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建议

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建议范文1

学校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1一、活动主题

欢度壮族三月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地点:学校、家庭及其他三月三活动场所

三、活动时间:xxx年4月5日至11日

四、活动参与人员:学校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学习壮族习俗。

1、宣传三月三:利用每周例会、校园广播、班团队会等形式,宣讲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等民族文化。地点:校内。

2、①学生跳起壮族竹竿舞:竹竿对打千年响,和谐步伐万年光,大家团结手拉手,同学情谊百年长。②板鞋比赛。

时间:4月5日、6日每天下午17:00 地点:樟木三中校园运动场上

3.学习观摩壮族山歌:当年三姐把歌传,唱歌出名成歌仙;山歌好比春江水,至今流了千万年。 建议学校的师生参加樟木乡第四届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学习观摩壮族山歌。

时间:4月9日上午10:30 地点:樟木乡民族文化体育广场

4. 糯香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有家家户户蒸制五色糯米饭的习俗。建议学校的师生回家向家里的老人学习户蒸制五色糯米饭的方法。 时间:三月三假期当中 地点:在学生各自的家庭中。

(二)记忆三月三。通过专家研讨对话三月三和文字、图片、实物及绣球、壮锦、香包、五色糯米饭等传承人展现三月三的历史传统、风情习俗。

(三)参与三月三的活动:建议学校的师生积极参与壮族三月三有关的民俗活动,例如文艺汇演、舞群狮表演、农家体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等。在活动当中做活动的组织者或者志愿者。

六、活动的要求

1.每一个参加各项活动的师生都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遵守社会秩序,遵纪守法。

2.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员一定要注意收集材料,特别是参加活动现场的照片(照片要求看见参与的人员、场面全景、主题特写等内容)。

学校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2为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营造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民族文化生活,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xxx年xx学校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x政办电〔xxx〕x号)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校园稳定和谐发展。现将xxx年开展壮族三月三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

二、活动时间

xxx年4月1日4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各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引导在校师生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结合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主题演讲等形式,积极拓展宣传内容,同时运用宣传栏、校园广播、板报墙等载体,宣传壮族三月三,展示民族八桂风采。

(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1.组织开展一项民俗活动。在节日期间,传唱刘三姐歌谣、学习民间艺术、学唱本地戏曲、创编山歌诗词等各种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感受节日喜庆,学习了解本地过节传统和风俗习惯。

2.学讲一个传统民俗故事。开展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图书篇章,学讲一个反映民族精神的传统故事,感受蕴含在传统故事中的民族人物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参观本地一个历史名胜。在保障安全、远离封建迷信的前提下,在父母的带领下或结伴寻访、参观一处能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文化公园、博物馆等,了解家乡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4.做一次壮族三月三小小宣传员。鼓励学生在节日期间主动向身边的亲朋好友解说家乡的民俗文化风情,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丰富校园民族文化生活。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注重结合。各学校要把组织开展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活动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件大事来抓,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出具体方案,积极引导在校师生参与其中。

(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学校要加强对民族文化节日活动的宣传,组织引导师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过上欢乐祥和的民族节日。

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建议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重要意义;实施策略

 

一、引言

不论对学生的学习阶段还是日后走入社会,语文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符合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成就,使他们深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其人生观和社会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符合全球文化多样化的背景的,因此,现阶段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的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渗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要求全国各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学习, 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额阶段,这是他们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更要重点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一项关键举措,教育者在进行教学时,不要只教授课本里的内容,要将眼光放在课堂之外,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作为学生的课外拓展,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可以熏陶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这对他们进入大学和走入社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而且还能促使他们深入学习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平常我们所知的只是一点皮毛,学生通过在课堂中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古人的智慧和领先世界的文化成就,能深入到传统文化的灵魂去感知,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礼而依旧存在,让他们更加热爱中华文化,更加热爱祖国,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无比自豪。

 

(三)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国交流的加深,现代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非常严重,尤其是现在“韩流”、 “日流”和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造成青少年往往只知外国,而不知我国的文化,人们对圣诞节的推崇甚至多于对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 正值此种不利的形势下,加强高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能使青少年全方位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时候可以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载体,抑制外国文化对我国社会造成的冲击。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实施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古诗、文言文和名著的选段,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成果和体现, 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古代的伦理道德和中华文化的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这样的内容时不要将眼光只局限于课本上,认为弄懂课文意思就可以,要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探寻古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体现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或者社会文化。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大都是说教式的, 老师高高在上的讲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无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改革,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为他们提供一个感悟传统文化的平台,让他们自己去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不仅仅是老师向学生灌输。

 

(三)拓展课外传统经典作品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语文教学课时有限、课本篇幅有限,无法将全部的传统经典作品囊括其中,学生学习到的只是沧海一粟。 所以,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本,学习课堂之外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目,让他们在学习课本之余更广泛的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措施

(一)高中学校应该重视语文教学

语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书识字那么简单,它身负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社会重任。但是从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语文教学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高中学校必须将语文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在日常教学中关注语文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动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语文教育。

 

(二)语文师资队伍改变传统理念,提升文化修养

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观念,要认识到到他们不仅是课本知识的讲授者,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现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已经成为高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师应该改变那种只学习课本知识的理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课堂上;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游刃有余。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关键,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更在现阶段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符合现实需要的,应该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

[2]廖海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刍议[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

[3]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 D 刊(学术刊),2015.

[4]王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建议范文3

关键词: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社区

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124-2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并因其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径,被概括性地称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正是吴地具有悠久历史的区域文化传统,孕育和造就了苏南地区这一特定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走向。”[1]鉴于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想谈谈苏南地区的文化生活现状,并针对如何改善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提一些建议,以此来推动苏南模式的发展。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苏南城镇的文化生活状态,我们在暑期开展了课题为“苏南城镇生活状态调查”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94份。

1 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中的三个突出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多彩文化生活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镇居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文化内涵,又可以提高文化素养。但通过对苏南地区五个城镇文化生活状态的调查,我们感受到了苏南城镇文化的参差不齐,居民文化生活钐的杂乱无章。以下三个问题较为突出。

1.1 网络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如今互联网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形成了许多创新型产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比如信息服务业,典型的服务器有百度和谷歌,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知晓天下事。还有发展得最快最好的在线电子商务,杰出代表是淘宝和阿里巴巴,它们的出现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商品买卖。但是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网络游戏产业,五花八门的手游、网游深得大众喜爱,青少年由于痴迷于网络游戏而拒绝参加课外活动,从而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还有较为明显的是,电视、电脑和手机已经慢慢开始取代书籍,近55%的被调查者表示闲暇时间主要用来看电视、打游戏和网上购物,仅有30%的人表示闲暇时间会用来读书看报。看戏剧、文体表演和各种展览的人数还不到总人数的10%。似乎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因而大多数的居民不愿参加户外的社区文化活动。从现在的趋势看,网络文化即将成为主流文化。

1.2 不恰当的休闲娱乐方式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19.2%的被调查者参加文化活动的目的是进行调节放松,即解压。解压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兴趣爱好,也可以休闲娱乐。休闲娱乐作为放松的方式,常见的有读书看报、观赏影视作品、聚会聊天等等。虽然打牌打麻将也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因为较难把握尺度而不被提倡。近年来,地下茶室聚赌被清查的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尽管有人提倡这种消遣方式,认为打牌打麻将作为一种普遍的休闲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会交往功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低俗的娱乐方式以解压放松为名头,实质却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尤其麻将向来深受城镇居民的厚爱。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节,麻将几乎成为了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的全部内容,妇女、男人,甚至是老人,无不热衷于这种消遣活动。且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他们的麻将瘾也越来越大。

1.3 传统文化的遗失

随着“洋节”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过情人节、母亲节、光棍节和圣诞节而冷落了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元宵节,且仅存的传统节日还在被应付度过,或许传统节日所带有的深刻内涵也就只是留在了小学生的课本中吧。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涌进我们的生活,马路上不见了中国武馆,到处可见的是跆拳道馆,小学生不再熟背唐诗宋词,而苦学外语。城镇居民的生活中也已难寻传统文化的踪迹,书画、曲艺和戏剧都已渐渐被遗忘。尽管有57.3%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持有喜欢热爱的态度,也仍有近24.2%的被调查者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反感。鉴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动力,如果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那么继承和发扬便无从谈起了。如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保护和继承,这是中国文明的悲哀,更是世界文明的损失。

2 分析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杂乱无章的原因

苏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文化水平较低,过少地关注文化生活,且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又带有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偏好,所以导致了苏南地区的社区文化难以协调发展。但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杂乱无章有着更加深层的原因。

2.1 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冒进”问题

“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仅仅用了22年(1981-2003),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2]但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的现象,城市发展只追求外表繁荣,而内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都存在不少问题。苏南地区作为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生活质量仍旧没有得到提高。以文化生活为例,苏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社区的文化设施明显增多,文化活动形式也日益丰富,这些都为提高居民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但是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主观原因是社区居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这使得社区里的文化设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客观原因是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强调。

2.2 过大的生活压力和麻木的心理状态

“苏南是江苏的‘经济高地’,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增长极。”[3]在苏南地区生活无疑将会面临经济收支和工作压力。尤其近几年苏南地区人口流动较大,且以外来人口迁入为主。人口数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就业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资源短缺等等。这一系列的社会压力将苏南本地居民置于一种无形的竞争之中,他们不可以再沉浸于慢节奏的享乐生活,他们被迫开始和外地人抢工作、抢房子甚至抢学校。过大的生活压力必定会滋生许多负面的能量,他们慢慢变得麻木,像是被鞭打的陀螺,只是无意识地围着生活打转。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文化生活状态变得杂而乱。

2.3 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

“从19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扩张,西方文化借助其强大的经济杠杆向生产力欠发达地区渗透。”[4]以美国为例,美国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快餐文化注入中国餐饮行业,将好莱坞大片推进中国影视行业,又将互联网引进中国信息行业,如今美国文化的渗透已经体现在居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西方文化的渗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衣食住行,再到文化制度,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两面性的,既改变了中国人古板的思维方式,又泯灭了中国人的道德修养,既改善了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又滋生了中人的。西方文化渗透的越深,中国人身上暴露的问题就越多。

3 改善苏南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状态的主要措施

3.1 真正落实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活动作为一种形式载体,可以有效地宣传当地文化。定期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不仅可以鼓励居民走出家门,融入到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中,而且可以帮助居民们在活动中建立友谊,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不仅社区要加大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更要勇于创新,摆脱陈旧的文化观念,开展一些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活动。最后社区居民也要增强自觉意识,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

3.2 转变居民对文化生活的观念

近年来城镇居民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他们往往将关注点放在改善生活条件上,而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现在要做的就是转变居民对文化的态度,帮助他们更多地关注文化生活,让他们真正感悟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同样重要。具体措施是政府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资,比如在社区内建立免费阅读,自助借还的书吧以及帮助开展大型的读书交流会,文化座谈会。只有把无形的文化融入到有形的活动中,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文化所带来的正能量,才能真正转变居民的文化生活观念,提升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3.3 提升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

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当地的文化生活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外来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利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缺乏对当地文化的学习与认知,不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因此提升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教育产业的投资,不仅是学校里的学生需要接受教育,社区里的居民也需要接受教育。较高的文化水平是较高的文化素质的首要前提。其次,当地的媒体业要重视对当地文化的宣传,可以开设专门讲解吴文化的电视节目,也可以将吴文化的内涵概念融入到公益广告中。最后,外来人口自身要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主动接纳当地的文化习俗,以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为目标。

3.4 继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曾说:“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首先,居民要培养继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将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历史使命。其次,社区内可以成立戏剧社和书法社,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戏曲和书法艺术,节日之际也可以举办一些手工艺大赛,展示传统文化的灵巧之美,文化水平较高的社区还可以举办唐诗宋词大赛。同时政府也要增强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保护,大量倾泻的西方文化给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导致传统文化产业丧失了刚开始的务实求真理念,更急切地追求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欧人.论苏南经济发展模式与吴文化之关系[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12).

[2]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06).

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建议范文4

关键词:多元文化;道德教育;文化使命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151-02

一、多元文化社会与道德教育之间的文化困惑

多元文化自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历史事实,以孔子和老子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柏拉图、苏格拉底以及亚里士多德为典型代表的古希腊文化,以犹太人为典型代表的希伯来文化等,在同一个时代的并存,很好地反映了多元文化在同一时期的并存样态。从原始发展意义的角度来看,多元文化是一种尊重多样文化的表现,是对民族多样化的重视关注,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潮流,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多种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我们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多元文化对社会生活也带来了诸多的碰撞冲击,尤其对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1]。

首先,多元文化社会使得价值相对主义不断滋生。哲学家鲍曼认为当前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道德模糊,同时也给予了我们道德选择充分的自由性,将我们每个人置于一个未知的不确定状态,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社会使得人类逐步脱离了独立文化对自身的束缚,只要对社会以及他人没有利害关系,那么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道德价值和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多元文化社会的出现也从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终极价值的依靠,价值观和道德观日趋模糊,没有一个标准的价值评判依据,价值相对主义开始不断滋生,各种类型的道德冲突充斥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多元文化社会使得道德冲突不断被激发。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来看,所谓正确的道德价值在于明德至善,道德教育力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不断实现传统的道德价值目标,每个人在思想层面、行为层面以及情感层面都需要围绕这一核心道德价值理念,这种道德准则的唯一性使得人们在道德观念方面毫无争议可言。但是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之下,任何一种道德价值都没有绝对权威地位,从而使得每一种道德文化在自身的核心优势下与其他道德价值观同等并存,允许一定的差异性存在,但是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也难免会使得道德冲突不断被激发[2]。

最后,多元文化社会不赞成统一性道德教育观的提出。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往往更加重视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当性的道德价值,同时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之下,统一性道德教育方式是被反对的,每个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主道德选择,这只是一种道德偏好的表现,从而使得人们不再受到单一道德文化的束缚,从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得到完全解脱。但是,由于多元文化社会与道德价值观的同时并存,二者之间缺乏一个主导性问题的认可,因此也容易引发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二、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

多元文化社会下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尊重文化的多元性

尊重文化的多元性是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的重要理念,需要明白的是文化的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丰富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样性的发展。在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任何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妄图主宰都是不可取的,这也是不现实的做法。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如何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是题中之义,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该单独局限在某一种文化教育,而应该开设不同道德文化种类的课程,丰富学生的道德视野,让他们可以有自由的选择权和道德认知观,学会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尊重道德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树立适合自身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3]。

多元文化无论是不同历史时代,还是不同国家地域的文化,都有其出现并维系的合理性和可尊重性,不同类型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单纯从自身的道德标准之下来对其他道德文化进行过于主观性的评价,而是要从综合性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只有从平等和尊重的立场出发,才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交流,才能实现多种文化之间的,进而让人类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找到共存的精神价值所在。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需要从平等和尊重的立场出发,在道德教育中培养人们跨文化的审美视角,消除不同类型道德文化之间的潜在冲突,寻找共同发展的道德文化并存模式。

2.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的道德教育往往是在其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构建的,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道德规范等往往对民族文化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同时又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核心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因此,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之下,道德教育要始终肩负起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但是,需要明白的是多元文化社会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也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这更加凸显了当前背景之下弘扬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性。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是要将我国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以及核心文化价值等在社会乃至全球进行广泛的宣扬传播,在人类心中形成深刻的认知和认同,不断增强我国民族文化的普遍认同意识。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要有选择性地对我国优秀的文化价值进行弘扬,与此同时,还需要以开放的思想和行为尊重多种文化的交流,在不断地相互学习和交流之中寻求共同发展。总而言之,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之下,道德教育要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前提之下展开,并以开放豁达的胸襟实现多种文化的交流,实现全球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

3.尊重并认同主流文化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类往往都有一定的共同价值观,比如正义公平、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等,这些文化价值观被人们所认同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运用。因此,在一个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之下如何寻求到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也是道德价值的关键所在,这种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往往可以被称为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一般都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并承担着重大的社会历史责任。道德教育也需要承担起进行主流文化教育的责任,让主流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

每一个民族文化之中往往也会包含一定的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是对民族精髓和核心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而多元文化社会背景给主流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这就需要道德教育始终尊重并认同主流文化,弘扬民族核心思想。摈弃一些负面效应的文化,让主流文化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之下脱颖而出。只有充分尊重并弘扬主流文化价值,在民族内心形成一种文化合力和凝聚力,才能不断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才能真正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实现和谐社会生活。

三、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道德教育建议

1.培养正确的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社会背景要求道德教育重视学生正确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促使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文化所处的多元文化历史背景,同时要时刻树立起正确的多元文化意识,明白当前多元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在平等和尊重的前提之下学习多种文化,具体的道德教育方式如下。

首先,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和认知多种文化类型,认识到多种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理解不同类型文化价值对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历史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同民族文化对一个社会乃至国家的突出作用,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综合文化背景之下对不同文化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和评价,认识到不同文化只有在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之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只有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文化,才能让民族文化在多种文化交融的背景之下加速发展。其次,需要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之下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需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综合多种文化的前提之下不断实现本民族文化的集成创新,这才能充分利用多元文化历史背景实现本民族文化的恢宏发展。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中的道德教育重在让学生学会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去欣赏分析多元文化,并实现本民族文化的集成创新发展。

2.构建道德认知和选择能力

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之下,学生需要面对多种类型的文化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之下的道德教育如果仅仅给予学生正确或者错误的答案,或者给予其简单的道德文化解释,这难以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多元文化冲突,无法进行正确的认知和选择。因此,道德教育需要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去识别、认识、理解和选择文化,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中的道德教育要从核心价值观理念出发构建学生自我价值评判标准,自主进行道德行为的分析判断。

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之下的学生首先需要具备的能力便是道德认知、判断以及选择能力,并认知道德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指导意义。因此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需要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认知方法,同时在实践生活中教育学生如何去理解多元文化的真正含义,也可以借助一些案例进行深刻的道德文化讲解,不断锻炼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选择能力,同时模拟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能亲身体验道德文化价值在实践生活中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同时需要加倍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道德文化实践能力培养,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之中形成自我道德认知和选择能力。

3.提升教育者的多元文化综合素质水平

道德教育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往往会受到主流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在多元文化意识方面的培养较少,道德教育者的主流文化固化性阻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有效交流,严重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教学。因此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之下,教师需要加强自我多元文化综合素质培养,在社会实践生活中以及教学实践中避免文化偏见,尤其是要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去对待相异文化价值观的学生,并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对其进行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唐汉卫.多元文化环境中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与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2008(10):158-159.

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建议范文5

一、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新问题

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对两岸社会融合将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1、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

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认同一样,都可以使两岸人民产生强烈的“自己人效应”。所不同的是,文化价值认同比文化认同有更强烈的情感因素、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更主动的践行。文化认同只能使两岸产生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血缘联想,价值认同却能使人产生我们可以生活在一起的政治联想。两岸文化交流有着心灵对话与情感沟通的重要作用,但两岸文化交流的终极价值是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塑出两岸新的文化认同,结成促进两岸全面融合的新的文化纽带。“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势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②由文化认同走向价值观的整合,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

因此,两岸文化交流必须牢牢把握“认同”这个核心价值。但从两岸交流的实际情况看,文化交流不但明显滞后于经贸交流,而且文化交流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如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文化市场轻文化内涵,重文化消费轻文化整合,重经济文化轻精神文化等现象。两岸文化交流的泛物质化倾向,不利于两岸社会融合,不利于寻求两岸文化价值认同中的共识与差异,更无法达到两岸文化交流的最终目标,即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包容差异、互利共赢、心灵相通中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实现统一。

2、对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两岸中国人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共同的传统价值观念,共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毋庸讳言,台湾在历史上经历过荷兰、日本等殖民主义的统治,多少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1949年政权退台后,台湾民众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文化是相对独立的,与母体文化有着不尽相同的新特征。但这些从自己母体文化发展逻辑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差异性特征,并不能改变自己从属于母体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正是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和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文化,才有今日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因此从根本上讲,台湾文化并没有生成一种与中华文化完全不同、存在着本质差别的文化,台湾文化与大陆各民族、各区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可有些台湾同胞却认为,台湾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但已经形成了自主的台湾文化,或者说跟中华文化已经没有关系,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对立起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主要在于执政后,在教育文化领域中宣传“台湾文化主体性”,大肆推行“去中国化”。

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后果非常可怕,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否认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实际上就使两岸文化交流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发生了变化,这会对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带来困难,对两岸的文化融合形成阻力,对构建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十分不利而且有害。

3、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及现代化存在认知差异

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存在认知差异。部分台湾民众因20世纪60--70年代大陆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曾走过一段弯路,认为传统文化在大陆支离破碎,质疑大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就大陆而言,赞赏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并不赞同岛内某些并不理性的指责;更不主张打着各种旗号,进行中华文化正统性之争。

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两岸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较为一致的认同,但自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两岸选择了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走上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于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期间两岸又都曾在意识形态宣教上有过一定程度的极端做法,导致两岸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发展产生认知差异。台湾将大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化”。大陆也并不赞同台湾过度依赖所谓西方民主、自由,过于强调本土文化的做法。

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这种矛盾虽与异质文化间的冲突有本质的区别,但不利于两岸敌对情绪的缓解与不信任感的消除,也会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推进。

4、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存在认知差异

中华文化是连结两岸同胞的文化脐带,在两岸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的特殊历史年代,对维系两岸同胞的民族情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与整合,在增进两岸同胞了解、加深两岸同胞信任、促进两岸社会融合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两岸文化交流也有推动消除两岸政治歧见、推进政治和解的功能;两岸文化交流特殊的溢出效应,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在内的两岸全面交流起到独特的作用。

然而两岸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有差异。大陆并不赞同将两岸文化交流泛政治化的做法,但同时认为两岸理应尊重并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消解两岸政治歧见、弱化两岸敌对情绪、促进两岸统一方面的作用。而台湾在蓝绿对峙的政治生态及美国压力下,某种程度上希望两岸的文化交流是脱政治性的、“柏拉图式”的交流,或者希望两岸文化交流的溢出效应仅限于经济、社会领域。等“”势力更是将两岸文化交流污名化,将其视为大陆“吞并”台湾的前奏,当然不会理性看待两岸文化交流对两岸政治关系促进的正面意义。

若两岸长期就两岸文化交流的功能无法聚同化异,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5、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存在认知差异

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多为区域性、局部性、短期性,缺乏统筹性、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更谈不上科学的规范性。由于交流机制的长期缺位,两岸文化交流中政策措施的不对等、交流规模的不对称、交流领域受限等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处理,所引发的如学历采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市场规范、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等现实问题,都亟待通过稳固的交流平台,通过制度性的文化交流逐步解决。因此适时商签两岸文化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正常化、制度化,已成为两岸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6、对民主等政治价值观念与祖国统一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两岸统一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早年台湾拒绝同大陆统一的理由是强调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岸的生活质量不同,甚至担心统一了大陆会把台湾的财富拿走。

伴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两岸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差异但生活水平越来越接近时,台湾岛内出现了另外一种拒绝和平统一的理由:大陆的民主制度不如台湾的民主制度先进和优越。从台湾的学者到普通民众,从蓝营到绿营,对大陆的政治体制不认同甚至有攻击言论,对台湾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十分认同并将台湾的政治制度看成是绝对优越于大陆。

但大陆对这一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民主制度与和平统一没有必然联系;大陆目前的民主政治是适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需要的。

二、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的途径

两岸社会的大融合,需要不断扩大两岸民间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认同。”为此作者基于两岸社会融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建议。

1、树立共生与发展理念,构建两岸文化价值认同

有学者指出:“实现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进程,根本路径就是透过两岸共同发展,培植两岸共同利益,形塑两岸共同价值,加快两岸同胞情感趋融、价值趋近、认同趋合的进程,加快两岸一体化进程,建构两岸共同体。”两岸文化价值认同,诞生于两岸同胞频繁交流的实践活动中。透过两岸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形成共同的生活圈、生活方式,促成两岸语言、价值的趋同化、同步化。

近年来,大陆的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理念,都获得了台湾民众广泛的认可。因此,不仅应当让台湾民众了解大陆同胞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应当让他们了解大陆民众价值观的最新变化,使两岸民众互相认可与接受,为两岸最终的统一奠定心理基础。

同时,努力寻求两岸文化的共通之处,包容两岸文化的差异,寻求两岸文化价值的对接。为此,可以加强两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交流。目前,大陆涉及台湾民间民族文化遗产(如祖庙、祖墓、寺庙、礼仪、民间音乐、工艺和民间建筑等)需做好普查、抢救、传承工作。此外,台湾提出将阿里山、日月潭等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陆要鼎力支持。两岸“要共同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正确梳理台湾本土认同感,将台湾乡土情怀引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本土认同感、乡土情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与正当的情感诉求,与中国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的。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有着不同于大陆其他地方文化的特殊性。要充分了解台湾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现实政治文化生态,客观地看待台湾民众的历史悲情,不要简单地把“台湾意识”理解为“”意识。因此,大陆要在学理上梳理本土化的合理成分,将乡土情怀引导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3、加强历史记忆,构筑两岸共有的精神家园

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构成两岸同胞国民身份的核心和安全保障,是增强台湾同胞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国认同的核心内容。为拉近两岸民众的情感,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一方面,要强化两岸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纳一些台湾学者的建议,选择一些合适的历史文化议题,如、、等,“以藉此培养两岸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

另一方面,要逐步消解两岸间差异性的历史记忆。通过加强两岸的文教交流,来不断消解两岸的差异性历史记忆。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整合,可以考虑设立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基金,资助不同层次的政党、城市、学校、工会、协会、学会交流,扩大两岸文化交流范围与基础。

4、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努力构建制度化的互动体系

“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文化ECFA”的协商签署,已经成为两岸的共识。有学者提出可先谈框架后充实补齐细则。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文化管理机构的对话机制、文化交流的可持续性机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育机制。两岸可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协商签署“文化ECFA”事宜。但目前在双方尤其是台湾方面认为商签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两岸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就具体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如教育、影视、出版传媒等商签交流合作协议。

事实上,两岸交流合作一直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推进。如在国共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提出了“积极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7项建议;在2009年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6大类29项“共同建议”中,有5大类26项涉及两岸文教、文创产业和新闻交流的内容。在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22项“共同建议”中,有10项涉及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内容。上述建议内容有许多已取得积极进展。

5、设立文化办事机构,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两岸建立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针对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议题,持续进行深入且全面性的讨论与协商;此外,两岸可设立文化办事机构,办理、推动并维系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事务,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建议范文6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茶文化;改革模式

茶文化乃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根植于中华民族这块沃土,与中华民族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广泛地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如儒家、道家、佛家及诸子百家、中医学等诸领域的精华,逐渐形成为今天集健身、修身养性及防病祛病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

1茶文化在我国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1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在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团结统一、勇于胜利等精神的共同鼓舞下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弘扬茶文化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茶文化精神传承茶文化,首先必须牢牢把握茶文化精神的深邃内涵。茶文化精神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决定了茶文化精神的传承性,茶文化精神能够随时展而刻入中华民族的肌体里,成为中华人民共有特征与内在本性。所以新时期在教学中引入茶文化,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而且还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和生命力。

1.2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升我国的茶文化软实力茶文化基因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与于一体的全方位建设,激活茶文化基因,就是发扬优秀的红色文化,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时展的规律表明,当下国家的强大与否还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建设,“软实力”是除军队、武器等硬实力之外的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一个国家建设的实力,茶文化包含了精神文化、优良传统、作风等在内的国家制度、文化、精神等方面建设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激活茶文化,必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凝聚力、创新力和生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所以,茶文化基因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1.3有利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的富强小康梦、美丽生态梦,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文化强国梦,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茶文化基因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基础,进行旅游管理教学必须继承党的传统,发扬党的精神。综合国力是包括文化在内的一个国家所有力量的总和,激活茶文化基因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建设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此外,茶文化还有利于旅游思路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有利于加强、完善国民文化基因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新时期加强茶文化和旅游管理教学结合的内涵与功能研究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2茶文化在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中的作用

茶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君子追求的一种高境界的道德思想,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期望建立的人人都遵守的理想社会规约。茶文化中蕴含着十分卓越的为人处世智慧,直到今天还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向善塑造理想人格。茶文化是关于人和人的修养的文化,交给大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学问,并教育大学生怎样由内而外修身养性最后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可见,加强文化和思想教育,促进人们自觉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多么地重要。诚然,我们的民族曾经饱尝过“东亚病夫”的骂名,难道我们现在应经忘却了那段历史吗?

2.1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旅游管理有别于昔日传统旅游,它虽然脱胎于我国传统竞技旅游,但却是中西方旅游的“杂合体”,带有更多的文化符号和更高的辨识度。为充分发挥茶文化的健康效能,提高我国高等院校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本课题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20所普通高校的教职员工参与茶文化健身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高校教职工参与旅游锻炼基本与本省的全民健身运动主基调相同步,并在增进高校教职员工身心健康中发挥着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尖锐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缺乏统筹管理,教职工健身运动系自发组织;2)参与旅游健身教职员工多为退休教职工,老龄老化现象明显;3)缺乏专业指导,训练方法极度简单;4)练习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5)茶文化理论知识贫乏,健身效果不明显等等。同时,笔者结合自己对茶文化旅游教学的认识及自身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认真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找出了其问题的根源,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即:1)充分发挥高校旅游协会的作用,加大投入,强化管理;2)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吸收在职教职员工投身到茶文化与旅游教学的应用中来;3)提高教职员工茶文化理论水平,提高茶文化旅游健身效果;4)配备专业健身指导员,加强训练控制;5)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旅游领域在职教职工的对茶文化思想的热情。该课题研究成果为相关部门制定全民健身发展战略及高校茶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为各大旅游院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2.2加强学生修身与自律的内在统一

在结合茶文化的旅游教学中,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培养是三者合而为一的,在教育过程中,他主张知、情、意、行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并突出四者之间的关联性,接着确立好学、笃信、立志、躬行的培养方式,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健康的身心,中华民族的崛起更离不开坚强的体魄和刚毅的灵魂。旅游教学在学校中的活动几乎都是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使在道德体制健全的情况下,执行起来也十分困难。现代社会具有全球性、匿名性、开放性的特点,加上道德监管不到位,从而导致大学缺乏道德责任感,引起了大量不负责任的大学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助长了大学生侥幸心理。茶文化思想注重修养自身,这就强调教职工在旅游教学中过程中,提倡“三省吾独”,要求“内向用功”,将美好的品德由外而内升华成为人所具有的品德,从而完善自我,即“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茶文化追求修身养性,而现在旅游集健身、强身、防身和医疗保健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追求延年益寿,两者都是强调阴平阳和等是其“立身之本”,这一点正好符合当今我国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理念等等。学生实际上有什么样的想法,表现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所以即使是仁人君子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规范自己。“慎其独”的含义就是,当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对待,不可胡作非为。所以,如果大学生期望达到共享现代文明,规范道德社会秩序,就必须通过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只有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觉遵守大学规范,才能不违同的道德社会的契约,才能建立旅游社会的良好秩序。

2.3树立学生正确的义利观念

在旅游管理教学中,自由使学生能够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也使学生失去约束而不顾别人的利益,大学当中的义与利的矛盾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1959年总理在北京旅游学院会见日本友人松村谦三时所概述的一样:“茶文化和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这是对中华茶文化精髓最好的解读与概括,同时也是茶文化得以“万古流芳”的秘诀。我国传统文化是以我国传统的太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论为自己的哲学思想编撰而成,符合广大民众族的审美情趣,这一点与茶文化暗合,两者都是以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为立足点,因而能够赢得更多的参与者。与茶文化结合后,旅游管理的练习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其不受任何时间、场地、季节、气候和年龄、性别的限制,适合各类人群,因而备受世人的青睐。茶文化学说的义利观要求大学生“舍生取义”、“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茶文化也是儒家思想的延续,如孔孟提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警示之句,对义与利的两难之境做出取舍———虽然都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物质带给我们的短暂的享受与美好德性带给世人的精神追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追求美好的德性惠泽的不止是一两个人,这种高尚的情操会带来更大的益处,这点与旅游管理教学追求的是一致的。

3结语

基于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不但以其文化底蕴深厚、功能卓越、健身与养身效果明显、成本低廉著称,而且不受年龄、性别、时间、季节、气候与场地等约束等优势,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我国旅游教学之首选项目,并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其文化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上文的分析,茶文化与逐渐显露弊端的现代旅游思想存在的诸多互补之处,刚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弥补旅游管理教学中的许多不足。

参考文献

[1]杨岭,全.超越技能的文化表征———旅游教学的文化品格追寻[J].教育研究.2014(10):69-70.

[2]闫雪锋.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旅游教学改革策略[J].福建茶叶.2016(9):191.

[3]王健,潘凌云.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旅游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J].旅游科学.2013(11):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