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日常行政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日常行政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 有效性 提高 思路
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工作为目标。高校的行政管理与高校教育和高校科研活动是高校日常工作的三项主要工作,其中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起到了辅助其它两项的作用,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1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管理、教育、研究,这三项工作被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定为学校的三要素,缺一不可。高校的工作中心也必须符合这三项工作,即培养人才、学术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等。高校以教育科研为中心,以学校师生为主体,通过行政管理工作实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工作目标。因此,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是否能培养人才,能否做出对社会有贡献的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因此,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利用科学手段,加强高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高校健康、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理念滞后。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市场经济科技发展迅速,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教育也应当顺应时代,进行改革,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然而,当今很多高校还是以行政命令为主,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缺乏必要的人性化,没有做到以校为本、以人为本,这就很难实现高校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
(2)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高校缺乏与自身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制度,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校以政府机关管理体制为模本建立本校管理体制,这就造成很多规模相对较小的学校资源浪费、人才流失的现象发生。传统的管理体制一般表现为:缺乏统一管理、调配的机制,很多工作脱离高校本身工作中心。往往很多人力、物力的投入没有起到提高教育水平、实现教育目标的作用,造成相当大的资源浪费等。
(3)机构庞杂,效率不高。我国高校是以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为模板建立起来的管理机构,通常会出现部门重叠、部门划分过细、部门之间权责不清、工作人员队伍臃肿等现象。这也就造成高校资源浪费、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频出。不仅如此,很多高校还出现了为个人专门设立部门;或者有些高校因为部门划分够细,权责不清,人员冗乱造成办事效率低、互相推脱责任的现象。
3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策略思考
3.1改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
制度作为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必须对制度适时进行优化完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制度是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的主要依据,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3]。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必将有效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促进高校各项行政工作有序展开。因此,要改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从财务、科研、学生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对制度进行分析,找出问题,进行优化,切实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3.2深化高校行政管理的人力资源改革,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养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是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行政管理人员素养的高低对高校日常工作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在处理学生问题、教师问题的时候,一旦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对高校形成不利影响。因此,作为高校必须对行政高理人员的自身素养,进行严格要求。一方面,在招聘行政管理人T时,要严格把关,设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录取,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聘者,及时阻挡在高校门外。另一方面,对在职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及时淘汰;设定完善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切实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3建立健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管机制
作为负责高校日常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行政管理工作设定必备的监管机制,保障高校行政管理切实为高校服务[4]。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一方面,对高校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监管,保障高效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对于行政管理职权进行严格监管,严防出现、违法乱纪的事件,对于已有的作风严肃惩处。此外,监管人员要深入群众,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实施调查,对于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有损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及时纠正和制止,促使行政管理工作有效运行,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获得提高。
3.4借助互联网络改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网络遍布各地,对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要积极借助互联网平台,推行电子政务,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切实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一方面,借助网络技术,高校自主研发专门的行政管理工作系统,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学生、教师及高校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实时办公,切实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对网络系统的设计,对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违法乱纪现象进行控制,通过系统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网络化的行政管理,不但可以实现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改善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而且减轻了行政人员的工作负担,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成本。
4结论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对高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改善校园环境,提升高校社会形象有着重要意义。在新时期必须树立正确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理念,切实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促使行政管理真正成为高校发展的有效推动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日常行政管理制度范文2
1.行政管理的概念
行政管理是指通过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类活动,而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行政类管理也被纳入了行政管理的范畴。行政管理的两个基本点分别是政治与管理,一方面,行政是以政治为前提的一种活动,政治决策的实现是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行政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是其重要属性。与企业管理相比,行政管理的起源更早,其社会职能与政治职能更为明显。
2.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协调等三个方面,首先,行政管理既需要处理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诸多事务,还需要就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其次,行政管理就企业的各个部门而言,是一个综合性的统筹管理制度,需要保障企业每个部门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此提供制度支持及物资支持;另外,行政管理也是重要的协调手段,通过处理企业各个部门的关系来达到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基本职能:一是信息收集,包括企业内部行政信息与外部市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二是方案供给,即对企业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有监督职能,同时对生产计划的制定也有决策职能;三是资源分配,即对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做好资源分配工作;四是组织协调,通过完善的组织协调机制保障企业的高效运转。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忽略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诸多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制度约束,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流程随意化,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干部的官僚思想严重,行政管理工作趋于制度化、形式化,行政管理的目标难以实现。
2.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完善的组织结构应包括法人财产制度、法人有限责任制以及企业组织制度内容。现有的国有企业层级式组织结构存在诸多管理层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层级式组织结构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被逐渐显现出来,组织规模无限制膨胀,而管理效能却得不到提高。
3.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管理效率的提高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受制于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信息化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平台亟待改进,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也有待提高。
4.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受传统观念中的封建人治及官本位思想影响较深,企业管理层及基本工人的重视程度不足,企业决策多由高层领导单方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严格的制度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多限于人员调配及职称评定等工作,缺乏有吸引力的薪酬激励制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职能增加了顶层设计、环境导向、制度化导向、结构导向、手段导向、知识导向等内容,也为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1.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科学的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要加快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改革,首先应加快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为行政管理职能的变化提供制度保障。行政管理工作应加快责任分配,实现管理流程约束,建立行政管理监督机制,提高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导向作用,从而保证行政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2.组织结构的改革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应加快组织结构改革,突出行政管理职能中的顶层设计、结构化导向等作用。加快传统层级式组织结构的改革,推动扁平式组织结构建设,精简中层管理人员,形成网络式组织结构,推动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逐步向流程化管理发展,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信息传递速度,保证行政管理的高效运行。
3.信息化改革
信息化时代的带来也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改革,不断推动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改革,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与时效性。引入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不断提高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保证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并为企业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撑。
4.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必须加快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实现行政管理的知识导向作用,以满足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要求。同时,还要重视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人员聘用机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日常行政管理制度范文3
独立学院依托于母体高校的品牌及资源优势,通过与社会组织、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创办及运营,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办学资金来源不同,发展历史短暂,其行政管理工作对学院的运营具有多方面的影响。首先,行政管理是独立学院管理链条中的关键环节。行政管理涵盖日常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后勤等多种服务职能,工作综合性强,对独立学院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其次,行政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独立学院的成本投入。不仅行政管理工作本身要成本投入,其对独立学院运营的组织和支持也关系到成本的投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行政工作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其管理范围更大,工作涉及面广,管理难度迅速增加,科学的行政管理不仅能提高独立学院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能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提供保障。最后,行政管理与独立学院办学质量有着紧密关联。行政部门需要为教学提供服务,及时向教师传递文件和信息,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及软环境建设,所以行政办事效率及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态度等都会对教学工作产生影响。
二、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现状
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引入母体高校的管理模式。母体高校不仅办学声誉卓著,长期发展也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目前独立学院基本是引用母体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管理条例的设置、管理策略与母体高校较为相似。但独立学院本身是自主办学,需要自负盈亏,其行政管理工作更强调对成本的控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新兴产物,独立学院存在历史短暂,行政管理经验欠缺,因而工作中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学院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独立学院领导往往对行政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行政管理的复杂性,他们更多地考虑行政成本投入,所以尽量减少行政机构设置,精简行政人员,一人多岗的情况时常存在。学院多采用垂直管理体制,权力层层划拨,行政办事效率不高,不利于各级间沟通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重要信息的传递。现有的人员选聘制度、绩效管理制度、例会制度等并不健全,行政人员缺少量化考评机制,工作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由于领导对行政工作重视不足,将行政视为辅的工作,因而降低了对行政人员的要求,不少行政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学历基础和相关工作经验,工作缺乏责任心,服务意识不强,加之薪酬福利影响,人员流动性大。
三、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建设举措
针对当前的工作现状,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应着力推进以下举措:
1.加强对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新兴产物,提升办学实力才能使学院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特别是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独立学院应认真研究教育发展的方向,积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重视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学院领导应理性认识成本投入的长期和短期效应,明确行政管理成本投入的重要性,鼓励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同时学院还应改进薪酬分配体系,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优化行政机构设置。
独立学院使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具备了更多的条件,但学院的正常运营、办学水平的提高也需要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垂直管理体制因机构层级较多,办事效率不高,学院应努力实现机构设置的转变,引入扁平化组织管理模式,将权力合理下放。例如部分人事权力、资源配置权力的下放也有助于扩大系部自,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在精简机构设置的同时,学院应科学设置行政岗位,规范岗位工作流程,防止岗位和人员的脱节。
3.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发展,创建符合学院办学特色的行政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效能。其管理制度应当与市场的发展相适应,实现激励与约束并举。学院应从制度上规范行政部门各项具体职能的履行,实行岗位责任人机制,一旦行政工作出现问题,学院将追究当事人责任,从而增强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行政人员的考核,学院应制定具体的量化考评指标,定期对行政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价。此外,行政部门应定期召开例会,集思广益,切实为独立学院的办学发展提供建议。
4.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日常行政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问题;解决途径
行政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实施是保证高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目前,高校在行政管理工作领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很多高校工作者都将行政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作为工作的重点。
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较为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在设计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的过程中依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模式进行制度设计,并没有结合高校近些年来的管理工作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管理制度的改良,造成很多管理制度不能与高校的实际管理需要相适应,降低了行政管理制度的推行质量[1]。此外,很多高校在管理工作中对岗位目标机制的重视程度很高,使得很多管理制度只能对高校人员实施严格的约束,虽然保证了高校各项行政性举措的有效落实,却造成高校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积极性方面难以实现高水平的激发,最终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效率。还有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对处罚性因素的重视度较高,而对相关奖励褒扬因素的重视度较低,使得高校的管理工作人员经常呈现出较为严厉的姿态,无法保证高校的管理人员能够结合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制度进行改良和创新[2]。还有一些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较为生硬,并没有对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行必要的激发,很多管理工作长时间按照固定的模式加以运转,不能保证对管理人员建立起科学的业绩考核机制,使得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度不高,提升了行政管理工作成本。
2、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权力过于集中
目前,高校的很多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在强有力的权力因素影响之下进行制度的执行,因此,很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依旧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依赖[3]。还有一些行政管理工作不能保证将各项权力进行有效的集中,造成很多的管理模式只能在具备依赖性需求的情况下继续执行,难以在管理工作任务量很大且不能停止的情况下进行改良空间的获取。还有一些行政管理工作受到权力模式的影响较大,使得很多管理工作必须按照既有的权力配置结构进行层层传递,不仅降低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还使得很多的管理工作不能保证具备运行的稳定性。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团队缺乏必要的民主机制,使得制度和运行机制的调整过多的依赖主管人员的设计,既增加了主管人员的业务量,也使得很多基层管理工作者难以具备较强的工作积极性,造成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不能适应高校日益增加的管理业务要求[4]。还有个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并没有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具备一定的官本位思想,使得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无法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民主意识的传递,容易造成高校学生产生盲目的权力崇拜,不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思想的养成。
3、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目前,很多高校由于受到上级行政机关的影响较大,造成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模式模仿了政府部门的模式进行运作,造成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呈现出较为臃肿的状态,无法保证适应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此外,一些行政管理机构的设计对权力和责任的配置不够科学,很多部门的分支机构无法保证针对同一问题提出相同的管理方案。再加上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执行人员数量较多,难以保证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明确的责任人认定,使得高校内部容易在行政管理工作领域出现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5]。另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推进也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情况,一些高校在生源不断拓展的情况下,加大了行政管理工作领域的人力资源危机。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领域问题的应对方案
1、完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制度
在进行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当前管理制度设计的程序出发,对制度实施根本性改良,切实保证所有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具备合法性的前提下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要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岗位设计的重视,保证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在科学的岗位设计过程中实现岗位优势的凸显,保证所有的岗位设计工作都能适应权力配置的需要。此外,要按照业绩考核工作的要求,对行政管理工作实施评价模式的科学构建,保证每一位行政管理工作执行人员都能在制度的促进之下提升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热情,增强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动能。
2、改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权力结构
首先,高校要从行政管理结构设计方面摆脱金字塔结构的束缚,保证所有的行政管理权力都能在制度的约束之下实现高效的构建,使行政管理工作的推进能够适应新时期高校管理业务的变化。要在保证所有的权力结构适应制度创新要求的情况下,对各种行政管理工作的范围进行明确,使制度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并适应后续的调整需要。
3、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设计合理性
在实施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高校尽可能摆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设计限制,使高效能够设计出更加贴近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求的制度。此外,要按照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需要,对机构的设计理念进行调整。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推进可以提升学生的民主意识,使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在维护高校日常教学程序的情况下对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结论:行政管理工作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深入的分析高校在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解决,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推进质量,使全部的高校教学工作都能在完善的教学模式中加以推进。
作者:田原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伟.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3,01:88-89.
[2]姜颖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於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教育与现代化,2006,04:53-57.
日常行政管理制度范文5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良好的行政管理模式对加强高职院校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为了适应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需要,培养出大量合格的、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也开始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地创新、强化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行政管理模式,以最好和最快的方式跟上时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将先对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重点探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新思路以及具体实践应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 新方向 发展模式 有效分析
一、引言
当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速蓬勃的大力发展着,高职院校的数量以及规模都在迅速扩张,如何抓住历史机遇,主动应对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使高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适应于学校发展规模的要求,适应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但由于高新科技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在高职院校的建设当中,传统行政管理越来越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而如何能够使行政管理向着规范化、信息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成了眼下急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是在高校党政部门的组织下对学校所有事务进行有组织的管理活动。高校在顶层设计中为学校事务制订了一系列的目标和任务,然后通过一定的行政管理措施的运用,以此来实现和完成设计的目标及任务。然而,由于传统的管理方法及思想理念落后于时代要求,使得管理模式跟不上形势,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现阶段在高校行政档案管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1]第一,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够。在高职院校中,行政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门,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所以必须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行政档案应有价值。但是,由于现阶段从事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不是毕业于行政专业的人员,而且在上岗之前并没有进行过任何的专业知识培训,并且工作量较大,经常出现工作超负荷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在行政管理当中缺乏需要要了解的专业知识,并且还直接造成在行政管理当中其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责任感以及积极性。而且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基本对平安无事的现状就能满足,所以导致工作人员对管理信息的利用热情严重的缺乏。[2]第二,机制臃肿,管理方式混乱。尽管在高职院校中已经慢慢建立了行政管理的规范体制,而且还依法下发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来进行管理工作的指导,但是管理的职责以及权限已经不能与现阶段各阶层领域的人员调整及变化的脚步同步进行发展。而且就连目前行政管理工作当中的基本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服务型以及管理型的工作。[3]首先,行政档案管理工作没法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行政管理当中所有的文件材料都不能进行利用以获取物质财富,应该是对高职院校各部门的原始档案信息进行专业性管理的一种工作;其次,行政管理系统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基本都是与其它各个项目中的管理系统进行相互的影响,而行政管理也是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来服务其它管理系统,其最终的目的是要能为社会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4]最后,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行政管理工作也是阶级利益与关系最好的一种体现,因为行政管理工作隶属于统治阶级,也被统治阶级所掌握,同时还会提供一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服务给一些阶级。因为高职院校的内容与政治与教育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关系也是存在很强的机密性,因此在对高职院校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保密这一项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行政管理工作当中的政治性。在行政管理工作的进行中,必须要做到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安全、完整的进行有效的维护。[5]
三、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的新思路
上文已经对现阶段高校行政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来重点探讨一下高校行政管理当中的新思路。第一,绩效考核制度需完善。要想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能顺利的运行,就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一般来说,以往的考核都是由高层领导进行考察,所以主观性比较强[4]。现阶段企业界开始推崇一种全方面的考核制度,所以需要将其设想为一个圆圈,所有的考评者信息都在在其四周。目前高职院校在行政管理绩效考核中多应用上级考察下级的方式,出现的弊端较大。而如果引用全角度的绩效考核方式,这种考核的信息来源包括同事、学生、教师、下属及领导等,其考核中也不会存在以往的片面性,这种全新的考核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考核信息的可靠性及有效性。第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因为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对行政的管理人员有很高的要求,每一位管理工作人员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想要将管理人员政治素质有效的提高,就需要在其管理工程中,严守机密,而且在管理的过程当中还要能时刻贯彻保密性的原则;要想使责任感很好的加强,就需要对本职工作做到安心与专注,以此使工作的严谨度很好的提升;不仅如此,还要为行政行政管理人员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依照岗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培训,其培训的内容当中应包括了关于行政行政管理工作中所有的专业知识[5]。还要包括管理学以及信息技术等知识的培训,让行政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能最大程度的将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第三,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将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能确保行政信息合理的进行管理[6]。而如何有效的将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完善,必须要依照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来分析,以此使建立的行政管理制度能非常科学及合理。首先,建立行政管理制度主要是用来进行行政管理的实践,所以,在建立管理制度的时候,必须要做到简洁明了,并且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那么这样的制度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就能对所有的工作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及约束,使其工作流程顺畅,失误率相对减少。其次,建立行政管理制度,不单单只对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约束,还会同时约束到单位的领导,这样就能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的独立性,还能确保在管理工作当中,不会因一些领导所表达的错误意思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真实性。最后,在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时,还需要能落实奖惩制度,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对一些投机人员的约束。对于能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严格要求自我的人员给予一系列的奖励,使他们能更加积极的开展工作,而对于违规操作行政信息的人员就要进行严厉的惩罚,而在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当中将奖罚制度分明,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行政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以及健康的发展。
四、结束语
现阶段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制约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其行政管理工作也需要跟上时展的脚步,与时俱进。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行政管理当中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并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确保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
作者:朱效迅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少婴.创新高职院校行政行政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05):42-45+59.
[2]莫贵评.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05(07):144-145.
[3]王瑾.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5.02(07):166-167.
[4]陈继军.高职院校二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12(07):86-87.
日常行政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高校行政管理 管理制度 行政综合素质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加快建设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直至21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高等院校在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机遇时,往往只重视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忽略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作为高校日常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和科研事业的基本保障,是高校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前提,是链接校内各个组织机构的重要桥梁,是维持高校活力和提升高校形象的关键。然而,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和限制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改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1.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岗位设置不合理。
我国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较模糊,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制度的设定与实际工作岗位无法接轨,执行力度差,导致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一些高校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岗位的设立基本上是参照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组织体系冗杂。由于功能不断细化,管理层次过多,人员设置不断增加,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组织结构[1]。高校行政工作通常采取的是“因人设岗”,而不是“因岗定人”,这就导致人员分配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加之岗位职责没有明确划分,尤其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会涉及很多交叉领域,因而易存在部分工作无法立即落实安排,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面临职责划分不明确的临时工作任务时,某些行政人员往往喜欢推三阻四,导致出现部分人员工作量太大,部分人员太过清闲的局面。
2.行政管理人员存在职业倦怠,业务素质不高。
随着近年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行政管理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部分高校存在“重科研,轻行政管理”的现象,一些行政管理人员长期面对单一、烦琐、枯燥、不受重视的工作,同时工作业绩不能清晰地量化考核,职称晋升难度较大,个人职业规划不明朗,因而易出现消极怠工,缺乏责任心,工作成就感低下,机械被动地完成工作等问题。此外,部分人不认可和不尊重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比如当行政管理人员在贯彻落实教育部或学校出台的一些制度时,某些教授认为该制度限制和阻碍了他们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认为学校的效益都是由科研工作创收的,行政人员无较大贡献。高校在对行政人员的职业规划方面提供的机会较少,没有大量具有针对性的提高业务能力的培训和满足个人精神诉求的进修学习机会。再者,相对于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人员而言,由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科技含量较低,相应获得的薪酬待遇较低,打击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
3.缺乏相应的奖励考核机制。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主要是辅助和确保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工作内容涉及高校日常活动中较烦琐的文字工作、文件的传达、制度的执行、后勤保障工作等多个方面。然而这些繁杂的行政管理工作却无法一一量化考核,不像科研工作可以通过取得的科研项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研发的专利等明确的指标进行考核。同时,对于不同的行政管理岗位如学籍岗、人事岗、科研助理岗等,由于其从事的工作涉及的领域不尽相同,因此难以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目前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考核仅停留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没有清晰科学完整地体现行政人员的实际工作。在这种缺乏科学合理的奖励考核机制背景下,干多干少并未区别对待,这就较大地削弱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4.各部门间联系和沟通缺乏信息共享性和时效性。
高校工作的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常会涉及多个交叉部门的工作。高校各职能部门都有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范围,部门人员各司其职。一些高校存在“办事难,流程多,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当面对这种部门交叉的工作时,部门间不愿意承担,互相推诿。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却并未全面实现信息化,如在文件的接收、存档、下达、审批、执行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文件的方式。同时,各职能部门并没有将数据共享,也没有形成一个互通的网络信息结构。
三、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
1.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实行定岗定编。
高校要顺应国家形势的发展,实现“双一流建设”的伟大目标,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为了改变过去行政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无章可循,有章难循”的现象,必须将管理制度的制定具体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强化部门责任,明确岗位职责。“精干高效”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因而精减行政管理人员,整合职能相近的部门或机构,充分发挥综合管理的效能是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科学合理地设立行政管理岗位,做到“因岗定人,因岗定编”,将管理制度深入贯彻执行到每一项工作中。
2.以人为本,突出人文管理,创造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
加强人文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高校师生及行政管理人员安心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由于科研岗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不同,不能较好地相互理解对方的处境,导致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常常不被认可,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为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认可度,必须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建立定期有效的情感交流渠道。让领导体会到下属的辛苦和难处,让教师体会到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不易和委屈,让师生充分认识到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对科研、教学事业的服务性和重要性,并以此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对自我的肯定,充分调动起其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3]。
3.建立富含活力的用人机制和高效有用的激励机制。
高校在发展科研实力,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对与之配备的行政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素质、业务能力强、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管理型人才是目前高校行政队伍迫切需要的。为了选拔具有较高综合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人才,就需要建立富含活力的用人机制,即以任人唯贤为根本,以“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聘用”为原则,大力推行“去行政化”,实行行政管理人员聘任制,聘任真正懂管理、有技术、善协调的人员。要从根本上改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现状,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除了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外,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激励的手段应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首先,应将其工作能力与收入直接挂钩。按照“效率优先,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一个考核周期内,完成工作的情况与收入成正比,这样可以不断正面刺激行政管理人员,以增强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其次,应设定多种荣誉称号。针对不同岗位做了突出贡献的行政管理人员设定相应的荣誉称号以示鼓励,这样可以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和事业认同感。最后,建立科学的人才晋升制度。设定每个晋升等级需要的考核标准,具体到各类指标中:如不同等级需要服务的年限要求,完成的岗位工作职责的情况,奖惩情况,发表与岗位工作相关的论文情况,以及是否对工作有创新性突破等。科学合理的晋升渠道可以大大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开拓进取的激情。
4.完善考核体系,强化在岗培训。
首先,应将评价考核标准具体到每个职能部门。为了公平客观地评价行政管理人员在一个考核周期内所完成的工作情况,应充分结合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岗位职责为依据,采取自我评定、领导考察、同事互评、服务对象反馈评价等方式,通过完成的工作任务量,利用工作创新性的拓展等多个指标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以此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科学的工作考核机制。其中,服务对象的反馈评价,可以借鉴银行使用现代科技设备的评价方式,也可以结合微信扫码进行网络点评的方法,让服务对象在被行政管理人员服务后直接给出满意度评价,这样可以正面促使行政管理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其次,应重视在岗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想培养一支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管理队伍,必须加强对在岗人员的专项培训,如办公技能的提升培训,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训,最新人事或财务法律制度的培训,增强沟通协调能力的培训,公文写作培训等。同时,为顺应高校l展的国际化趋势,还应提供一些访问国际上行政管理工作较突出的高校的学习机会。此外,现今行政管理人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高校应重视此类问题,专设一些缓解心理压力、关注身心健康的讲座或课程。
5.增强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实现办公现代化管理。
高校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是以部门为单位开展的,职能部门是由行政管理人员构建而成的。因此,树立部门内人员间及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建立有效沟通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轮岗制进行换位思考,系统地了解整个高校行政工作的运转,体会不同岗位所面临的困难,总结自身在工作中出现沟通障碍的原因。深度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作,将个人目标、部门目标、高校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4]。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仅依靠传统的纸质材料进行办公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需求。实现办公现代化有助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高校可结合实际情况,以互联网为载体,构建校内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有效传递信息,提高沟通协作效率,增强工作进展的时效性。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推行无纸化办公,不仅可以打破传统办公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促进不同职能部门间的有效合作,还可以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5]。
四、结语
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是高校提高竞争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针对现今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合理不规范问题的现状,高校只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用人机制和考核奖励机制,提高行政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部门间沟通协作,实现办公现代化管理,才能切实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水平一流化,管理水平一流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帕金森定律视角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J].教育界,2013(4).
[2]李博,张安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08,24(2):141-143.
[3]李静.浅析如何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J].商情,2013(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