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范文1

【摘 要】高中学生正处于缺乏一定社会阅历、经验的阶段,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情感体系,极易受到社会不良观念的感染,因此,需要对高中学生加强情感态度教育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文章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物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118-01

物理教学活动是一项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使得学生们能够以正确的科学态度参与到物理实践活动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认知水平,而且还利于学生依据科学、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来对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概述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原则

1.关于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和谐发展的原则分析。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认知是情感态度的重要前提,而价值观是在一定知识基础上升华的信念,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均以知识为基础,而当前物理教学活动中,物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只注重物理专业知识以及应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以至于学生们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的时候,只停留于知识认知层面上,而不能拥有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与改革,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都是当今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的重点,将两者合理地融入到物理教学活动中,不仅有效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提高学生们综合素质与主板能动性的目的。

2.关于情感优先的原则分析。在上述内容中讲述到,认知是情感态度的重要前提,物理教师需要正确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其以良好的情感态度学习更多的知识,一般情况下,态度一旦形成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而指导与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因此,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物理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另外,情感态度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将会转化为一定的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态度是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情感态度是对学生进行培养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探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对策及建议

1.合理融入物理学史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有效对策。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学教师可以合理、科学地融入物理学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们能够对物理规律进行有效理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物理教学教师通过引入物理学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物理学科综合素养水平,从而使得学生们对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物理学科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物理学史的引入,是对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有效整合的重要有机体。

(1)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融入物理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物理学史,激发学生们对其提出不同的见解,并且也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是培养学生科学创造思想的重要前提。

(2)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融入物理学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是因为教学教师引入物理学史的时候,需要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认识与交流,从而通过合作方式对其进行探索与认知,由此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引入物理学史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人际关系。

(3)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融入物理学史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由于物理学史中记载了较多揭示世界奥秘以及探索历程的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从而使其自愿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进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4)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融入物理学史有利于学生们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由于物理教学内容均来自于人们生活以及自然环境,通过引入物理学史使得学生们能够对物理科学有力、全面地认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

2.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有效对策。在物理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物理实验,使得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对物理有了全面地认识,从而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本概念以及规律理论等,与此同时,学生们通过开展物理实验还能够培养其观察与实践能力,进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树立科学的态度,由此可见,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1)物理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某一行为的助推剂,而物理实验是指导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的重要桥梁,使得学生们能够在物理实验中揭示新的物理世界,由此可以看出,物理实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善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学生们通过物理实验能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从而对身边的事物、现象等通过科学方法来鉴证,使学生们能够拥有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除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将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原则进行了简单地陈述,并且将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对策以及建议进行了综合阐述,从而使得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培养。另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教育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物理教学课程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同福,樊素芳,袁超,周斌,宫长荣.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方允,吴福根.大学物理的拓展与应用——开设物理类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3]唐克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

[4]刘陇丽,李珺.对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策略的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范文2

一、情感目标的设计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我们往往把教育目标和目的混为一谈。实际上,目的是一个总的原则,目标则是具体的标准。空洞、大而不当的目标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恰当选择可理解、可评估的行为动词来明确地表述教学应达到何种结果,以加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可测量性。陈述情感教学目标一定要遵守情感目标分类层次的要求,属于哪一层次的,就选用那一层次的行为动词来表述。切不可自作主张,随意拔高,将教学目标设计成教师无法操作、学生无法实现的过高要求。

二、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神入”历史

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和人格的养成是无法从单纯的知识传递中习得的,必须借助形象生动的材料,在历史问题情境中亲身体验,才能理解、感悟,然后内化为个性品质。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使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借助多媒体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扮演角色体验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形成相应的历史感。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神入”历史,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氛围中,既能渲染烘托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客体的感受、理解、建构中,所生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必然真实、深刻而持久。

三、加强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

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认识现实。历史知识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一定的价值取向,所具有的情感教育因素绝不是外来附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发掘,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探讨,用历史的视野来观察社会与人。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恰当地联系现实,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联系现实不要牵强附会。只有那些比较重大并且和教材内容存在有机联系的现实问题或事件,才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联系。第二,联系现实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对现实问题的联系应该要言不烦,点到为止,切忌长篇大论,把历史课上成时事政治课。

四、加强质性评价,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发展性评价体系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全体学生发展为目标、以过程性评价为重点的评价体系。它可以弥补考试评价中的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考试中很难实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随着对学生历史学习评价内容的综合化和多元化,历史学习评价方法必然要走向多样化,从过分强调量化评价逐步转向关注质性评价,实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从实践上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量与评价,最好的方式是与考生有关人员,如教师、家长、同学、朋友的长期观察和交流,以及对被观察到的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信息进行可比较的、标准化的量化处理。

“历史学习档案”可以较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成才的历程,是一种可以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查的有效评价方法。它能够为历史教师提供其他评价方法无法提供的重要信息,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对学习进行持续性反思,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范文3

1.制度规定刻板,灵活性缺失。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有着本质性的不同,学生在进行大学之后将不再接受统一的教育,而是按照填报专业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但是就我国专业填报制度而言,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往往都是在高考结束后进行志愿的填报,部分学生根本对自己所报的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同时还有大量学生选择服从调剂,因此其入学后所学专业往往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特点、优势等都不相符,并且一些过时的专业,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带有着一定的困难。而大学管理制度明确要求学生入学后不可以再次对专业进行变更,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更暴露出了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刻板性。

2.忽视学生作用,违背素质教育。虽然我国素质教育一直倡导各级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并针对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内容,但是在大学教育中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仍处于被动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育教学的安排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且遵循着长期形成的教学套路,如果没有特殊教学要求,一般不会对教育教学的安排进行改动,因此教育教学的设定与学生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严重与素质教育相背离。

3.忽视评价作用,评价内容简单。就目前大学教育来看,其虽然具有着一套较为成熟的评价制度,但是该种评价制度主要以考试为主,通过学生的卷面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明显过于片面简单。同时,部分大学教师也并不重视评价的作用,没有利用评价指出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失去了一个增强自我认识,强化自我完善的有利时机。

二、从人性化角度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中的不足进行完善

1.立足教学实际,活化制度规定。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专业并不真正的适合学生,严重局限了学生作用的发挥,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也会造成影响。鉴于此,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一下柔性处理,改变传统僵硬刻板的规定,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转换专业的机会。首先,为了保障学生可以将有效的时间都应用在专业的学习上,转换专业应提早进行,一般应放在学生入学之初的一到两个月内,学校相关部门可以接受学生调换专业的申请。其次,专业的调换不能任意进行,学校应确定学生是否真正适合其所申请的专业。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进行考核,如果各项标准均达到专业转换的要求,即可批转。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学生更换专业的盲目性,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到其申请专业进行试听,与申请专业的教师进行交流,让学生更好的做出决定。

2.合理课程建设,丰富选课制度。目前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课程安排分为两种一种为必须科目,一种为选修科目。其中必修科目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而选修科目则内容比较丰富,涵盖了各个专业的内容。通过对专业内部课程安排进行了解,我们已经知道大学专业内部课程安排忽略了对学生需要的考量,因此很难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所以在今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专业内部课程安排上也可以引入选修课制度,将教学制度设立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再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以及专业的不同方向等,制定出一系列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既兼顾了教育教学的全面性,也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得学生可以将兴趣与学习结合到一起,得到更大的发展。

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管理 改革

1、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创办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几年前的普高热、升学热的影响,职业学校中又产生了综合高中,导致职业学校既不能向高校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又不能给社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

所以,要在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在自身教育教学管理上下功夫。只有制度的创新,管理观念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彻底革除不符合职教特征的赘生物,才能真正迎来职教的春天。

2、传统的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2.1按部就班的学籍管理制度

中职教育一直延用普通中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必须到学校完成3到4年的学业,取得毕业证后才能参加工作。

2.2中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职教学模式就是以文化课为基础,基本学习了高中阶段的所有文化课知识后,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这样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长,但文化课与专业所占时间基本均等,没有主次之分,结果导致学生既没有高的文化素养,又不能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

2.3课堂管理死板

传统的中职教育一直延用普通中学的教学管理体制,严格的课堂教学制,一般都是由老师讲,学生听。

3、新形势下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措施

3.1彻底打破旧的、僵化的学籍管理制度

职业教育其实是从教育到就业的过渡。一定要学生完成三年学业,未免过于死板。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就走向岗位,即使他还未完成学业?显然,当他需要时,他还可以从岗位上走进课堂,成为学生。应形成以学年为单位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学习制度,当然学籍保留应确定年限,最多不超过两年.这样,就形成了就业与学习的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3.2正确处理文化课与技能课的关系

文化课和技能课谁主谁次?就职业教育而言,明确“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那么,中职教育当然是技能课为主了。

但是,也不能将文化课完全删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是重中之重:而文化课则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职业技能培养的支持。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必须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要确定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时安排、资源配置上向技能课倾斜。适当减少文化课的课时数,各文化主课一周安排3~4节即可,将腾出的课时补给专业主课,或开设更多的专业延伸课程。以满足学生对技能学习的要求;改变校内活动以文化课为主的现象,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练兵:还有就是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机会,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文化课设置上要做到与专业课配套。编写和选择一些与专业课相配套的教材,比如说计算机专业,不开设普通英语,就给学生开计算机英语.难道不是更学以致用吗?再次,确定文化课的服务功能,比如,在中职学校开展《普通话》、《实用文体写作》、《礼仪》等课程。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将文化课内容重新设置。使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形成内在的联系。

3.3职业素质的培养

以技能教育为主导应该成为职教工作者的共识.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职业教育视为职业培训,更不能形成掌握了技能就是完成了职业教育任务的观点。因为,我们政府、社会赋予了职业教育更崇高的使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是作为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来的。此外,各种对企业的调查也表明,企业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所以。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化为培训.要充分抓住教育这一出发点,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3.4技能指导的实践化

多年从事职教的经验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了三年仍然不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训设备的不足和合作企业的缺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专业教学流于纸上谈兵,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一二年级没有安排实习项目,到三年级安排实习了,又缺乏教师指导.使得技能教育大打折扣。这样的办学模式必须变革。今后职业学校一定要建立与开设专业相适应的技能基地。实现这样的目标,模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近来多方宣传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由企业为学校提供技能实习、实践基地;但在相关政策未出台前,这种模式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追逐利润的企业无法承担生手所带来的损耗。另一种则是建成一种前校后厂的模式,在学校内部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学生实践基地。当然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多方投入,但是对于教学来说,后一种方案显然更为合适。无论如何,职业教育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无须再培训就可以上岗就业的技能。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种种要求,职业教育体系中众多不符合要求的环节、模式都需要改革,上述的四方面仅是其中一部分,好多题目还要做深入的研究。

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范文5

该同志十分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在其主持下,xx中学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制度:该同志组织行政管理人员进教室、进寝室、进食堂、进操场、进值班岗位,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实行日检查、周公布、月兑现奖惩制度,并组织开展“向学校推荐校园文化宣传优秀单位”、“向教师推荐优秀备课笔记”、“向学生推荐优秀作业”等活动。通过过程管理从而实现“小空间、大思维,小学校、大发展”的目标。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制度:在该同志的主持下,xx中学创建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制度,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推进新课程改革。通过组织备课评优、教学比武、专项教学研讨等活动来打造精品,有力推动了全镇的教学工作,镇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校本培训经验分别于xx年和xx年在全县作了典型经验发言和推广。

该同志带领全镇师生高举“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旗帜,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宗旨,依法治校,规范管理,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思想,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该同志坚持“德育为首不虚化”的工作方针,以建设优良校风为重点,以培养道德合格的人才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该同志以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形象为重点来加强师德建设。通过组织全体教职工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学习《师德规范》和师德典型事迹,开展系列师德教育活动,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组织师德评价与考核,塑造了教师的良好形象。以学生为本,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园电视网和校园广播站,组织学生每天收看新闻,定期收看爱国教育片、反纪实片等,同时利用国旗下讲话、班团活动、周会课,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理想教育。利用校园广播站,及时报到好人好事、新人新事。开展“环保助学”系列活动、演讲比赛、征文、文娱汇演等活动,既陶冶学生情操,又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每天利用放学时一日道德评价时间,规范了学生言行。通过教师制订“潜能生辅导计划”、落实辅导措施、“一帮一”结对、写表扬稿等形式,在潜能生转化方面效果明显,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达100%。

经过该同志扎实的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xx年,xx中学在初中毕业会考综合评价中获全县前十强,学校被评为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校本教研先进单位、为普通高中输送合格新生先进单位、乡镇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

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特点 教学管理 现状 建议

一、引文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再加上“终身教育”思想日益广泛的传播,我国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劳动者,这样才能满足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的,依靠传统的全日制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因此,作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便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为社会招揽优秀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

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是指管理人员按照教育方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与教学有关的各方面人员的活动,旨在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完成各种教学任务,从而实现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对象是成人,因此与普通全日制学校的教学管理对象不尽相同,对成人教育的学生进行教学管理时,必须考虑到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因才施管,这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特点

客观、全面的认识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是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其特殊性,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学管理。

1.学习动机和目的各异

成人教育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他们来自社会上的各行各业,背景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一部分学生进行学习是为了接受更多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以应对时代提出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部分学生是受社会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在获得职称方面得到更大的机会。

2.文化基础差异大

成人教育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差异很大,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是中专或者高中毕业多年,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所学知识不能应对工作的需要,因此再次入校,但是他们学过的知识已经忘掉很多;有的学生是高考落榜生,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好,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还有一部分学生原本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们的文化基础更加薄弱。由于成人教育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差异大,这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3.学生成分复杂

成人教育的学生来自社会上的各层各面,经历不一,年龄不一,他们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因此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是他们的集体意识相对薄弱,许多学生对于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规定不熟悉,对自我要求不高,组织纪律性不强,这些情况给教学管理工作者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难度。

三、存在问题

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对象具有一定的特点,但是在现实教学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学管理工作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特殊性,实行“一刀切”管理,这给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质量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

1.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几年来,我国的成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很多办学单位只注重抓招生,一年四季忙生源,教学管理工作意识淡薄,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另外,成人教育的教学对象是社会上的成人,他们有时会因为工作的事情等原因造成缺课,有些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为了保证自己学校的生源率而故意将考题泄露给学生,如此一来,学生的培养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2.沿袭普通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当前有很多成人教育办学单位在教学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没有针对成人学习的特殊性,仍然简单地沿袭着普通全日制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没有设计出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3.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低

目前很多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学历偏低,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对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特点认识不够深。因此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而且,这些教学管理人员基本上忙于调课、排课、评课和考核等工作,忙于落实教育部下达的教学计划等,基本上很难抽出多余时间钻研新的教学理论。

四、建议和对策

为了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对于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1.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

对成人教育的学生进行教学管理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培养、促进其成才。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服务意识,一切“以人为本”,从成教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出发,充分、全面的体谅学生的困难,尽量减轻他们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在管理方法上灵活多样,要为学生的未来负责,对其不良的思想风气及时加以纠正,对其出现的消极心态及时加以调整,鼓励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更好的姿态接受时代的挑战。

2.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健全、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促进成教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良好保障。制度不严格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就会失去一个奋发学习的氛围,所以教学管理工作人员要全力制定一个合理、规范、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另外,管理人员还要认真执行这些制度,将其落到实处。

3.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成人教育要想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必须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理论素质,建立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工作者要有意识的进行深造学习,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理论,分析教与学的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办实事;还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一套与人才培养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体制,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从成教生自身的特点出发,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围绕成人教育培养目标探索出一套合理、健康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样,我国的成人教育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杜以德,姚远峰,李醒东.成人教育发展纵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郭兴达,魏学文.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体会[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3]曲振国.经验与对话:成人教育的教学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