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员工退休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员工退休管理制度范文1
一、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首先,企业从员工的招聘一直到员工的录用、培训、调配和退休,其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就是对员工这一整个过程中个人经历进行的记录,且以文件材料形式出现,档案中包含了对员工职业、工作表现、技能、思想政治以及工资等方面的记录,而这些都是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情况,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进步,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的利用主体在不断的扩大。以前退休人员档案仅仅是对于企业以及退休人员个人或者其家属有作用,但是现在逐渐扩展到了医疗保健部门、社区服务业部分、公检法机构等。因为企业退休人员在办理房改、参加医疗保险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档案的查询,另外,企业在未来进行改制时,也会用到退休人员的档案。由此可见,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是进行业务办理以及企业改制的重要原始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1.当前我国企业对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现代企业越来越看重企业利润,因此也越来越重视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业务部分,而逐渐忽略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在我国多数企业中,大部分都不太重视对退休人员档案的管理,它们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企业与员工属于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如果员工退休了,就再与企业没什么关系,因此并不加以重视。这种观念就给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导致很多退休员工找不到自己工作的相关资料。2.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在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不规范的档案序号、不完整的档案标题以及不全面、不细致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模式。另外在对档案进行查看或者借阅中,缺乏一定的保密性,也就是档案保密制度不健全。从整个企业员工档案管理上来看,这就是因为其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不规范造成的,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档案的利用率,不利于形成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3.企业在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档案进行管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其急需具有相关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科学管理,并且也需要有专门的资料房来对其进行保存和保护,而这些都需要企业来进行资金支持才能够实现。但是从我国企业来看,大部分企业由于并不重视该项工作,因此也不愿意将资金花费在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显著利润的部门上,导致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因缺乏必要资金而得不到很好的管理。
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建议
1.重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宣传要想实现企业对退休员工档案进行很好的管理,首先就要加大对其的重视的力度。企业可以通过电视或者报纸,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企业活动来加大对退休工作人员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使得企业上到领导,下到基层员工都能认识到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使他们充分了解到,如果丢失或者损害了这些档案资料,无论是从企业角度来说,还是从员工个人角度来说,都会为其未来的发展和生活带来不便。通过这种形式,希望能够加大整个企业对于退休员工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从而能够使得广大企业退休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很好维护。2.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是促进其档案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首先,要从企业机构的设置做起,建立专门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机构,进行责任分配,高效率的管理退休人员的档案。其次,建立专门档案数据库,对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实行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另外,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关怀管理机制,如对其医疗保险以及养老金方面的档案服务。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资料发生丢失或者损坏的现象,从而更好地为退休工作人员的日后生活带来保障3.加大对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首先,我国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改善企业退休员工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而投入经费,使得该项工作所需的软、硬件措施得到不断完善。对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专门机构,进行资金方面的支持,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防止虫蛀、霉化现象的发生,保证资料房管理的安全性,如防盗方面的措施要加强,最终能够保证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结语
员工退休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民办非企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115-02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企业离退休人员的迅猛增加,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所谓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1]其中,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上海宝冶养老保障服务中心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由企业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迈进的一大步。采取这种方式对于离退休人员和企业都有益,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离退休人员管理中的作用,就要增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意义
1.1更好地为离退休人员服务
上海宝冶养老保障服务中心的基本职责为执行政策法规、搞好服务保障、发放工资补贴、慰问病困家访、报销医疗费用、接待来信来访、办理正退手续、协办后事结账等。该中心还有健全的章程,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这些工作人员依托这样一个机构,可以更好地为离退休人员提供服务。在试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之前,在庞大的离退休人员群体之前,工作人员应接不暇,能够完成必需的管理工作之余,难以有精力和时间来考虑如何更好地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由专门的服务中心来承担这一任务,则职责集中,责任清晰,效果更好。
1.2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发展
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最终目标是实现离退休人员同企业的分离,同时实行社会化管理。[2]随着企业的发展,离退休人员会越来越多。如果离退休人员还是由原来单位来管理,那么,企业必然面临着沉重的负担。而企业又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要处理好应对市场竞争和服务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关系。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于2003年1月分立改制,这意味着该公司一下子面临8800多名离退休、内退、征地养老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于是,该公司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成立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来专门负责此项业务。该保障中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宗旨为“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为员工服务、依法维权、接受监督”,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
2企业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离退休人员管理的优势2.1更了解离退休人员情况
企业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来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优势之一便是这些单位比较了解离退休人员情况。上海宝冶养老保障服务中心就是由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成立的,身份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供非营利的服务,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等。该服务中心相对于其他服务机构来说,更了解离退休人员的情况,比如上海宝钢冶金的情况,其中离退休多少人、征地养老多少人、公司有哪些传统、曾经为这些人员提供过哪些服务等,都比较了解,这样使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能够获得离退休人员的认可。
2.2能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
企业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来做离退休人员管理更加具有专业优势。一个企业的人事部门或者工会等部门开展的工作一般都是针对在职员工的,针对内退或者退休的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并不是很专业。由民办非企业单位来办理此项业务,因为其人员配备、技能训练、人员考核方面都是专门针对退休人员管理的,因此,更具有针对性。上海宝冶养老保障服务中心有章程,有明确的宗旨和基本职能,还有对中心管理人员服务的要求,这些都使服务中心能够运转规范,有条不紊地为离退休人员开展服务,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3推进企业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离退休人员管理的措施3.1加强企业和企业办民办非企业单位之间的互动
由企业办民办非企业单位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服务,要求加强二者之间的互动,及时通报信息,提升服务质量。人员从企业退休或者内退之后,将这些人的管理和服务问题转给民办非企业单位,这是管理社会化和科学化的表现,也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没有任何责任了,这些工作人员曾经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在关键时候还能够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因此,在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管理时,二者也要及时沟通,互通信息。
3.2增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服务意识
民办非企业单位要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服务。[3]那么,要完成其使命,民办非企业单位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以上海宝冶养老保障服务中心为例,该保障中心成立的基本目的就在于管理和服务企业的离退休人员、内退人员和征地养老人员。这些人员的需求和在职人员的需求是有差别的,为他们开展工作需要更加细心、更加耐心、更加有爱心。因此,保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将这些人员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来开展好工作。
3.3增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服务技能
为了推进企业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离退休人员管理,还要增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服务技能。如前所述,服务于在职人员和服务于退休人员内容是不同的,服务技能的高低影响着服务效果,也影响着离退休人员的满意度和幸福度。这些人员都曾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理应享受安稳的老年生活。作为为这些人员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要苦练内功,通过治理结构的完善、管理制度的健全、管理人员技能的提升等来全面提升其服务能力。
3.4不断完善企业办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制度
为了推进企业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离退休人员管理,还要不断完善其管理制度,以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为组织活动开展的保障。上海宝冶养老保障服务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决策机构是宝冶退休员工管理委员会,成员由中冶宝钢技术和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工会、审计处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管理委员会会议由成员行使表决权,管理委员会形成的决议需经出席会议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健全的管理制度为服务工作保驾护航,值得其他类似机构学习。
4结论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一个基本的趋势,也是一个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离退休人员的方向。离退休人员管理和在岗人员管理一样重要,一样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要重视起来,并不断地创新管理方法。在社会化管理探索的过程中,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个有意义的举措。上海宝冶养老保障服务中心成立10多年来的发展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的,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能够更加集中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当然,由企业来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只是一种尝试,是一种向社会化管理的过渡形式,最终,还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管理,比如社区养老。
参考文献:
[1]吕坚莉.关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3(32):280.
员工退休管理制度范文3
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围困”与“突围”问题进行探索,对促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因此,本文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极具价值。
1.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围困”问题
1.1 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缺乏真实性的问题突出
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资料失真情况比较严重,这严重影响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开展。[1]例如:在档案管理履历管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档案中履历表中的信息往往是失真的。在履历表中的年龄那一栏所填写的年龄与实际的年龄有很大的差距,工龄的填写往往也与实际的工龄情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除此之外,诸如党龄、学历和学位等方面的内容也往往与实际的情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失真的履历中有时候竟然会看到几个不同的出生年月,还有的人的履历中参加工作的时间起点也有几个不同的时间。正因为工龄对一个职工的退休、工资、职称等方面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教职员工的档案中工龄造假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有的人想要早退休可能自己履历中的年龄更多的是比自己的实际年龄要大,有的人想要晚点退休可能自己在履历表上的年龄比实际的年龄就可能要小得多。可以说这种档案失真的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这种现象频繁的发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高校人事管理的公平和公正。这使得高校的领导在人事安排的过程中缺乏一个准确的资料依据,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事安排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工龄方面造假,就会让一些不该退休的人提前退休,让一些应该退休的人还占据着重要的工作岗位,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职工工资的科学发放。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教职员工人事档案的失真问题给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提升带来了非常大的阻碍。
1.2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我们看到,长期以来高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是纷繁复杂的,高校领导对其他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的大于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表现的往往是雷声大而雨点小。领导有的时候在语言上经常提到人事档档案工作有多么的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经常是这边说完,事情也就过去了,很少将曾经的人事档案工作的承诺落实到实处。高校领导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内心中往往觉得是无关紧要的,认为即便在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也不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工作,因此,针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改革措施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人事档案工作的实效性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面临着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挑战,由此造成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越发的复杂,采用原有的方式、方法以及原有的管理系统难以适应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高校人才的选拔与以往相比其所采用的方式愈发的简约化,越是这样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其压力也越大,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工作量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大。目前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难以满足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不仅如此,在原有的一些高校人事档案的具体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这些制度缺陷的存在对目前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实效性的发挥也是非常不利的。可以这么说,传统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难以满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现在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缺陷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人事档案具有相当的保密性,这种保密性决定了每个教职员工的档案只能够藏在人事档案处,而不能将相关的信息公开,应该说这对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也存在的着很大的缺陷,这就意味着一些人能在背后搞小动作私自获取档案的信息,一些心术不正的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就会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很轻易的将个人的人事档案信息泄露出去,由此给一些利益相关者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都是高校人事?n案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突围”的路径
2.1 要重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加大投入
首先,要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领导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领导要改变原有的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要看到要是做不好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会造成很大的工作损失,不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更好开展。领导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高校人事档案的工作,并且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组织引导学校的各个部门,做到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支持和配合,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监督,这是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其次,领导还要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就需要根据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加大对一些基础管理物品的投入,不仅有硬件的投入,同时也要有更多的软件投入。以充足的物质投入保障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
2.2 以制度的完善促进管理的规范开展
根据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要完善现有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要实现档案管理的精炼、真实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实现档案资料收集的准确性。此外,在鉴定方面、审核方面、装订和整理方面,都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为依据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档案更加的贴近实际的情况,提升人事档案的保存价值。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要做好以下的工作:其一,要制定细化的严格制度。在以往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方面,尽管在制度的内容上也不能说是不全面的,但是往往不够细化,比较笼统,笼统的档案管理条例,往往难以实现管理的实效性。因此,做好管理制度的细化制定非常必要;其二,要重视规范专递程序。要想真正保障档案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就要在档案的转送环节要采取专递程序,干部档案的转送传递要采取机要通道,或者要派可靠的专人负责转送,绝对不能够由本人进行转送这是保障档案安全性规范专递的重要措施。
2.3 做好审查工作及时更新材料
保证档案的真实性,是保障档案工作高效实施的灵魂。[2]档案的失真会给档案工作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因此,要保证档案的真实性,不仅要重视在档案收集的渠道上要有权威性,还要在日常的干部档案管理中加强对档案的日常审核。要想让档案材料更加的准确真实,贴近实际,在做好日常审核的基础上,要对档案材料中的一些不完备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在补充的过程中也要做到认真、准确避免在补充新材料的过程中二次失真。新资料的补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包括道德表现方面的资料,也包括能力方面的资料,还包括所取得成绩方面的资料,不仅如此,还要包括年度考核方面的资料,科研成果方面的资料,奖励方面的资料,以及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等方面的资料。此外,如果当事人有出国考察的经历,以及获得过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也要将其详尽的收集在档案中。要实现资料补充的科学性,就要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做到有效的掌控。通过详尽的人事档案材料对当事人的素质情况有一个真实、客观的反映。
2.4 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原有的人工化的档案管理实施,难以满足现阶段档案管理的高效开展需要。因此,要想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效率就要重视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要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应用,不仅仅局限在只是在具体的档案管理中编制诸多的检索工具。要在日常的高校人事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将大量的纸质材料内容大量的输入到电子设备之中,在储备器上储存大量的档案资料内容,这无疑会大大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这样的工作其实需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构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和网络化信息库的必由之路。此外,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交流平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干部的相关资料进行详实核对基础上的信息采集,一些具体的个人人事档案资料,可以通过学校专门的信息分享平台或者局域网进行封闭式的传输。同时,高校还应该在本学校建立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网站,此种网站的建立要尽可能的做到专业化,以便利的网络档案信息服务,搭建档案管理的互动平台,让档案管理高效、便捷。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既要做到便利,又要做到保密。
2.5 培养高效的管理人才队伍
员工退休管理制度范文4
一、绪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反展,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时装、美容、健身、旅游等消费活动在各个年龄阶层的人员中得到普及,追求生活质量逐渐占据消费的主导,但是当我们告别年轻壮年,进入老年修养期时,退休金能否保障我们的生活需求,能否保障我们的生活质量,能否保障我们实现逸享天年?
企业年金(也称补充养老保险)是起源于18世纪发达国家,并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得到广泛发展的管理模式,它有效的缓解了职工退休后工资收入的落差,在解决发达国家老龄化社会问题和推进国外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退休职工生活状况
步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延续着高速发展的脚步,退休职工的退休收入在不断跨越的社会进程中,显得捉襟见肘,于是有了2005年至2007年连续3年给退休职工长工资的国家政策,紧接着在2007年国家将长工资的政策期限顺延到2010年,调整为连续6年提高退休职工工资收入,并且幅度不断增大……
1.现实中的退休职工。在近几年退休职工调资中,按照国家政策,一年工龄可以为职工每月多增加一元的收入,于是有了无数职工拿着陈年旧历,拄着拐杖,步履阑珊的为每月1元的工资差额来回奔波。
2.我们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到底能给我们的将来提供多少保障。
①养老保险替代率。养老保险替代率是指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内享受养老保险退休待遇的退休职工的平均收入和在职职工平均收入的比值,通过养老保险替代率可以看到退休职工的收入差距,同时感觉到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
②黑龙江省养老保险替代率。2007年黑龙江省在职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 16 505元/年,退休职工平均工资为7 764元/年,养老保险替代率47.0%,2007年7月调资后,退休职工平均工资为8 724元/年,养老保险替代率52.9%;2008年黑龙江省在职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21 764元/年,退休职工平均工资为10 164元/年,老保险替代率46.7%。
随着近期物价上涨,以在职职工的收入水平,依然感受着生活质量的压迫,何况是退休职工,在他们那微薄的退休工资中还要承担着大额医药费用,可见目前的养老保险替代率很难为职工的退休生活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
3.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形势预测。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1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2%,2015年将为15%,到202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8%,世界上1/4的老人将在中国,老龄化社会将给中国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届时仅靠政府提供较高水平的基本养老金极不现实。
可见,目前的养老保险替代率也将难以保障。
为防止替代率下降给社会带来冲击,使退休职工收入不出现过大的落差,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定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建立企业年金。
三、企业年金
1.企业年金的基本概念。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以员工薪酬为基础,个人和企业分别按比例提取一定金额统放在个人账户下,由金融机构托管,并指定专业投资机构管理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年金的起源和发展。企业年金源自于自由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最早的企业年金计划是美国运通公司于1875年建立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企业年金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上世纪70年代后,工业化国家普遍陷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危机中,例如,英、法等国在上世纪70年代时GDP增长率保持在2.6%~4.6%,而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在5.9%~9.6%,超过前者1倍多,各国通过立法以及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刺激企业年金的发展,在弥补国家社会保障支出的不足的同时,提高了职工福利,优化了企业管理。
四、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意义
企业年金的建立,不仅可以为职工的退休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还可以为企业得到一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建立企业年金可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根据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不可能很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职工的养老保障需求会相应提高,企业为其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可以满足职工较高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
2.建立企业年金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建立企业年金有利于密切职工与企业的关系,稳定职工队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企业发展。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企业年金已经成为企业人才竞争、吸引优秀员工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发展与人才发挥作用相得益彰。
3.建立企业年金是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建立企业年金,有助于改善员工的薪酬结构,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有利于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改进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4.建立企业年金,可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和增值。企业年金的受托经营机构通过各种方式的资金运作,实现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从而为长期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可以妥善解决员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问题。
5.建立企业年金,可以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建立企业年金,可以享受国家对于企业年金制度给予的政策优惠,利用年金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税收成本。企业缴费在职工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免交所得税。
五、企业应该建立企业年金
员工退休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社会保障
1引言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就属老年型国家,而我国1999年已经步入了这个行列。中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高于3%的速度增长,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世界银行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亿退休人员,如何解决如此众多的人员的养老问题,是国家和企业以及社会都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1]。
当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影响已经显现端倪,也将逐渐蔓延到对养老保险制度和实施的影响上,如何在经济危机大潮中继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养老保险制度取得的成绩,提高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将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2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
2.1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内涵
(1)养老保险是指由政府立法确定社会劳动者在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工作岗位时享有退休养老的权利,并依靠政府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其直接的目的是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减轻政府的社会养老压力,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2.2我国养老保险机制和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养老保险机制不完善
当前中国养老保险机制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机制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目前运行的单纯的依靠社会保险养老和企业保险养老已经不足以保障退休人员能够渡过幸福的晚年。
(2)个人投资养老保险意识淡簿
在各种寿险中,人们往往陷入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重财轻人,相当多的人宁愿给家庭财产保险,不愿给人保险。
(3)我国企业年金机制还不够完善
目前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企业自行管理、社保机构经办和保险公司经办。缺乏有专业资格的管理人员和投资技术,影响了企业年金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4)企业没有在养老金运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制度不完善会给养老基金运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养老金运营措施不透明,企业员工无法参与养老金的运营的决策和监督。
(5)企业年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
企业年金是由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个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这五类机构的委托关系所组成,在管理制度方面缺乏有效地内部和外部监管,无法在养老金运作中以提供客观公正的监督。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基础薄弱,缺乏经验,更缺乏大批有专业技能的经营管理人员。
(6)员工对企业年金计划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员工“养儿防老”、“储蓄养老”的传统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普遍缺乏对制度性养老的认识;企业年金费用的缴纳被误以为是企业额外收取的费用;一些员工参与企业年金的积极性不高。
3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几点思考
3.1加强政府对养老保险的指导和监管
发展养老保险事业具体的措施包括:(1)建立不同管理服务机构的相互制衡制度;(2)建立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3)建立投资管理安全保障制度;(4)建立主动监管制度。主要采取的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四个部门联动监管,最终由社会保障部门负全责的多部门监管机制。企业年金是企业实施养老保险计划中一项重要工作,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约束,鼓励和推动企业发展年金,主动为养老保险增加投入,可以通过立法,推动建立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养老保险制度。
3.2提高社会对养老保险的关注与重视
社会对养老保险的关注和重视主要来自已经退休的人群和接近退休的人群,我们要大力宣传养老保险的意义,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3.3提高人们主动参与养老保险的认识
我国传统的“生儿养老”的家庭养老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许多人宁可把钱放在家里,也很少买保险和进行养老保险投资,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健全养老保险的法律和制度,还要大力宣传养老保险的好处,企业年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可以带来投资收益的复利增长,补偿通货膨胀带来的个人实际收入下降,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等,员工和企业自然愿意接受企业年金并乐于推动。从而,加快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入发展。企业职工要想提高退休待遇,必须走企业年金的道路。企业年金对提高养老保险征缴额,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减轻政府负担有着重要意义。
3.4完善我国的企业年金和税收优惠措施[2]
实行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和个人缴纳企业年金的缴费率,是发展企业年金的一项关键性激励措施。税收优惠使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能够获得规避税收、增加收益的好处,因此是政府鼓励企业年金发展的最有效措施。
给予企业以年金上的优惠政策,可以提高员工在养老保险的实惠。例如企业和员工分别为该企业年金计划缴费100元,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3%和20%,投资收益的税率为20%,员工计划在三年后退休,采用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模式的启示税前名义投资回报率为10%。
3.5强化企业年金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年金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是以年金方案中运营年金资金直接或间接持有自身企业股票为基础的,这种做法将企业与员工更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员工的企业主人翁责任感,更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3.6完善我国企业年金模式建设
就我国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现状,我国的企业年金的发展应鼓励DC计划与DB计划的共存模式,开发多种年金计划条款,实行混合型计划,增强制度的适应性,以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3.7加强养老保险人才队伍培养和法制建设
企业年金需要有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和运营。我国要加快补充养老保险队伍培养和专业投资机构建设;要加快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大力引进外资、人才和国外专业投资机构,加快企业年金市场化和国际化。加快制定企业年金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年金的发展创造稳定的、公平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员工退休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新时期;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档案管理
0.引言
现在,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不断改进,导致企业退休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人事档案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意义重大,部分企业对于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导致部分人事档案材料丢失,不仅对退休员工个人利益造成了损害,还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新时期如何加强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可以为企业减轻负担,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退休人员将来的生活也更加可靠有保障。
1.新时期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社会保障、人身权益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新时期的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其一,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档案管理的发展不平衡、相应制度不完善。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社会保障档案工作,但是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细节规定不明确,标准不统一。而且大城市、发达地区的状况明显优于不发达地区,而一些小城市、农村和落后地区几乎没有社保机构,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这种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我国档案管理、社保工作的整体发展。
其二,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移交接收管理比较混乱,大部分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够专业,甚至有些企业随便录用一些社会人员来进行管理,这些人员对于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材料、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社会保险内容根本不了解,导致档案随意堆放,不能分类整理,人事档案缺少、材料不齐全的现象普遍。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移交接收管理混乱,结果导致了许多民事诉讼案件的发生。
其三,意识比较淡薄。企业更多的注重经济发展与财务管理,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不够重视,甚至有些企业认为人事档案只是企业与员工雇佣关系的材料,对于退休人员不会耗费精力去管理,或者只是应付管理。而退休人员由于对自身权益不够了解,法律保护意识淡薄,没有把人事档案同自身利益关联,不了解它的价值,没有对企业的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2.新时期加强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新时期加强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是我国档案管理发展的需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新时期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都表明了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于人身权益和社会保障的重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自然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加强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十分有必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是企业全面反映员工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员工的个人经历、工作表现、思想政治以及业务范围等,是真实反映退休人员的材料依据。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可以为企业以后的人事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同时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也是记录企业发展状况的一种凭证。
此外,对于退休人员个人来说,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好的保障今后的生活。新时期,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地位越来越突出,退休人员在退休之后参加社区养老保险,人事档案是很重要的凭证,关乎着退休人员今后如何享受劳动待遇和社会保障,为保障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同时,有利于退休人员今后生活的合理规划,例如,通过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可以使退休员工在退休之后充分利用自身的才能再次工作,不但能够充实晚年的生活,还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3.新时期完善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3.1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科学体系建设
大部分的企业都比较注重成本投入,成本也主要投入在最关键的部门,档案管理方面的经费投入一般很少。在新形势下,企业应该设立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库房,并配备相应的设备。随着新世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该加快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对于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查询、编码、传递等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在节约人手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信息化,新时期数据库技术已经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并且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编入计算机,此时可以充分利用扫描技术,将档案信息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实现档案资料的优化管理。
3.2组织好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接收工作
社会迅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必然会有许多企业倒闭、被淘汰,对于大型企业退休人员的数量有增无减,从而,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被频繁的移交接收。组织好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接收工作,需要企业聘用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才能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另外,要求原单位在移交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时候,根据规定将相关的材料补充完整,尤其是涉及到退休人员以后经济待遇、社会保险的相关材料要收集完整,对于一些缺失无法补充的材料,需要在《转移档案材料清单》中做详细的记录。
3.3加强宣传工作,提高退休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加强宣传工作,首先,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例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做到人人学习法律,人人懂法律,充分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可以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学习人事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长效机制,通过聘用一些有专业知识的档案管理人才为企业退休人员讲解实际的相关操作,也可以积极响应所在地区高校的一些科研活动,让退休人员了解到人事档案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些社区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公益活动,让退休人员在茶余饭后就能学习到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知识。
4.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同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加强社会管理、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新时期,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虽然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建立完善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科学体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退休人员的保护意识,可以有效推动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亚.解析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J].办公室业务,2011(10).
[2]李桂汝.浅谈如何实现退休人员由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的转化[J].科学之友,2010(15).
[3]陈颖.关于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7).
[4]叶美珍.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引进与咨询,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