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技能培训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妇联技能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妇联技能培训方案

妇联技能培训方案范文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创新,农村妇女素质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全面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全社会和谐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余姚市妇联以培养新型农民为己任,“越位思考,定位工作”,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走出“三八”线,以社会发展大局为背景,积极寻找与社会各界联系的衔接点与切入点,全面开展农村妇女素质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

现状篇:夯实基础,形成妇女教育培训新格局

——底子掌握清。为了有利于学习培训活动组织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市妇联要求各基层妇代会组织对本村(社区、居)的女性的基本情况做到个个清。年起,为切实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了五星级妇代会创建活动。其中即要求基层妇代会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女党员、女代表、女能手、巾帼志愿者、全体妇女群众等群体的基本档案,促使基层妇女干部对本辖区内每个妇女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女性劳动力的培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要求制订了相应的分类学习培训制度、计划。

——阵地建设广。为确保妇女学习培训有地方可学,市妇联要求各基层妇联、妇代会重视资源的整合利用,除了乡镇(街道)劳动力培训中心主阵地外,切实加强基层妇女组织的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妇女学校、家庭教育妇女教育点、远程教育接收点等。目前,全市已建有216所妇女学校,957个妇女家庭教育点,305个远程教育接收站点。这些阵地在组织农村妇女开展素质工程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我们还积极借助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256所家长学校,女性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教育培训阵地等,加强妇女素质的综合培训。

——培训形式多。为满足不同层次农村妇女在求知和就业发展方面的需求,我们要求基层妇女组织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提升女干部能力的综合型培训、提升广大女性文明素质的知识型培训、促进就业转移的的技能型培训等培训模式,努力做到多管齐下,将知识传授与科学导航相结合,将提高自身素质与就业上岗培训相结合,将基本技能培训和订单、定向培训相结合,努力提升广大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培训内容丰富。面对基础素质参差不齐的众多农村妇女,我们坚持因人而宜,在农村妇女中开展以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技能和创业能力等为主题内容的多层次、多门类、多样化的综合素质培训。近年来,全市各基层妇女组织开辟了计算机、家政服务、农家乐、插花艺术、缝纫、文明礼仪等30余种不同门类的培训课程,努力实现素质培训、科技致富、文明礼仪,绿色环保、科学教子、普法维权等“六进”农家。

——专家队伍优。为努力提高学习培训效果,近两年来,我市妇联组建了多个专家队伍组织。一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的联系和合作,邀请高校有关专家组建高校专家技术指导队伍,目前全市有獭兔养殖、名茶培植及制作等方面的高校专家技术指导队伍10支;二是健全完善市镇两级科技指导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市内各级专业技术培训队伍,全市有科技指导服务队伍23支;三是组织专业大户形成专业技术帮扶队伍,目前全市有蜜梨种植、水产养殖等专业技术帮扶队伍8支;四是邀请全市40余名教育专家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教子有方”专家组织等;五是巾帼志愿者队伍由法律工作者、教育、卫生等部门组成。

——培训实效好。20年,我市各级妇女组织主办、协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班250余期,培训妇女2.1万余人次,有近万名妇女就业;组织开展远程网络培训600余场,受益妇女近3万人。市镇村三级妇女组织共组织各类短训讲座农业新技术等知识讲座、咨询120多场次,发放各种资料5多万份。

特色篇:务实创新,打造妇女教育培训新阵地

——以各类政府培训中心为主阵地,促进农村女性就业、创业

一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用足用好政策资源,联合乡镇(街道)社保中心因地制宜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妇女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妇女转产转业。近两年,共有3.7万名女性接受培训,近万名妇女实现再就业。如朗霞街道妇联培训的100名缝纫工全被当地一家公司录用;泗门、梨洲等乡镇(街道)开展丝袜花的制作培训,培训妇女150多人,现有近100人在为企业加工丝袜花。

二是整合就业服务中心资源,为农村富裕女劳动力创业就业服务。利用大岚镇的丹山家政服务中心,阳明街道的就业咨询服务站,梨洲街道的巾帼就业服务站,临山镇临浦村的村级巾帼家政服务站等资源,开展职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供职业咨询,介绍岗位,今年已服务近5000名妇女。如临山镇临浦村巾帼家政服务站,首期培训的50名农村女家政人员,在结业典礼上当场被当地企业一一雇用;丹山家政服务中心培训的大岚保姆,在宁波、余姚两地供不应求,出现了一保姆难求的局面。

三是开展实用技术等综合能力培训。充分利用各级培训网络、阵地资源、依托各类专家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实用技术,法律知识,文明礼仪,农业生产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生产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相关技术知识,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贸易和信息收集与应用等方面知识培训等,开展手把手的技术传授、经验交流等互助活动,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

——以远程教育网络为平台,提升妇女综合素质

一是定方案抓试点。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市妇联把通过远程教育开展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广大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的重要途径。成立了农村妇女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余姚市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对妇女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措施、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明确,形成了完整的运用远程教育开展大规模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工作方案。为推动全市农村妇女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市妇联还由主要领导亲自主抓,确定了试点乡镇、街道,邀请远教办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在试点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计划、工作措施,健全教学组织、活动登记、信息反馈等制度,在全市普及推广。

二是建阵地强保障。市妇联把建设妇女远程教育阵地,提高组织保障能力作为落实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分别在市、乡镇(街道)二级妇联设立了农村妇女远程教育辅导中心,在村一级结合妇女活动中心、妇女学校等建立农村妇女远程教育辅导站,并延伸到“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双学双比”女能手和妇女家庭教育点20余个。目前,305个远程教育接收站点遍及全市各个村、居、社区,并已开始向有关妇女家庭教育活动点、文化中心户延伸,以确保远程教育对全市农村妇女的教育覆盖面。

三是重质量求实效。为提高教育实效,确保广大农村妇女能“进得来、坐得住、学得会、用得上”,市妇联针对当地农村妇女需求特点,收集了妇女维权、科技致富、妇幼保健、社交礼仪、家庭教育等各类课件12部,20余小时,并制作了以案说法、妇女维权、反暴力等法制宣传课件。年9月、07年3月,市妇联还分别邀请省家庭教育专家朱棣云教授、杭州市委党校马晓秋副教授作“家庭教育”、“妇女维权”等专场报告,高质量的培训讲座,同时惠及全市10000多名妇女。全市各乡镇、街道妇联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广泛组织农村妇代会委员、女干部、女党员、妇女代表、女能手、女能人、外来妇女骨干等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教学活动。各村也相应制定了各自的学习培训计划,如市凤山街道胜一村妇代会,计划通过远程教育每年对全村1500余名妇女进行1遍轮训,目前,该村妇女已基本接受1次培训。

——以女性创业组织为依托,发挥培训辐射效应

一是利用女性创业示范基地,开展实地培训。如依托市科农獭兔场这个省级女性创业示范基地,一改常规培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端,把课堂设在了獭兔养殖基地中,学员历时一个多月学习包括配种、养育、常见病预防和治疗以及兔皮的采收等所有实际养殖技术,使学员学到的技术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如:本地实地培训的6个女能手都发展了养兔业,其中苗美娣已有年出栏獭兔10000多只的规模。

二是利用妇女专业合作社,开展行业技术培训。如黄家埠镇果蔬专业合作社,由龙头企业——银树蔬菜有限公司为社员统一供种,统一技术培训,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科技致富能力;杭州湾兔业专业合作社每年组织社员进行兔业信息交流、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周边农户的养殖技术,推动了一方产业的形成。

三是利用女性创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如余姚市女性创业技能培训中心,依托市欣农兔业有限公司开展裘皮深加工培训,第一期培训100人都将在该公司就业。

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级女性创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基地6个,两年来,已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其中市科农獭兔场共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兔农300多个。

——以家庭教育活动为着力点,导航现代生活新理念

一是充分发挥妇女家庭教育活动点的阵地作用。妇女家庭教育活动点是妇女代表联系户制度的深化和完善,是按照“地域相近,便于联系,便于服务,便于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宝塔型组织网络,以妇女代表、妇女骨干、妇女积极分子为中心户长的每个“袖珍型”培训基地,有相对固定的10—12户妇女家庭参与,以其教育规模小,灵活性强,对应性强的特点,深受广大妇女的青睐。在教育培训中,我们充分发挥这块阵地的作用,要求基层妇联、中心户长通过充分听取广大农村妇女的意向,采取因群而异、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针对不同的年龄和文化层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妇女群众培训学习,每年不少于4次。教育内容的安排上,除每逢中心工作时,必须及时传达市、镇、村的中心工作,宣传沟通,营造氛围外,其余相关的家庭教育等科普知识按类别进行针对性培训,注重实际需求,收到较好效果。

二是充分发挥主题性活动的家庭现代生活理念导航作用。自去年以来,市妇联着眼提升妇女群众的综合素质,在广大农村家庭中积极倡导现代生活新理念。通过编发宣传资料、组织法律进村、开展法律电视大赛、制作维权专题片等方式,倡导学法守法理念;通过发放“知荣辱,扬新风,共创和谐家园”全市家庭倡议书,组织“知荣辱,扬新风,共话和谐家庭”电视论坛,开展“十佳新余姚人家庭”评选活动等,倡导家庭和谐理念;通过组织东风小学“1+6节能环保进家庭”主题现场会,开展“绿色家庭”评选活动等,倡导家庭环保理念;通过组织科学营养生活方式咨询活动,开通“教子有方”家教心理咨询广播热线等,倡导科学生活理念;通过组织“文明余姚”组合型单亲家庭陶艺大赛,开展“浦发之约”困难母亲家庭子女冠名助学活动等,倡导全社会团结互助理念。

探索篇:正视不足,寻求妇女教育培训新举措

——调查研究,了解存在不足

一是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普及面还不够广泛。虽然各级妇联和教育、科技、劳动、农业等相关部门千方百计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供服务,但由于农村妇女人多面广,且文化层次及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教育培训环境差别很大,目前,其接受教育培训的普及面还不够广泛,甚至还存在着教育死角。

二是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经费缺乏。由于有些乡镇(街道)行政村对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的认识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教育培训所需的经费难已得到保障,限制了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是农村妇女教育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约束。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涉及面广,妇联、教育、科技、农林都担负着相应的教育职责,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影响了各种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合力的形成。

——积极探索,寻求良方举措

一是要大力加强面向社会,尤其是广大妇女进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的宣传力度,进一步促进性别平等意识及妇女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培育“四自”精神,帮助妇女转变观念,增强接受教育培训、学习的自觉性,以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

妇联技能培训方案范文2

__市现有人口520万,女性约为249万,15-64岁的人口约占71%,全市184个行政村,农村妇女劳动力多。随着适度规模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需转移到其他产业的人数逐年增加,省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项目,每年帮助1600余名农村妇女劳动力参与培训,其中76%实现转移就业,项目的实施得到各级妇联和农村妇女的支持和好评。

__妇联自2012年以来,每年承接省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48万元,培训1600人次,总计144万元和4800人次,项目实际完成培训人数4557人次,培训后就业人数为3460人次,实际补助标准600元/人,获证人数1375人,获证奖补资金为200—600元/人不等,平均月320元/人,地方补助资金为44.1万元,培训转移就业率76%。省财政每年拨付的48万元资金,其中40万元按照每县10万元额度直接到__县、__县(现区划调整为__区)、__县、__县财政财政专户,8万元由市财政局转拨区财政局。补助资金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确保效益、与职业鉴定相结合”的使用原则,由各县区妇联摸底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委托省级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主要培训项目有电动缝纫工、家政服务员、电子操作工、保洁员、食用菌培育技术、电脑刺绣、创业培训等内容。

一是针对妇女需求,慎重选择培训项目。根据文件精神,面对各承接项目县区妇联认真对农村妇女的不同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各县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__县农村妇女倾向于在家口就业,一是县域的企业较多,二是方便照顾家庭,__县农村妇女更喜欢做家政、月嫂,学成之后都喜欢到苏州、上海等地打工就业,海州区妇女更希望依托白虎山批发市场开始创业,包括电子商务创业。妇联和培训机构根据培训项目的不同需求和培训时间的需求,制订培训计划,重点举办符合大量用工需求的工种,如电动缝纫工、家政服务员、电子工、生产线操作工等。

二是认真筛选培训机构,提升培训就业率。县区妇联通过与当地人社局联动,从办学资质、办学场所、师资力量、 推荐就业等相关方面进行考量,严格按照“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环境优美、授课能力卓越”的要求选择合作单位,市妇联逐一对培训机构进行了走访和检查,查看机构的培训资质、师资配备、授课经历、学员反馈等内容,各县区选择的__镇劳动所、卓越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惠民就业培训中心等资质全、信誉好、教学棒的机构培训实施项目。

三是积极服务对接,开展点单培训。近年来,__市妇联敏锐地发现当前招聘就业市场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的“两难”现象,尤其需要女工较多的企业,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原来企业希望招聘进厂就能上手工作的熟练工,而农村妇女劳动力有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妇联系统为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积极走访企业,结合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订单式”培训,帮助企业培训妇女,考核合格直接进厂工作,如__区永盛玩具厂,已为其输送200余名女工,2015年正在新建厂房扩大生产,我们将继续加强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

四是监督培训支出费用,促进资金使用到位。省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补助资金给农村妇女带来很大的收益,__市妇联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各承担培训单位提前一周报送培训计划,包括开班时间、地点、培训项目、参加人数、课时安排、师资安排、班期联系人等,市妇联组织不定期抽查,所有培训实施结束后,按照要求提交台账到财政部门申领补贴资金,不能按期、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的,坚决不予支付。在2014年省妇联《关于印发<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下发以来,市妇联及时传达文件精神,要求各级妇联和培训机构,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要求建立严格的培训实施方案、健全的培训台账资料、规范的资金申报流程,宣传费用控制在5%以内,严禁发送工作人员的加班费、交通费和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或培训条件改善等,确保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资金用好用实。

农村妇女劳动力专业补助资金的实施,切实帮助了转移就业农村妇女学到了一技之长。在过去的培训实施中,主要围绕技能进行培训,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不够全面,不够立体。

1、农村劳动力培训获证难。农村妇女普遍呈现学历低、文化程度低的情况,特别是35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进展16.7%,又常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缺少读书、写字的氛围,参加培训学习操作技能通过率达到99%,希望通过职业鉴定,难度较大,尤其是笔试成绩很难及格。

2、技能培训需求在减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正一步步走向智能化,用工需求固然会逐步递减。近年来,小微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勃勃生长,更多妇女把目光投向了小资本投入的创业项目。妇女不再需要承担大额创业的风险,小项目启动,用小雪球敲开致富大门。在走访海州区60名农村妇女中有42名希望

能学习创业相关知识,因此在今后的培训项目选择时,将更多考虑创业培训课程的融入,把单一课程立体化,增加自主选择性。3、法律法规知识需求大。依法治国是大势所趋,我国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也要求新型女性具备相应的法律常识。《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分析要在参加>:请记住我站域名/

4、现代技术应用受青睐。在培训课中,很多学员,提出要了解更多电脑、手机的应用培训,现代生活、娱乐都不开电脑、手机,因此融入接地气的信息培训课程也必将得到参培女性的青睐。开设信息培训课程,不仅能提升参培妇女的自信心,紧跟时代潮流,还能让她们在就业、创业的道路上更加顺利。

妇联技能培训方案范文3

对海岛来说,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渔农村妇女占渔农村总人口的半数,在全县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生力军作用,妇女的观念、能力高低直接关系着其所在的家庭和渔农村的发展,也关系着其子女的未来前途,渔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加强渔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引导和帮助渔农村妇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当前渔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妇联发挥组织优势、阵地优势,健全教育培训网络,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以教育促素质提高、以培训促技能提升,深入实施“女性素质工程”。

(一)依托妇女教育培训阵地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利用乡镇社区村三级妇女学习阵地举办基层妇女科学文化健康教育等理论培训班,借助县内党校、县外妇女干部学校阵地举办妇女干部业务培训班,开设“半边天学堂”为广大妇女提供广泛、便利的学习服务,做好“稳”字文章,提高妇女教育培训的普遍性。

(二)针对不同妇女群体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面向广大妇女开展礼仪礼节、婚姻家庭、普法维权、母亲素质教育培训,面向职业妇女开展岗位技能、岗位成才培训,面向创就业妇女开展种养殖加、手工制作、渔农家乐、家政等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基层妇女干部,开展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培训,做好“实”字文章,提高妇女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三)整合资源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整合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使之成为我县广大妇女定期学习技能、传播文明、提高素质的空中课堂;整合专家学者资源,聘请专业人员成立妇女创业咨询团、家庭教育讲师团,根据不同妇女需求进行多方面知识的推广与普及;整合政府部门资源,联合劳动、科技、渔业、教育等部门拓展教育领域,办实事、求实效,做好“联”字文章,提高妇女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三、渔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培训的授课对象意识不强,影响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一些办班单位为了完成任务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学历,不顾喜好、需求召集一班人上课,导致目前大部分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往往不一定是真正有需求的。年轻人学习意识不强,认为培训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不愿意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闲散妇女多,老年人多,在家带孩子的妇女多,对培训教育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大流,别人学什么也跟着学什么,课上完了就上完了,没有后续,存在着一些教育误区。

(二)教育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影响培训的效果和质量。虽然妇联千方百计为渔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供服务,但由于渔农村妇女人多面广,思想政治教育多以传统的口授心传、零巧碎打的课堂教育,灌输式的培训形式居多,导致接受教育的妇女听过就算,思想素质提升程度不高;实用技能培训也多是单一的应需、应时、初浅的入门培训,没有技能鉴定和资格证书,即使有证书,也是与实际能力有差距,甚至有的上一两天就可拿本证书,技术含量不高,难以与市场需求接轨,没有市场竞争力,导致培训缺乏吸引力。

(三)教育培训的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长效机制。由于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广大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多头培训现象严重,导致重复培训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适合妇女参加的技能培训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培训力量不足,难以调动妇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在乡镇办培训的对象多是老面孔、熟面孔,导致受训的范围狭窄,比例不高,培训的效果与上级的目标要求相差较远;由于承担渔农民教育培训的教育、劳动、农办、农业局等职能部门不能统一统筹协调,教育培训没有归口管理,资金分散,没有列入财政计划,都是各自为政,各招各的生,各办各的班,各种教育资源不能整合和利用,导致现有的渔农村教育培训效果总量不足,档次不高,政府资源浪费。

四、渔农村妇女教育培训问题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妇女自身心理障碍)

1、安于现状。大部分渔农村妇女感到现在的生活不太困难,小富即安,不求进取,她们心安理得地尽“贤妻良母”的职责,对缺少文化知识的现状显得无所谓,有的甚至麻木不仁,要她参加各种学习,不如搓麻将打牌看电视,花费时间听课又怕耽误接送孩子、回家做饭的时间,缺乏自尊、自强、自立意识。

2、墨守陈规。有些女性懒惰怕苦、徘徊观望,对生产、经营、创业、用人机制不理解,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甚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基调上,看到许许多多有文化的人,初中、高中、中专甚至大学生还要自己去自谋职业,也有不少乡镇企业滑坡而下岗又另谋职业,认为这些有文化的人都闲散待业在家,无所事事,自己所以也就没有参加教育学习的必要性了,自我封闭,心甘情愿地铆死在一个僵化了的固定框架之中。

3、失去信心。有一小部分女性,有求学求知的愿望,看到别人发家致富,心理也会痒痒的。由于没有学习的有利条件和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没人去组织,或者舆论宣传的不力,教者的责任心不强,学习流于形式等原因,也造成了一些女性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二)客观原因(社会环境)

1、政府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够。正规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不足,学校数量较少,规模小,培训力量薄弱。部分公共技能培训的针对性较差,培训内容缺乏市场需求,理论性太强,实效性不足,妇女不愿学,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使得仅有的培训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2、妇女享受政府技能培训优惠政策程度不够。为了帮助弱势群体提高技能和素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作为补充,但在执行过程中,有的职能部门执行监督、管理、考核不到位,致使有些培训机构和单位,没有将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学员技能上,而是流于形式,停留在举办应付培训,落实培训名单,争取培训费用上,使得国家的培训政策收效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因政策不透明、手续烦琐,群团组织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弱势妇女群体广泛开展的免费培训,因无法享受补贴、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长期开展。

3、社会对于妇女技能培训补充不到位。由于国家激励政策不到位,门槛太高,导致社会培训力量不强,投入有限,只能开展简单的初级培训,而且受利益驱使,社会上常见的培训多是适合年轻妇女的电脑、烹饪、美容、礼仪等培训,而适合经济基础较差、技能水平较低的40、50人员参加的培训少之又少。

五、做好渔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各级党委、政府对渔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要给予重视和支持,把提高渔农村妇女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从经济上、工作上多形式、多渠道地解决渔农村妇女受教育难的问题,建立新型的渔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渔农村妇女受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

(一)追求实用性,使培训内容与妇女需求相结合。通过调研,明确妇女的培训需求,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提高妇女培训的参与度。重点开展六类培训:一是开展创业培训,引导妇女发展壮大,提升渔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开展务工技能培训,促进妇女转移就业;三是开展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妇女发展现代渔业的本领;四是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妇女把握现代营销知识和技能,增强网上销售的能力;五是开展基层妇女干部培训,让她们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六是开展文明教育培训,现代妇女不仅要有新技能,更要有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样妇女才能全面参与新渔农村建设,更好地发挥渔农村妇女的作用。

(二)追求实际性,使培训形式与妇女自身情况相结合。通过重心下移,把培训地点设在乡村,方便妇女参加培训,降低培训成本;把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指导相结合,让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技术,使妇女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向广大妇女宣传创业典型、致富典型,通过典型户的示范带动,用妇女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妇女,打消渔农村妇女长期以来形成的从众心理,提高妇女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

妇联技能培训方案范文4

一、城乡妇女创业培训工作现状

大庆市的创业培训工作是年从零起步的。年4月成立了大庆市创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计委、经贸委、财政局、税务局、工商局、金融、农林、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创业培训工作。大庆市妇联的首期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是年4月20日在大庆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举办的,历时15天。当时,为增强培训效果,大庆市妇联在培训前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首期筛选了22名下岗失业妇女,对她们在创业中涉及到的开办企业的各个步骤、如何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如何规避投资风险、如何掌握创业技巧等问题进行了创业心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知识、法规政策、公共关系等基本知识的培训,同时穿插了小额贷款等相关内容。培训后,专家又对每个培训者操作的具体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指导,并给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妇女的小额贷款给予优惠,激发了下岗失业妇女的创业激情,增强了她们的创业信心。后各县区妇联陆续与当地就业培训中心合作办班,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时的大部分学员都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了再就业。近两年来,大庆市妇联创业培训工作,在省妇联的具体指导下,在大庆市劳动社会保障局、畜牧水产局、农委等部门协助下,已初步建成创业培训体系和后续支持服务体系,形成了一定的培训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市妇联系统共有取得资格证书的SIYB创业培训教师5人,已建成标准化创业培训基地3家。两年来开办项目培训班18期,参加创业培训妇女780人,其中实现自主创业189人,自谋职业506人,创业成功率达68.6%,实现了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二、城乡妇女创业培训工作基本做法和经验

实践证明妇女创业培训是新型的培训,不仅仅是办一个培训班的问题,还要在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减免税费、跟踪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庆市妇联的具体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发动,激发妇女参加创业培训的热情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大庆市妇联先后开展了城镇下岗失业妇女现状、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转移情况、家政服务业情况、全市保姆状况等专题调研,全面掌握全市广大妇女的就业状况和创业的需求,有重点地制定培训计划,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为调动广大妇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大庆市妇联充分利用举办劳动力转移招聘会等有利契机,积极向妇女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妇联免费进行种植、养殖、家政服务、计算机、缝纫、月嫂等培训信息,并通过电视宣传培训信息,通过各县区妇联组织发放宣传单的形式,使广大妇女了解参加创业培训的免费条件、培训内容等信息,消除广大妇女关于培训费用等方面的顾虑,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有关培训。

大庆市妇联还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精心培育宣传了一批妇女创业带头人,制作了“新时代新女性”、“巾帼风采”等专题专栏,带动妇女树立自主创业的新观念,增强她们参与创业培训的信心。

(二)提高机制建设,构建与大庆农村经济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培训体系

为提高机制建设,大庆市妇联一方面围绕发展高效农业,逐步完善“妇女需要、妇联牵头、多方支持”的培训机制。在大同区试点“技能培训项目化管理”模式,立项并实施“棚室葡萄生产创业培训项目”,实际培训35人,新建棚室12栋,间接带动60多人就业;另一方面,围绕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建立“市场调节、妇联协助、企业参与”的技能培训机制。萨尔图区妇联协调辖区婉丽美容美发、裁剪学校为50多名春蕾妇女及林甸县农村妇女进行了培训,有29人就业,5人开店实现了创业。同时强化培训措施。大庆市妇联每年都制定创业培训工作计划,将培训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之中,以文件形式下达,要求各级妇女组织年培训率必需占妇女总数的50%,培训后就业率达到30%以上。还要求各县区妇联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建立基础资料与培训档案,做到心中有数。大庆市妇联还不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为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需求的妇女提供分类培训。面向农业从业妇女,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了现代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培训,鼓励女农民走产业化经营之路。2007年,肇州县妇联深入考察黑木耳生产项目,认为该项目非常适合妇女发展生产,在全县推行黑木耳生产技术,经过培训,永乐镇顾英梅,建立了生产黑木耳生产基地,取得了较好的收益;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妇女,大庆市妇联联合劳动力需求方大力开展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努力提高培训创业率,促进了农村妇女劳动力向当地和外地第二、三产业的转移。龙凤区妇联围绕“基地进村,产业进户”的目标,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举办了手工艺技能培训妇女试点班,尝试了“定向与订单”培训相融合的新模式,培训后有27人,与大庆市荟粹园工艺品经销有限公司签定了加工协议书。

(三)积极协调配合,创立543(选准“五个载体”,做到“四个结合”,培训“三个层面”)的培训格局

“五个载体”:一是以妇女培训基地为载体。妇女培训基地包括妇女培训学校、妇女培训站、农村科技培训基地等。二是以大型企业为载体。2005年,大庆市妇联组织大型企业到基层培训,石油管理局卡蒙雷服装有限公司在三道沟乡办起了培训课堂,培训了80多名妇女,先后有9人开起了缝纫店,其他妇女直接到服装公司就业。三是以“本土能人”为载体。“本土能人”包括科技致富女能人、农民技术员、女经纪人等,她们在当地都具有一定示范辐射作用,像杜蒙县的包淑珍。四是以社会培训资源为载体。社会培训资源包括劳动社会保障局、人事局人才中心、农委农业发展中心等培训机构。五是以先进的发展模式为载体。先进地区指本土农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如杜蒙县泰康镇的养牛基地。

“四个结合”:一是培训与转移相结合;二是培训与创业相结合;三是培训与扶贫相结合;四是培训与致富相结合。

“三个层面”:一是做好农村妇女的培训;二是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三是做好基层妇联干部的培训。

(四)整合社会资源,提升“三合一”的培训高度

创业培训是帮助下岗失业妇女获得创业知识和技能,保证创业成功的关键一环。为推动创业培训工作的开展,大庆市妇联妇联实施了“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专业知识”的“三合一”的创业培训。

借助市劳动保障局培训中心学校,大庆市妇联积极与教育、卫生、劳动、农委、畜牧等相关部门协调,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努力完善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制度、设施,为城乡广大妇女创业培训和实现就业提供服务。为提升培训高度,大庆市妇联首先依靠行政驱动,择优选拔培训学员。在每次创业培训开始前,大庆市妇联都专门下发通知,按照妇女创业培训对象选拔要求,严格选拔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女经纪人、下岗失业人员,要求各县区妇联一定由专人带队,集中组织参加培训,从而确保培训人数和培训质量。为鼓励下岗失业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大庆市妇联与市劳动局联合探索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相结合,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城市就业促进新模式。

同时,大庆市妇联聘请名家名师,开展高层次培训。根据创业培训对象实际需求,在创业培训中,先后邀请东北林业大学、大庆农业大学、大庆畜牧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为创业培训学员授课,有效地激发了学员的创业热情,拓宽了行业眼界,增强了创业本领,较好地引领学员创业。2007年9月举办了畜禽养殖创业培训班,为全市养殖大户送上一顿丰盛的科技大餐,特地邀请了畜牧专家、畜牧兽医教授,前来为近百名畜禽养殖大户传经送宝。11月,在全市种植业妇女创业培训班上,邀请了东北农业大学的教授讲授蘑菇菌的栽培新品种、育苗新技术。林甸县还协调《农家女》杂志社,为两名妇女提供免费的“小老板创业”培训,在北京接受了10天的专业培训,提高了创业本领。大庆市妇联派家政公司经理田雪参加了全国妇联举办的SYB创业培训班,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五)发挥典型作用,创新“典型引路与情景教学”的培训方法

在妇女创业培训中,大庆市妇联十分注重学员培训实践,通过到龙头企业、畜禽养殖场、农贸批发市场参观考察,开展情景教学,让学员百闻不如一见,在眼前成功的“案例”中寻觅创业良机。畜牧养殖班授课结束后,大庆市妇联组织全体学员到杜蒙县养牛专业村南阳村参观学习,由市畜牧专家教授为学员开展现场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庆市妇联还通过选树“农村十佳新女性”,组织“巾帼创业创新奖”、“巾帼创新业明星”等,培养树立了一大批妇女创业典型,涌现出创业明星王玉珍、家政服务明星李文荣、种植大户单亚霞、养鸡大户尹树玲等先进典型,极大地影响和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妇女走上创业和再就业之路。

(六)强化跟踪服务,确保创业培训所带来的创业效果

大庆市妇联将妇女创业培训当作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在政策上引领,培训上补给,更重视在创业过程中的技术帮扶,跟踪服务。

一是创业扶持。杜蒙县刘金连,参加大庆市妇联举办的“小规模大群体”养鹅创业培训班后,产生了创业的想法。市妇联邀请有关专家上门为其制订兴建养鹅孵化场的规划,2006年从政府专项扶贫款中为她协调5余万元,买来两台孵化器,上了养鹅孵化生产线,今年孵化规模已到40万只以上,鹅雏销售已覆盖东北三省。2007年她还参加了全国妇联的培训,刘金连现在已是市人大代表,金连孵化场已成为省示范基地。

二是技术支持。在妇女创业培训中不仅请教授讲台传经,而且还请专家现场送宝,确保妇女创业有人扶,技术有人帮。肇州县利用“科普之冬”之际,通过农业专家和讲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授课妇女80%上掌握了2-3项种养植方面的新技术,能够达到独立操作。

三是信息服务。大同区八井子村板兰根种植大王张春玲,以前经营主要靠两条腿推销,在创业培训中,增加了培训网络知识,她学会浏览网页,发展了网上交易。如今,她在家坐在电脑前就可销售,现在她已经签订了10000亩的板兰根收购合同,而且还收购板兰根大青叶约3000吨左右,并在八井子村大队前面建起了更大的中药材自由交易大市场,大大拓展了销售空间,效益增加了30%。

三、城乡妇女创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妇女创业的相关政策还不配套完善,缺乏妇女创业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

二是培训经费不太充足,目前创业培训300元/人的补助费标准偏低,仅够用于集中培训,为确保培训效果,在生产实践和跟踪服务环节中还需要加大经费投入。

三是创业培训的方式还需要创新,培训的手段还需要改善。后续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省、市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

四是培训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提高。SYB创业培训这一新兴的培训模式经过几年的开展,虽初具规模,但还不成熟,还需进一步探讨和提高,创业培训的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培训的跟踪后续服务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改进城乡妇女创业培训工作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营造妇女创业培训的良好氛围。针对无创业经历,对政策和市场缺乏了解帮助广大城乡妇女及时宣传到位。大力宣传创业成功女性的典型事迹,帮助广大城乡妇女树立创业信心。发挥专家优势,通过建立创业专家指导团,帮助创业者建立创业理念,常年为创业者提供指导服务。向社会公开征集创业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召开项目推进会,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妇女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宣传创业的优势政策,努力营造妇女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成立妇女创业指导中心。承担市妇女创业培训服务工作管理、质量监控、资金管理、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实施、开展示范性教学等项工作。建立有特色的创业项目资源库,并完善项目开发、征集、论证、展示和推介的工作机制,为广大妇女提供本土化、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服务。

(三)成立创业培训后续服务组织。建议政府:一是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发展法律援助、管理咨询、财务评估、信贷服务等创业中介机构;二是配备后续服务专业人员,开展示范性培训,并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三是建立有特色的创业项目资源库,征集、开发、购买一批本土化、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

(四)提高创业培训补贴。加大妇女创业培训力度,加强创业培训管理,只有适当提高创业培训补贴标准,才能更好地保证各培训机构做好后续服务,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依据培训质量、创业率核拨培训补贴,实现培训与创业的有效衔接。

妇联技能培训方案范文5

*年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是建国60周年的喜庆之年,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国妇女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实现“全力打造新城区,实现三年大变样”宏伟目标的起步之年,县妇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国妇女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为根本,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为目标,以审时度势、攻坚克难、争创一流为宗旨,力争使全县妇女工作跃上省级以上先进行列。

一、立足发展要务,与时俱进,引领妇女积极参与创业富民

㈠全面启动“创业富民”活动,优化妇女创业氛围。

1、以白箬铺镇光明村为主体,全面落实《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创业富民活动试点工作的方案》,组织并实施“六个一”活动,即:开展一轮专题调研、组织一系列专门培训、成立一支巾帼文艺宣传队、举办一期“女性创业大家谈”研讨会、组织一次学习考察、进行一系列评比表彰。

2、配合市妇联,开展以“创业富民·巾帼建功”为主题的七大系列活动,包括调研女性创业情况、培训创业女性、培植“巾帼创业示范基地”、举行创业女性联谊会、组织“创业女性巡回报告团”、开展“岗企结对”活动、表彰创业女性典型,在全县掀起新一轮女性创业热潮。

3、与白箬铺镇光明村试点活动相结合,组织女领联、女能手协会会员开展考察学习活动,吸收外地新农村建设及创业富民的先进经验,更好地发挥带领妇女服务本地经济建设的作用。

㈡创办妇女培训实体,带领妇女投身经济发展。

4、积极开展“三学三比”项目申报及“巾帼文明岗”、“巾帼文明示范村”创建,带领广大妇女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求作为。

5、强化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示范带动,以创办“女性创业就业指导培训中心”为目标,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面向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失业返乡女民工、城镇下岗失业女工开展再就业培训,帮助她们调整心态、增强技能;二是面向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开展家政服务、休闲农业从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劳动力转移;三是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女性,提供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困难,提高女性创业成功率。全年计划举办各类培训20期,培训妇女3000人次,其中部分内容已纳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培训计划。

二、立足家庭建设,推陈出新,引领妇女共同构建和谐望城

㈠以主题活动为抓手,提升家庭文明程度。

6、以欢庆第99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我健身·我美丽”健美操大赛,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7、以庆“六一”为契机,组织开展“和谐家庭·宝宝之星”评选活动,营造和谐的亲子氛围。

8、以献爱心、送温暖、办实事为主题,依托家庭、社区、家长学校,积极推进“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创建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流动、单亲、遗弃、贫困、孤残儿童活动。

9、加强对家长学校的指导,着力办好“母亲课堂”,指导家长更新家教理念,掌握科学教子方法。

㈡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打造和谐家庭品牌。

10、响应中国妇女十大发出的“共促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号召,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家庭文明建设之首,深入推进“和谐家庭”创建。组织“和谐家庭”先进事迹巡回演讲报告团赴基层开展巡讲活动,将“和谐家庭”创建与“平安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有机结合,努力营造以“和谐家庭”为主、特色家庭为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建氛围。

三、立足民生大计,依法维权,引领妇女着力建设平安望城

㈠采取有效手段,忠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11、充分利用好妇联的话语权、建议权、监督权,发挥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作用,拓展反映妇女群众利益的渠道,促进妇女政治、就业等权益的落实。

12、以“三八”维权周、“5.15”国际家庭日、“6.26”禁毒宣传日、“11.25”国际反家庭暴力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积极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

13、加强工作调处力度,引导广大妇女合理反映利益诉求,减少越级访、重复访的发生,充分发挥妇联陪审员的作用,依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14、深入开展各类走访慰问、结对帮困活动,重点关注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留守妇女家庭,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继续做好妇女团体安康保险的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开展“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

㈡突出重点难点,切实履行妇儿工委办职能。

15、深入宣传妇女观,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党校、进机关、进社区,提高全社会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知晓率和认同感。

16、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农村改水改厕、妇女劳动就业及土地、婚姻家庭权益等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工作。

17、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定期编发《望城妇儿发展信息》,发挥上传下达作用,促进妇女儿童工作信息的交流互通。

四、立足能力建设,夯实基础,切实服务“两型”望城建设

㈠加强指导,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18、按照“党建带妇建”工作原则,以经开区企业为主阵地,积极推动新经济组织中的妇女组织建设。

19、立足素质提升,加大妇联系统干部培训力度,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使之与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国妇女十大精神有机结合。

20、坚持重心下移,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理性思考,在调研中提升妇联干部围绕中心工作的能力,提升找准工作切入点的能力,提升指导基层工作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干部队伍。

㈡全面摸底,建立女性人才信息库。

21、要加强与县内各大中专院校的沟通,对广大高校在读女生开展必要的指导、服务和宣传。

妇联技能培训方案范文6

一、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劳务培训输出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市委扩大会议结束后,市政府及时召集农业、原创: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扶贫、妇联、工会、团委、科协等部门领导共同分析我市劳动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围绕订单抓培训,抓好培训促转移”和“以省内为主、以农业内部为主,拓展省外劳务市场”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实施方案,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及相关部门,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中做到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通过各县(区)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截止月日,全市共组织培训农民人,其中男人,女人;有组织的向市内外输出劳动力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其中输出省外人,输出市外人,市内转移人。输出地主要是北京、山东、广州、福建、江苏、浙江、深圳、海南、昆明、大理等地。若输出劳动力以十个月计,月人均纯收入按最低元算,全市预计可增加劳动者纯收入万元。

(二)积极搭建劳务输出平台

为切实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加快城乡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各县(区)及相关部门以贯彻落实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在实施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建立了市县(区)乡三级劳务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市县(区)乡三级分管领导具体抓劳动力培训输出的长效机制,改变了过去外出务工主要靠“亲带亲,邻带邻”或者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的打工方式,使外出务工由零星松散型向规模化和有序化转变。

(三)农民进城务工培训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对农民工就业知识技能、道德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能力,各县(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餐饮、家政服务、民族舞蹈艺术、保安、电脑应用、美容美发、家电维修、汽车驾驶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在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

(四)劳务输出方式不断改进,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

为把劳动力培训输出做成净值上亿元的富民强市产业,使外出务工人员走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特点,想办法,找路子,对所输出的劳动力由输送单位与用工单位洽谈工资待遇,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派专人护送。如:永德县妇联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网络健全的优势,对全县到周岁并愿意外出打工的男女青年进行摸底造册,在继续向省内输送家政服务员的同时,积极主动与一些省内外企业联系,进行劳务用工洽谈,为广大农村青年寻找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经多方考察,永德县妇联与广东省东莞市华荣电子有限公司签订用工协议,利用所建立的劳动力档案,在短短的一周内就迅速组织了名适龄男女青年向该公司输出,并在这批务工人员中设立班委,班委设名班长、名副班长和名组长,同时建立相应的联系制度,要求各小组随时观察组员动态并向班长汇报,班长向县妇联汇报工作和生活情况,做到一月一次电话汇报,三月一次书面汇报,确保劳务人员输得出、留得住。

(五)积极培育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壮大劳务输出力量和队伍

为改变目前全市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比较少,力量十分薄弱的状况,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信息引导、市场培育工作的同时,一方面加强对原有家劳务中介组织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劳务中介机构,批准了“万鑫劳务公司”和“汉先科技劳务输出职业介绍所”成立,壮大了劳务输出力量和队伍。

二、经验和体会

(一)搞好摸底调查,抓好宣传发动

为切实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抓落实,永德、双江、镇康、云县、临翔、凤庆等县妇联,分别深入个乡镇,开展摸底调查和宣传发动工作,针对大部分女青年愿意外出打工,但怕被骗、被拐以及家政服务员“低人一等”“伺候人”等陈旧观念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永德县妇联在永德电视台设《女性天地》栏目进行宣传;各级妇女组织利用召开村组妇女干部会、群众会等形式,宣传劳务输出的典型事例,并对岁愿意外出务工女性人员名进行造册登记。

(二)实行了劳动力培训输出报表制度

为使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规模化、项目化、制度化,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办公室制作了有关统计报表,实行每月一报的零报告制度,各县(区)劳动力培训输出办公室通过“临沧农业信息内部交换网”网上报送,市直有关部门、中介服务组织实行书面表格报送。

(三)抓订单、搞培训、树品牌

各县(区)各部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采取“订单式”的培训,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劳动力输出工作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有效的路子,为打造好临沧品牌奠定基础。例如:市就业局下属的桑嘎艺术培训中心,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国家级级风景区签定培训订单,联合开展以佤文化为主的民族舞蹈艺术培训,所输出人员供不应求。目前已向上述五省输出佤山青年人,使来自贫困山区的佤族青年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就业道路。耿马、云县、凤庆、永德等县委政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有关部门到用工比较多的沿海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部门达成劳务协作协议或直接采集厂家用工信息,直接输出劳务人员到厂家。同时,积极邀请用工单位或沿海有关中介机构到临沧进行实地考察,对前来报名的劳务人员直接进行面试,提高输出就业成功率。

(四)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工程进度

在市、县财力十分困难,没有能力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注入更多经费的情况下,各县(区)及各职能部门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落实,为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劳动力培训输出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原创:如:市扶贫办与市技工学校联合举办的劳务输出培训班,市扶贫办从年末安排给双江、沧源、耿马、永德四县的科技扶贫资金中拿出万元,为这四个县的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进行电工、电子等技能培训,同时动员他们加入工会组织。邀请苏州太沧市三资企业欧亚马自行车厂领导亲临学校对这批培训人员进行综合考察面试,所培训专业技能均达到厂家要求,对家庭确实困难,无法解决车旅费的,技工学校负责为每人承贷元的小额信贷,由厂方在个人逐月工资中扣还,使这名学员全部应聘输出到该厂就业。

自开展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以来,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健全机构是基础;加强领导,部门配合,狠抓落实是关键;筛选信息、提供服务是保证;同时,加强帮助引导,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坚持政府组织与群众自发相结合,农忙与农闲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市内与市外相结合,既发挥各类网络机构的信息服务作用,又发挥各种“能人”的牵头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劳务输出总量,重点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智能型转变,由盲目松散外出向有组织输出转变,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和稳定就业的重要举措。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新型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劳务市场信息不灵、输出渠道不宽,输出工作种类单一

目前,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共享平台,输出渠道不多,信息不灵,输出工种单一,大多数仅靠干苦力维持生计,稳固率不高,有碍于输出工作的开展。

(二)思想观念陈旧,意识落后,开拓创新意识不强,适应能力差,阻碍了劳动力培训输出的开展

长期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村青年,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保守,外出大胆创业的意识不强,存在着“不愿出去,不敢出去,不会出去”和部份父母不愿意让其外出打工,担心外出打工挣不到钱或上当受骗,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大部份富余劳动力闲置在农村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之部份青年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能单一,输出去后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弱,适应不了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市外劳务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多以女性员工为主

从各县(区)输出人员以及与我们联系的几家中介组织需要的人员情况来看,市外劳务市场所需员工数量较多,发展空间广阔,但需要输送的时间紧迫,且多以岁以下的女性员工为主,男性员工占的比例较少,要在短时间内组织一定数量的女性员工,难度为较大,这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进一步的扩大输送规模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劳动力培训输出投入不足

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虽然按市场化运作,但全市劳务输出还处于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中介组织的力量仍十分薄弱,还需政府扶持。各职能部门在从事培训工作中,相应的培训经费得不到落实,而培训对象绝大多数来源于贫困山区,他们有外出务工的愿望,但却无法支付培训费用和外出务工车旅费,成为制约这一新型产业发展的瓶颈。

(五)跟踪服务滞后、信息反馈缓慢

要使输出的劳务人员稳得住,减少一些问题特别是侵害权益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加强输出单位与输入单位的联系,做好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工作。由于经费问题和此项工作刚起步,多数县在跟踪服务管理和信息反馈方面没有很好开展,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将对今后劳务输出造成一定影响。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牢固树立劳务培训输出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增强农业发展后的战略地位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配合新闻部门,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多渠道、多形式、多行业的多输出、快输出,营造良好的城乡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就业的社会环境。

(二)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督促各县(区)和各部门对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年度计划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和各有关部门,采取年初签订责任书、月统计、季检查、年终考核的办法,确保劳动力培训输出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演好劳务输入“大合唱”,为全市的劳务培训输出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技能和素质,打造我区技能型、高素质劳务输出的品牌

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创新培训模式,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通过规范、引导,逐步形成以市为中心、县为骨干、乡镇为基础的农村劳务培训体系;建立培训与输出的互动机制,依照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原创:以培训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为重点,把劳动技能、思想道德、政策、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培训和安全常识及公民道德培训,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等培训内容结合起来,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市场竞争能力,就业稳定性和安全防范意识。

(四)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要本着“输前认真考察,输出严格组织,输后加强管理”的原则,严格审查务工信息,把好务工人员思想关、技术关和健康关,以适应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协同用人单位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