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与美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与美育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美术教育改革
高校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文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传统文化作为支撑民族发展的灵魂与基石,又是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创意源泉。因此,在全球化高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融入传统文化,转变美育理念,丰富教学形式,加强创新培养,完善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美术教育之路,是高校美术教育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近年来,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推动下,高校美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传统文化对高校美术教育的作用逐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现行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重技术与形式、轻文化与内容等问题,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被动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势必阻碍高校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对西方文化缺乏理性认识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国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部分国人对待西方文化全盘接受的态度又加快了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日渐式微的趋势。在美术教育领域则主要表现为过多地采用西方美术教育理念,而忽视了西方美术教育发展的人文背景与历史积淀。西方美术教育重写实,中华传统文化重写意。写实与写意本无优劣之分,当代美术教育也不必非此即彼,而是应当以更博大的胸怀容纳更多样的美术形式,以取得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然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各项事业发展的灵魂与基石,在现阶段的高校美术教育中没有得到清晰的体现。中西方文化碰撞时的这种不对称现象,降低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预期,不利于学生正确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甚至错误地将“差异”等同于“差距”,进而随波逐流,缺乏理性的批判意识。
2.应试教育的影响依旧存在
一方面,艺术专业的学生由于高考考试科目的导向,在中学阶段对文化知识的学习重视不足,大学阶段,由于美术教育相对重技能而轻人文,重基本功而轻创造力,导致艺术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仍然缺乏人文知识,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另一方面,非艺术专业学生由于考核方式的导向,往往对高校开设的艺术类通识课程重视不够,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又普遍存在艺术素养相对不高的问题。由此可见,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依旧存在,导致艺术生文化修养仍然相对薄弱,非艺术生艺术素养依旧相对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对传统文化重视相对不足
国内现行美术教育体制是20世纪50年代参照苏联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在当时有其积极的进步意义,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美术教育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美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消化却仍然十分有限。在课程开设方面,本科初段无论是美术类还是设计类,大多以素描、速写、色彩及“三大构成”为主,民族传统类科目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传统文化导入的不足导致高校美术教育仅仅停留在现代美术学科的框架内,与传统文化之间缺乏足够的对应与互动,不仅限制了美术教育本身的价值内涵,还会因为其特有的抽象性和单调性,使学生产生失落感与挫败感,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现行美术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重技能而轻人文现象。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1.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的总体表征。它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特质,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坚实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过演化而形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并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形式包罗万象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总和。数千年来,无数先人用智慧与汗水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辛勤劳作,心中所产生的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向往,在特定的时刻借助形式各异的载体表达出来,经过不断演化汇集而成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
2.美术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
文化与艺术既密不可分,又协调发展。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而文化是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根基。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样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这是与传统文化的特点分不开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而又独具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丰富的表现形式,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树立文化自信纵观中国悠久的历史,处处闪烁着先人智慧的光芒,无论是神秘玄幻的上古神话,还是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无论是经典优美的诗词曲赋,还是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无论是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还是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无一不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源远流长提供了丰富的滋养。高校美术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进而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增加了解,增进共识,在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培养道德情操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与丰富的人生智慧。首先是修身养德的为人准则。儒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指的正是修养身心,具体表现为“择善而为,博学于文,并约之于礼”。而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更是如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依据。其次是忧国忧民的社会担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激励着中华儿女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再次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周易乾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宇宙运转不止,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要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强调的是培养人奋发有为,刚毅坚卓的精神品质。这些思想本身充满着智慧,同时也一直影响着后世文学艺术的创作,因此,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3)提升创新精神艺术创作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创新同样来源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并挖掘和改造这些文化元素,通过元素的组合变形及再设计,让传统文化成为设计创意的突破口和导火索,进而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创造兼具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为当下以及后世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进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走向繁荣和复兴。以汉字为例,中国的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的审美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同形重构、异形重构、打散重构、字图结合、中西结合等方式,汉字逐渐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元素。
三、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改革中的思考与探讨
1.转变美育理念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种技能,而是获取人的全面发展。传统“应试教育”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教育目标,不仅压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弊端显而易见。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便是“以人为本”,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没有人格化的上帝,在古人眼里,没有抽象的空泛的人,只有具体的现实的人,社会秩序的维护大多依靠的也不是神灵的绝对权威,更多的是道德的自觉自律。因此,在强调“以人文本”这一核心理念的今天,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
2.丰富教学形式
融合传统文化的高校美术教育不应当局限于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而应当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特别是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场演示并讲解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或大致的了解;组织学生赴传统文化聚集地实地考察,采集整理传统文化中的创意资源;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竞赛、工作坊、创意市集等,在实践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并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运用新媒体将传统文化中的创意资源进行艺术转化。可见,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是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
3.加强创新培养
美术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创新创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丰富滋养。我们有着世界上引以为傲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在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气息与创新活力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发现代艺术新的形式。如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将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元素提炼出来,结合现代艺术理念进行二次设计,创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兼具外在形式与深刻内涵的优秀艺术作品。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是当代美术教育加强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4.完善课程体系
美术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延续性以及与所处文化环境相一致的特殊性。因此,美育课程体系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高校美术教育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为学生开设艺术专业必修课和传统文化选修课,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具体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当立足民族特色,适当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比重,如本科初段增加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等专业必修课,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主体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仅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其次,应当立足地域特色,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将当地特色文化融入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开设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基础的理论课,以及包含民俗风情、装饰纹样等地方文化形式的实践课。如将闽南方言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将闽南茶文化融入产品设计教学之中,将闽南特色红砖厝文化融入环境设计教学中,将海丝文化融入绘画教学之中等。因此,以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为导向,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借助新的技术和材料,构建丰富多样而又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重要保障。
传统文化与美育范文2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统传承;媒介融合;黄酒技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40-0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热点与前沿课题。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其对内对外传播过程中,在口头传承、实物展示、亲身实践和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之外,由于新的传播技术与媒介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媒介互相融合、互相协同的传播效应。为此,本文将选取典型案例来深入探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传统传承与媒介融合的理论问题。
一、黄酒技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体媒介,中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浙江省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的项目数量位居榜首。近年来,浙江省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也走在前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酒文化无疑具有较高的世界公共认可度,而产自中国的黄酒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之一,它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在黄酒当中,以绍兴产的黄酒最为悠久有名,不仅具有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完整精湛的工艺,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续的技艺传承。其中,“绍兴黄酒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花雕制作工艺”则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者系黄酒本身的酿造技艺,而后者主要表现在黄酒外包装上的绘画雕刻设计等工艺,这表明绍兴黄酒不仅有内涵之质,也有外在之美,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传统传承:非遗文化传播中的日常形态与媒介影响
在国内外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绍兴黄酒文化得以传承传播,其实与其嵌套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方式息息相关,也与传统媒介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绍兴黄酒技艺能够得以保护、流传和不断优化改进,不仅由于它的产品本身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还与黄酒传统的广泛的传播方式有着深切的联系。与黄酒技艺有关的宣传、普及融合了各种传播媒介,形成隐性传播与显性宣传互相作用的传播模式,使得黄酒为中国百姓所熟知,黄酒文化、黄酒技艺也借此得以传承传播。经过考察分析,其传播主要有以下重要方式。
(一)借助传统酒俗与日常生活消费进行传播。绍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城市,它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酒俗正是这种地方特色的重要内容。在绍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与酒发生联系,寄托着当地百姓的美好愿望。例如,剃头酒的传统习俗。当孩子满月时,要剃头,要在家中祀神祭祖,摆酒宴请,还要向邻里亲友分送染成红色的“红鸡蛋”等。在拜过天地祖宗之后,就有理发师用一盅酒代水,给婴孩润发,然后剃“瓦片头”。接着就是亲友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坐在一起同喝“剃头酒”。与此类似的,还有所谓的“得周酒”,即孩子长到一周岁,同样得办酒席,以款待亲朋好友。还有寿酒、白事酒、忌日酒等等。在绍兴酒俗当中,最为著名的是“女儿酒”,又名“花雕酒”。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一般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风俗。到后来,生男孩子时,也照样酿酒埋酒,盼儿子中状元时庆贺饮用,又叫“状元红”。可见,在绍兴,酒俗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黄酒成为当地人的日常消费品,其传播的主要方式为人际传播、口碑传播和群体传播。
(二)借助言传身教的知识传承与亲身实践。“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主要是借助师傅带徒弟式的言传身教进行知识传承。根据2010年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专访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省级传承人潘兴祥的解说介绍,尽管目前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但是在酿制过程中,还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把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即所谓的“开耙”,他反复演示和操作,初看起来很轻松,但是经由潘师傅现场讲解起来,开耙里面的手法技巧特别细腻,不仅有操作工具上的若干注意要点,还有手感温度、抓握起来的粘度等,都需要师傅的准确把握,一个酒厂里面,往往仅有少数人能完全把控其中的要诀。另据2011年12月9日《绍兴县报》头版报道,当年87岁高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被誉为中国“黄酒博士”的王阿牛在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的酿酒车间,为新酿手工黄酒开耙,并向酿酒师傅们传授开耙技艺。这说明传统的手把手传授,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传统价值。学徒要掌握其中的技巧,不能脱离长期的亲身实践和持续的熏陶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隐秘的传播方式,还是心口相传和体验学习过程。当然,现代的传播媒介已经可以将影像完整记录下来,但可记录的形态并不一定都可复制、可实用,内在的精髓难以仅仅借助媒介传播而完全传承到下一代。
(三)借助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在新媒体和融合媒体出现之前,黄酒文化必然借助传统媒介进行传播,在当今,这种传统媒介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借助书籍对酒文化的传播。由于酒文化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得益于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与讲究,各种与酒相关的书籍、书中与酒相关的桥段不胜枚举,黄酒文化得以在各类书籍中散发魅力,而其背后的黄酒酿造技艺、花雕制作工艺也得到无形的传播。对酒文化的介绍比较有意趣的书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夏晓虹教授携杨早博士编选的《酒人酒事》[1],书中有多篇涉及黄酒文化的记录,多为文人轶事,具有故事性,容易引发二级传播,从而形成较好的口碑效应和文化影响,同时此类作品适于对黄酒品牌进行二次传播和文化形象塑造。
此外,对于黄酒文化传播起到重要影响的是报刊,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报刊的文字图片传播具有便于阅读检索和便于携带投送等特点,是酒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载体。例如,《钱江晚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华夏酒报》等报纸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绍兴黄酒文化的各类活动,关于绍兴黄酒本身的介绍有文章《持蟹饮酒,绍兴黄酒是绝配》等;关于黄酒文化活动介绍方面则涵盖黄酒节开幕、黄酒博物馆开放等;关于黄酒产销方面则有《绍兴黄酒恋上“创新营销”》等。除此之外,这些传统媒体还致力于保护黄酒品牌,澄清舆论,在黄酒酿造用水遭受公众质疑时,《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发文《绍兴黄酒可放心饮用》以抚人心。再如,一些黄酒生产企业也办有自己的企业报刊,具有传播黄酒文化和提升黄酒制作技艺的潜移默化作用,以及重要的文献文档价值。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古越龙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家黄酒生产经营企业,该公司定期出版酒品文化期刊,周期为一个月,发放方式为在固定的高消费酒店进行免费发放;该公司还出版《古越龙山报》和《古越龙山》电子杂志,该杂志的封面口号即“让世人了解黄酒,让黄酒走向世界”,这恰恰体现了一种传承传播黄酒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三、媒介融合:非遗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参与性及产业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过程中,当前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数字化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例如运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可以获取与传播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数据信息,运用影像技术、动漫艺术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细节和工艺过程等,可以给人以惟妙惟肖、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研究者在借鉴国内外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产业化、数字化、规范化、传承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出科学、可行性较强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与发展模式”[2],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融合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媒介融合,其实它作为新闻传播学和媒介研究的一个学术术语,主要是指“在数字技术推动下,不同媒介生产者、内容、渠道、接受终端之间,传统边界日渐模糊、趋于融合的轨迹日益清晰的现象和过程。”[3](P5)媒介融合的主要类型包括:“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4](P5-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过程当中,由于越来越多地采纳新技术,事实上也呈现出媒介融合传播的趋势,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互相关联的三个层面。
(一)数字化与影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基础。数字化,实际上将各种信息资料都变成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在计算机中进行制作交换的基础信息,不论是文字、图片、符号还是影像、音响、音乐、动漫等都可以混合在一起。这其实也是媒介内容融合的一个基础。数字化传播技术意味着传受双方可以清晰地传递各类精准信息,在内容平台上达到了某种融合共通。对于黄酒技艺方面的信息,数字化记录可以做到将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各种动作、形象、语言及姿态等都保留下来,还可以通过动漫化,形成更易于理解的知识点,让人们易学易记,获得直观印象。
对于黄酒文化的各种仪式和相关酿制活动,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影像化的方式,加以记录保护,或者制作成纪录片,拍摄成电视剧、电影引起大众的关注、了解、喜爱乃至吸引后继者的努力学习传承。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就有拍摄到黄酒酿制技艺在食物转化过程中的情形,其中解说辞写道:“立冬的清晨,绍兴的天空开始下起小雨,这对酿酒师傅们来说是个好征兆。酵母菌喜欢江南冬季,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每一年的仪式都是酿酒师们对自然表达的一种尊重。绍兴的黄酒冬酿即将开始。”这里面就有种文字之美与影像之美的内在融合。此外,还有浙江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千年陈酒》,著名编导刘郎在片中根据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流程,精心设置一条明晰的主线:原料糯米经过筛选、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坛后发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坛陈酿(3年以上),即为成品酒;同时他又将绍兴黄酒文化作为一条副线,依次展开叙述绍兴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有酒祭的大禹,有用酒激励军士的越王,有兰亭的“曲水流觞”,有沈园的借酒浇愁,还有当地酒俗、绍剧风韵,以及鲁迅、秋瑾、徐锡麟等人的典故。这也是在内容层面的传播融合,即将工艺技艺与历史文化的贯穿融合。
(二)参与性与仪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动力。参与性是指在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要让广大的受众、消费者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就体现了广大网民的参与性,这种自主自在的表达,所创造出来的内容,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融合传播创造价值。第一,用户可以将其参与(包括饮酒、自酿酒、学习体验酿酒技艺、学习体验花雕工艺)的内在体验进行充分的表达,这样,就能有助于文化的理解与文化的传承传播,让更多的人获取切身感受;第二,可以允许更多的人对具有某种隐秘性和神秘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大开放度的接触,或者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得以亲自体验。例如,在中国黄酒博物馆中,据笔者访谈,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经在博物馆中展示绍兴花雕制作工艺过程,游客可以近距离亲身感触到工人在绘制雕刻的细节,看到灰坛、沥粉、油泥堆塑、彩绘装饰等工艺环节。同时,黄酒博物馆还将增加具有吸纳游客体验参与的传统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生产作坊,游客可以在其中感受到酒香扑鼻,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生产过程;第三,营造仪式化的传播空间,形成更为鲜活生动的传播场域,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感。例如,2015年11月8日立冬之际,15家绍兴黄酒企业代表举行盛大仪式共庆冬酿,按传统之仪恭请酒神,诵读祭文,上香祭拜,其辞曰:“……稽山青青,朝晖夕映,三十六源,万壑归流。良心酿酒,神灵昭鉴,团结携手,黄土变金……”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内容的生产与消费也产生了互通融合,隆重抽象的文化仪式与盛大集聚的户外场景在更高层面和更大空间形成了文化意义的融合升华。
(三)产业化与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当然,最为重要的且能将技术技艺完全落到实处的是产业化,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当作一项可以赢利、可以创造新价值的产业活动,将其纳入到健康有序的经济轨道当中,使其通过商业化运作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电视剧《女儿红》2015年9月在绍兴开机拍摄,希望或许能带来如同韩剧带动韩国饮食文化流行的溢出效应,带动酒文化和黄酒饮品在世界的流行。目前,最为火热的“互联网+”概念也将助力黄酒文化产业化。例如,可以通过“众筹”和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获得民间资本的青睐,从而投入到更多有益的可操作性项目当中。浙江省政府在2015年初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战略规划,“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一批37个小镇名单已于6月,其中就有“越城黄酒小镇”,即绍兴东浦镇。这将为黄酒文化产业化带来新的契机,不仅包括黄酒酒业本身的发展,还有以黄酒文化为引领的旅游、休闲、养生、健康、创意、设计等多方位的协同发展创新,这就可能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绿色、生态、共享、融合的文化传播与社会创新。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黄酒技艺的传承传播案例研究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的深刻辩证关系,即一方面传统文化礼俗、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和传统媒介传播依然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影像化、动漫化等新技术又不断渗透到非遗文化传播过程当中,在内容生产、渠道建设和终端呈现中形成不断的媒介融合趋势,并且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承传播形态,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从而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创造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黄酒文化和黄酒技艺的传承保护,一旦能够在浙江省政府引领的特色小镇或者创意文化小镇的建设中,得到落地开花,则有可能形成新的传播媒介空间形态和创意文化产业形态,这一点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无论如何,在非遗文化传播中,多种媒介的融合发展,传统传承与时代创新密切结合,必将开辟出越来越宽广的发展道路和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夏晓虹.酒人酒事[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郑燕飞,沈磊,李博,孙东芳.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模式――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例[J].现代商业,2014(36).
[3]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4]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廖卫民(1971-),男,浙江平阳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传播理论、新媒体、网络传播、文化产业等;
高 晶,张泽茜,景 歌,均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本科学生。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中的媒介融合及其传播影响: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例”(编号:2014R406065);
传统文化与美育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汉字 民族 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91-01
1 “追根溯源”法
汉字是华夏民族记录语言的符号,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使用而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它始终伴随汉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有其独特的表意特征和内部构成形式,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语文教育论专家顾黄初先生也指出:“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以汉语汉文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所以必须充分重视汉语汉文的特点和教育畅通,体现出‘民族化’的精神和气派。”有鉴于此,在进行语文教学尤其是汉语言文字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表意、思维特征等来挖掘其背后的丰厚内涵。例如“明”,就是一轮火红的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逐了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和希望。至于成语,多是四个音节,形式齐整,易读上口,节奏感强,这与中国人行文讲究对偶,均衡美是一脉相承的。还有很多的成语、歇后语可从神话、寓言、故事、传记及其他作品中找到出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是《山海经》中神话。“温故知新”、“不耻下问”源于《论语》。“负荆请罪”出自《史记》。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追根溯源轻轻推开汉字背后的那扇门,破译出汉语言文字所体现的民族特色、民族传统,带给学生们的都是惊喜。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牢牢掌握这个字或词语,还能带给学生心领神会的欢乐。而且还丰富了语文教学的情趣,更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汉语言汉字奥秘的勃勃热情。
2 “巧用教材”法
上下五千年,凡是能流传至今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选入教科书的文章更是精华中的极品。其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民族文化,往往就是本课学习的灵魂,教学的重点。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激情。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把握文本,发掘与探讨蕴聚在教材文学作品中的民族精神、情感、心灵意识,才能找准激活课堂的“切入点”,从而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例如《晏子使楚》、《枣核》传达的正是炎黄子孙历来就有的崇高的爱国精神。《老山界》、《草》、《》体现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等课文真可谓是民俗文化的大展台,向人们展示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彩纷呈的教材,篇篇都有传统文化的耀眼光芒,只要你动脑,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真正地把传统文化融进孩子们的骨髓中,单靠“外力传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学生的“内化接受”。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重视学生的情感的体验。如:学习《背影》时,教师引导学生多读一读,演一演,反复品味细节描写,感悟处境艰难的父亲对20多岁的“我”的细致入微的关爱。进而让学生想想自己的父母,谈谈自己的父母。交流交流自己看过的歌颂父母挚爱的文章,积累积累有关这一方面的名言、谚语、诗歌。唱唱这方面的歌,再用多媒体放放这一方面的感人画面。羊跪乳,鸟反哺,捐肾给母的田世国已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你会怎样回报你的亲人?层层深入的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感悟亲情,理解亲情,回报亲情。唯有学生自己把自己说服了,自己把自己感染了,自己激动了,自己认可了,我们的巧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才真正实现了“激活课堂”。
3 “实战演练”法
“拿”永远比“给”主动。美教育家华特.B.克雷斯涅克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我们的实战演练法就是让学生要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的教材编排了许多专题,综合性学习,这为我们提供很多切实可行的实战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制定是有其人文意义的,学生查引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考察,讨论,演出,办刊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究过程,更是一个重要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如:学完民风民俗单元,开展“到民间采风”的活动。指导学生搜集家乡习俗,家乡传说、故事,家乡的名人轶事,家乡的谚语,积累对联,组织学生了解家乡的“地方志”,为家乡的杰出人物撰写小传,带领学生拜谒家乡的文化遗迹……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那种对传统文化精神,智慧力量的崇敬之情能内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并能派生出对传统文化,家乡文化的珍视之情,这便是进一步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有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良好习惯会逐步养成,加之我们为学生搭建的诸如:“家乡习俗大舞台”、“家乡名人事迹报告会”……多种形式的自主展示的平台,和“民俗专家”、“最佳团队”等等的多种评价方式激活语文实践活动,果真这样做了,你收获的将是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幸福和自豪。
4 “课外学习”法
传统文化与美育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内容;亲子互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一入园要经历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时间逐渐开始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幼儿在每天饭后就进入了一日学习的开始,正是思维比较活跃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安排经典诵读,幼儿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带读把幼儿引入朗读的意境中,虽然幼儿可能并不理解朗读的内容,但朗朗上口的经典诵读仍然会使幼儿乐不思蜀,模仿、跟随幼儿教师有板有眼地朗读成诵。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我在这里说的传统文化主要指古文、诗、词。针对幼儿传统文化教学展开全面的探索和研究。结合近几年在幼儿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情况,我认为幼儿园组织传统文化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开展和实施。
一、合理选择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合理地选择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中各种经典诵读分门别类且数量很多,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幼儿朗读、背诵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学,所以,幼儿教师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内容是日常教学的第一步,也是首要的环节。比如,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诗,《悯农》就比较适合小班幼儿背诵,并且在背诵后幼儿教师可以把这首古诗的大意、作者的生活背景、写作背景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给幼儿。尤其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可以在幼儿挑食、厌食、不好好吃饭、不珍惜粮食的时候给他们吟诵,让他们自己吟诵,使他们在吟诵过程中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再如,中班幼儿智力发育较小班时候增长了很多,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挑选比较好的《三字经》作为学期目标,带领幼儿朗诵、记忆,在遇到经典语句时可以适当让幼儿讲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在读到“融四岁,能让梨”时就可以为学生讲述这个故事,并且融道德教育于故事中,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于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
在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所以,幼儿教师要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开展和渗透。情境教学法即在传统文化教学时融入能调动幼儿兴趣的情境,在幼儿感兴趣的情境引导之下,将比较拗口的语言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法还是比较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心理的。比如,在教学《江南》这首诗歌时,我就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先用多媒体将荷花、莲叶等图片呈现出来,让学生欣赏这些图片,学生不时发出的惊叹已经表明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此时,我又播放了《荷塘月色》,幼儿一边感受着动听的旋律,一边欣赏着优美的图片,仿佛置身于一片美丽的荷塘,此时我给出诗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亲子互动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在启蒙教育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家长只需要关注孩子的生活方面,比如,饮食问题等。还有一部分家长自己省吃俭用,但在孩子花销方面却很大方,孩子想吃的食物、想要的玩具都满足孩子的要求。其实作为家长,除了重视幼儿的物质方面要求外,更要重视幼儿精神方面的培养。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幼儿教师要注重亲子教育的重要作用,每天要提醒家长,幼儿回家后要与幼儿一起背诵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父母也可以将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诗词与幼儿一起分享,让孩子和父母共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精美绝伦。比如,春天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一同感受《咏鹅》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家长可以一边观赏池塘中嬉戏玩耍的白鹅,一边和孩子诵读这首诗。幼儿有了视觉感受,对诗歌的记忆也就更深刻了。因为课堂授课的时间比较有限,要想从小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得依靠家长对幼儿的引导和拓展。
总而言之,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运用一切有利因素,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知识。让传统文化散发出教育内涵和教学魅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摇篮中的瑰宝,无论是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还是性格养成,抑或德育素养,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幼儿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在启蒙教育阶段的开展中播种适合幼儿发展的种子,我们知道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让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师的三尺讲台上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与美育范文5
关键词:审美;中国;陶瓷;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19-02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无价的瑰宝,随着历史的变迁,虽然有很多文化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是还有很多传统文化被继承了下来,比如京剧、道家、茶艺、书法、武术等等。作为我国的标志——陶瓷,以它特有的“姿态”,像全世界的人们宣传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传统的审美观念,这也使得陶瓷艺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一、佛教与陶瓷审美
中国瓷器的发展和佛教传入中国是同步发展的,那么在那个时期,很多的人都信仰佛教,从而也使得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理解和审美有所改变,那么陶瓷也不例外。在中国古代的陶瓷上,经常会出现佛教中的法器、人物,这也是因为人们对佛教的信仰,从而改变了对陶瓷的审美观念,所以说佛教对陶瓷艺术审美是有着深远影响的。
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而佛教同时也给了人们一个维持社会秩序的准则。在当初那个社会失控、政治混乱的年代,佛教的传入使得人们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在佛教普及中国以后,也渐渐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义,这也让人们的空虚心灵得以填补。在佛教繁荣发展的汉唐时期,当时的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信仰之情,在陶瓷的塑造上也都是与佛教有关的。
多穆壶:这个是元代时期的器物,其形状好似直筒,壶上部分要小于下部分,而上部的一侧有曲柄,另一侧出一流,壶的顶部有半边高起,壶盖形状犹似僧帽,壶身被三周凸弦所环绕,上下用归并条相连接,其相交的地方有圆钉图案。此壶仿照的是银制或是木质的索拉,索拉分为两种:一是有流的,主要是装酥油茶的;第二种就是无流的,多是用来盛放人参果和粮食的。据说“多穆“是满语中”奶茶“的意思,那么多穆壶也成为奶茶壶,而元朝藏传佛教和清朝喇嘛教时期,很多的教徒都在生活中使用此壶,所以多穆壶的设计上也较贴于宗教审美的。
高足杯:此杯的上部是侈口碗,下面则是圆柱形状的高足,足内无釉中空,足下稍微外撇,上碗下足之间用的是胎泥相互连接。在藏语里的“噶予域仁”就是“高足杯”的称呼,其主要是盛放人参果和酒的,是喇嘛教中的供器,有着非常的地位,如果平常不使用,则是存放在特制的杯套里。这样看来,高足杯好似是为佛教“量身定做”的一样,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佛教影响的不止人的思想,还有对陶瓷的审美和制作。
著名的青花瓷就是用莲花来作为主要装饰的,而莲花又是佛教的一个典型特征,从字画、塑像中我们能看出,佛祖、菩萨都是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所以莲花是教徒眼中是神圣、纯洁的代表,因此渐渐的也就把莲花的形象运用在了陶瓷的装饰上。不管是陶瓷的造型或是装饰,都深受着佛教的影响,随之和佛教有关的图案都成了陶瓷装饰的普遍题材,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因此一点点改变。
二、书法与陶瓷审美
我国的制陶技术和汉字的起源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书法作为文字的造型艺术,有着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从种类来说有楷书、篆书、草书、甲骨文等,而在我们观察陶瓷作品的时候,经常能看见书法出现在陶瓷上,而这也就让本就古典优美的陶瓷更具有了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的艺术往往都是字画结合,比如在国画上、折扇上、屏风上都有字画的表现,当然陶瓷艺品也不例外,这样看来,中国的艺术家往往都喜欢井上添花,在美好的事物上再加上书法来衬托。书法在我国历史上演着重要角色,通常历代的大书法家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就算是在千年前的封建年代,书法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书法不只是字词的体现,更是表现出了一个人的素养、内涵、文化如何,所以很多人都以写一手好书法为傲,那么久而久之,单一的书写书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那这时陶瓷工艺也就成了表现书法的另一个载体。
陶瓷与书法相结合就形成了形式美:用毛笔直接将书法作品写在白坯上,效果犹如白纸黑字,而因为纸类的质感、吸墨性和坯体不同,那么所书写出的效果也就不同,纸与坯相比,坯能更好的表现出画笔的棱角,特别适合米芾、王羲之这样的书法风格。还有青花料书法,运用在坯体上,也能像在纸上那样让墨色充满变化,或浓或淡、或润或枯,而在色彩方面,陶瓷所具有的独特釉色也能给青花书法带来一种清幽淡雅之美。像是清朝的皇帝乾隆就很喜欢把自己的诗词作品书写在青花瓷上,从而也就成了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纹饰上的主要特征。
在中国古代都讲究美善相乐这样的审美观,从而在这样和谐文化的滋养下,中国书法也就慢慢产生了,并且传承到了今天。中国书法以追求和谐美为最高的境界,同时这也是书法所特有的美学特征,而陶瓷和书法都是抽象性、形象性的艺术,不仅都具有外在美的表现形式,更是把创作者的个人情感、文化观念融入到了其中,从而实现了陶瓷与书法的完美结合。我们不能说两者谁表现的更美,只能说两者的相辅相成造就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从而把陶瓷的形象美和书法的内涵美更直接的体现了出来。人们对书法的热爱从而影响了陶瓷的表现形态,在陶瓷作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多数的陶瓷上面都是书法的存在,那也说明了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早已深深的交融在了一起,同时这也影响着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审美。
传统文化与美育范文6
1.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着名文化学者认为“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思想、意识和观念;二为“文物”;三为“制度和风俗”。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国历代都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美术作品和资料,如彩陶、青铜器、雕刻、汉画像石、壁画等等,都富含生动的文化内涵,是很好的教育素材。而作为“孔孟之道”的儒学中的“仁、义、礼、智、信,谦谦君子,仁者爱人”等思想,凝铸着美术艺术工作者的灵魂,闪烁着他们高尚的行为准则,影响一代又一代国人,可谓“先做人,后做画”,是画如其人的真实写照。
2.当代基础美术教育体现了人文价值的塑造。
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得以重建,我们应着重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这一单一、狭隘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因为每一种、每一个时代的美术都与一种特殊的、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因此必须把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作为美术课程价值之一,在美术教育中充分体现人文素养。新课程的改革也把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文精神与传统的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美术教育要与生活联系一起”,“美术学习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技巧的训练”,美术学习应“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这些都体现了美术教育对于人文价值塑造的要求。
3.民族传统文化升华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的国际大师赵无极,在他的抽象绘画中意象地体现着道学的至深境界,他曾精辟地说“画面要呼吸”,画一旦完成就具有生命,正是立足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让他走向了世界艺术的巅峰。在美术教育和创作中,传统文化是肥沃的土壤和无尽的源泉,更是历代美术和艺术大师成功的基石,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与人文素养高尚的艺术大师,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证实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艺术和美术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作用,不断升华历代大师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水准。在当代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之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传承、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得到回归、发展、创新。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互溶
1.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
翻阅中小学美术教材可以发现,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内容相当少,传统文化正被慢慢忽视和遗忘。过去机械反复地进行技能传授,结果将美术的内涵给彻底破坏掉,究其原因在于:无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严重制约了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对美术文化的认识,那么素质教育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美术是人类智慧表现形式的结晶,具有增强审美能力、启发艺术创作思维、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质的功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僵局的打破,从保护民族文化入手是一个重要途径,重建美术文化生存、发展和传承的平台,把根留住,让传统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