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年制;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

上世纪70年代起,管理系统在发达国家的使用情况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其系统共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包括统计、数据更新、状态报告和决策支持阶段。一直以来,国外教育发达的高校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学校教务处管理模式和流程,其管理模式以“完全学分制”为主。国外教学管理电脑化与网络化的操作管理模式早于国内几十年实行,从管理上看,他们这种管理模式基本涉及到教学管理的每一个工作流程;从系统模式上看,集中存储各类数据,并分布操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加强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促进系统中数据间的流通,完善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目的。根据数据显示,因为引入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国外高校数字校园的应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其中就包含教学管理系统应用的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系统长期有效地运行,国外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阶段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因实际情况的差异,彼此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同、方法不同,其机构管理职能也有所差异,国内只能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发适合于中国大学教学管理的管理系统,不能完全的引用照搬。

80年代初期,苏联学年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被国内部分高校所借鉴,这种制度的主要特点为:由教务处和各系部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需要统一制定各个年级的教学计划,教师根据制定好的计划进行教学,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按照教学计划学习相应课程,如果有一门不及格,就不能修读下一学年的课程,如此直到完成所有学业。

到了80年代后期,国内部分高校尝试试行学分制,在该制度中学生能较为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他们只要修满了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学分,就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这个时期,电脑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部分高校教学管理开始引入计算机操作。随后,一些具有单一面向功能的小系统(如教学计划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开始出现。这些小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毕竟功能还不够强大,彼此间联系也不够紧密,难以适应规模不断扩大、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高等教育。为了让自身的教学立于不败之地,各高校都积极主动向国内外先进院校取经,根据自身的校情,寻求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部分走在前面的高校尝试向“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过渡。但由于实施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加上实行该制度的高校极少,缺乏经验,“完全学分制”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尽管如此,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并将其作为发展学校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模式具有多样化,市场上也没有万能的教学管理软件,要找到适合本校的应用软件非常困难,而且教学管理模式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即使找到了符合本校当前的管理模式,要想进一步完善和更新今后的教学管理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当时拥有完善的 “教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校零星可数。

进入21世纪,国内各高校普遍采用学年学分制,更加重视科技兴校,纷纷对教育体制的进行深化改革,不断培养着一届又一届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各高校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学管理系统,例如基于SOA架构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为了让本校处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前列,各高校都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校园信息化网络。只有走信息化的建设道路,高校教学才能跟上时代脚步,才能适应当今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为教育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它已经悄悄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和教育方式。为了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专业型人才,信息化的高校教育势在必行。

从起步到现在,国内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经历了将近二十年,期间信息化教育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而成熟的教育软件炙手可热,对于各高校来说优秀的教学管理软件正是他们最需要的。有能力的高校便自行研发教学管理系统,缺乏开发能力的则委托专业的软件公司量身定做,以购买的形式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系统。无论他们采取什么方式,都表明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建设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这就促进了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现代化,并大大提高了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苗育忠,许其谨.试论学分制的功能和生存条件[J].现代大学教育,1988(2).

[2] 段袁德等.积极探索符合国情校情的学分制管理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

[3] 张连达.对学分制实质的认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7(3).

[4] 朱玉山.论高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制度环境[J].高等理科教育,2007(2).

[5] 关凤翱.从与学年制的比较中看学分制的利弊[J].高等农业教育,1986(4).

[6] 冯向东.推行学分制: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

[7] 蔡国均.谈改学年制为学分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4(2).

[8] 吕向虹.论学分制内涵体系及其制度设计理念[J].高教探索,2007(2).

[9] 许鹏奎.高等院校推行学分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2(2).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范文2

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性又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这一项工作的开展需要许多高校部门和人员共同的参与,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来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引导。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一直令人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之间的关系把握不清,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者的分离,使得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弊端。但是纵观这些研究,不难发现其中的不足,但是目前的研究仅停留在问题表面,而未曾触及到问题的根本,这样的研究形势也给新的探讨留下了充足的研究空间。笔者认为对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之间关系的研究应该在回归根本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研究角度,这样才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而管理制度对管理方法产生的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角度。因此笔者的这一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入手,即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基本内容、高校教学楼管理基本内容、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及其影响。

一、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基本内容

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是从整体上对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的一种约束,并且还指明了管理工作的大体运营方向。因此,管理制度必然涉及到各种因素,这样其基本内容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但是从总体上看,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高校主管部门定期巡查制度、高校多部门联合参与制度、全方位安全保障制度、工作责任有效落实制度。

(一)高校主管部门定期巡查制度

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教学活动能否有效进行,因此高校主管部门必须定期进行巡查[1]。这项工作的开展最初是一种临时性的,但是随着高校的发展、教学楼管理工作的增多,逐渐形成了一项固定的管理制度。在很多学校的规章制度上都有主管部门定期对教学楼管理工作定期巡查的制度,一般来说巡查主要是对管理效果的好坏、管理相关规定的执行以及管理人员的到岗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并且对于各部门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主管部门定期巡查制度是整个管理制度的核心基础,只有这项制度存在,其他各项制度才能有效地执行,且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权威性才能够得到保持。

(二)高校多部门联合参与制度

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例如公共安全、教学设备维护、卫生清洁工作,这就需要高校的保卫处、总务处、教务处、后勤处共同参与[2]。在高校的教学楼管理制度中就有高校多部门联合参与管理工作的制度,这一制度中规定各部门应该派出本部门的工作人员进驻教学楼履行各自划分的管理职责,并且有义务、有责任配合其他部门共同开展教学楼管理工作。在出现管理事故时,各个部门应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实际调查。高校多部门联合参与制度是高校基于教学楼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而制定的,这项制度确立以后教学楼管理工作就得到了有效的划分,各部门在自己划分的领域内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全方位安全保障制度

高校教学楼是高校主要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因此正常工作期间都会有大量的师生聚集在这里[3],这样教学楼的各种安全就需要得到保障。因此在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中就有全方位安全保障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各个部门必须对划分到自己工作范围的安全事项进行有效的保障。后勤部门应该保障消防安全、走廊通道畅通以防范事故发生[4],保卫处应该保障公共安全。应该说全方位安全保障制度是基于高校教学楼事故多发的现实而制定的,制定这项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在校师生的人生安全。

(四)工作责任有效落实制度

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中有一项工作责任有效落实制度,这项制度规定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开展中责任应该明确、应该细分,只有这样责任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制度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为了出现事故以后,相关部门能够进行及时的问责。可以说这一制度的确立是从根本上使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整体处于规范的约束中,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会严格地按照规定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

二、高校教学楼管理方法基本内容

所谓的管理方法是指实施具体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思路,从这个角度上去看,教学楼管理方法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即个人责任制的管理方法、各部门相互监督的方法、师生意见有效反馈的管理方法。

(一)个人责任制的管理方法

在以前高校的很多管理工作中都实行责任部门制的管理方法,这样往往造成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为了解决这种弊端,教学楼管理工作中实行个人责任制的方法,也就是在每一项管理工作完成后,完成者都要在登记处的责任人一栏签上自己的名字。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教学楼管理工作的每个部门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也确实发挥了应有的效果。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得每个参与管理工作的人员都能尽心尽力,都能积极地去对待管理工作,并且一旦出现了事故相关部门能够进行有效的事故追责[5]。

(二)各部门相互监督的方法

高校教学楼管理确实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相互监督,这种方法的实行确实是基于共同参与管理制度而产生的。毕竟各部门是否能够各尽其责需要一定的监督,但是这种监督仅仅依靠主管部门的巡查是远远不够的。例如物业部门的清洁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维持的工作,而主管部门的巡查是间隔性的,这就需要其他部门对其清洁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才能长期把持。

(三)师生意见有效反馈的管理方法

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的核心目的在于为高校教学服务、为高校师生服务,因此管理效果如何应该听取师生的意见。因此,在教学楼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很多高校都采取了师生意见有效反馈的管理方法,也就说如果校内师生对教学楼管理中的哪些地方不满意可以进行有效的意见反馈[6],督促各部门进行改正,从一定角度来说,这样才能够全面保障全方位的安全。

三、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对管理方法的影响

通过上述两部分的详细介绍,我们对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管理制度在于为管理工作指明大体方向和提供明确的规范与依据,而管理方法在于为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的思路和思维。根据这些,我们就不难确定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对管理方法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管理制度为管理方法的运行提供了合理的依据、管理制度能够对管理方法进行一定的修正、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调整管理方法与管理人之间的张力。

(一)管理制度为管理方法的运行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应该说管理方法的运行应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应该考虑是否符合高校的相关管理规定、是否给高校其他方面的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通过这些方面验证可以依靠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来实现,也就是说只要管理方法从根本上符合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就能够保证其符合高校的有关管理以及不给高校其他方面的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管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都来源于管理制度。

(二)管理制度能够对管理方法进行一定的修正

管理方法是对具有管理工作的开展而构思的,因此管理方法的制定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期局限性[7]。因为管理工作形势和需求在不断变化,那么旧的管理方法就有可能不适应新的形势,这就需要对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修正。如何进行有效的修正,这就修正充分参考管理制度来完成。因为毕竟管理制度是从大方向上对管理工作进行约束的,无论管理工作形势如何变化,管理工作的大体方向是不会改变的,这就说明管理制度是一种长久性的依据。因此,管理制度就能够对管理方法进行一定的修正,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工作形势。另外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是一项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应该说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的管理方法,而这些管理方法之间产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遇到冲突时如何进行调节,各自的管理方法如何进行修正。这依旧要充分参考管理制度,因为各个部门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在管理制度约束下运行的,有效维护管理制度的才是核心的目的。

(三)理制度能够有效调整管理方法与管理人之间的张力

管理方法能够在管理工作中起到应有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管理方法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取决于管理人对于管理方法的有效执行。也就是说即便是管理方法设计再合理,如果没有得到管理人的有效执行,那么依然起不到任何的效果。因此,管理方法和管理人之间存在着张力。而管理制度恰恰能够对管理方法和管理人之间的张力进行有效的调整。当管理方法存在缺陷的时候,管理制度通过相关的修正使管理方法适应管理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管理人存在失误时,管理制度会通过有效的规范和约束使管理人配合管理方法的合理作用发挥。

四、结语

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是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所依据的规范,这些制度是为了协调所有参与部门共同开展工作的一些依据。因此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包含了丰富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高校主管部门定期巡查制度、高校多部门联合参与制度、全方位安全保障制度、工作责任有效落实制度。应该说这些管理制度从大体上决定了高校教学楼管理工作运行的大体方向,但是具体管理工作还主要依靠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进行实施,这些管理方法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个人责任制的管理方法、各部门相互监督的方法、师生意见有效反馈的管理方法。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对管理方法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管理制度为管理方法的运行提供了合理的依据、管理制度能够对管理方法进行一定的修正、理制度能够有效调整管理方法与管理人之间的张力。

参考文献:

[1]徐惠娟.浅谈信息管理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A].《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2016智能城市与信息化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III[C].《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2016:1.

[2]高文田.高校物业服务标准化创新发展之路[A].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中国标准化协会:,2016:9.

[3]曹永旺.结合我校实际,浅谈高校物业管理[A]..机遇与挑战——北京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研究论文集[C].:,2003:4.

[4]窦书霞.高校安全危机与危机管理[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20.

[5]陈伟.从公共安全管理的角度思考我国高校保卫学的学科定位[A].北京高教保卫学会.北京高教保卫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高教保卫学会:,2005:2.

[6]李竟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创新意识培养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论文集[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7.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课程;选择

课程作为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就课程领域而言,主要是三个环节: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本文拟从课程编制这一维度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的课程选择与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选择

确立培养目标是课程编制的首要任务。培养目标体现了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向。美国学者斯塔克将高等学校的课程编制分为三个层次,即单门课程的编制、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以学院为单位的课程编制。课程编制活动的分层次决定了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是分层次的。

宏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明确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我国高校宏观培养目标。

中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是高校课程选择和体系构建的大类依据。中外高等教育史上,人才观不同导致的有关大众人才与精英人才、学术人才和实用人才、通才和专才的争论一直不休。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根据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征,综合考虑学校的传统、地域、服务面向、资源等因素,经调研、论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提出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口径,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

微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专门人才”的问题。此目标由各学院依据学校总的培养目标,对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论证后组织制订,做到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规格具体,文字表述精炼明确。

二、课程选择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一致性原则

培养目标作为课程选择的直接依据,决定了课程选择的价值取向。课程选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因此,课程编制主体应对培养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应关注教育是“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一本质属性,重视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校应该教什么,即作为高校究竟应该为学生提供哪些课程。二是学生应该学什么,即究竟哪些知识对学生是最有价值的。深入认识和明确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使课程选择与培养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如果课程选择与培养目标脱节,则课程选择必然盲目。

2.整体性原则

课程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单门课程的结果,也不是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课程选择内容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的展现。高校只有通过课程体系的整体才能达到育人的功能。

课程选择的整体性主要包括内容要素的整体性和内部结构的整体性。课程选择中应对课程选择内容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科学论证,对课程总体结构进行系统研究,明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逻辑关系,实现内容要素间的系统连贯和相互协调,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和统合性。课程选择中应注意避免以下现象出现:

(1)经验设课。地方高校不考虑学校具体情况,经验不加分析的采取“复制+适调”模式,搬用复制重点院校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形成的课程体系适用性差,难以形成专业特色。

(2)实用设课。从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出发,选择有直接社会效用的课程,而舍弃那些虽不具有直接社会效用,但在构成课程体系整体性上不可或缺的课程,使形成的课程成为简单拼凑、任意组合的混合体。

(3)因人设课,或无人不设课。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来选择课程,尤其是选修课程的选择,随意性较大,有什么样的教师设什么样的课程,变相地限制了选修课程的选择性。

(4)重复设课。对课程选择内容要素缺乏深入认识,课程设置重复,造成资源浪费。重复设课主要有横向重复和纵向重复,横向主要表现为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内容重复,纵向主要表现为专业教育课程中必修课程之间、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

3.开放性原则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过程是开放的。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应该适应外界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

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是课程发展的强大外界推动力,也是课程变革和更新的主要影响和制约因素。高校要正确处理课程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性与课程的可能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使高校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被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市场调节机制更多的被引入高校。但是,市场调节对高校而言往往是一种事后调节。同时社会职业有数千种,新的职业还在不断出现,高校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去满足,片面的社会需求导向只会破坏课程系统的生态平衡。当高校面对社会发展需要时,首先应分析它们对高校课程而言的合理性,从而筛选掉一些“不合理”的社会需要。如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毕业生上手快,强调人才的即时效用。如果高校为了就业率,不加分析的加以满足,那么高校无异等同于职业培训机构。其次,判断所获得需求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对社会需要的预测。高校应根据自身承担能力对合理的社会需要进行理性选择。如果一味迎合所有“合理”的社会需要,则只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

(2)科学发展需要的无限性与课程的限定性。课程是长期以来学科内容和结构积淀的一种定势,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具有很强的限定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使得高校课程很长时间里滞后于科技发展,课程内容更新慢。因此,高校应随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不断更新或增设先进课程,舍弃陈旧课程,使课程内容跟上时代步伐。

(3)学生发展需要的多样性与课程的发展性。当高校面对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时,课程选择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关注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只是学生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人的发展具有未完成性,高校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应该是走向未来和发展的,课程与学生的关系应由精英化阶段的学生适应课程转向课程与学生的相互适应。泰勒曾经指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始终记住学生在其中起积极作用的重要性。如果学习经验是学习者所期望的东西,他们会一心一意投入其中;如果学生对期望他们学习的是什么不清楚,他们就会中止、做错,甚至公开避免进行尝试。高校应把部分课程的

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与课程在双向选择中互相适应,保证学生在实践选择出来的课程时有满足感,从而使学生和课程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课程选择成果――温州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必修课程引入选课机制

高校课程体系内容要素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要素和专业教育课程要素。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我校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横向结构上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分比例为1:2,做到比重协调。纵向结构上打破传统的分段实施模式,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识教育课程体现异中之同,专业教育课程体现同中之异,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全校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课程,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编制活动在学校层面进行。在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之前,我校首先对公共选修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以课程的思想性、基本性、整合性、时代性和普适性为标准,对课程进行筛选。公共必修课程中,我们引入选课机制,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等课程分别开设A、B或A、B、C等层次,实施分级教学。既为不同专业达到基本要求提供选择,也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提供选择余地。

专业教育课程作为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编制活动以学院为单位进行。为较好地处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使用、学生继续深造的“接口”问题,专业基础课程按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数学、化学、生物科学、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科学、机械、土建等专业类群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按模块化、多方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体系独立化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实现实践体系独立化、实践课程全程化。课程组织上,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类实践形式均纳入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系统安排,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体系。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同步推进。理工类专业,实验课程设有单门课程实验、综合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设有低年级的认识实习、中途结合课程的生产实习、毕业前的综合性实习等。文科类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训、社会调查等有机结合。我校2007级培养方案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课程累计学分达到总学分的15%以上,理工类专业实践课程累计学分达到总学分的25%以上。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教育学分化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安排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项目化、学分化,纳入2007级培养方案,使其成为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规定课外教育总学分为10学分,其中必修项目为6学分,选修项目不低于4学分。

4.开发温州资源,突出课程特色

我校按照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针对温州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社会氛围,挖掘温州众多中小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群体资源,让他们进课程、进教材,形成“中小企业创业实务”、“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等特色课程,并通过推行“双百人才联动计划”,请企业家进校园、进课堂。同时,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纳入教学主渠道,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中单独设置以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为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系列,以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学生为创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从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对人的智能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人的智能不像传统教育观点,那样认为人的智能主要决定于智商测试,其实这种简单的智商测试只能测评人的数理逻辑思维与语言智能,而人的真正智能是多元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和任务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与一般语文阅读的本质既有相同不同,它应该是教师指导小学生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的书面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结合自己头脑中己储备的信息进行连续性的思维活动,把书面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还原为具有特定自然景物特征、蕴含的特定思想情感过程。简单的说一般语文阅读就是由“言”学的本质是教师指导小学生进行“言”、“意”的双向还原过程。正确认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意义有助于更好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教学的基本过程;也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有助于深入理解语文课文内容和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

基于上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认识,我们还必须弄清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身所担当的任务。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部分第一自然段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的质量,能力能够进行听说读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大纲的第二自然段进一步说:“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构想

把多元智能的教学理论方法作为一个比较具体的项目工程方案提出的目的,就是以便在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甚至一个班级进行实验,这样涉及面窄,易于取得各方面认同,可以迅速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多元智能工程的构想分为两个部分,即多元化理论指导和阅读活动实施策划。

(一)多元化理论指导

1.阅读思维的多元化

由传统教学观点的一元化到多元化是教学思维上的一项突破。这是参与人员必须首先确认的,即确认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多元的,现在的应试教学不利于开发学生右脑,全面调动他内在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多元潜能。我们推行这套理论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都能发掘出来,使得那些单元智商高的学生考得更好,而那些考差了的学生仍能充满信心;最后不仅是获得了学校语文阅读的课本知识,而且还获得了社会实践的能力。因为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人才都能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应正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

2.阅读目标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总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统一目标最终还是满足不了不同学生具有的多种智能强项所产生的强烈求知愿望,也很难满足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需求。

3.阅读内容的多元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主要的,但除了教材与此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一般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些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则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此外,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还可以根据教师指导或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以及深入社会实践必须学习的那些专业读物。总之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多元化,内容丰富,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

4.阅读方法的多元化

确立了学生自主精神后,还要掌握和拥有多种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快速有效的教学成果。面对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课外读物,学生还必须善于结合学习目标,择优而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总之,学生必须掌握各种科学方法,随机而用,所以自主学习中拥有多元学习方法确对提高学习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二)阅读活动实施策划

要想让学生学好一门学科,首先就要让他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而枯燥单调的教学方法是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定要多动脑筋,根据上述多元化的理论与指导思想,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完成小学生阅读的教学任务。

1.小学阅读教学中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的培养

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加德纳强调通过直觉学习的方式来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以达到智能培养的目的。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至今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直觉学习对学生的真实影响与强大无比的力量。直觉学习是一种强大有力的学习,在许多情景中被证明是足够可靠的。

2. 小学阅读教学中身体——动觉智能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这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也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人的身心之间有着隐秘而复杂的联系,当心理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生理能量。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胆小、羞怯、紧张等,实际上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化表现,如柔韧性差、灵敏性差、耐力差;反之,心理健康、思维活跃,表现在行动上则是动作敏捷、意志坚强,表现在行为上便是柔韧和富有耐力。因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躯体是自我的一大重要资源,它拥有巨大的潜能可待挖掘。关于身体的理论已成为一个学科群。

3. 小学阅读教学中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

语文学习中强调合作学习,也正是基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学习、交流学习的意识。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合作过程中,合作调查、实践、访问、查问和收集资料等活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培养学生之间为人处世、和睦相处的能力,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学会理解和完善,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生生的合作关系。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重建;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95-01

1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关注学校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推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第二曲线”,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是一个关键环节,是学校追求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的起点,它关系到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设计并制定出与自身相吻合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准确为学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对学校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考、整合分析。这包括三个方面:(1)把握社会的客观需要。即: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所在社区的发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观趋势。所谓“跳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这个道理。(2)正视学校的办学条件。即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学校的文化传统、社会形象、学校特色以及师资队伍、生源状况、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资源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3)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这是学校正确定位的基础。然后,根据这些实际状况,采用“swoft策略分析法”,从s(优势)、w(劣势)、0(机遇)和T(威胁)四个方面对学校现状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创建理想的办学模式。其次要厘清办学理念,拟定出极具发展空间的学校规划。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是“灵魂”,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去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指导、规范教育行为,这应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办学层次高低的标尺。所谓“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深刻含义正在于此。时下,课改给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自由度和极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的理念贯穿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目标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转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打破单一的、封闭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采取柔性的、开放的管理策略,把广大教师当作合作伙伴,与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创新”、“求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管理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动中谋求统一的过程,教师如果不再只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

3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说的那样: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反思我们的管理实践,凸现的是教师的工具价值,即把教师当作完成学校目标的工具,没有全面地关注教师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忽视了对教师的发现和培养,或者说仅仅维持在低效的培养水平上。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难理解“立足于发现、致力于培养”该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作为管理者,更多考虑的应是如何造就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如何按时代的要求,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尤其在课改的起始阶段,管理者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等新的技能培养等等,都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攻破,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能力才会与日俱增,教师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攀升。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教学质量;分级管理机制;权力制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12-03

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

在社会体系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是否能立足于不败之地取决于它是否有过硬的产品和优良的质量。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学质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有不同于普通企业产品的另一套评测机制和运行体系,它是考量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首先,高等教育的“产品”(接受教育者)的成果,并不会马上直观地在市场之中显现出来,它需要有一个时间段,方能显现出结果。从高等教育的责任和目的来看,它是为了生产或培养推动社会大系统运行、前进所需的各个层面的专门人才的,在教育“产品”(接受教育者)进入社会大系统之后,并不能迅速判断出这个“产品”是否合格,它需要经过一段社会实践的时间后,才有可能显现出来。例如,某一高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寻求工作职位时可能拿出厚厚的一打各类的考试级别证书,但是,这不能证明他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的质量就能符合市场的需要,或者说可以承担这一工作的能力。所以,高校教育同其成果之间出现了时间差,使得需求市场若要对当下高校教育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是十分困难。这样一来,我们看到,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情景出现:以某一成功名人毕业于某高校来说明该高校的产品的成功率和教学质量的优良率,其实,这两者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次,高等教育的特殊产品评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抑或说在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之间信息沟通的差异。我们知道,在一般的市场体系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常常会出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生产者占有主动性,而选择消费的消费者无法真正确认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资料的真实程度,因此,这种状态消费者可以依赖或通过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管、评测。然而,在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中,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之间如果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即“教”与“学”之间的信息盲点和观察视角的不同就极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情况发生。教育活动在“教”与“学”之间应该是一种引导、沟通、参与的循环活动,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作为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正因为接受教育者无法独自完成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的鉴别、评价,所以就必须尝试建立一种合理的、科学的高等教育评测体系,才能有效保证高等教育中良好的教学质量运行。最后,社会发展的日趋多元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要求高等教育的“产品”也应该是多元化的科层性人才,即在日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形态中,接受教育者应该是具有健全的道德操行、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以及应对社会要求的能力,这些都是接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这个大生产体系中建构起来的,它使接受教育者从个体的自然状态到理性的社会存在状态。对于社会自然的个体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秉性、天赋、接受能力、思考能力、适应能力等因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就无法仅仅凭借接受教育者的某一个方面(知识水平)或某一个能力(思考能力、适应能力)加以评判,更应该注重基础与提高、懵懂与理性、接受与应用等方面,着眼于具有普适性的诸多方面的综合程度的提升。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必须涉及到“教”与“学”、“学”与“用”等方面,在实践中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复杂而多样的评价体系。综合上述高等教育中的诸多因素,使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评测出现了许多复杂的、特殊的困难。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往往回避了这些困难,然而,就现阶段的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估体制、高校自身评测制度来看,主要的依据依然是以教师配比数量、高中级职称比例、学生就业比率以及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教师科研指标等量化的数字为基础,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面对复杂的高等教育则缺少必要的柔性思维。

二、高校管理层级的“委托-”机制

在高校的管理层级中,一直以来是以高度集中的自上而下的线性管理模式,然而就目前的高等教育形态的变化——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招生名额的不断增加,原有金字塔模式的高度集权管理形态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需要。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转变以往的管理思维和办学模式,逐步把教育管理系统中的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态向各个子系统(二级学院)位移,实现从集权管理到“委托-”的分级管理制度转变。所谓“委托-”关系,是一种由杰森和麦克林(M.Jensen & W.Meckling)所定义的“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即“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力,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面对愈加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委托-”的分级管理机制比照以往的高度集权具有科学化、细分化的优势,更为符合现实中高校体系发展的需要和规律。在以学生为本体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分级(校、院)管理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消解了以学校为管理核心的集权弊端,显现出管理科学的原则和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同时拉近了校、院之间的距离;其二,在分级管理体系中,校、院的主动性更为趋向合理,一方面明确了校、院分级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调动起了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三,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学院处于教育运行过程中的教学核心地位,在以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的框架中和分级管理模式下,学院可以利用自有的管理权力具体制定和优化教学模式、教育目标和资源分配,从而更加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减少重复设置、投入的数量,避免了闲置资源的浪费。然而,在看到分级管理机制的优势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随之产生的诸多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分级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完善和监督体系的建立。在分级管理的模式中,校、院之间各自找到了平衡点和利益点,在二级学院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和利益之后,使得原本一元化的非经济指标被打破,例如在校级管理硬性量化指标的框架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忽视了作为具体执行教学任务的软性要求(教学质量、思想教育、校园文化等),因此,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就必须要求一级管理层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量化指标,同时建立起严谨的监督机制,如何解决二级学院在经济利益目标与非经济利益目标之间的矛盾,是高等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分级管理机制的重要问题。其次,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之间目标函数的不对称。在这二者之间,同样是一种“委托-”的关系。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不具同等信息共享的两个主体,高校作为人的身份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是一目了然的,作为校、院二级管理机制中办学主体的二级学院有着更为明显的信息优势,在实行“委托-”的分级管理机制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出现上述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说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如何平衡好各自的期望和目标问题。由于市场化的社会趋势使得高校日益感到生存的压力之后就有可能让高等学校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接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

三、“委托-”分级管理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保证

“委托-”分级管理机制已成为高校改革的必经之路。我们所关心的是,在实施分级管理机制的同时如果不能解决上述矛盾,必将会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既能使分级管理机制有效地运行,又能够以此保证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简而言之,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既不能完全依靠数模的量化指标加以评测,也不能仅仅依靠校级管理层面的行政手段,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建立一种综合性的长效的机制,笔者以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信息公开、透明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基本措施。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以各个高校为信息源基础,建立一个全面的网络公示平台,把各高校的评估数据与评测结论予以公布,使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完全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中,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在高校内部实行专家管理体系,以此平衡高校的行政权力。在教育体系中,学者、专家比之于行政权力更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在校、院各级管理体系中建立相应的专家监督体系,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水准来监督、管理日常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他们可以有效地在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掌握更真实的教学信息,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为教育质量的保证机制提供可行性建议。第三,打破专业壁垒,实行跨专业选修制度。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专业壁垒森严,接受教育者只能按照高校计划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接受教育者的选择权和评价权。因而,在保障基本教学秩序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接受教育者跨专业选修并最终实现高校之间学分互换以及国际高校之间的学分互换,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实行分级管理机制的大环境下,提升教育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的基础,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