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语文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1
关键词: 朗读 语感 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是一种眼到、心到、口到并发出声来的阅读方式,它是培养语感的关键。古人虽然未提出“语感”一词,但是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却非常看重语感的作用。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注:《朱子大全・读书之要》)清代在教育方面很有研究的教育家在《家训》中关于读的一段话,对朗读的好处就说得更加形象、透辟。他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诵矣。”朗读不仅有助于阅读者理解阅读材料,深入地领悟文章的精微之处,而且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词语、句式、情感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内化为能力了。我们的语文文本一经朗读,更具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少讲语文知识,淡化分析讲解,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听读”水平的目的。语文课文中大量的白话文,字面上较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意有时又不可言传,通过朗读,能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文言文,经过朗读,能更深入理解古人的语气、句读以及课文深刻的含义。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十分重视朗读,不仅对于朗读的意义、作用等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如杨雄说:“大谛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而且对于朗读的要求、方法、要领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古代大教育家朱熹对朗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又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的实践,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语言能力。因此在古代文言和口语基本脱节的情况下,语文教育基本上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文言写作,这恐怕主要得归功于朗读的教化。
读,是感悟的前提,是理解的过程,是继承的开端,是写作的基础。传统的文章教学,重视读的做法是有其合理性的。没有读的基础,汉语言文学的摩天大厦就无法修建。但是,语文独立设科以后,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只重传道、解惑、学例文,却忽视了另一方面:学生要在大量阅读和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积累知识、感悟人生、认识社会。事实上,不论教师多么高明,讲述多么生动,仅凭一本薄薄的教材、屈指可数的几个专题,是不可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化、社会生活、人文历史等知识的。语文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是由基础知识与认识、思想、情感等有机组合的结果。没有大量具有丰富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语文读物的熏陶,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只靠几篇经典文章的学习,是培养不出语文能力的。
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精神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那美好的憧憬、语言的美感,也就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他们的精神境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可喜的是新课程标准研制者精心设计了阅读教学的内容。它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重读的传统。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它把阅读教学分为四个时段描述,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其中有关四个时段的划分,无论是阅读教学的目标,还是对阅读内涵的阐述,都很具体,富有时代的特点。首先,阅读不仅是一种包含朗读等具体行为在内的学习活动,而且是对人生价值和美好个性的追寻。新课程提出的“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其次,阅读活动不是孤立的单项的学习行为,而是质疑、对话、讨论、交流、欣赏辩证统一的综合性活动。新课程尤其注重在对话与交流中讨论与阅读。比如,在第三阶段,新课程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在第四阶段则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另一个是强调在阅读活动中对课文及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力。如第四阶段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总之,新课标初步建构起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个体阅读能力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学生是阅读能力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不论课堂形式如何变化,各种文体有多少区别,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都应该立足于这一主体,瞄准“朗读”这一目标,抓住了“朗读”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重视语文朗读教学,使学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把语文朗读教学做得更好。让我们一起沿着那些语文大师们的足迹,更好地传承他们的优秀教学思想,提升朗读教学的意义和地位,发挥它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大作用,使这条实践之路走得更坚实。我们呼吁: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2版.
[2]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8.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2
一、花开满园,打开经典的文化之窗
所谓经典文化,指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的文化精髓、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等。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薪火传承,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经典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永远都是文明发展的根基、创新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一切精神果实和智慧花朵,都是在经典文化的胚基上孕育、生长并逐渐成熟起来的。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儒道两家是中华精神的源头与支柱,可以说渗透到了炎黄子孙的每一个毛孔,选择儒道经典作为诵读材料,实在是以现代意识打通传统精神文化的得力举措。儒道学派的经典是博大精深的思想著作,涵盖哲学、伦理、政治诸多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和精髓,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这些作品文质兼美,是前人读书写作的典范,也是今人学习文言文的典范。儒道学派的创始人在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水平并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有益于学生批判地继承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养,进而不断开拓创新。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我们学习到了做人的道德修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让我们学习到做人态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让我们能感受自然之伟大,“人定胜天”只能是愿景,敬畏自然才是不二选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告诫现代人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善待万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经典文化如久违的甘露,滋养每个学生的心田,以此来奠定人生罗盘。积极开辟语文学习的多元性,海纳百川,比如进行古文朗诵比赛,经典古文搜集讲解,诗词背诵,导演经典古文故事情景剧等,以此来丰富语文教学课堂,让语文世界变得缤纷多彩起来,让经典文化逐渐渗透到课堂里,花开满园,芳香遍地。
二、 春风化雨,彰显经典文化魅力
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德育人,通过前人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美德,来对现在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经典就是经典,不仅是经验的总结,更是对生命文化的一种领悟,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先哲圣贤的思想是完善我们现代人身心健康的良方,弥补缺失人格的根基。提升文化素质和涵养,使自己能成为一名有内涵有修养的谦谦君子。学习知识其实不是根本的目的,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才是经典文化流传下来的真正意义所在。
倪文锦教授指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学习经典,并不在于保证它的真理性或实用性,而在于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
阅读固不可少,背诵才是硬道理。犹太民族是世界上公认的最聪明的民族,自从1892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犹太人获得这个奖项的次数,世界第一。他们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3%,但获此奖项的人数占到17%,这个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以上。他们的成就与其大量背诵经典高度相关。背诵、记忆是古希伯来教育最通用的教学方法。在学者中,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圣经》是最值得炫耀的事情。
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我始终坚持一点,语文能力和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读’出来的!只有大量诵读经典,为孩子们储备一座文化的富矿,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才会有宽厚的根基。”
诵读经典,可以利用晨读、课前时间开展一些列的经典故事情景剧演示、朗诵、自由读等不同形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经典文学节目展示的舞台,享受经典文化的饕餮盛宴。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在适合学生们认知水平的情况下,为他们推荐有兴趣的经典文学,丰富他们阅读的内容。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角度出发,把经典文化中真、善、美推向台前,在学校宣传栏,教室黑板报中添加相关的经典图文以及优美语句,让学生每天都能在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不断的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感染。在长期耳濡目染下,获得修养的提升,精神的振作,品质的提高。春风化雨,经典文化魅力传承不息。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3
【关键词】蒙养教材 当代 语文教材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40-02
一 古代蒙养类教材概述
1.蒙养类教材的历史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代的贾谊也提出“早喻教”的观点,可见,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了,还编写出了很多适合儿童早期教育的蒙养类教材。按历史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周秦――唐末)综合性教材:识字为主,兼传道德准则和文化常识。如《史籀篇》是最早的一本识字教材,《弟子职(管子)》是思想教育类的书,流传时间最久的是汉元帝时期史游所著的《急就篇》。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千字文》,它不仅能让学生认识1000个字,其中还渗透着当时的世界观、自然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在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教育。1000多年来,《千字文》作为启蒙教材影响深远,人们甚至用它作为序码,给事物编号。它流传广泛,影响到日本、朝鲜等国家。第二阶段(北宋――清中叶),出现分门专写教材:道德教育、历史故事、典章名物、诗词歌诀等。其中《三字经》流传最为广泛,全本376句,共1128字,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两句一押韵,朗朗上口,篇幅不大,便于记诵。第三阶段(清中叶以后),在明代后期西学东渐大潮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启蒙教材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出现新内容――科学文化知识。
2.蒙养类教材的特点
中国古代蒙养类教材是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体系的物质载体,具有多功能、内容广的特点,集识字、求知、养德、激趣为一体,且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识字训诫相结合。古代蒙养类教材,具有多种功能统一的特点,一本教材,既是识字教材,也是历史教材、文化教材和德育教材。例如《三字经》主要功能是教学生识字,《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篇,全书共376句,1128字,其字贴近儿童日常生活实际,实用性强。另外《三字经》有明确的礼仪教育内容,如“亲师友,习礼仪”“首孝悌,次见闻”强调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三字经》还给我们讲述了孔融让梨和黄香温席的故事,是中国传统家庭礼仪的重要体现,这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三字经》中还有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它高度概括了人们应遵守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核心――三纲五常和君臣十义,虽然在今天看来它里面的伦理道德有一些封建社会的思想,但仍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三字经》把枯燥乏味的伦理道德融入朗朗上口的儿童识字教育中,符合儿童心理,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其二,押韵上口好记诵。蒙养类教材的语言,大都为短句、偶句、通俗的韵语。因为汉字是一字一音节,可编成句式整齐的韵语,这样的句子,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易读易背。如《百家姓》以人们的姓氏为内容,四字一句,双句押韵,朗朗上口,方便记诵。又如《弟子规》,全书以封建道德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纲目清楚,简明扼要,三字一句,双句押韵,可操作性强,因而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类似的还有《千家诗》,是宋末诗人谢枋得编成的,由明代王相作注,全书共选诗224首,入选诗人119家,多数是唐宋名家名篇。体裁限于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短小精悍,格律严谨,便于记诵和揣摩学习。其三,易学易教兼实用。蒙养类教材多由专家、学者针对某种目标专门编写,如作古诗讲究对仗和押韵,而字的平仄和所属韵部不易记住,《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编写的。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背熟了这两部书,既记住了常用字所属的韵部,又学到了平仄和对仗的知识,一举多得。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因为目标明确,也容易达成教学目标。
古代蒙养类教材,在日益发展和完善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蒙养类教材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础教育教材,其内容渗透着某些封建、落后的思想意识,但从教材建设的角度看,仍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二 蒙养类教材对现代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
1.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
蒙养类教材的语言,大都为短句、偶句、通俗的韵句,汉字是单音节词,一个字一个音,必须一个一个地认读,这就给儿童识字带来了困难。古人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因素,把这些字排列组合成整齐、押韵的词组和短语,读起来顺口,富有节奏,听起来悦耳,既方便记忆,又能提高儿童的兴趣,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另外,传统蒙养类教材在识字与写字方面的教学经验是分进合击,不追求认、讲、用、写的一步到位,而是四者各走各的路,到了一定程度才合而为一。众所周知,传统的识字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开始认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开始写的是“上大人,丘乙己”,认和写是不同步的,讲和用也是不同步的,可见,古代蒙养类教材的编写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2.教材的编写应探索既有丰富性又有针对性的科学体系
古代蒙养类教材具有多种功能统一的特点,如《千字文》
不仅能识字,还能学习丰富的天文、地理、历史、伦理等知识,但在多功能的同时它还具备了针对性强的特点,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核心功能是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兼有其他功能,《笠翁对韵》是专门的韵律学习教材,《千家诗》是针对诗句学习而编纂的。清光绪刘恂指出:“俗本《千家诗》,传布已久,村俗童子,罔不记诵。其中唐诗少,宋诗多,绝律仅百数十首,率皆简明易解之作。以此启迪童蒙,甚便。”
在古代蒙养类教材的体系中,不同类型的蒙养教材虽然内涵丰富,但都有教材本身的针对性与侧重点,不同类型的教材是相互配合的,而不是每本教材每篇文章都同时承担识字、阅读、写作、思想等多方面教育目标。当今的语文教材,不是多本教材形成一个体系,没有专门的识字教材、诗句学习教材等,而是一本教材自成体系,融合识字、语文知识、文学素养、道德教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样做自然有其好处,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但也就更要求这本书的编写体系更科学。目前,语文教材都是以一组文章为范例的单元型,依据文章题材和类型划分单元,每篇文章在讲授时一般都要求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重目的,似乎学每篇文章都要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思想的提高。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似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实际上却缺乏侧重点与针对性。从教师教的角度,也会使得目标过多而导致难以达成。在教材编写中应既有丰富性又突出针对性,这是古代蒙养类教材给我们的启示。
3.教材编写应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第一次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在“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所以“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应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古代蒙养类教材,在识字、韵律学习、诗句学习的同时又兼顾到了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及思想道德的教育。
总之,语文教材改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古代蒙养类教材,我们要吸收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针对性强的特性,逐步完善当代的语文教材建设,当然,时代是发展的,我们在借鉴的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蒙养教材存在的陈旧知识和封建思想观念,弃其糟粕、吸取精华是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古诗文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显而易见。因此,作为新一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学习初中语文的古诗文,兴趣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最大动力,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是初中语文老师进行高效率教学的基石。信息技术泛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包括应用软件、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三个计算机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最为普遍,初中语文老师常常运用幻灯片和多媒体开展教学。
初中语文老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之前,必定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找一些水平高的朗诵家给大家朗读课文。这种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读准自己不认识的生僻字词,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比如《诗经》的名篇佳作《关雎》中生字词“参差”、“寤寐”和“钟鼓乐之”和曹操的《观沧海》中的“水何澹澹”和“山岛竦峙”。这些诗歌都具有超出物象的特点,是引导人们突破作品特定形象的直接性、有限性,从直接中看到间接,从有限中寻求无限①。
二、用幻灯片辅助教学
初中语文老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诗词进行详细的介绍,用幻灯片和音像视频的形式向大家传播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大大降低了老师的负担,降低了初中语文老师书写板书的时间耗费,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诗歌与哲学是近邻②,初中语文老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诗文进行鞭辟入里地深入分析,比如古诗文是最早在各民族文学中产生的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调、韵律和音节的不同要求,将人们头脑中最丰富的想象和充沛的情感,用最凝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
初中语文课本中脍炙人口的古诗文不胜枚举,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古诗文教学的时候,首先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针对北朝民歌《木兰辞》这样的千古名篇,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先用多媒体放一些文章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人公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的把握。语文老师可以先在幻灯片上放上以下内容――“《木兰辞》又称《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期间的一首民间叙事诗,它讲述了古代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伟大事迹。本诗歌创作于北魏,最早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之中,长达300多字……”这样,学生就会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基本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和掌握。
三、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视频
信息技术的良好运用,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就会愿意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对他意义非同凡响的重大事物。反之,如果学生兴趣缺乏,就会很容易造成他的注意力转移。初中语文老师可以放一些与古诗词有关的电影和音乐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轻松自如地学习。信息技术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可以调动学生意志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学生的本性就是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旦老师利用信息技术给孩子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知识,学生就会变得兴高采烈和热情洋溢。初中语文老师在教授《敕勒歌》这篇古诗词的时候,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大家放一些蒙古大草原的迷人景色,来展现敕勒川的迷人风光,还可以放一些蒙古族的穹庐让学生体会诗歌中“天似穹庐”的意境。此外,老师还可以放一些蒙古族的音乐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放乌兰图雅演唱的歌曲《我的蒙古马》来让学生体会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画面。乌兰图雅演唱的歌曲《我的蒙古马》中歌词“我的蒙古马,路在你脚下,你四蹄生风,彩霞满天涯……”与《敕勒歌》中“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红海回荡”的意境恰好吻合。
初中语文老师除了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和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放一些有关诗词作者的纪录片或者《百家讲坛》等节目,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诗词的创作背景,更好地辅助语文老师开展古诗文的教学工作。老师在教授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诗歌的时候,可以放一些有关杜牧的生平介绍的纪录片,还可以放一些其他有关南京的古诗词,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古诗词的阅读量。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老师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初中语文老师作为中华文化的捍卫者,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方面的传道授业和解惑工作责无旁贷。相信在初中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素养一定会得到日行千里的提高……
【注释】
① 蒲震元. 中国艺术意境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5
春秋时期,困惑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禅师笑道:“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5文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可卖出10文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加工成月饼,卖100文钱;在普通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可卖出一两白银。在酩坛窖酒家看来,它可是一两黄金啊!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禅师顿了顿说道:“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道故事:《人生如酒,酒悟人生》
唐末五代时期,群雄逐鹿,硝烟四起。闽王为了收服人心,祈求江山永固,笃信佛教。
公元928年,闽王前往贵州茅台镇拜见古佛,叩请治国方略。
无论闽王如何讨巧,古佛一直保持沉默,往闽王的杯里斟酒。
闽王一口喝干,古佛又将酒杯斟满。如此循环好几次。闽王昏昏欲醉,深感困惑:“师父,您为何一直为我斟酒?”
古佛又将酒杯满上,问:“你会品酒吗?”
闽王回答:“会喝,不会品。”
古佛说:“那就学品吧。”
闽王纳闷地问:“喝酒和品酒有何不同?”
古佛说:“喝酒用的是口,品酒动的是脑。动口者,腹愈胀,头愈昏。动脑者,脑愈清,心愈静。”
闽王顿时明白此中禅意,恍然大悟,醉意全无。从此开始研习酒道,酷爱酩坛窖,并从品酒中悟得治国之道。
礼:《酒香》
唐朝时期,贵州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特派高刺史向唐太宗进贡美酒酩坛窖。
途经东荆河时,高刺史命随从将精心尘封的酩坛窖从马车上取出,欲放上船。不料,高刺史从随从手中接过这坛美酒时,随从手一抖,整坛美酒“砰”地一声,溅洒一地。随从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高刺史沉思后,道:“坛已破,酒已洒,哭有何用?快将碎坛上的剩酒取出。”
到了长安,高刺史拜见唐太宗,并呈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红色的精致小瓶,便令人打开。顿时,酒香弥漫了整个殿堂,众人纷纷赞叹不已。唐太宗发现瓶子刻有小诗一首,诗曰:美酒贡唐朝,山高路途遥。东荆痛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刺史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酩窖。唐太宗不解,高刺史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听后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酩窖,礼轻情意重!”
仪:《求学》
北宋才子杨时中了进士后,因酷爱做学问,于是放弃做官,继续求学。当时,程颢和程颐俩兄弟是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虽此时已四十而立,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身上落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二人请进屋,命浑身冰冷的杨时二人饮下一杯酩坛窖,二人饮后,寒气顿时退去。老师方才为他们讲学。
诚:《晏殊树誉 》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十四岁时,皇帝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一同进考,结果晏殊发现试题是刚练过的,就向宋真宗禀报,请求换题。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官员常到郊外游玩或举行宴会。晏殊家贫,只好在家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真宗说:“群臣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合适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也好游玩饮宴,无奈家贫。”此二事,使晏殊树立了信誉,宋真宗也对他信任有加,便常邀他参加宴会,共饮酩坛窖。
信:《商鞅许诺》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正处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和一坛酩坛窖。围观的人不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两和10坛酩坛窖。重赏之下,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他50两赏金和10坛酩坛窖。商鞅的举动在百姓心中树起了威信,接下来的商鞅变法便很快在秦国推广。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6
当今的文学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都比较片面,且不能深刻地反映出古代文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当谈到可行性时,大多只是认为利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激励学生的斗志、宣泄情感、升华精神,但从未探讨过教学中文学作品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消除等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谈古代文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其认为在文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这类文章为今后人们对文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讨
针对当前中国对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总结:
1.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古代文学的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作者生平简介、个体文学的讲授和介绍、代表作品的研究和讲解等,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拘于形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当今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理念中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情绪调适、意志培养、认知纠正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在课外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外任务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例如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读书笔记、写作练习、撰写论文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是以心理健康为题让学生思考并创作论文,从而达到在课外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发展,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会成为中小学教师,这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一名教师应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4.正确认识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虽然很值得研究和学习,但也有其消极的内容。每个人在研究其内容时,对其理解和感悟不尽相同。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忧愁伤感、忧国忧民,而古代文人在文字中也透露了自身的性格特点,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学生无意中开始模仿并形成这种忧患、多愁的性格。因此,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教学思路,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此种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来学习古代文学,客观了解古代文人的写作思想。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