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学与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学与传统文化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几千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与精华,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我们的古老文化呢?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小学语文教学提升为一个体认感怀、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阵地。
一、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当代青少年生活的时候,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考试的工具。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赋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
二、加强老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我们要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兴趣,首先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热爱传统文化教学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的语文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我们要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三、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在语文教学中,要学好这部分内容,着重在于朗诵,在朗诵中感知古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课后,采取各种形式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如我们学校在散学回家的路上学生会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课余还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有关传统文化内容的书籍,学生也有征订自己喜爱的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
四、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儒学与传统文化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渗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93-02
提起传统文化教育,有些人会有一种误解,认为传统文化就是指文言诗文,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古代文本的诵读与分析。这种理解其实是狭隘的。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其实不是文本,也不是典故,是隐藏在文本、典故、民谣、民俗背后的内在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天人合一”;如“至诚如神”;如“投桃报李”;如“外化内不化”……我们说要弘扬民族文化,其实就是弘扬这些精神;我们说要汲取几千年的文化营养,主要也是这些精神。这些精神是文化的灵魂,至于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其实都是这种精神外化的寄托,都是由灵魂派生出来的。精神为本,文本为末。精神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理解的,不是靠简单模仿就能学会的,它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然后内化在人的心灵之中,再体现在人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和心理方式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人,这才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目的。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理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的策略是持久的渗透,而不是快餐式的突击。
笔者并不反对快餐式的教育方式,集中背诵古代经典,集中记忆古代名句,集中了解古代典故,集中解读古代名人。这样的快餐也是需要的。在当代青少年传统文化逐渐缺失的背景下,这种快餐对填补空白、丰富知识,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方式毕竟肤浅,它抓住的只是文化之末,而没有真正抓住精髓。要想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需要的是持久不断地熏陶。而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大得惊人,各种文化交织并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既不能放弃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又不能闭关自守,关闭其他文化的窗口,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渗透。
所谓渗透,就是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加入传统文化的成分,或多或少,或浅或深,或外显或内隐。既不影响其他文化的传播,不影响语文能力的培养,又始终不脱离传统文化的主线。这就是渗透,就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对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必须明确渗透的内容。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些文化全部传授给学生。同时,传统文化中也夹杂糟粕,我们也不能不分良莠,没有辨别地全盘托给学生。既要剔除糟粕,选取精华,又要在精华中选取重点,以一当十。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是精神,那种催人奋进,也令人宽厚的精神;那种与人和谐共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那种虚心好学、求实求真的精神;那种诚信宽厚、求善求仁的精神;那种天人合一、求善求美的精神……在宣扬这些精神的过程中,我们难免要借助文本,借助名言,借助典故。所以作为教师,自身要有很高的修养,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明确了渗透的内容,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培养好学生。
其次,必须具备渗透的意识。如果不具备意识,可能就会忽略。
如现代文阅读,因为没有古代文化知识,就容易把传统文化忽略掉。我讲现代名篇《那树》的时候,因为有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识,我就很自然地在那一课里渗透“天人合一”,渗透“唇亡齿寒”,我还从文中的蚂蚁方面渗透“知恩图报”,还可以从人类文明方面渗透“未雨绸缪”,这些都是先哲们早就留下的思想。涉及这些,学生们自然会感觉到我国古代文化的伟大,对这些精神领会更深。如果没有渗透的意识,讲这篇课文也许只从现代的意义上讲要保护环境,失掉了一次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
再如外国作品,作品里边是其他民族的文化。如《荒岛余生》,这是西方冒险文化与实用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如果没有渗透意识,可能就无法涉及中国的民族文化内容。但如果你有意识,你完全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文化,看它们的相同之处,辨析它们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更深刻理解两种文化各自的长处。
鲁迅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也可以反过来说,传统文化就是海绵外的水,只要有意识,总能渗透进去的。
儒学与传统文化范文3
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整个课堂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讲《慈母情深》一文时,可以用深情而又哀伤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感受,并根据课文创设情景,让学生由课文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从内心生发珍惜亲情、孝敬父母的情感;同时,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孝敬父母的《三字经》及《弟子规》典故,在结尾处出示《论语》中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使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积累了新课标下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
2. 从阅读课文的“经典”词句中,感悟人文内涵。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文中的意蕴是要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有一定内含的词句段来品味,反复阅读,使人文内涵得到升华,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如,教学课文《长城》时,教师在学生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抓住“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这个词组让学生感悟整个句子的人文意蕴。通过成千上万的人登上长城,想象他们目睹长城后的不同感受,一种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学生在这样的感染下,也得到了高一层次的人文教育――那就是崇高的爱国情感教育。
3. 从阅读课文的内容中,感受人性关怀。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体味人性关怀。如,课文《她是我的朋友》,小小年纪的阮恒肯献出自己的鲜血去挽救一个生命垂危的小朋友,文中深刻地体现了这种“肯为朋友奉献生命”的可贵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敬佩的情感反复阅读课文,并挖掘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洋溢在文章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深情厚谊,而且要教育学生在当今的社会里,交朋友要以诚相待,当对方遇到困难或危险时挺身相助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样的阅读教学既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去体会人物的高尚品格,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真正的人文价值,受到人文教育。语文课本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做人道理,教师认真分析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学生更好地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讲读课文前,首先要渗透读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读书法,牢记传统文化。《弟子规》中读书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使生学有所得。如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看到课题后,学生提出来问题,谁在和时间赛跑?为什么和时间赛跑?结果跑赢时间了吗?我称赞他们问题提得好抓得准,那么如何找到准确的答案呢?老师送给《弟子规》中的学习方法:心有疑,随扎记,就人问,求确义。这样学生边读书边解疑,很快就找到了三个问题的答案。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在学生学习重点句子“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说说你有什么体会?老师用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提醒他们多读多思,只有这样去读书,才能真正领悟到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体会时间的宝贵,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爱读书的热情。写字时用弟子规告诫学生: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久而久之,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儒学与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迁移 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失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这是继“哑巴英语”之后我国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另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过分强调英美文化的介绍和学习,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所造成的,反映了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包括普通的日常交际,也包括信息与文化的双向沟通。但目前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普遍以介绍英美西方文化为主,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英语表达的实际教学现象,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审视和思考如何在多层次英语教学中系统引入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广大的外语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命题。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语言学习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撇开母语及母语文化而独行,各级教育工作者对母语及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都缺乏足够的认识,过多地强调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错误地认为外语学习就是要摆脱母语的影响。但“忽视母语文化的学习就丧失了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因为语言是有共性的,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这也是外语学习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所在。“语言之间有很多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又不与母语进行对比,会造成莫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在学习外语时是以我们的母语为参照,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母语文化“过滤”,其中的各种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必须以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为背景,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完全脱离母语和母语文化来进行英语学习是不可能的。
2.跨文化交际的的需要
大学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却非常不尽人意。据一份调查问卷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无从下手,有的按字面意思翻译,有的是解释性的意译,大部分人是不知所云。这是大学生们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看不到、听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所致,是大学英语教育过分强调了英美文化的主体性而漠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上的重要性所致。一个忽视或漠视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怎么能在世界跨文化交际的舞台上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双向交流呢?
交流,就是要在吸收、认可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播我们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老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为外国人所看重。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睿智地发现:“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被全世界吸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而对这种至高无上的优秀文化的传播则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母语文化素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对比学习,能让学生了解到语言学习的真谛,成为一个合格的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3.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需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在世界跨文化交际的舞台上肩负着向世界介绍中国,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不仅代表着个人的形象,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骄傲。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更应有深厚的母语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培养他们学习和掌握母语文化的自觉意识,深刻理解和热爱民族文化。在校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大学生们热衷于过西方节日,却无法用英语表达各种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沉醉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却对中国的京剧、茶道、绘画、武术、中医以及各种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他们欢度着圣诞节却不知道春节放鞭炮的讲究;他们沉湎于情人节的浪漫却说不清七夕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他们津津乐道于复活节的彩蛋,却道不明端午龙舟赛的来龙去脉。他们肤浅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常常令对中国传统文化无比向往的外国人都困惑不解。
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这种不足和缺憾。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做过一次有益的尝试:在学完《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之后,请同学们自选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讲解。中医、书法、武术、长城、茶道……学生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学习中,并从中发出了出人意料的感悟。他们通过这次课件制作,知道了以往觉得英语学习枯燥、没有成就感的原因;从一幅幅绚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画卷中,他们也体会到因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英语学习也因此而生辉。
无独有偶,有研究者的调查问卷显示:9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98%的被试者认为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需要,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更是学生们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需要。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1.课程的设置
课程和教材是语言教学的核心。在课程的设置上应确立平等的文化意识,使学生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平等地欣赏、珍视异域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关注自我、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新审视和研究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研究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改变现有的过于重视英美国家文化的课程设置,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比如,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母语文化素养,以及一些中西文化比较的课程,并作为考试科目以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大三、大四时则可开设一些英文选修课,传授中国传统文化,诸如“中国经典文学选读、“中国传统习俗”、“中国名胜古迹”、“中国饮食文化”等,让已结束大学英语学习的大三、大四学生能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延续大学英语的学习。
2.教材内容的选编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所占的分量是微乎其微的,笔者对现行较为通用的三套大学英语读写教材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篇幅做了一些统计,如下表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现行的几种主要大学英语读写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零星的涉及,这种以英美文化为中心忽视本土文化的做法正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症”的主要原因,因为学生们在以往的学习和阅读中几乎见不到也听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因此,应重新认真审视我们的培养目标,研究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适量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使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平与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及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呈同步增长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者与国人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过程中具有坚实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操守。
3.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外语教师是英语知识及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学理念以及课堂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涉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知识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中西方文化素养,要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具备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在教学中将这些素养、意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使其内化于学生的思维之中并服务于语言应用。外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文化交流意识,既培养他们对异族文化的欣赏和宽容态度,又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使其在日后对外交流中不辱使命。为此,英语教师们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中西文化综合素质,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肩负起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儒学与传统文化范文5
一、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众多文化因素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关于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一种信念。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心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牢牢地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例如“谦虚”对中国文化来说是一种美德,当我们中国人听到别人表扬时,为表示礼貌,总要客气一番,以委婉的方式对别人的看法加以否定。一位英国人赞扬一位中国人英语学得很好,中国人会连忙答道:“一般一般,还差得很远。”这使那位英国人士感到疑惑不解,怀疑自己的判断出了问题,或是认为中国人虚伪自卑。根据英美的习惯,他们在同样情况下并不讲什么“客气”,而是用一句“Thank you.”表示欣然接受。而中国人对英美人得到赞扬后报以的“谢谢”,常感到英美人缺乏谦虚美德,这就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自谦词和尊称,说“我”时,常用“鄙人”、“不才”等,而对于对方则用尊称,例如“尊姓大名”、“贵姓”,而在英美文化中却没有上述谦词和尊称,第一人称“我”用“I”,而且要大写,第二人称“你”用“you”。中国文化注重互助和依靠,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例如中国谚语有“远亲不如近邻”、“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表达方式。英美文化注重自立和独立,在英文词典中有许多以self-为前缀的合成词,就可以说明“个人”在英美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这种现象在其他语言词典中是不多见的。他们都希望靠自己的奋斗而成功,只要是自己能干的,决不让别人帮助,否则被认为是缺乏独立精神的表现。在中国,看望病人说“多喝水,不要上火”或“天凉了,注意多穿衣服”;病人心中往往感到暖融融的,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关心。然而,如果病人是英美人士,他们会感到这是对自己独立人格的蔑视,损伤了“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自尊心。中国文化尊重老年人,一个人对老人是否尊敬,常常被认为是否有教养。我们在公共场合,常看到尊老的告示语。在公共汽车上,要主动为老人让座;老人过马路时,警察主动搀扶,这都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但在英美文化中,“老”却意味着不中用、衰朽残年、来日无多,他们对old(老)十分敏感,英美老年人不喜欢old people及aged甚至the elderly等称呼,宁愿人们称呼senior citizen(年长的公民)或golden ager(黄金年代的人)。他们有一种价值观,即无论年龄多大也要在外表上表现出青春活力,以赢得人们的羡慕和自己心理上的满足。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学习运用语言时,要格外重视。否则“好心不会有好报”。
二、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
1.英汉词、词组的语言概念对应但文化内涵意义有异。如Propaganda一词,它源于College of Propaganda――教皇格雷戈里十五世于1622年建立,由红衣主教组成的委员会,它监督罗马教廷所在地以外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活动,并为他们培养神父。Propaganda原来没有贬义,只表示“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某一组织所提倡的宗教或政治上的教旨或原则”,但在现代英语里却有侮辱性的贬义:指“一方(往往是敌对或不友好的)为了使另外一方了解并接受他的信条或政策所做出的努力”。不友好或敌对的对方说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及其他宣传媒介所进行的宣传是propaganda合情合理,如果将汉语里“宣传”的概念用propaganda来表达,则会引起English-speaking people的反感,而中性词publicity可以表示汉语的“宣传”。又如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一词,由于中西文化中价值取向的差异,便赋予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提倡集体主义,因此会带有贬义的色彩;而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尊重个人价值,尤其是美国人相当崇拜个人奋斗,这个词则颇具褒义色彩。
2.英汉语中指称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有不同的比喻含义。语言既有共性又有相对性。一方面,不同语言中某些词语的概念意义或描述意义相同,而其表达意义和社会、文化含义因文化不同而含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例如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dragon(龙)的概念:在中国文化里,dragon是一个褒义词,象征吉祥、权势、高贵,中国人都愿意“望子成龙”,但如果将dragon直接用来表达此意,英美人见了会觉得惊奇。因为在英语文化中,dragon的形象并不好,是传说中替魔鬼看守财宝的凶猛妖怪,被视为不祥之兆,西方人绝对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dragon。又如,cowboy的英文释义与汉语的“牧童、牧工”相对应,看过美国西部电影的中国观众更是记住了cowboy的形象:穿着牛仔服,戴着牛仔帽,腰间别着枪,骑着马到处拼杀。但在美国人心目中,cowboy真正的文化形象是表现一个人独来独往、行踪不定、无拘无束、我行我素的性格。所以,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不能离开cowboy的这层文化含义:He runs a business as a cowboy.(他像牛仔一样管理企业),即,他办企业态度不严肃,缺乏经验和技术,工作随意性太大。再如英美人士怎么也理解不了中国人为什么会毫不留情地“痛打落水狗”;也难怪当“走狗”一词译成“running dog”时,不但没有能激起西方人的愤慨,反而使他们觉得这样的狗又蹦又跳,可爱极了。
3.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有时会出现空缺现象。如“13”在西方文化中有不吉祥的所指意义,楼层没有“十三”,而代之以“12B或14A”,飞机、火车、剧院等没有第13排,请客避免13人,重要的活动避开每月的13日,等等。而这些在中国文化中却没有。中国文化中的“红娘”、“月下老人”等具有独特的所指意义,在英美文化中也是空缺的。再如我们常用的“精神文明”词语,译为“spiritual civilization”似乎没有错误,但许多英语国家的人实际上并不懂得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儒学与传统文化范文6
一、创设文化氛围,感受节日魅力
1. 创设激发队员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氛围
引导学生画节日,将各种中华传统节日以儿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制作成喷绘作品,悬挂于走廊、楼道等墙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出刊节日文化展板。让队员在课间课余欣赏节日美术作品,学习节日知识,感受传统节日文化,体验传统美德。
2. 创设满足队员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生活情景
传统节日就在人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队员是在节日文化的氛围中感受生活。每逢节日,少先队总部要求各中队布置相应的节日环境。如“喜迎春节”,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板报的布置中,体现中国年味儿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物品如春联、年画、中国结、窗花、新年故事、图片等。
3. 创设帮助队员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操作环境
提供包括某个节日活动中的材料。在清明节活动中,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怀古追思有关,比如制作小白花、花圈等;在端午节活动中,所需裹粽子原材料等。活动前,我们为队员提供了丰富的做纸花的材料、裹粽子的原料,尽可能的激发队员的活动欲望,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
二、探寻传统文化,走进教育实践
1. 梳理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资源
利用节日资源进行教育存在着片面性,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利用得很少,甚至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我们首先对这些资源进行了梳理,将这些节庆进行分类,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划归为文化类节日,重阳节为爱心类节日,清明节为纪念类节日等,将传统节日资源与队员的直接经验相结合,选取能被接受的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2. 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教育资源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节日文化内涵,将节日文化融入学科教学。发挥《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课任老师切实发挥《语文》《科学》《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等学科教育的优势,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节日文化内涵,梳理节日教育的体系,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队员更好地了解节日、认同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 开展走进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教育活动
体验实践活动是实施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它能提高队员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每个节日的特点,收集不同节日的素材,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围绕主题,精心设计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队员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养成品德。如在春节开展“我的新年绘本”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让队员了解春节的习俗;在元宵节开展猜灯谜活动,让给队员感受元宵节带来的乐趣;在清明开展继承“革命传统,争当四好少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如开展课堂展示、网上祭英烈、吟诗诵读比赛、扫墓、一年级小朋友入队仪式等;在端午节开展“走进端午节”实践探究活动,知识问答竞赛,裹粽子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在教师节和中秋节开展“我把真情送老师或长辈”等活动,通过各类形式的活动形成队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三、开发校本课程,形成长效机制
通过学校课程开发,为队员创造一个张扬个性、发展能力的舞台,让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得以传承并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队员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