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交通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区交通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区交通管理制度

景区交通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旅游交通 安全保障 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b)-0082-02

1 旅游交通安全概述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是连接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关键路径。旅游交通的主要作用有两类:第一,将旅游者由客源地转送到旅游目的地;第二,将不同景区连接到一起,进行对接。旅游交通安全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既会影响游人的感官体验,又会影响旅游地的整体形象。据调查表明,在旅游安全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事故都属于旅游交通事故。在2014年的马航事故中,总遇难人数为239人,是一次非常大的空难事故,它给整个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带来极大的影响,致使旅游人数大幅度降低,使其旅游业受到严重打击。除此以外,旅游者的死亡多数也是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江西杜鹃山景区在2014年4月1日出现缆车事故,1人死亡,4人重伤。在2015年3月,一陕西旅游团在泰国普吉岛旅游期间,车辆坠崖,最终导致3人死亡,15人受伤的严重交通事故。

2 旅游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运输行业对资质的要求并不高

现阶段,旅游运输行业对资质的要求并不高,同时也缺乏一套完善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审批流程中漏洞也比较多,对硬件标准要求不高,只要有人员、车辆等条件的运输企业都可以通过审批。某些旅游企业及客运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集中体现在乱、小、多等问题,并且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规划,经常出现旅游旺季负荷过大、一车多团等情况,而在旅游淡季则会出现恶性降价、违规经营等不正当经营情况,严重损害整个旅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除此以外,部分客运企业为了缩减车辆成本,在实际中使用了挂靠经营的形式,并且某些旅游企业还使用黑车来接运乘客,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2.2 旅游客运市场缺乏系统性、制度不完善

除此以外,在实际旅游客运中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旅游客运市场缺乏系统性、与其相关的政策以及监管制度不完善、客车驾驶员的能力及素质都有待提高等,这都给旅游客运管理带来了困难。其次与旅游客运管理相关的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交警部门、运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在工作中虽然完成了自己领域的工作,但是旅游局的权力是有限的,缺乏有效的约束性,并且在旅行社挑选客运公司时,缺乏一套详细而且规范的标准制度,无法将相应的制度及措施落实到实际管理中,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存有较多的漏洞,无法对旅游客运进行有效的监管。

3 构建旅游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措施

3.1 督促旅行社、旅游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旅游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对旅行社的监管工作,旅行社使用的车辆必须符合既定的标准与要求,旅游用车以及司机的资质在经过审核合格后,才可以投入运营;旅游线路和行程的安全评估工作必须到位,尤其要评估好其的危险性,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如果旅行社旅游客车不符合既定标准,要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处罚。交通运输部门要做好与旅游业相关的客运监管工作,监督企业根据规定完成对车辆安全以及驾驶人的管理,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对于本地旅游客车在外违规运营,以及其他违规运营现象要严肃处理,以杜绝这类现象的出现。

3.2 加强旅游客运安全宣传教育

在日常中重视对旅游客运企业驾驶人的再教育,定期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对某些典型案例、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敦促驾驶人员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其安全意识;同时做好对社会大众的交通安全宣讲,将那些典型的安全事例讲解给社会大众,丰富其安全知识;对于那些违法交通法规或发生交通事故的旅行社、客运企业、车辆及驾驶员都要定期将其信息公布到公共信息平台之中,构建黑名单制度,帮助社会大众在旅行时选择安全系数高的旅行社和车辆;借助电话、微博或以及微信等信息平台来完善旅游客车投诉系统,旅客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对其在旅游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投诉,以此来规范旅游客运行业。

3.3 加强旅游客运车辆和驾驶人安全管理

加强对旅游客车驾驶人的能力培训和安全意识强化,非定线旅游客车的驾驶者必须有3年以上的定线客车驾驶经验,否则就不具备资质;当需要在新线路上进行驾驶时,车辆驾驶人员必须要做好线路了解或试驾工作;构建一套与旅游客运驾驶人相关的信息系统,对于那些违法运营或不按规定进行运营的驾驶人员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或者行业退出;用技术标准从根源上避免超速行驶情况的出现,新制造的客车都需要配置限速器,以此来限定车辆速度。

3.4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旅游安全管理需要相关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促进旅游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各相关部门及单位要增强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旅游企业要做好与武警、交通、消防等政府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制定出完善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有效落实到实际管理之中,进一步降低旅游安全事故的出现率。与此同时,对于事故发生率高的旅游地,旅游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事故防治及处理方案,对旅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断完善和优化与旅游发展相关的策略和规划,实现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以外,政府部门要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和监管,确保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本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5 加强旅游交通安全监管

交通运输部门要做好对旅游包车客运企业资质的审核,并构建市场退出机制;增加对旅游包车客运企业的监管力度,将旅游客运市场准入制度有效落实,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对新增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只有资质达标的企业才允许进入市场。对于包车牌证的发放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对于定线旅游客运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同时对于非定线旅游客运要进行严格管控,尤其是跨省非定线旅游,杜绝挂靠经营的现象出现,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公安交管部门要对旅游客运车辆的安全进行进一步检查,尤其是对于跨省际旅游包车的审核,在检查中要做好对驾驶员资质、车辆安检、有无超载等方面的检查,并且要做好安全宣讲工作,对乘客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确保其人身安全。

4 结语

现阶段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客运交通是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有很多景区都处于比较偏远地区,其交通状况比较差,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都比较大。交通安全直接影响了游客在乘车过程中的安全,其责任重大。文章分析和研究了现阶段旅游客运市场的现状以及相关的交通事故实例对现阶段旅游交通安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阐述,并做出相关的处理方案,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金晶,巩建国.美国道路客运企业管理法律制度研[J].道路交通管理,2013(8):38-3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10―2014年度)[R].

[3]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5年发展预测[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

景区交通管理制度范文2

经济飞速发展、交通状况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促使了自驾旅游产生,年轻一代不愿意受拘束、追求人格独立和心性自由的心理更是促进了自驾旅游大范围的兴起。自驾车旅游是有组织、有计划,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新兴旅游形式,其不断升温对我国现行旅游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方面,形成产业化发展,有的地方已经成为主要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挑战方面,给现行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规避自驾游给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促使自驾游产业化并形成良好发展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在系统分析自驾车游对旅游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自驾游良好发展的建议。

一、自驾车旅游促进旅游业升级及拉动经济发展

自驾车旅游是一种新兴休闲旅游方式,是一项新的旅游产品,并且现在具有一定的规模性,促进旅游业升级。自驾车出行需要大量的旅游信息,如地理信息,当地的人文风情、自驾车旅游产品信息,自驾游的发展促进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除此之外,对交通信息系统、汽车旅馆业、游览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这种综合消费水平高、服务质量要求严格的新兴旅游项目,相关企业、部门、景点需完善旅游服务各项目,大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从而也使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得到改善,有利于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自驾车旅游促进旅游业升级的同时还拉动经济发展。自驾游涉及的行业很广,如公路、汽车租赁公司、汽车俱乐部、修车行业、饭店、旅行社、景区等。自驾游的不断持续增加,促进这些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还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人们收入提高,提高人们消费能力,给予更多人自驾游可能,形成良好的收入提高增进旅游―增进旅游提高收入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

(一)道路交通安全威胁

我国自驾车旅游逐年升温,时间上说,有组织的、较正规的自驾游活动应该是始于2000年,2003年扩大阶段,到2008年,中国持有机动车驾驶证(汽车驾驶证)的人数已近1亿,轿车保有量特别是家用轿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中国自驾游正蓬勃发展,渐渐成长为一个全新的旅游新经济,像自由行一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背景下,在全国各地由旅行社、半官方机构、个人成立了众多自驾游的机构。由于自驾游旅游者通常不需要由旅行社安排旅游行程,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到达与停留时间以及食宿安排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性,大量的自驾车旅游实施开展对道路的交通安全产生了威胁。我国的高速公路虽然通车里程大却尚未形成密集的公路网,而且资源丰富的景点往往交通不便;商品、遍布全国且联网的汽车租赁服务。

短期的节假日会形成比较紧,区域性的自驾车旅游只能是短期的,即以2-3天为主。时间的紧迫性往往会让驾驶者产生急躁心理,疲劳驾驶、超速、违章等大量违法行为造成了道路安全威胁,自驾游行程交通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道路安全。去景区的道路特别繁忙,塞车严重。景区停车场有限,人到景区,车辆拥挤的现象十分突出,常常是人车抢路。

(二)沿路配套设施缺失

自驾游行程涉及汽车维修、汽车租赁、自驾游保险等服务,现行中道路标识缺少,道路设计不合理。旅途中车辆出现事故又不会维修,道路不安全、整体治安状况差。高速公路标识不清,经常导致迷路、绕路或交通事故的发生。由于各地交通管理制度不尽相同,在自驾车旅途中,常常会遇到交通公共图形符号、警示牌等标识物欠缺或不明确问题,甚至在某些乡村或郊区,道路标识还是一片空白。这造成自驾车旅游者找路难、问路难,无疑为自驾车旅游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在突如其来的自驾车热潮中,国内原本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显得准备不足,存在缺少相应的旅游咨询服务点,支付、取款、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服务不够方便等等问题。此外,比如交通和路况信息的及时、加油站的合理布局与标志指示、汽车旅馆的建设、汽车维修以及紧急救援服务等方面的服务,都常常显得差强人意,大大阻碍了自驾车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景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我国生态旅游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缺失,主要表现在:首先垃圾处理场覆盖范围小,现行很多地方很少建立垃圾处理厂,都是自然堆积,靠天然腐蚀,有的地方用焚烧垃圾的方式处理垃圾,有些景区还随意倾倒垃圾,没有任何卫生防护措施,致使地表和地下水体遭受程度不同的污染。其次污水处理设施缺失,区域类游泳池的水,饭馆、酒店等大量生活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于地表,直接排放到地表水体或渗入地下,致使水体受到较大程度的污染,径流面源污染大。最后垃圾箱与环境警示语缺失,区域垃圾箱覆盖面小,我国现行很多生态体育旅游场所都没有相应的环境提示语,只是在一些公园等城市公共场所,生态体育旅游区域环境警示语缺失。

(四)管理体系水平欠缺

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国内的安全救援组织与能力还不足,行业服务与管理在安全方面相当薄弱,车辆维修中心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自驾车旅游的需要。一旦自驾车散客遇到异常天气、突发疾病、交通意外或事故等意外事件时,将难以得到及时快速的救援和维修支持。除此之外,缺乏政府和行业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以及关于自驾车旅游者的安全和权益保障的措施和政策,缺乏价格折扣等等,这些障碍都影响着人们自驾车旅游的积极性。

三、自驾车旅游业良好发展的建议

以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业发展不利影响为基础,采取技术与政策予以规避和引导,促进自驾车旅游业产业化发展,形成良好发展互动机制。首先,应加强安全保障。在自驾游的发展中,政府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中,要着力改善治安环境、加强道路安全服务保障设施的建设;旅游管理部门要逐步规范自驾游团队出行专业领队制度、强制保险制度、实施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检查制度;保险行业和汽车救援等企业要针对需求延伸服务,开发针对自驾游出游风险保障的专门产品,不断扩大救援的网络;要加强对自驾车旅游安全的宣传提示,自驾车出游的组织者、旅游者要自觉提高驾乘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其次、增加沿路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下一个阶段的自驾游发展中,政府应在完善公路网络、通讯设施、补给设施、交通标识及景区公路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投资,加快汽车营地、餐饮、住宿、停车场、服务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借鉴国外房车营地和自驾车营地等建设运行的模式,在建设的同时完善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景区交通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混合交通;运行机制

1背景

农村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道路交通快速发展,农民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以摩托车、自行车为主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小型客车、面包车等多元化交通出行方式转变。农村地区小型客车、面包车的增长速度快,交通工具和道路的飞速发展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建设,截至目前县与镇之间的公路建设工程大部分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稳步推进。由于山区地形复杂,道路多依山逐水而建,存在典型的山大路窄、曲折蜿蜒、坡陡弯急、临库临崖、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农村道路安全的严峻形势和发展需求,应不断建立健全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减少农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农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创造安全、有序、和谐的农村道路交通运营环境。因此要积极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不断探寻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有效措施。

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自然地理因素引发交通事故

农村多处在山区丘陵地带,山脉较多,地形复杂,地势变化多端,很多道路多依山逐水而建。尤其在山区,多以炸炮的方式开山修路,土层植被涵养能力薄弱,雨季山体崩塌极易发生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且夏季雨水多,遭受暴雨的袭击,道路极易被洪水冲毁、坍塌,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季节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较大,夏季雨水增多容易引发山洪,冬季雨雪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也很大,山区冬季雨雪天气较多,道路易上冻,车辆摩擦力低很容易发生事故,尤其是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

2.2道路基础设施薄弱引发交通事故

山区道路的建设目前以村级单位为主实施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道路较窄,很多乡村道路在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地方财政有限,加之没有经过系统规划设计和施工,建成后也没有资金保障进行正常的维护,日积月累造成路面坑洼不平、路基松软、道路等级低等状况。且道路两旁的交通标志线、防护墙、隔离墩等安全防护措施也落实不到位。在崎岖的山间避让车很困难,尤其是在转弯处,很难快速做出反应。车辆通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种具有灾害性的自然气候,例如自然地震、洪涝、强风、暴雨等,这些自然灾害会对农村正常交通出行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随着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汽车、电动车逐步发展成为现代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交通客流量也在快速增加,尤其是在召开重大活动、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等时段,道路交通的客货运量远超过道路承载能力,会对农村道路交通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主城区以外的山区交通基础设施缺乏,红绿灯、斑马线等在省道与乡道交叉处才有,交通照明设施严重缺乏,大部分路灯设国道、省道、主城区和旅游景区,山区道路照明设施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山区坡陡弯多,又缺少必要的交通设施,人们夜晚出行时安全隐患较多[1]。

2.3混合交通引发交通事故

山区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农村居民普遍收入低,乡镇居民收入较高,农民出行大多依靠自己的双腿或者是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电动自行车以三轮电动车居多,方便农民外出采购、搬运等。一些家庭收入较高的农村家庭会使用面包车和小轿车等作为出行工具。向山区内运输石子、砖等建筑原材料时,以农用车为主要运输方式,加之区内国道和省道穿境而过,客车、公交车、汽车、货车等混合并行,混合交通问题突出。除主城区外农村道路大部分没有划分车道,很多车辆行驶时不仅不遵守靠右行驶的规则,甚至超出界限,占用对面车辆的车道,同时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等小型车辆也会混杂其中,各类车辆车况参差不齐,令人担忧。因为农村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农民购买交通工具时会选择价格相对低的车辆,这些车辆安全性能相对较差,比如三、四轮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拖拉机、简配的摩托车等,有的人甚至购买报废车的二手车,这些年久失修的车辆一旦上路,无异于定时炸弹,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2]。

2.4政府管理不严引发交通事故

警力不足是目前中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尤为突出。因此,除对重点乡进行突击整治外,乡镇中队只能管辖辖区主干道,而大部分县、乡、村道路则存在失控漏管情况,交通违法问题突出,交通事故频发。同时,有些群众对交警部门依法查处交通违法的行为不理解、不配合,有的村民甚至对交通法律有抵触情绪,阻碍了民警日常执法。交通管理模式相对单一,只关注城镇和恶劣天气下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对交通道路所存在的隐患没有进行及时排查。没有建立预防机制,侧重于事后处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新开通的道路数量逐年增加,政府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措施不完善,交通安全配套防护设施严重缺乏。此外由于同区县地方财政收入较低,分配的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仅够用于路面工程,购买乡村公路安全保障设施的专项经费不足、养护维护的力度不够。后续的道路标志、标线及安全防护设施投入的资金得不到保障、筹措困难,而由之前的泥土路变为板油路、水泥路,村民已心满意足,也不会去再追求这些安全保障设施,有关部门没有真正为农民办实事。

2.5农民安全意识薄弱引发交通事故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还相对薄弱。虽然交警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创新交通安全宣传的工作形式,但是广大农民还是缺乏对交通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的危害认识不到位,认为一般的交通违法行为无关紧要,各种交通陋习普遍存在,比如行人随意乱穿马路,与机动车抢行等。此外,在农村无证驾驶已成为一种风气,当交警拦下他们时,有人甚至认为是交通管理部门在故意刁难他们,因此对交通管理工作极其不情愿不配合,根本没有意识到交通违法行为对自己家人和他人会造成严重后果。在偏远的农村,农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随意违法载客、行车、走路,逃避处罚、抗拒执法现象时有发生。超速超载行驶、酒后驾驶、不按规定驾驶、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让行、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等现象仍广泛存在,这些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造成事故的比例很高,已经成为导致农村地区许多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农村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运行机制

转变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模式,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团体、企业、公众多方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不能单纯只靠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管理,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要广泛建设“交通安全村”和“交通安全社区”,实行交通安全与乡镇领导、包村、挂职村干部以及村委会干部政绩挂钩的责任制,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及时处理各种影响交通安全的隐患,向道路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加强管理及执法的及时性和威严性。严格执法是防止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之一。加强道路巡查,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交通参与者牢记交通法律法规,坚决遏制违纪行为。加强农村基层公安交警队伍建设,优化警力,强化公安交警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岗位学习、交通业务知识培训和管理技能的学习,提升其素质。同时可以采用志愿者形式,招募学校学生和业余人士,经过培训后成为交通协管员,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3]。

3.2加强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要加大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的投入,政府应积极克服困难不断筹集资金。积极安排预算,用于建设农村公路安全工程,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可学习神农架林区农村公路安全工程建设的经验,引导企业为安防工程配套建设的资源开发活动增加投入,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建设农村公路安全设施,鼓励企业和个人为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捐资出力。鼓励使用道路、安全设施冠名权,开发路边资源。统筹农村公路建设和维修资金。加强对农村公路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政府要想办法募集资金用于道路建设,扩大车流集中以及流量较多处的路面宽度,尽快硬化山区道路。如果不能提前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那么就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以至危及人身安全。因此保证设备状态良好的关键是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这同时也是保证运营安全的关键。

3.3加强对农村机动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

造成交通事故的要素是人和车,目前中国对农用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不到位,相应的管理部门没有掌握农用车和司机的基本情况,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管理和调控。农用车辆、司机数量快速增长与管理滞后之间的矛盾,是山区农村交通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要用有效的方法对农用车辆和驾驶员进行排查,建立台账,排查的同时进行有效治理和安全教育。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车辆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降低运营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应该在第一时间解决,避免影响列车正常运营。为设备设施制定完善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车辆运输安全。严格执行机动车运行标准,坚决杜绝报废汽车、拼装汽车、改装汽车上路。定期深入农村、社区,以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摩托车为管理重点,推行机动车村级化管理,对农村“三小”车辆登记和驾驶证申请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从源头上加强对车辆的管理,流动车管所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开通绿色通道,为群众车辆办理牌证,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强化监管,加强对乘客安全的监管,加大对运输车辆、客运车辆的检查,坚决禁止驾驶技术不高、作风不良的驾驶人从事客运,坚决禁止拖拉机和客车等农用运输车运载乘客。发现道路交通危险源时及时控制,促进群众之间相互监督,对及时控制风险源的群众给予褒奖。实施安全巡查责任制,按时巡查、随时抽查。完善应急预案机制,应急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多角度分析交通事故原因,完善应急预案细节,尽量使应急预案更具体更易懂,以便实施时易上手[4]。现行的城市轨道交通法规政策中,虽然对安全管理有着原则和定性的要求,但是缺少具体的管理条文和一些定量的衡量标准。安全管理法规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建立完善的、针对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法规体系。

3.4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交通安全教育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必须在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素质上下功夫。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故为主,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强化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让人们知法守法,让群众参与、社会各界积极配合,营造强有力的安全氛围。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农村群众报道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和交通安全防护常识,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农民自觉依法文明出行,将交通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道路运营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还要增强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视力度,使司机、农民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对全民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同时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开展一些交通安全培训或者实地演练活动,使广大群众对交通事故事件的危害有更加全面且深刻的了解[5]。只有当群众真正参与到交通安全活动中才会对该类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也才能全身心配合交通安全工作,并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可经常向群众发放出行安全指南,举行安全知识问答讲座,邀请群众参与到互动中,开展交通安全有奖知识问答。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可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加强大众对安全突发事件的认识,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媒介向公众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裴玉龙,王炜.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史骄麒.别让“村村通”变成“村村痛”[J].中国乡村发现,2020(2):147-14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R].2019.

[4]唐小青.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镇交通拥堵问题调查[J].中国乡村发现,2015(1):106-109.

景区交通管理制度范文4

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我局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了全体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活跃了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全区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现将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根据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关文件精神,为使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成立了以局长李吉仁同志任组长、副局长陈德正同志任副组长的凉州区旅游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并确定由副组长陈德正同志专门负责;同时,制定了《凉州区旅游局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对我局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做到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到位。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为加强理论学习,2003年我局征订了《人民日报》、《甘肃日报》、《武威日报》、《经济日报》、《党的建设》、《中国旅游报》等多份党报和业务报纸,全面完成了党报党刊的征订任务。我局坚持每周一、三、五半天的学习制度,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并开展了“两个务必”专项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和自学相结合,记学习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等方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展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

2003年,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了对干部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并积极开展了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干部职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切实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发扬优良传统,培育民族精神

结合纪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我局以“五爱”为主线,充分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组织干部职工积极预防“非典”,了解战胜“非典”的动人事迹,从而加强了对全体干部职工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育了精诚团结、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来发扬光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结合“会节”工作,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全区48家旅游宾馆、饭店、招待所、旅游定点单位的服务人员进行了服务用语、服务标准及旅游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了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同时,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组织开展了旅游执法大检查,消除了旅游“窗口”的不文明现象,并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规范运作、合法竞争,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为广大的旅游消费者营造了安全、文明、放心的旅游环境。

六、丰富文化生活、倡导文明新风

我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积极开展了职工文体活动。在“七·一”组织党员干部前往青嘴喇嘛湾举行了以“发扬优良传统,开展资源调研”为主题建党纪念活动;在“九·二七”世界旅游日,组织各景点、饭店、旅行社举行了大型的宣传促销活动;在“十·一”期间举行了小型多样的机关体育比赛,开展了乒乓球、象棋、跳棋、扑克等项目的比赛。同时,我局以“净化、绿化、美化”家园为主题,积极倡导社会生活新风尚,深入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工作中严格落实《凉州区旅游局机关卫生制度》,经常保持了办公场所及机关大院环境的舒适、洁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5000多元粉刷了办公室,动员干部职工自费购置各种花卉草木30多盆,绿化、美化了机关办公环境。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倡导文明新风,丰富了机关文化生活,树立了机关文明形象,提高了干部职工岗位做奉献的积极性,创造了美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七、打响旅游品牌,树立凉州形象

结合旅游业务工作,我局组织人员完成了《中国旅游十万个为什么——甘肃卷》有关凉州的内容编写;编印出版了《走进武威相约凉州》宣传画册和《凉州旅游名片》;动员干部群众撰写、拍摄了30多篇(幅)反映我区旅游的文章(图片)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进一步加大了宣传促销力度,极大的提高了我区旅游的知名度。同时,号召广大职工,树立“主动出击,优质服务”的管理理念,热情指导旅游企业精心策划包装,制定了《景区(点)宣传促销方案》,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树立凉州旅游新形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八、创新服务方式,创建文明机关

2003年,我局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干部职工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严格执行我局制定的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制、办事督办制等工作制度,通过积极开展“比质量、比服务、比效率、比文明”等活动,创新了服务方式,增强了全局干部的奉献意识,建立了运转协调、群众满意的服务机制。全体机关干部以“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个个都是发展环境”为要求,高效优质的完成了“会节”筹备、资源调研、宣传促销、产业开发、执法检查等本职工作,为全区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招待所及旅游商品生产厂家、销售单位提供了政策、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开创了全区旅游工作新局面,为争创“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禁毒工作

二OO三年,我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禁毒工作严格按照区综治委及街道党委的安排布署,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及综治委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学性,杜绝了“”、“黄”“毒”“赌”等丑恶现象及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在我局发生,保障了机关财产安全,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布署

根据综治委有关文件精神,为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以局长李吉仁同志任组长、副局长陈德正同志任副组长的凉州区旅游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并确定由副组长陈德正同志专门负责;同时,制定了《凉州区旅游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对我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做到了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

二、加强政治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我局通过政治学习、党课、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三是结合干部的思想实际,对机关干部进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四是积极开展了“两个务必”专项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帮助全体机关干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年内我局没有发生一起“”和上访案件。

三、强化制度管理,确保财产安全

我局严格执行凉州区旅游局《日常事务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治保小组,做到人员到位、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并由办公室负责,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值班责任制,加强了安全防范工作,在年内我局没有发生任何失盗、破坏等治安案件,确保了机关财产安全。同时,认真宣传贯彻《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教育职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并严格执行了《凉州区旅游局车辆使用管理制度》,我局车辆在年内没有发生任何交通事故。版权所有

四、增强消防意识,确保消防安全

2003年,我局多次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消防安全教育,增强了机关干部的消防意识,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及时消除了火灾隐患,下班及节假日做到文件清理入柜,电源切断,在年内没有发生火灾事故,确保了机关消防安全。

五、开展法制教育,杜绝案件发生

结合“四五”普法,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了法制教育,并与社区警务室加强联系,建立了《治安档案》,要求全体干部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掌握社情,遇到刑事、治安案件注意保护现场,发现危害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报告。法制教育的开展提高全体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学性,杜绝了“黄”、“毒”、“赌”等丑恶现象及刑事案件在我局发生。

景区交通管理制度范文5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第*季度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7月16日全省安全生产专项督导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确保实现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刚才,市安监局彭超盼副局长通报了我市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建设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安监局梁醒虾局长总结了我市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并提出下半年的工作思路,我完全赞同。希望各区、县级市,各有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当前形势和工作实际,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清形势,不断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类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等控制指标保持下降趋势。但当前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工矿商贸企业(含建筑)事故指标呈上升趋势。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工矿商贸企业(含建筑)事故58起、死亡5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11.5%和26.2%。二是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今年1-6月,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3449起、死亡722人,同比分别下降20.9%和5%,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市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仍然高达91.86%。*是部分地区事故指标超进度。目前,越秀区、南沙区、白云区、黄埔区、从化市和花都区工矿商贸企业(含建筑)事故指标超进度,分别超出进度指标37.5%、33.3%、25%、20%、16.7%和7.1%;萝岗区、南沙区、荔湾区道路交通事故指标超进度,分别超出进度指标47.78%、27.5%和11.76%。四是火灾事故指标超进度。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发生火灾491起,死亡12人,超出进度指标7.14%,直接财产损失上升35.98%。当前我市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问题,务必要引起各区、县级市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绝不能盲目乐观、麻痹大意。

今年是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深入贯彻实施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安全生产的“落实年”和“攻坚年”。各区、县级市,各有关部门要正确认清形势,树立忧患意识,不断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的位置上,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科学的方法、铁的手腕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认真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我们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切实加强领导,全面推进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建设

根据佟星副省长去年11月20日在全省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和张广宁市长今年2月1日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上半年全市所有镇街必需建立安全生产监察中队。从彭超盼副局长通报的情况来看,我市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6月底,全市169条镇街全部建立了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并配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1140人,监察专用车89辆,摩托车43辆,电脑307台,照相机184台,摄像机44台。但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大部分镇街没有设立安全生产监管专职机构,中队人员编制无法保障;二是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普遍存在经费不足、待遇偏低、装备落后、交通工具匮乏等问题,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稳定性较差;*是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主体不明、行为不规范等现象;四是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腰不硬、气不壮”现象,难以顺利开展;五是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队员大部分属于合同工,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各区、县级市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建设。要在镇街现有机构编制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专职机构,加挂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牌子,并按镇街工作实际配备人员编制数。要加大安全生产财政投入,解决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存在的经费不足、待遇偏低、装备落后、交通工具匮乏等问题,特别是中队队员工资待遇问题,提高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的稳定性。要加大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制度建设工作力度,明确中队职责,建立健全中队规章制度,特别是依法监管的内容和程序,确保镇街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顺利开展。要强化教育培训,特别是党风廉政教育,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充满活力的监管队伍。

*、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拓发展,*年见成效”的指导思想,今年是我市全面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关键的一年。根据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今年全市要完成50%生产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评估达标工作。今年以来,各区、县级市在推进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方面下了大功夫,但仍然存在工作进展缓慢、对评估工作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等问题。

下半年,各区、县级市要针对这些问题,加强领导,采取更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抓关键、抓难点、抓典型,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监管的成熟经验,逐步构建安全生产信用体系,推行安全责任承诺制度,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要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规范性意见,逐步推进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要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实、抓好。要加强督促检查,实施综合治理,整顿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促使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四、扎实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是国务院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而作出的又一重要决策,是促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与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有效手段。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精神,今年6月开始,我市已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部署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初步统计,全市自查自改企业8648个,自查隐患7301条,已自改6832条,整改率93.5%,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317条,限期整改317条。但专项行动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识不到位、个别地区存在畏难情绪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同志对隐患排查治理态度不够积极;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不到位,安排部署不及时;个别基层政府和企业至今没有真正行动起来。

下一步,各区、县级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将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全力抓好。要认真按照国家、省有关通知要求和市政府工作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隐患”四个重点,以更高昂的战斗意志,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要针对存在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动脑筋、周密安排、抓好落实、强化整改,确保问题找得准、隐患排得净、治理有成效。要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有关报表和书面情况报告。要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市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稳定好转。

五、切实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确保不超省下达的各项考核控制指标

上半年,我市安全生产主要工作完成较好,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年安全生产开局形势比较严峻,各地区、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不平衡,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火灾、工矿商贸事故指标分别超出进度指标7.14%和0.48%。下半年,各区、县级市,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查找本地区、本行业事故多发的原因,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压减事故,确保不超省下达的各项考核控制指标。

一是切实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我市各类安全事故中,道路交通事故是大头,占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90%左右。只要道路交通事故降下来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就可以实现根本好转。因此,各区、县级市,公安交警、交通、公路管理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安保工程”、“道路交通管理百日整治”等专项行动,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对危险路段、桥梁事故隐患进行整治,对辖区内公路和施工路段开展安全检查,尤其要完善山区公路危险路段的标识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加大“治超”工作力度,加强对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的检查。交通、水利部门要密切配合,吸取九江大桥“6.15”事故教训,举一反*,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保障防洪、通航、航道及航道设施和桥梁、管线等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的安全。交通、海事部门要深入开展乡镇、渡船更新改造,航道沉船、船闸、桥涵标和碍航渔网渔栅的专项整治。公安、交通等部门要抓好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及准入后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GPS、IC卡管理系统建设。建设、交通、城管、环卫等部门要加强对施工工地、余泥专业运输公司管理,打击无证运输行为,进一步完善对泥头车的管理,规范余泥渣土运输市场。教育、交通、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校巴的管理,加大对违规学校及其负责人的处罚力度,有效遏制违规使用校巴现象,切实保障师生交通安全。

二是切实抓好消防安全监管。各区、县级市,公安消防部门要深入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要针对本地区、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单位的排查整改,特别是“*合一”或“多合一”建筑和超级市场、宾馆饭店、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城中村、出租屋等“*小”场所。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落实整改措施。列为重大火灾隐患的,要依法申请政府挂牌督办。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危及公共安全而又不落实整改措施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保障公共安全,确保火灾事故不超控制指标。

*是切实抓好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各区、县级市,建筑、市政、公路管理部门要认真组织力量对所有在建工地开展全面大检查,尤其空调安装维修企业安全检查,努力消除建设施工安全隐患;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严格把好企业安全准入关,严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未取得相关证照的单位从事建设工程施工;要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重点抓好建设施工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空调安装维修行业安全监管方面:各区、县级市,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7月3日加强小型空调安装维修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会议要求,立即在行业内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要立即对空调安装维修企业开展以“查漏洞、保安全”为目的的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方面: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协调机制,继续抓好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工作,进一步完善、扩大区域性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联控机制,有效防范交通事故引发的泄漏、爆炸和污染事故;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加快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用区域的规划和建设,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关、停、搬、转”工作。

四是切实抓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各区、县级市,港务、海事、水利部门要按照《关于加强对砂石装卸(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紧急通知》(穗安办〔*〕59号)要求,对砂石装卸(运输)企业、运输船舶开展联合安全检查,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装卸作业的审批环节,严格查处船舶超载、超航区等违法行为。交通部门要重点开展船舶委托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严把水运企业经营资质关,对未取得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合格证书的企业一律不得核发《水路运输许可证》;全面开展委托经营船舶整顿清理,对未建立正式法律文书委托关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船舶一律不准参加营运。海事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强化持证船员培训和监管,扩大船舶安全检查的覆盖面,严禁船舶带“病”运营;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监管手段,发挥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作用,做好船舶交通组织和防止船舶碰撞工作。

五是切实抓好旅游景区的安全监管。7月17日下午,增城市派潭镇白水仙瀑景区发生一起游客失足坠落溪流死亡事故。市委朱小丹书记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指示增城市委、市政府抓紧做好事故善后工作,并要求高度重视风景区旅游安全问题,采取严密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现在正值暑假旅游高峰期,市旅游局、安监局和各区、县级市政府、旅游部门要根据朱书记的指示精神,立即开展对全市旅游景区的安全大检查,结合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认真查找隐患,马上进行整改,确保我市的旅游安全。

六是切实抓好控制指标的预警和督导。市安委办、预联办要密切跟踪安全生产考核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事故指标超进度的地区和单位及时发出预警,严格进行督导。超进度指标的区、县级市要高度重视,立即召开政府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要认真查找原因,深入研究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以铁的手腕迅速扭转事故多发的不利局面,确保安全生产考核控制指标不超标。

景区交通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交通工程;安全管理;监督

公路建设作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首要建设工程之一,对其的发展关乎着我国社会大众自身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人们对其的大量关注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就我国公路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说,质量作为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工程活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工程建设部门与监督部门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与监管。比如,当出现为追求片面经济效益而带来管理活动与建设活动的忽视,造成公路工程质量受到影响的时候,就需要根据管理活动存在的纰漏进行改进与发展,使得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以此来实现人们出行活动与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交通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交通工程管理,是公路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公路建设过程中有关施工和养护方面的组织与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基础管理环节。交通工程管理中,交通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实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公路的修建只是解决交通问题的第一步,公路建成后为了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保证国家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必须对其采取非常完善的养护措施。

2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公共交通急需优化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中,普遍都认为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就是公共交通,不仅如此,其还有效的节约我国交通运输成本,发展我国交通方式。但是在我国现阶段中,存在着人口密集,城市用地较少的情况,十分适宜公共交通的发展。因此,国家在很早之前就制定了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政策。由于我国对该政策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落实,票价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全面落后的局面。

2.2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在进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工作人员多数是文化层次比较低的农民工,甚至有很多没有经过正式的培训直接上岗进行施工作业。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专业与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欠缺,当需要使用专业性知识与技术进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时,处理的结果很不专业或者是不符合标准等,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2.3质量监管不力

交通工程的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是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但是在现阶段中,部分施工企业和监理人员因为现场施工关键工序无人旁站,未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能对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质量隐患及时的发现、消除。除此之外,有些企业在不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为了赶进度,一味的追求利益,没有对实施组和方案的技术要求进行严格的执行,对施工工序进行简化或节能材料等措施,从而给工程留下很大程度上的质量隐患。

3交通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落实定期巡查制度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建立定期巡查制度,每月组织力量开展一次巡查,重点是排查列入生命防护工程治理的路段特别是农村、山区、景区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以及正在施工的路段。对巡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面通报主管部门、报告党委政府。要落实“两公布一提示”的要求,公布隐患路段、事故多发路段、施工路段的具置和治理到位或施工结束的时间,公布交通组织方案和分流路线,提示过往车辆注意通行安全,并提前树牌警示。要加强对可能导致拥堵的施工路段和绕行路线的指挥疏导和管控,严查强行超车、争道抢行等容易引发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

3.2加强施工现场交通组织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二条、《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严格规范设置警示标志、限速标志、锥形筒和发光灯具,弯道、长下坡路段还要根据实际延长提示标志和导流区域。重大节假日或交通高峰,施工现场必须有安全员指挥过往车辆减速慢行。要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加强施工路段和未交付通车路段的管理,断路施工或未交付通车的要采取严格的封路措施,严禁社会车辆驶入。

3.3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力资源的配置是推动企业建设活动能否顺利进行重要保障因素,就施工活动来说,公路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如何提高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了企业建设活动能否实现有效开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只有充分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与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工程建设活动得以更好的发展。所以,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的时候,需要根据过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同时,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公路工程的开展质量,实现管理效果的充分提高。

3.4规范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要改变落后的交通工程管理思路,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更新落后的工作方式和流程,使各个工作部分更好地协调和衔接。发挥先进的管理经验作用,实现与信息技术的良好促进,积极有效地监督交通工程市场,促进管理的实效性。健全对交通工程的监理制度。严格遵照国家相关规则制度进行施工管理,对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进行监督。业主对工程实施间接管理,双方签订合同,全权委托给监理机构对工程建设环节全方位监控。监理能够对工程独立决策,权责明确、统一,能利用自身的专业水平,独立且公正地管理和指导。业主和监理应该良好沟通,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在相互制约中促进和提高,保证交通工程建设具有较高水平。必须制定完善的规则和制度,落实与约束交通工程管理各项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建立健全有关代建制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活动,促进交通工程管理制度的早日形成。

3.5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水平

应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软件建设,提高数据管理的效果,保证提供大量、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为公路的养护和运营质量提供有效依据,促进了公路交通发展。利用高科技手段,逐渐用自动化检测代替人工检测,促进了公路质量更好、更快、更准的检查和评估。此外,积极吸收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使用的先进技术,使公路使用寿命和质量更好,促进了我国公路交通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6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公路在竣工阶段的验收有多个环节,具体包括了公路混凝土预应力验收、混凝土配合比验收、混凝土骨料验收、钢筋型号及性能验收、桩基承载力验收、灌注桩及沉入桩验收、地基承载能力的验收以及公路给排水系统等。在质量标注拿到设计标准情况下,可以对各个检测环节进行抽样检测,对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竣工验收中的主要依据是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等,验收和检测阶段完成之后才能对检测结果进行公布。

参考文献

[1]牛鹏志,刘伟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的几个关键问题和对策1[J].广东科技,2011(10):133-134.

[2]孙伟.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379+381.

[3]刘建炎.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06):113-115.

[4]张东仁.浅谈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科技信息,2014(15):38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