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危机管理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危机管理重要性

危机管理重要性范文1

一、相关概念

(一)资源型景区

资源型景区的提法并不常见,学术界在2001年提出这个词,但对于什么是资源型景区并没有回答。首次给出类似概念的是彭德成,在其著作《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中对公共资源类景区进行了界定:以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等公共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文物景观类旅游景区。这个定义与“资源型景区”一词的概念在大体上是基本吻合的,只是稍有差别。

在此之后,寇敏、马波把国家拥有所有权的旅游景区,包括各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资源等称为公共资源类景区。邹统钎按景区的功能、目标与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旅游景区分为经济开发型和资源保护型,经济开发型包括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资源保护型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田世政(2006)根据所有制和管理目标不同把旅游景区分为公益性景区和商业性景区。公益性景区又称公共资源型景区,是指那些依托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社会公共资源,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的景区,其具有公共福利、科学研究、生态教育、文物保护和经营活动等多项功能。吴必虎将其界定为:以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等原赋的公共旅游资源为核心吸引物,经过人类适当的开发并具备基本旅游设施的旅游景区。它具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经营的资源垄断性、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并重等特点。

参考以上的定义和划分,笔者认为资源型景区是指以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区和以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为主要资源特色的文物类景区,景区并非是为旅游专门而建的,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博物馆和寺院等。而把专门为旅游而建的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等人造景点称之为非资源型景区。

(二)旅游危机管理

顾名思义,旅游危机管理就是对旅游危机进行的控制和管理,指的是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危机事件进行的管理行为。旅游危机管理是一个非程序性决策的过程,是以通过研究危机、进行危机预警和危机救治达到恢复旅游者信心和旅游经营环境为目的的非程序性决策过程,最终目的是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在危机中发现有利的因素,把握危机发生的规律,尽量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推动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资源型景区的特点

资源型景区具有以下特点:景区经营资源的垄断性;景区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高价值性;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一)景区经营资源的垄断性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旅游资源绝大多数是属于国家所有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或地域中,地理环境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必然导致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即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种地域性特征表现在资源的独特性、差异性和不可移动性上,因此,旅游者想要领略它的风采,就必须前往旅游资源的所在地。这种特性就决定了景区经营的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

(二)景区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因利用不当而使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甚至完全被破坏的问题。资源本身具有独特性,如珍稀的动植物,历史遗存、文物古迹等,他们一旦遭到损失或破坏,就将永远的受损或消失。即使在受损后进行“恢复”也很难保持其完整性,甚至会导致原真性的丧失,因此,景区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事后弥补措施是于事无补的,事前的防护措施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高价值性

景区资源具有高价值性,这种价值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很难说旅游景点值多少钱。资源价值随人们的认识水平、审美需要、开发能力、宣传促销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景区资源集生态、美学、科研、历史、文艺、游赏以及经济等多种价值于一体,这些价值经过复合与叠加就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具有极强的旅游观赏性。因此,景区资源具有的多重复合价值和强吸引力特征决定了景区资源潜在价值的不可估量性,使景区具有高价值性。

(四)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旅游业有着“无烟产业”的美誉,旅游产业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争相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但是旅游开发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或项目的过程。旅游开发中一些不当的开发活动会对资源造成破坏,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旅游者自身素质的原因也会对资源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旅游开发是为了促进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使其发挥出潜在的价值,但是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而利用也有助于保护。因此,景区具有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三、资源型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一)旅游供给的综合性和旅游消费的弹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个高风险行业,从客观上要求景区重视危机管理

首先,从旅游供给来看,景区向旅游者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总体性产品,是为满足旅游者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服务的总和,涉及旅游目的地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的经营者,还涉及工艺品生产加工、交通和建筑业等行业,旅游业的这一极强关联性决定了任何一个部门的波动,都会对旅游业造成影响。此外,在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也蕴藏着危机,旅游业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上,如战争、政策变化、供求关系的改变、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变化都会使旅游景区产品的生产出现波动。从旅游消费来看,旅游消费属于非基本需求消费,是旅游者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萌发的高层次需求,其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消费的弹性系数较大。另外,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和旅游消费的季节波动性也决定了旅游消费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旅游供给的综合性和旅游消费的弹性决定了旅游景区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从客观上要求其重视危机管理。

(二)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巨大的经济拉动性促进旅游市场快速成长,弱化了旅游风险的认知,潜伏着各种危机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以不断增长的势头迅速发展,全国很多省份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主导产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兴起了一股旅游投资热,出现了很多雷同的景观。在人们的期盼中只有旅游业的积极乐观和无风险的正面效应,忽视了繁荣背后隐藏的深层危机和矛盾:旅游产品的相似和雷同亟待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的散、小、弱、差等问题导致的抗风险能力弱小。在经济活动中,旅游业对市场有着高度的依赖性,这些急功近利、盲目决策和淡薄风险意识的行为势必会造成危机的潜伏,如果不及时的发现和扼制,等到危机诱导因素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导致危机的爆发。

(三)资源型景区对旅游资源的高度依赖以及旅游资源的特性要求景区实施危机管理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资源型景区,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度、分布和地域组合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对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不当的开发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在经营管理中由于人为的原因、资源自身生命周期以及自然作用过程(如风化)等也会对资源造成破坏,资源的损害甚至是消亡对景区的发展是不利因素,因此资源本身的脆弱性、高价值性以及不可再生性特点决定了景区必须重视对资源安全的管理,即实施危机管理。

四、资源型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所在,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在旅游景区中普遍存在着“重开发,轻管理”的问题,管理中又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危机管理意识严重缺乏。2003年SARS危机中曝露出的旅游企业缺乏应变能力的问题,造成的损失之大,让旅游行业有了“切肤之痛”,然而危机管理并没有引起景区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景区实施危机管理,不但可以防范和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对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是因为加入WTO以后,外国旅游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使我国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受到极大的冲击,竞争环境日益严酷。国外危机管理研究早于我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危机管理体制,对危机的防控和应对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国内景区出于加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需要必须加强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绩效管理;行政成本;问题;对策措施

当下在世界上政府绩效管理依然是公认的公共管理难题,随着我国这几年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逐渐的借鉴和引进了国外的一些流行的政府绩效管理理念技术和工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尽管我国实施政府绩效管理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的精简及公务员制度的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当下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这是由于缺乏指标体系和体制上对行政成本的控制才造成了政府行政成本的提高,所以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来解决政府绩效管理中的问题。

一、行政成本控制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控制行政成本是政府绩效管理的起点

最早的政府绩效管理控制是起源于英国的政府改革,它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行政的成本,减少政府的支出,但是随着管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英国将政府的绩效管理分成了三个环节,并且逐步的形成了一些新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正是由于政府绩效的评估才解决了当下管理中的许多的问题,从而世界上的许多的国家进行了借鉴和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降低行政成本政府绩效管理的一个起点。

(二)当下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动力是降低行政成本

现在我国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了一些西方的国家所推行的政府绩效管理中的主动方面二忽视了行政成本控制上的被动方面,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当下西方国家的这种改革不仅来自于一种外部的压力同时也源于内部驱动力的作用。然而当下很多政府降低行政成本并不是在表面做文章,而是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使得在实施政府的绩效管理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对于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在推行政府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降低行政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高举降低成本这面旗帜。

(三)加强对行政成本控制的重视,促进政府绩效管理的科学化

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科学化的理解是指整个绩效管理的工作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客观的规律进行办事,同时要运用一些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以最小的投资来获得最大的回报。同时要做到政府的管理行为和活动必须要符合管理的科学性,在行政管理的工作中要尽量的减少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提高政府的行政质量和效率。所以,在政府的绩效管理中要加强行政成本的控制,并且要建立在一个可观测和可控制的经济社会运行基础之上,使得政府的绩效管理能够更好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额客观规律。

二、到当下政府绩效管理中行政成本缺失所产生的问题

首先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的评估模式很大程度上只注重经济发展的结果而对一些投入的成本忽略了,现阶段各地政府只是倾向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实施很多行政成本。其次,当下政府的绩效评估模式过多的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本身的效率,现在许多的政府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从而使得对“形象工程”和“民心工程”投入增多,很显然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再就是当下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的定位具有片面和偏向性,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包括很多的方面,特别是要注重对行政成本的评估,,对于行政成本的控制是行政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最后,政府绩效管理缺乏一些有效的控制成本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从体制方面看,当下政府对于政府的控制意识还不是很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进行科学合理的活动造成一定影响,渐渐的会淡化对成本的约束,给地方政府和财政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从运行的机制方面看,当下对政府的资金运用缺乏一些有效的合理考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成本的浪费,资金的铺张浪费很是严重。

三、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强政府绩效管理中行政成本控制

(一)要加强当下公务员的行政成本控制意识和观念,树立良好的政绩观

要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必须要做到合理的控制成本费用,必须要学发展观和良好的政绩观,一方面要提高当下公务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同时要在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尽量的做到减少经费的开支。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艰苦创业的精神,坚强对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合理有效的控制资金浪费的现象。

(二)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

要做到真正的降低行政成本必须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首先要建立政府支出的绩效审计制度,实行政府绩效和行政预算拨款相关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资金科学合理的利用,加强了其透明度。其次要建立一项注重实效的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对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充分的调动政府人员加强成本的意识和积极性。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政府绩效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与行政成本管理的研究了解到了当下中国政府行政成本的重要地位及存在的问,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来降低成本,从而能够更好的加强政府的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 江永清. 政府成本思想概念与研究途径刍论[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05).

危机管理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1.1、做好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企业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规范。企业设备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定期保养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物资消耗的定额进行考核同时也要把保养的工作正式的纳入到企业日常管理制度中,并对其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对于机电设备的日常检查是为了避免日后更大的问题发生,这是一种按照计划实施的预防性措施,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该配备相关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合理的安排人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解决,此外还要对设备的精度进行检测,保证设备的精度精确。

1.2、在机电设备的日常养护中应该严格的按照养护的规范来进行,否则就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按照设备维护的规程来进行,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也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下面就主要说一下维护规程的内容。第一,对设备进行检测的工具应该符合规范,检测的内容和方法及相关的器材都应该按照相关的标准准备;第二,按照规范对操作及检测人员维护工作进行系统的评定;第三,对检测的部位及检测的标准进行了规定。

2、机电设备维护和管理存在问题

2.1、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重视不足。

企业领导对机电设备管理部门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量缩减管理人员数量,机电设备管理淡化现行明显。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机电设备管理部门,但是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管理人员精力有限。同时,一些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意识,忽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各环节管理不到位。

2.2、机电设备超负荷工作现象明显,保养缺失。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加之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矿需求与日俱增,导致企业将生产放在第一位,盲目追求高产,导致机电设备管理、安全等问题只是表面应付。机电设备长期超负荷运作,缺乏必要的保养维护时间,加上部分企业存在机电设备管理技术指标不过关,缺乏相应的监测设备,导致不能对设备进行必要的安全性指标监测。同时,部分企业负责人认为设备管理工作会增加工作量,增加成本负担,机电设备处于缺失状态。

2.3、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执业素质不高。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大多数缺乏专业素质,再加上工作本身专业管理难、维修、操作人员不愿意投入这项管理工作。企业由于招不到专业人才,只好从一般工人中选调人员进行培养。目前,企业设备管理岗位大部分是临时工,工人素质较差,安全意识淡薄等现象明显,加上培训机制呆板落后,难以起到预期效果。

3、设备的三级保养制

3.1、一级保养

企业应该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一级保养,主要就是由设备的操作人员作为主要的检修人员,维护人员则是在旁起到协助的作用,按照维修规程中规定的检查部位进行检查,同时对检查的部位进行清洗,保证企业设备的管道、毛毡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疏通,保证各部位畅通,同时对设备的各部位进行紧固,防止出现因为螺丝松动导致的设备问题。一般的一级设备保养的时间在两到三个小时。在保养之后需要对设备的检修情况进行记录,并找来相关的验收部门进行现场验收,并把记录结果和验收状况进行存档,供日后查阅。

3.2、二级保养

对设备进行二级保养所需要的时间比一级保养的时间要长,大约在一到三天,其主要是以维修人员作为设备的检修人员,而操作人员则是辅助维修人员。二级保养主要就是对机电设备进行彻底的拆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修理,对于老化和磨损的部件则需要进行更换及换油,对检修完的设备进行组装,使其性能最好达到维修章程中规定的标准。在二级保修完成后应该进行记录并交给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对记录进行归档。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必须认真做好三级保养制度,我们也可以看出三级保养制在企业设备维护管理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对企业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基本了解对设备检修的过程和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企业操作人员关于设备保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级保养制度的提出,避免了一些国外专家提出的计划预修制的缺点,更加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制度中有关群管群修的内容更加体现了它的创新性。

4、加强机电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首先,企业负责人要提高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要求管理人员切实履行职责。机电设备管理应该做到“四有”: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人监督、有据可查。企业要加快制定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和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积极开开展安全隐患分析预警工作,加大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和维护工作,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

4.2、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加快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加大机电设备管理人员配备工作,扎实推进机电设备管理各项工作。成立专门管理考评部门,定期不定期对极端管理人员工作进行考核,督促管理人员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杜绝漏检、不检行为。对于忽于职守的管理人员,要追究责任并予以处罚。

4.3、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从业素质

加快建立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培训机制,投入师资力量,加大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和责任感。改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充实管理部门人员配置,整体提高管理部门的实力。同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机电设备管理经验,加强现代化机电设备管理理论学习,探索一条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道路。

4.4、完善机电设备的技术措施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唯一的办法就是对机电等设备进行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先进的设备可以让煤炭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程。因此沥青拌合站的负责人应该提高认识,加大技术改造资金投放力度,鼓励工人们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在生产实践中要敢于使用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充分调动起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时刻关注国内外先进的沥青拌合站机电设备与生产工艺,保持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步。

5、结束语

机电企业的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不仅可以提高设备使用生命周期、延长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更重要的是定期的管理与维护对于机电企业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意义十分重大。机电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综合性的人与物的管理,是机电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机电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强化认识,认真对待,严格规范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并加快新技术、新理念的创新,降低事故的发生,提高机电工业的发展水平。机电机电管理和维护人员应该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技术素质,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机电企业的机电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机电安全生产、提高机电产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恩广.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转田[J].科技资讯,2009,15.

危机管理重要性范文4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2月~2007年3月收治危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例,均为女性,年龄18~43岁;服农药量100~250ml;农药种类:敌敌畏4例,甲胺磷2例。服农药至送达本院时间0.5~3小时;中毒后2~14小时开始血液灌流(HP),5例在2~8小时内进行HP,1例为中毒后14小时HP。所有患者均为重度中毒,4例入院时心跳、呼吸已停止,经抢救后心中恢复,人工通气机控制呼吸;2例入院时呼吸、循环衰竭,呈深昏迷,人工通气机控制呼吸。

治疗方法:常规抢救治疗:所有患者入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例患者还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反复静注阿托品50~100mg、肾上腺素2~6mg,其中1例给予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所有患者给予反复洗胃(每6~8小时1次)、持续滴注多巴胺12~20μg/(kg•分钟)、脱水、静注地塞米松0.5~1mg/kg、阿托品及氯磷啶解毒等治疗。

HP治疗:首先用5%GS500ml冲洗灌流器和管路,继以0.9%生理盐水2000ml以50~100ml/分钟的流量冲洗,排尽空气、祛除微粒,最后用4mg肝素盐水500ml灌满管路和灌流器并保留循环20分钟,使之肝素化;首次全身肝素化给0.5~0.8mg/kg,以后每半小时追加肝素5mg;每次HP 2小时,血流量150~200ml/分钟,结束后以空气回血,12~24小时未清醒者可进行第2、3次HP。

观察指标:①患者意识、呼吸、血压、心率、瞳孔、面色等。②CHE活性:于HP前及HP后1小时、2小时、12~24小时采血测定CHE活性。③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于HP前及HP后1小时、2小时、12~24小时采血监测PLT、CT、BT。

结 果

治疗转归:5例患者进行HP 1次,2例于HP后0.5~1小时自主呼吸恢复且稳定,1~2小时神志转清;3例HP后2~4小时恢复自主呼吸,8~12小时神志转清。1例患者进行2次HP,在HP中一度出现意识水平减轻、躁动、自主呼吸恢复,但再度陷于深昏迷,HP后7小时出现皮肤、黏膜、消化道及呼吸道出血。分析为该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0.2ml抗凝,HP前已有消化道出血,估计出血主要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DIC所致。患者住院53小时后死亡。5例存活者住院8~21天,4例痊愈,1例遗留右下肢单瘫,半年后明显恢复。

所有患者HP前CHE活性

危机管理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园林绿化、节约型、维护、管理成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资源的浪费越来越严重,而相关的绿色建设提上日程,在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的管理过程中,其实施的意义非常重大,有利于我们将经济发展及其绿化的事项进行全面的整合,找到其中的协调性是系统内部各项建设效果,能够得到完善和提升。

一、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的意义

第一,通过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有利于我们对整个园林绿化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在进行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将节水、节能的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在园林进行深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较为良好的方法与实施的条例进行结合,在策划的过程中,将内部的能源使用建设及其节水节电的规定逐步的进行明确,从而把握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的重点内容,使真正的绿化园林建筑施工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节能限电的辅助技术不断的上升,内部的建设标准逐步的趋于稳定状态,在维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资金的投射状况进行有效的把握,从而使得园林绿化维护管理过程中,以最小的投入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二,通过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有利于我们对整个园林绿化效果进行加强。在园林绿化维护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通过相关的具体措施,从而使得对节约型园林绿化管理不断的提高,这是各方面的绿化事项和节约事项有效地进行结合,节约型园林绿化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具体的技术比较细致,我们必须通过对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工作得到质量的保障,推动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的实施措施

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我们必须努力推进节水型园林绿化维护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园林的维护工作也有效地进行开展,但是人们普遍对于整个园林绿化维护的重要性无法足够重视,导致了整个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设施投入严重缺乏。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部分城市仍采用管网或者是自来水来进行灌溉绿地,科学有效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对于推广相关的设备和技术,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必须在园林进行绿化的过程中将灌溉的水源方式及其时进行不断的革新,提高整个水源的感概效率,实现节约的目的。

第二,我们必须积极地推进园林绿化垃圾废物的循环利用工作。在现在城市进行绿化的过程中,我们对生产废弃物的利用效率非常低,很多绿化产品绿化生产的废弃物只当作垃圾进行焚烧,例如很多园林植物的树干、枯枝落叶,浪费了相关的有机质,使得绿色城市绿地土壤腐殖普遍含量较低,因此,我们需要对消耗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进行处理和绿化,可以将其作为人造板材料或者生物性肥料,亩加强绿化垃圾废物的循环利用节约相关的能源,促进植物生长。

第三,我们必须提高园林绿化的机械化程度,按照相关的标准对机械设备和园林绿化的设施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维修。在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降低劳动的强度,使得人工成本的支出逐步减少,提高整个劳动的效率问题,在使用园林绿化机械的程度上,使得园林机械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幅度的减少人力或提高效率,这对于整个园林绿化维修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我们不能够对园林绿化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修,那么将会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增加了整个绿化维修的成本问题。

第四,我们必须要重视园林绿化植物保护方面开展相应的病虫害的预测,从而推进整个城市园林绿化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病虫害的防治对于节约型园林来讲非常重要,有利于降低园林绿化维护的成本。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发挥园林绿化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要做足功课,不断的对于员工工作过程中的纪律、教育和技术业务学习等各方面进行培训,从而使得园林绿化员工的日常养护管理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要依靠园林绿化行业科技的作用,为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技术做出相应的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依靠现阶段科技的发展,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的主要技术系统,从而使得园林绿化行业科技对于整个园林养护的成本不断降低,推动社会绿化环境的形成。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的意义进行掌握和了解,同时,提出相关的有效措施,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工作的最优效果,降低整个管理的成本,推动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强.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管理的意义与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04:112.

[2]赖建山.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4,07:201+204.

[3]周禧琳,庞宏东,邓敬忠.节约型园林的生态设计原理及实施策略[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02:108-113.

危机管理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水文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岗位设置缺失,无法发挥基本建设中财务人员职责

水文基本建设过去多分布县级水文站,点多投资量小,许多单位没有设置专职水文基本建设财务人员,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多由现有财务人员临时抽调,对基本建设会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履行基本建设会计岗位职责。如“待摊投资”分摊到工程项目中时,分摊比率不合理,导致建设成本核算不够准确等现象。

二、基本建设财务制度不完善,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

水文基本建设项目为公益性项目,水文基本建设资金是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水文事业经费会计核算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执行,财务人员对《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等行业规章制度及《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法规掌握不够深入,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执行不利。

三、财务人员在水文基本建设各个环节发挥的作用具有局限性

1.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到项目概算、工程设计等过程,财务人员由于受到专业限制,缺乏对工程概算及造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掌握工程项目的概算、计划,造成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工程概算内容不相匹配,无法参与项目的前期工作,无法有效的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2.在项目实施阶段主要对项目的招标、施工合同、订货合同及相关的经济合同的签订、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费用结算进行控制管理。财务人员仅局限在于合同价款结算、各项费用的报销,至于项目招标及施工等合同签订的过程、工程进展的情况财务人员均不能有效参与,导致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

3.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编制财务竣工决算是基建重要环节,由于财务部门未能深入到基建各环节,基建资料收集不全,导致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内容不完整,无法准确全面的反映资产形成过程、资产存在状态以及及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四、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沟通,致使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顺畅

由于财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对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未能取得本单位领导的重视和信任,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与相关部门及人员工作配合不协调,致使财务管理工作比较被动。

加强水利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基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应做好几个方面:

1.置基本建设会计岗位,配备基本建设专业财务人员

只有基本建设会计岗位及专业财务人员相对固定,才能提高财务人员学习基本建设相关政策法规及专业知识积极性,强化基本建设会计岗位责任意识,使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基本建设全过程,充分履行岗位职责。

2.不断完善各项财务制度,制订有效的规章,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单位和个人的财务行为,做财务管理科学化、财务核算规范化、财务费用控制合理化,必须按规章和程序办事,充分发挥财务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同时,加强基本建设财务人员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财务人员个人素质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将财务工作紧密的和国家政策

相联系,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凡事按照制度办事;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清正廉洁,爱岗敬业,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学习相关基本建设法规制度;加强

财务基础理论及财务知识更新,同时也要了解水利工程方面的知识,如工程的概(预)算,这样有利于基建财务人员更加合理的处理财务问题,扩大知识面和交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3.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财务人员要全过程的参与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的管理和监督作用,提高财务人员地位。

(1)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水利工程的项目申报、计划安排、招投标、重点对拟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注册资本金、近三年的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从中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因素而加大工程施工风险,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2)基建财务部门按照工程合同的规定对经监理方审核确认的工程量进行最终把关,严格按照财政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进行结算,付款申请表必须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甲方工程负责人共同签章,当项目工程款支付达到合同总价90%时,停止支付,待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合格且工程结算审计完成后付至工程结算价款的95%,项目竣工且结算审计完成后必须预留5%工程质量保证金等规定执行。

(3)在基本建设竣工阶段,财务决算编制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外部涉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内部涉及基建、财务等部门,财务人员既是财务竣工决算报表编制主要骨干人员,又要加强与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协作,保证财务竣工决算工作顺利完成。

4.财务人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人员沟通,使财务管理工作积极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