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文1

从发展进程来看,由初期的引进、传播逐步转向独立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些着名的经济学家倡导、呼吁建立中国的教育经济学,尔后通过翻译出版西方和前苏联的教育经济学着作和教材、举办讲习班介绍教育经济学。不久,一批学者便开始以为指导进行独立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数研究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选择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教育经济、教育财政问题展开研究。如80年代关于多元化教育筹资的研究、关于公共教育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合理比例的研究。研究的范围几乎囊括了教育经济学的所有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方法论,依据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分别采用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

从事教育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队伍的专业背景初期主要是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的学者,尔后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学者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伴随着教育经济学(1998年以后为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博士授予权单位和研究生的扩大与増加,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队伍逐步年轻化和专业化。

20多年来,出版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教材、数以百计的学术着作和数以千计的学术论文。其中有一批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理论、拓宽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而且己被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经济决策采纳,或者为政府、学校、企业乃至家庭教育决策提供了支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我们的研究还有些不足。例如,以往的研究大多以宏观层面为主,关注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宏观层面的问题,对教育经济微观层面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机构和组织运行与管理中的经济问题关注不够。研究方法,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有待于完善。在研究性质上大多是应用和对策研究,理论研究,尤其是具有开创性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学科建设这一具有长远意义和基础性意义的工作,研究者关注得不够。对于现实中的教育经济、教育财政中许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教育经济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还不够成熟。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和边界比较模糊。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表述和看法,有的从交叉学科的性质出发界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杨葆火昆1989年)有的强调研究教育中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还有的沿用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将教育经济学的对象界定为稀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美国]科恩,1989年)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其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边界。尽管交叉学科研究的客体可能是同一的,区别在于研究视角和所用的理论工具不同,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定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其次,表现在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目前国内外教育经济学所使用的范畴,大多是从经济学科和教育学科中移植过来的,这可能是交叉学科共同的特点,即交叉学科许多范畴都是将被交叉的学科范畴加以组合形成其自身的范畴,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有其独立的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范畴。从学科体系来看,一方面不同学者没有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各自的体系都还不够严密。总之,没有形成规范、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

再次,教育经济学之所以没有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原因之一在于它没有较为完整、独立的理论。西方教育经济学是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前苏联和我国学者早期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主要以劳动价值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且不说对人力资本理论存在争议,无论是人力资本理论还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不能回答教育经济学的全部问题。于是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便借用了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许多相关理论作为工具分析和回答教育经济中的某些问题。总之,教育经济学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在借用西方经济学有关分支学科或某种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时,许多研究,尤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往往采取简单移植或套用的方法,缺乏独立思考。首先对该理论产生的背景、所要回答的问题未加认真分析。其次,它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是否适用于作者所要回答的问题也缺乏认真思考。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文2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目标;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008-02

1 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 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 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 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 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 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 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 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 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 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 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 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 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3) :181.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文3

内容摘要:方法论是一门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对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作了一些探析,在金融学是经济学一个分支的范畴内,从分析经济学的科学性入手,探讨了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了金融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关系,并认为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方向将是建立更加坚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向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发展。

关键词:金融学 经济学 方法论 科学

我国金融学研究正在从货币金融理论发展到现代金融学的新阶段。目前,在金融领域普遍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理论创新上,对金融研究中的方法论范式研究尚显不足,而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与理论创新是密切相关的。故本文尝试对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一些探析。

一直以来,金融学被认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一直是一门属于经济学类的学科。更具体地来看我国,在学科划分上,金融学被归入了经济学类中的应用经济学。既然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那么金融学研究的方法从本质上讲也应该是经济学的方法论了;当我国的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发展时,也就必然要求我国的金融学向现代金融学发展。从本质讲,对金融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的探讨就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的科学属性

对经济学内涵的理解,直接决定了经济学研究的边界。我国学术界曾对经济学是不是科学这一命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而且这种争论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最终统一的答案。科学一般概念是对现象规律性的系统解释。从这个角度说本文认为,判断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的核心标准,在于经济学对经验世界(或者说现实社会)的解释力是否足够强大,如同数学、物理学对经验世界的解释能力一样,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探讨经济学理论是否有国界。如果经济学如同自然科学一样,在不同制度下的社会环境里同样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的时候,那么经济学就是科学了,否则就还只是一门学科。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经济学理论是没有国界的,而存在不同的是约束条件即社会制度环境、文化、政治和民族等方面的差异。从边际革命那天起,经济学就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科学。

(一)经济问题和经济学问题的差异

经济学科学化的过程就是对经济学问题研究采取技术化手段的过程,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把经济问题和经济学问题混为一谈了。经济问题是现实中涉及经济现象的所有问题,而经济学问题则是可以用经济学去解释的问题。正如,当我们讨论婚姻的法律效力确立的时候,婚姻是个法律问题而没有成为一个经济问题,但我们把婚姻的法律效力确立看成是一个契约过程时,此时它已经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了;而当我们谈论农民工待遇过低是否公平问题时,我们是在谈论这一社会经济现象,但它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研究的边界,因为在这里我们已经引入了价值判断,而当涉及价值判断问题时,经济学家们就应该住嘴了。这还是因为经济学的研究是有边界的。

(二)经济学问题研究的技术手段

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在很长时间内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回顾科学发展的历程就可以明白,在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水平下,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人们所研究的经济学问题还相对较为简单时,人们普遍使用形式逻辑的研究方法;而当人类社会日趋复杂化而形式逻辑不能满足经济学研究需要的时候,数理逻辑就取代了形式逻辑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经济学研究走了一条被很多人称为“数量化的道路”。从对学科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无疑是经济学的进步。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这种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得经济学的研究逐渐开始规范,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发生转变。经济学理论模型对经验世界进行了简化,经济学家们利用技术手段构造了一个理想中无摩擦的经济学世界,并且以这个“无摩擦的世界”作为比较基准去解释经验世界(张树民,2006)。

(三)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由于经济学讨论的关键问题是稀缺性资源的如何配置,因而经济学关注的焦点在于效率,这就要求经济学家们在进行经济学分析时不加入价值判断,因而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中不包含着价值判断的内容。正义与公平这些含有价值观取向的内容,不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而应被归入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经济学对现实世界有着极为强大的解释力。于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逐渐扩大到其它社会学科的分析中去,产生了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经济伦理学等交叉学科,这些新学科分析的基本框架依然是建立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之上的。有人把经济学研究范围扩大的现象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说明了经济学科学属性的结果。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其为科学,就是在其对经验世界具有普遍的解释能力,只能局限于解释一定范围内世界的学科是不能成为科学的。

金融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关系

总的来说,金融学理论发展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那么金融学研究的基础也就是经济学研究。尽管迄今为止的金融学科相对于经济学学科而言并不完整,这种不完整不仅表现为金融学的假设前提、范畴、理论或研究的方法论均有待于完善和发展,还表现为金融学科边界界定的不完整。但是,金融理论使用了对于所有现代经济理论都很关键的基本假设,金融学的范畴亦是以经济学的范畴为基础,其研究的方法论依然根植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之中。经济理论及其某一分支的发展影响和拓展着金融理论,反之亦然(冯用富,1998)。正是随着经济学日渐科学化,金融学的发展也逐渐沿着科学的道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边界逐渐清晰,也逐渐拓展。

(一)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现代经济学是已经被定义为最优地利用稀缺资源的研究,即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的研究。被最大化的对象以及施加在选择上的约束,从一个背景变化到另一个背景:家庭的消费和劳动的供给,企业的生产和政府的政策。但是,所有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结构,这一数学结构又反过来为分析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经济学直觉(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2006)。

Zvi•Bodie和 Robert•C•Merton 在他们合著的《Finance》一书中认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这一金融学的概念与经济学含义已经十分接近了。这一金融学的定义可以解读为,金融学其实就是以金融领域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纵观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一个针对不确定环境的研究体系,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为资产定价,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现代金融实现了从单期到跨期、从个体决策到市场动态一般均衡的拓展,形成了独特的无套利分析方法,从而得以初步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这一学科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时间(跨期)和风险(不确定性),其目标则是通过确定合理的资产价格获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市场均衡。因此,Bodie和Merton所说的“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的确是对现代金融学的一个准确描述。

现代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微观经济学基础,这是金融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科学的表现。有学者把金融学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相融和的趋势看成是金融经济学的形成。金融学探寻微观基础可以理解为金融学家对整个现代金融学科体系统一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可以说正是对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化,使得现代金融学初具系统性和完整性。从总体研究框架来看,现代金融学是从个体效用最大化出发,试图通过对个人和企业的最优化投资、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去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这一研究体系显然和微观经济学已经相当近似了。

(二)金融学研究主要的方法

在什么是金融学的主要分析方法问题上,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无套利分析是金融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以此认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存在重大的差异。无可置疑,无套利分析是金融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但无套利分析背后的基础相对价格分析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在众多的金融学理论模型中,主要包括两种分析方法:其一是均衡分析方法,如典型的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等;其二则是无套利分析方法,其经典运用包括APT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等。

从金融均衡分析法来看,它就是经济学中的供求均衡分析在金融学中的运用,金融均衡分析法与经济学均衡分析在本质上是同一种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首先,均衡分析法的整体研究思路是从市场投资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出发,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获得均衡状态的资产价格,该价格是最终的输出变量,这和经济学中消费者理论的演绎过程相当接近。其次,它们都属于均衡分析方法,更进一步说都属于绝对定价法。它们的核心都在于理解和度量那些导致金融资产(商品)价格变化的各种经济因素,用以解释资产价格的形成和变化过程。第三,金融学均衡分析和经济学供求分析的理论演绎过程,都比较侧重于问题的纯理性描述,往往形成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均衡价格,其缺陷在于常常和市场相去甚远而难以实际运用,但在描述资产价格形成和变化的整体影响因素方面却往往具有更大的一般性,因此都被较多地看做一个分析资产定价问题的理论框架。

从无套利分析法来看,其基本思路其实非常简单,研究者唯一需要确定的是当市场中其它资产价格给定的时候,某种资产的价格是多少才使得市场中不存在套利机会。很明显,无套利分析法的诸多方面都是与金融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相吻合的,既然数量―价格机制不存在,无法从均衡数量推导出最优价格参数,无套利分析方法就不再考虑价格运动后面的数量变化,而是将市场价格作为输入变量;既然金融产品之间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投资者随时可以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切换,他们关心的只是各种金融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水平,无套利分析方法就以“相对定价”为核心,寻求各种近似替代品价格之间的合理联系,通过对“无套利”目标的追求确定合理的市场价格。通过对无套利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分析,可以发现其实质和核心是经济学中相对价格的分析方法,只不过这里是对资产这一商品定价而已。

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科学化方向

现代金融学在研究方法上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金融学在大量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后,其研究范式正在走向规范。实际上,金融学研究方法已经和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那些涉及到时间和不确定性等领域,经济学的发展为金融学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分析工具。 在现代金融学已经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凭借传统式的简单直觉进行研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需要运用更加精密复杂的数学工具帮助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将直觉转化为理论和模型。诚然也承认思想的重要性,但是更要明白的是,思想的正确性要靠科学的方法来证明。这也正是数学技术在现代金融学中大量运用的原因。可以这样说,随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逐渐科学化,作为经济学分支的金融学,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方向将是建立更加坚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向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用富.金融理论的经济学基础.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树民.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邵宇编著.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郑振龙,陈蓉.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关系探讨[J].经济学动态,2005(2)

6.Bodie,Z.,and Robert C.Merton, Finance. London:Pearson Education Inc,2000

作者简介: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文4

英文名称:China Territory Toda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1-9158

国内刊号:11-4757/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文5

【关键词】传媒经济;范式;进路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027-2

一、传媒经济研究的范式

传媒产业经济学它以经济学为主导,以产业经济学和系统经济学为理论支持,并辅以传播学。传媒产业经济学可以借助一般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但也有其特有的规律,因为提供信息产品的传媒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所没有的特殊性。传媒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整个传媒业及其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总体经济。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提出,传统经济学是无法对传媒经济进行准确描述和深入研究的。因为在传统经济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但对传媒经济却不适用,如对信息产品的消费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它是可以反复使用并且边际效用往往是递增的。况且,传媒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传媒经济系统,而传媒经济系统的构成是由以传播过程为载体相伴发生的一些经济过程或者经济增值活动。所以我们只能运用系统经济学理论来研究它。系统科学中的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和新三论(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都可以在传媒经济研究中大展拳脚。它还可细分为报业经济学、电视经济学、广播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等多个分支学科。目前,这些学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传媒管理经济学它以管理学为主导,以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为理论支持,并辅以传播学,研究对象为媒介实体以及消费者。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传媒管理经济学是媒介经营管理研究的经济学基础,常常被包含在媒介经营管理中。由于经济管理一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以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大同小异。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它们对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行为主体的关系的界定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统一性较强;管理学的权变性、艺术性、多样性较强。认识两者的区别有助于两门学科的相互借鉴和各自完善,也有助于两门学科的交叉或边缘学科的研究。现在我国许多新闻院校都开设这门课程,但名称五花八门,有些叫媒介经营,有些叫媒介管理,有些叫媒介经营管理,笔者认为叫媒介经营管理较合适,而且这门课在新闻学本科开设较为适宜,传媒产业经济学则应设为研究生课程。媒介经营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的翻版,在西方,传媒就是企业,可以直接移植企业管理这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当然,在我国则不一样,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中国传媒必然面临更复杂的问题。

传播政治经济学它以传播学为主导,融合新闻传播、文化批判、政治经济等多学科理论,研究对象为传媒制度、文化影响和政府政策等。这一学科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属性,经济学成分并不多,更多的是对前面两个学科理论的批判与修正。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澄清,传媒经济中的传媒两字包括三层含义:作为产品的传媒、作为企业的传媒和作为产业的传媒。而产品、企业和产业都是经济问题,因此,传媒经济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果把传媒作为产品、企业和产业,新闻传播学解决的是传媒的意识形态问题,而经济学解决的是传媒的经济问题,两者分工明确,泾渭分明。因此,传媒经济学就不是一门交叉科学。说传媒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实际上是混淆了传媒和传播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具有经济属性的传媒理解成传播,从而把传媒经济学当成了传播经济学。综上所述,以经济学为主导的传媒经济学研究范畴实际上仅限于传媒产业经济学和传媒管理经济学这两个学科。传播政治经济学,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它不能算是传媒经济学,它只是传媒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校正器。这里让我们再回到周鸿铎的观点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他理解的传媒经济实际上是以传播学为主导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尽管周鸿铎是我国较早提出传媒经济的学者,但我们认为:无论是谁创立了所谓的传媒经济学科,无论一个研究者愿意用什么样的视角和方法来从事研究工作,都不影响别人借鉴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传媒经济现象。至此,我们可以把杭敏和罗伯特·皮卡特的划分作了进一步的推演和完善,把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限定在传媒产业经济学和媒介经营管理学这两个学科上,如表加粗部分。

二、传媒经济研究的进路

在明确传媒经济研究的范式之后,我们还必须选择研究的进路。那么,该如何选择有力推进传媒经济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最佳进路呢?目前,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路向五花八门,主要的大致有如下几种:

1.致力传媒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如吴克宇的电视媒介经济学,金碚的报业经济学等,以周鸿铎编著的传媒经济系列、媒介经营与管理系列丛书(共2部)最为庞大。这些系统性的研究尽管还稍显粗糙,但其开拓性是值得称道的。

2.将新经济理论如注意力经济、竞争力经济引入传媒经济研究中,提出传媒竞争力、传媒影响力等概念。这些研究往往从国外经典案例出发,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

3.通过对传媒产业的数字化定量描述,试图作出对传媒产业走势的判断。近年来数百种传媒市场实证调查研究报告问世。以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清华大学崔保国、中央电视台张海潮等人的定量分析,为我国传媒产业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4.对跨国传媒与国外传媒经济的介绍和研究。主要是对国外传媒经济个案研究和国外传媒经济学专著的翻译。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仍处于春秋战国时代:一方面不同学术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纷纷转到这个新兴领域里来,另一方面大多数学者的经济学训练明显不足,因此也不难理解如皮卡特所说的理论性不足。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来看,除了研究的范式外,我们还要解决研究的路径,即进路问题。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文6

一、经济学上的权威崇拜及传统经济学的困境

经济学的严重落后性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无论是迈克尔·佩雷曼主张经济学终结[i],还是陈纲先生指责经济学家不如农民[ii],都已表明,人们对于经济学术落后性的极度失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庸俗化方向本身就决定了其灭亡的趋势。不论是其自身的反思还是对立流派的批判,西方经济学的非科学特征早已是不争的结论了......或许,下一代人将不再跟随萨缪尔森学习经济学。”[iii]

的确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已远不如其它自然科学。在18世纪时,物理科学、化学科学开始全面发展,同样,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吹响了经济科学发展的号角。自18世纪以来两百多年时间里,人类的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甚至包括后来才开始发展的生物科学,现在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类早已经能自由地遨游太空,早已经能精确地计算出宇宙飞船飞入的轨道位置以及能精确地计算出着陆地点,人类早已能制造出异常复杂的机算机,人类早已能精确地分析出任何物体的成份含量,并根据需要合成出特定的化工产品和新材料。但是人类的经济科学却远没有这么发达,在权威崇拜下,从根本理论上来说,仍然基本徘徊在亚当.斯密1776年的思维起点,虽然后来萨伊、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等不少人几百年来在作大力的推进和修正,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客观地说,在根本理论上几乎未作出革命性的飞跃。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上严重的权威崇拜。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尖锐地批评经济学权威的危害,把某人的著作奉为圣经拒绝人们提出新理论和批评它的长短,对于真理必定是最严重的侵害。毫无疑问至今为止,甚至未来,不可能有哪一位大师的经济学术能够充当经济学圣经的角色,因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任何人的智慧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真理而无一点纰漏甚至缪误的地方。只不过个别“天才”性的经济学大师的学术之中或许有多一点智慧性的东西罢了。

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工业化压抑、环境污染、沙漠化、自私自利、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等等,都表明,传统经济学在权威崇拜意识的禁固下裹足不前,已不能解决现代人类社会的经济建设。世界银行在1991年发表的年度报告,开篇诚恳、鲜明地指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理还远未被人们完全掌握”。

二、现代经济学新革命的系统构想

为此,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要敢于跳出西方传统经济学的疆化思维,去努力寻求真理,进行一场现代经济学新的革命,以更好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

(一)经济学支柱概念的革命

我们认为,传统经济学中最落后的地方就是对支柱概念或者说研究的基本对象的固守,各国经济学家还深受数百年前的产品观影响。客观地说,数百年前,以农业生产和新兴的工业生产为主,当时的经济学家们能够提出产品的概念,并以产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或者说以产品作为经济最基本的细胞是非常科学的。但是就如化学科学不能停留在分子阶段,还需进一步研究发展到原子、质子、量子,仍至将来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一样,我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支柱概念也需改变。

严格地说来,产品远不足以囊括人类的整个经济领域。诸如金融服务、保险、诗歌、歌曲、经济学家的著作等同样在商业领域流通的东西并非一定是产品。

因此,我们提出财富的概念,构想经济学上以“财富”替代过去“产品”、“商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所谓财富,我们将其定义为“就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 财富在经济学上并不是指金钱,而是指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金钱或者说货币只是商品类财富的权力凭证、度量工具。我们的这一类似的定义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曾提出过:经济学应将财富看做是满足需要的东西和努力的结果[iv],一些学者也开始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当然都还缺乏系统性,并且未与产品的关系进行彻底的清理,特别是只将以金钱来衡量的商品类东西才叫财富,反言之在过去的意识里财富就是金钱。为此笔者在《财富创造论》一书中尽可能全面地清理了财富与产品、商品的关系,系统地阐述了财富为经济基本单位的事实以及应作为经济学支柱概念的建议。根据定义,财富包括产品,也包括非产品,包括商品,也包括非商品,包括物质类财富,也包括非物质类财富,包括有形的财富,也包括无形的财富,凡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都是财富,都可以是经济学研究和考虑的范围。提出将财富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应该更为科学。

在经济学上进行这一研究对象的革命非常重要,它有助于经济学界及经济界更全面地研究社会的经济建设。例如,环境,当然不是产品,通常也不是商品,但因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也是财富。这有助于我们将其纳入经济建设考虑之中,而不是去发展“产品”、“商品”经济破坏环境财富。依据这一思想,我们就会明白,财富不只是商品,不仅一辆汽车是财富,一湾绿水也是财富,不仅一只山羊是财富,一片绿色的草地和森林也是财富,它们都满足我们的需要。当汽车造得很少时,因为其稀缺而显得价格很高,因而我们毫无疑问地认为其是财富。而当我们的环境恶化,一湾湾绿水消失,符合需要的水变得稀缺时,我们每天生活上所用的水我们也不得不天天付出货币去购买,这时水似乎才变成了我们的财富。实际上水原来就是我们的财富,只是我们总觉得其太充足而不珍惜罢了。过去那种以稀缺性为预设前提的经济学术思想已显得非常落后而致命。长期以来,全球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与经济学上的产品观和商品观不无关系。当然,也有人会认为,经过投入资金人工改造过的环境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也可叫产品。实际上即使将改造过的环境称为产品,同样显得比较牵强,经济学作为科学是不宜为固守某一古老的概念和思维而牵强的。同时,未经改造的环境同样从远古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领域,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这一庞大的部分我们更不能遗忘,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样,对于无数的非产品、非商品,因为有了财富作为总括,因此其创造、实现、分配、消费等情况也就能较好地纳入经济建设的考虑之中,这对于人类未来的建设非常重要。

总之,经济的最基本细胞是财富,而不仅仅是产品或商品,因此以“财富”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更为科学。针对经济学的现状,现代新经济学的革命可能首先必须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支柱概念上进行革命,否则现代经济学仍然不可能有突破性发展。

(二)经济学中研究对象产生过程的革命

无论是非常局限的产品观、商品观,还是全面概括的财富概念,其产生实际上并非仅仅来源于生产。由于如上部分我们已提出了财富包括产品,也包括非产品,包括商品,也包括非商品。因此下面我们直接使用财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