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理念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保理念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保理念感悟

环保理念感悟范文1

李冰冰再度携手深发展 演绎环保之美

李冰冰与深发展缘分匪浅,今年十月,深发展信用卡中心成为李冰冰自主公益品牌【L.O.V.E】的公益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倡导和推行绿色生活理念。在“百万森林”项目亚太区推广大使李冰冰的牵头下,深发展已经向“百万森林”项目捐赠了两万棵沙棘树苗,切实有效做环保。

李冰冰作为环保信用卡的联合发起人,现场畅谈自己对环保的感悟和理解,表现堪称专业,“20亿张普通信用卡回收后是不可降解的,而燃烧后会产生20万吨氯化氢、二英等有毒气体,如果我们使用环保材质的卡片,就可以最大化地减少污染,减少碳排放,而今天我作为靓系列环保卡片的联合发起人更是感到激动和自豪!”。

李冰冰更表示,对于12月12日启程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之行十分期待。届时,她会带上深发展环保信用卡、“百万森林”项目和WWF“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关注的哥本哈根进行展示和推广。

张佳荣膺中国第一位环保信用卡形象大使

历经100多天的选拔,横跨全国四大赛区,深发展环保信用卡形象大使选拔赛以“环保”之美作为新选秀标准,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一股清新的环保之风。

冠军张佳获“靓丽卡”形象大使殊荣,成为中国第一位环保信用卡形象大使。她肩负着宣传环保、参与公益活动、提倡绿色消费的任务,将以靓“绿”形象影响年轻一代更多地爱护、保护环境。

深圳发展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彭小军表示,深圳发展银行一直将环保事业视为企业的重要责任之一。从建立靓绿园到捐赠树木,深发展栽培了逾十万颗树苗,为城市的绿化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无论是有形的植树造林、 还是无形的生活理念推广,深发展都始终如一、为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将持续打造“环保、时尚、实惠”的信用卡品牌。

环保理念感悟范文2

一、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改革

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改革包括了诸多内容,以下从增强创新意识培养、提升环保创作意识、注重激发学生潜力、学生成本意识培养等方面出发,对于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

1、增强创新意识培养

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众所周知艺术的天赋实际上是很难从书本中学到的,在这一过程中只能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和顿悟,以及参观别人的艺术作品,从中领悟出来。其次,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以还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这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与素质,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实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与此同时,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在生活中学习并且可以在实践中锻炼,最终起到在创作中成长的效果。

2、提升环保创作意识

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离不开对于学生创作意识的提升。艺术学生在经历实验创作时应当努力的在这一过程中思考、发现、感悟,最终能够获得顺利的创作灵感并且能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其次,学校和教师为了能够使实验教学安全有序地开展,则应当合理的培养学生安全环保意识,并且将安全环保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在提升学生的环保创作意识时应当一方面根据不同功能实验室的要求来以学生乐意接受的图式方式,并且以有趣的表达进行环保艺术教育。在改变了以往刻板僵硬的说教的同时,更加有趣的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自觉观看,有意无意中接受和培养了环保意识。

3、注重激发学生潜力

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潜力。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过中应当合理的利用学科优势来营造出一个朴素、优美、自由的艺术学习氛围,然后让学生在这一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就有助于其激发出自身的艺术学习潜力。其次,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过程中应当以轻松。生动、自然的课堂教学来让学生的创新潜力迸发出来,这不仅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获得,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着重动手操作,最终也能够促进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得到合理的提升。

4、学生成本意识培养

跨域融合理念还应当做好学生成本意识的培养工作。教师在学生成本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对于不同艺术材料的性能和表象、材质进行合理的讲解,让其理解到不同材料的不同成本与不同使用效果。其次,教师在学生成本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让其结合自己设计和创作的要求来自主的选购适合的材料,从而能够在合理地节约艺术创作成本的同时更好的达到自己的设计创作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成本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通过限制成本的艺术创作锻炼来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利用材料行创作设计,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成本节约意识,最终提升了学生艺术创作的综合性。

二、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

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需要提升学生在艺术方面不同的能力,以下从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积极性、确定艺术实践标准、优化艺术教育流程等方面出发,对于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进行了分析。

1、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的第一步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教师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以更加全面的艺术训练来对于学生的艺术创作意识进行培养。其次,艺术教师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应当通过实验教学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艺术教师可以通过立足学生的方案或项目的设计创意来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艺术天赋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此同时,艺术教师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还应当让学生对于好的灵感和创意进行发挥,最终能够让其在艺术实践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实践。

2、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积极性

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积极性。艺术教师在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积极性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同伴的影响下合理的将所获得的知识加以实际操作运用。通过这一实践模式学生不仅仅能够巩固艺术知识,并且还获得了在面对创作瓶颈时的解决策略。其次,艺术教师在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积极性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艺术体验和感悟来使其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风格,最终能够促进其艺术专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3、确定艺术实践标准

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需要建立在确定艺术实践标准的基础上。艺术教师在为学生确定艺术实践标准时应当持续的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与时代同步。其次,艺术教师在为学生确定艺术实践标准时还应当坚持与市场共舞的艺术实践原则,从而能够在于行业互动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实践改革。例如艺术教师应当更加密切关注市场经济和行业部门的需求,并且及时分析不同行业的行业标准,以此确定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然后将这些标准分解于实验项目中,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明了行业标准的要求,领会行业标准执行的要诀。与此同时,艺术教师在为学生确定艺术实践标准时还应当努力的让学生适应相关行业的工作环境,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与该行业相匹配的职业能力与执行能力,最终能够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相应的工作,并且提升艺术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成功率。

三、结束语

跨域融合理念对于我国艺术试验教学的改革和艺术人才的培养都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因此艺术教育只有在育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教学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倩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立新.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7(30):51-54

[2]曹大辉.比较视阈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保障体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01):34-37

环保理念感悟范文3

一、重视课堂教学,渗透环保理念

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为学生渗透环保的理念,树立他们的环保意识。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这就为渗透活动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学生也应当积极地阅读相关内容来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通过讲授生物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挖掘与环保相关的素材,将生物教学与环保理念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v授“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时,我为学生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资料重点讲述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我首先播放了前些年北方沙尘暴的景象,看着人们在沙尘中艰难地行走,学生们在下面窃窃私语,然后又为他们播放了河水营养化的场面,看着工厂肆无忌惮地在排放着污水造成河流大量大面积地污染。接下来,为他们讲述了沙尘暴的原因、富营养化的原因,三北防护林的作用及生物净化的基本原理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的理念,同时还为其讲述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悠久历史和所取得的成绩,国外对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评价。通过将教材内容与生态环保相结合,学生能够体会到破坏环境的危害和生态工程的积极意义,这能够使他们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还能养成对身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联系现代科技,增强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单讲授环境如何遭到破坏、人们如何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这会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使他们出现消极的情绪。在此情况下,教师要联系现代科技为学生讲授一些科技成果,使他们看到科学家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在其内心种下环保的种子。通过对现代科技的了解和学习,学生能够明白一些最新进展,也会增强治理污染的信心,这有助于提升他们对生物学科的热情,发挥其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在讲解“基因工程的应用”时,我为学生列举了基因工程在植物、动物、微生物方面的具体应用及成果后,帮助他们开阔自己的视野,掌握基因工程的最新进展。在讲解植物应用时,我列举了基因工程在抗虫、抗病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和成果,即,棉、玉米等抗虫植物的研究成果,以及抗病毒的小麦、番茄等植物。在介绍动物应用时,重点讲解了生产转基因的药物等内容。随后,我为他们展示了一些污染的情况,讲述了基因工程在面对石油污染时候的应用,即,科学家组成“超级菌”分解各种石油烃,消除浮油的影响,从而彻底消除原油的污染;科学家将聚磷基因与硝化基因导入到人体大肠杆菌中,使其吞噬汞和降解土壤中的DDT细菌,从而达到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通过对这些科技成果的了解,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大大提升。

三、注重作业布置,完成环保练习

在高中生物试卷中,很多试题都是以生活为背景,通过与实际相结合来考察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鉴于此,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教师不妨设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试题,帮助学生熟记教材内容,提升生物环保的思维,最终为获得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应当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会和感悟题目背后隐藏的意图,通过与生活阅历相联系来感受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在讲解完“生态工程”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三道题:

(1)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不能解决的问题是____。①防止区域内水土流失;②有利于保存土壤内的氮、磷、钾等养分;③使土地优化利用;④解决长期干旱无雨的问题。

(2)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究其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____。①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②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③过分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④对水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

(3)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____。①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②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③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④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禁止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学生通过完成这样的练习,就能够对生活中的生物知识有所了解,也能够树立环保的理念。

四、开展课外活动,树立环保意识

环保理念感悟范文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由于社会生产的无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无节制索取,使得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赐予,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低碳环境计划的行业中。各国加强了对人民低碳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公民的环保意识,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将就低碳经济环境下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低碳经济;公民;环保意识;提升;策略

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度的工业化文明彻底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步伐和轨迹,现代文明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均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抗议和惩罚。全球气候变暖、雾霾天气的增加、扬沙天气的增多、温室效应的产生、水土流失和污染的加重等都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提出了警示。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国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形成一种内在的、自觉的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低碳经济环境下,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这是站在国家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考虑,关系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实现。

1努力开展各种社会低碳环保活动

应是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低碳环保公益活动中来,全面提升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增强公民的低碳环保技能。因此,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作支持进一步向广大公民宣传并普及低碳环保知识,并在城市中挖掘树立典型的低碳环保榜样人物。站在环保范围的角度来看,加强社会公民的低碳环保公益活动,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低碳环保公益活动,在低碳环保理念的中不断提升自我,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例如:可以组织本地居民到本地区的乡镇企业、厂矿企业进行参观,进一步了解这些企业低碳环保的情况。各社区应组织本社区的居民大城市的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参观观摩,感受自然环境被污染后的严重后果,彻底感悟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强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加强环保行动的紧迫感。

2加强低碳环保的网路宣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全球迎来了网络信息时代。社会环境方面也在进一步拓展信息交流平台。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网络的发展更是为低碳环保的宣传创造了条件。网络的灵活性、开放性能够满足公民生活中多环保知识的多样化需求,并进一步巩固公民低碳环保意识。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力量,为公民有效的提供丰富的低碳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关信息,开辟交流平台,多建立一些与低碳环保相关的特色环保网站;还可以结合各种真实的案例资料,利用网络的传播介绍生态环境的现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建立并完善大众媒体引导机制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各种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微信等传播平台媒介正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传媒的形式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传播平台,它更是有效提升我国公民低碳环保意识的重要媒介,还是在新时期大力开展公民环保理念宣传与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大众传媒的覆盖面较广、传播的速度较快、传播的影响力较强等特点,使得大众传媒在公民低碳环保意识培养与提升中发挥出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

4搭建并完善低碳环保社区平台

每一个公民都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日常的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作为社区中的一份子,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仅仅把握在社区学习的机会。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将低碳环保的意识教育与培养融入到社区教育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特别是以社区为中心努力建立公民低碳环保意识平台,更是对公民进行低碳环保意识提升的重要落实途径。因此,必须要努力推进绿色社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低碳社区在提高公民低碳环保意识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利用社区的宣传公布栏公布当前本市、国家、省的水、空气质量、植被情况等。从而进一步引导公民在社区活动中进一步关心环保建设问题,履行公民的环保责任。再例如:可以鼓励社区公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环保志愿者的队伍中,从而在低碳环保社区环境中提升自己的低碳环保意识。

5结语

总之,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加强我国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的最佳途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更直接关系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成败。目前,我们人类正承受着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理念、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倪珊,何佳,牛冬杰,包存宽,王娟.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目标指标体系构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01):100-105.

环保理念感悟范文5

关键词: 生态服装设计 本源 外延性

在人类日趋重视环保的社会形态下,生态服装的设计理念被引入服装艺术的范畴,并成为21世纪以来服装设计艺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生态服装设计是“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的一种设计”[1]。它通常倡导服装面料和辅料的绿色化及穿着方式的生态化,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本源意义上的生态服装设计内涵。但随着生态服装设计的深入发展,这一内涵早已突破了本源的意指范畴,外延到生态美学、生态价值和生态情感视域。深入探究生态服装设计的本源与外延性内涵,对于服装设计艺术的发展将起到有力的引领作用。

一、生态服饰设计的本源追求

综观生态服装设计的发展历程可知,本源意义上的生态服装设计追求主要包括: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指主料和辅料)不能含有任何危害人体健康的介质,或这种介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不会影响人体健康,要经过相关部门检测、认证并加有相应的标志。在生产加工环节,从材料选择到成品上市的整个过程不能存在任何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危害的污染。同时,在服装的废弃处理上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中可以看出,从服装面料的选择上追求生态环保理念至关重要,也是服装设计的一贯做法。

1.原料要求。一是使用天然纤维面料,如棉、麻、丝、毛物等,具有纯天然、安全、吸湿、透气等功能,备受消费者推崇。此外,市场上还有不少独具特色的天然纤维织品原料,如天然彩色棉、天蚕丝、驼羊毛等,不仅具有某种纯美的天然色彩,而且无需人工染色、漂白,避免了因加工而产生的污染渗入。二是使用新型环保面料,如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天丝”纤维等,特别是“天丝”纤维,原料来自木材,可不断自然再生,且全部在物理环境下制成,无毒、无污染,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取得了独特时尚的外观效果,已经获得了国际绿色环保证书。三是使用天然无毒辅料,可直接取自大自然,如各种水产壳类,它们色泽鲜明,文理清晰,高贵典雅;再如各种坚果种子,它们坚硬耐磨,质感强烈,天然独特;还有的直接取自木材、竹材,进行物理加工雕琢,更显环保理念。当然,在原来选择时,为确保真正环保,也要重视原料产地的选择,有些原料虽然属于生态行列,但在人类培植过程中已经污染,存在一定的危害。

2.性能要求。传统的生态服装设计中,对面料的性能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服装面料及成品服装应具有防寒保暖、吸湿排汗、散热透气等基本性能,保持服用的舒适与健康。此外,根据不同原料、不同用途和设计的不同追求,很多服装商还要体现出抗菌、抑菌,超细、超强性,易洗、防污性,抗紫外线与防辐射性,阻燃、抗静电性,免烫、芳香和促进人体微循环与保健性能等特点。

3.科技要求。服装设计也讲求科技含量,特别是生态服装的设计,融入先进的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自控技术和材料技术等,对服装生产过程中的通风、温度、湿度等进行科学把握,有利于服装科学加工生产,确保工艺流程无污染。如今,现代科技已经在服装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弥补了传统工艺的很多不足,生产出的服装更加生态、精致。

二、生态服装设计的外延性追求

与传统服装设计相比,外延性追求是对传统设计的拓展和衍生,是对现代服装设计艺术的补充、完善及发展。在业界的不断探索中,这种外延性追求已经逐步呈现出以下几种步态。

1.追求简约风格。在生态理念的大背景下,适度消费思想和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渐趋成为主流形态,现代简约风格设计自然是当下服装设计努力的方向。与传统简约风格设计相比,现代简约风格,除了讲求简单、舒适、实用、美感外,更多侧重于维护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简约主义设计以简约为根本出发点,明确反对过度浪费材料,特别是对生态环保型面料,追求用尽其材与恰到好处;在美感的把握上,更是追求“用最概括、最精炼、最准确的设计语言来追求服装的美感,运用简单化的材料、简洁化的结构及精致化的细节来体现现代人简单而高贵的生活理念”[2]。但简约并非简单,亦非节约。

2.追求生态美学。不管是传统意义上使用生态环保型面料,还是追求现代简约风格,对材料的物尽其用和精雕细琢,都只是局限于具象的美学空间。而现代的生态服装设计已经把触角延伸到生态的抽象视域。服装设计师们常在作品中展现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强调生克互济、形神和谐的整体美;常用服装的生态主题来展现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的生态困境,进而把环保、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理念写意性流露出来。人们对环境的焦虑、关注、保护、困扰、热爱等万丝情愫都在生态服装的具象空间和结构里彰显无遗。生态服装的设计带给人们的除了健康和舒适外,更是无尽的倾诉与关注。

3.追求自我回归。从生态服装设计的理念与表现形式可以看出,生态服装并非只局限于对服装自身和周边环境生态保护的要求,更主要的还在于蕴含了设计师对人性的感悟与自我回归。首先,生态服装设计应是设计师心声的流露与意向的展现,本质在于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的回归;其次,生态服装设计在对环保的关注中凸显了人类自我的回归,是人性倾诉与反思的结果;再者,它也是自然的控诉与回归。需要备受关注的是,人是一切的核心和主宰,人、服装、环境如何有机统一、和谐相生,关键在人类的自我回归,用生态、服装、设计的综合体找回人类的自我。随着自然破坏的日益严重,人类自身的不断觉醒,在生态服装设计的范畴里,自我回归必然延伸着服装设计的本源内涵。

三、生态服装设计外延的相关性追求

在生态服装设计艺术的日趋完善中,人们并没有把视野仅仅局限于材料的选择与服装具体的设计上,而是把视野开阔到了减量、再利用、循环再生、环保选购等多个环节上,全面凸显了其关注人文与生态的理念。这种相关性的设计追求亦是生态服装设计的外延性追求。

1.追求精简。这主要是指在服装的面料及其价格已确定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设计和科技手段针对服装的非物质化、结构、材料、空间等元素进行雕琢和深加工,以确保资源利用,无明显浪费,风格、样式、结构、包装达标并不失大雅。具体而言,非物质化就是要在包装上以价值较低的纸盒为主,而且尽量不要浪费空间和富于不必要的装饰,力求简约得体;结构合理化,主要是追求在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下,鉴于样式而采用其他低廉但环保的面料代替,从而实现同样的风格追求;空间元素则力求采用薄壁轻量的塑、纸材料,以便节省空间和成本。

2.追求再利用。简而言之,就是指确保服装面料在使用后,不经过特别处理,可直接用来再利用,这也是力求环保节约的根本要求。再利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求服装设计时,考虑各部分结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具有相同的规格、样式,以便自由拆解、分离和随时调换使用,意味着在设计、裁剪、制作的精度上一定要高。另一方面就服装的整体而言,既要确保生产质量和使用周期,又要追求使用的功能性转变和不同人的适应度,还要便于保养、清洗。

3.追求循环再生。这主要是指设计的服装要便于回收,循环利用。对设计的要求是结构不能过于复杂,使用的面料种类不宜过多,缝制点应结实简单,便于拆卸和材料分离归类。在面料的质地上要求尽量选用可自然降解与再生的循环性材料,一次性材料尽量少用或不用。

4.追求环保选购。这是在包装和销售领域的要求,主要包括应积极向消费者传递生态环保信息,有明显的环保标识,标明环保材质、规格、尺寸、样式等。一方面是为了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环保信息,便于选购,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产品环保理念的植入与宣传,引导消费市场。

综合而言,生态服饰发展历程坎坷而漫长,但历史的足迹在向前迈进。人类追求生态环保的理念生生不息,对服装设计的生态学要求也永无止境。而生态理念之于服装设计,又具有强烈的呼唤意识和现实意义。如果说服装的样式与形态之于人的是美的外化与感觉的舒适的话,那么天然环保的面料材质之于人的则是美的内化与心灵的慰藉,样式与材质的有机结合才是服装的真善美与人的合二为一。因此,在服装设计的广阔视域里,不断拓展和追求生态的本源与外延性才能指引着生态服装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环保理念感悟范文6

关键词:环保教育 数学课堂 课程标准

【背景】

随着时代变迁,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在物质生活提高的时候,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环境问题成为首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水土流失、森林滥伐、臭氧层出现空洞、地球变暖、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环境,保卫家园,已经成了我们共同的责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每天都在担心今天的PM指数是多少,是否需要佩戴口罩出门。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将会成为未来的主宰,他们的环境意识直接影响我们下一世纪的发展。让他们从小树立起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也是刻不容缓的。于是,我们的课堂也成了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课堂教育这个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深切感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让孩子们明白,环境就在我们身边,不必大张旗鼓,只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也是对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

小学数学是一门以描述数量关系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对于帮助学生从小掌握环保知识,培养正确的环保态度,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发展环保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是我在数学教学时渗透环保教育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地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所以,我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认真地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渗透的环保教育,并把环保教育结合在数学教学中。

例如:在二年级下学期教学《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9棵树,那么回收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呢?

教学时,我首先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回收废纸吗?”

“这样地上就不会到处有垃圾了。”

“回收废纸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让地面干净一些。”

……

我追问:“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那么回收来的废纸有什么用呢?”

二年级的孩子一时答不上来回收的废纸还可以再利用。这时我顺势引导:“回收来的废纸通过一些复杂的程序可以再利用做成纸。那么小朋友你们知道纸是什么做成的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大树。”

我点头示意:“对啊,纸是由大树做成的,大树对我们的环境有很多的作用呢。一棵树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再通过树叶化为蒸汽,湿润空气;能滞留大量粉尘;白天生产的氧气可以满足64个人的需要;还可以吸收有毒气体,甚至还是良好的消音器,所以啊我们的马路两旁才种了很多大树。”

我接着对学生说:“如果我们平时不回收废纸再利用,那么在我国每年要砍伐掉许许多多棵大树。”

这时候我用多媒体呈现一幅幅有着生机勃勃的大树的图片,一片片绿色映入眼帘,当学生感叹画面美的时候,再出示树木被砍伐之后环境糟糕的图片,学生默默地感受这荒凉的画面。通过视觉刺激让学生体会到如果不进行废纸回收,生机勃勃的大树就会一棵棵被砍掉,环境就会被破坏。一棵小树苗长成大树要很长时间,这样森林会很快地被我们破坏掉。

接着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回收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这个问题,9×5=45(棵),再全班交流,回收5吨废纸可以保护45棵树。这时候我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体会明白回收废纸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我接着对学生说:“现在小朋友们明白节约纸张的重要性吗?”,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平时的作业本要认真书写,以前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可以作为计算草稿纸或者练习本,如果每人都节约用纸,那么,我们就可以保护许许多多的树木被砍伐,节约森林资源,同时保护生态平衡,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思考】

其实环境保护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是一个大而泛的话题,他们没有太多的忧患意识,但是因为接收的信息比较多,却也能明白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会在说到这个话题时,表达自己想要为环境保护献一份力量的意愿。“如何让孩子能领悟到其实环境就在身边,我们都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保护环境”也成了教师所应该要探讨并切实实施的问题。

环保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牢固地树立环保思想,自觉抵制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今天的课堂,孩子所领悟到的环保意识,不是我用填鸭式的教学强加给他们的,而是他们通过自己对例题的理解,计算,分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平日里浪费纸张的行为是在破坏身边的环境,有悖于环境保护,有悖于自己要保护地球妈妈的愿望,所以孩子们都自觉行动起来,不需要太多语言,不需要太多暗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自己小小行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