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安全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安全管理方案范文1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石油以及化工生产对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危化品物流业的兴起主要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提供服务,同时也是现在物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危化品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国家对其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是非常重视的,虽然我国危化品每年的运输量大,发生运输安全事故的比例非常小,但事故造成的后果往往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做好危化品物流消防安全的管理与消防灭火措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
2.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析
2.1人员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从我国危化品物流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来看,绝大部分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中严重缺乏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事危化品物流消防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危化品的专业知识不是很了解,这方面的高端人才严重缺乏;二是从事危化品物流的工作人员门槛相对较低,很多从事与危化品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未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证书,也就是上岗证。有些从事危化品行业的人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2.2辆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在危化品物流行业中,车辆是最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危化品的运输车辆是其消防管理中的重点。但目前我国危化品物流中消防运输车辆的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没有对运输车流进行严格的管理,有的车辆并没有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要求就上路。还有的公司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运输车辆超载的问题,增加了危化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此外,危化品物流对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有很多物流公司的运输设备并没有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就直接承接业务,这就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3运输过程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由于我国危化品物流起步较晚,其消防安全管理并没有相关的行政立法,因此在运输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执行标准,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也没建立起来,这使得危化品运输的驾驶员与押运员的作用并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我国危化品物流还缺少与之相配套的应急救援体系,一旦事故发生,就会导致现场局面混乱,致使救援的速度、效率偏低,使救援没有在最佳时期发挥作用,后果不堪设想[2]。
3.危化品灭火措施分析
为了全面提高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灭火措施。我们针对消防灭火问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危化品物流中消防的预防工作;二是采取正确有效的灭火措施。
3.1预防措施
做好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相关单位应加大人才的招聘力度,做好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与日常培养工作。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危化品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认为因素造成的,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相关工作人员时,应制定出与工作岗位相配套的招聘制度,在招聘人员是要严格按照招聘制度进行。在员工入职前,必须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特别要强化与危化品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此外,培训完成后的员工必须通过公司考核才能正式录用;二是相关单位应不断修改和完善运输方式的管理流程。危化品物流也业朱亚平平是以运输为依托的,因此加强运输方面的管理对其安全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危化品运输企业在选着运输方式时,一定要对运输工具的性能进行择优选择,这样不仅能保证运输工具具备良好的承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运输工具的安全性。此外,还要做好运输工具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修复,以免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三是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应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施掌握危化品的物流动态。为了避免或降低危化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建立健全我国危化品物流管理的信息平台是必要的"通过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FIS)!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先进技术全方位监督控制危化品,实时监控危化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负责部门,一旦危化品事故发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处理,尽可能的降低危害和损失。
3.2针对性措施
为了有效制止危化品火灾事故,应根据危化品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灭火措施。
首先,针对气态危化品的灭火。通常情况下,气态的危化品都是通过压缩或者液化后储存在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再进行运输的。一旦这些气体泄漏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很有可能发生火灾或者爆炸。当遇到压缩或者液化气体火灾时,我们采取的主要灭火措施有:第一,千万不能盲目对火势进行扑灭,这样也容易造成外来空气中的混合物重新与泄漏气体发生反应,造成爆炸,是结果变得更加严重;第二在对火势进行扑灭时,应先把外源的火势扑灭并切断火势的蔓延途径,从而控制火势的燃烧范围,最大限度地对伤员以及被困人员进行抢救;第三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这是应迅速找到并关闭阀门,这样火势就会很快熄灭;第四若遇到储罐或者管道泄漏而关闭阀门无效的情形,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火势及泄漏口的形状大小,应使用正确的堵漏材料进行堵漏处理;第五当完成堵漏工作后,我们就可以扑救火灾了,扑救火灾可以使用水、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等,但储罐或者管道应用水对烧烫的储罐或者管道进行冷却处理。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第六通常情况下,完成了堵漏也就意味着完成嗯咯灭火工作,但有的堵漏工作并未一次性做到位,需要进行二次堵漏,这是我们应使用长的点火棒点火让其泄露处继续燃烧,以免周围潜在的爆炸物与其反应引起爆炸;第七,要对火灾现场进行密切的监视,一旦发生危险的征兆,要在第一时间通知灭火抢救的相关工作人员,让他们迅速撤离。危险的征兆主要有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
其次,针对液化危化品的灭火。在对液化危化品火势进行扑救是主要做法是:第一要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容器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第二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第三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第四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危化品物流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危化品安全输送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针对目前我国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其得到改善。此外,当危化品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火灾事故时,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扑救措施,将损失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吴悦. 危化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的消防救援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297.
物流安全管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从本质上来说,第四方物流系统是基于物流业发展的一个公众信息平台。通过构建第四方物流系统,支撑物流业发展对信息的综合需求,提高物流业运行的效率和综合竞争能力。第四方物流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行业的整体优势的重要途径。
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分析如下:
1.优化层
优化是整个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功能模块:物流方案的优化配置、供应链方案设计和协调咨询服务。物流方案的优化配置针对特定的一个企业,帮助企业实现与战略性的上下游伙伴企业之间相互分享宏观经济运行信息、市场供求信息以及物流与销售资源,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整合资源、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完善协作网络并提高控制、协调水平。而供应链方案设计主要是对不同的物流企业。协调咨询服务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也包括供应链运作咨询、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诊断、分析和建模、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探讨等[3]。在这三个功能模块里,协调咨询服务是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核心业务,要实施比核心业务需要大量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以及物流运营管理的实际经验。
2业务层
业务层实现企业运营的两大基础业务。第一基础业务就是直接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服务和生产制造企业客户的需求,具体来说包括客户服务完成方案设计后的跟踪服务。其目的在于针对方案在具体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及方案运营过程中的指导建议。服务针对客户的外包需求,包括国内外采购、运输、库存、财务分析、销售、包装加工、报关进出口等方面的服务。第二个基础业务包括客户业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物流综合信息和企业内部事务的管理。其中客户业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是通过对客户以及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事后评价来进行的信息反馈过程。
3接口层
接口层实现信息交换的重要作用。提供物流信息平台与外部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完善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银行部门,此外还可以包括保险公司、海关部门等的信息交流。接口层能够使得客户与平台之间信息交流的方便性、及时性。具体来说,接口层的务功能包括:
①客户物流服务咨询与反馈:客户可以通过接口层平台提交自己物流服务的具体要求。第四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对自己所掌握的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能力和自身能力进行分析,对用户的信息给予响应,主要包括是否有能力按照客户需求承接此项物流业务,以及具体解决方案的大纲计划等;②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物流指令执行情况:这是一种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物流业务指令完成情况的信息反馈,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可以在网上随时修改相关物流业务的完成情况;③客户物流业务完成情况查询:客户可以通过网络来查询自己相关物流业务的完成情况,包括是否已经完成或已经完成的程度。
物流安全管理方案范文3
1. 物流企业存在的风险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对有关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无疑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当前,我国物流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着下列风险:配送延时的责任风险,违反了jit原则,客户就会向物流企业索赔,物流企业就必须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由于物流周转的环节多,再加上货物丢失难以调查准确信息本文由收集整理,经常出现货物丢失或者损毁,物流企业难辞其咎;业务合作的风险,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实力完成整个供应链的运转,就需要委托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物流配送,但是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实力较弱、信誉较低,就会出现供应链被破坏的风险。仅凭一张运单,如果出现责任事故就很难划分责任、解决纠纷。(2)由于手工制单字迹模糊、信息系统程序出错、操作人员马虎等原因导致分发路径发生错误,使货物错发错运,给客户带来损失,客户可以依据物流服务协议中约定的“准确配送条款”提出索赔。(3)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减少损失而采取的某些救助或施救措施而发生的额外费用;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骗贷”和“骗取货款”的诈骗风险,都会给物流业造成重大冲击和经济损失。(4)不少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增值服务,在供应链运输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结算和融资服务,但是由于物流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服务意识,难以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与效率。再就是,物流企业与货主之间的应收账款拖期问题比较严重,造成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加大了经营成本和风险。
2. 物流企业领导者如何规避企业风险
peter l.bernstein在《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一书中说: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看法是,对风险的掌握程度是划分现代和过去时代的分水岭:所谓对风险的掌握就是说未来不再更多地依赖上帝的安排,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被动的。因此,物流企业领导者必须认真探析风险防范策略,做出科学的决策,规避企业风险。
2.1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
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机构有利于物流风险管理的制度化与经常化。风险管理机构是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与防范措施、方案的制定者,是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监控、防范、处置的运作主体,主要由财务、法律和企业主要业务单位的成员代表组成。
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疏忽和失职会导致服务效率的降低,甚至会造成生命、财产等重大损失。对此类风险控制是整个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障。因此,在领导干部中要责任明确,责权对等: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具体抓,负具体责任:其他工作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分管领导要真抓实干,做好细致的安排与责任落实工作,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做好衔接和合作。
2.2建章立制,实施规范化管理
严格的制度管理可以避免大部分风险,企业的安全工作必须有据可依、依法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因此,物流企业要在
国家《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整体构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服务方式对企业的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将工作中的责任落实到人,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自查、责任自负、隐患自除、接受监督”的管理要求,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和审核制度,实现物流服务的制度化管理,保证物流系统的顺畅运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
物流企业要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每集中查和抽查相结合: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有隐患要做到提前预防,及时清理“各级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填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安排探究解决一些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力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2.3提高信息分析能力,预防风险
现代物流企业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产业,信息手段越健全,信息反馈越全面,对确定因素的预防性就越强,信息处理能力也越强,物流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小。因此,物流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物流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投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认真研究分析各种信息,从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根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有效预防各类物流风险。
2.4创新风险管理机制,探析应对策略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阶段性、特殊性和相对性等特点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完全的避免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和防范。企业的决策者应清楚地认识到,要避免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要掌握风险识别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进行风险对策研究。
物流企业要引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动态物流安全管控检测与分析,通过风险因素分析,建立物流风险评价系统,决策分析系统,异常报警系统。从制度上引领企业走向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控制风险发生的概率。要对新型物流风险发生有充分的准备,增强物流安全与弹性,制订应变措施和应对风险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风险应变机制,以便在风险难以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企业有能力承担最坏的后果,将损失有效地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
2.5抓好资金流管理,抵御经营风险
在财务收支管理方面,要增加财务收入,节约财务支出,实现经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已达到尽快回收项目投资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可以与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让其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物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针对现代物流的物流金融和保险解决方案。
2.6增强法律意识,寻求合作伙伴
对于每一项业务都要经过反复的法律论证,保证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可行性。合同是防范物流风险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物流管理和运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制衡作用。因此,在草拟合同、谈判,直至签署过程中,物流企业都要选派谈判小组参与。谈判小组应包括物流主管、律师、公式财务顾问、风险管理人员等。在合同执行阶段,要确保有物流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依据合同对执行状况进行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物流风险。
物流企业要有较强的保险意识,对于可能发生风险的项目,应当投保分散风险。可以通过投保《物流责任保险》降低与合作的物流企业或者公司间的风险,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情况,附加盗窃责任保险、提货不着责任保险、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错发错运费用损失保险、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保险等。
物流安全管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潜在客户;物流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客户需求,通过市场细分之后对目标客户群进行清晰定位,由此来扩大其市场份额,确立潜在客户是企业扩大市场的重要阶段,通过对潜在客户需求特点的分析,极大提高了潜在客户转变为交易客户的可能性,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潜在客户管理系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系统背景
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挖掘目标客户是企业扩大市场的重要途径,对潜在客户价值进行科学分析是对客户持续跟进与否的重要依据。潜在客户群体中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客户,在面对这些差异性的客户时,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客户策略,以利于实现客户的价值的最大化,并且得到客户对企业的信任,这样才能使得客户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2 需求分析
本系统是基于物流行业背景下的潜在客户管理,因此了解潜在客户的特征,是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根据对实际业务流程的调研分析,潜在客户管理模块需要实现对潜在客户基本信息、价值评估、客户策略、客户跟进、需求方案以及客户分配和用户管理七大模块的功能。
3 总体设计
本系统功能设计基于物流行业背景下的潜在客户管理,因此结合物流行业客户服务的需求特征和内容,设计了整体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
3.1 功能模块
物流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潜在客户管理系统各模块功能如下:
(1)基本信息管理:本模块对潜在客户基本信息进行全面管理。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潜在客户信息、联系人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业务员基本信息的数据安全维护工作,操作人员可以在本模块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制定、更新、撤销和浏览等操作。
(2)潜在客户价值评估:客户价值评估模块根据客户需求来分析客户价值。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根据前期收集的潜在客户资料对潜在客户的价值进行评估,为客户策略制定工作提供依据。并且通过报表使企业更加直观的了解客户的价值信息本模块包括按运量、地区、行业等条件分析客户价值。
(3)客户策略管理:客户策略管理模块主要对客户策略进行管理,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对客户策略基本信息的管理,在与潜在客户沟通之后,按其需求制定解决方案。
(4)客户跟进管理:客户跟进管理模块为本系统不可缺少的模块之一,通过客户跟进管理模块能够及时的获取客户的情况反馈,了解客户跟进的主题,阶段,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等,主要用于实现:客户跟进的更新、创建、搜索、撤销等功能。
(5)需求方案管理: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对客户需求方案的管理,根据对客户情况的深入了解,不断的与客户进行沟通,依据客户的需求制定客户需要的方案,实现对需求方案的制定、更新、撤销、浏览等操作。
(6)客户分配管理:本模块实现对客户的分配管理,根据客户特点的不同为其分配最合适的业务人员,也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7)用户管理: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用户信息的安全管理,现用户信息的维护以防止被他人盗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2 潜在客户管理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根据潜在客户管理系统中的客户信息管理模块、潜在客户价值评估管理模块、客户策略管理模块、客户跟进管理模块、需求方案管理模块、客户分配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七大模块的协作关系,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3.3 潜在客户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通过潜在客户管理系统的建立,企业可以形成一套对潜在客户进行科学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以往对潜在客户管理中存在的客户跟踪盲目性、方案制定缺乏针对性、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潜在客户管理模块是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是物流企业对客户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并从整体角度进行系统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目的是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王鑫.浅析潜在客户的开发[J].中国商贸,2011(11).
[2]刘英.基于客户关系管理下的物流企业发展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02).
[3]陈秀玲.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设计[J].科技信息,2012(03).
[4]赵海兰.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客户分析[J].科技信息,2011(36).
物流安全管理方案范文5
一、本公司认证的目的及作用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管理标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通用性,体现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发展的思想。二体系标准分别立足于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这两个关键生产要素,利用PDCA过程循环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对我们企业以往管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通过体系认证,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不是体系认证的最根本目标。ISO14001标准、OHSAS18001标准首先要解决的是市场准入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是为了保护竞争的公平性而存在的。企业要在市场中经营,管理体系应符合这些标准的要求,这是最起码的要求。ISO14001标准、OHSAS18001标准的普遍适用性就是为此服务的。所以认证工作迫在眉捷,是我们目前管理工作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市场竞争的需求。我们要在市场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认证的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将我们的管理水平提升一大步。
二、体系覆盖范围:
(一)管理体系涉及部门:本公司所属的安全环保部、市场部、综合办、质检部、生产技术部、动力设备部、财务部等七个部门。
(二)建立体系类型:
建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整合体系;
三、体系策划方案:
为实现本公司确立的总方针、总目标,本公司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对体系内各部门所分解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控制,做好各方面的接口,从而使责任明确。
本公司的管理体系的关注点是各部门根据本公司的方针、总目标制定本组织的目标责任制和指标,在本公司贯标办的指导和监督下,各部门对本系统的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本组织内的指标,以达到确保本公司总方针、目标的实现,相互关联的各职能层次的体系之间,建立了信息交流,畅通的沟通渠道,达到了资源共享。
四、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果断决策,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贯标认证顺利启动
(二)准备充分,基础扎实,为顺利取证打下坚实基础
贯标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普及培训。在这方面本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贯标工作培训和内审员培训,使全体中层干部了解了本公司所有管理体系的文件要求,从而有效地组织部门贯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全体内审员了解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内容和步骤,从而有效实施了贯标工作的内部审核工作。
3、文件编制。本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文件编写,广泛听取和收集各岗位人员对本公司以往各项管理制度的看法和意见,再此基础上实施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撰写工作。在文件编制中,我们根据本公司下发的程序文件编写导则和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计划。经过二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工作。此后本公司又请咨询老师对所有文件进行逐条逐句的审核和修改,直至最后定稿。
4、体系试运行。3月10日本公司最高管理者下达体系运行令之后,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本公司正式试运行。为了保证试运行的效果,本公司对各部门进行了系统的宣贯培训,重点讲解了二个标准和本公司程序文件,通过宣贯培训使广大基层操作人员对标准和程序文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广大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贯标文件的各项要求,从而使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5、内部审核。在本公司管理体系试运行后,本公司组成了内审小组,于20**年7月底对各部门的贯标工作进行了严格的内部审核。从审核情况看,大部分部门体系运行情况正常,运行效果明显,但也有个别部门有关领导及岗位人员对贯标的认识还有不足,对标准的理解有差距,体系运行效果未达到规定要求。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很多同志对标准和程序文件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刻,审核共计开出了3不符合项。针对内审中反映出的问题,公司长和各副公司长分别召开会议,反复强调执行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严肃性和强制性,要求各部门针对内审中发生的不合格项制订出具体的纠正措施并规定了纠正时限。经过加工补课,第一次内审中暴露出的问题全部得到纠正。在第二次内审过程中,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不仅杜绝了严重不合格项的产生,同时一般不合格项也大为减少。
(三)重点关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及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的评价和控制
1、充分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
本公司的产品品种多,生产流程、工艺复杂,所以涉及到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较多,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的充分与否,对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控制能否发挥有效的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两者的识别的充分性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
(1)环境因素的识别:
A、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C、七种类型(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及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此方面是我们工作重点。
本公司的生产活动中资源和能源用量很大,还有粉尘、废水、废气、噪声、废弃物产生。所以必须加以控制,提高环境保护的功效。
D、环境因素的性质分析:有害、有益
E、应引起特别注意的环境因素的因果关系的考虑:包括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
(2)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关系到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确定,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及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因此,保证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A、渗透全方位安全管理的思想,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健康安全管理的缺陷”采用系统科学理论,在体系建立之初要求考虑所有作业场所人员的常规、非常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施,并分为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依据物理、化学、心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加以识别,以确保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本公司安全生产的管理状况
B、把事故、违规违法、安全检查等作为鉴定辨识充分性的尺寸,这次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包括了本公司和其它部门近年来发生事故的有关信息。
C、本公司将有实践经验、懂安全技术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小组采用调查表法和活动分析法组织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发放全体员工手中,予以补充、协调和完善。本公司的危险源在生产中大量存在的,通过全面识别,除火灾、爆炸等明显的危险源外,高温、机械伤害、触电、噪声、粉尘等危险源在这次辩识过程中也给予了充分识别。
2、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的评价与确定
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是目标指标制定的依据,也是控制的重要对象。确定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时我们从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及发生的频次和持续的时间,对环境破坏的可恢复性、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和所需费用、相关方的关注程度等方面加以考虑,采用的是非判断法、打分法。重大风险评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评价风险程度,二是评价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范围。评价风险程度是基础工作,其对象是在某一具体作业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所涉及到的具体风险,我们采用的方法为LEC法。评价风险的可承受过程是独立的任务,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法律义务即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3、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及实施管理方案
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并分解到各部门,针对环境目标制定环境实施方案,并落实实施措施,责任到部门,组织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实施效果明显。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通过评审计划的充分性,编制及实施了管理方案。
目标的实施情况详见附件一,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详见附件二。
(四)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确保了贯标工作顺利开展
在贯标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职工的全员参与是做好贯标工作的基础,决定着今后体系运作的成效。在启动贯标认证工作之初,本公司领导就决定贯标认证培训全员化、文件编写部门化,程序指导业务对口化、贯标责任指导部门化、体系推进专业化,这样就把本公司全体员工,各部门、机关各业务部门,体系推进部门通过“五化”牢牢的绑在了一起,使各职能部门都能在认真履行好主管程序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以大局为重,做好相关程序的配合、支持工作,避免了推委扯皮现象的发生。
五、取得成果
1、持续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降低经营成本及各类责任风险;
2、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形成信息沟通渠道,保证沟通有效进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改进与员工、客户以及相关方的关系,激发对于环境保护的承诺,并明确职责,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和生产安全风险,减少环境污染,满足客户及相关方的要求;
3、通过建立保障程序达成预定成效,今后将提供适当资源,以持续达到各阶段的绩效水准;
4、提高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提高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和国际贸易优势,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为本公司提高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助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使本公司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自愿行为,可为本公司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6、贯标以来,本公司各部门结合生产经营特点,普遍开展了以法律法规、责任意识为重点的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以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管理知识、风险识别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员工培训,以从业知识、岗位操作为主要内容的从业人员的持证培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7、加大了治理事故隐患力度,本质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1)源头控制能力增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逐步规范。
贯标以来,本公司加大了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组织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共辨识本公司级重大风险23个,重要环境因素6个,已建立档案进行动态监控。
(2)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各级领导亲自组织并带队检查安全已形成制度,班子成员都曾多次到现场检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今年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拨出专项经费,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专项和综合检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检查时,主要是查领导责任制、查思想认识、查制度建设、查组织机构、查培训教育、查设备设施、查事故隐患、查违章违纪,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各部门都立即组织了整改。
(3)完善应急预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各部门分类编写完善了应急预案,强化了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领导和人员对贯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尚有差距
有些部门领导和人员对贯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为没有必要,导致对环境管理要求不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还停留在体系运行前的水平。没有认识到贯彻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可以有助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预防,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取得走向国际贸易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没有认识到贯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宗旨,真正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没有认识到对环境因素、危害因素和过程的管理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的有力手段。
(二)对标准、体系文件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导致体系运行出现偏差
部分人员对标准要求和体系文件没有很好地组织学习,特别是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刚刚建立起来时,大部分人员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不了解,只是体系文件编写人员对标准和体系文件较为了解;并且有些部门和人员对贯标工作长期不入门,认识不到位;个别领导学习不够,对标准和体系文件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认为贯标只是个别人的事情;导致体系运行出现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不全面、细致,没有完全掌握辨识的方法,没有弄清楚危险源的定义,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描述不准确,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制定的管理方案,尚未理解管理方案的编制要求,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技术措施,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法律法规的获取、识别和学习亟待加强。在ISO14001和OHSAS18001标准中,都将法律法规的获取、适用性评价、学习和更新等专门列为17要素之一,足以显示其重要性。由于存在怕麻烦、获取途径不通畅等原因,大部分部门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评价及学习工作存在明显不足。
3、能力、意识和培训方面急需改善。各部门对员工培训普遍重视不够,对各部门人员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没有真正掌握,操作技术、安全技能、法律法规等学习培训有的没有做、有的做了也没记录,与程序文件要求有较大差距。
4、安全环境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不符合标准及程序文件要求。部分岗位人员对纠正和纠正措施还没有真正理解,对不合格原因的分析不是十分准确,对纠正、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没有真正弄懂,对标准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前及实施后都要进行评审的要求,没有认真执行。
5、环境、安全运行控制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安全、环境是初次贯标,大部分岗位人员对标准和程序文件的理解不深不透,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缺少控制策划,控制措施制定的不全面,没有结合项目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措施,造成运行无准则、出现运行偏差。
6、记录控制仍显不足。部分岗位人员对保持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自己履行职责、开展业务活动以及相关体系要素运行等未留下足够的客观证据,与标准、程序要求有一定差距。
7、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岗位人员对过程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不能随生产阶段、工艺流程、施工环境等的变化及时进行识别、更新、评价,没有理解标准精髓进行动态管理。
8、过程策划不充分。部分岗位人员未掌握PDCA运行模式,任何工作(过程)都是从策划开始的,对过程输入、输出理解不透,造成输入不全面,输出可操作性不强、指导意义不大。
9、安全、环境过程监视测量方面存在不足。对PDCA循环中C(检查)阶段做的很不够,要么未检查要么检查记录欠缺,造成A(处置)阶段输入不充分,不能对策划的结果进行验证,无法根据验证情况对策划过程进行改进,造成PDCA不能真正循环起来。
八、下一步的打算:
针对两次内审所暴露出的问题,要求各部门必须按本公司要求限期整改。下一步为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化体系运行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级领导要积极参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
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齐抓共管是体系建立的前提,是推动体系前进的动力。在体系实施过程中碰到诸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划分、规范化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带来原有工作程序改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责任制考核的落实等问题时,本公司领导要及时主持召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各部门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积极配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部门完成各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基层各级领导要发动本部门员工严格执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参加危害识别和作业安全分析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活动,规范个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行为,鼓励先进,实现全员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
(二)大力开展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宣传和教育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只有使全体员工具备正确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思想意识和观念,并自觉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全本公司逐渐形成一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体系才能够很好的运行。
(三)进一步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使全体员工都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别是基层部门员工,他们是直接操作者,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对员工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四)继续抓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落实,严格检查考核
我们在体系运行的前一阶段,忽略了对体系的检查考核,员工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执行体系文件时产生偏差,导致文件和实际工作脱节,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重新走回了老路。因此,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机制,按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履行情况,严格做到奖惩兑现,确保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考核内容将包括部门年度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部门和管理人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兑现情况,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履行情况,基层部门年度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未能履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或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者的处理情况,员工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等。本公司将成立专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检查考核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部门、个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实行考核项目标准化、指标定量化、检查记录表格化,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签字确认,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部门、部门、个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业绩表现,对照年度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只有通过这些经常性的考核,才能及时掌握完成情况,把握工作方向,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五)进一步强化作业现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当前本公司几乎所有的生产、维修活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因素,强化作业现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将极大地推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作业现场管理各部门今后应突出以下几点工作:
1.强化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按照体系文件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组织员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所有活动包括:日常生产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工、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变更、采取拟定的纠正措施等;识别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评估风险度、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根据风险度大小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现场控制、管理控制、人员控制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风险,保障作业活动的可靠运行。
2.突出抓好检修过程中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检修活动因涉及人员广,危险点源多,交叉作业频繁,一直是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今后突出抓好检维修过程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为重点,落实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制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提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保证措施,并制定有关应急预案,特别是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项目,要切实落实好控制改进措施,以防止重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害和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对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
3.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监督。各层次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检查、通报,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七)继续开展内部审核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
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每运行一定时间,都要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审核,内部审核做为审核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本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还有哪些需求和不足,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并且可进一步督促员工自觉履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因而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强有力手段。
除内部审核外,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体系认证都是保证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本公司应根据体系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二)
市局(公司):
一、物流配送基本概况
二、物流中心组织构架
物流中心组建于20xx年8月,通过“三集中”、“两个主体建设”的改革,目前组织机构为4部4站(综合部、送货部、储配部、安全管理部、旺苍配送站、苍溪配送站、剑阁配送站、青川配送站)。并设置主任、副主任、部长(副部长)、站长(副站长)、综合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出纳员、保管员、配货员、驾驶员、送货员等11个工作岗位。全市共有物流员工108人,全部由物流中心集中统一管理。
三、ohsms运行情况
(一)围绕职业健康安全总要求,着力加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20xx年6月1日体系以来,我中心紧紧围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三个层次的体系文件中所涉及的规范标准,有计划、分岗位、按步骤地组织培训学习。一是组织物流本部全体人员以及配送站管理人员对《作业文件》进行了多次讨论学习;二是各部门利用周会和中心例行组织的培训时间对一线员工进行了分项重点讲解培训;三是围绕职业健康方针、目标主办了宣传专栏10期;四是对职业健康运行情况进行了考试测评。通过多种形式、各个层面的教育宣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开展氛围浓厚,岗位人员的理解和熟知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培训合格率100%。积极地推动了我中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顺利开展。
(二)围绕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规范开展配送工作,物流运行平安无事故
20xx年6月1日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实施以来,我们围绕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按照体系要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物流配送主要过程和安全管理工作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痕迹化、平安化。
2、突出加强了车辆、资金安全管理。物流中心是车辆、人员、物资的集中地,特别是车辆和货款安全,动态隐患突出,管理难度大。体系实施以来,我们突出强化了车辆、货款安全管理。一是规范了财务室、收款室的“三铁一器”,大力推行电子结算和银行取送款制度;二是安装了随车保险柜。三是制作了专用交款的铁皮箱并要求送货员在交款时必须与驾驶员一同将货款送到收款处;四是加强车辆的路检路查和收车的例检工作,杜绝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五是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配备车载灭火器、防滑链和随车工具等;六是制定相应的安全行车管理制度和车辆事故应急救援安全预案;七是落实了车辆收车后的钥匙存放地点,消除了驾驶员随身携带钥匙的安全隐患。通过管理的加强、体系的运行,目前我中心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资金被抢被盗事故。
3、纠正预防,持续改进。从20xx年6月1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以来,我中心对在4次内审和3次外审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迅速组织整改完善。一是对老化电源线路及电器设备及时进行了更换;二是坚持了用电线路的接、拆由专业电工进行;三是在仓库坡道处设置了醒目标识;四是添置了卷烟水份测试仪;五是对各类监视测量设备进行了检测;六是及时更新了部分送货车辆。保证了良好的车辆状况和配送工作的顺利进行。七是根据中心仓库的变更,及时制定了合理的出入场线路,并针对地震后中心车辆无场地进行例检的情况,联系了回场线路上的有资质的维修企业对车辆进行收车后的例检,签订了相应的协议,保证了车辆良好的车况。在整改纠正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查梳理,分析原因,对照物流中心所涉及的规范标准逐条逐款地与实际工作加以纠正预防,进一步加深了全员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并自觉主动地将职业健康安全要求落实到物流配送的各项工作中去,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得以实现,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得到不断持续改进和提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三)
公司自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至今,始终保持着有效的运行状态,其产品、活动及服务实现过程中,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均得到有效辨识与控制,各项管理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基本满足公司持续发展需求。现将体系运行情况及改进方面向评审组作如下汇报,并为管理评审决策输入可靠依据。
一、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建立情况
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
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方针是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包括员工代表),并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的,体现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三个承诺:一是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二是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三是做到预防污染的承诺,并且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框架。方针突出了安全、环保、遵规守法重要性,体现了企业的宗旨,融入了公司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从体系运行的情况来看,我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比较适宜。
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
今年公司共制定环境目标7个,职业健康安全目标4个,其中:
环境目标:公司废水、噪音、粉尘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危险废物交由具有资质的厂商定期集中处置。对于办公类能源消耗方面,由于改建扩等原因,正常的生产与办公水电消耗暂时无法统计、分析。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9月份公司无死亡、重伤事故发生,无火灾事故发生,新增职业病人数为零,发生轻伤事故1起,安全事件8起,刑事、治安案件1起。
通过以上数据,说明环境方面关于能源消耗方面缺失统计,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关于刑事、治安目标未完成,年轻伤人数虽控制在1人以内,但安全事件发生较多。公司将对明年能源消耗方面的目标重新调整并加强统计,对职业健康安全运行过程加强控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以及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内部审核情况
内部审核的有效实施,是评价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也是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必要手段。公司依据各体系覆盖部门所承担的条款要素,组织3个审核小组,于20**年9月22日至23日分别对公司高层领导和13个部门实施内部审核。
此次内部审核共开具一般不符合项11项,涉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素6项。提出34项改进项,并对上述不符合及改进项提出整改要求,截止10月10日,所有的不符合项已全部关闭。
通过审核收集的证据表明,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持续有效。其审核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对体系文件和标准的理解,也同时提高了公司内审人员审核水平与技能。
五、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通过今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公司的安全环保管理在以下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体系不断完善
公司今年成立了双体系认证工作组,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汇编》,质量安全部在年初安全责任书的基础上,制定了《20**年公司及各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运行当中,质量安全部对各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基本完成。
2、人力资源控制方面
3、职业健康控制方面
4、环境安全技改措施控制方面
20**年公司根据铁路工程机械供需市场发展需要,总投资9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18万元,对公司生产基础设施实施改建扩能项目。其中:公司投资450万元建成规范的底漆腻子室和整车喷漆房,投资35万元建成小件喷漆室,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漆雾粉尘满天飞的现象,使作业环境得到很大地改善,并且这些设备都已经通过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的环评;投资48万元新购4台10立方米先进螺杆数控空压机,该机特点节能、噪声低,而且在厂房外都设置了单独的空压机房,阻止了噪声对厂房工作场地的危害;过去各个车间使用老式无除尘装置的砂轮机没有粉尘回收装置,粉尘直接排放,公司把所有的老式除尘机全部拆除报废,投资3.7万元购9台环保型除尘砂轮机,等等。通过这些新项目的实施,体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思想,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采取了有效治理措施,使其能达标排放。
5、环境控制方面
为了更好验证其环境绩效,今年5月份公司委托宝鸡市环境监测中心对废水、噪音的排放进行环境监测,通过监测结果表明,公司工业废水和噪音排放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多年来公司未接到相关方投诉和市环保部门处罚。在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公司继续采用集中存放,统一处理的方式,避免二次扬散和资源浪费。在危险废物的处置方面,公司于9月份联系具有《陕西省废物经营许可证》的陕西宝润环保有限公司,对公司的废油桶、废油、废油漆桶等定期集中处置回收。
6、测量分析和改进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目前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持续有效。特提请管理评审。
六、提出几点建议
1、全面强化各级领导积极参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工作。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使其充分理解体系运行的真正意义,提升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完善奖惩机制,促使全体职工自觉参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
2、大力开展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宣传和教育。真正将公司体系化管理意识?观念灌输到每一名职工头脑中去,并自觉按照管理体系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习惯;
3、进一步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使其主动运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程序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4、加强动力、能源的管理和控制。基建设备部结合公司生产和能源消耗实际情况,制定公司能源消耗指标,并将指标分解到各部门,检查各部门能源消耗记录、台账,对各部门指标逐月统计、分析,确保国家及公司节能减排要求落到实处;
5、进一步强化作业现场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运行控制管理。今后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工作:
物流安全管理方案范文6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企业、运输车辆和操作人员等对象的自动识别与跟踪,实现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注册、充装、存储、销售、检验、报废等流程的分布式监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从而能够弥补传统监管方式在效率、实时性、可靠性、便捷性以及事故责任的可追溯性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液化石油气物流监管中,引入物联网相关的先进技术,实现对液化石油气物流过程的跟踪管理,督促供、用气双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管理新模式。所以,全面梳理以业务流程为主导的各管理环节并相互联动形成管理链,以及选择可靠的物联网技术产品和完成系统平台设计,对实现系统使用后达到预期管理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一、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液化石油气行业的应用现状
(一)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装置、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装置、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采集、处理、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网络系统,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展开。特别是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在身份识别和物流跟踪等方面应用得越来越成熟。
1.条码
条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条码标签可以制作在普通纸张、不干胶材料、塑料、陶瓷等材料上,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环境。
条码包括: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一维条码:在一个方向(普通是程度方向)表达信息,而在垂直方向不表达任何信息。特点是数据容量较小,最多30个字符左右,一般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条形码尺寸相对较大(空间应用率较低),且遭到损坏后便不能阅读。一维条码广泛应用于商品和物流管理等场合。
二维条码:在程度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形码。跟一维条码相比,二维条码容量大;可以存储文字、字母、数字等信息;具备防伪功能;识别速度较一维条码低;二维条码适合应用在一次性写入信息场合,比如身份证件、火车票证等。
2.射频识别技术(RFID)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应答器即是常说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的种类很多,通常根据其工作频率、供电方式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1)供电方式分类
无源标签:在标签内没有电池,数据传输时需要从外界获取能量。在通常状况下标签处于无源状态,当进入阅读器的有效范围内时,标签能从阅读器发出的能量场中获取其工作所需的能量,从而完成跟阅读器的信息传送。
有源标签:在标签内装有电池,标签工作的电源完全由其内部的电池供给,同时电池的能量供应也部分地转换为电子标签与阅读器通信所需的射频能量。
(2)工作频率分类
低频:工作频率范围为30kHz - 300kHz,典型的工作频率为125kHz、133kHz。低频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阅读距离较短。主要应用在畜牧业养殖跟踪等方面。
中高频或成为高频:工作频率一般为3MHz-30MHz。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高频标签一般也采用无源方式为主,阅读距离一般比较近。主要应用在电子车票、身份证件等方面。
超高频:工作频率为433MHz、860MHz到960MHz之间,超高频系统通过电场来传输能量。该频段读取距离比较远,无源可达10m左右。主要应用在供应链、航空包裹的管理等方面。
微波:常用的工作频率为2.45GHz、5.8GHz等。微波射频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多半为有源标签。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m,最大可达10m以上。主要应用在移动车辆识别(ETC)等。
(二)国内液化石油气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2005年8月1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气瓶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特联函〔2005〕658号),要求气瓶充装单位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鼓励采用电子标签等信息化手段对气瓶实施安全管理。
2006年至2009年间,上海市基于高频的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对300万个液化气气瓶和100万个危险化学品气瓶的身份标识,建成了一个基于高频电子标签的全市危险化学品气瓶安全监察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市危险化学品气瓶充装、检验、配送和使用的动态安全管理。
2008年开始,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着手开展钢瓶唯一身份标识应用研究工作。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采用一维陶瓷条码对其自有钢瓶进行了管理。截至2009年底,市液化石油气公司已经为70万个15kg钢瓶和5000多个50kg钢瓶安装了陶瓷条码,实现了对钢瓶的动态监管。
除北京、上海外,重庆、杭州等地也都陆续开展了旨在通过电子标签技术加强危险化学品和液化石油气气瓶监管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三)基于RFID技术的瓶装液化石油气物流监管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先前的物流系统选择一维陶瓷条码产品,主要是考虑条码成本低、耐高温(钢瓶检验高温焚烧后仍可使用),比较适合在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中使用。但也发现存在只能一对一近距离扫描,且条码损坏后无法修复等问题。同时,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转盘充装和整车运输等环节增加了人工扫码环节,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
这两年,随着RFID技术特别是超高频RFID技术的发展,伴随着RFID电子标签的大量使用,标签本身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基于超高频 RFID存储和群扫功能的优势,将其用于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成为最优。跟陶瓷条码相比,超高频RFID除兼有陶瓷条码原有功能外,还具有存储信息、防伪、实现远距离批量扫描等优势。
所以在系统方案设计中,考虑钢瓶在液化石油气供应和使用各环节中的载体作用,建立以钢瓶运行轨迹为链的物流监管系统。电子标签方面选用无源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工作频率在860MHz-960MHz,标签内没有电源,只有在阅读器的有效电磁场范围内,才获取能量,比较适合危险源管理;超高频电子标签具有读写距离远、数据传输速率快、可批量读取、识读率高,满足液化石油气钢瓶批量识读的要求。
二、瓶装液化石油气物流监管系统技术思路
(一)瓶装液化石油气物流过程
液化石油气由出产地输送到用户的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虚线中部分为瓶装液化石油气流通过程。
液化气钢瓶物流过程主要由“登记注册、充装、运输、销售、检验、报废”几个环节组成,主要涉及液化气充装单位、运输单位、销售单位、用户和检验单位等。其中充装单位居于流转过程的中心位置,与物流过程的其它单位都有联系,并负责钢瓶的登记注册、充装、定期送检和直接销售等工作,部分充装单位还会直接从事钢瓶运输。
(二)总体技术方案
液化石油气钢瓶物流管理系统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包括身份感知技术、位置感知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与信息和现代管理等技术相结合,基于对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管理的综合管理平台,利用构建的数据中心和运营商无线传输网络完成对钢瓶基本信息、充装信息、运输信息、销售信息、检验信息和监督管理等信息的采集,从而对瓶装液化气物流工程中的各方关心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的管理。
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如图2)
(1)感知层
本系统通过固定于液化石油气运输车辆、钢瓶上以及给操作人员的超高频无源RFID金属电子标签实现感知对象的识别功能。在各环节配备各类阅读器,实现对瓶装液化石油气物流的智能监管。
(2)网络层/监控层
系统中,RFID手持读写设备和GPS设备采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无线数据传输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在各个供应站点采用有线的方式接入到互联网中,和综合管理平台对接。
(3)管理层
数据通过网络层物理上到达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提供的软硬件系统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数据通过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统计,在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综合展现和服务。系统的各级用户都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访问。
2.数据采集
液化石油气钢瓶物流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手段主要管理以下各个环节的信息采集:液化石油气钢瓶登记备案、钢瓶充装环节、钢瓶运输环节、钢瓶销售环节、钢瓶回收环节、钢瓶检验环节、监督环节,以达到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运行安全的追踪、监督和管理(见图3)。
3.身份标识管理
为进行上述环节的管理,首先需要对液化石油气钢瓶流转环节涉及的相关人员和设备进行身份管理,包括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钢瓶运输车、车辆司机、押运员、液化气充装员、液化气用户。为钢瓶和运输车发电子标签,为人员配发工作卡,为用户配发用户卡。
此外,还需要为检验站、充装场站及其工作人员、政府监督管理人员配发相应的管理设备。
充装场站:建设充装控制系统,可以识别钢瓶电子标签,并根据钢瓶的充装进行控制。
押运员:手持PDA,进行装车扫描和销售的扫描。
检验站:手持PDA,进行检验过程中信息记录和电子标签的发放。
政府监督管理人员:配发手持PDA,在日常监督中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抽检和执法检查、对液化石油气用户卡抽检。
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前端各个环节采集的信息通过有线和无线的网络系统统一发送到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钢瓶充装使用、定期检验和安全管理的全过程远程监测和管理。
(三)关键节点管理
1、液化石油气钢瓶电子标签安装
液化石油气钢瓶在完成登记备案后,给钢瓶安装电子标签,记录钢瓶的基本信息,包括:钢瓶登记注册代码、钢瓶产品出厂编号、钢瓶出厂日期、钢瓶型号(容积)等基本信息。
该环节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对电子标签进行初始化信息的写入,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降低充装单位出现隐瞒情况、造假或修改信息等情况的可能性,保证电子标签初始信息的可信度。
2.钢瓶充装环节
在充装环节,充装控制系统首先验证钢瓶的身份信息,包括钢瓶是否在有效的使用年限内、有效的检验期内、钢瓶的产权信息;通过验证后,才可以进行充装。充装完成后系统自动将充装重量、充装员、充装时间、充装场站等信息记入钢瓶电子标签内。根据充装管理规定,充装站只能灌装本企业自有钢瓶或者托管至本企业的钢瓶。但实际上存在充装企业充装其他企业的不合格或超期未检验钢瓶的现象,一旦发生钢瓶泄漏,安全事故责任很难说清。通过电子标签技术对充装系统进行改造,将能够实现对充装行为的控制,从而避免出现混淆充装的情况。
该环节的控制将杜绝钢瓶混淆充装和充装非法钢瓶的现象,从源头上督促充装单位落实钢瓶安全管理和用户安全服务责任。
3.钢瓶运输环节
在钢瓶运输装车时,利用手持设备在钢瓶电子标签内记录运载钢瓶的车牌号和时间信息。同时在运输车标签上写入车辆所载钢瓶的信息和时间,如果与车载GPS联动,还可以实现对运输钢瓶车辆路线、去向进行监控。
4.钢瓶销售环节
销售人员用手持设备将钢瓶号和液化石油气用户的信息绑定。
5.钢瓶回收环节
工作人员用手持设备将判断钢瓶的产权信息,产权匹配后,将液化石油用户和钢瓶的信息绑定去除,并回收钢瓶。
6.钢瓶检验环节
钢瓶送至检验站时,检验人员用手持设备扫描钢瓶电子标签,得出钢瓶送检清单;检验结束后,检验人员用手持设备将钢瓶的基本信息写入钢瓶电子标签。
7.监督环节
政府监督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充装场站充装的钢瓶和液化石油气用户使用的钢瓶进行抽查或执法,发现不合规钢瓶,及时留存证据。
通过对上述环节的管理,可以实现钢瓶的有序管理;实现钢瓶的充装控制,只有合规钢瓶才能够进行充装,有效防止混淆充装和超装;实现钢瓶运输路线的监测;实现钢瓶物流过程的跟踪;实现政府监督的实时和自动化。最终可以实现瓶装液化石油气全流程监管和事故可追溯的功能。
四、总结和展望
按照上述方案建设市级瓶装液化石油气物流系统,可以为政府各部门、供应单位、检验单位提供一个安全管理的信息化交互技术平台,实现对钢瓶档案、运输、销售的自动化全过程管理,使充装单位、检验单位、使用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相互联系和沟通更便捷,大大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该系统也可以为液化石油气用户提供一个安全验证和查询平台,向液化石油气用户提供用气安全信息。
该系统在完成主要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为供应单位的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对钢瓶充装、运输、销售、用户服务等环节在线实时调度管理和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整体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系统基于物联网RFID电子标签技术,形成用户、充装单位、检验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安全管理的协同机制,钢瓶流转的各个环节的信息全部被及时、有效、正确地采集和记录,并且都可以进行事后的追溯与检查;该系统将为液化石油气市场搭建一个公平和合法竞争的信息化平台,使得违规企业的任何不良行为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监控和处罚,守法和诚实经营的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从而使市场秩序逐步良性发展。
本系统的实施和推广将更加有利于公平竞争和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也能够很好地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与服务水平。
瓶装液化石油气物流监管系统对于提高液化石油气行业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管理服务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必将引领液化石油气行业政府监管方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游战清,李苏剑.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于海斌,曾鹏. 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邴志刚,党琼,郝铭,刘媛. 基于RFID和WSNs的钢瓶综合监管系统[J]. 计算机工程. 2007.35(8):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