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途径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在所有科目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学习语文能学些什么,除了识字辨音、组词造句、熟读成诵、阅读理解以及文章表述这些基础的知识能力方面的素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传统文化刚好就发挥了这个作用,那么接下来笔者就将针对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因

高中课堂是为了面对高考的学习阶段,学习任务紧,学习压力大,在学科教学中教师的侧重点都放在了对于解题技巧解题思路相关的应试实用知识,而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寥寥无几,导致学生情感残缺、高分低能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寻求塑造学生情感的方法。别的学科倒也还好,语文学科确是肩负着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任。那么传统文化出现在语文课堂上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借助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来向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在接受爱国主义学习的同时塑造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报效祖国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内涵,熟读背诵优美篇目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深厚的积累。

2.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点前面提到不用赘述,所以传统文化就应该在高中课堂上被语文老师重视起来,作为重点的内容传授给学生,除了课本上的传统篇目之外,教师还应该发掘课外的优秀古文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但是除了日常讲课之外,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有待商榷,下面笔者就将重点分析探讨一下。

2.1充分利用教材,发掘传统文化

高中阶段是学生在面临人生一大分水岭之前的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在知识能力上面的培养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也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教育部门不能只关注对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还要关注他们在情感素质方面的培养以及在内涵修养上的培养,所以教育部门在设计编写教材时就适当加入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篇目,这些优秀篇目是经多个研究者综合考虑后决定的,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教材的利用就相当重要和关键的。要充分的钻研教材,发现其中的优秀篇目加以利用。比如语文课本中的《劝学》篇目,教师要充分讲解文章的作者内容含义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劝学的当今意义,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到学习的巨大作用,树立起终生学习的理想,不光如此,还要学生认识《荀子》这本作品,帮助学生鉴赏这部作品,品味其中蕴含的古人优秀思想。

2.2锻炼学生语文思考的能力

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的一种语法体系,对于汉语来说也是如此,汉语语法体系在现代文中主要有语素、词、短语、句子四个语法单位,在句子上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句子成分,在几种成分的排列上也遵循着固定的格式,宾语放谓语后,谓语放主语后,比如“我写字。”这句话,就是典型的现代汉语格式“主语+谓语+宾语”,但是对于古代汉语来讲却并非如此,还以《劝学》举例,《劝学》中的第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但是学习不能作为动作的发出者,所以应该是学习不可以被停止,简便来说,不可以停止学习,就是“不可以已学”,“学”是“已”的宾语,本应该放在“已”的后面,但是原文却提前了,这里是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所以需要学生分析并积累,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古代文言文中还有很多优秀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需要学生欣赏并积累。

2.3培养学生鉴赏传统文化的能力

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篇目值得学生积累,但是积累之前要先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弄懂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时候,教师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明显行不通了,鉴赏讲求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人的鉴赏方式和鉴赏方向都不相同,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欣赏这个世界,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观察这个世界,这才是语文的强大魅力所在,那么古代文言文较之现代文还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的发挥空间更大,其中蕴含的思想也更加深奥,更有利于学生培养鉴赏能力。传统文化不仅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提升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也相当重要。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探索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在教材、鉴赏和思考上多下功夫,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38.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2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鉴传统育人方法的合理内核,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应该研究的永久课题。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时代品格,体现时代精神,则应主要采取以下途径。

1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课堂中

大学生课堂教育可分为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教学即我们所说的传统课堂教学,这是我们学生接触专业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第二课堂教育是指学生自主参加的教学、科研和文娱体育活动,其中学生社团起着关键作用。第二课堂教育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作用,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对于第一课堂我们一方面应该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历史人文,用理性、开阔的视野批判性地分析问题,使思政课增添人文色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顺应学生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将相关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的接触和认识。对于第二课堂教育,我们则应充分利用如历史研究协会、鸿雁文学社、青鸟剧社、礼仪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外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慢慢渗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实践中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还应该延伸到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找到具体感应对象,深化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学校可以采取理论学习、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如沈阳大学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思政部长期坚持开展的新民、法库、抚顺雷锋纪念馆社会实践品牌活动,都是很好的形式载体,受到学生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响应。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定期安排专家进行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题性讲座。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文化遗迹、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场所,借助社会资源,拓宽大学生教育渠道,实现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Intemct)的迅速扩展应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信息传播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已不再仅仅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新工具,其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渗透日益广泛深刻,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场域、网络社会空间和网络文化生活方式。网络已经成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途径,社会思潮汇集的新平台,公众诉求的新渠道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大学生更是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成为掌握高科技手段的新新人类。可以说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迅速在网络上搭建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的条件。借网络资源,融传统文化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学校可以鼓励学校思政教师的博客中有中国传统文化模块,定期推出自己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日志。积极倡导学生浏览,积极和学生在网上互动。学校还可以建设专题网站,并在其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配合学生管理和教学部门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为学生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平台、开辟园地。

4 充分利用学校环境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18-0075-01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的,对于我国人民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下,世界文化呈现出一种大融合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一种有效方法。

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

所有文化都具有历史性的特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在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对于传统文化要做到在批判中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二)渗透性原则

当代学生的思想比较独立自由,如果仍旧对其采取灌输式教育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无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认可并继承传统文化。

(三)综合性原则

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成一个整体,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反过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途径

(一)重视课程的融合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抱着应付的态度。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课程之间的融合,将传统文化带到课堂里去,改变以往仅仅重视专业知识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最好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必修课,同时也可以设置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师要通过灵活的手段在传统文化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课堂作为传播思想政治思想的重要阵地。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开展各类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愿意主动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1.积极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高职院校要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加强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板报以及标语等,也可以建设图片展览馆,展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图片,形成一种校园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软环境的建设,可以成立有关传统文化或者是校园文化的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2.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当前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每个领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学生每天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会对其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高职学院要认清这种形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对校园广播站的建设,每天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故事等;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将学生日常活动的精彩瞬间上传到网站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网站要定期更新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学生在浏览网站时自然而然的接受教育。同时,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用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三)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

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多年教育经验表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注重家庭教育,平时教育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就业,更要注重培养其行为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家长的言传身教往往会比教师的口头教育更有作用。总之,教师要引导家长与学校一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另外,高职院校要与一些社会机构积极合作,教育部门以及政府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避免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时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之,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对学生的思想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在倡导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今天,高职学院应该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的思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晶.基于地方文化视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126-128.

[2]袁锦贵.高等职业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意义[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3-345.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创新 人文教育 诵读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其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弘扬传统文化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和认祖归宗,从古至今,传统文化都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基所在。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五千余年。语文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承载着民族灵魂,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民族的传统文化滋养、丰富了语文,语文教学应融传统文化于其中。

纵观我们身边的语文教学和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难发现,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重违背教育规律,逐渐演变为纯知识、纯技巧的教授和模拟考试的反复演练,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语文教学改革举步维艰。虽说从上级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都高举新课程改革的旗帜,推行素质教育,但在以提升升学率为中心的背景下,学校教育依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于是乎,语文教师便因穷于应付教学质量而变得焦头烂额,语文的人文性已不复存在,语文教学最本真的东西也已面目全非。

显而易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观,有所坚守,不流于世俗,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有限的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使语文学习的外延能延伸到我们的生活及传统文化的知识海洋中。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以下策略和方法。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的语文教学是围绕落实新课标而展开的,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必须把语文教学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环境里来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推进语文课改走向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逐句逐段、细嚼慢品的教学模式,找准接触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对文中涉及的传统文化进行合适的拓展讲解。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等主体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

二、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融之于人文教育

孔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具有某种一致性。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爱国主义精神: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古诗文诵读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都感慨得益于古诗文的诵读。

1.教师精心挑选,也可以由学生推荐古典优秀诗词、散文,内容的安排可根据季节、课文等进行灵活调整。

2.语文教研组在全校开展每周一诗一词或一文的诵读活动。语文组全体教师每学期每人承担一次,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和信息设备对学生进行范读、领读、背诵、作家推介、作品赏析等。

3.编写学生早读文本,内容可涉及古代神话、寓言故事、唐诗、宋词、散文、对联、现当代诗歌、国外优秀诗篇等。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晨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背诵、赏析。

4.每学期可以举行一到两次的大型的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活动,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诗经》《楚辞》,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和活动时的隆重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内涵。

5.把古诗文诵读活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工程”联系起来,站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古诗文诵读的意义,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传承人文精神要重视提倡快乐阅读

从国家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加强人文教育无疑是一大重点。而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说是实现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应提倡以学生的需求和喜爱为本位的“快乐阅读”,全面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应定期向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和推荐经典优秀、可读性强、具有人文厚重感的作品阅读。例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中国成语故事》《中国典故故事》《中国神话传说》《〈论语〉通译》《〈庄子〉选译》《〈史记〉选》《元曲选》《百家讲坛》等。这些作品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加强文学修养,拓宽文化视野;对广大家长和教师来说,也是与孩子、与学生共同阅读的上佳选择。

五、重视让学生认识了解身边的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5

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延续五千年,经过世代的积淀、流传,已经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它形成了中国的社会文明。进入21世纪,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它仍然影响着我们当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导和推动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其有着丰富的内涵:

第一,不断进取,积极有为的思想。《易经 象传》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积极努力,永不停歇"的意思,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精神的概括。《易经》所说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论语 学而》中就有:"(君子应当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第二,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的思想。孟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以民为本的思想还体现在儒家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宗教和鬼神次之。

第三,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宇宙是物质生命、精神、道德的统一体,把自然界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主张尊重一切自然界的生命体。在全球提倡低碳、环保、绿色理念的今天,"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厚德载物,孝敬长亲的思想。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着社会政治结构及意识形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道德伦理,提倡孝敬长亲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伦理贯穿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教育、历史、政治思想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内涵之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有着长远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的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荣誉感和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是文明民族觉悟和文明的集中体现,传承这种精神可以增强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我们的民族荣誉感和向心力。

其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可以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发展成为必要条件的今天,传统文化中仁爱、礼让、信用等一系列的伦理观念有利于信用体系的建立。

第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把个人视为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视为整体关系中的一份子,重视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有助于人类社会健康文明的发展,从而构建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高校图书馆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高校是育人的特殊场所,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在高校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荣誉感;有助于学生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到我国基本国情,从而更积极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大学图书馆作为产生文明、传播文明的地方,不仅是保存文化,而且也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场所。大学图书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通过馆藏资源、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在因素,引导、影响、激励和塑造读者,促进学校搞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图书馆文化构建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和谐发展,在新形势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高校文化通入到社会文化大发展大融合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为高校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

(一)图书馆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促进作用。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能仅仅依靠知识传授,更需要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熏陶、感染。课堂教育的教育功能是有限的,而图书馆的职能在弘扬传统文化、扩大和巩固学生的知识面上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而且,图书馆对学生的教育是让人置身与轻松、安静的氛围中不自觉的提高自觉的整体素质。

2、价值导向作用。高校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地方,是各种理论、思想、观念的聚集地,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学生确立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图书馆经过历史的积淀、凝练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它反映了整个学校的价值取向。在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取舍、书目的编排等方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

3、精神陶冶作用。在高校校园中弘扬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让学生接受固定的、呆板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学会主动汲取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得到人生的意义,达到陶冶学生的人格的目的。在这个层面上,图书馆的工作具有特别的作用。一方面,它以馆舍设备和文献资料,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陶冶情操的场合,以学风、馆风、文化传统等方式,形成了一系列的观念形态,对学生的读书治学有着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从图书馆的布局结构、设计理念等一系列因素入手,构成高雅的治学育人的环境,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审美意向,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

(二)图书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1、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为高校传承传统文化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在形成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方面有着深远而特殊的作用。因此,图书馆要有计划地、科学地、合理地针对传统文化的独有特征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

2、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图书馆员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通过馆员的服务和劳动体现着图书馆的客观功能。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馆员同样肩负着崇高的历史重任。所以,就要求馆员必须提供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要着重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图书馆员,使他们有全面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工作要求。

3、积极主动的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校园中弘扬传统文化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要依靠每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有意识的参与。因此,也要求图书馆积极主动的研究和探索传统文化及其传承规律,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进行文献的整理和搜集,馆藏的揭示与组织,情报知识的交流与传递,文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阅读环境。

4、强化教育职能,突出育人功能。图书馆是校园内学生相对集中、频繁的活动场所。加强图书馆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建设,寓教育于服务,是图书馆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责任。

5、注重导读工作。高校图书馆在搜集、利用馆藏的同时,可以开展导读工作,帮助读者的鉴赏力,在潜移默化中渗入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导读,引导学生进行辩证的思考,从而正确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作用,做到取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0(5).

[2]梁新潮.论图书馆文化的培育与图书馆形象的塑造[J].图书馆学研究,2004(02).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6

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都无可辩驳地证明,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然而,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复杂多样和当下中国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仍面临着以下几种“瓶颈”。

首先,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比较薄弱,教育观念有些保守落后。目前我国中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传统文化学习的倾向。这种倾向难以避免地造成广大中学教师在人文素养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严重缺失。比如,就笔者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学教师基本上没有完整、认真地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即使是传统文化素质理应较高的专业语文教师,也有近半数人对它们缺乏细致的阅读。很多教师知道有《论语》、《周易》、《道德经》等典籍,但没有人认真阅读过,所以也根本谈不上了解或认可。现在的中学教师还普遍存在着汉语书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缺陷。随意走进一所学校,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吟诗填词、写出漂亮文章或拥有一手好书法的教师实属不易。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不少,还是“让未成年学生少学习、晚接触为妙”,更有些教师担心在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对策与建议:教师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也要求当代中学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些都决定了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中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由于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仍盛,目前教师教育实行分科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中学教师自身接触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比较狭窄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上述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鉴于此,中学应结合学校校本培训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等活动与形式,广泛组织教师开展传统经典书目诵读、粉笔字或毛笔字比赛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广大中学教师更应该以提高德、能素养为核心,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见,增强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学会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

其次,学习典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多数中小学校完全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导向。在内容上,他们只选取那些适应于考试的典籍材料;在教法上,他们则偏重甚至着力于对学生进行考点灌输。教师单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记住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可以说是过去和当前广大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学校为了考试而硬教,家长为了成绩而强逼,学生为了分数而死背。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不求甚解的诵读和记忆,一旦考试结束,这些内容立刻“烟消云散”,根本谈不上入脑、人心和践行。

对策与建议:考试是个有力的指挥棒,它能够使中学充分重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决不能以考试为目标,决不能为考试而学习典籍,且一“考”了之。我们必须明确,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掌握知识,其终极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使之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升华,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准则和人格情感,最终实现他们道德践行的自觉性。鉴于这样的教育目标,我们把传统文化教育定位为“载体”比较恰当,即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在播下道德种子的同时改良道德土壤,培植学生优秀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感。为此,所有教育者都必须清醒地区别学习与传承的关系,选准不同学龄段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切人点,注重抓好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化和优秀道德思想的内化,切实提升教育实效。

最后,教学内容与时代精神的整合不够,欠缺系统性规划。由于以现代文明为基础且商业宣传力度大,西方文化以强势的姿态,吸引着思维一向活跃的广大中学生,同化着他们的道德观念。这种吸引和同化反过来容易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偏差。比如多数学生(甚至不少教师)觉得外国节日有趣,过外国节日“时尚”,而认为中国节日多为“吃的文化”,“俗气且落后”。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让学生们感觉“不时尚”、“不潮流”外,教师将其作为教育内容时也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划,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课内课外无法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