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经济学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经济学课程

劳动经济学课程范文1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

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门,比2012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外围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 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劳动经济学课程范文2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体会

在上杨老师这门课之前曾经接触过劳动经济学,当提及劳动经济学这五个字眼时,脑海中会蹦出几个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需、人力资本、劳动力流动、工资、劳动市场歧视、失业以及宏观收入分配。其实这几个词可以基本涵盖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前仅仅对大的理论框架有所掌握,当时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但是,也正是对劳动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使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我发现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之前的学习只是揭开了的她的一层面纱,我并没有真真切切的看清楚,这学期的学习使我又揭开了她的另一层面纱。

揭开她的另一层面纱之后她的模样更加清晰的展现在眼前。劳动经济学,将该名词分解来看有两个关键点,即劳动和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属于经济学,但是它又不同于经济学,它有经济学所拥有的一般特质,但是它又有独一无二的“魅力”。劳动经济学的一般特质在于它要解决一个矛盾和两大问题。一个矛盾是劳动力资源有限和人的欲望无穷之间的矛盾。劳动经济学要解决的两大问题:第一,如何使有限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第二,如何使有效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此外,它的独一无二在于“劳动”二字。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进行交换时,劳动者仅仅让渡使用价值,并非劳动力的所有权。劳动力和劳动力所有者不可分割,并且劳动力的形成与再生产是社会劳动的结果,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起着能动的作用。总之,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它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的方法和规范的方法,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与其他学科相比,劳动经济学更接地气。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都跟这门学科相关。比如我所真真切切体会到的一个问题。一直以来我的脑海中有一个很大的疑问,苹果公司生产的的手机为什么在中国可以卖到那么高额的价格?它凭什么获得那么高的利润?包含在苹果手机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值那么多钱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按照价值规律的说法,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正常情况下,价格是不会偏离价值太多的,但是苹果手机的价格远远高于它的价值。除了经济学一般的供需理论之外,我觉得还涉及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每次苹果出新品,很多人就会跟风去换手机,之前的手机根本没有坏。在苹果的消费大军中,包括了大学生这一群体。大学生并没有靠自己的劳动力挣得财富,他们还需要花费家里的钱,理性的消费应该是很认真的对待父母给自己的来之不易的钱,但是很多大学生却盲目攀比,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一部新款苹果手机而四处借钱。这很明显是虚荣心在作怪。换言之,许多人认为为了所谓的“面子”花再多的钱都值得,这不禁使我想起中国人在海外疯狂购买奢侈品的画面。中国人的消费好像已经打破了经济学的一般假设,即理性人。中国人的很多消费是非理性消费。在我看来手机的功能就是通讯,只要可以接打电话和收发信息足以,为了获得这两项功能花费那么多的真金白银,我觉得是浪费。以后有机会可以研究下中国人的“面子“消费,应该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问题。

劳动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跟我们学校有很深的渊源。课上杨老师曾经讲到过北京经济学院,即首经贸的前身,对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1958年,劳动学院成立,后改为北京经济学院,设立劳动经济、劳动保护和物资管理本科。2001年,首都经贸大学成立劳动经济博士点。我们学校的发展也正体现了国家对于这一学科的重视,同时又反过来印证了这一学科对于国家的实际意义。在所有经济学相关的问题中,只有劳动经济学是唯一与民生问题高度相关的。由此可见,在“以民为本”的今天,它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近些年来,劳动经济学的关注面更宽,更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积极,面积更大,成为相关学科的经济学支撑。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更加充实了自己有关劳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而且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即提问题的能力。我觉得在学会回答问题之前应该先学会提问题。杨老师对每个问题的阐述都可以出口成章,而且阐述的很清晰,这需要很深的积淀,我要慢慢积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看待问题更具条理性,这些能力通过这学期的课程我都有所提高。感谢杨老师这学期的精心讲解,感谢各小组同学对每个专题的用心准备,每次的课自己收获都很大。

我至今尚未看清劳动经济学的“庐山真面目”,相信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我会将她的面纱一层一层的揭开,下学期要继续跟大家一起去揭开她的另一层面纱。(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5.

[2]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

劳动经济学课程范文3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教学方式 改革

政治经济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将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揭示经济规律的一门学科。其性质属理论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先行必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该课程本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普遍出现了“学生兴趣不高、将政治经济学等同于高中所学的政治、纯粹为了考试而学、上课不听、考前死记硬背”等现象。从学生考试中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于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掌握较好,因而得分率较高,但对于需要综合分析的题目,如案例分析题、多项选择题得分率很低。可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灵活性。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得知主要原因在于“兴趣不高、内容抽象”,对该课程的学习多半依靠考前的死记硬背。

高校一般都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后劲,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并且要求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创新能力。但从目前政治经济学教学状况及效果来看,并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究其原因,可以从教和学两方面来探讨。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将抽象的理论用比较通俗、简单的方式展现出来,故而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学的方面来讲,目前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上大学之前基本上都是在家长的安排、要求、监督下纯粹为考试而学,升入大学之后,没有了家长的逼迫,学生大多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安排学习。所以,无论是从教还是从学的方面来看,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与教学方式有关,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关键在于探究一种适当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纯理论的授课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政治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其内容理论性较强,很多部分都是以《资本论》有关理论为基础的,但由于授课对象都没有接触或系统学习过《资本论》,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便觉得该门课程学习起来没有意思,而且很多内容听不懂,进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如在讲述商品的劳动价值论时,马克思指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使用价值是外在的东西,学生还可以理解,但对于抽象劳动,即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价值却很难理解。价值是马克思用科学抽象力通过分析得到的商品的内在属性,从商品的外在表现根本看不出来。所以,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仅只讲理论,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在课堂中展现丰富多彩的经济现象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经济学。自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以来,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主要借助经济模型,通过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来解释现实存在的各种经济现象。如西方经济学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运用统计软件对一定时期内的产品需求量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二者的相关关系。这样的分析方法简单明了,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种实证分析的魅力就在于用具体的数字向人们解释丰富多彩的经济现象以及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态势,理解起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所以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成为经济学家们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其固有的纯理论分析方法无法向人们展示多彩的经济现象。其实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并不矛盾。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二者均有各自的优势,其研究方法完全可以相互借鉴。教师在讲授政治经济学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当地引入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方法来解释经济现象,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政治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多数内容是需要在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的,而不像数学等其他课程那样只要掌握公式、会举一反三就可以了。大学教师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一般都习惯于“上课讲课,下课走人”的上课模式,课下很少关注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布置作业的次数也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下课之后很少关注这门课程,更谈不上去主动学习了。这也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成绩及格率一直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造成每年考研学生政治经济学相关题目丢分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应当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要求学生用理论分析身边发生的经济现象等。

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路

单一的、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下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综合运用于教学,目的是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信息向学生展示出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式,对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形成也有了自己的思考。笔者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适当采用“热点讨论+观点陈述+教师点评+撰写报告”式教学方法

该教学方法源于伦敦政治学院采取的“讲座+讨论”式教学方法,该方法的使用不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国一般的高校本科教育。所以笔者在此基础上,根据一般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热点讨论+观点陈述+教师点评+撰写报告”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求教师将近期发生的经济热点予以罗列,并提出相关问题留给学生讨论,学生在选题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之后形成本组观点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演示,演示结束之后由教师对各组观点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予以点评。最后各组学生根据教师点评和学生意见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专门讨论报告以书面的形式向教师提交。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热点经济现象,增强学生看待经济问题的敏锐力。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建立教学视频、图片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克服政治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强、学起来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教师应当采用各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存在很多与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有关的视频,如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播出的《汇率之路》,详细地说明了汇率的产生、换算以及在对外政策中的作用等等。在实践教学中,看完视频之后再讲“对外关系中的汇率、关税”那部分内容时,学生感觉很轻松,而且学习的兴趣也很高,甚至有些学生能针对视频和教材内容提出很多自己理解不透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当然一般视频都比较长,所以所有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显得很不实际,教师可以建立视频库,并将其放入课程建设的网站,在讲课堂内容之前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另外,对于有些不好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相关图片、Flas、漫画等作为辅助手段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俗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般高等本科院校都将办学目的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在对阅读资料、实际案例通读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分析其中暗含的理论,并对具体的经济现象作以解释,进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方式。如可以对一定时期内的物价水平变化的具体数据予以罗列,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释物价变动的原因,以及提出稳定物价的方式方法等。或者提供一种现实存在的经济现象,让学生根据相关理论做出判断并加以解释。

4、建立“课外学习资料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大一学生大多都缺乏这种能力。授课教师应当在教学之余提供足够的课外学习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包括各种政策、文件、经济热点、历史资料等等。同时教师应当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教师可以每节课留5分钟时间随机指定1名学生就其感兴趣的话题发言,教师根据发言情况记入平时成绩;或者规定每一名学生每月就其感兴趣的话题写一份1000字左右的材料,同样记入平时成绩。这样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表达及写作能力的培养。

(注:本文属以下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院级优秀课程建设项目;青海大学重点建设三类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C-11-3-6;青海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三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项目编号:2012201318。)

【参考文献】

[1] 伯娜: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

[2] 李繁荣:《资本论》教学研究及改革尝试[J].当代经济研究,2011(12).

[3] 马宏: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困境与出路[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

劳动经济学课程范文4

    问题1:以日常生活对某个经济学概念的理解取代经济学本身的理解

    在许多人看来,经济学是比较容易学的,因为这门学科非常贴近生活,许多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这个想法既对又不对,要小心对待。的确,经济学是关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科学,讲的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因此,学好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诀窍之一就是,如果您碰到那些抽象高深的、难以理解的经济学原理,千万不要紧张,往往只需要想想这些原理讲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现象,就可以借助这些生活经验很好地理解它们。但麻烦的是,生活也会对我们准确理解经济学知识带来障碍,因为经济学对不少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理解。然而,有些中学任课教师由于缺乏扎实的经济学基本功训练,一旦碰到自己不理解的经济学概念,就想当然地以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取代经济学本身的理解。

    例如,比较优势(又称相对优势)理论是经济学解释分工与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最基本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生活》教材第十一课第一框第一目在讨论贸易全球化时设计了一个内容如下的探究活动:甲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8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600千克/人;乙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10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1200千克/人。教材借助例子让学生思考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这两个国家应该如何分工和贸易。显然,按照比较优势,甲国应该主要生产粮食,乙国应该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两个国家进行粮食与肉类贸易,两个国家都会从这场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可是,在这个经济学基本理论教学中却发生了不少啼笑皆非的事。某省的一位教师就曾告诉笔者,说他以及他们省的不少教师怀疑教材把数字印错了,他们和学生比来比去,发现不管生产粮食和肉类,乙国都比甲国有优势,怎么也得不出上述答案。于是,他们就断定教材出了错,并做如下修改:甲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10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600千克/人;乙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8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1200千克/人。他非常高兴地告诉笔者,这么一改,任课教师及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一比较,在粮食生产方面,甲国比乙国有优势;在肉类生产方面,乙国比甲国有优势,应该按答案所说的模式进行分工贸易。可是笔者以为,这样的改动,是在探讨绝对优势理论。笔者就耐心地向他解释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分,可解释了半天,他还是认为比较优势就是两者比较之下的优势,绝对优势是无需比较也能够看出来的优势,他还说平时生活中人们都是这么理解的。这就是他们犯错误的原因,碰到自己不理解的经济学概念就以为可以按日常生活的理解来理解。其实,不管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是相互比较的结果,只是比较的内容不同,前者比较的是两者(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后者比较的是两者机会成本的高低。

    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这类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想当然地去理解经济学理论概念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对市场、公共物品的理解也经常是如此。

    问题2:把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对某个概念的定义混为一谈

    学习经济学的困难不仅来自于经济学对某个概念的理解不同于日常生活,还来自于不少的经济学概念在经济学内部的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是,从一些教师的授课及编制的习题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在平时经常把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混为一谈,给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投资”是经济学最常见的概念之一,《经济生活》有一课专门介绍投资的基本知识;每个教《经济生活》的教师都会向学生提及“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要做到准确理解、使用“投资”这个概念还真是不容易。

    笔者曾经在许多新课程培训场合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投资者买入二手的机器、厂房和设备属不属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有些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回答。其原因就在于不少教师弄不清楚“投资”在经济学不同的分支学科之间有着大不相同的含义。只要学过宏观经济学的都应该知道,“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新增加,如形成新的机器、厂房和设备。买卖二手的机器、厂房、设备自然就不属于什么投资,因为它没有为社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只是社会已有生产能力的重新配置而已。显然,《经济生活》第六课所说的“投资”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大不一样,它是投资学与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是指一切追求价值增值的行为。

    经济学还有不少概念也是如此,在不同分支学科和不同研究场合的定义会大不相同,如“长期”、“短期”、财政收入这些概念。

    问题3:教学和命题时不注意理论表述上的数学严谨性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数学化程度最高的学科。虽然目前《经济生活》的学习并没有涉及数学,但对许多理论的理解和表述往往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否则,命题或观点的表述就容易出现科学性错误。

    大家都知道,某个因变量通常总是要受到多个自变量的影响,如果研究者要分析其中某个自变量的变化对该因变量有何影响,就得假定其他自变量统统保持不变。这是科学研究的常识,所以在教材中经常会见到“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提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容易忽略这一点。若干年前,一位教师向笔者诉苦说,她在课堂上讲述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总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时,这么表述:假设居民收入水平保持不变,物价总水平越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就会越低。这个表述是非常严谨的,却遭到了科组长的严厉指责:现实生活中居民收入水平是不断变化的,你怎么能够作出这种不符合现实的错误假设,并指责这位教师误人子弟。其实,是这位科组长理解有误。

    有的教师也许会私下认为,中学政治教师不具备上述知识,也不会过多地影响教学。诚然,上述知识看起来并不重要,可是一旦教师不具备上述知识或忽视了这一点,他的教学就有可能出现科学性问题。笔者曾经见过这样一道题目:

    某同学通过调查某鸡蛋市场的销售情况,获得了如下调查数据:

    请问该数据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生活规律?

    答案是说这些数据正好反映了经济学中着名的需求法则,题目还据此要求学生画出需求曲线。其实谬之大焉,需求法则是有前提条件的。要考查商品价格的变化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必须假设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这道题的问题就出在影响鸡蛋需求量变动的因素不是一个,而是多个:除了鸡蛋价格的变动以外,还有时间的变化。这样一来,鸡蛋销售量的节节下降,也许与鸡蛋价格上涨关系不大,可能恰恰是隐藏在时间背后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如消费者的偏好变化等。

劳动经济学课程范文5

【关键词】经济学 人才培养目标 实验课程体系

1 构建经济实验课程的必要性

1.1保证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不同的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的构架是不一样的。根据我们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也就是培养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当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因此要研究经济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

根据研究发现,经济学人才的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需要的是既能够做实际工作的人,如从事营销、文秘、管理、会计等具体工作的人,同时又希望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撰写经济分析研究报告。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普遍需要“既能做又能写”的双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市场供需矛盾特别突出。然而按照经济学专业的老培养模式,是着重于培养宏观理论型或者研究型人才。它根本不能满足“既能做又能写”的要求。另外,老的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写作能力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实证分析能力比较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及方法手段进行分析论证,导致撰写不出具有一定深度的经济研究分析报告。我们认为,经济学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缺陷,正是我们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的突破口。因此,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就应当围绕着培养“既能做又能写”的应用型人才去探索的。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除了保留必要的传统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之外,应当加大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设置好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以保证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 构建经济学人才素质和知识的需要。人的基本素质是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实践中的潜移默化不断形成的。作为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大体上应当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品德、心理、创新和协调。首先是品德素质,品德是指人的品质,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高校的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无论是毕业后继续深造也好,或者是从此开始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也好,乃至设计自己的未来前途也好,都必须要有远大的抱负,否则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实践证明,凡是建功立业者,无不是树立了宏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而换来的。其次是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经济学应用型毕业生口后从事经济和管理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从事每项工作都有好有差,结果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因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经得起市场经济变化的考验。然而目前高校的学生往往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经受不住挫折的考验,在挫折来临时报容易走极端。因此,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教育,不断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完善他们的人格。再次是创新素质。就是要培养擅于发现问题的头脑。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流动无国界,跨国文化交流频繁,作为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具备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捕捉有效信息的头脑。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要重视其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是协调素质。就是要培养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经济生活成就的基本保证,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是比较缺乏的。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独往独来、缺乏交往的孤辟环境里,性格比较好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为此要对他们加强协调合作素质教育,向他们传输沟通、宽容、合作、协调和双赢的团队精神理念,为他们今后的发展铸造成功的基石。以上这些素质的形成,除了加强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开设经济实验课程,在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中提升他们的基本素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

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具有基本素质是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我们认为,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应当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政策法规知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经济素养和经济学视觉,通过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表象把握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必须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变化有选择、有区别、有重点地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就是培养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我们认为,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能是培养经济应用型人才的“三剑客”。如果学生缺乏这三种技能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研究、分析和创新的能力。数学模型看不懂,外文文献不能阅读,计算机不会操作,如何去捕捉经济学学术前沿知识?如何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和沟通?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经济管理技能,了解经济运行过程,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了解政策法规是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必不可少的知识,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不同时期经济方针政策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应当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判断和分析。以上知识的集合,往往是集中体现在实际工作之中。因此要通过开设经济实验课程,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消化、巩固和提高各种知识水平,使知识的合理构成转化成为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硬本领。

2 经济实验课程体系构成的设想。传统的经济学专业主要是以理论课程为核心,强调的是专业知识面宽又厚,研究能力强又深,适应性广又范,几乎没有考虑去研究开发经济学实验课程问题。因此,对于去研究探索开发经济学实验体系的构成问题就更加无人问津了。而在当今高校大力提倡培养“四种能力”的背景下,实验课程在全国高校呼而欲出,文科类专业要向理工科专业看齐,纷纷开出各种各样的实验课程,特别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管理类专业模拟实验蓬勃发展,而与经济学类相关专业的实验也逐步开始起航。但唯有经济学专业的实验问题使各高校成为了难题,因为至今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实验课程的确是不知从哪个方面去开拓为好,经济理论课实在难以谈及实验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都在摸索之中。根据前面述及的人才培养目标,当今我们培养的是应用型经济学人才,这种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这种能力是贯穿于每个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活动之中,最终体现在每个劳动者工作的成效上。因此,学生在学校就应当通过实验对这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和培养。

如何构建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呢?在既没有前人经验

的借鉴。也没有现行模式可循的情况下,只有靠我们在教学中去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去完成或者去开创先行,这是一项既艰苦又神圣的事业。经过我们研究。经济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也不能离开它本身固有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关于资源配置的高度抽象的学问,又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说。之所以说它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学问的学科,是因为资源所包括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既有自然资源,如矿山、天煞气等,又有人力资源,如劳动力等,还有信息资源,如经济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这样经济学就要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研究经济人对资源的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后果;之所以说它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说,是因为它既能够帮助我们治理国家,推进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够管理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进行家庭理财,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经济学理论是既能解释经济现象,又能被经济现象所证明的真理。这样,我们认为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大体可以由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经济验证性实验课程和综合经济分析实验课程三大类构成。

2.1 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是指利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经济现象的一种实验课程。这种实验课程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去寻找经济理论依据,说明经济现象存在的道理。比如一张百元人民币掉在路上,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过路的人捡走。这个现象至少可以用两个经济学原理去解释它:一是用需求定理去解释,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人民币进行消费,而且当路人捡走人民币时也不用花费什么代价,就可以使手上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所以他把人民币拿走了;二是用稀缺资源原理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因为人民币对于一般人来讲是属于稀缺资源,多胜于少,人人都想得到它,而且所拥有的人民币越多越好,所以在没有别人看护的情况下,第一个路过的人就会把它捡起来占为己有了。

根据老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师在组织这类经济实验课时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教学组织方式;一种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经济现象去探索经济理论,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另一种是教师在讲述经济理论原理之后,列举出与原理有关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去找出经济现象的本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原理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通常是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因此又把它称之为同步实验课程。

劳动经济学课程范文6

当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乎都以教师讲授为主,普遍存在重理论课、轻实践课;重主动讲授、轻理论应用的现象。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大量用到数学与统计学知识,较多地偏于理论方法的证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压力大,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加上现有计量经济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基本上都是先介绍理论和理论的推导,再介绍理论的应用,而且往往重点在理论的介绍和推导。由于理论分析和推导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讲过于烦琐,会让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产生恐惧和厌烦。再者,这样的呈现方式会让学生误以为一定要把理论弄清楚,才能往下学习如何应用,导致有不少学生被理论困扰,花了大量时间,继而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计量经济学》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所以,教学要重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尽量减少或简化烦琐的数学推导,要强调实际的经济背景,增加实际案例。[1]本文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以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要素分析为例,试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模型的融入。

一、理论模型的构建与经济理论的结合

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学与经济学三者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但归根结底是一门经济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理论模型的建立必须始终以经济理论为基础。

1.确定模型包含的变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将能源资源内生化为除了资本存量、劳动力、技术进步之外的又一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故模型包含的变量设定为资本存量、劳动力、能源消费总量和技术进步。

2.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确定模型数学形式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利用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的成果;二是根据样本数据做出的变量关系图;三是选择可能的形式试模拟。[2]目前国内学者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它是由柯布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P.H.道格拉斯共同研究提出的,该模型在定量分析经济增长中各种要素贡献率的研究中,应用极为广泛。本研究可以利用该理论成果,将模型设定为如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Y=AKαLβEγeμ(1)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GDP);A表示综合生产力,代表技术进步;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E为能源消费量;α、β、γ分别表示各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μ为随机扰动项。考虑到数据的经济学意义,本文对模型两边取对数,得到如下线性模型:LnY=LnA+αLnK+βLnL+γLnE+μ(2)

二、样本数据收集

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对样本数据质量做了明确要求: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按照该原则,采用1989—2009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相关年度的《河南省统计年鉴》。对模型采用的变量做如下说明:第一,GDP:以1989年为基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对GDP进行缩减,以消除物价因素影响(单位:亿元)。第二,资本存量K:采用现在被OECD国家所广泛使用的永续盘存法测算资本存量,它的基本公式为:Kt=Kt-1(1-Dt)+It(3)其中,Kt表示河南省省第t年的资本存量,Kt-1表示河南省第t-1年的资本存量,It是河南省第t年的投资,Dt表示河南省第t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本文固定选用5%作为1989—2009年河南省的固定资产折旧率。用河南省1989年的固定资本存量除以5%作为其初始资本存量(单位:亿元)。第三,劳动力投入量L:本文采用年底就业人员数(单位:万人)。第四,能源消费量E:为了全面准确反映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直接使用《河南省统计年鉴》中的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

三、模型参数的估计

目前,主流的参数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但要让学生知道最小二乘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应当学会比较各种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和如何选择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最小二乘法的假设比较严格,所估计出的参数满足无偏性、线性和具有最小方差,因此本文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借助计量分析软件Eviews6.0,利用所选择的面板数据对模型(3)进行OLS估计,得如下回归结果:)LnY=-8.594+0.315LnK+1.422LnL+0.218LnE(4)(-6.93)R2=0.999(11.67)F=3792.52(10.04)(3.92)D.W=1.124四、模型的检验作为教材内容要求的最后一步,要求模型四级检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3]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模型的现实基础,模型一般都能满足现实意义,如果不要求模型具有预测功能,预测检验也可省略,所以对于模型的检验,最重要的是统计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并且这两种检验可以融合在一起一并进行。对于本案例的检验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