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包装设计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包装设计的认识范文1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因身体原因,社会活动减少,加上子女因求学、工作、结婚等原因不能在老人身边,极易引发老年人的精神疾病。在“空巢”的社会环境下,“为老年人的设计”和“怎样为老年人设计”显得尤其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在身体上会出现如:感知机能、行动机能、思维机能的身体障碍和病变;而老人在生活中,由于身体的变化,更易产生孤独、紧张、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老年人食品无障碍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包装在开启、使用以及回收过程中的无障碍问题,同时也不应忽视好的包装能够带给人们心理慰藉的效果。
老年人食品包装无障碍设计的策略
1.食品包装信息识别无障碍
将现有有机“五谷粉”包装的外观通过简洁的图形、美观的文字、适当的色彩以及说明性的文字适当的加大,对于重要的提示性信息,以醒目的色彩、符号、文字设计易辨识的导视,促进老人在识别商品信息时的无障碍;同时对商品外观进行情趣化的设计,增进老人使用商品时愉悦的心情,减少因独居产生的心理障碍。
2.食品包装开启使用无障碍
包装使用的无障碍要求我们从包装的结构、以及造型上进行改良设计。设计时,应以可平稳的放置在物体上的包装为主,上盖开启容易,也可方便地单手取用。
3.食品包装回收无障碍
包装回收无障碍是指运用各类信息和生活常识,保证大多数消费者能够顺利地拆解并分拣包装,促使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包装结构设计简单能够便于分解和拆卸,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单一化也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中,包装废弃物占了30%。如果能实现包装的无障碍回收,减少老年人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是促进老年人生活便利的一种体现。
无障碍设计在“五谷粉”包装中的具体应用
1.现有五谷粉包装存在的问题
从市场上销售的有机“五谷粉”的包装来看,主要问题在于并未对消费人群进行细分,缺少针对老年人的包装设计。
包装的外观上缺少人文关怀。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生活能力开始退化,要从包装上了解产品的信息、使用方法等一些内容,是一件十分不方便的事。
市场上的“五谷粉”大都是家庭用实惠型的大瓶装或大袋装,对于独居的老人来说,要想在保质期内吃完,实非易事。特别是有些老年人喜欢外出健身、游玩,在户外食用,不便携带。
袋装“五谷粉”在开口后,密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瓶装开口较大,必须借助外物才能从瓶中取出,这些都增加了老人使用过程中的障碍。
2.解决方法
(1)包装造型和结构设计。五谷粉的包装形式不应仅仅是简单的瓶装或袋装两种形式,应该在保护商品的前提下,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创造出多种形式的五谷粉包装:①五谷粉包装容量的减量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喜欢户外运动,我们可以适当的做出适合一餐食用的五谷粉小包装,用完即丢弃,简单方便。②大容量瓶装五谷粉包装应改变其提携方式。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指握力衰退,对于较重体积的物品,着重对其提携处的处理,很好的方便老年人的生活。③一件好的包装设计,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商品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商品包装的造型和结构方不方便废弃后的回收。
(2)从包装的外观上对商品的图形、文字、色彩、信息等方面进行慎重的选择。图形和色彩的选择上尽量以老年人的喜好为主,而对文字信息的处理上应简洁、鲜明,避免过于冗长的文字信息。尽可能的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方便老年人进行认知。
老年人食品包装无障碍设计的优势
1.弱化身体缺陷的感官补偿设计
人们是通过眼、耳、口、鼻、四肢等感官来感知世界,认识身边的事物。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身边事物的感知和适应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巧妙的感官补偿设计,来弥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年龄增长而弱化的感知能力。帮助他们忽视身体的不便,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自信心,更愉快的安享晚年生活。
2.对受众进行心理慰藉的情感化设计
纵观整个设计历史的发展过程,大多是从满足功能需求的层面上逐渐上升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同样适用于设计发展的实质。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逐渐上升的金字塔形式,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就会产生,并要求得到满足。老年人的包装亦是如此,在满足其使用时的方便性以后,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发展到一个更高级的阶段,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实现老年人情感的慰藉。
3.实现受众使用方便的安全性设计
食品包装设计的首要前提就是食品的安全性设计,尤其五谷粉属于不易保存的易潮、易霉食品。安全设计不仅是指食品保存的安全性设计,还包括使用、携带、回收等方面的安全设计。包装设计师应合理设计包装容器的结构,正确选择适合的材料,以满足商品包装在不同流通领域的安全性要求。
结语
现今市场上的有机“五谷粉”包装并未对消费人群进行细化,极少关注老年人这一特殊消费人群的使用需求。针对老年人进行有机“五谷粉”的包装无障碍设计,彰显了设计人性化的一面,不仅方便了老人生活,对于送给老人做礼品的儿女来说,也是孝心的表达,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进步意义。
包装设计的认识范文2
包装物易开启性,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逐渐突出的包装附加功能之一,如何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服务早已为各个生产厂家所关注。对于某些领域(例如日化用品),各种品牌产品的基本性能差别很小,单纯依靠产品本身的性能来竞争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给产品增加实用性等附加手段成了有效的竞争工具。
小包装的出现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它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简便、易携带、份量适中的商品,相对于体积大、重量大、不易携带、份量多的大包装,它更适合用在旅游、餐饮等用量不大的环境里。对于小包装而言,易开启和密封性是它突出的两个特点,易开启性是小包装获得消费者青睐的法宝。
袋状包装物和瓶状包装物是最常见的两种包装物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领域上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例如食品包装、药品包装、日化用品包装等。
小包装形式的袋状包装物对于易开启性都有一定要求,如面巾纸、食品及冲剂的小量包装、膨化食品(袋)包装、方便面(袋)包装、以及各种日化用品包装等等。开启的方式可以是按照包装袋边缘提供的易开口(一般在热封处)开启,或是从包装袋一端的热封处剥离,或是利用剪刀等其它工具开启等等。很明显,对于小包装而言,在不借助附加工具的前提下就能方便的开启包装袋是最理想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配合小包装便于携带可随时使用的特点。
按照包装袋边缘提供的易开口开启是最方便的开启方式,三角形的易开口最为常见,这种方式的开启力小,开启时间短。可以想象,如果从包装袋的易开口开启却无法达到理想的开启效果会给一个品牌的形象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包装袋在设计时需要对包装材料进行撕裂度以及表面摩擦系数两项指标进行检测,以保证从易开口开启时的开启效果。撕裂度是关系到包装物是否易开启的主要指标,而摩擦系数是否合理是制约到材料表面在撕裂材料的过程中能否被消费者握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装材料的撕裂力的大小直接表征了消费者在开启包装物时所需要的力,一般这个值应适当选择,使消费者不需用多大的力就能开启包装袋。因为在进行撕裂试验时对材料提供的夹持力是足够大的,这样在试验中就不会出现材料的“打滑”现象,然而消费者在实际开启包装袋时,如果材料表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材料的撕裂力配合不好,在握力不够大的情况下出现开启打滑现象继而导致开启困难也是常有的事情。在包装物设计时需要对包装材料的这两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在各种握力条件下的模拟试验。
将包装袋一端的热封处剥开也是一种常见的开启方式。对热封处的首要要求是密封性要好,因为封口处是最容易出现泄漏的地方。常见的热封方式有热封棒封合和电封,包装物不同,封合方式不同。这里所说的在热封端开启指的是用热封棒封合的热封端的一种开启方式,使用易开封材料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开启效果,例如现在巧克力包装就常用易开封材料。
瓶状包装物广泛应用在饮料包装、医药包装、化妆品包装等方面,其包装材料主要分为三大类:纸塑复合材料、塑料、玻璃。按照封口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瓶盖封口和热封封口两种方式,相应地开启方式主要有开启瓶盖和从容器口的热封处开启。
可想而知,是否易开启能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于一个品牌的信心,对消费者的再次购买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休闲饮品而言,倘若开启力过大,则会不符合其休闲的风格。
包装设计的认识范文3
在广告学专业中,包装设计教学必然需结合专业特性,结合其广告传播以及市场需求展开。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中,系统性规范性贯穿其中。包装设计课程设计通常按部就班从包装基本形态到应用设计逐步进行。但在结合广告学专业特性,尤其要求审美与使用结合的前提下,若仍一成不变得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包装设计如何面向传统和未来,不仅要培养学生设计审美的水平,但也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方面进行包装设计创造力的教学。我们需要认清专业课堂教学与课程体系在社会实践中的关系。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实际状况。包装设计课程中有许多细微的环节并没有做到从市场、实用以及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包装设计,比如学生对包装材料认识的缺失———相当部分可利用材料已经成熟运作在产品包装中,但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并没有更新这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当然也无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包装设计课程不仅要体现出科学性、综合性、先进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以及设计教学与市场研究的关系。
二、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的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包装设计是与市场及产品非常贴合的课程,这需要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过程中加强对市场的勘探了解。作为以现代设计为导向的设计课程,不论我们在设计理论中,还是实践操作中,现代包装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都要了然于心,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跟进的。这也是对于设计类课程教学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分问卷调查,也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市场发展,还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包装设计的现代化,做到包装的超前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把握包装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包装设计并非孤立地做好保护产品和视觉美观就够了,它在广告学专业中是作为一个环节一个链条存在的。课程教学需要带动学生宏观得观察包装设计的意义并思考包装设计要与企业品牌的关系,将包装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将“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注入教学设计。“绿色包装”等环保观念在包装设计发展中常被提及,实际上有些设计也已经将此付诸市场。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还是一个挑战。有些学生在错误的引导下盲目地追求“绿色包装”,结果导致设计成品甚至比非“绿色”更昂贵。这种形式主义在教学中确实需要我们深思,正确引导,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要想为学生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学与实践制作教学视作同等重要。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实践操作,包装设计教学并不能止于学生的电脑样稿或者手绘概念图,它需要学生熟悉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熟悉包装制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尤其是在课程中后期,实践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学生是否将包装理论知识转化成设计能力并提高了设计素养,最终这些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将有利于他们今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式的优化
包装设计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包装设计;传统元素;传统文化;运用
五千年历史和文明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其内涵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蕴涵着我们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最本原的精神。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它形态多样,内涵深厚,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大碰撞的今天,解决好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在包装装潢设计中寻求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元素,将传统和现代合理融合,创立自己的品牌,抢占市场份额,已成为当今国内包装装潢设计发展的最优化趋势。所以我们现就如何清楚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加以合理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包装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多样,内涵深厚,蕴涵着我们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最本原的精神,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因此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传统文化元素包括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石狮、如意纹、祥云图案、汉代竹简、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紫砂壶、彩陶、唐装、筷子、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汉字、金元宝、如意、八卦等,以中国传统图形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元素,以其独特而浓郁的中华特质,已成为现代包装装潢设计的一大重要来源。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中国传统图形的运用已被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并将各个层面去粗取精地应用到具体的现代包装设计中,赋予现代包装以从功能到形式的非物质的功能,是我国向现代化包装迈进的必经途径。有别于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趣味,而是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若拙”的浪漫飘逸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民族文化存在的前提就是其独特的个性。中国包装设计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从民族传统文化出发,给文字、图形、色彩、材料赋予传统韵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使中国的包装设计富有新的文化意义。
1.传统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剪纸、陶瓷、国画等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要素,也是我们设计的源泉,能够帮助设计者设计出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包装。
剪纸源远流长,历经时代的洗礼和演绎发展,以其本身特有的图形视觉文化符号,成为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将民间剪纸应用于包装设计,赋予包装设计内在的传统文化特性,能使包装设计顺应时展的“越民族,越世界”的潮流,展现出东方特有的魅力。
陶瓷艺术是我国的艺术国粹,无论是青瓷还是白瓷都体现了中国古老的精湛的制瓷技术。表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但是将泥塑和陶瓷器皿上的花纹巧妙地运用到外包装上,还运用到容器的包装上,使这种“回归情结”得以彰显,得以贯彻。同时,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大大不同于以前,仅仅满足于获得产品的实用功能还远远不够。日用陶瓷设计的起点应定位于消费者身上,从消费者审美心理出发,设计出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情感、风格上都合理、丰富的产品;日用陶瓷设计要不断创新,体现时代精神,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引领时尚潮流。
国画缘物寄情,物我两忘,以超然的意象,飞凌万象之上,境界与茶文化所欲传达的超然脱俗的意境正好吻合。古有诗云:“此物清高世莫知”,“清高”非国画莫属,因此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以国画作为主体图形的很多。当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的水墨走到一起时,其深刻的意味所表现出的装饰性,体现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底蕴。
2.传统图形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传统图形的造型方法,与现代设计有很多不同,它主要注重的是形的完整性和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也讲究虚实。在运用传统图案进行包装设计时,要结合它外形欣赏价值和内部蕴藏意义进行灵活运用。如石库门是上海的典型建筑,浓缩了上海文化的精华,代表着中西文化的结合。“上海老酒”的创意设计就采用了传统纹样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将传统图案和地域特征结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表现了老上海的文化,给人以古朴、回归的感觉,设计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现代酒包装。
在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图形元素进行表现,是体现传统文化的关键之所在。例如龙纹图案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和生机盎然的感染力而著称于世,是民族传统的标志和象征。将龙纹作为一种装饰和主题图案设计于包装之中,对于创造这种商品的艺术形象,形成某种意境,表达某种主题,能起很大的作用。其中酒包装装潢上龙纹的应用尤为突出。例如,“板城烧锅酒”的包装设计就很好地表达了该商品的理念,给人们带来追求向上、吉祥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在色彩的处理上也十分强烈大胆,这在其他国家的包装中是少见的,把红、黄、金、银、黑、白等很难调和的色彩搭配到一起,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加强了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的表达。
3.传统色彩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中国现代包装中的色彩设计,要充分考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用色习惯和色彩象征。如红、黄、紫色的搭配,总能有一种出色的视觉效果,它强烈但不轻浮,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渲染出热烈的节日气氛,形成极强的视觉效果,同时又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底蕴。
比如“汾酒”的包装色彩就来源于民间青花的色调,蓝色为主调,展示了酒的久远,还突出了传统元素特有的儒雅和广远;“金六福”酒的包装设计,大面积运用红色,加上具有浓郁民间意味的剪纸,使之富有了浓浓的民族情意,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人们带来了喜气洋洋的感觉;2002年中国之星获奖作品“康雍乾御冕酒”,其包装色彩采用黄色为主色调,就突出了宫廷御用的主题。
在现代的包装设计中,合理地运用传统色彩,恰当地表现色彩的文化内涵,可以使作品散发民族的艺术魅力。
包装设计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缺乏突破性的创新;市场效益;理性思考;环保
中图分类号:J5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45-01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以及经济模式由高度计划经济转向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各领域的设计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包装领域的设计尤为突出,包装设计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一等产品,二等价格,三等包装”的尴尬境地,而且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包装设计事业呈现相当繁荣的景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装起到了保护产品、促进销售、便于使用和提高价值的作用,随着自选购物方式日渐普及,它已经成为了悄无声息宣传商品的一种手段。
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包装设计事业仍存在着不足,如包装设计教育程式化而特色不明显,且落后于市场需求、包装设计行业重设计实践轻理论探索等,以致于我国包装设计理论相对滞后于设计实践,使得包装设计实践缺乏突破性的创新。包装设计教育一味地追求设计表现与创作的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进行包装设计实践一般创作规律的理论分析与总结;包装设计行业则一贯以实现市场效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包装设计创作而漠视指导设计实践的包装设计理论的重要性。这一现象不仅会使得设计标准的喧宾夺主,而且也将会使得包装设计的发展得不到进步。比如: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商品通过利用视觉文化素养,利用文字、色彩以及透视的原理等等来为商品包装,同时却忽视了商品最重要的功能性的阐释,在包装设计时功能性也应是第一标准。
目前,国内从事包装设计研究的学者正积极地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包装设计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于我国包装设计事业发展现状的理性思考,我们应该从包装材料、包装创意、包装视觉传达、整体性包装、系列化包装等方面深入细致地论证了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的规律与原则,以宏大而科学的框架去构建了一个完整且系统的包装设计理论体系。
在整体性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我们应该对包装这一主体的多个个体逐一从设计相关因素分析入手,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探讨各自特点并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如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应显示出塑造品牌形象、产品形象乃至开发企业形象的软。在系列化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包装设计已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各企业为了赢得市场竞争、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以及宣传企业形象等需要,使其产品包装设计越来越多地以系列化包装设计形式出现在市场。同时,随着系列化内涵和范畴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系列化包装设计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设计师的设计观念从原来侧重艺术表现转到研究视觉表达和信息有效传播的关系上。系列化包装已不再只是容纳物体的一个实体,而成为传达信息与精神意蕴的物质载体。
在对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及应用进行研究时,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如何充分发挥包装作为“无声推销员”的作用,使包装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充当传递信息的媒介角色,一直是众多商家所重视的焦点问题。其实,只有在客观而准确地认识到人们对包装的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前提下,一直困扰商家及包装设计行业的焦点且棘手的问题方才有可能极好地解决。众所周知,作为美化人们生产生活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人的需求,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亦是如此,虽然形式是社会实践,但实践依然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理论和实践共同构筑了包装的文化形态。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往往造就了不同的习俗、文化和经济环境。由此而形成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并生发出不同的语种、习惯、道德、思维、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些,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中便具有独立的个性特征。任何设计理论的研究均需建立在人的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的研究基础上,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也是如此,正如《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在书中所云: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的个性理论研究,是以它的共性为理论基础,探讨视觉传达寓于普遍性原理中的特殊性原理。必须对共性理论和个性理论同时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包装设计理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是一个辩证的视觉传达设计观。
在我们的包装设计中同时应该尽量宣传环保的意识,绿色包装,是国际包装流行趋势。例如,英国开发出的胡萝卜纸以胡萝卜为基料,添加适当的增稠剂、增塑剂、抗水剂,利用胡萝卜的天然色泽,可制成价廉物美的可食性彩色蔬菜纸。利用薄型化、易分离、高性能、可回收和可再生的、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不仅可以影响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可以使得商品价值的大大提高。
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国内包装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必须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唯物观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的包装设计事业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朱和平.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包装设计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设计美学 包装设计 形式美
设计美学是在设计学与美学的独立发展与相互碰撞中运用而生的。设计美学所研究的问题是设计与审美的关系问题,审美情趣指导设计的发展,设计的发展以物的形式记录着人类各个时期审美的特点。
传统美学认为美是指一种感官的愉悦或生理的满足,也可能是一种赞赏心态的流露或个人趣味的偏好。而设计美学以应用为目标,旨在为设计活动提供相关的美学理论支持。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变化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设计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的目的是要形成和调整对象――空间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使产品功能和审美达到统一。
现代包装设计是设计文化的一部分,它有着稳定的基本文化格局,它不断为社会文化注入鲜活的内容,产生着与时代同步的新设计。它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生活需求,为改善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环境提供保障。这种需求促使人们去发展、去创造,同时促进技术、艺术的进步,其结果必然是新成果的产生。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作为文化的媒介,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倾向、道德伦理、民族风尚、心理倾向、价值观等。包装文化追求效益、功能、美化、传达信息为目标,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成果,也是多种学科综合的结果。它同时融合了人、物、环境的因素,尤其是包装材料、造型、色彩、插画、文字的结合,充分体现出器物的形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包装设计的功能不仅仅局限在保护、销售和美化商品上,而是进一步延伸到满足消费大众情感和心理等需求上。
而现代包装设计的形式,不是纯艺术的处理,与一般纯艺术相比,其构成因素相互间的统一与变化关系是相通的,但作为实用美术的包装设计,又有自己特定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表现手段,在设计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包装形式不能脱离功能属性和材料特性。
形式与功能是现代美学面临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设计总是在平衡着功能与形式这杆天平,设计在功能与形式的斗争中逐渐成熟。
我认为包装设计的立体造型与各展示面的处理,必须考虑其功能属性以及材料特性,这也就是说,在包装设计中形式首先应适应内容物保护性、使用性的要求,同时还注意形式变化与所选用材料的合理化性质相结合。作为设计工作者,更应该深刻反思,防止毫无实际意义的形式表现,合理利用产品的特性,更好的表现产品,否则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通俗的说,就是使包装设计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或是使其能刺激人们的审美需求而消费。
还要提到的一点,就是包装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必须考虑到环保以及生态平衡的因素,这成为设计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现代社会环境下,要考虑到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那么绿色包装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绿色包装的技术系统,应该解决包装在使用前后的整个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研究和寻找理想的绿色包装技术,对不同的商品要开发研究相应的绿色包装制品和方法。倡导绿色包装的实际意义,在于促使建立和完善包装资源的回收和再生系统,使包装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大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安全、更舒适。
今天,人们在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设计风格。从自然出发,顺从自然发展的规律,开发自然之美。在视觉上、感情上引导人们回归自然,呼吸自然的空气,充分发掘出自然中的本质的美,并能在包装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
第二、虚实相生,传递有效的商品信息。
包装设计中良好的视觉设计,不仅注重商品的视觉外观,更重要的是传递商品的有效信息,可以对产品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虚实相生在包装中这样理解,实即表现为突出品牌,展示商品特性;虚即表现为辅助图形以及空白处所传递的视觉效果。随着市场的产生,人类对产品外包装的识别要求越来越多,产包装传达作用的发挥也愈来愈广。在产品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包装的有效传达已经成为产品销售的战略战术,是生产者市场制胜的锐利武器。
现代市场的最大特征是无人售货,所有的商品都是排列在自选商场的货架上,由消费者自由选取。处理包装设计的形式美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这种美的表现首先应该来自于对商品美本身的表现与开发。各种商品的造型美、结构美、材质美都可以在包装形式美处理中得到表现和发挥,这是包装形式美处理的重要依据,要注意消费对象的不同审美认识。
包装形式的独特性不能离开消费对象的一般认识。评价产品美与不美全凭个人感受。审美认识和审美趣味会因年龄、性别、文化、职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儿童玩具的包装形式与老年人用品的包装形式,男性用品的包装形式与女性用品的包装形式,都有很大的区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而使人们的喜好各不相同,有人喜欢五颜六色,有人喜欢朴素淡雅。可见,对于一件包装产品,不可能获得有人认同与喜欢,要有针对性的区别设计,获取不同消费者的共性认识。
第三、审美变化的时间差异。
所谓时间差异是指人们的审美口味根据时代、年龄、季节和特定的一段时间呈现不同的差异性,设计师应对这点十分敏感。
一般说来,人们的审美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差异,时代的发展对审美的影响不容小觑,以往追求的是对称、平均的形式美,而现在对流线型、动感更情有独钟。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日新月异,设计要求将对称与均衡相结合,拒绝死板,考虑整体版面在视觉上的均衡感,要根据人的视觉心理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要求右侧比重大些,从而取得视感的均衡。
第四、审美变化的地域差异。
这里说到地域差异,是指每个民族有各自很明显的审美情趣,包装设计的本土情节浓郁。地域差异则造成了包装设计要考虑不同地域消费者不同的审美差异,要求设计者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具有地域特色的包装产品一般追求质朴、自然的情趣,存在着特有的民族韵味。那么,在包装设计中,要运用当地人所熟悉的视觉语言,打造当地人喜爱的包装。拿花鼓戏CD封套包装设计来说,运用花鼓戏造型及颜色,视觉语言具有地方性,这款包装就很容易被戏迷们所喜爱并接受。
最后,这里还要提到的是,包装设计的新颖独特对于区分市场上同类商品尤为重要。现代包装设计追求准确地传达情感,或清新淡雅,或热情奔放,或轻快活泼,或严谨凝重,是包装设计更高层的艺术表现。
总之,设计美学研究的使命就是探索设计的本质,并利用审美规律创造新的美的形态,推动设计不断向前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理性的日益成熟,公众对包装的审美取向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包装潮流也转向崇尚自然、提倡生态、环保,考虑“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对于不同人群也应有不同的关怀角度,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基于此,未来的包装设计则倾向于合理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包装和基于消费者生理、心理关怀的人性化包装。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美学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