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范文1

[关键词] 网络;安全威胁;中国石油;网络安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0. 035

[中图分类号] TP343.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0- 0062- 02

1 引 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业务灵活性、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弹性灵活的业务流程需求日益加强,办公自动化、生产上网、业务上网、远程办公等业务模式不断出现,促使企业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企业核心业务、数据上网,一个稳定安全的企业信息网络已成为企业正常运营的基本条件。同时为了规范企业治理,国家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内控管理提出了多项规范要求,包括 IT 数据、流程、应用和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然而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与日俱增,安全攻击渐渐向有组织、有目的、趋利化方向发展,网络病毒、漏洞依然泛滥,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特别是云的应用,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应用安全、虚拟化安全是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构建灵活有效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甚至是企业业务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 大型企业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赛门铁克的《2011 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9%的企业定期遭受网络攻击,71% 的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遭受过网络攻击。大型企业由于地域跨度大,信息系统多,受攻击面广等特点,更是成为被攻击的首选目标。

大型企业网络应用存在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1)内网应用不规范。企业网络行为不加限制,P2P下载等信息占据大量的网络带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互联网中的大量病毒、木马等有害信息传播到内网,对内网应用系统安全构成威胁。(2)网络接入控制不严。网络准入设施及制度的缺失,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插线上网,极易带来病毒、木马等,也很容易造成身份假冒、信息窃取、信息丢失等事件。(3)VPN系统安全措施不全。企业中的VPN系统,特别是二级单位自建的VPN系统,安全防护与审计能力不高,存在管理和控制不完善,且存在非系统员工用户,行为难以监管和约束。(4)卫星信号易泄密。卫星通信方便灵活,通信范围广,不受距离和地域限制,许多在僻远地区作业的一线生产单位,通过卫星系统传递生产、现场视频等信息。但由于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输,容易被截获。(5)无线网络安全风险较大。无线接入由于灵活方便,常在局域网络中使用,但是存在容易侵入、未经授权使用服务、地址欺骗和会话拦截、流量侦听等安全风险。(6)生产网隔离不彻底。企业中生产网络与管理网络尚没有明确的隔离规范,大多数二级单位采用防火墙逻辑隔离,有些单位防护策略制定不严格,导致生产网被来自管理网络的病毒感染。

3 大型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处于我国大型企业领先地位,在国资委历年信息化评比中,都名列前茅,“十一五”期间,将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列为信息化整体规划中,并逐步实施。其中涉及管理类项目3个,控制类项目3个,技术类项目5个。中国石油网络安全域建设是其重要建设内容。

中国石油网络分为专网、内网与外网3类。其中专网承载与实时生产或决策相关的信息系统,是相对封闭、有隔离的专用网络。内网是通过租用国内数据链路,承载对内服务业务信息系统的网络,与外网逻辑隔离。外网是实现对外提供服务和应用的网络,与互联网相连(见图1)。

为了构建安全可靠的中国石油网络安全架构,中国石油通过划分中国石油网络安全域,明确安全责任和防护标准,采取分层的防护措施来提高整体网络的安全性,同时,为安全事件追溯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网络安全域实施项目按照先边界安全加固、后深入内部防护的指导思想,将项目分为:广域网边界防护、广域网域间与数据中心防护、广域网域内防护3部分。

广域网边界防护子项目主要包括数据中心边界防护和区域网络中心边界防护。数据中心边界防护设计主要是保障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应用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区域网络中心边界安全防护在保障各区域内员工访问互联网的同时,还需保障部分自建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现中石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16个互联网出口的安全防护,所有单位均通过16个互联网出口对外联系,规划DMZ,制定统一的策略,对外服务应用统一部署DMZ,内网与外网逻辑隔离,内网员工能正常收发邮件、浏览网页,部分功能受限。

域间防护方案主要遵循 “纵深防护,保护核心”主体思想,安全防护针对各专网与内网接入点进行部署,并根据其在网络层面由下至上的分布,保护策略强度依次由弱至强。数据中心安全防护按照数据中心业务系统的现状和定级情况,将数据中心划分为4个安全区域,分别是核心网络、二级系统区、三级系统区、网络管理区;通过完善数据中心核心网络与广域网边界,二级系统、三级系统、网络管理区与核心区边界,二、三级系统区内部各信息系统间的边界防护,构成数据中心纵深防御的体系,提升整体安全防护水平。

域内防护是指分离其他网络并制定访问策略,完善域内安全监控手段和技术,规范域内防护标准,实现实名制上网。中国石油以现有远程接入控制系统用户管理模式为基础,并通过完善现有SSL VPN系统、增加IPSEC远程接入方式,为出差员工、分支机构接入提供安全的接入环境。实名制访问互联网主要以用户身份与自然人一一对应关系为基础,实现用户互联网访问、安全设备管理准入及授权控制、实名审计;以部署设备证书为基础,实现数据中心对外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服务器网络身份真实可靠,从而确保区域网络中心、数据中心互联网接入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一个稳定安全的企业信息网络已成为企业正常运营的基本条件,然而信息网络的安全威胁日益加剧,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是否合理有效一直困扰着信息化主管部门。通过借鉴中国石油网络安全域建设,系统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供其他企业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拥军. 浅谈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 [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12).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范文2

关键词:智能电网 信息安全 防护体系 可信平台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212-02

1 引言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推进,更多的设备和用户接入电力系统,例如,智能电表、分布式电源、数字化保护装置、先进网络等,这些设备的应用使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程度比传统电网大大提高,它们在提升电网监测与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数据与信息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比如黑客通过窃取技术访问电网公司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有可能造成客户信息泄露或数据安全问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因此,如何使众多的用户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使用电网的服务,成了当前电网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 电力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的关键问题

云计算技术在电力企业的业务管理中已经逐步得到应用,另外,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商业成本的降低,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的网络应用获得了迅猛发展。如果在电网业务管理体系中将可信计算与云计算结合起来,将会使电网的管理水平如虎添翼。图1为构建可信平台模块间的安全通道示意图。

在可信计算环境下,每台主机嵌入一个可信平台模块。由于可信平台模块内置密钥,在模块间能够构成一个天然的安全通信信道。因此,可以将广播的内容放在可信平台模块中,通过安全通信信道来进行广播,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约通信开销。

智能电网的体系架构从设备功能上可以分为基础硬件层、感知测量层、信息通信层和调度运维层四个层次。那么,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就必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等方面。因此,其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可从CA体系建设、桌面安全部署、等级防护方案等方面入手。

3 智能电网信息防护体系框架

3.1 数字证书体系

数字证书体系CA是建设一套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电子认证系统,并作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实现各实体身份在网络上的真实映射,满足各应用系统中关于身份认证、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性等安全性要求。该系统主要包括根CA系统、CA签发系统、RA注册管理系统、KM系统、证书状态查询系统和LDAP目录服务系统,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3.2 桌面安全管理体系

该体系可为电力企业提供集中的终端(桌面)综合安全管理的桌面管理产品,打造一个安全、可信、规范、健康的内网环境,如图3所示。

该体系能满足用户:确保入网终端符合要求;全面监测终端健康状况;保证终端信息安全可控;动态监测内网安全态势;快速定位解决终端故障;规范员工网络行为;统一内网用户身份管理等。

3.3 等级防护体系

此外,在设计信息安全体系时,还需要针对电力企业的业务应用系统,按照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设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方案,如图4所示。

根据国家关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关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该体系应该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将电力云技术与可信计算结合起来,设计了面向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框架,从CA体系建设、桌面安全部署、等级防护方案等方面阐述了该框架的内涵。但信息安全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工作,需要及时与最新的方法相结合,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方案,使电网做到真正的智能、坚强。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MG50);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Z2013007))

参考文献:

[1] 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8):1-7.

[2] 国家电网.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N].国家电网报,2010-01-12(2).

[3] 曹军威,万宇鑫,涂国煜,等.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3,36(1):143-167.

[4] 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5):1337-1348.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范文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投入不断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信息化、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手段,为教育模式的创新、先进教育理念提供了可靠的实现方法。

高校信息化主要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主,主要内容包括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中心、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校园一卡通、网络安全体系等;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通常先提出总体解决方案,确定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制定数字化校园的信息标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然后分阶段实施。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1教育信息化中的安全体系建设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安全体系是保障教育信息系统的信息完整、系统可用和信息保密的重要支撑体系,对各级学校、职业教育、教育主管机构的正常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也是由于教育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异构性和应用环境的开放性,给整个信息系统带来了巨大安全威胁。以高校数字校园信息系统为例,高校数字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是由高校业务需求驱动的,初始的建设大多没有统一规划,有些系统是独立的网络,有些系统又是共用一个网络。而这些系统的业务特性、安全需求和等级、使用的对象、面对的威胁和风险各不相同。当前高校网络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支撑高校业务运营、发展的同时,信息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长、被发现的脆弱性或弱点越来越多、信息安全风险日益突出,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也曾发生不少信息安全事件,如某高校数据中心一台服务器被黑客入侵,成为肉鸡,被植入僵尸木马程序,受黑客控制疯狂往外网发包,导致学校网络出口瘫痪;某高校在高招中发现网站被挂马、篡改,并且学校内部也曾经发现学生成绩的数据库,有被恶意篡改的痕迹。

2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1)高校网站的安全威胁,包括高校门户网站、高校招生网站、二级各院系等网站,由于高考、招生、学生就业等敏感时期,聚集了大量的学生及家长访问流量,也引起黑客的关注,高校网站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有:网页被挂马、被篡改,黑客通过SQL注入、跨站脚本等攻击方式,可以轻松的拿到高校网站的管理权限,进而篡改网页代码;部分攻击者将高校网站替换成黄色网站,影响极其恶劣。每年高考招生及高校重要节日期间,高校门户网站极易被DDOS攻击,这种由互联网上发起的大量同时访问会话,导致高校网站负载加剧,无法提供正常的访问。入侵者成功获取WEB服务器的控制权限后,以该服务器为跳板,对内网进行探测扫描,发起攻击,对内网核心数据造成影响。(2)随着校园网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业务系统众多,“一卡通”、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教育资源库等信息化业务系统均普遍的被各大高校采用,而这些系统由于管理及防护不到位,面临着较严重的安全威胁:业务系统缺乏必要的入侵防护手段,高校网络规模扩张迅速,网络带宽及处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管理和维护人员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没有条件管理和维护数万台计算机的安全,一旦受到黑客攻击,无法阻断攻击并发现攻击源;部分高校“一卡通”充值系统与银行互联,边界缺乏必要的隔离和审计措施,出现问题不方便定位,难以追查取证;校园网数据中心内的系统应用众多、服务器众多,管理及维护方式也不尽相同,无法做到所有的系统实施统一的漏洞管理政策。同时,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配置检查,也缺乏自动化的高效检查工具和控制手段;业务系统权限控制不合理,有安全隐患。

3需求分析

根据对高校校园网络的威胁分析,得出在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中,各个网络区域和业务系统的安全需求如下:

(1)校园网络出口应对可能发生的拒绝服务攻击进行有效识别、过滤、清洗,保证网络出口的畅通,保证骨干链路的负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2)网络出口链路应有相应措施,对来源于公网或内网的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等安全威胁进行实时识别与阻断。(3)DMZ区及内网服务器区出口链路上,应对针对WEB应用的7层攻击,如SQL注入、XSS、HTTP GET FLOOD等威胁进行全面深入的防护。(4)应对流经核心交换区域的所有流量进行深入的检测,以识别内部各网络区域之间发生的入侵事件和可疑行为。(5)应对内网用户的网络行为,如公网访问、数据库访问等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审计,以满足违规事件发生后的追查取证。(6)应在不同校区之间的链路接口进行访问控制、病毒检测、入侵防护等安全控制措施。

应对全网的网络节点进行漏洞风险管理,实现漏洞预警、漏洞加固和漏洞审计的全程风险控制。(7)应对全网的网络节点进行配置合规管理,实现违规配置及时识别、配置整改全面深入、配置风险全程可控。(8)应对运维管理人员进行详细严格的权限划分,并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运维行为权限,对运维行为进行全程审计,对违规运维操作进行实时告警。

4遵循等保要求

2009年11月,教育部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信息安全工作,由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教办厅函[2009]80号),决定在教育系统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等级保护不仅是对信息安全产品或系统的检测、评估以及定级,更重要的是,等级保护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和制度性的工作。通过等级化方法和高校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有效结合,设计一套符合高校需求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适合我国国情、系统化地解决高校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5网络安全建设方案

(1)在校园网出口处旁路部署抗拒绝服务攻击系统(ADS)对拒绝服务攻击流量进行清洗,并且旁路部署网络流量分析系统(NTA)对网络流量组成和DDOS攻击成分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正常环境下,旁路部署的ADS不参与网络出口流量的路由和交换,边界路由器通过NETFLOW等技术将流量信息发送给NTA,由NTA分析流量特征,判断是否遭受DDOS攻击。当发现遭受DDOS攻击时,NTA将激活ADS,由ADS向边界路由器发送针对特定防护目标IP的路由,将所有去往被攻击目标IP的流量牵引至ADS设备。ADS系统进行恶意流量的识别和清洗,将不含有攻击成分的合法流量回注至边界路由器,按正常路由路径发送至目标IP。(2)在出口链路部署入侵防护系统,对接入互联网的访问流量进行深入过滤,有效抵御源自公网的入侵威胁,消除安全风险。(3)在DMZ区和内网服务器出口处部署WEB应用防火墙,对服务器区的WEB服务器进行全方面的防护,对针对WEB站点的黑客攻击,恶意扫描、SQL注入、跨站脚本、病毒木马传播、暴力口令破解、网页篡改等攻击手段进行深入防护。保障网站、电子教务系统、一卡通系统等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4)在核心交换区旁路部署安全审计系统,通过将核心交换机上各端口的流量镜像到安全审计系统的监听链路,实现对流经核心交换机的网络数据进行全程的审计和过滤。通过制定详细的安全审计策略,对违反审计策略的网络行为进行实时告警。此外,安全审计系统由部署在网络运维区的安全中心进行统一监控与策略下发,并实时收集网络时间日志和告警信息。(5)在核心交换区域的出口链路部署下一代防火墙,实现出口链路的流量检测和安全过滤,保护内部网络安全。建议在核心交换区域与各个校区的网络边界处部署下一代防火墙,通过下一代防火墙对应用层攻击、病毒进行全面阻断,可实现基于源/目的IP地址、协议/端口、时间、用户、VLAN、VPN、安全区的访问控制,保证不同网络区域之间的安全防护边界完整。同时,通过安全管理区的安全管理服务器上安装安全中心对该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范文4

关键词:电信;网络安全;技术防护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电信行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电信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网络的技术水平也居世界前列。电信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电信网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这些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电信网络的安全防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电信网络安全及防护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1电信网络安全及其现状

狭义的电信网络安全是指电信网络本身的安全性,按照网络对象的不同包括了PSTN网络的安全、IP/Internet网络安全、传输网络安全、电信运营商内部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广义的网络安全是包括了网络本身安全这个基本层面,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信息安全和业务安全的层面,几个层面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安全体验。

电信运营商都比较重视网络安全的建设,针对网络特点、业务特点建立了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我国电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早。2000年,原中国电信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着力建立中国电信自己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分为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管理体系中,包括组织体系、策略体系和保障的机制,依据组织保障策略引导、保障机制支撑的原则。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突飞猛进,单靠纯粹的管理和应急相应很难完成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为此,建立了网络安全基础支撑的平台,也就是SOC平台,形成了手段保障、技术保障和完备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完成中国电信互联网的安全保障工作。这个系统通过几个模块协同工作,来完成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控,完成对网络安全工作处理过程中的支撑,还包括垃圾邮件独立处理的支持系统。

然而,网络安全是相对的。网络开放互联、设备引进、新技术引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存在等,造成了网络的脆弱性。当电信网络由封闭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系统向基于开放、IP数据业务转型中,安全问题更加暴露。从狭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随着攻击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工具的获得越来越容易,对网络发起攻击变得容易;而运营商网络分布越来越广泛,这种分布式的网络从管理上也容易产生漏洞,容易被攻击。从广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业务欺诈、垃圾邮件、违法违规的SP行为等,也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2电信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2.1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给电信网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传统电信网的业务网和支撑网是分离的。用户信息仅在业务网中传送,信令网、网管网等支撑网与业务网隔离,完全由运营商控制,电信用户无法进入。这种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电信用户非法进入网络控制系统,保障了网络安全。IP电话引入后,需要与传统电信网互联互通,电信网的信令网不再独立于业务网。IP电话的实现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TCP/IP协议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引入传统电信网。IP电话的主叫用户号码不在IP包中传送,一旦出现不法行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执法机关,确认这些用户的身份需要费一番周折,加大了打击难度。

2.2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给电信网的安全保障带来不确定因素

NGN的引入,彻底打破了电信网根据不同业务网分别建设、分别管理的传统思路。NGN的引入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从网络安全方面看,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NGN的引入可能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此外,3G、WMiAX、IPTV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都有可能给电信网的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用户向网络侧发送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每一个用户都有能力对网络发起威力较大的拒绝服务等攻击。如果这些宽带被非法控制,组成僵尸网络群,其拒绝服务攻击的破坏力将可能十分巨大。2.3运营商之间网络规划、建设缺乏协调配合,网络出现重大事故时难以迅速恢复

目前,我国电信领域基本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格局。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还不尽完备,电信市场多运营商条件下的监管措施还不配套,给电信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如在网络规划建设方面,原来由行业主管部门对电信网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现在由各运营企业承担各自网络的规划、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明显弱化。一旦出现大面积的网络瘫痪问题,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能否互相支援配合就存在问题。

2.4相关法规尚不完善,落实保障措施缺乏力度

当前我国《电信法》还没有出台,《信息安全法》还处于研究过程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且缺乏操作性。在规范电信运营企业安全保障建设方面,也缺乏法律依据。运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多地关注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网络安全相关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相对滞后。

3电信网络安全防护的对策思考

强化电信网络安全,应做到主动防护与被动监控、全面防护与重点防护相结合,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3.1发散性的技术方案设计思路

在采用电信行业安全解决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关键资源进行定位,然后以关键资源为基点,按照发散性的思路进行安全分析和保护,并将方案的目的确定为电信网络系统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安全系统,使其具有统一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统一的接口、统一的协议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的规范。

3.2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网络层安全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控制不同的访问者对网络和设备的访问;划分并隔离不同安全域;防止内部访问者对无权访问区域的访问和误操作。可以按照网络区域安全级别把网络划分成两大安全区域,即关键服务器区域和外部接入网络区域,在这两大区域之间需要进行安全隔离。同时,应结合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需要,与实际应用环境、工作业务流程以及机构组织形式进行密切结合,在系统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包括企业级的网络实时监控、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入侵行为取证等,形成综合的和全面的端到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从而大大加强系统的总体可控性。

3.3网络层方案配置

在电信网络系统核心网段应该利用一台专用的安全工作站安装入侵检测产品,将工作站直接连接到主干交换机的监控端口(SPANPort),用以监控局域网内各网段间的数据包,并可在关键网段内配置含多个网卡并分别连接到多个子网的入侵检测工作站进行相应的监测。

3.4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配置方案

由于电信行业的网络系统基于Intranet体系结构,兼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特性,是一个充分利用了Intranet技术、范围覆盖广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它面临的安全性威胁来自于方方面面。每一个需要保护的关键服务器上都应部署核心防护产品进行防范,并在中央安全管理平台上部署中央管理控制台,对全部的核心防护产品进行中央管理。

3.5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

系统和数据库的漏洞扫描对电信行业这样的大型网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已有的扫描工具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可免去专门购买其他的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工具。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范文5

【关键词】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安全措施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烟草企业基于网络信息系统也在迅速增加,现已运行的信息系统有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网上交易系统、工商营销协同系统、烟叶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公文远程传输系统、专卖准运证管理系统、专卖证件统计报送系统、数字仓储系统、用友财务管理系统、MES、ERP等。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高效和便捷,但随之而来网络安全问题也在困扰着终端用户。木马、蠕虫等病毒传播使企业信息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这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信息系统应用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烟草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其他因素导致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2.1物理安全

计算机网络物理安全是指人为对网络的损害,最常见的是企业的外来施工人员由于对地下电缆走向不了解,容易造成光缆电缆被破坏,引起网络安全故障;另外计算机用户由于缺乏相关的硬件知识,人为地非正常操作电脑,容易引起网络不安全事件发生。

2.2访问控制安全

网络安全系统的最外层防线就是网络用户登录,但是随着企业内部计算机连接的日益广泛,内部访问与外部远程访问技术的日益开放,计算机用户的访问控制安全越来越薄弱,容易造成计算机用户重要资料泄露等安全事故。

2.3数据传输安全

对于缺少安全防患的计算机用户来说,在实现计算机数据交互的过程中,数据保密是很容易被侵犯的。特别是随着黑客攻击手段的不断更新、升级,计算机用户的数据传输安全面临着极大地威胁。

2.4病毒隐患

只要有程序,就有可能存在补丁,甚至安全工具和系统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病毒被发现,甚至有不法者恶意传播病毒,导致病毒与杀毒大战不断升级,计算机病毒成为网络安全的一个长久隐患。

2.5移动存储介质的风险

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使用非常普遍,大量企业秘密信息通过移动介质存储传播。移动介质不受控,管理难度大,形成泄密隐患;另一方面外来人员带来移动存储介质接入企业内网不受限制,存在着恶意复制企业信息或将计算机病毒、间谍软件等恶意程序传入内网的安全风险。

3、信息安全防御体系设计原则

重视信息安全工作。技术先进、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是信息系统运维的一个重要防御。安全体系建设应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各级信息中心指导下,对企业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和推进,避免重复投入、重复建设,充分考虑整体和局部的利益。

3.1标准化原则

构建信息安全防御体系要按照国家法规、标准、烟草行业标准及规定执行,使安全技术体系建设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为拓展、升级和集中统一管理打好基础。

3.2系统化原则

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信息系统各层次、安全防范各阶段全面地进行设计,既注重技术实现,又要加大管理力度,以形成系统化解决方案。

3.3规避风险原则

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涉及网络、系统、应用等方方面面,任何改造,都可能影响现有网络畅通或者在用系统连续、稳定运行,这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必须面对的最大风险。在规划设计与应用系统衔接的基础时,优先保证透明化,从提供通用安全基础服务的要求出发,设计并实现安全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平滑连接。

3.4保护投资原则

由于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原因和企业自身的资金能力,分期、分批建设一些整体的或区域的安全技术系统。保护信息安全投资效益的基本原则,在合理规划、建设新的安全子系统或投入新的安全设施的同时,对现有安全系统采取了完善、整合的办法,以使其纳入总体安全技术体系,发挥更好的效能,而不是排斥或抛弃。

3.5多重保护原则

任何安全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都可能被攻破。但是建立一个多重保护系统,各层保护相互补充,当一层保护被攻破时,其它层保护仍可以保护其信息安全。

4、构建信息安全防御体系

4.1做好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贯彻落实《烟草行业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指南》,构建“组织机制、规章制度、技术架构”三位一体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必须做到信息安全工作与信息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

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信息安全设备是网络安全建设的防护基础,网络安全管理将使得网络安全产品能真正发挥作用。烟草企业首先要构建以信息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以各部门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为辅助的三级管理运维体系。将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消除网络技术壁垒。其次优化企业局域网资源,实现网络设备的全网监控管理,进一步提升网络统一性及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4.2采取各种安全技术,实现不同安全防护策略

企业信息系统应采用各种安全技术,构筑信息安全防御体系。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有:

(1) 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

(2) VLAN及ACL技术:企业内网的各类交换机上配置VLAN,实现对交换机设备管理、交换机设备间三层互联管理、各类应用业务的业务VLAN管理和相互间访问控制。

(3) VPN:虚拟专用网(VPN)是企业内网在因特网等公共网络上的延伸,通过一个私有的通道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安全的私有连接,为厂家远程维护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4)网络加密技术(Ipsec) :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的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

(5)端点准入访问控制:采用H3C的EAD端点准入访问控制系统,它是基于用户名和密码身份与接入主机的MAC地址、IP地址、所在VLAN、接入交换机IP、交换机端口号等信息进行绑定认证,增强身份认证的安全性,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和客户端设备才可访问企业局域网。防止人为私改IP地址,造成IP地址冲突现象的发生。

(6) 企业级的防病毒系统:采用企业级的网络防病毒服务器,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对病毒实现全面的防护。同时采用漏洞扫描技术,对内网中主机及时更新漏洞补丁,保证信息系统尽量在最优的状况下运行。

(7)网络的实时监测: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对主机和网络进行监测和预警,进一步提高网络防御外来攻击的能力。

(8)CA安全体系:采用国家局推荐CA认证产品,建立行业二级CA认证体系。通过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权限管理等技术措施,实现高强度的身份认证和责任认定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确保用户来源和行为的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

(9)加强信息安全教育:信息系统运维、操作人员要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信息安全理论、技能培训学习,纠正日常工作中不规范行为,防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0)加强企业外来人员上网管理:严格管理企业外来人员上网行为,防止外来人员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介质任意接入企业内网,恶意复制企业信息或将病毒、间谍软件等恶意程序传入内网的安全风险。

总之,只要将信息安全设备和信息技术人员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企业信息技术人员主观能动性,就能将网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蔡立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范文6

【关键词】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电力系统是个特殊的能源行业,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必须同时完成,其覆盖面之大,结构之复杂,层次之众多是任何一个行业都无法比拟的。电能,像无形的血液日夜由各条脉络源源不断地传输流动,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电能的安全传输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生产和生活,而电能的安全传输又依赖于电力信息网络的正常工作。因此,电力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电力调度系统对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要求

近年来,特别是随着电力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内涵也有了较大的延伸,由原来单一的EMS系统扩展为EMS、DMS、TMS、厂站自动化、水调自动化、雷电监视、故障录波远传、遥测、电力市场技术支持和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等。电力信息网络是支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平台,实时性要求秒级或微秒级。其中发电报价系统、市场信息等电力市场信息系统由于需要与公网连接,因而还要求做加密和隔离处理。因此,要保障调度自动化的安全运行,就需要信息网络从应用系统的各个层面出发,按照其不同的安全要求,制定相应的防护策略,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防护体系。

2、对安全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几点思路

2.1对网络层风险的分析

2.1.1网络风险来源

(1)网络中心连通Internet之后,企业网可能遭受到来自Internet恶意攻击;(2)在Internet上广为传播的网络病毒将通过Web访问、邮件、新闻组、网络聊天以及下载软件、信息等传播,感染企业网内部的服务器、主机;更有一些黑客程序也将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企业网;(3)企业网内部连接的用户很多,很难保证没有用户会攻击企业的服务器。事实上,来自于内部的攻击,其成功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来自于Internet的攻击,而且内部攻击的目标主要是获取企业的机密信息,其损失要远远高于系统破坏。

2.1.2回避风险措施

基于以上风险,在上述两层网络结构中,网络层安全主要解决企业网络互联时和在网络通讯层安全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企业网络进出口控制(即IP过滤);(2)企业网络和链路层数据加密;(3)安全检测和报警、防杀病毒。

重点在于企业网络本身内部的安全,如果解决了各个企业网的安全,那么企业互联扫安全只需解决链路层的通讯加密。

2.2对网络进出口的控制

需要对进入企业内部网进行管理和控制。在每个部门和单位的局域网也需要对进入本局域网进行管理和控制。各网之间通过防火墙或虚拟网段进行分割和访问权限的控制。同样需要对内网到公网进行管理和控制。要达到授权用户可以进出内部网络,防止非授权用户进出内部网络这个基本目标。

对关键应用需要进行链路层数据加密,特别是最核心的决策层的服务系统,为决策层提供信息共享,需要有高强度的数据加密措施。

2.3安全检测和报警、防杀病毒

安全检测是实时对公开网络和公开服务器进行安全扫描和检测,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对网络攻击进行报警。这主要是提供一种监测手段,保证网络和服务的正常运行。要实现:

(1)及时发现来自网络内外对网络的攻击行为;(2)详实地记录攻击发生的情况;(3)当发现网络遭到攻击时,系统必须能够向管理员发出报警消息;(4)当发现网络遭到攻击时,系统必须能够及时阻断攻击的继续进行;(5)对防火墙进行安全检测和分析;(6)对Web服务器检测进行安全检测和分析;(7)对操作系统检测进行安全检测和分析。

需要采用网络防病毒机制来防止网络病毒的攻击和蔓延。严格地讲,防杀病毒属于系统安全需求范畴。

2.4对应用系统安全风险的分析

对应用系统的攻击可以分为2类。

当攻击者对网络结构和系统应用模式不了解时,主要通过对应用服务器进行系统攻击,破坏操作系统或获取操作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再对应用系统进行攻击,以获取企业的重要数据; 在现在通用的三层结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应用客户端)中,通过对数据库服务器的重点保护,可以防止大多数攻击;攻击者了解了网络结构和系统应用模式时,可直接通过对应用模式的攻击,获取企业的机密信息,这些攻击包括:

(1)非法用户获取应用系统的合法用户帐号和口令,访问应用系统;(2)用户通过系统的合法用户帐号,利用系统的BUG,访问其授权范围以外的信息;(3)攻击者通过应用系统存在的后门和隐通道(如隐藏的超级用户帐号、非公开的系统访问途径等),访问应用服务器或数据库服务器;(4)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窃听等方式获取数据包,通过分析、整合,获取企业的机密信息。

这类攻击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包括通过授权使用应用系统的员工,开发、维护这些应用系统的员工、开发商。

2.5将系统后台管理纳入安全管理域

在把注意力集中在前台应用与客户之间时,不应忽略和忘记内网的后台管理工作的安全。后台管理在不同的网络应用中有不同的内容。其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员的身份、管理员的操作权限和管理权的操作记录。后台管理的安全漏洞主要是口令的泄露。从安全风险的程度来讲,来自管理员的安全风险更大。

3、结束语

电力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有很强的信息保密与安全需求。由于自身业务的需要,实现内部网络的互通,以及内部网络与Internet的互通,要求建立一个权限清晰、服务完善、安全到位的网络。由于不可避免地与外网相连,就必须时刻防备来自外部的黑客、病毒的威胁。为了维护电力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稳定可靠,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谢杨.构筑珠海供电分公司网络安全体系[J].电力信息化,2004,(07).

[2]陈兵,王立松.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