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典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典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典故

传统文化的典故范文1

【关键词】古典舞;戏曲艺术;继承;发展;审美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06-02

一、戏曲艺术与中国古典舞的关系

中国的戏曲艺术与中国古典舞有着紧密的关系,舞蹈,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舞蹈”这个专有的名词,在古代我们称舞蹈为“乐舞”。乐舞不仅只包括舞蹈,还包括音乐、诗歌、文学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乐舞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戏曲。然而中国的戏曲艺术从创作、表演形式都与西方的歌剧、舞剧有异曲同工之意。中国戏曲艺术是集音乐、文学、舞与一体的综合的艺术形式,因此可以说戏曲艺术是中国艺术审美的集中体现。直至中国古典舞的出现,采用对戏曲艺术中提炼动作元素的方法,并进行归纳整理,将戏曲舞蹈中的动作、身段的元素运用于古典舞的身韵、体态、动作语汇当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古典舞对戏曲艺术的继承。具体来说,古典舞的“形、神、劲、律”等元素正是吸取了戏曲艺术的精髓,而这四点也正是古典舞身韵乃至整个古典舞“韵”所在,因此广大学者认为戏曲艺术是中国古典舞的母体这一观点就显得很贴切恰当,而我们也可以说古典舞是将戏曲艺术用另一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所以可以说,古典舞的“韵”是以戏曲艺术为基石,对其进行继承与发展,继而形成的新的文化产物,这样的继承与发展,也对古典舞更深远的发展做好了垫脚石。

二、戏曲艺术与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一)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它融入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绘画等,使得戏曲艺术的审美呈现出整体化、立体化、多层次的审美特征,并且实现了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与动态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完美统一,更使得戏曲具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并使得它成为一门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形式。

1.戏曲表演艺术具有综合美

戏曲艺术如同舞蹈艺术一样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因此它具有音乐与诗歌的听觉性审美;有美术与绘画的视觉性审美和空间性审美,同时又有武术的人物动作性与技巧审美。而各个门类的艺术在用于戏曲表演艺术时,为了适应戏曲艺术的规律以及身法的变化,进行一系列的变化使之更适应戏曲表演艺术。

2.戏曲表演艺术的“形”与“神”之美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大多追求用形的手法对神进行描写,也就是“以形写神”,与此同时,也更注重脱离形写神,通俗的说就是“形似”与“神似”。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戏曲艺术,同样也具备“形”与“神”的统一。戏曲艺术是以表演为中心的一种舞台艺术,它不纯粹的追求外“形”并不等于不需要外部形象,而是说在戏曲表演程式中把“形”作为一种元素动作符号,是对生活动作元素的提炼,这个“形”是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的;在整个戏曲表演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将“神”赋予在这个程式化的“形”之中,在塑造人物特征时所追求的“神似”也是依附于“形”之上的。将戏曲表演艺术发挥到极致,就在于善于利用诚实的艺术语言,赋予人物神情意态、精神气质以鲜明的外部形象,将“形”与“神”进行统一,造成传神的离合感,在神似中寻求形之所在。

(二)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舞蹈不单单是一种“运动”的艺术形态,它更是一种“审美”的形态,而存在于“运动”中的“审美”也是古典舞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由此可见,在中国古典舞的历史长河中,整个古典舞会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审美之感。而这种审美之感要归功于古典舞身韵的运用。

在古典舞身韵的表现方法上强调轻与重、收与放、急与缓的对比;在动律中讲求欲上先下、欲左先右、封开闭合的辩证思维;并且在造型上强调拧、倾、圆、曲的特征,再加上对于戏曲艺术中身法的元素提炼,根据动律、造型以及表现方法,使其形成具有古典舞性格的韵律,也使古典舞成为中国具有时代气息新的舞蹈形式。古典舞如行云流水、动中有静这种艺术魅力,正是将“形、神、劲、律”这种古典舞身韵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与韵律等的高度结合,才会有这样的审美效果,由此可见“形、神、劲、律”是对古典舞身韵的高度概括和重要体现。

而这四字原则的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和”,由此构成形神兼备,内外统一的特征,也构成了具有古典舞特色的美学价值。

(三)两者艺术审美的关系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来源于戏曲艺术,而古典舞身韵的精髓则在于“形、神、劲、律”这四字原则,更可以说这更深刻鲜明的体现了整个古典舞身韵的基本内涵,而这个“形”与“神”也正是戏曲艺术所要追求的一种艺术审美价值。在戏曲艺术中,“形”与“神”的统一,通过“神”写意,也是古典舞所要追求的审美价值的体现。

戏曲艺术与古典舞都有一种写意性,这也就如同绘画的写意,但两大艺术门类又将写意赋予了新的含义。在戏曲艺术与中国古典舞中,写意是通过表演得以实现的,通过肢体语等进行抒情,然而古典舞与戏曲艺术都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们视觉与听觉的统一,更加深化了抒情的色彩,更能体会出“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意境。

由此可见,不论是中国古典舞的形、神还是戏曲艺术的形、神,它们都注重形神合一、以神带形。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审美上又相互影响,两者存在共通点。

三、戏曲艺术与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融合

中国古典舞身韵是在古典舞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戏曲艺术中的身段与动律进行提炼,最后形成动作元素,以此来训练身体韵律的重要手段。身韵是对身体韵律感训练的重要方法,强调的是以“圆”为运动轨迹,加上“点”和“线”,通过腰部发力点带动整个身体做“圆”的运动,从而产生韵律感,达到中国传统美学“圆”与“和”的思想观念。然而中国古典舞并不是依从于戏曲艺术而是从戏曲艺术剥离出来的一种归于舞蹈的艺术形式,因此古典舞的身韵是“身法”和“韵律”的结合,是对戏曲艺术审美中“形神统一”的一种升华,也相对于戏曲艺术来说更多了一部分的“韵”的理解。

(一)从“形”看古典舞与戏曲艺术的融合

古典舞身韵“形”的训练,是以腰为发力点、以腰部动律元素为基础,以平圆、立圆、八字圆为运动路线,以“拧、倾、圆、曲”为体态重点,组成古典舞中的典型性动作,但这些动作正是我国戏曲艺术中以圆为美的审美原则。中国戏曲艺术有一套自己的典型性动作,例如,“云手、风火轮、燕子穿林、青龙探爪”等,这些动作是极富有形象性和感染力的,但如果让这些动作成为一个个孤零零的动作而存在,必然会使得这类典型性动作缺乏生命力。在古典舞身韵中通过提炼、强化和发展元素,对单一元素进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创造,将这些典型性动作韵律化,使其更富有生命力。

(二)从“神”看古典舞与戏曲艺术的融合

戏曲艺术的审美原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形神合一”达到传神的离合感,在戏曲艺术中用“神似”带动“形似”。在中国古典舞的形与神的关系中,也是将神放在首位,以神带形,形神兼备。而正是这种形与神的转化,也造就了身韵的“韵”,“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之所在。例如,眼神运用中的聚、放、凝、收,这不单单指的是眼球的运动,眼神的收放一定受心理情感的支配。

戏曲艺术很十分重视动作瞬间结束时的亮相,亮相主要体现在神的瞬间停顿,再加之以姿态性的动作,这在中国古典舞中也广为所用,称之为舞姿的训练,这类训练是舞姿与节奏的紧密结合,在节奏中的瞬间屏息停顿或是在节奏末的停顿,都完全体现古典舞“神”的动律,也将戏曲艺术中的“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中国的戏曲艺术与舞蹈艺术可以说是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姊妹艺术。戏曲从形成开始就是在乐舞中吸收养分成长并发展的。而中国古典舞,即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又兼容吸收太极、武术等其他形式,进而形成一种新的舞蹈形式。这两种艺术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审美观念有着高度的凝结与概括。而古典舞的“韵”虽对戏曲艺术有更多的继承与保留,但如果要向前发展,要从戏曲的程式化走出来,要在继承中传承传统,就要深入地研究并认识它,使传统文化艺术得到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万凤珠.戏曲身段表演训练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3]余秋雨.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陈聪.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基训课中的渗透[J].科学之友,2010(06).

[6]叶宁.漫谈古典舞[J].舞蹈,1986(4).

[7]王克芬.舞论(王克芬古代乐舞论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

传统文化的典故范文2

一、 融入古典文学的内容与学情, 挖掘传统文化瑰宝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涉及到的教学内容较多, 古典文学、 现代文学等。其中学生觉得学习难度较大的就是古典文学作品了。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古典文学的理解建立在全面掌握古典文学相关背景和作者背景的基础上, 在久远的年代里, 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古典文学, 在表达上载体各异, 形式多样, 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内容, 这些都需要在语文课堂上深度挖掘。高中生在古典文学的学习上具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依然存在许多的困境, 在理解上还是比较吃力的。鉴于这样的学情, 教师在讲授古典文学内容的时候, 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能力, 否则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学情和古典文学教学有助于他们深入地学习, 有助于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 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内化优质的价值观念。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鸿门宴》 《离骚》 《孔雀东南飞》 《劝学》 《过秦论》 《师说》 等等, 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含有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 对其进行挖掘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让其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离骚》 和 《登高》 中的浓厚爱国主义情怀, 忧国忧民, 怀揣天下的胸襟; 《山居秋暝》 和 《归园田居》 中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 《劝学》 与 《师说》 中学贵得法, 尊师重教的风尚等等。这些传递出传统文化价值观, 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 开展有效的古典文学阅读, 感悟深厚的传统文化

对于高中语文古典文学教学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 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究的课题之一。新形势下,挖掘文化资源, 传承传统文化, 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是课程讲授, 可以是学生阅读等等。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 开展广泛的古典文学阅读有助于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对于高中生来说, 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 对于古典文学的学习也不会陌生, 虽然在学习内容上有所不同, 但是在文章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所以开展广泛的古典文学阅读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也有助于学生深层次、 多角度地去感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经过时间的淘洗, 证明是值得挖掘的。阅读古典文学的过程, 就是感悟传统文化, 了解作者主旨大意的过程, 也是思想碰撞和文化融合同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强化传统文化的渗透, 更有助于他们被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内化, 进而促进高中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拿 《史记》 来说, 鲁迅曾经说过 《史记》 是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 《史记》 中包含着丰富的文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 其中涉及的成语故事高达几百个, 在传统文化的表现中, 对荣辱观、 价值观、 历史观都有一定的分析和思考。例如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一也。 ” 这些都可以向学生传递相关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知识, 熏陶学生的价值观念, 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 有课内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 也可以适当地拓展课外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

三、 让学生动起来, 发挥写的功效

韩愈说: “学以为耕, 文以为获。 ” 对于古典文学的学习, 除了学习现有的古典文学作品之外, 还可以通过写,包括抄写和创作, 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 一直以来, 高中古典文学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 多数教师在 “教” 上是毫无问题的, 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 “学” 。对于古典文学来说, 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学习的目的贵在应用。引导学生学会创作, 更有利于在古典文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古典文学的写作, 包括在作文写作中的引用, 也包括直接创作。引用是否恰当, 创作是否合理, 都是考验学生对古典文学的了解, 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运用和掌握。如 《劝学》 可作为 “借助外物,实现理想” 的论据, 亦可作为 “成功在于持之以恒” 的例证; 《师说》 可作为 “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 的论据; 《烛之武退秦师》 可作为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 的论据。

传统文化的典故范文3

【关键词】新闻;传统文化;翻译

当我们讨论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同行进行比较时,我们都不由自主地站在历史的横断面上,横向的进行考察。这种共时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接轨。我国新闻领域与传统文化结合不够紧密,基本上还处于“雏”的阶段。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随着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及在新闻翻译中对东方传统文化的诸多误释,东方文化丰富的内涵几乎萎缩殆尽,西方人士对东方传统文化有着更大的误解。新闻媒介在对外传播东方传统文化时,却毫无疑问的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单单看到一个个结果,在传播文化时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致使国外的人们对于东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大大减少,对东方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带来负面的影响。目前,传统文化正在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上崇洋的行为让人心痛,我们不能忽略那一个个中华儿女几乎全盘西化的生活现状。因此,正确认识东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当务之急;而通过新闻媒介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有这样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东方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董仲舒“天人为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再到宋明理学家“万物一体”论的形成,整体观像一根穿着一串珍珠的红线鲜明地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各个历史阶段,而这种整体观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释放了巨大的影响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代,对中华民族传统整体观加以扬弃,剔除其封建宗法和唯心主义的东西,弘扬其强调整体、和谐、统一的合理内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它的积极意义,还将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人类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如果说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道路”,那么新闻则是跨文化交际无往而不利的“交通工具”,可想而知,道路+交通工具=沟通,如此,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便可以达成。

传统文化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诸子百家;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华诗词;中国戏剧;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民风民俗;衣冠服饰;四大雅戏;动物植物;古玩器物;饮食厨艺;传说神话;神妖鬼怪;传统音乐;中国对联。

新闻的传播形式有各种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以及网络传播,网站,微博,室内的POP广告(point of purchase),室外的广告牌,海报,宣传单,横幅,口头宣传等。

新闻领域的英译应以“功能相似,语意相符”为原则,充分考虑到新闻价值、传播效果等实际因素,确保准确有效的传播东方传统文化。一般地,在进行翻译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时,我们会遇到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意义空缺;联想差异;异化与归化;文化冲突;文化重叠等。

新闻刊物形形,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如时事报道、社论、述评、特写、广告等,所以在不同新闻表现形式中翻译东方文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因此,新闻领域中对东方传统文化进行翻译时,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翻译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如下:一是语言总体特点。新闻英语的语言简单易懂,精炼,经济高效。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另外,新闻语言清晰的同时,新闻语体又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二是词汇特点。常用具有特定的新闻色彩的新闻词汇、为了便于排版的小词、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的缩略语、为了追求新奇的临时造词。三是语法特点。广泛使用现在时、扩展的简单句、高度浓缩的前置修饰语。四是文化因素和国情因素。要做好新闻的翻译工作,译者除了应具备语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文化常识和政治常识,否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五是语言差异——编译和解释性翻译。此外,考虑到中英两种语言习惯的差异,对外翻译通常采用解释性翻译法——新闻讲求清晰易懂。同汉语新闻一样,英语新闻报道词语求新,“行话”、“历史典故”等应用很广。要想清晰通俗易懂地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国外读者,常常需要使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具体说来,有关历史典故、地理名称、我国独有的机构、节日、习俗、行话、套话和历史典故等都需要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如“望梅止渴”译作“To look at plums to quench

thirst——Console oneself with false hopes”,“悬梁刺股”译作“

To tie one’s hair on the house beam and jab one’s side with an awl to keep oneself awake——Take great pains with one’s study”,“梁山伯与祝英台”译作“The butterfly lovers——Leon and Jo”。

一般地,在翻译东方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译者通常会在以下几个方面遇到文化阻滞:称谓、专名、色彩、习语、委婉语、数字、典故、动植物。在此,笔者着重强调称谓、习语、数字、典故以及动物这五个方面翻译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称谓文化的翻译

由于西方家庭多为小家庭,内部结构简单,家庭成员数量少,关系相对明确,因此亲属称谓语相对于汉语而言要简单许多,而且,英文中亲属称谓词数量少,指称宽泛、语意模糊。如:英文中,sister可表示汉语的“姐姐”和“妹妹”,brother可表示“哥哥”和“弟弟”,uncle可表示“叔叔”、“伯伯”和“舅舅”,aunt可表示“伯母”、“婶婶”和“舅母”。由此可看出,英语中亲属称谓词只讲究辈分,不分年龄的,若要表示同辈分的不同人,可在亲属称谓语后加上目标人的first name,如:Uncle John.另外,英文的亲属称谓词分性别,看重血缘,即只对自家兄弟姐妹区分,称brother、sister,父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只用一个称谓cousin即可表示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八种汉语亲属称谓词。

二、习语的翻译

习语翻译可分为成语翻译、歇后语翻译、谚语翻译三个方面。翻译成语时,要注意一些译文已约定俗成的典型的成语万不可望文生义,自创译法。如:一箭双雕译作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害群之马译作a black sheep,大智若愚译作still water runs deep,魂飞魄散译作to have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风餐露宿译作to cover with moon。

关于习语的翻译,只需牢记一句:喻意明了用直译,喻意不明用意译,形义矛盾则舍形取义。

谚语翻译的特点就是用词精炼,讲究对仗,翻译时务必反复推敲。谚语也大多有约定俗成的套译或直译译文,译者必需对这些译文及对应汉语耳熟能详。如:三思而后行:Look before

you leap,少见多怪:Wonder is the daughter of ignorance,塞翁失马,焉知非福: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佛要金装,人要衣装: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物以类聚,人以群分: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三、数字的翻译

注意数字语义模糊翻译的原则,即民族性原则、通俗性原则和形象性原则。

民族性原则是指英译时应遵循译语的民族心理和语言习惯,对某些数字进行必要的改译转换,以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如: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那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If popularization remains at the same level forever...will not the educators and those being educated be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通俗性原则是指对数字的处理或取舍应当以习惯为准,不应强求数字的字面对等。如:接二连三:one after another,颠三倒四:disorderly,五光十色:multicolored,乱七八糟:at sixes and sevens,九死一生: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Once bitten,twice shy.

形象性原则是指在翻译与其他词组合成具有一定形象意义的短语的数字时,要超越数字的字面意义而着重捕捉该组合的形象含义。如:三头六臂:three heads and six arms.

四、典故的翻译

翻译典故除了需注意一般的保留形象原则外,还需要注意另外两种翻译方法,即改换形象意译和舍弃形象意译。

改换形象意译是指把某些汉语典故中欧美读者所不熟悉的喻体换成读者熟悉的喻体形象,以便于译文的表达和读者的理解。如:新官上任三把火:a new broom sweeping clean,情人眼里出西施: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针尖对麦芒:like diamond cutting diamond.

舍弃形象意译是指在翻译一些中西文化背景大相径庭的典故时,要敢于舍形取义。如:杀鸡儆猴:make an example of a few to frighten all the rest,守株待兔:wait for gains without pains,毛遂自荐:volunteer one’s service,倾国倾城:be exceedingly beautiful,初出茅庐: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reer.

五、动物的翻译

在西方文化中,有很多动物的文化内涵与汉语中的大不相同。如:龙(dragon)指凶暴之徒或严厉透顶的人,如:“凶狠的脾气很坏的人”译作“a real dragon”;凤(phoenix)喻指不朽的灵魂,象征着永生和复活,如:“起死回生”译作“rise like a phoenix from the ashes”;龟(tortoise)象征浩瀚的宇宙、忠贞的爱情、种族的延续、永恒的生命力;牛(ox)象征着坚毅勤恳,如:as patient as an ox;马(horse)象征着速度、优雅和高贵,如:a dark horse;狗(dog)象征着忠诚和警惕,如:a lucky dog;猴(monkey)常用来喻指讨厌的、贪玩的或喜欢恶作剧的小孩,如:make a monkey of somebody。

一般来讲,文章要突出结尾,而新闻报道却恰恰相反,将最重要的情节放在最前面。如:报刊英语中标题也有不同形式,通栏标题,左排齐式标题,金字塔式标题等等。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标题形式并不是为了避免单一化,而是用来表现报道的重要程度。因此,我们只有多多阅读英语报刊,掌握它在措辞、结构方面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了理解英语报刊。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不少进展都是来源于外来知识的冲击,令社会、文化和知识系统产生巨大的变化,终于使整个文化系统面貌一新。由于知识的传递主要依赖语言为外来工具,外来的知识明显地牵涉到外语,所以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我们甚至可以说,世界各主要文化系统的发展都和翻译活动脱离不了关系。”(孔慧怡1999总序)。而且传统文化英语中,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信仰、社会、自然,人文科学等等面面俱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因缺乏某方面知识,不明白话语所指,而造成翻译不到位这是很常见的。通过知识的加深和拓宽,我们的翻译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即文化意识得到加强,而恰巧这又是我们翻译文化用语的突破口。因此,文化意识对于我们理解新闻英语甚至翻译文化语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应当着重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特别是东方传统文化对外翻译的影响及相应的翻译方法,以培养和增强译者在翻译中华文化时的跨文化意识,注重对东西方两种文化在文化发展、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方面的比较与研究,以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和译文的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包惠南,包昂编.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与文化论丛[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梁岩.中国文化外宣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沈苏儒.对外传播·翻译研究文集[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

传统文化的典故范文4

【关键词】文化转向 《浮生六记》 典故翻译 译例分析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翻译研究出现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已经不单纯侧重于语言层面上的对等,而是转向于研究促使翻译形成的一切语言之外的因素。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夫维尔在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中提出,翻译研究逐步转向了文化,转向文本外部的研究。本文以《浮生六记》两英译本中的典故翻译为例,比较译者在处理含有大量文化因子的文化负载词―典故时翻译策略选择的不同,研究当时译者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其翻译策略有何影响。

一、《浮生六记》及其译本简介

《浮生六记》是清朝乾隆年间文人沈复的一部笔记式的自传。作者以简洁通俗的文言文描述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从中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清新寡欲、追求真美的性情,其中不乏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精髓。

概括起来,目前在学界较为重要的英文版《浮生六记》大概有三。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林语堂先生1936年的译本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另两个版本分别是:1960年雪莉・布莱克的译本和1983年白伦与江素惠合译的译本。对于这三个不同的翻译版本,需要说明的是,布莱克的版本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浮生六记》的编译,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笔者选取了林语堂先生的译本(简称林译本)和白伦与江素惠合译的译本(简称白、江译本)进行比较。

二、林译本和白、江译本《浮生六记》典故翻译的对比分析

1.典故释义。对于典故,《辞海》将其释义为:“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其主要来源有:(1)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2)神话传说;(3)民间传说;(4)文学作品;(5)寓言故事;(6)民间习俗、谚语等。总的说来,典故是指人们在口头或书面表达时引用出自神话、寓言、民间传说、历史事件或文学名著等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2.典故译例对比分析。根据以上典故的六个主要来源,笔者总结了《浮生六记》的典故12例,并对每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译本中的典故翻译共用到的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文内增译、文内注释和意译。

直译最大程度的在语言层面上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和特点,但是对于富含特定文化负载词的典故,有时仅靠直译不能传达出异质文化背后的意义,由于异质文化的独特性和源语―目的语自身所具有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异同,直译势必会给读者理解译文造成一定的障碍。在翻译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典故时,宜采用一些辅的翻译手段,也就是对文化信息做一些弥补性的工作,也称为文化补偿。在《浮生六记》的两英译本中,所采用的文化补偿手段主要有:文外注释(直译加注、音译加注),文内注释和文内增译。

例:余戏日:“当日文君之从长卿,或不在琴而在于此乎?”复相与大笑而罢。林译:“Perhaps,” I said, “Wenchün was tempted to elope with Hsiangju not because of his ch’in music, but rather because of his fu poetry,” and we laugh again. (林语堂,1999:23)

白、江译:I jokingly said, “So perhaps Wenchün did not fall in love with Hsiang-ju19 because of the way he played the lute after all, but because of his poetry?” The conversation ended with us both laughing loudly. (Pratt&Chiang,1983:32)

尾注19.Notorious lovers of the Han Dynasty. Cho Wen―chün fell in love with Ssu―ma Hsiang-ju and ran off with him one night after he courted her by playing the lute at her father’s home shortly after she had been widowed. (Pratt&Chiang,1983:151)

林语堂采用直译法,通过添加关键词“elope” 将典故的内涵在译文中明点了出来,让读者联想起‘文君夜奔’的故事。中国读者对卓文君故事比较了解,但对于中国文化了解甚少的西方读者则不然,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这一历史典故,白、江二人则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法。

综合以上两译本中的翻译方法,再按照是否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文化色彩,笔者总结了两个译本的典故翻译方法和策略,见表1:

从表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两译本都综合地运用了异化和归化的翻译方法;林译以归化为主,归化和异化相对比较均衡;白、江译以异化为主,其中异化翻译占主导。

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不是偶然现象,从历时性和文化大视野的角度看,译者会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出于某种文化目的,选择其翻译选择和翻译策略。在各自的序言中,译者道出了各自译著的目的。

林语堂在其序言中写道:“素好《浮生六记》,发愿译成英文,使世人略知中国一对夫妇之恬淡可爱生活。” 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的目的是让西方读者了解到这对可爱的中国夫妇淳朴恬淡的生活,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然而作为一个游走在东西文化间的中西文化边缘人,林语堂在向西方读者传递东方历史文化的翻译过程也必然会受到其独特文化身份的影响。在中西文化地位悬殊的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先生采用了以归化为主,兼顾异化的翻译方法,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又适当保留原作中文化负载信息,译文仿佛就是采用译语进行的创作,行文流畅自如,毫无翻译的痕迹,大大地提高了异域读者对中国文化接受程度。

三、结语

在全球化与多元化并重的今天,中外文化交流日趋增多,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在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问题上,刘宓庆提出了“文化适应”的概念:译者必须摒弃“非此即彼”的一元论文化翻译观,以综合平衡观为原则,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达致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恰恰调和”。我们在向世界译介中国传统文化时也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化传真”的目的在于最大可能地传递源语的文化内涵,让译语读者充分理解原文的文化信息,更好地欣赏原汁原味的源语文化,从而获得与源语读者大致相同的文化感受。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沈复、林语堂.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传统文化的典故范文5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创造性叛逆 《牡丹亭》译本 汪榕培

一、 引言

谢天振认为:“创造性叛逆并不为文学翻译所特有,实际上是文学传播与接受的基本规律。可以说,如果没有创造性叛逆,也就没有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谢天振,2000:141-142) 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叛逆的最终目的是巧妙灵活地对原文进行阐释,最终达到一种更深程度上对原作的忠实,更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与目的语文化达到互通互融最大限度的情感和文化的共鸣。这种操作又是建立在充分“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基础上的。因为文化清洗及随之而来的令人厌恶的爽快无味,是阻止英语世界了解中国文学作品的主要症结所在。由此可见, 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元素的尊重首先源于自觉、自省和自信,只有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自省和自信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创造性叛逆。

《牡丹亭》创作的根基具有深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所以语言运用更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气质。作品中大段唱词、诗文大量运用了文化典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图腾,让具有同样文化背景和预设的本族语读者能最大限度地与作者产生共鸣。对于处于不同语系的读者来说,想要理解作品中的精髓,仰仗的不仅是译者的语言功底,更重要的还是从文化底蕴出发的基于文化自觉自信的灵活叛逆。 在Daniel S. Burt2008年出版的《100部戏剧:世界最著名戏剧排行榜》(The Drama 100: A Ranking of the Greatest Plays of All Time)一书中,《牡丹亭》是中国唯一一部入选的作品,排名第32;而其作家汤显祖,连同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将在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隆重纪念。可以说,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 《牡丹亭》发挥着全方位多模块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牡丹亭》和汪氏译本中的文化自觉

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文化自觉指特定文化群体对其文化生态环境要具有自知之明,要充分发挥认知文化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清晰认知文化的起源、发生、发展、交流等过程,明晰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自觉并不是实行文化割据或者文化霸权,而是要增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掌控文化发展方向。” (,2007 :216)也就是说,文化自觉要求译者进行翻译实践时做到深度的“知己知彼”才能“下笔如有神”。 他还指出:“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他将文化自觉的历程归结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007:250)这与十以来提出的“文化自信”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一个正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特别经过文化自觉而后的文化自信完全不是空穴来风、系之苇苕;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体系不能以牺牲、消解和清洗本身独特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现象为代价。英国著名诗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在《东西方之歌》中曾写道:“啊,东便是东,西便是西,这两者永不会相遇,直到在上帝最后审判的宝座前,地和天都静静侯立。”( Rudyard Kipling,1993:75.)由此看出东西方文化差异之显著,而在翻译实践中坚守独特的文化符号、典故、理念、价值观,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的尊崇和忠实,更是对世界文化的补充和丰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不仅仅是彼此文化间交汇重叠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把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浸润于心的独特的文化图腾和基因进行忠实传递。

显祖的《牡丹亭》、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N的《长生殿》一起被誉为“四大古典名剧”。它们体现了我国古代戏剧作品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文学艺术欣赏价值。 其中《牡丹亭》是被誉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汤显祖本人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作者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中国古典戏剧虽然源于古代歌舞、宗教祭祀,民间文化,特别说唱艺术曾给予过它充分的滋养,但元朝以后大量失意落魄却颇具文才士人的加入,使戏剧慢慢游离勾栏瓦市,具有强烈的案头化特征。从艺术分类学角度来看,戏剧是与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并列的文学体裁,但它也被称为“剧诗”――戏剧性的诗,是诗与剧的结合,曲与戏的统一(张庚、郭汉城,1989: 237)。因此,汤显祖认为 “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子模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即戏剧作品的意旨、风趣、神情、声色高于音律。(余秋雨, 1983: 117)此外,古典戏剧也兼容诗、词、赋、骈、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中的艺术成分,这些文学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常常被原作者使用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或制造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这些元素和特质都给译者提出了挑战,汪先生谈及《牡丹亭》的翻译时说:“《牡丹亭》唱词比整部《诗经》还要多!直译的话往往会使读者不知所云,只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再创作。如果说翻译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么翻译《牡丹亭》时还穿上了‘紧身衣’(要把唐诗跟剧情结合起来)和戴上了‘紧箍咒’(韵译)。”(汪榕培,2012:3)

例1:他倚太湖石,立著咱玉禅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握过雕阑,转过秋千,肯着裙花展。

汪译:He leaned against the rocks and stones:/1 stood beside him with faint groans.

He Pulled me softly to the ground,/Permeated with spring time warmth around.

Above the fence, /Across the swing, /My skirt spread out from hence.

这段唱词出自第十二出《寻梦》,汪先生的译文在音韵上充分维护了原文的和谐押韵,原作中的“娟”、“烟”、“千”、“展”都在译文中分别用stones与 groans;ground和around;fence和hence押韵,进而在音效节奏上保持与原文忠实;后面用了两个同声开头的介词above, across将“雕栏”和“秋千”两个突出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梦中欢会的典型传统意象词巧妙地连贯起来,流畅连贯的读音涵盖了主人公心情的畅快、欢愉。这样巧妙的翻译正是源自对本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从而使译者掌握主动权,可以在展示传统文化魅力上施展拳脚。

例2:俺不似赵飞卿旧有瑕,也不似卓文君新守寡。

汪译:I’m not Zhao Feiyan who had a bad fate/Nor Zhuo wenjun who lost her mate.

此段出自《幽睛》一出,其中赵飞卿旧有瑕,出自《赵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相传贫贱时,曾和射鸟者私通。卓文君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17岁守寡在家。汪先生的译文中将赵飞卿直接译成赵燕飞,简洁之中不失典故信息,而其典故中涉及的“私通”、“守寡”等背景故事则用“a bad fate”、“lost her mate”诠释,明了之中又兼顾委婉含蓄,在和谐韵律的同时将杜丽娘清白之身用赵燕飞和卓文君两则典故完美呈现。

汪氏的《牡丹亭》译本无论是在文化意象、诗韵节奏、典故传说还是在唱词宾白的翻译中都做到了以自知之明为基础而最终达到美美与共。

三、汪氏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这一术语是1961 年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在著作《文学社会学》中提出的。乐黛云在主编的《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中说译者和读者的理解总是一种再创造,原作必须经历这种“创造性叛逆”才能延伸其生命力,扩大被阅读与接受的范围。英汉分属不同的语系,有各自截然不同的语言传统、表达惯例、思维模式、社会风俗、文化背景和宗教因素。两种语言基础下的文学作品翻译绝不仅仅是一项简单机械的文字转换或者语言符号的简单替换工作,所以简单的符号之间的所谓“形义”的相似和对等并不能满足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某种文化有的文化元素传达、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因为翻译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原著创造性的“再生“和“重塑”之过程。帕维斯认为译文应该是两种文化的向导,“既能处理文化亲近,又能调和文化疏远”。( Patrice Pavis 1989:, 37-39.)目标语文化范式和语言习惯可能会影响戏剧译本的生产,但在多文化戏剧中,不同的语言、期待、表演风格与传统交合在一起形成崭新的整体,观众可以积极参与解码过程,但不能完全领悟。“此时的译者占据了两种文化阀限空间,扮演了促进不同文化戏剧传统以某种形式接触的色”。( Sussan Bassnett 2001: 106.)这里就需要译者以原文雕塑者和创造者的身份出现.

例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汪译:The flowers glitter brightly in the air ,Around the wells and walls deserted here and there. Where is the“pleasant day and pretty sight”? Who can enjoy “contentment and delight”?

此段出自第十出《惊梦》,首先,原文中汤显祖一韵到底,摹氨椤薄 “垣” 、“天”和“院”充分押韵,而这在英语中很难做到,汪先生在此创造性地采用了英文诗歌中更常用的aabb的韵式,在深刻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擅用文字制造回环往复的音效特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其与英美语系中诗歌中的音系习惯相融合、原文与译文在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运用下交相辉映。其次, 原文中汤显祖为了抒发少女杜丽娘感叹自己的一腔春愁,用姹紫嫣红和断井颓垣的强烈对比,睹物思人,暗喻自己春光大好但难觅知音。而译文中又一次在句式设置上一改原文的感叹,创造性地使用了以“where”和“who”开头的两个特殊疑问句构成排比回应原文中的语气强烈的“奈何”和“谁”,不但在语气上与原文产生共振,而且无可奈何的意味跃然纸上。

例4:春心只在眉间锁,春山翠拖,春烟淡和。

汪译:Her virgin love is locked between her brows, which curve like verdant hills/ With mists of hair from rills.

此段出自《玩真》一出。 原文中连用三个“春”构词, “春心”、“春山”和“春烟”独立并存,原文中的“春山”和“春烟”都是描写杜丽娘画像中眉毛的词语,和物质形态的“山”和“烟”并没有直接联系。 而从译文中的从句中可以有更清晰的理解。这种用同一个字开头构词表达不同意义的语言特点在其他语系中难得一见, 而汪先生的译文则创造性地将句首整齐划一位移到了句尾,用“brows”、“hills”和“rills” 创造出同样的诗文整齐的空间感。修复了由于语系构词差别造成的寓意损失,更通过对原文文化元素的充分阐释让目标语读者一目了然又浮想联翩。

由此可见,创造性叛逆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奔放叛逆,相反,它是在翻译走向对原文更高层次忠实的一种适度的坚持和尝试。 这种忠实可以体现在文本的各个层次中间,从而向目标语读者全方位地呈现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妙之处。

四、结语

英文版《牡丹亭》作为中国古代戏剧的经典代表在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多元作用;翻译过程中,汪先生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创造性叛逆常常是其翻译实践成功的关键因素,二者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文化自觉原则保证了创造性叛逆以更深层次的忠实面貌展现原作之美,在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推介的过程中不过分迁就也不过分割据,不全盘他化,不完全批判,进而确立无限接近自身的成熟的、复杂化的独立地位,重新走上“文化自信”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72.

[3]罗贝尔・埃斯卡皮.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137.

[4]汪榕培.我和中国典籍英译[J].当代外语研究,2012 (5):3.

[5]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41-142.

[6]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17.

[7]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237.

[8]Rudyard Kipling,Barrack-room Ballads[C]Oxford and New York:Wordstock Books,1993:75.

[9]Patrice Pavis,“Problems of Translation for the Stage:Intercultural and Post-modern Theatre,”[C]in The Play Out of Context:Transferring Plays from Culture to Culture,eds.H.Scolnicov & P.Holla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37-39.

传统文化的典故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45―01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和传统美德富含其中,这些文化精华汇聚于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经典篇目之中。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中加大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审时度势,认识到传承保护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借助古诗文教学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

1. 重温文化精髓。近年来,国学热兴起,国学走出国门,孔子学院遍及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报以崇敬之情。国人也重拾文化自信,将国学经典渗透到领导讲话、职业培训、专家讲座、亲子教育之中。与初中语文大纲教材相比,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明显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也体现了国家课程重视文化传承的明显意图。重温古代文化精髓,已经从口号、文件演变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行动。

2. 汲取文化智慧。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优秀的文化精髓,将这种精髓植入学生思想中,并由自身的民族智慧内化涵养,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处处迸发着闪光的思想,古人以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文采总结历史,给予后人的除了惊叹,更多的是启迪和智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人们需要更开拓的眼界和创新的思维,在保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发扬光大,改革创新,不负时代。

3. 重拾民族自信。说:“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经实践检验了的解决当今世界道德滑坡、国际争端,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一剂良药。我们要重拾民族自信,将华夏文明精髓首先植入学生内心,让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在新一代学子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传承文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