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学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教学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教学管理制度

班级教学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教师满意点;学院绩效点;民办高校;薪酬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7.09.243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建设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为了更好地发挥民办高校的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学校管理者必须综合考量影响学校管理的各种因素,充分分析教师的需求,以此作为学校管理的依据,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并具有可行性的绩效和薪酬管理制度。

1 研究对象

以14所民办高校专业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力求获得最具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本次问卷发放2519份,回收有效问卷2287份,有效回收率为91%。

2 研究目的

民办高校专业教师,是一个特殊性群体,工作岗位对教师的专业性、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专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强度,由于专业教师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石,在学校管理制度中针对这部分专业教师的薪酬管理设置还不够完善,一部分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不高,了解这部分教师的实际工作满意点,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工作空间与环境。

3 调查结果

3.1 影响民办高校专业教师满意点的因素

从回收的有效问卷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影响民办高校专业教师的工作满意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3.1.1 薪酬待遇

综合分析,薪酬待遇因素是影响教师满意点的关键因素。薪酬待遇包括工资、津贴、奖金以及住房、学校薪酬体系等众多方面。一方面,教师的衣食住行,都属于生活的基本保障。这些都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最低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会有更高的需求,而满足了这些更高的需求,才能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校管理来说,薪酬待遇就是满足教师更高追求、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最有效手段。薪酬体系的构建要依据科学、合理、公平的原则,通过构建科学、完善、公平的薪酬体系,达到激励教师不断进取,主动为学校做贡献的目的。

3.1.2 学院绩效

除了薪酬待遇之外,学院绩效也是影响教师满意点的决定性因素,绩效考核与工作压力、满意度之间有直接联系。学校绩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一旦教师绩效分配与自身的工作劳动投入不成正比,那么就会丧失工作的动力,形成工作倦怠心理,降低工作的满意点。

3.1.3 晋升进修

进修机会是教师实现自身继续教育,不断完善自身专业修养,获得更高职位,以及薪金报酬的主要手段。从高校角度分析,教师在学校的晋升机会还是有限的,一般都是以职称评定来实现的,而进行职称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待遇、薪酬方面能够更好一些。

3.1.4 同事关系

同事关系是影响教师工作环境的主要因素,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很高,同时也会表现出较强的工作意愿以及满足感。在高校教学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事之间的竞争增加,竞争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同事关系,进而造成教师满意点下降。

3.1.5 学术氛围

高校教师除了基本教育工作之外,还需要进行很多学术研究工作,因此需要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良好的学术环境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进而获得良好的科研成果,所以学术氛围是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要素之一。

3.1.6 领导与管理

人的行为受思想指导,不同的人其思维方式也不同,学校领导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其管理方式受其思维支配,不同领导,管理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学校的组织气氛,以及教师行为。从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教师对学校、工作上的意见,缺乏表达的机会,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得不到重视,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了满意点的增长。

3.2 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专业教师对当前该校工作满意点的因素统计分析总结,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影响专业教师工作满意点的因素中,薪酬待遇与学校绩效的不满意比重最大。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师都认为自己的劳动付出与所得不匹配。

4 构建基于教师满意点和学院绩效点融合的民办高校薪酬管理制度

4.1 合理设置绩效薪酬结构,平衡好稳定与激励的关系

民办高职高专专业属于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类专业的教师薪酬绩效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联系更加紧密。从目前民办高职高专专业的整体来看,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是专业教师的三大职能,因此,学校在制定绩效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师满意点因素,以及专业特点制定内容,确保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以及学术研究工作中。我国现阶段施行的是“定岗定编”的薪酬分配管理机制,根据高职高专专业的特点,其所获得薪酬待遇以及绩效报酬应该相对高一些,在教师的薪资结构中,学校要划分好固定部分与可变性部分的比重,同时学校还需要结合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自身的情况进行绩效薪酬的制定。可以将研究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机制背景,能够无形中起到鼓励教师开展研究项目,同时还能够达到激励教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目的。

4.2 实施“宽带薪酬”,拓宽绩效薪酬激励的模式

所谓“宽带薪酬”,就是改变过去等级层次的垂直薪酬结构,而是采用扁平的,跨度小的薪资结构,这种薪酬结构既保障了不同专业教师薪酬、绩效之间的差异性,也能够平衡大跨度薪酬差异所造成的不合理问题。但是,总w来说,这种绩效激励模式缺乏一定的竞争力,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可以通过调整薪资结构进行绩效组成,建立弹性管理构架,强化工作过程管理、学术职业的吸引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构建更具激励效果的薪酬管理机制。通过设立学校内部优秀专业教师奖、科研新秀奖等多种方式,拓展教师自我实现的平台,同时在职称评定方面,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关键岗位,提高有效待遇,提升教学与人才培养在绩效评价中的权重。另外,针对个人绩效薪酬的问题,要向团队式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过渡,要以参与者的实际共享以及研究成果为依据,尊重每一位参与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体包干式考评,对创新团队薪酬与津贴进行一定的补贴,体现个人薪酬与团队薪酬的整合,提高团队合作的共同收益。在上述基础上,对绩效薪酬进行分解,包括基础性绩效薪酬、奖励性绩效薪酬以及特殊薪酬等方面,改革后的绩效、薪酬管理机制,应该更具灵活性与稳定性,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

4.3 考虑个体特性,做好教学科研的分配平衡

高校教师作为高层次人才群体,有着强烈的自我价值追求与职业发展期待。作为独特的群体,高校教师有着多层面的追求,其职业满意度的组织因素不是薪酬福利,而主要是学术工作的自主性与激励性等。与此同时,不同的教师因为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对自身的定位是不同的,因而对自我实现需求维度也存在着差异。就同一个体而言,因人的知识生产和创新能力受生命周期的影响较大,特定的年龄阶段是其科研创新的高峰期,科研产出会较多。高峰期过后,虽然学术成果创造力可能有所下降,但既有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仍会给学校带来相应的收益。这种个体性差异也是绩效薪酬制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在绩效薪酬的制度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分配权重,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其潜在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发挥和运用,以保证办学目标的实现。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量相对来说要大一些,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更多地加强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评价,但也要使高水平的教师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教学工作。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更多地加强对教学工作、专业技能的评价,但也要激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另一方面,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化,要结合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将教师岗位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制定系统化、精细化的教师岗位评价及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差异化、多元化的薪资体系。为了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一些重点大学已经开始了先行先试的探索。就目前来说,主要存在的分类模式有:两分法,如厦门大学分为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并重型;三分法,如西安交通大学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五分法,浙江大学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型、团队科研/教学型。虽然不同的模式都尚处在探索阶段,但实行教师分类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管理效能,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高校和教师利益双赢的必然选择。

5 结 论

在研究专业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过程中,发现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两点就是薪酬待遇与学院绩效。由于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在教师的薪酬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是不对等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都比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结合本文分析的结果,积极完善和创新薪酬绩效管理机制。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民办高校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学校主要的人力资源,必须为其提供公平、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与奖励,合理制定薪酬待遇,这样才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成就感、自信心以及动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民办高校的相关管理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毕妍,蔡永红,王莉.教师薪酬满意及其对教师绩效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5(18).

[2]蔡永红,梅恩.美国中小学教绩效工资改革的沿革、特点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8).

[3]徐艳丽,龚雪.高校教师现有薪酬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11(10).

班级教学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项目管理;高校教学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从我对我国最近几年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调查来看,通过查看一些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最终我认为我国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演变过程和实施因素以及它最后的呈现结果,效果不甚理想。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我国高等学校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很不适应。这就好比我们经常说的鞋子与脚的关系,脚大了或者鞋子大了都不合适,学校在实施这一教学管理模式时,学生并不会感到很舒适,教师也无法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这也影响了教学的最终质量。这对于高校这一座人才培养基地来说,是不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立足的。例如,从学生的自我管理这一方面来讲,很多大学生都无法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提升,依然还处在教师监督的意识模式。又如,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高校的教师多是“上课——下课——回家”的模式,对于学生的疑惑和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造成问题的滞留。由此看来,教学管理制度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只有这两种方面彼此相适应,身在其中的当代大学生才能有所收益,也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项目管理视阀下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负责人对教学管理控制意识不足

从管理意识上来看,高校负责人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一些盈利目的高于教育目的的学院。很多高校都把关注点放在了实际的教学内容上,主要强调学生的技能获得和知识提升,以就业为最主要的教学目的。而并没有强调教学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在教学设计、任务以及管理系统管理上缺乏意识,同时没有明确地规定教师的教学义务、学校的管理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就容易造成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缺陷,无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学生和教师。

(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方法较为传统

从当下大多数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来看,模式较为传统和老旧,没有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因为目前的教学管理主要是针对教师来进行设计,比如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等都是根据教师的工作现状来制定的,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加以调整。另外,很多高校也没有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化设施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情况以及师生之间的看法和交流。

(三)学生自我管理力度不够

学生自身的包括德,智,体,劳在内的各项素质都不同,而高校要用管理精英的模式来管理大众教育,但显然,这样的方法是很不合理的,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不足,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观念转变上,从而影响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针对当前问题,如何有效地加以完善

(一)强化高校教学管理意识,做好管理前提

如今,我们显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不同于父辈们的时代,考上大学并不等于以往的“鲤鱼跃龙门”,也就是说,进入名校不能给学生的将来带来优越的生活环境,如今的大学也不能向学生保证以后,但如果学生们所念的大学能有一个良好的、与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会做人,掌握知识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不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需要管理者意识到高度管理的重要性,这是保证企业或者高校正常运转和长效发展的前提。对于高校来说,在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时,需要充分地考虑教师之间的团队建设,教学任务人员分配的问题以及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才能够保证教学管理质量的平稳上升。

(二)以项目信息化带动教学管理

第三次科技革命犹如一道和煦的春风,慢慢地吹拂过教育领域,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网络化教育的发展,打破了先前那种单纯的封闭的,以面向教学和班级授课为主要格局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开放的,广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个别化和自主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同时,科技革命带来网络技术的革新,让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远程教育,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网络学习,开展跨校选课,跨校乃至跨国进行深造,完成学业,这些都在科技的推动下成为现实,而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先进的教学管理体制显然符合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发展新的需要。

(三)以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这也牵扯到了一个制度变迁理论,我们也可以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制度建设与之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可以让学生进入学校高层,让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可以被学校充分接受,也能使学校决策充分反应民意。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监管,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项目管理的视角下来分析和探讨了当下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根据其存有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完善措施,以此促进高校整个的教学管理,使得学生在更加合情合理的环境下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中国高校的教学管理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通过教育机关,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缺陷和不足会越来越少,从而将其成为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刘惠玲.项目管理思维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探索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4,(04):136-137.

班级教学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教学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76-01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对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情况和规律。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心理教育和心理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明确受教育者在教学的影响下技能、知识、个性发展等因素的形成特点以及变化情况。

二、高职教学管理中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必要性

(一)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作用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的疏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就社会现状来说,对高职院校存在普遍的偏见。由于这种偏见的存在,使得高职教育在政策支持、建设环境、教学设施等各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加剧偏见的形成和对学生的不利影响。[1]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忽视使得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学习状态,加剧了高职学生的自卑感和自我认识的偏差。多方面的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和自我认识偏差的压力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急剧增加,心理问题多发。

(二)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由于高职教学管理难度在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的影响下不断增加,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提高。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来源范围不断扩大,职业学校中专毕业生、高考低分考生等都被录用到高职院校中,学生在心理素质、文化水平等方面的整体水平不高。[2]长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使得他们对自身的学习信心不足,从而产生消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这一系列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的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将教育心理学应用到教学管理中来,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疏导,为教学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保障。

(三)对高职教学管理的指导作用

在教育心理学的形成的过程中,结合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种理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对高职教学管理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对高职院校教学的管理,不仅是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对老师的管理,同样,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老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认识提供了帮助。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使得老师能够对专业课的设置以及教学的手段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对学生的了解方面,教师能够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的措施。

三、加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应用的策略

(一)加强心理健康建设

1.建立心理咨询室

不同的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心理发展状况也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引导,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疏导并解决。重要的是,心理资料属于个人的隐私,学校在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隐私的保护,以免出现由于隐私泄露引发的其他管理弊端。

2.开设心理健康课

心理课的开设,可以更直接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教学生一些自我积极心理暗示和心理疏导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进行自我疏导,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时候,能够寻求正确的宣泄方式,从而使得学习效率提高、对生活的热爱度提升。[3]

(二)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

高效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从而带动班级管理的实施;另一方面来说,班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使得学生的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不断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和自觉遵守管理制度的主体意识得以增强,从而降低高职院校对教学管理的难度。

(三)制订教学计划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计划的实施。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现状和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统筹考虑和科学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不断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降低管理难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作用,不断完善和改革高职教学管理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陈玉军.略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11).

班级教学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改善;高级中学;教学管理

一、高级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的高级中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一方面要求教师和学生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又以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教师和学生,这就造成了较多管理问题的出现。

一是重视行为管理,轻视交流传递。很多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一些学校要求各科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甚至两周备课;一些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在每天学生上课前必须到班级或在自己没有课时刚性坐班;一些学校对每一次的测试结果都让任课老师填写总结报告。过多的层次、过死的职责、过细的职能禁锢了教师的思维,限制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遇到难题,不是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学校的管理者。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的方式传递信息,轻视交流传递,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合作。

二是重视数量管理,轻视质量效果。 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要看所教学的班级的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看有几个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要看写的教案厚不厚,写了多少页,看笔记抄了多少字,字迹工整不工整。教学管理干部年终写总结,大多要数一数自己这一年组织了多少次评优课,听了多少节推广课。这些教学管理者将不能量化的也要量化,将不该量化的硬要量化,使教师们产生了抵触情绪。还忽略教师的个性作用,用一个模子衡量教学行为,例如在备课组活动当中,实行统一要求,忽略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晏,忽略了不同班级的学生层次。在备课中要求了解学生对旦知识的掌握情况后却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心理、情感、态度的影响;推行滟一的课堂评价标准,凡上课就用这个标准衡量,把所有教师的教学怜想绝一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上面,过分重覆标准规范,把教师的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个性能力的内在因素与教学行为分离,而教师成为了用规定程序统一标准的学生的机器。

三是重视传授知识,轻视全面发展。

当前课堂教学的模式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轻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而轻视“学”,限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轻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轻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轻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认识能力培养而轻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而轻视学生的综合评价。

二、改善和创新高级中学教学管理的举措

针对以上高级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和创新高级中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新举措,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要明确教学管理中各自的职责。

对教学起到直接管理职责的各级领导,务必要明确各自的职责。负责教学管理的校长,就要明确教学理论,了解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能对教师做出质量较高的教学评价;协助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务主任,就要及时提出问题,有效组织听课和教学检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教研组组长就要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指导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各年级组长就要负责督促学生进行学习,有目的地教育管理学生,帮助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既焖昭教学管理,就要深入到教师授课的课堂,对其进行常规管理。

对教师授课的教学方法、课堂突况的处理能力、作业的批改情况以及是否迟到、早退等等一系列有关课堂教学的行为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处理意见,随堂给出教学改进方案和建议,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该是为此而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要落实在教师对学生的培优补差方面。教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应该重点培养,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对学习成绩稍差一些的学生则应该补其知识,教其方法,增其信心,使这样的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前提下,树立学好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2.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

因为教学内容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必须随之而改变。教学过程包括多个环节,在教学过程的指导方面,首先要以教案为突破口,在改革教法上下功夫,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让新思想、新观念走进课堂,注重教案的创新性。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者应该把教师的教学反思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之中,让教师上完每一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写好教学后记并附于该节教案之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同学科进行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方法。还要指导教师个人应写好授课按月总结,分析一个月来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上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有哪些突出问题等,制订出下一个月的改进方案,提出自我奋斗的目标。期末将每个教师的教学后记收集起来展示评比,对教学后计有创新、有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应予以表彰。

3.要提高教学管理者的创新性意识。

教学的创新要求改险陈旧教学管理制带,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引导、支持和保障,而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又会促进和深化教师教学的创新,使教学创新不断发展。教学管理者不仅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而且要将教师不自觉的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这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来完成,必须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来实现。

班级教学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成人;学历教育;管理

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人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分支,是以成人教育系统为对象,为贯彻国家的成人教育方针政策,执行成人教育法规,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连续活动。成人教育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有脱产和业余形式,在具体教学形式上有面授、自学、远程教育等形式。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在我国很普遍的,大多数学校都开展此项工作,它可以使学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职学校成人教育的学历层次一般有本科、大专、中专三种层次,本科、大专主要与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联办,尽管不是国家提倡的,但客观上由于节约学生成本,市场是很广扩的。中专层次主要面向农村培养在职人员。

1. 中职学校的成人教育管理机构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尽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已有较长历史了,但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成人教育管理机构,相关工作大多由相应职能科室承担,但职能科室主要是承担全日制学生的管理工作,因而成教工作成了这些科室的附属工作。这对教学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等都造成困难,甚至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因而,成人学历教育管理在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规范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成人教育的管理机构不一定像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一样,有较多层级管理机构,但必要的管理机构是要建立的。首先要有校级领导分管,其次要有专门的科室负责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再次就是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只有机构健全,职能明确,才是搞好成人教育管理的关键。

2. 中等职业学校成人学历教育的特点

(一)学历层次多 中职学校成人教育的学历层次有本科、专科和中专三个层次,各学历层次的学生进校的渠道不同。本科、专科通过国家成高校入学考试,由高校办理录取手续入校,此种形式名职学校相当于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点。中专层次主要是培养基层在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通过任何考试手段,一般是由项目承接机构组织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招生入校,与普通中职学生一样实行学籍注册。

(二)联办机构多 成人学历教育有学校自主招生的,但学生数量有限,与其他机构联合办学的学生数量较多。大专和本科主要与高等院校联办,中专层次较为复杂,有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其他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由于不同联办单位学生来源不同,目的不同,管理要求有差异,在管理上带来的问题相对较多。

(三)专业多、各班级人数差异大 各中等职业学校一般都与高校联合办学与自主招生相结合开办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数量比较多,专业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但有的专业、班级人数多,有的人数少,甚至有的专业、班级一个级只有几个人,因此有时一个班有100多人,甚至200多人,有时有的班级只有几个人,给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都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3. 中等职业学校成人学历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学生学习目的不统一 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来学习的目的多种多样的,多数学生是因为晋升职称、晋升职务和晋升工资的需要,目前也有相当一部份年龄较小的学生是因为求职的需要,只有极少数学生是为了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由于学习目的不同,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也就不同,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不同。

(二)成人教育学历文凭社会认可度低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国家成人教育管理混乱,社会教育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降低教学质量,使成人教育文凭含金量下降,造成目前社会对成人教育学历认可度越来越低。现在国家对用成人教育学历参加各种考试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有的晋职、晋升也受到限制。

(三)学生工学矛盾突出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解决起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来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中年人,已经拖家带口,在单位还是业务骨干,一到脱产学习就问题多多。有的单位支持不够,请假困难,或是工作岗位特殊无法脱身;有的身怀有孕、临产或在产褥期;有的家庭有特殊事务等,总之都是不能正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和考试。

(四)没有专业成人教育教师 无论在高校还是在中职学校,成人教育的教学工作都是由全日制教师来承担,但教师主要精力是集中在全日制教学上,研究的也主要是针对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少顾及成人教育。教师在观念上也不重视成人教育,安排到教学任务就采取应付的办法,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4. 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质量

(一)管理原则

原则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管理原则是决定整个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运转的基础。成人教育管理原则是成人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和行动准则,是进行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从本质上说,成人教育管理活动是国家意志和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体现,因此我校成人教育管理活动所遵循的管理原则,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依据。为了实现特定的成人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学校根据不同联办机构的要求、成人教育规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共性、切实可行的、便于操作的管理措施。

(二)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制定较为完善的、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教学管理制度要根据管理原则进行,它必须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且要符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在制定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充分准备、多番讨论。管理制度至少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学籍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入学与注册、请假制度、考勤制度、违纪的处理与处分;二是教学管理规定,包括教师选派制度、教学计划、排课制度、教师职责、考试制度、教学督查制度、学生成绩管理;三是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学过程怎样进行评价等。管理制度规范了学校校对成人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学校内部本身而言,管理各部门和教师知道了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相当于“有法可依”。作为学生而言,他也知道自己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怎样学、怎样完成学历。

5. 讨论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势在必然

1、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师得到充分利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是在完成全日制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的,成人学历教育一般都安排在寒暑假,那段时间教学设备是闲置的,教师是休息的,因而不影响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充分。

2、学生就近入学,学习成本低 成人教育学生一般都是在职职工比较多,多数已成家立业,到省城或外地学习,花费高,而中等职业学校一般各专业在地区所在地就有,如能就近入学学习,成本则大大降低。

3、社会需求大 在职职工中低学历是普遍现象,而社会的发展对学历的要求较高,无论职务晋升、职称晋升、工资提高等都与学历挂钩,因而提升学历是这部分人的利益诉求。

(二)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规范成人学历教育管理

1、中等职业学校只能开办与学校专业相关的专业 中职学校只能利用好自身资源优势,培养合格的、有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社会效益。不能什么专业都可开办,不管有无实验条件、师资条件,只顾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审查办学资格,办学条件。

班级教学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教学管理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河北省特殊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学校数量不断增加;残疾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配备了年轻的师资力量,改善了教学条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但教学质量同其他省、市相比,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差,就业较困难,影响了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严重制约我省特殊教育的发展。

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1998)》指出:本规程制定的目的就是“为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省“十五”期间特殊教育发展总规划提出“积极推进特殊教育教育科研和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我省特殊教育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我省92%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调查,希望面对现状发现问题,通过分析和实践找到了一套教学管理模式,旨在为我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管理和政策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近120所,我们对其中的111所进行了调查,我们还分别同其中的24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了座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者概况

通过表1从整体上看,我省特殊教育学校校级管理者年富力强,多数都是普通院校毕业,储备了大量的文化专业知识和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但对特殊教学规律了解不够,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普教化管理。在调查中还发现教务和科研处主任中,有72.2%是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的,专业对口,且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下。这充分说明,我省特殊教育的发展是有前途的,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理者队伍。但由于资金、师资等因素的影响,日常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2.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调查特殊教育学校的情况看,有21所特殊教育学校根本没有任何管理制度,有的学校不坐班,不考勤,管理上放任自流。大部分学校在教学管理上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其中38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较完善,73所学校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但不健全。

3.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考核手段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竞争机制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省有78所特殊教育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内容单一,有的仅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有的县属学校甚至只凭期末考试成绩,有的以教师的出勤作为评估、考核教师的手段。

33所学校运用综合性的评估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估、考核。评估内容上,采用考试成绩和出勤,只有少数学校采用教师基本功比赛成绩、常规教学、公开说课等对师进行考核。

四、建议

1.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制定岗位职责,使各岗位分工明确;制定教师业务学习和教科研制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建立教师外出学习制度;还要制定奖励制度,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2.建立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1)评估组织机构。成立以主管教学领导为组长的教学质量检查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协调、落实评价工作。

(2)评估方案。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为出勤、教案、教学计划和总结等表格、作业批改、学生各种小组辅导、评优课、基本功比赛、学生考试成绩、科研等教师个人的客观表现。主观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三个部分。

(3)评估方法。教务处根据评估方案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汇总检查结果后,归入教师业务档案。

信息采集:①客观信息采集。教务处要将每名教师的出勤、各种教学表格及平时考核的原始资料保存齐全,作为每学期教学工作表现的一个方面。②主观信息采集。学生评价信息采集,评估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位教师进行评价。③同行评价信息采集,可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来源。④领导评价信息采集,领导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客观、公平、公正,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来源。

评价权重:

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果权重6∶4;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与领导评价权重4∶3∶3。

结果分类:综合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评估结果核查后,教务处填写《特校教师教学质量综合性评估表》,存入教师档案。评估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职称晋级考核的重要依据。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管理要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积极革新现代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项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能使特殊教育教学管理人性化、科学化,以达到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1998.

[2]河北省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改革发展的意见.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