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年制;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
上世纪70年代起,管理系统在发达国家的使用情况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其系统共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包括统计、数据更新、状态报告和决策支持阶段。一直以来,国外教育发达的高校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学校教务处管理模式和流程,其管理模式以“完全学分制”为主。国外教学管理电脑化与网络化的操作管理模式早于国内几十年实行,从管理上看,他们这种管理模式基本涉及到教学管理的每一个工作流程;从系统模式上看,集中存储各类数据,并分布操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加强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促进系统中数据间的流通,完善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目的。根据数据显示,因为引入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国外高校数字校园的应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其中就包含教学管理系统应用的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系统长期有效地运行,国外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阶段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因实际情况的差异,彼此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同、方法不同,其机构管理职能也有所差异,国内只能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发适合于中国大学教学管理的管理系统,不能完全的引用照搬。
80年代初期,苏联学年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被国内部分高校所借鉴,这种制度的主要特点为:由教务处和各系部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需要统一制定各个年级的教学计划,教师根据制定好的计划进行教学,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按照教学计划学习相应课程,如果有一门不及格,就不能修读下一学年的课程,如此直到完成所有学业。
到了80年代后期,国内部分高校尝试试行学分制,在该制度中学生能较为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他们只要修满了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学分,就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这个时期,电脑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部分高校教学管理开始引入计算机操作。随后,一些具有单一面向功能的小系统(如教学计划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开始出现。这些小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毕竟功能还不够强大,彼此间联系也不够紧密,难以适应规模不断扩大、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高等教育。为了让自身的教学立于不败之地,各高校都积极主动向国内外先进院校取经,根据自身的校情,寻求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部分走在前面的高校尝试向“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过渡。但由于实施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加上实行该制度的高校极少,缺乏经验,“完全学分制”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尽管如此,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并将其作为发展学校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模式具有多样化,市场上也没有万能的教学管理软件,要找到适合本校的应用软件非常困难,而且教学管理模式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即使找到了符合本校当前的管理模式,要想进一步完善和更新今后的教学管理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当时拥有完善的 “教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校零星可数。
进入21世纪,国内各高校普遍采用学年学分制,更加重视科技兴校,纷纷对教育体制的进行深化改革,不断培养着一届又一届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各高校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学管理系统,例如基于SOA架构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为了让本校处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前列,各高校都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校园信息化网络。只有走信息化的建设道路,高校教学才能跟上时代脚步,才能适应当今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为教育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它已经悄悄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和教育方式。为了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专业型人才,信息化的高校教育势在必行。
从起步到现在,国内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经历了将近二十年,期间信息化教育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而成熟的教育软件炙手可热,对于各高校来说优秀的教学管理软件正是他们最需要的。有能力的高校便自行研发教学管理系统,缺乏开发能力的则委托专业的软件公司量身定做,以购买的形式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系统。无论他们采取什么方式,都表明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建设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这就促进了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现代化,并大大提高了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苗育忠,许其谨.试论学分制的功能和生存条件[J].现代大学教育,1988(2).
[2] 段袁德等.积极探索符合国情校情的学分制管理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
[3] 张连达.对学分制实质的认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7(3).
[4] 朱玉山.论高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制度环境[J].高等理科教育,2007(2).
[5] 关凤翱.从与学年制的比较中看学分制的利弊[J].高等农业教育,1986(4).
[6] 冯向东.推行学分制: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
[7] 蔡国均.谈改学年制为学分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4(2).
[8] 吕向虹.论学分制内涵体系及其制度设计理念[J].高教探索,2007(2).
[9] 许鹏奎.高等院校推行学分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2(2).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高校而言,“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在学生第一年的学习过程中,院校不对其进行专业划分;第二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通过院校实施的考核后,在学科大类内选择自身倾向的专业;第三年,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自身倾向的专业。这一培养模式拓宽了教育口径,凸显了学生个性,强调了创新意识,满足了产业需求,实现了通专结合。“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是典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开展与目标的达成都需要依托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平台+模块”模式与教学管理制度的联系
(一)“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学管理制度提供支撑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看法。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体现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涉及人才培养方案、运行机制及培养途径等;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培养方式。通过对上述看法的总结可以发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高校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创建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关于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学者也形成了众多观点。部分学者认为,教学管理是高校用以保障教学质量的各类规章制度;部分学者认为,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教学管理包括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以及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机构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指导。通过总结可以得出,教学管理是指以遵循教学管理规律为前提,去服务教学和培养创新人才。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故应当改革、完善、创建新型人才培养和素质提高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学管理制度的支撑。
(二)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助推“平台+模块”人才模式目标的实现社会发展需要配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须有教学管理制度支撑。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基础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能够确保教学系统有序高效化和管理行为规范化,是学校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这是教学科学化管理的根本,有利于保障教学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对各项管理制度十分重要,有创新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同样可以加快教学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多年的高校教育探索和实践经验表明,必须充分厘清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联性。为提高效率,减少盲目,还需制定完善的教管制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平台模块”人才培养目标应当配套教学管理制度。换言之,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助于“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实现。
二、“平台+模块”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缺陷
(一)学分制有待完善高校学分制的实施存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选修课程的数量还不够,而高校选修课开设数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部分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且工作压力大,故难以持续开发新课程;另一方面,院校在教师开发新课程的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不足,导致课程设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存在缺陷,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兴趣,同时将直接削弱学习年限的弹性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其次,学生无法自主选择教师。高校规定了学生有自主选择教师的权利,然而这一规定实际并未施行,其原因有:一方面,院校需要保护部分教师利益。教学工作竞争激烈,然而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一,这势必导致学生倾向于选择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而使得教学水平稍弱的教师难以正常开课,因此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有所顾虑;另一方面,院校缺少充足的硬件设施和具备教学科研能力的人才。最后,各学校间学分互认制度并未真正实施。各高校之间应当制定统一的学分互认标准和程序,从而使得各院校既能承认学分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学习指导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能力弱、自主意识淡、无人生规划、学习不思进取、选课盲目、自控力差可谓是一些当代高校学生的通病。虽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和进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如果指导不到位,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学生对学什么和怎么学有困惑,学习安排缺乏计划性。由于缺乏老师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安排表现出盲目和随意。这种盲目性主要源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与家长的大包大揽,使得学生缺乏对大学教学计划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取向缺乏规划性。“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给高校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专业的机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来选择喜欢的专业。这更需要高校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取向有合理规划。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不健全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核心,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纵观各高校当前的教学规章制度,发现其中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对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投入不足。科学设置专业、合理安排课程以及选用前沿教材都与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专业、课程、教材这三大建设涉及学校的各方面,是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难点工作。其次,需不断改进平台与模块的课程设置。纵观全局,知识的不断推陈出新已成为一种趋势。优化课程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不断研究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设置和加强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设置与培养目标紧密衔接。最后,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这一方面表现为制度的不完善,另一方面表现为部分教管制度未得到落实。教学质量在高校教管中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但也是其生命线,需不断研究新评价标准和方法,才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
三、“平台+模块”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路径
(一)完善学分制针对高校在学分制施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缺点,现提出以下几条完善路径:首先,大力发展选修课程。可从课程和教师两方面来分析。其一,在课程方面,院校应该构建课程审核和把关机制,目的在于确保选修课质量;成立审核评估机构,设计审核把关机制,确保每门课程都经过认真调研,只有如此,课程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其二,在教师方面,应当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例如新课开发酬劳、超课时酬金、工作量计算等,同时给予踊跃开发新课的教师更多出国、访学的机会,使其不断学习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从而进一步确保选修课质量。其三,院校还需要增强弱势学科的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可将选修课程开展的数量和次数与教师的年终考核相联系,将全体教师开展选修课程的具体数量予以记录。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可给予丰厚的奖励;对于表现不理想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处罚,确保公平、公正。其次,全方面实施自主选择教师制度。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高校应全面实施自主选教制度。此制度不仅能够改善教师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二,在具体措施方面,由于部分院校硬件和软件实力条件有限,自主选教制度的全面实施不能操之过急,还需要循序渐进。高校不能只关注教师利益,一定要放下包袱,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保障自主选教制度的顺利施行。高校亦可设置一段过渡期,此过渡期可以是三到五年,在三到五年后全面推进选教制度。此外,院校要不断提升硬件设施,并且引进、选拔、培养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精英[1]。最后,建立校际间的学分互认制度。对于校际间的学分互认,我国学者已开展了诸多研究,具体可从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在指导思想方面,高校应当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补全学校开展课程不足的缺陷以及课程的局限性,从而全面发挥出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借鉴国内外院校的教学经验,创建校际的学分互认制度。其二,在具体措施方面,院校应尽快制定有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将学分互认程序规范化。不仅要认可跨校选课所取得的学分,将跨校选课安排在教学计划范围内,鼓励学生跨校选课,同时还需制定互认学分的原则[2]。
(二)强化学习指导制度其一,进一步推广、完善导师制。首先,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高校学生难以独立自主地安排学习计划,高校可尝试实施导师制,由导师帮助每位学生挖掘自身兴趣爱好,并迅速找到特长,指导范围可涉及到学习、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实际上,导师扮演着双重身份,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兼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其次,在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方面,科研导师毋庸置疑应该由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师的工作职责在于了解教学计划及毕业要求,指导学生顺利地学习与毕业,并在就业上给予建设性的意见。此外,导师亦可指导学生进行科技类竞赛,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其二,建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体系。以上提及的制度的确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选择,学生培养方式也更显个性。然而,目前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制度的教学内容,学习的依赖性较强,如此将严重阻碍学分制的实施,使其优势无法完全释放出来,这势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管理能力。故在施行导师制的背景下,需要在院校层面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为构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体系,可编写部分选课指导教材。一方面,呈现出所有与选课相关的基本信息,例如,本学期学校有关的政策规定以及教学管理体制、授课老师学历职称基本情况、通识教育课程制度和各课程概况、学分、背景、授课地点、授课时间、相关书籍等。另一方面,信息的组织形式及呈现方式要清晰简洁,以便学生阅览[3]。其三,建立学生学习预警系统。高校不仅需要在管理机制上健全个性化指导体系,还需要从管理方法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即建立学生学习预警系统。具体而言,院校需要开发并设计课程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影响学生选择课程的关键性因素主要有两种,即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院校应当借助信息技术设计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对课程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为学生提供便利。其次,院校应当将学生所学的专业与相应的市场需求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最后,院校应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分析,即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前预警学生,保证学习进度。
(三)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一直以来,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制度完善工作在高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具体将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完善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制度。其一,在扩大课程改革力度和改善课程质量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改革课程结构的设置形式,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实现课程改革与国际的接轨、学科交叉与课程多元化,从而提高学生多方位获得知识和善于思考的能力。其二,做好模块设计和平台搭建工作,其关键在于课程。课程肩负着培养我国各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故提高课程的质量至关重要。高校若要培养行业精英,便要将重点放在每一门具体的课程上。不同的课程质量代表着不同院校的教学水准,其在模块课程方面必须展现出专业的特点。其次,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勿凭空想象,要建立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帮助并培养新教师。院校可结合教学检查制度、考核评估制度、教学听证会以及毕业生质量信息网等制度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对高校而言非常关键,牵涉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操作起来较为烦琐。高校应当建立目标统一、规范严格的制度,确保其操作正确无误,方能公正且全面地评估教学质量[4]。最后,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构建地方系统。高等教育需以加强产学研结合和促进高等院校和产业界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宗旨,打造一所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基地。其一,在指导思想方面,高校需根据自身情况,以面向地方和服务社会为宗旨,形成具有独特色彩的办学理念,实现学与研的结合。其二,在具体措施方面,院校应当面向社会,实现产业联合办学,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此外,高校与科研机构人才应当向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不仅能促进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还能让经济发展最大程度地受益于科技发展;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学科发展与地域经济发展的契合点;院校还需建立在校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和校外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学以致用;专业的负责人可与相关企业签订合约,联合培养学生,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远飞.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制度创新与启示———基于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的考察[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2]李志峰,罗梦辉,王春春.基于学生分类发展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变革———以“自我—社会认识”为分析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2).
[3]冯汐.针对完全学分制条件下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07).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高校; 公共体育; 教学管理; 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33-001
一、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与管理人员教书育人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因此,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管理思想、体育培养目标,制定出的一种规则及规则体系,从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体育教学活动。它是学校教学管理思想、理念的体现,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则。它对稳定教学秩序、调动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从目前多数高校现行的组织结构来看,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的组织形式一般为教务处与体研部共同管理模式。教务处代表学校对体研部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宏观管理,根据全校的总体要求安排课时,同时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管理、监督。体研部根据学校的整体要求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教学计划,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同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教务处或有关部门。
二、现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现行管理制度抑制了教学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有比较明晰的体育教学规章制度。这是一种以科学管理思想为指导的易于管理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由于沿袭了传统管理思想和模式,在具体实践中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由与教师的教学自由。
2.现行管理制度以管理者为主体,未体现和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国家虽很重视体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作用,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对体育重视不够,不论从资金投入,还是从场地、器材的建设方面。虽然认识到了在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但并未从根本上做到完全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学生的作用。
3.现行体育教学激励制度不完善
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自身已经意识到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应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但由于受某些方面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完善的、有效的教学激励制度仍尚需时日。
4.评价方法不完善
目前对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有多种方式。由于受某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在操作过程中,对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不公允,未取得理想效果。
5.对体育教师在职发展制度不健全
教师在职发展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一些客观原因的影响,还未真正建立教师进修、学习业务的机制。
三、完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对策
1.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
相对于过去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新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坚持以师生为本。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思想、观念的反映。观念开放是建立合理教学管理制度的动力。应保证学生的学习自由,尊重学生,反映学生的利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学生的维权意识很强,应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体育教学有效管理的关键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适应新时期、新思想的变化,要开拓视野,不断创新。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中能识大体、顾大局,善于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体研部应通过相应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完善教学激励机制
制度具有激励作用。要建立科学、可行的教学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体育教学管理部门可以聘请相关专家讲学、作报告,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使他们掌握最新的动态。再如对工作积极认真、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教学活动的教师,应在某些方面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
3.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目的在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水平,以此促进体育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全面的评价主体依据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应考虑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过程与效果的结合、教学与教研的结合、质与量的结合,评价指标要具体、丰富、区分度较高,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信度。
4.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在职发展制度
教师成长是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发展历程。教师在职发展不仅包括有组织的在职训练,也包括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自我学习和更新视野下的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全过程。从教师在职发展的驱动力来看,一是教师自身内部驱动力下的自我主动性发展,另一是外界力量推动下的教师在职发展。
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应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在职发展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和保障来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同时应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进修、访学等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本论文为河北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管理制度现状研究”的结题,项目号为XSK1001009
参考文献:
[1]杨首,吴健雄.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创新性人才[J].高教探索,2005(6):49
[2]周光礼.学习自由的法学透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24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管理制度
一、高校教学工作量评价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绩效考核和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关注的焦点。18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简称AAUP)了第一份关于大学教师教学工作与科研活动关系的综合报告,为最初的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是,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里,教师工作量几乎被等同于教学工作量,高校往往仅以课堂教学时间来计算和测评教师的工作量,歪曲了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的本质。为此,AAUP在1969年了《关于教师工作量的声明》,规定美国高校教师的工作量由教学、研究和服务(Teaching,Research,Service)三部分组成,统称为教师的使命。教学工作量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时数,但是教学工作量的评价则可以依据课堂教学时数或者说课程计划数来计算。因为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不仅与课堂讲授时间或者面授课时数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使是课堂讲授教学以外的备课、批改作业、论文指导、实践教学等隐形教学工作量,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核算方式折算成相应的课堂教学时间。我国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高度关注教学工作量的评价问题了。教育部在1981年发出《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针对部属院校颁发了《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的试行办法》(教干11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规定高校教师全年工作量不得低于1680小时,也就是按照全年42教学周、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进行计算。试行办法将教师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两大部分,要求教学工作量应该占教师全部工作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余部分作为科研工作量。另外,关于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试行办法还针对教师不同的职称进行了区分: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年教学工作量按照教师承担的教学计划学时数的四至五倍折算;讲师则按照教学计划时数的五至六倍折算;助教则按照讲师的高限,即教学计划时数的六倍折算。试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是国家第一次尝试对全国范围的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对于高校教学工作量评价和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试行办法作为教学工作量评价量化分析的初次探索与尝试,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缺陷,还要在实践中面对来自高校各个层面的质疑,因此,试行办法关于教学工作量的规定在其颁布实施4年之后便被废止了。1985年教育部《关于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问题的意见》([85]教师管字004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对于试行办法中关于教学工作量的评价管理制度提出改革意见。一方面,意见规定各高校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要作定额要求;另一方面,意见指出,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可以多样,教育部不作统一规定”,各高等学校参照该办法,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学校岗位设置和定编要求,可以自行决定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定额标准和折算方案。意见颁布实施以后,全国各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了不同的教学工作量标准,从200标准课时到450标准课时都有,因校而异[1]。可见,作为教师工作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工作量一直都是各高校对于教师进行岗位考核、发放酬金、评定职称、评选优秀等工作绩效进行测评的基本依据。关于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任务,如果高校规定的标准过高,会导致教师的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时间被压缩,影响教师的业务提高和专业发展;如果高校关于教师教学工作量任务的要求过低,可能导致师资人员编制超额,增加学校超课时量津贴的支出,降低教师津贴的激励效用。因此,高校教学工作量定额标准科学合理的制定,既能促使教师保质保量的完成授课任务,又给教师留出时间进行业务提升和专业发展。
二、完善高校教学工作量评价管理制度的建议
各高校关于教学工作量评价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明确肯定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充分体现教师对于教学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成绩,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公平的教学工作量评价机制,这不仅有助于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和开展教学创新的积极性,也是高校推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一)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工作量定额标准第一,教学工作量定额按照标准课时为单位进行核算,同时取消对于面授课时的定额要求。标准课时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师投入在教学中的全部工作进行折算后的课时。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投入,不只体现在课堂讲授、组织课堂讨论、组织实验课程等这些显性教学工作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承担所授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备课,例如教学法研究、编写教案、教学进度计划;布置及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辅导、答疑;成绩考核,如期末考试出卷、批改试卷、报送成绩、论文答辩等;指导学生论文撰写、参加知识竞赛、辩论赛、创新大赛等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标准课时是对课堂授课和与教学密切相关工作进行统一折算后的课时单位,更能体现教师教学过程中显性工作和隐形工作等全部付出。第二,根据学科类型和课程设置制定不同的教学工作量定额标准。高校课程设置既有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还有各种各样的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程,同时各个学科之间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要求也各有不同。这就导致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我们不能制定统一的评价指标,而是要充分考虑学校课程设置情况以及教师所在学科的教学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工作量评价指标。
(二)构建教学工作量折算模型第一,教学工作量核算依据以及课时折算模型,以面授课时作为计算基础,考虑教学质量等级系数、授课人数、课程质量系数等主要权重系数,引导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探索性的课程赋予较高的课时系数,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创新和缓解高校课时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高校教师工作量包括多个维度的范畴,不仅涉及教师工作量完成的结果,更要重视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给教师以更大的创新和发挥空间。例如研讨式案例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相比于传统授课方式,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查找资料、备课、组织策划课堂授课,这中教学模式很有利于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推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应当对此类课程标准课时的折算给予更高的权重,以鼓励更多的教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活动。第三,将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参加知识竞赛、辩论赛、创新大赛等实践性活动纳入教学工作量折算范围。调查中发现,教师对于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折算问题反映比较强烈。比如各类学科辩论赛、知识竞赛、创新大赛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教师却要比传统课堂教学付出更多的精力进行辅导。因此,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获奖的,除了学院给予奖励外,也应该从学校层面给予相应的肯定,纳入到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范围之内。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教育管理 制度创新
高职教育于我国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前身多为普通专科院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院校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在发展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首先,各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学生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学校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各院校加大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结合实习单位、企业、实践基地等校内外机构,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并得以巩固,以求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其次,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以学生工作处为一级机构,管理学生的宏观工作,以各系为二级机构,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学校的管理目标,不断规范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如有的院校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试引进公司管理中的民主集中制,对学生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量化管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在完成学校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以实现人性化的教育管理。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各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仍面临不少难题。
1.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性缺失
经济发展对高等技能人才的需求使各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对此肯定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不足之处。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只是其适应社会的条件之一,能否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实现自我价值,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人生观、价值观如何。而目前,各高职院校日益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在学习目标上,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普遍较单一,因受到来自本硕博学生的压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学习目标亦多为实现就业。学习动力的单一使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能力不强,容易满足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其他知识的学习,致使文化素质不高。在个性心理品质方面,与普遍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遇到工作及学习中的困难时,容易自卑、失落,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并加以克服。
2.相关工作的师资力量建设薄弱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此,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尤其是对于学生在实习单位、企业等校外环节的教育管理,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软指标,与学校的建设发展关系不大,从而没有给予思想上的足够重视,进而影响到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将学校发展重点放在教学师资的强化上,将教育管理的师资队伍建设置于次要地位,使得这一环节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师资力量相对消弱的同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加之高职院校的学工教师日常事务性工作繁重,更凸显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环节的薄弱。除高职学工队伍数量上的不足外,其专业化程度亦不高。虽然大多教师为高学历,但缺乏对思想教育、心理学、职业规划、创业指导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致使很多教师难以应付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加之职务晋升、社会地位、待遇收入等实际问题,大多学工教师不能安心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各种因素的结合大大削弱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师资力量。
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普遍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共性,应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这一高度出发,结合各高职院校的管理目标,尊重高职院校的学生个性,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1.全方面、多层次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
经济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局限在一墙之园,而且扩大至各单位、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尤其是高职院校,需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指导全方面、多层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在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提升事业追求,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学习态度,以使其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除学校的教育工作外,还应结合企业、社会等校外组织,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学习企业的文化,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了解企业的创业发展史,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态度。
2.重视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高等教育队伍,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1]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学工队伍的任职、培养、管理多位一体的体制。在教师队伍上,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建立针对学工队伍的待遇、晋升、赏罚等管理制度,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一批“懂技术、善育人、上得去、留得住”的学工队伍。
三、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特点,其现状及存在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及各高职院校引起高度重视,并针对实际情况思考对策。只有重视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才能提升管理水平,这是解决高职生教育管理缺失的有效途径。[2]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监督;思考
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高职院校增强内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促使教学管理走向成熟和规范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建立健全科学、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征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种要素的集合,具体包括管理者、管理组织流程以及管理的制度、策略、方法、手段等。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教育质量管理有明确的目标。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明确教学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具有一套完备的制度和规范以及确保管理体系良性运行的机制,其目的就是要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质量管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动态管理。要根据质量目标,搜集不断变化的信息,科学调控管理体系的动态构成,使它处于优化运行状态,并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教学质量管理有完善的考核项目及指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学校对教学组织、教学活动、教风学风状况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组织和监控,有完善质量评价考核项目及指标。
4、教学质量管理有创新的能力。创新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动力。教学质量管理创新是指从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职能出发,在适应社会和经济要求的条件下,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动态的环境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从无序到有序,由低级组合到高级组合,由新的无序向新的有序的方向演化,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变革和创新,使之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建立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学院(系)构成的教学工作管理体系和由校长、教学督导室、专业建设委员会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管理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管理体系是指在院校最高层的领导下,以教务处为主形成的运转灵活、上通下达、有权威、高效率的教学管理系统。
1、教学工作指挥系统。健全的教学工作指挥系统,能形成整体一致的目标系统,遵循学校建设总体目标,编制教学改革计划和发展规划,确定学校各级教学管理目标,统一调动学校和社会各种资源为教学工作服务,学工作进程,实现各项教学管理目标。
2、教学工作的参谋咨询系统。它由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懂得教学工作、有管理专长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研究和解决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收集教育信息资料,了解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总结先进教学经验,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开展职业教育改革的课题药剂,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向校长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为校长决策提供理论信息。
3、教学工作的执行运作系统。教务处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行政机关,这个教学工作执行运作机构是否健全,关键在于教务处长。教务处长是校长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助手。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挑选素质较高,能力较强、有责任心的同志担任教务处长,教务处长应认真负责,主动协助校长工作,积极向校长汇报,让学校教学工作的运行走上良性轨道。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当前,随着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推进,高职院校都把教学质量的管理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但是,由于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十分复杂,牵涉的部门也非常多,如何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分工和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学生资源管理。学生管理的目的是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对各种不良倾向能自觉地抵制。学生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一是招生过程中的管理,这一管理的核心是把好新生质量关。二是在校学生的管理,主要是在加强学生人文教育的同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三是毕业生的管理,主要是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积极宣传国家就业政策,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调节毕业生就业心理,以提高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建立完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
2、高职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的高低,人才素质的好坏,取决于规范的教学计划,合理的教学组织,教学任务的妥善安排。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管理中应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高职院校各自的运行机制和特点,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来综合考虑。
3、高职教学过程管理。高职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实习、课堂讨论等。教学过程中如何一个环境的削弱和失控,都会给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加强管理。 对于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应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安排,由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一道进行。当然,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各自分工明确,要靠相互协助、相互支持才能完成。但总的来说,在目标和要求上是一致的,而且有的工作还需共同完成,不应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发得太清楚,否则会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4、考试与成绩管理。高职院校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好坏的了解,一般都通过考查、考试、实验、实习、实操等方式进行。教学管理者既要掌握平时考查、实验、实习等情况,又要对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方法和考场纪律等全面计划和安排,对试卷批阅与成绩评定提出具体要求,做到客观、公正、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程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要认真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不能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挫伤师生的积极性。
5、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工作十分复杂,要通过广泛的教学信息的收集,分析教学情况,做好教学工作的协调,明确教学评价目标,建立科学指标体系,坚持评价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教学态度的评价、教学能力的评价、教学和实验、实习、实训效果的评价,这些方面体现在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实习、实验、实训辅导及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等各个环节。
6、教学辅助过程的管理。教学辅助过程的管理是指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教学辅助部门加强服务,提高教学辅助人员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实训场所、图书馆、电化教学等的最大效用的过程。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监督要求和方法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监督的执行者在行使职责时,必须讲究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
1、认真组织执行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紧紧抓住主要教学环节,每次突出检点。学校检查组要与各院(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座谈,现场了解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将座谈中了解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个人反馈,督促有关部门和个人定期整改,对学生反映意见大、教学效果差的老师,建议学校给予停岗处理,并督促安排他们进行再学习,以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2、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每学期各级领导干部都按照学校有关制度要求,深入到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协调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坚持教学巡视制度,学校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都要定期到所联系的教学单位巡查教学工作。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要坚持每日对课堂教学进行巡视,对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
4、坚持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要通过建立健全“教学信息员”制度,收集学生对学校、院(系)的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意见及建议,公平、公正、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质量情况,做好教学质量调查工作。
5、坚持实行导师制。在青年教师队伍中设置导师,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高教学水平;在学生中实施导师制,关心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成熟与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指导学生构建适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监督的方法
1、注重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是指按照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其他行为,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和评判,用制度约束人。刚性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强调以完善的制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指导,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以非强制性的方式,使被管理者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成自觉行为。柔性管理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协调,有利于发挥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刚性管理是柔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完善、补充,刚柔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2、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监控与课外各教学环节监控相结合。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监督过程中,人们往往只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行监控,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作为教学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一是要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应认真检查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如备课效果、教案情况。三是要严格检查老师课后答疑辅导、作业批改、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等情况。四是要检查教师是否能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认真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既当讲师又当工程师。
3、注重理论教学监控与实践教学监控相结合。实践教学作为活动作为一个较为复杂及校内外各种因素的一个动态系统,它的运转不仅影响学生技能的掌握、教学质量的水平,而且关系到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教学成本的控制、社会效益的提高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高素质的适应型人才的主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个学校的招生、就业及发展。高职院校应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会,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努力创造条件,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在教学质量执行保证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质量监控,更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建立起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监控并重的教学质量执行保证体系。
4、注重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监控与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监控相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建高职特色的主力军。学校应将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列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即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同时,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5、注重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监控相结合。在教学质量执行保证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特别要发挥职业教育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优势。通过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柏昌利,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2]郭苏华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实践研究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阮俊等,高职教学督导的理论与实务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