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运输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运输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交通运输;内部管理;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令世界感到震惊,但是,由于各行业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协调方面还不能较好的达到同步,这就导致一些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外在因素的限制,影响其发展的速度。
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讲,可谓是相当重要。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在交通运输企业中,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限制着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明显下降,这无论是对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还是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都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状。
一、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现状
本文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需要改进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系统与全面性,在某些经济业务或者是具体的事务上面,相关的管理方法不够具体,尤其是,一些基层单位,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因为,管理经营的环境较少,在相关的管理制度上普遍存在着某些问题:财务人员、资料保管人员、业务的决策人员以及具体办事人员之间的关系复杂,相互牵连,彼此监督力度不够,有些工作人员既是出纳优势核查人员,还有的工作人员既是采购员又是保管员;针对一些重大的决策问题,决策者也是执行者,并且很多决策者根本就是刚愎自用,不能听取民主意见;对于企业的财产审查工作,本应该有严格的相关规则制度,但是,对于这些基层单位来讲,在实际的工作中,用的上的很少,致使清查的期限不明确、程序也是一片混乱,工作的随意性很大。
(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统一
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企业中,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制度的具体内容、关键的流程等规定的内容都不是十分的明确,有些甚至只有相关的制度名称,其上面标注的内容和实际的工作完全无关,这样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无法做到“照章办事”。虽然交通系统内不同单位之间在生产组织、经营管理上有其不同特点,此单位采取的制度,彼单位不一定需要,但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应有一个全面、统一的要求,使下级单位各取所需,再结合自己的特点增加或补充。
(三)系统内各部门之间管理不协调
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在资产管理上协调和衔接不够,出现资产管理和使用上的混乱,如一些基层站段经常发生设备已使用几年却没有收到相应的资产调拨账单,既使是设备到达时附有资料,却没有注明来源和部门,导致出现账外资产现象。
(四)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我国有些交通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很好地加以落实。如印单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对上级部门检查提出的问题,不是积极改正,反而强调客观理由,事后也没有改进,有关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这样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威慑力,失去了实际意义。
(五)内部控制中的财务管理混乱
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以及没有很好地执行,交通运输企业一些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出现混乱甚至发生违法乱纪现象。
二、抓好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
针对以上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一)完善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制度
一个企业要想长期的发展下去,就要有严格的规则制度进行管理,因此,在交通运输企业的一些基础单位,要建立起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做到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以及资料保管人员职能分离,制定出针对财务人员和监督人员的管理制度,杜绝他们之间进行相互偏袒,谋求非法利益的现象发生。决策者在进行重大事件决策的时候,必须进行民主讨论,不能擅自作出决定,否则,上级领导将会按照相关的管理条例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很多程度上防止决策者因一己私利或者是考虑不周为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建立企业内部的统一管理制度
针对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其上级部门应该制定出统一的管理规则制度,并且,在其所属的所有下级企业中强制执行,严令禁止下属企业“各自为政”,导致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由于管理的制度不统一,推卸责任。另外,在推行统一的管理制度过程中,要做好下属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使他们在进行关联工作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进行沟通,并且按照统一的标准共同完成需要解决的事务。
(三)做好各职能部门的资产管理协调与衔接工作
交通运输企业中很多资源的购买和保管各方面的开支较大,所以某些设备不可能所有的部门都能够确保全部购置,所以各部门之间的借用或转让是十分常见的事情,所以,在设备的使用和借用之前,要有明确的书面证明材料,以便于事后的检查核实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损失。
(四)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好的制度也需要有好的执行力,为了确保企业高效的运行,要在企业的执行力方面进行强化培训,让企业保持高度的执行力,以便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加强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制度方面的不完善,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监督机制的功能发挥不出来,因此,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人员的监督工作,确保企业的核心机构合理高效的运营下去,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并有效杜绝企业内部现象的发生。
三、小结
企业要想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下去,就要有相应的高效企业管理机制,我国交通运输企业要想真正的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力,就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基于“Z-Score”模型的我国上市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预警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8.
企业运输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营改增 财务管理 交通运输企业
中图分类号:F5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46-01
1.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带动了经济贸易往来的快速发展。而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兴盛,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政府2011年开始对交通运输业实行“营改增”的改革。改革势必会对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1 导致增值税、营业税的变化
“营改增”改革方案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建立健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税收制度,确保对增值税、营业税等相关税务的管理工作,推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有效推动行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净化交通运输业财务管理的环境,而且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出台“营改增”改革方案就是通过财务管理制度,调节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并且通过调节税收制度减少纳税人的经济负担,促进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2.2 增加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
不可否认,“营改增”改革方案确实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使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而来的还有收入和运营成本的变化,这就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实施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改革的时间不长,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缺乏足够的经验,还不熟悉新的财务工作。而由于“营改增”导致财务工作更加复杂和繁琐,一些传统的专业技术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在处理财务工作时常常遇到困难。此外,“营改增”改革方案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交通运输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征收标准的变动,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更强的专业技术技能。而从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来看,多数人员的专业技能仍然较为薄弱,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相关财务工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2.3 增加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处理风险
“营改增”改革方案的实施,导致财务管理体制结构和财务管理具体流程都发生了巨大变动,而且财务工作的处理流程也更加复杂,工作难度也大幅提升,这就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常常在财务处理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不断提高。在改革后,整个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有了较大的变化,相关税收和利润的核算工作变得较为复杂,在处理的过程中还会带来报表披露、报税缴税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新形势下财务处理的相关办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减少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几率,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3.“营改增”后促进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为了应对国家“营改增”改革的新形势,交通运输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下面就对“营改增”后促进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进行分析。
3.1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营改增”改革的实施,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巨大变化,这就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处理各项财务业务的水平。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投入,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增值税以及相关的财务知识,提高其处理财务业务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情况。第二,企业应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奖励财务管理人员通过自主学习通过各项专业职称考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内部机制上刺激财务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
“营改增”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善并优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结构,在改革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交通运输业的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改革政策,并充分利用好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条款,优化企业内部税收制度,大力发展企业,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3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营改增”改革对交通运输企业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加强企业自身经济核算能力,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交通运输企业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运行机制。此外,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4.结论
“营改增”改革的顺利实施,使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财务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促进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对于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优化企业税收管理制度,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贺志东.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M].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1.
[2] 武鸿留.“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 交通财会, 2015(4): 70-73.
[3] 朱姝.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 会计之友, 2013(5): 118-119.
企业运输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 事故原因 事故预防
中图分类号:TD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82-01
煤矿机电运输是煤矿挖掘生产环节中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其与煤矿矿井挖掘生产的各个步骤环节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想。煤矿机电运输涉及范围广,特殊工种种类繁多,技术含量较高。然而根据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调查数据显示,煤矿机电事故在众多煤矿安全事故中位居第四位,其中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占煤矿机电事故中的30%左右。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预防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出现对于提升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使用有着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
1.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
1.1 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制度欠缺
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制度有所欠缺,留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首先,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使用的岗位责任制度不健全,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时时常出现不同岗位相互推诿,敷衍了事的情况,使得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隐患无法在第一时间处理[1]。其次,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对安全管理的评审考核工作不够严格,涉及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的相关奖惩工作无法落实,影响了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对于已经出现的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原则来进行处理,往往出现处罚不够到位、不追究责任等情况,从而导致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重复发生。
1.2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检修不到位
目前煤矿矿井的挖掘与开采工作已经普遍使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等先进的机电机械设备,煤矿挖掘工作已经朝着机械自动化的方向持续发展。然而煤矿机电运输设备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或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往往会导致设备的损坏与故障,从而埋下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就要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查。然而当前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检修工作十分不到位,往往就是哪坏修哪,无法坚持实行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导致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存在各种安全隐患[2]。
1.3 煤矿机电运输岗位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伴随着煤矿企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煤矿企业对机电运输的资本投入也不断增加,煤矿矿井中使用的机电运输设备的类型、品种不断增加,操作实践与使用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在这一环境下要求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人员需要持续的提升专业技能,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技能,以满足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需求。然而当前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煤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工作难以正确理解煤矿机电运输知识,在操作机械设备的过程中难以满足岗位需求[3]。当前煤矿矿井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人手不足,机电运输管理工作人员常常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安全意识有限,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时难以妥善应对。
2. 预防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策略
2.1 建立健全完善的机电运输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条例与制度进行全面而详细的研究继承上建立完善的煤矿机电运输规定,明确机电运输工作的工作职责与操作规章制度,使得煤矿机电运输管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变得更加完善。在机电运输管理制度中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第一,详细细化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工作,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以全面做好机电运输设备装置的定期维护与日常检查工作。第二,完善机电运输设备进入煤矿投入使用的检验制度,严禁质量不合格的设备装置用于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在机电运输装置投入使用后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第三,明确煤矿机电运输的岗位责任制度与机电设备的操作规范,完善机电运输岗位间接制度,妥善详细填写煤矿机电运输的状态与检修记录。
2.2 强化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定期检修工作
煤矿企业要根据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需求来对其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维护。针对煤矿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对煤矿中所使用的仪表、机械设备、自动化装置进行定期的对比与鉴别,以判断是否存在质量不合格产品仍然在机械使用。煤矿工作人员升降设备每年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如测试不合格或出现相关安全隐患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煤矿中其他运输提升设备每三年要进行严格的维护检修。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中所使用的钢丝绳要重点检查,如出现不合格产品则需要在第一时间更换。煤矿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水泵、水管等机电设备需要在雨量充沛时进行检查维护,并且进行排水实验工作,根据国家相关要求规定开展测评,充分保证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性。
2.3 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专业素质
煤矿机电化设备的普及应用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员工专业素质对于预防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提升煤矿员工的专业素养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强化员工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而提升煤矿机电运输的现代化管理质量。首先,煤矿企业要针对煤矿工作人员建立特定的培训平台,定期抽调组织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将煤矿机电的使用、运输等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基础,配合相关的实践操作训练,邀请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作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同时,重视煤矿员工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定期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训,组织各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演习等,让员工能够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以预防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出现。
3.结束语
煤矿机电运输在煤矿生产活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当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出现的原因包括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制度欠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检修不到位、煤矿机电运输岗位工作人员素质低下等,煤矿企业可以从建立健全完善的机电运输管理制度、强化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定期检修工作以及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专业素质等方面入手,杜绝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出现,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沈衡.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21):156.
企业运输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管理;问题;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化,铁路非运输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尤为必要。物资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提高,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铁路非运输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物资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物资管理制度、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切实做好物资管理工作。
二、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物资管理工作主要是指有计划的采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设备,并且将采购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物资管理工作既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物资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其次,因为物资管理工作涉及众多的环节,做好物资管理工作能够加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联系,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最后,物资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铁路非运输企业更要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三、现阶段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不重视物资管理工作。铁路非运输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所以,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物资管理工作存在误区,不重视物资管理工作,认为只需要派人做好物资的看护工作就可以了。这种思想误区会使得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仅仅是对物资数量的登记和看管,不能及时对物资的流向及数量进行分析,从而造成了物资堆积的现象。2.物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现阶段,我国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物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较低。这一问题的存在就会导致在实际的物资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又由于很多的物资管理人员经验缺乏,无法及时解决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只是注重对物质的看护,缺乏应有的物资管理意识,无法对物资变化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这就会导致很多企业的物资大量积压在库房中,占用了大量资金。除此之外,物资管理领域还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很多的物资管理人员为了满足一己私利,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严重扰乱了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3.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物资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并不重视物资管理工作,这就使得很多企业的物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缺乏对物资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约束。4.物资储备过度。在传统生产思想和供应环境的影响之下,很多的铁路非运输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物资储备过度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且降低了物资的利用率。当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时就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5.不重视物资采购。物资采购工作是物资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企业并不重视物资采购工作,企业的管理团队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对物资采购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四、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措施
1.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物资管理工作。大量事实证明,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缺乏思想上的重视而造成的,所以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企业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物资管理工作。只有企业的管理者高度重视物资管理工作,企业的员工才会高度重视物资管理工作,才能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共同做好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因为企业自身的特点,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是一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所以,企业的领导者以及员工应该树立加强物资管理工作就是加强企业经济效益管理的思想,高度重视物资管理工作。2.合理配备物资管理人员,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高水平的物资管理工作取决于高素质的物资管理队伍,所以,要想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必须合理配备物资管理人员,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物资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相关的业务知识理论还有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避免出现违规甚至违法操作的现象。其中,需要重点提高物资采购人员的素质,提高物资采购人员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对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采购工作是物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做好采购工作必须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企业常用材料、设备的质量、特性等知识的培训以及谈判技巧的培训,并定期进行业务素质考核。(2)加强对采购人员的思想教育,增强采购人员的集体意识,决不能为了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3.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健全的物资管理制度是企业推行物资管理的关键,也是企业开展具体的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铁路非运输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物资管理制度。4.强化物资采购管理。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前首先应该全面了解市场信息,详细了解采购产品的价格、性能等因素,并对不同的供货商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除此之外,强化物资采购管理还需要铁路非运输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管理的过程中严格依据物资管理制度,做好采购经费的管理工作。5.强化物资储备管理。强化物资储备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率,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力。而强化物资储备管理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严格落实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完善物资的出入库手续,及时退回不合格的物资。(2)合理确定物资储备定额,保障物资储备量的科学合理。(3)实时监控物资储备量,防止出现超储备的现象。6.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由于物资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繁琐又复杂的工作,所以铁路非运输企业在进行物资管理工作时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着力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既能提高企业物资管理的效率又能使企业及时获取大量信息。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铁路非运输企业应该着力进行物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构筑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铁路非运输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仍然需要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物资管理工作,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既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又不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从而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石业发.关于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思考.经营管理者,2014(12):40.
企业运输管理制度范文5
煤矿生产中重要的生产环节就是机电设备的运输,机电运输贯穿在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涉及的范围广,技术性强是机电运输在煤矿生产中的特点。最近几年,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运输设备在煤矿生产中不断地被投入使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造成了设备事故频发,机电运输设备状况直接对安全生产产生影响。因此就要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从而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故障发生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制度,积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关键技术,对我国出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严格执行。从另一方面上讲,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工作,要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机电运输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不容轻视,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是很多的。随着现代煤矿开采的频繁,加上施工过程中巷道开采的延长,因此对开采运输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加强运输设备的管理工作,以免造成由机电运输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
2井下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措施
2.1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的建立
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时,要严格执行国际以及地方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标准及政策,并根据相关政策出台与本企业相符合的管理制度,所有的生产作业都要按照制度进行。更重要的是要将管理制度执行下去,相关的人员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施工人员,都要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只有每个人对安全生产有了足够的认识,按照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违规操作严格处理,从根本上保证煤矿施工的正常运行。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求对积极维护机电设备运行制度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奖励,并对违规操作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2.2加强技术培训,掌握机电设备基本原理
对煤矿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就是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从目前我国煤矿业的发展形势来看,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很低,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技术水平都很一般。因此要想加强企业的业务水平,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定期对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及有关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技术培训,一步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员工都能掌握机电设备运行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基本机电设备维护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工作中。目前我国实施较为广泛的保护技术有三种,分别是过流保护、接地保护以及漏电保护。由过载以及短路等原因造成的电网过电流是引起电火灾的主要原因,过流保护是防止过电流的有效措施。漏电不仅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还会引起电路的短路,造成瓦斯爆炸、煤尘等事故。因此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在供电系统中加入绝缘监视等设备。
2.3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维修,排除安全隐患
在实际的煤矿生产中,要注重生产的效率,同时还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时检修。在设备启动运行之前都要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检查,确保机电设备的各种参数正常,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维修,从根本上减少由于机电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煤矿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工作性质有很高的危险性,如果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就极有可能引起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从而保障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
3结语
企业运输管理制度范文6
就目前我国煤矿企业整体物资管理状况而言,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物资管理水平等无法达到企业的控制标准,成本超标的情况频繁发生。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最为重要且易于控制的就是成本控制。大多数煤矿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往往在以下方面出现问题:第一,物资储备、市场采购、资源管理方面。多数企业对这些方面相对忽视,工作人员工作散漫、敷衍对待,物资管理水平和效率十分低下,致使物资在供应和传递过程中事故频发,无故增加企业成产运营成本。一般而言,成本控制难度的增加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成本越低,收益才会越高,因此,企业必须提高基本物资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资源无端浪费事件的发生率。第二,物资资金的管理、运用、分配方面。针对这一方面,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完善的物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分配不合理,常常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周的情况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企业信用和效益都受资金周转影响。第三,企业信息化水平方面。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够降低企业人员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目前,煤矿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尚未建立完善,且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第四,监督控制方面。没有完善的监督控制体系,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管理漏洞,常常出现资金使用方向不明、物资浪费的现象。
二、成本控制在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其对成本控制的需求也较为特殊。煤矿企业多处于煤矿资源丰富且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交通运输问题较难解决。因此,煤矿企业需要额外增加运输成本。另外,煤矿开采需要很多大型设备、煤矿勘察需要专业仪器和人才,这些工作的进行都需要煤矿企业自行负担,属于产业内部成本投入。与此同时,煤矿资源开采后需要空间进行储存,储存库的选址和占用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费用。开采设备、探测仪器等的检修、管理、增设也需要人员负责。诸如这些,每一项都属于成本叠加。由此可见,对煤矿企业这种自带高成本的特殊企业而言,成本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上,成本控制能够有效减少企业成本投入,提高物资管理水平,从而加快煤矿企业发展。现实中,成本控制能够有效阻止煤矿企业内部资金乱用,物资浪费、错用等情况的发生,能够控制资金走向、明确资金用途,同时实现所有物资充分使用的目的。
三、成本控制法在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制度方面
煤矿企业成本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下,管理人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惩罚制度,工作人员才会积极工作,切实实行成本控制制度。首先,煤矿企业必须让员工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其次,管理制度必须包括成本预算制度、成本控制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最后,企业切实实行各项制度。制度的制定就是为了实现其约束力,只有强力执行才能达到其目的。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全面推行预算管理、资金支出管理以及建设管理。在具体项目实行之前,成本控制人员必须对项目进行严格的成本预算,禁止谎报成本预算的情况。资金支出后,应该对资金动态进行追踪,防止资金无故失踪或用途不正常。
(二)库存方面
为了控制企业成本,企业应该实行物资集中采购的方式,建立动态的库房储存体系。动态的库存体系不仅能够减少资金流失,还能加速物资运转效率,对企业运输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动态库存体系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部分,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手段监控物资价格、内部采购记录等,从而体现物资采购的透明性,杜绝资金失窃或物资缩水等问题。线下部分,企业可以建立企业仓库,并对仓库进行实时监控和清除整理,防止废旧物资未除,新到物资无法进库的情况发生。总而言之,动态库存体系的建立从线上线下两个部分对企业物资管理进行调控,能够简单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
(三)运输方面
煤矿企业运营过程中,资源运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标准也设定较高。一定程度上,资源运输是煤矿企业运营的保障,如果煤矿资源无法按时运送,那么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就没有信用而言,整个生产经营也将无法维持。因此,可以建立完整且合适的煤矿物资运输供应链。旨在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诸如物资不到位、储存难、管理压力大、物资浪费、物资无法运输等问题,从而节约物资延误赔偿金、物资滞留管理费等多项资金,切实降低物资运输成本。针对长期的大规模物资运输,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运输航线。虽然前期航线建设成本投入较大,但这属于有效投资,这部分成本能够在后期的生产运营中迅速得到回报。另外,针对生产交易过程中物资采购、运输、配货、送货方面,企业应该合理安排配送人员且明确送货区域,实现人员和区域的合理分配。这些都是实现成本控制的细节,是为企业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进行服务的。
(四)平台方面
煤矿企业中,生产、运营信息都及其复杂,内容繁多。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化平台,用于交流和管理企业内外部生产运营的同时,利用信息数据和内容进行分析处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发展。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内部生产,还有利于企业与其他企业甚至社会的交流。针对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能够将所有企业人员信息进行整合,按照特定的程序指定,对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安排和划分,同时监督其完成工作任务,并检查其完成效率和质量。针对企业外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使得企业与外界有了对接,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够接收外界的反馈信息,进而进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改进。
(五)监控方面
无论是成本控制制度的完善,还是动态库存体系的建立,都需要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企业内部应该实行一对一的监控制度,上级部门有权监督下属单位的财务运用和工作情况。财务运用方面,首先应该核实资金信息,其次进行资金使用监督,最后进行资金和项目的比对审查。在资金监控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必须本着对企业负责、对工作负责的原则进行监控执行。而工作管理方面,应该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审计和监督工作,对企业各部门实行任务评级和任务考核。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