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稳定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稳定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稳定性

传统文化稳定性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特征、主要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兴衰原因;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看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分析

1.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教学疑点: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流于表层,难以把握其中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景创设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参与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设计说明

1.学情分析:本教学设计主要面对北京地区高二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理性思维能力,对身边文化现象有一定关注,并能较为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是,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都不够深入,观点比较片面。

针对这样的学情,此教学设计立足于以下三点思考:首先,选择北京地区的文化现象作为案例,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热情。其次,通过一系列情景创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地、辩证地思考。最后,将传统文化的常识性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北京传统文化,借由北京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教材分析:文化生活的内容“易讲难精、易教难学”,“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课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一课的内容中,如果无法将抽象的“文化”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故而,这一课的教学“情感引导为上,知识记忆为下;贴近生活为上,空谈文化为下;辩证思考为上,照本宣科为下”。

3.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对一些“有所思考但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在思想的碰撞和教师的引导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以学生关注的北京2014年高考作文题“老规矩”导入课程。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介绍并分析传统文化的概念及传统文化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逐一以案例加以说明。以四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兴衰原因。

“传统习俗”的教学以“俗语的释义”和“春节习俗的变迁”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内容及形式的变迁。

“传统建筑”的教学以学生们“耳熟能详”却又“知之不详”的四合院作为案例。在普及北京传统建筑知识的同时,以“梁林故居的拆除与重建”来引导学生正视我们曾经对待传统建筑的错误态度,强调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能够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艺”的教学则选择“相声”作为代表,提醒学生注意在传统文艺中不仅有“庙堂文化”也有“草根文化”。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零距离感受这种诙谐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文化本身的生命力,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变迁。

“传统思想”的教学是在之前一系列案例铺垫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我们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需要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最后,以归纳法总结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回顾本课所讲的重点内容之后,以两道高考真题作为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情景创设。

【教学演示】PPT演示《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老规矩”》及其材料。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老规矩”,在这些行为准则的背后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我们习惯性的把它们统称为“传统文化”。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我们生活的地方——北京,聊一聊关于它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板书)”。

2.新课讲解。

【教学演示】PPT演示“传统文化的定义”以及“本课的整体框架”。

【重点概念讲解】我们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它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对于这一概念我们有两点应当特别注意。第一,我们说的传统文化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别的国家的文化。第二,传统文化一定是传承至今的、相对稳定的文化。那些尚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新兴的文化现象我们不能将其视为传统文化。

【教师过渡】在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之后,我们以北京的传统文化为例,从北京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板书)四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首先是“传统习俗”。老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数多,讲究多,禁忌也多。有很多俗语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下面我们来一起解读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含义。

【教师过渡】在传统习俗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传统节日。以我们最熟悉的春节为例,你们家中过春节的活动都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守岁、吃饺子、压岁钱、贴福字、放炮竹、看春晚等等。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分享的过年传统习俗如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网络春晚、电子鞭炮的出现,将传统的习俗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丰富了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习俗在内容上比较稳定,但是形式上不断丰富,这种一脉相承却又不断发展的“稳定”我们称之为相对稳定性。

【教师过渡】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传统建筑,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老北京的传统建筑有很多,同学们熟悉的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四合院等。

【教师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四合院,它是北京极具特色的一种建筑风格。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感受下四合院的特有魅力。

【教学演示】PPT演示四合院的图片,并按图讲解四合院的特征与文化内涵。最后一幅图片为梁林故居的图片,详细讲解。

【教师引导】2003年9月23日,包括梁林故居所在的地块共1. 67万平方米的土地被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土地协议出让的方式获得,梁林故居被“维护性拆除”。一代国学大师的故居,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反而成为一片瓦砾。为了一些经济利益,竟然将这些传统建筑无情拆除,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好在2011年1月东城区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将原址恢复修缮,最大程度地恢复原貌。这一传统建筑的重生提醒我们过去的错误不能再犯,要树立正确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

【教学演示】PPT演示老舍、梅兰芳、侯宝林的照片。

【教师过渡】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老北京的传统文艺。同学们来认一认这三位文艺名人分别是谁?又分别代表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艺呢?

【学生回答】老舍(舒庆春)——小说、戏剧、文学;梅兰芳——京剧;侯宝林——相声

【教师引导】可见,传统文艺不仅有“高大上”的庙堂文化,也有贴近我们生活的草根艺术。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欣赏一段相声。跟随他们的表演,一起回到相声最繁荣的“天桥时代”去探索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也同时去了解一下老北京人褒贬不一的生活方式。

【教学演示】播放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关于天桥文化以及老北京人生活方式一段。

【教师引导】在刚才这段相声中我们其实已经找到了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艺术需要观众,需要生长的土壤;现如今传统文艺没落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如此。传统文化不能要求观众无条件的喜爱,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孤芳自赏。传统文艺只有根据观众的兴趣变化做出革新与调整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才能达到保护传统文艺的目的。

【教师过渡】从刚才的相声中,我们还听到了一些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能最直观地体现人们的思想。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常年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们有着其独特的思想品质。“北京精神”中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对北京人传统思想优点的高度概括。当然,北京人的思想当中也有“好面子”、“讲排场”、“好享受”等一系列的“不足”。这些“不足”也会对新一代的北京人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老北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与不足呢?

【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发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摒弃其中的不足。

【教师讲解】同学的想法非常正确,我们将其总结为十六个字,这是我们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即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教师过渡】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可以看到它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第一是它的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是指它形式上的稳定与内涵上的不断变迁的动态的统一,不可以狭义理解为一成不变。之前讲到的春节习俗的变迁能够比较好地体现这一特点。第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总结练习。

传统文化稳定性范文2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现状;缘由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22

1 前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悠远流长,而人文精神,更于其间特见其长。“周文” 已灿然可观,而孔孟老庄荀韩等先秦诸子更大略厘定此后一二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基本格局,“言必称尧舜”、“行必分尊卑”已成为中华民主的印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享誉世界,让世人称奇。然而近现代以来,随着欧美强劲的经济文化风暴来袭,中国传统文化无一幸免地遭到侵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不免花果凋零。究其因,既有外来文明之横决,亦有自身后继之乏力。

2 外来文明之横决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化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体化过程,是越地区、尤其是民族国家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趋势。或者说,它指的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1]。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代表之一,在这场声势浩荡的全球化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面对外来文明的入侵中,显得力不从心。外来文化入侵的优势体现在:

首先,全球化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利益至上,以美国为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对外强化其国际地位和价值观,不仅仅是经济侵蚀,更多的是文化的侵入,特别是对于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视为主要的战略对手。因此,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遭到威胁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内倾文化,而西方国家的文化是外倾的,西方国家的精神文化更注重外在的表现,将精神文化表现于物质形象上,这样的文化更具体,更具有感染性,更容易传播。而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注重内在的修为,精神层面的修炼,这样的文化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修炼才能有所感悟与提高,很难让人在短时间内有所见长。因此,与高度物质形象化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传播与推广方面显得十分乏力。

第三,西方国家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强加于中华民族,使我们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趋之若鹜,而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存在与发展迷失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甚至丧失了信念。余英时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反智主义”的传统,使人们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造成价值观上的迷茫,也造成了传统文化发展的停滞。

第四,西方文化是一股趋向无限的权利意识,任何“变动”都能导致不断超越与不断进步 [2]。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静态文化,这种静态性造成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静态的“目的”意向性,整个系统都能长久保持相对平稳与不变的超稳定性,缺少变革的动力。

全球化引起的这样文化上的矛盾是社会发展多样性的必然,这些文化在矛盾、对立、悖论中发展是合理的,这也符合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哲学基本概念。因此,当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面临诸多外来文明之横决,使其发展和传承出现了停滞不前、断裂、甚至有部分消亡的状态也成为必然。

3 自身后继之乏力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时至今日,其发展显得后继乏力,一种文化传承受阻,除了外来文明的冲击,内因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内因有中国人强调稳妥的性格、保守的农耕文化、注重传承的家族观念和唯我独尊的大国心态,这几个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中国人的性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成为文化的主体,“天不变,道亦不变”强调了社会的稳定性,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将具有创新精神的“数”排在最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人际,而轻创新、轻科技的价值倾向,就像鲁迅先生在《申报・自由谈》中谈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

林语堂先生评价中国人的德行是“圆熟”,即平和、知足、镇静、忍耐四种品质,这是一种消极的性格,是一种静止的思想,体现的是容忍而少进取和争胜的精神,把“退一步海阔天空”作为人生信条。中国人性格保守,传统文化多因袭而少创造,这决定了国人先天缺少探险精神,缺少开拓与浪漫。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采取妥协和自足,而不是及时地革新与发展,因此,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发展举步维艰是可以预见的。

3.2 农耕文明

中国农耕文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样相对封闭、独立、平和的环境,使中国农业文明发展达到自然和社会条件所允许的顶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传统农民的真实写照,这样缓慢、平和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变革缺乏兴趣和变通能力。同时封建统治者强调的“重农抑商”的政策,虽然春秋时期管子曾提出农商并举的政策,但也仅仅是奇葩一朵,昙花一现。在中国农耕文明社会里,统治者虽然没有禁止商人,但绝对是不提倡的,这样就导致商业经济带来的活跃思想被牢牢的限制于萌芽状态,使人们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感觉,缺乏灵活多变的变通能力,人们懒于行动,安于现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传统文化稳定性范文3

“传统”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历史上传承下来并且有一定特征与特殊性的风俗道德、制度、思想、艺术等,而传统并非所有历史的东西。我国是一个注重传统、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封建政治体制、家庭结构、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对现代环境设计有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室内建筑风格大致相同,以各种木材、直线设计、榫卯结构为主。比较经典的风格有唐代、宋代、明清等时期的风格,其空间布局主要为室内陈设、室内构件和室内家具。对于传统环境设计,一般要求遵循某种特有的固定的模式。色彩运用、院落组织等使用平衡的方法获得具有稳定性的设计效果,从而表现出传统风格的严谨和一定时期的风格。布局的形式遵守一定的秩序等级和规矩,生动地体现了传统礼教思想。

二、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

世界各地往往有一种现象:外来文化影响甚至取代地域性的民族文化。这在现代环境设计中也有所体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文化交融,导致地域性特色淡化,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商业化设计的方法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进入我国,部分设计师忽略了地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现代环境设计。

三、当今时代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建筑文化

1.民族形式没有套其形

当代经济飞速发展,人类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必须将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才能使之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且不能只是追求表面的形似,如果没有深入地理解,即使表面上看是中国特色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就会发现并不是。贝聿铭先生致力于思考如何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为此,他阅读了许多关于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书籍,还到扬州、苏州等地进行采风、考察。经过不断推敲,他最终使用许多我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符号,并将其和现代艺术精心结合,利用光影美学,使建筑和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呈现出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特色和装饰艺术精华。他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的融合。

2.以现代设计理念传承传统文化

历史是时间的定格,文化是不断的传承。设计师应注重将环境的内部空间功能与结构紧密结合,创造出具有现代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理念。

传统文化稳定性范文4

一、回归人的现实生存,还原文学与道德的整体生成性

本书回归以人的现实生存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开掘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道德作为有机整体共生共存的生存论思维,将文学艺术与道德还原至二者整体生成于人的现实生存的历史过程当中。通过向文学艺术与道德整体生成本源的回归,打破了传统道德研究中的形上学研究模式,有力批驳了西方近代以来将文学艺术与道德分离对立的做法。

文学艺术与道德整体生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性进程当中。文学艺术产生于人的现实生存,而道德作为人合于天地自然之道的生存法则保存于文学艺术作品当中,文学艺术作品因具有了道德属性而具有了神圣性和真理性,获得永恒的意义并得以延续千年之久。本书的生存论思维与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美学形成对照互释。按照海氏所言,艺术是对人的本真生存境遇的呈现,人的本真生存即是天地神人共在的完整生存状态,亦是与道德共在、与真理共在的生存状态,而艺术作品则是真理的现身之所。本书第一章“文学的道德在场”亦指出:道德属性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文学即布设的道德场所,道德是这一场所的随时在场及永久在场[2]。而文学艺术的根基是人的现实生存,越是与现实生存根基联系紧密的命题,便越具有真理性[3]。道德之于文学艺术如同生命之于人的身体,融入身体的发肤血肉当中,虽然并不具有具体的形态,但却能够让身体的各个器官运作协调,焕发出健康的光彩与活力。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往往被视为“天命的言说”而非人力所为,正是因为这些作品中包含着合于真理的道德,能够在文学与社会的流变过程中呈现出普遍性与稳定性,与人的现实生存共生共在,从而“旁通而无涯,日用而不匮”[4],持久永恒。

文学道德问题作为关乎人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理应成榈苯裎囊昭Ч刈⒂胨妓鞯慕沟阄侍狻C娑缘毕律缁嶙型时期的道德失准与失序,建立稳定而又合乎情理的道德标准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本书因此深入探寻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伦理情感与情境,指出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道德观念虽不被一味刻意强调却能够稳定长存,正是因为中国古代艺术特有的伦理体验传统在道德观念稳定性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模铸作用。

二、开掘伦理体验传统,阐释文学与道德的稳定性模铸

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古代道德观念的稳定性特征,本书摒弃了近年来国内盛行的道德形上学研究方法,转而立足民族生存传统,追溯至中国古代道德观念形成的源头时期,深入探究伦理情感与情境对文学艺术与道德的模铸作用,详细阐释了文学艺术中道德属性的形成过程与道德属性的文学接受过程,指出伦理体验特征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特征,形成于人的现实生存实践,并自觉介入文学艺术与道德的整体生成性关系当中,在文学艺术与道德的形成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在紧扣中华民族核心文化特性的同时完成对文学道德命题的求解,揭示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相较其他民族更具稳定性的原因。

近年来盛行的西化形上学道德观很大程度上源于康德的先验道德观,康德将道德视为先验人性的制高点,将宇宙星空与道德律令相提并论,强调道德的崇高性与恒定性。但在中国古代,道德并非如康德所说的先验理性,而是生成于人的现实生存当中,但这种生成于现实生存的道德观念同样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能够伴随历史影响千年之久。这种稳定性得益于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伦理体验传统。古人在血缘宗法与人伦序位的基础上,将道德的情感体验上升为理性意识,使道德超越了个体的生存本能,成为人类群体的生存延续的法规与秩序。儒家推崇的仁义之道,甚至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都是为捍卫这种维持群体生存的道德准则而生成。道德也因此深入了古人的现实生存当中,成为维持群体生存延续的必然选择,与现实生存的历史紧密相连而绵延不断。

本书即立足于中国的人伦传统文化特质,纠正了西方单纯凭借理性维系道德的传统,将道德置于现实生成的人伦关系当中,揭示了人伦体验传统对中国古代道德意识观念形成起到的模铸作用,清晰阐释了中国道德之所以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特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特质是人伦文化特质。人伦文化特质形成于现实生存当中,成为文学艺术与道德稳定性的特有保障,并促成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伦理价值观,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在人伦文化特质中的道德标准。这其中,血缘宗法与人伦序位成为文学艺术与道德观念共同的现世关注点,道德观念在文学艺术中自然形成,并通过文学艺术得以延续,并进而强化了中国古人尊古崇圣、尊师重道、修身齐家等人伦关系传统,有力地保证了人类群体生存的长治久安。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人伦关系当中,而道德在每一层人伦关系当中都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与规约。但在商业化时代,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的各种行为正在吞噬着人伦关系与道德的生存空间。这些商业化的行为扩散到艺术审美活动当中,造成了艺术审美的低俗化和艺术作品的短期利益化,进而失去了艺术审美应有的道德关注和生命活力,彻底沦为商业的附属品。因此,如何重建道德批评应在的审美维度亦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重塑艺术审美之思,建立道德批评的应在之维

本书纠正了西方传统与中国近代以来的二元论思辨模式与灵肉分离的艺术主张,强调人生存的有机整体性,将审美体验视为道德得以存在与延续的重要因素,力求通过艺术实现向道德生存的回归,艺术与人的道德生存因此成为道德批评的应在之维。而中国古代艺术的人伦取向传统则保证了艺术道德属性的长久稳定,在审美的生存整体性与流转变化中形成了中国古代不同于西方的审美维度。

在现实生存中,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审美体验密不可分,文学艺术中蕴含的道德属性经由审美体验得以呈现,并指导人实现道德生存。审美体验作为连通生存与道德的中介,对道德的接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学艺术正是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属性,避免了生硬的道德说教,才使道德能够被人广为接受。本书第二章“创作主体的道德意识”开篇指出:文学的道德意蕴与文学共生共在,但它不是道德说教,道德说教是道德教科书或道德宣传材料的事。文学道德意蕴是文学创作主体的道德感经由形象行为系统的传达[5]。本书将审美体验视为呈现文学艺术道德属性的心理形态,提出只有通过审美体验才能够感受到文学艺术作品中人与天地自然作为完整的有机整体的生命律动,而人的道德生存亦需要借助审美体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以现身,审美体验成为沟通生存与道德的桥梁。审美体验又使道德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成为自然的过程而并非刻意地强化。本书第六章“道德的文学接受”指出道德感在文学接受中建构的特点:文学的道德意蕴是构成性的,它构成于文学的整体意蕴当中,这种情况决定着文学的道德接受不是抽象的或可以从形象中抽象的道德观念的接受,而是在总体意蕴中并且不脱离总体意蕴的道德接受[6]。融合于审美体验中的道德往往天然不露痕迹且不带有任何观念色彩,让人感觉真实可信与心旷神怡并自然地沉浸其中,在对道德生存的整体体验中获得对道德的信服和接受。因此,审美体验既以人的认知为基础,又能够超越认知的局限,人在审美体验中与完整本真的道德生存相遇,进入澄明自由的境界。

文学艺g既是人现实生存的产物,又能够超越现实的局限通过艺术审美之思呈现出富有道德意蕴的世界的完整状态,让人体验到生存的真理。而中国的伦理体验传统更是将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接受都严格限定于道德的尺度之内,以中庸之道作为审美的维度,避免了超然于现实的精纯之美与迷失于肉体的之美,让艺术审美之思更合乎于群体生存的延续和长治久安,从而促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道德永久在场与千年长存。

在当下商业化盛行的时代,文学艺术生成与发展的空间已被无孔不入的商业渗透其中,商业化利益几乎吞没了艺术作品中多数的道德内容,社会笼罩于非美的审美之境当中。在利益第一的原则下,曾经饱含道德的文学艺术与人们渐行渐远,而文学艺术活动的利益化倾向则愈加严重。正如本雅明感叹现代社会中艺术光晕的消失,当下机械复制的现代性艺术生产方式正在对文学艺术造成的直接改观,文学艺术在今天已经成为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化属性已然确立。而电视剧、电影这些伴随着工业化兴起的新的艺术形式,也正在逐渐取代语言文学一贯的正统地位。针对种种时代社会问题,本书将文学的道德问题提升为文艺学的道德命题,以期通过对这一命题的求解,来解决当下人们面临的道德问题。文学的道德问题在当今的文艺学建构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学科建构中形成发现和探索现实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的求解,也是本书着重强调的宗旨之一。

《文学道德论》一书对文学道德问题的追问无异于一次对时展中的文学的反思与探索,并在新时期中国文论建构中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高楠先生在授业时每每强调在学术研究中树立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无疑是在追寻文学的意义之在的同时,唤起人们对文学问题的关注,以期更好地完成文学与现实问题的实践互动。而如何以生存、道德、伦理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建立文学理论批评的应在维度,探索文学艺术的本源与时代意义,是本书留给人们更为广阔深远的思索。

注释

[1]高楠:《文学道德论》,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同[1],第8页。

[3]高楠提出思想理论真理性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愈是接近于现实社会生活及其意识形态场域客观规定性的,经由这样的问题式所产生的思想理论便愈具有真理性,否则,便远离真理性。同[1],第2页。

[4]刘勰著:《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传统文化稳定性范文5

关键词:大学校训;文化内涵;特性

大学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提炼和升华,是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灵魂与旗帜,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导向作用。解读大学校训,全面、充分地认识校训的内涵及其特性,是研究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把钥匙。

一、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

1.校训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校训?通俗的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或所谓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代师生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其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中国初版《辞海》对于校训做出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如文献综述提到的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校训的含义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尽管各表述并不完全尽然,但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校训的内涵,笔者通过对中外281所大学的校训进行整理、学习、分析和解读,将校训的概念归纳为: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的精炼文字概括,是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集中体现了大学精神,是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导向功能和作用。

2.校训的文化内涵

(1)从校训的属性来分析

一般来说,人们依据社会文化的结构分类,将校园文化纵向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的同心圆:浅层面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建筑、校园布局等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中层面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等),深层面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办学理念、思维模式等)。

从上面对于校训概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校训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的体现。从校训的归属性来分析,归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但是校训不同于其它校园文化的是,校训体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师生员工共同的行为规范要求,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实践中逐渐演化为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并以主体精神文化的形式居于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成为奏响校园文化之歌的主旋律,同时它一般又以标志性建筑的物化形式存在于校园。

(2) 从校训的生成来分析

校训是大学文化的积淀和凝练,结合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大学校训在形成的过程中,校训主要受三个方面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校训源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大学文化作为以大学为载体的、特殊的文化形式,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比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就是出自于《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文化的影响。大学本身的文化沿袭和办学实践是校训的文化根基,如南京大学的校训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就是在学校在发展历史中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沿袭。

另外,校训也受学校所处时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虽最早出现在《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中,而该校训真正的内涵出处则是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二、 校训的基本特点

1.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来分析

(1)传承稳定性

即一所大学的校训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和稳定性。校训作为一种文化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因素制约,其生成同样要受传统文化和学校自身文化沿袭的影响,本质上还是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这一特点具有一贯性、稳定性。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唯有传承,方能传播,从而达到持久和深层次的影响力,校训也如此,在开放系统中吸收其他异质文化的优秀部分来增加自身生命力时,这种变化并不改变其基本结构和特征。在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应邀到清华大学给学生做了题为《君子》的演讲,用《周易》中两句关于“君子”的卦辞做发挥,自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开始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一直作为清华师生的言行典范和行事准则,伴随着一代代清华学子的成长、成才,并在清华大学近100年的发展过程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师生,体现了校训作为大学精神的代表的相对稳定性,虽然这八个字的具体所指随着时代的变化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其基本内涵却是固定不变的。

(2)品牌特色性

校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所学校的学科特征、地域文化等特色,与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制建设、学科设置都息息相关,因而每个学校的校训也应是极具个性的,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校训理应不同;即便是同等同类学校,校训也应该各具特色。其中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源自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于1902年提出的“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强调了办学特色和崇高理念,是北京师大百年来培养为人师表的教育人才的写照,既为在校师生员工树立了行为规范,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立身准则,凸现了对师生在读书治学和行为修养上的基本要求。而上海中医药大学将“仁爱”二字写入校训(勤奋、仁爱、求实、创新),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仁爱之心。这些校训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色,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升华,体现学校营造校园精神的品牌特色效应。

(3)精炼审美性

校训相较其它校园文化内容而言,其很突出的一个特性就是具有精炼审美性,即在对校训欣赏时可以从内容和文字上受到震撼,同时又为其美感的外在形式而打动,从而实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和谐美与意境美的统一。大多高校在制定校训时,都是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做到以最经济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达到内涵丰富,易记易懂,利于传颂,便于传播,主张含蓄、蕴藉,使人一读校训,感受到是经过了理性筛选、过滤的情感,如山东大学的新校训是“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以其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境界透射著独具震撼力的精神力量,营造着催人奋进、向上的精神境界,有著无限的外延和取之不尽的内涵,令人回味无穷,它字中无山却让人感受著山的刚毅与凝重,字中无海却让人领略著海之辽阔与恢宏。

2.从内涵作用来分析

(1)约束凝聚性

校训是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准则和工作目标,具有广泛的针对性和凝聚力。一方面从字面对直接对受教育者提出要求,另一方面以校训为核心营造的校园文化以受教育者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客观上达到了约束和凝聚的效果。校训不仅仅适用于教学的主体:学生和教师,而且对全校教职员工都有约束力,通过宣传、引导师生发扬校训精神,激发内在情感,从而大家达成对学校目标的一致认可,共同促进,努力追求,最终增强学校凝聚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的校训,把国家、社会、民族的利益与学校的追求紧密联系、统一起来,帮助师生员工明确奋斗方向,并进行积极引导和激励,提升办学品质和境界。如云南大学的“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台湾大学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等都折射出各大学的对于全校师生员工的约束力和凝聚性。

(2)价值导向性

校训是学校精神追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大学的独立思想、精神追求,体现大学的历史使命感,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促进学校的科学研究活动,加强学校社会服务,提供精神动力。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起一个主导和影响作用,而且校训这种作用的体现是潜移默化的,是无形的,一旦形成人们的意识,就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导向力量,从而表现出价值导向的特点。如东南大学以“止于至善”为校训,体现了东南大学作为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校训也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反映大学的科学定位,按照不同的标准和参照系会有不同的大学定位,因而对学校的建设也具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武汉大学是研究型的部属综合性大学,于是武汉大学便从国际知名的办学定位出发,立“自强、弘毅、求是、创新”为训。南华大学是教学科研型的省属综合性大学,于是便从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办学定位出发,立“明德博学,求是致远”为训,应当说这校训与该校的定位是相符合的。

(3)文化归属性

校训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大学文化中最精华和最悠久的部分。一方面大学本身所固有的文化沿袭和办学实践是校训的文化根基,校训是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办学时间长的学校,承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沉淀,能够形成富有个性和特色的校训。南京大学最早的雏形是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到了南高时期,以“诚”字为校训;易名为东南大学后,要求学生养成“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沉静,大江之雄毅”的国士风范;到中央大学时期,罗加伦校长提出以“诚朴雄伟”四字为校训,而南大另一重要源头金陵大学则以“诚真勤仁”为校训;2002年该校喜庆百年华诞,决定新的校训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可谓筚路蓝缕,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的沿袭。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是大学校训根植的沃土。很多高校的校训,都是立足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和形成特色。如被喻为“江南第一学府”的复旦大学倡导“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校训突出了复旦人对治学之道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单位:杨卫军江西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谭君南昌工程学院 外语系

参考文献:

[1]吴崇恕.世界知名大学校训校标[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78-85.

[2]黄展鹏.中国著名大学概览[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99-103.

[3]彭方第.再谈校训[J].当代教育科学,2004,7:55-57.

传统文化稳定性范文6

注:上表中所说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均是大纲全国卷。

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上述试题的几点思考。这里姑且把12题称为“文化题”,把23题称为“史观题”。

1.从命题立意看。

“文化题”首先是在挑战和改变学术政治化倾向。现在,仍然存在学术政治化倾向,一般都是政治为学术观点定性,然后学术牵强附会地为政治观点摇旗呐喊。比如政治上说阴阳五行都是封建迷信,那么接下来一些历史学者就寻找史实说阴阳五行是多么地不可信、荒谬,并且粗暴地删除相关内容,强行让人接受他们的观点。“文化题”挑战和改变学术政治化倾向,有利于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思想,使人们谨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用对和错来定性。其次是校正和引领当代中学生的阅读方向,使他们不沉溺于那些荒诞不经的玄幻小说、虚无缥缈的言情小说、假大空虚的武侠小说,积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艺术等。“史观题”较多地反映了命题者对新的史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内化,对西方史观(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的认可与推荐,引导我们要及时了解新的史学研究成果,理性对待西方资产阶级史观与史观。了解和运用这些新史观,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习和继承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从考查目的看。

设置这些试题的目的,一是考查学科能力,这和其他题目是一样的;二是对学生进行再教育,使学生通过作答拓展知识、提高认识,将考查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特别是“史观题”,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以后学习介绍了名家名著。简而言之,其他题目主要考查所学知识,而“文化题”“史观题”则是对未学知识的继续教育,有很强的引导性、实用性。

3.从命题范围看。

“文化题”既非大纲要求,又非课本内容,对此一些师生刚开始时是质疑,之后是无奈、沉默,最后变成积极应对。然而当我们回头细细看完这些考题后就会发现:谥号、年号、庙号、徽号等是中国古代与帝王有关的一些特定称谓,是历史教学中使用率较高的词汇;阴阳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哲学概念,演变为阴阳五行后就成了中国人进行自我心理安慰的精神工具和中国式“宗教”,国家则称其为“封建迷信”;姓氏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这些都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基本元素,了解这些基本元素是中国人最起码的文化素养。设置这些“文化题”,既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又不做过深、过难、过高的要求;既让学生掌握了文史常识,又考查了应用能力。同样“史观题”中涉及的西方学者、著作、观点等课本也没有明确讲述,但作为一个学习历史的人,只知道唯物史观未免有些“坐井观天”。

4.从试题解答看。

在解答“文化题”时,完全靠学生平时积淀的文化知识,基本谈不上用历史专业知识来作答,尤其是死背书、背死书的学生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日常教学中,这类知识既难系统讲述,又不易把握方向,教师最多是在个别题目涉及时稍做补充说明,或是在历史导言课上进行常识性讲解,更有甚者从不涉及。这启示学生,要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扩展视野、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仅抱着课本“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史观题”要求依托课本知识结合试题“引文”作答,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的有机统一。

5.从对策看。

“文化题”连续五年被安排在全国文综试卷历史选择题部分的第一题,反映了命题者对学生基本文化常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视,有利于引导学生拓宽知识视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我们一方面要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要重视和落实文化常识教学。“史观题”则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和学习新史观、新理论。在全球化时代,那些著名学者的思想、理论,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更是全世界的财富。

6.从预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