、农田灌溉以及消防用水提供充足水源。

徽州传统乡村聚落还具有仿生学的布局形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比如宏村的“牛”型结构,九曲十八弯的水圳形似“牛肠”,月沼状如“牛胃”。溪水经过滤后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南有“牛肚”之称的南湖。围绕水系而建的140余幢水榭民居,鳞次栉比,构成了村落的重点¬――“牛身”。村中的雷冈山构成“牛头”,村前两棵大树为“牛角”,村西跨溪而过的四座桥为“牛腿”,完整的体现了“牛”形村落的结构形态。

3.2水系的分类

1.水口

徽州村落将水口视为财源茂盛、人丁兴旺的象征。为了满足村民“保瑞避邪”的心理需求,水口的建造成为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村落水口往往是依山势、水势自然建成。一般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村庄的界限,二是起到隐蔽防御的作用。村落水口一般建在离村1~2公里处,为村中流水的出口,是村落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村内的拦水坝使留出村的水蓄积在村口然后缓缓流走,这无形就抬高了村内的地下水位,使村中井水丰沛、植物茂盛。由于水口出口与村落的通行路口方向一致,水口就成为了村落的门户,于是人们对水口刻意营造,在这里建筑桥、台、楼、阁、塔、庙,种植大量树木,留住财气、扼住关口,使村内中的居民生活在一种相对封闭的安全感中。

2.水塘与水圳

水塘和水圳也是徽州古村落水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塘多位于村庄核心地点,靠近祠堂等公共建筑,一般呈方形或圆形,基本是活水,是村庄重要的景观节点。水塘具有消防、排洪、调节气温、净化水体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村民共享的交流空间。水圳是村落引水的基本手段,一般宽10~30厘米,由地势略高处沿着街道或者巷道顺流而下。它既是引水水道又是路边明沟,穿村而过形成“家家门前有清泉”的村落特色。村民利用水圳进行日常的洗衣淘米,夏季还成为村民纳凉的天然空调。

3.3入口处理

徽州村落的入口除了设置水口以外,还通常设有牌坊、古树等标志性元素,通过水系、构筑物、植物共同界定村庄的入口边界。入口通常设置在交通便捷和景观特色突出的地段,并借牌坊、亭子等特殊元素塑造村庄肃穆、淡雅之色。村口空间由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及构筑物构成,空间尺度适宜。村落的风水轴线也是贯穿入口广场和村庄的功能轴线,它控制着入口空间以及村内公共设施整体布局的秩序。通常沿着主轴线布局一系列吸引游客的文化和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空间体验。沿与主轴线相交的其他辅轴线方向设置方便村民进出村落的道路。两类空间轴线共同构筑了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图6)。

3.4道路系统

徽州古村落道路的走向和尺度一般顺应地形,随地形变换,形态各异。村落路网走向基本结合水圳形成系统,路网密度较高,这不仅为村民步行提供了多方向的选择,而且也体现了村庄内部空间的多样化。村落街道尺度宜人,道路宽度以0.6~2米为主,有的道路仅能容一人通过。村落道路的另一个特点是道路与水流走向和建筑的布局保持了良好的关系。道路与水圳始终保持并列走向,二者结合展示了村庄内部线型空间的结构特点。街道宽度、坡度的差异以及与周边不同高度建筑的配合,从视觉上展现了村庄内部多变的空间形态。

3.5建筑布局

徽州民居建筑空间布局体现了“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思想,受楚、吴越、两淮、建安、桐城、徽商几大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建筑格局和建筑艺术。建筑色彩的黑白、明暗对比使村庄整体与背景山体和水体相互融合,产生一种浑然一体的原生态景观。

古代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低层楼房。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且一屋多进,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图7)。天井的数量不等,少则2~3个,多则达到36个。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围绕天井构成的普通民居大多为三开间,较大点的住宅亦有五开间,这类结构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院内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

四、结语

徽州古村落的建设构思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地理学思想。从总体布局到住宅单体,“风水”思想成为主导建设的核心指南。挖掘中国传统地理文化中的科学部分对当代中国建筑规划强调充分结合传统特色文化的手法能够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徽州古村落的建设是中国古村落建设思想运用的典型代表,对现代村镇的规划建设依然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通过解析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结构,挖掘传统地理文化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为各种类型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借鉴参考。

注释

1)吴丽霞.风雅徽州[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2)程建军.藏风得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于稀贤.法天象地―中国古代人居环境与风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陆林,凌善金,等.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地理研究,2004(5).

2.张倩.徽州民居空间艺术初探.室内设计[J].2004(2).

3.刘彦顺.水口:徽州民居的择址观念[J].文史知识,2000(6).

4.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5.阮仪三,等.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1).

6.彭一刚.传统村镇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传统文化逻辑范文3

第一个就是政治体制领域,儒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一,伦理与政治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是儒学,而儒学讲伦理和政治的最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体现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宗法专制,伦理与政治统一,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完全是符合的。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是自然经济,经济状态比较稳定。

第二个特征是专制制度下严格的等级关系。英国在1215年就有《大》,国王加税要得到诸侯的同意,要保障各地自由、自治的权利。中国的大小事都是天子或尊长说了算,抗上是极大的罪恶。儒家政治理论把这些合理化了。中国没有国际学术界界定或多数学者公认的封建制度。如果是封建制度,国王、诸侯之间是契约关系,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第三个特点是服从。用孔子的话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假如有争议,由谁定是非呢?由圣人和皇帝的话来决定,圣人的话是最后的标准。公元1世纪,汉章帝召集儒门的代表人物在白虎观开会,由班固执笔写出一部《白虎通议》,章帝批准后颁行天下。以儒学为指导,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制定详细的规矩或规范。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六纪(六亲),服从尊长。以后历代的法典,唐、宋、明、清的律例都继承了《白虎通议》,将三纲六纪作为贯穿始终的东西。一般的老百姓犯了罪,按照身份的高低、亲疏关系定罪。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问题是思维方法的缺陷。

杨振宁在2004年作报告时讲了一句话:“《易经》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很不利。”他说,其中一点是不讲演绎论证。《易经》归纳了很多当时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但没有严谨的演绎和论证。这是杨振宁作为科学家讲的真话。而在他讲这话之前,16世纪末17世纪初,利玛窦在他写的《中国札记》的书里就说中国人不懂逻辑规则。他讲的是真话,中国没有逻辑学。后来我们拼命从《墨子》里面提炼、搜寻,认为里面有逻辑包括辩证逻辑。然而《墨子》里面虽有逻辑思想但没有完整的理论,而且因为它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后来连《墨子》也式微了,研究的人很少,四分之一的篇章失传。西方的情况则不同,他们有逻辑学,不但古希腊已经有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他们中世纪的教育要上一年的辩论课,实质是逻辑课。利玛窦是这样讲的:为什么中国人不重视科学,不重视逻辑呢?很简单,因为这里面有利益关系,在中国你懂四书五经,不用学数学和逻辑,也不鼓励做实验,就可以考取科举和做官。这样的状况下,科学当然没有办法发展起来。另外在中国天文知识是很丰富的,只是和星相结合起来了,哪里地震是天发怒了,是对皇帝的惩罚。各种是非按照圣人的话来判断,也就不必辩论和讲逻辑理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产生现代科学?

传统文化逻辑范文4

一、情景材料选择、使用的核心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高效性的问题,必须以“启蒙、人文”为核心,以国家、民族、个人的长远发展为归宿。“启蒙”是我们提倡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如换位思考、逆向思维、人性关怀、危机意识、公民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文明意识和科学精神等等;“人文”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其核心是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深刻理解人生意义和目的。启蒙与人文两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我们的材料选择与使用也必须是围绕这个核心与归宿来展开,这也是判断选材效度的重要尺度。

这些材料内容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形式多样,有经典故事、名言警句、名人传记、专业著作、时政热点等等。但选择时要注意:真实性,不要盲目引用,要核实其来源,避免杜撰;容量恰当,深度适中,选取与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更符合的材料。

二、情景材料选择、使用的技术问题

1. 从取材上看,必须注意“效度、广度、适切度”

增强选择的效度,首先必须做到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即三贴近。比如,在我校青年教师比武课堂,有老师在上《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个内容时,就取材了大量的如“海上咸水歌对唱”“蛋家迎亲”“蛋家哭嫁”“蛋家劳作”等拥有悠久历史的沙田蛋家传统文化场面。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但是,这个取材仍没有效度,究其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材料缺乏典型性即适切度。沙田蛋家文化在整个传统文化中不具有代表性,不具有传统文化的典型性,也不能很好地说明传统建筑、文艺、思想的继承,另外作为汉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无法说明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由于自然环境等差异形成的蛋家文化,充其量是汉族文化的一个小区域性差异。因此,取材不能只局限性于上述三个原则,必须切实注意其典型性、广度,我们可以把取材的范围放大国家、民族乃至整个社会,一切以“启蒙、人文”为标准。

增强选择的效度还必须注意选择的“深度”。即材料有较大的思维、探讨空间。有些老师上课堂取材只是一些简单、浅显的事例,学生既不“感冒”,也没有多少的思维冲突、探讨的空间。这种材料缺乏“深度”属无效材料。如在讲《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框时,有老师只是例举一些不文明行为,从而得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意义。这是无效的材料选择。在学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条原则时,有的教师也仅仅是举一些简单的社会事例,把它作为一条原则来讲解、分析,那么我们的学生也很难有多少深刻的情感、态度的共鸣与体验,也无法深刻理解其必要性、紧迫性,从而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相反,有的教师把这一内容与历史材料关联起来,哪一些思想家、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产生了什么样的重大影响?经历那么革命才最终确认?我国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时候才写入宪法?现实情况怎样,对未来有怎样的影响?最后才是课本的内容,正反案例分析、探究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从而引起学生深切的关注与思考。学生的思考涉及了教育、法律、公民素质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可谓深度思考,这种宏观的材料选择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缜密的逻辑思考,可以说是高效的情景材料选择。

2. 从材料的使上看,注意使用的效度、深度

第一、注意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做到一材多用。不管是那一种教学模式,合作探究,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一堂高效课堂往往是投入最少的资源达成最大的目标,用一组材料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至少也是大部分教学内容),往往是高效课堂的共性。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也可以加强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多角度解读,培养能力,关键是提高课堂的效度。如前面讲的,教师用一组沙田蛋家文化的材料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全面认识蛋家文化;也可以提高课堂节奏,提高效率。

传统文化逻辑范文5

【关键词】中医文化 对外教育 比较 氛围

近年来,中医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许多外国学生远渡重洋,来中国学习中医。中国人民第二军医大学外训系自1961年开始承担医学援外培训任务,是目前全军唯一的军事医学外军留学生培训基地。五十二年来,我系共培训中医学专业留学生近一百五十名,分别来自德国、奥地利、白俄罗斯、斯洛伐克、日本、朝鲜、柬埔寨、越南、哈萨克斯坦、南非、古巴、埃及、乌干达、津巴布韦等国。这些留学生中大部分接受一年或两年制教育,也有部分以短期学习为主,分别学习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课程。

我系接收的中医专业留学生,无论是汉文化圈的近邻,还是大洋彼岸的远朋,初来乍到中国,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最多的疑问就是:中国人看病时更倾向于选择中医还是西医?中国人自己相不相信中医的疗效?大部分留学生都没有找中医看过病,也没有吃过中草药,所以他们缺乏对中医的直接感官认识,理性认识也就无从谈起,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医对留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从小接受西医思维教育,他们当中普遍存在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理解障碍。因此,文化因素对中医对外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中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系统,使用最广泛的传统医学。要学好中医,需要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功底。

1 中西医传统文化的比较

西医的学术结构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早期,是以西方文化为源头。西方文化侧重于斗争,把征服自然置于首位,西医注重和疾病作斗争,通过不同方法去消灭和清除病原体。西医学术体系的主要指导方法是传统的还原论,偏重结构、局部、静态分析,建立在构造型自然观基础之上。西医将去除局部病灶为首要任务,在此理论基础上将病与病人分割开来,在“理性”背景之下,大胆解剖人体结构,对人体外形和内部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方面可视性结构进行精细的观察和测量,然后通过理性的逻辑推理形成结论。

中医学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为理论基础,阐释生命现象,揭示人体生理病理及诊疗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顺应自然,强调和谐,中医学注重顺应自然以养生,与自然相和谐以防病,讲求天人合一,调整阴阳平衡,视人为核心,崇尚以人为本。中医文化兼收并蓄,贯通古今,融合了儒、释、道等中国传统经典观点,同时借鉴了诸子百家合理内涵,吸取了自然、天文、历法、数学等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兼具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特性。无论是作为病理学、生理学基础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还是作为诊断学、治疗学基础的四诊、八纲、证候、本标、正邪等学说,中医整体的各个学说是由思维形式的模型法如阴阳模型、五行模型等所贯穿。中医以为,和宇宙万物一样,人体也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五行模型中,五行以五脏的配属为中心,纳入五体、五声、五志、五官、五时、五方、五化、五色、五味等,解释人本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然而西医虽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也有朴素辩证唯物观的烙印,但文艺复兴之后却受机械唯物论和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走上孤立、静态、结构、微观的实验医学道路。

鉴于中西医的差异,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阐述和介绍。例如,在介绍中医“气”这一概念时,首先应当解释“气”这一概念,它原本归于中国古典哲学,频繁见诸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中:“元气”(《春秋繁露》)、“气化”(《庄子》)等。随后中医学领域引入了此概念,用以表示生命的基础,不仅指人呼吸的气体等,还指人生命的活力。人的生命因气而活着,决定生命的是一个气脉流动的整体。在此基础上,“气”的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引申和发展:用来指代“功能”,如“胃气”; 表示药物属性,如中药“四气”;概括疾病发展的某一个阶段,如温病学中的“气分”。通过分析“气”的文化背景,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对于“气”这样文化内涵丰富的术语。

2 中西医思维文化的比较

各个民族有各自所独有的思想文化,不同的思想文化影响着相异民族的思维方式。中西医学各自迥异的渊源和特点充分显示它们的发展深刻地受到各自民族思维方式的影响,或是各自不同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渗透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及悟性思维;然而西医学则体现了客观、精细、科学的西方客体思维、理性思维、科学求实的思维方式。

2.1中医学的整体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根基和精髓,整体思维是古代中国具备的特殊的思维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异于西方文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整体思维即以整体性的视角观察事物。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皆不会孤立存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是本原的、先天的、不可分解。由整体分化出的个体则是后天的、继生的,整体产生和决定着部分,部分影响着整体; 新事物是由个体之间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产生,不是外力的创造;整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是靠着气的运化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中医学认为,人体内脏、体表、组织、器官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与此同时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如果发生变化,人体生理、病理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开方遣药不是针对疾病的局部,而是重点从整体上调节人体机能,恢复阴阳整体平衡,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西医所认可的是欧洲的传统思想文化,从而形成还原论思维方式。认为本原粒子是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根本实质和最终成因,只有分解、还原到微观的物质颗粒,才能说明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和终极原因。西方文化强调逻辑思维、分析思维,使其注重个体。根据分析思维,对象被分解为各个部分来研究,这样部分、个体就被突出并置于首要位置。逻辑思维重视分解、分析,也就是把事物由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然后对各部分加以研究。在定性与定量分析中,逻辑思维更强调定量分析,注重于对事物进行量化研究。西方文化在这种量化研究下便带有精确性、严密性、惟一性、缜密性。

2.2中医学的“取象比类”思维。中医学的发展成形取决于形象思维,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人体与自然和谐统一,例如五行概念,它将自然界五音、五色、五时、五方、五味与人体五体、五窍、五脏、五志等依照取象的方式形成独特的以五脏为中心的大五行体系。中医各科广泛地应用形象思维,在辨证论治的各个环节,形象思维的踪迹处处可见。某些记载如《内经・痿论》中“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生动说明了辨证论治中“取象比类”方法的应用。中医学中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及整体观、辩证观、功能观等都以取类比象为基础。采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描述人的平脉、病脉和死脉等脉象,把脉寄富于具体的形象之中: 正常的脾脉,和柔相济,和缓犹如鸡足落地; 有病的脾脉,充盈而频数,急疾如同鸡举足; 脾的死脉,呈坚硬锐利之状,就像乌鸦的嘴,鸟的爪子一样; 又像屋漏一样点滴不断,像水流一样去而不返。在写这段话的医家头脑中,脾脉的不同表现,是与具体的物象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与中医不同,看待人体及疾病时,西医采用还原主义,认为如机械一样,人体是由各种部件组成(器官、组织、细胞) ,疾病必须有“形”(病灶) 可循,然后用相应的物质(营养素、化学物及工具) 去修补这些部件。近代以后,西医在获取事实方面越来越偏重实验,运用观察为主要借助于仪器的间接观察;而中医基本没有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实验,观察则也全部依赖于直接观察,同时,中医还运用某些非理性方法来获取事实;在整理事实方面,西医强调逻辑思维方法,而中医注重非逻辑思维;在形成理论方面,西医采取公理化方法,而中医则采取思维模型方法。

在对比中西文化背景后,中西文化的差异即展示在留学生的面前,与此同时,将中西医联系起来,阐述两者差异,强调中医的学科长处和思维特色。经过这样的学习后,留学生会对两种文化尤其是中西医两者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所了解,明白了其不同的特质。再进行中医课程的学习时,明显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中医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很少产生疑惑,对于提高留学生学习中医的效果有着显著的作用。

3 营造中国文化氛围

营造中国文化的氛围,留学生置身其中时能够被一种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所感染,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在对中医药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笔者认为,文化氛围的营造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术氛围。从各种类型的人文图书期刊和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学术杂志和网站上摘抄一些内容,提供有关文献书目,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其有目的性地学习中国文化。管理者可陆续组织一些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邀请中国专家教授或学生和留学生进行交流,使留学生在人文和专业知识的氛围中不断地受到熏陶。第二,语言氛围。以我系为例,留学生入学后第一个月接受适应期教育期间,我系开设了生活汉语课,教授日常生活交流必需的简单汉语,鼓励他们走出校门,和中国当地居民进行大胆沟通,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中国,融入中国。第三,传统节日氛围。留学生在华生活学习期间,要经历我国的各种节假日。通过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介绍,让留学生了解传统中华文化。在这些节日期间,可以通过参观旅游让留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和国情,更增添了学好中医的兴趣[5]。第四,生活氛围。留学生如果有慢性病或偶尔身体不适,管理者可建议其前往中医科就诊,服用中药调理或接受针灸推拿疗法。在亲身体验中医药的神奇疗效后,他们就是中医学最有说服力的代言人。

通过中医文化传播及中医文化教学,以文化带动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医药在世界的推广,使留学生真正学到中医中药的精髓,服务于世界人民,把中医文化的种子洒向世界各地,中医文化才可能长盛不衰,中医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参考文献】

[1]增. 弘扬祖国医学,搞好中医外教[J]. 医学教育探索,2006,5 (9):810-8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0-14.

[3]唐乾利. 中西医学的本质差异及方法论比较探析[J]. 大众科技,2008( 2) : 135-136.

[4]陈明华. 试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J]. 医学与哲学,2008,29(4):50-51

[5]顾家柱. 保证教育质量是留学生教育的生命线[J]. 中医教育,1996,15(3):15-16.

传统文化逻辑范文6

[关键词]高校教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构成的核心和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精神本是当前社会人文建设的要务之一,但在当下的高校教育中,呈现出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弱化和缺失,大学生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缺乏精神食粮,容易受到不良文化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中心力量,社会精英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来国之建设的中流砥柱,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高校素质教育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它关乎着高校道德教育乃至全社会文化、道德建设的成败。那么,促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弱化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

一、中国近代的社会和人文思潮变化

通过中国人不断的自身学习和努力,社会不断的发展,和传统社会有了明显的不同,从本质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不断完善的经济体系制度、以及生活思想观念的转变,让人们不断在社会中产生改变。在人们普遍认知和学习科学的观念后,并习惯性以科学的观念眼光来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对于人们在生活中过度对科学观念的依赖,导致普遍社会人们忽视对传统思想和文化方面学习认知的观念。迫使这种观念形成了社会的主流现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高校中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二、中国高校中大学生价值观念取向的演变

1.社会功利化观念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人们对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社会经济不断成熟的今天,人们的功利性价值观也得到了无限放大。如今,在高校中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取向上,应用理性逻辑思想存在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上,在现如今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本能当中。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深受社会的功利性价值思维的影响,用功利性眼光来看待问题,思想上重视选择经济价值高的专业,就业也偏向取值于工资高低。使大学生在明确自身价值定位上产生狭隘性判断。对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观念在学生中渐渐弱化。

2.高校学生观念个性化

社会经济的大步发展,只注重经济结果,忽略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市场经济观念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长期过度植入,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比较自我,对待价值观的判断产生了偏执性。把实现个人价值理想作为自身的追求和努力方向,重视自我个性,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偏向于前者,大部分学生比较在意个人价值的存在。反而对民族的发展,民族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得不到足够重视。

3.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

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育也有不断的进步,人们对文化追求的提升,社会价值取向也有了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经济价值的多样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形成多选性。高校大学生对社会认知不够,思想上不成熟,多对社会和家庭的多样性价值观念所影响。导致大学生在理论上是一种心态,现实中又是另外一种心态。

三、现今高校传统教育的问题

在中国教育体制中,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其所学知识和兴趣爱好的培养方式单一,要完全符合高考的要求和规范,来以应对现今教育体制下的各种考试,使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比较狭隘,还要应对着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压力,使其学生自身成长比较被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传统文化在义务教育中所占成分更是少之又少。进入高校后,社会专业性的培养模式,因学生受各方面影响,多为就业和工作,只在自己所选的专业学科上下功夫,尤其是理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没有时间和机会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学习,使从小学就缺失的文化精神再次被剥夺。这种现状下,高校没有足够重视和加强对传统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建设。造成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机会的缺失。也就不难看出当今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认知度的缺失,这样的传承关系,必将会丢失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根基。

四、传统文化中的特性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拥有自身的文化体系和民族特色,是历史长期积累的民族精神宝库,需要通过自身生活去感悟和认知,是长期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以追求自身品格修养为目的。并且重视以人文精神为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倡导自身品格的提升,而与当前大学生所追求的功利性价值观是相矛盾的,这种矛盾现象难以把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今主流思想相融合。当今社会和高校也没有足够重视这种现象。

参考文献

[1]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