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责任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安全责任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范文1

【关键词】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安全责任

一、当前建筑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建设企业只追求目前利益,不科学缩短工期。迫使承包企业日夜赶工,施工人员超负荷工作,疲劳工作;机械未能及时维护保养,带病工作,从而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2.市场竞争不规范,安全投入不足。当前建筑市场仍是买方市场,建设单位利用市场中的优势,排斥投标人,或是私招监雇,指定分包,肢解分包,随意降低造价、压缩工期。面对激烈的建筑市场,企业被迫低价中标,甚至垫资施工,其后果是建筑企业不得不把安全措施费以让利的形式让掉了。除此之外,还存在挂靠、非法转包、违法层层分包等,导致管理失控,安全隐患逐步增加。

3.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工作职责不清。目前,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插手的部门有安全生产监督局、建设行政主管安全生产部门、劳动部门、卫生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多头管理和重复检查违背了管理学中的统一管理原理,不仅浪费管理资源,而且也给企业增加负担。而各部门没有明确的责任界线,出了安全事故时,却相互推脱责任,最后将责任全部推到企业头上。

4.现场安全检查不到位。目前政府的安全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检查,没能针对建筑业的多发事故进行专项性的检查,安全检测仪器配置不全,检查手段落后,专业水平及现场施工安全经验不足。检查方式主要是看资料、查外表、看资质、查手续,没有实质性的检查,这些方式未能触及安全管理的根本。例如现场在检查脚手架搭设情况时,基本是检查搭设方案和结构计算书,然后再到现场观看一下,只检查了表面,至于脚手架搭设的可靠性及构件的承受力,甚至扣件的紧固状况心中无数。这种走马观花的检查方式,没有数据记录,没有专业技术水平及专业判断经验来作说报力,无法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

二、新形势下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及对策

1.加强安全重要性认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企业处于安全状态的重要基础,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建筑安全管理不容忽视,它关系到国家和和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企业应加大建筑安全投资,确保安全生产,从而达到避免事故产生。首先要改进生产工艺,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尽量考虑采用可靠的新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手段,为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创造条件;二是设置安全装置,施工活动中的危险部位主要有“四口”、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及动火设备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应有严密的防护装置。保险装置应齐全可靠,信号装置实用方便,危险警示标志标准统一;三是机械设备定期维修保养和有计划的检修,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绝不允许为了赶进度、省费用让机械设备“带病”工作,杜绝事故隐患。

2.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法规体系,严厉打击建筑非法违法施工行为。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法律为后盾。要规范建筑市场,确保建筑安全,就必须提供法律保障。当前要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对不履行工程建设程序、不符合工程建设法定手续、无证施工、非法违法施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要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建筑安全的立法的和执法,教育和约束工程建设单位依法建设,安全管理。同时,还要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执法手段,严惩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依法给予严肃处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安全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3.全面加强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首先要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承担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其次要强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最后要加强各级安全监督机构监管责任的落实。对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形式应该从不同方面加强施工企业搞好安全工作的能动性,强化企业对自己项目的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企业及项目责任人的责任追究。

4.切实抓好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线人员的安全素质的高低,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的成败。通过安全教育和训练,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增加安全施工知识,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增强其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有效防止人为不安全行为,减少安全事故,实现安全施工。

5.强化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建立落实安全施工规章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检查、经常检查形式,做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重点检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生产人员的行为。设置专、兼职安全员,确保安全员具备相应能力资质,落实安全责任。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落实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发现危及安全因素时,必须及时消除。如英国采取对安全视察员进行广泛的教育和训练,使安全观察员了解他们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责任,即主要对于预防事故负责;每个安全视察员对于他所负责的工人进行安全训练;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使每个工人在自己工作中实现安全作业。这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建筑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头等大事,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安危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必须引起所有的企业及政府部门各参与者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向自己负责,向人民负责,向企业负责,向国家负责。

参考文献:

[1]《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金盾出版社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范文2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051-02

1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建筑行业一直处于人员伤亡事故多发状态,事故发生率和人员伤亡人数长期位居我国生产性行业第二位。

1.1我国建筑施工的特点

我国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及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多促使建筑施工生产具有一次性、复杂性、连续性、分工性、露天高处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等热点,从而要求建筑施工安全控制面广、具有动态性、协调性与严谨性。

1.2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中伤亡事故多发

从我国伤亡事故统计资料分析看,近年来,虽然总体施工伤亡事故和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但年均死亡数仍然有千人左右。

1.3我国施工项目事故类别多

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基本划分为高处坠落事故、施工坍塌事故、物体打击事故、触电事故和机具伤害事故五大类别。

1.4我国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建筑行业中存在的施工安全问题,不仅在我国形式严峻,而且在发达国家依然很突出。从事故发生类型与特点来看,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一致性。

2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隐患的因素

在我国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其根本在于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问题严重,部分原因在于施工项目自身特点。

2.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缺乏严密性,落实不到位

工程建设主体的安全责任难以有效落实,而个人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不好操作。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责任不够明确,责任不能到人,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到位。

2.2安全投入不足,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未制定出完善高效的应急预案

一些施工单位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厚此薄彼,对安全进行投入不多,甚至挪用挤占安全生产费用以减少生产成本,使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更新和保养,安全人员得不到教育和培训,造成安全隐患居高不下,时有发生。此外,缺少必要的训练和救援设备,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应对。

2.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仍不够完善,尚未有效全面展开

安全生产方法缺乏多样化与有效性,局限于安全制度书面规定,不能真正落实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受各种因素影响,在实际管理中,个别监督执法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不高,不能正确履行职责,有的甚至,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对事故隐患查处不力, 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埋下了隐患是种子。

2.4建筑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未形成体系

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规的数量虽然不少,但是随着建筑施工生产的发展,日益暴露出不少缺陷和问题。具体适用到施工阶段的法规太少,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且存在重复和交叉现象,容易造成相互扯皮与无人管理。

2.5建筑本身特点、施工人员安全观念薄弱以及相关环境因素

造成建筑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的高空、露天、劳动力密集型、复杂性有关,受气候、温度、地形条件影响,还与施工机械质量不合格、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滞后、施工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

3 加强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3.1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将其落实到实处

建立安全责任制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需将重点放在安全责任的落实上,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针对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加以落实。注重并进行全面检查,实施奖惩制度,进行认真总结,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2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转变管理者错误理念,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使其明确安全责任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从而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加大安全投入,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3.3完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政府与社会监督力度,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加大对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力度,管理者应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确定可行性方案,从而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3.4规范相应制度,完善相关法规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体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并积极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治理,提高事故防范的能力。

3.5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并鼓励技术工人参加技术等级培训。注重安全教育的实效,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并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安全保证,提高施工质量,进而提高施工总体安全水平。

4 结论

施工中的安全维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关乎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并关系到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稳定大局。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我国目前施工中首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只有坚持安全生产与工程效益并重,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从而有利于人民的生命与国家财产安全,进而为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蒋忠伟.建筑施工与安全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张宇.建筑市场安全施工调查分析[M].建筑科技出版社,2007.

[3]任宏.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安全管理 对策

工程的施工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可以说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关系着施工单位的生存与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需要认真分析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解决对策,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虽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与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为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但有很多的细节问题比较含糊,实施的难度较大,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施工的人员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进行技术指导的人员,另一类是进行一线工作施工的工人,前面一类的人员出于相对安全的位置,但是另一类却是处于高危险环境的人。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建筑工地一线的施工人员基本都是农民,他们的素质普遍较低,安全意识教差,防护能力较弱,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技能,加上施工现场一般安排的安全管理人员都会相对较少,这无形中给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

(三)安全责任意识不高。

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施工成本,不顾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安全生产基础的设施方面完全达不到相关的标准,也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保护措施,根本不具备施工的基本条件,有的企业甚至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四)监管不到位。

政府对建筑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有些地区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再就是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削弱了安监工作力度,致使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有效整改。

对于施工安全而言,有序的管理和严格的监督都不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笔者通过对一些现场施工的情况的调查发现,很多的施工单位配置的监理人员过少,有的甚至都没有监理人员,监理工作也主要是管理人员负责,有的即使设有监理人员,但是部分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安全监理认识模糊、态度消极,根本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一)政府加强监管。

完善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体系,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机制,改革细化安全管理监督程序。

首先,政府应协调市、县、区有关部门,解决有些地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其次,政府应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成立建筑安全科研机构,组织开展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的调研及相关课题研究,早日建立起我国的建筑安全研究体系。最后,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大执法力度。在施工资质的审查环节以及招投标监管环节,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关。彻底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从重点监督检查施工主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执行情况。严肃查处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对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执法检查,迫使各方责任主体自觉规范约束自身行为,真正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二)严格管理制度。

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一方面除了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之外;另一方面就是要依靠企业自觉的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用制度法规约束人,落实责、权、利相结合的制度。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督人员应该要加强日常施工的安全监督,而国家相关的施工安全监督部门,则应该要经常的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条件进行检查监督。以保证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措施达到国家的标准,最大限度地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追究责任,以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落实考评制度。

建立安全责任考评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做到赏罚分明,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同时也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力,在发生事故时,如果责任模糊,很多的员工就会想法设法的推卸责任而不是解决问题。另外,对一些违规的,或者是对工作不负责任导致事故发生的人,进行责任的追究,也是施工单位负责任的一个体现,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构建,促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自觉的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

(四)加强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对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不仅包括业务水平同时,也包括其受教育水平以及所具有的安全知识水平。因此,施工单位因为要注意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一线作业的施工人员,要教授他们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措施。以及紧急避险的措施,还有就是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紧急处理措施,以便能够将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而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要建立相关的培训制度,定期的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安全防护知识水平进行更新,以使其能够适应企业施工的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全程预防控制,做到安全意识到位、安全责任到位。制度措施到位、安全监管到位、班组自控到位、环节联控到位。抓好事前、事中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把任何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排除在安全门槛之外,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或者减少事故的发生。

综上,当前我国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水平,也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施工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范文4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设管理;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职工还是当地的政府部门,都对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国对于建筑业安全生产关注也越来越高,对于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建筑业发展中,每年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所涉及到的因素很多,都给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利的后果,因此在对我国目前建筑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安全管理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者对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

首先在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上,目前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者、法定代表人以及项目经理都对安全问题存在麻痹大意的侥幸心理,往往过于重视企业效益,却在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上疏于管理、被动应付。此外还有很多企业既没有设立起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同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但是无论是在人员还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都没有到位,无法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

1.2 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目前虽然很多建筑企业都建立起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相应的制定了企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和流程都没有在实际的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往往流于形式。同时由于责任制的形同虚设,很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具体的管理工作随意的敷衍,尤其是在一些建筑转包工程和挂靠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只是象征性的收取管理费,这根本无法起到对安全管理上制止违章和消除隐患的作用。

1.3 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建筑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管理人以及负责人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第二是目前拖欠过程款项的问题严重,安全投入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源;第三是建筑单位在建筑工程中的压低造价和缩短工期,从而使一些项目管理人只会一味的抢工期和赶进度,从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安全投入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施工现场上的安全设施的设置以及安全防护用品的到位,这也是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上所存在的严重问题。

1.4 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其建筑工人的主要组成人员大多数来源于进城务工农民,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因此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方面也比较缺乏。此外,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快,数量也较多,因此出现了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施工单位都把大量的资金运用在对设备的更新和对新项目的投资上,从而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以及安全意识上的培训,因此从这两个方面而言,我国目前存在着普遍的建筑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的现状。

1.5 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

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据统计,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基坑坍塌、触电、机械伤害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总数的80%以上。一些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更没有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致使由此造成的事故有增无减。

2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加强建议

2.1 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目前,许多建筑企业特别中小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企业的安全工作放在次要,甚至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通过企业各级、各部门的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而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特别是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具有很高的安全文化素质,就可以把自己倡导的安全价值观的信念和行为方式,通过言传身教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2.2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水平

首先,建筑企业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每位员工每年有固定的集中专业培训(其中包括安全知识讲座)。培训合格者,才可以上岗工作,培训不合格者,禁止上岗工作,并扣发工资或予以辞退。通过这种培训将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系统化、完整化地教授给员工,让安全生产的意识伴随员工工作的始终。再次,建筑企业可以给每位员工发一本安全手册,除了有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外,还有一些安全标语、安全警句之类的短小精悍的话,目的是让员工阅读之中,将安全生产牢记心中,时刻警醒自己的安全行为。

2.3 建立严格的安全保障制度

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一种主要方法和手段。但是,原来的安全制度不够科学、不能得到员工的积极配合,导致许多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根本就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制度、事故救援和处理制度等),要体现人本思想,充分反映员工的实际需求,才能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才能使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2.4 加大安全投入,从硬件上强化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各大建筑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十分巨大。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安全生产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投入产出比”,是1:5的关系可见,安全投入还是回报率颇丰的一项投资。目前我国对事故预防的投人明显不足,投入的资金离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所以要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需要加大安全成本的投入,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高水平的安全生产投入来支持。当然,投入的资金光靠建筑企业自己解决是不现实的,应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安全保险公司、安全投资公司,国家设立安全基金,多渠道的筹集资金,以解决建筑企业安全的投入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萌.浅议现阶段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6(3):31-33.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建议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正处在发展完善阶段。由于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2003年以来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的框架初步构建了起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劳动力充足且成本偏低,建筑业的劳动力比发达国家更为密集,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大概需要2.5^'10倍的工人,事故的数量也比发达国家多得多。据统计,2009年我国建筑业共发生伤亡事故2278起,死亡2722人,同比增加48起,上升2. 2%,死亡人数增加176人,上升6. 9%(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事故840起,死亡1011人,同比下降5. 4%和3. 53%。其中,较大以上事故38起,同比下降2. 5%;死亡159人,同比上升8. 9% )。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到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根据对企业的访谈和实际观察,总承包单位总部基本上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设置,但一般的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设置单独的安全管理机构的较少,普遍都是设置工程管理部,安全只是工程管理的一部分内容,且主要侧重于工程进度与质量的管理。即便是总承包单位,较大部分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也不能到位,不能配备齐全各类安全管理人员,甚至有的企业和项目部根本没有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一人身兼数职,起不到应有的安全监督检查的作用。

2. 2安全责任不落实

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管理责任脱节,是安全工作落实不下去的主要原因。虽然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但主要领导和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开会时说起来重要,工作时做起来次要”的现象较普遍,安全没有真正引起广大员工的高度重视。发生事故后,虽然对责任单位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对相关责任人、与事故密切相关的生产、技术、器材、经营等相关责任部门的处罚力度不够,也直接导致责任制落实不下去。除此,安全管理手段单一,多数企业未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还是停留在过去的经验做法上。有些企业为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也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建立的安全生产制度是从其它企业抄袭来的,不是用来管理,而是用来应付检查的,谈不上管理和责任落实。

2.3安全教育培训严重不足

现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缺乏系统培训,是安全隐患产生的最大根源。现场作业人员90%以上是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低下,侥幸心理严重,易出现群体违章或习惯性违章现象,是安全生产中最大隐患。根据对三个省份的调研发现,目前绝大部分项目的新工人在进行之前的安全培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两小时,一般是边干边学,而且一般是以老师傅带的形式来进行,不组织专门的安全培训。另一方面,现场工人来源于劳务分包企业,总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直接签订分包合同,总包只进行入场安全教育,不直接负责工人的安全培训,导致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事故频频发生。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下面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3. 1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标准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体现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面向生产一线贴近员工生活,让员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员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诸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定期检查整改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消防保卫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文明施工制度、现场用电管理制度、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等)以及应急预案与响应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

3.2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通过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责任人要负起安全生产领导责任,构建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企业--项目部--作业队(班组)--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链,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理顺企业、项目、作业班组、作业岗位的安全管理关系,安全责任要明确到位,落实执行到位,达到下抓一级,上保一级。企业要与项目部、项目部与作业队(班组)、作业队(班组)与作业人员之间要及时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安全责任、分解并落实安全目标,由此建立横到边、纵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全员管理格局,有力的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进行检查和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发现哪个环节出现漏洞就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责任制的核心是责任追究,安全生产推行的“问责制”就是具体表现。

3. 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根据管理理论中的人本原理,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教育培训中首先要做好进场教育,对于项目新入场的员工和调换工种的员工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一般企业对于进场的员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它也是新员工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等。其次,要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企业和项目在做好新员工进场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同时,还必须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的对象和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法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最后,对项目施工现场作业的劳务作业人员,利用“农民工夜校”的形式加强教育、培训、考核,持之以恒,也能收到提高安全意识和作业技能的目的。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09年度)

【2】王力争,韩乱《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理论导刊》2009年02期8一13

【3】王子宏((国际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中国工程咨询》2008年05期15一18

【4】黄吉欣((国际建筑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国际工程与劳务》2008年6月02期4一9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范文6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1 引言

由于建设的行业特点和建设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使建设成为频发重大事故的高风险行业。分析近来的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除了一些表面的原因外,其深层次的致因还是与我国建设工程现行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关。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问题直接涉及到施工企业的利益和发展,涉及到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利益。因此,更应该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管理和监督。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

2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水平所限,目前我国的工程安全管理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

2.1 建筑安全责任有必要重新合理划分

在我国,监理单位通常只注重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投资等问题,而对施工的人员和机械等安全问题则认为是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范畴,所以很少会参与管理。其实,施工的安全问题与施工的进度要求、资金拨付方面的问题、项目技术难度等密切相关。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仅仅因为施工单位管理的疏漏,而是与项目前期策划疏漏、施工的准备的缺陷、施工过程中抢进度等等原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建议由受益的双方承担部分安全管理及监督的法律责任,令安全施工活动时时刻刻处在监管之下。这样,不仅能弥补安检部门检查不细,力量不足的缺陷,而且还调动各方加强安全生产的警惕性。

其实,让业主跟监理单位承担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安全问题,符合国际惯例。例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第五节第1条就明确规定:每个雇主都必须为每一个雇员提供被认为不会对雇员造成或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生理伤害的危险工作和工作场所,由于业主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风险,因而,在美国,业主直接参与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这种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了。

2.2 市场经济杠杆以及调节机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国外一百多年的实验证明,安全管理监督的责任仅依靠相应的法律制度强压的做法,效果及其有限,若要要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必须要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建筑业主体追求良好安全业绩的动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已有了卓越的进步,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也逐步适应了市场的变化,积极健康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同时,也是由于规范完善的不足,市场经济杠杆未能对建筑企业的安全业绩发挥积极调节的作用。建筑市场的安全机制不完善,仍有些建筑企业不重视安全责任,工伤保险制度推行进度缓慢,加上险种单一,保费高昂等问题,使得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参加工程保险方面表现的很冷淡。

2.3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管理阶层的安全意识淡薄,不明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造成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建筑安全技术研究比较薄弱;(2)在建筑安全生产的关键性技术上能力相对不足;(3)安全科技成果的应用缺少经济激励措施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督人员和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其中,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知识的缺乏,进而不能对施工队进行很好的管理。

2.4 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安全责任的落实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着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规章制度的职责模糊,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还未形成,与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安全监督和管理不能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故而很难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2.5改进和加强执法力度

国家建设部于1999年,正式出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对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和政府安全执法检查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对建筑施工安全评估主要由政府安全执法部门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打分的方法进行。但是这种安全检查的方式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偶然性。

再有,我国安全执法检查的方式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很多地方领导出于对自身政绩的考虑,对于安全事故总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使安全事故记录缺乏权威性和真实性;对安全检查中的违纪违法问题不能及时严肃的惩处;安全责任事故的法定赔偿标准偏低,私了的现象普遍等等。这些都严重干扰我国建筑安全形势的良好发展。

3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思路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落实贯彻安全生产法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借鉴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国情,我们应着重对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加强:

3.1 完善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在认真执行现有建筑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合理的从法规上合理划分各方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一些重大伤亡事故,在强调建筑施工方按事故鉴定结果承担责任的同时,业主也应对事故承担间接责任,监理单位承担监督失察之责,使得建筑施工安全得到足够的重视,建立起一套良性的安全运行制约机制。此外,应该大力发展安全中介技术咨询机构,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政府的监督部门提供专业的安全咨询。

3.2完善安全事故的记录申报制度

安全生产法中对安全事故的记录申报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往往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实施。因为在建筑过程中,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的普遍存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在管理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安全事故纪录的公告制度,接受各界的监督;其次要提高对事故受害人赔偿额度,根除私了这种现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严肃惩处在安全事故中违法乱纪人员,从而真正建立起权威和透明的、经得起各阶级监督的良好的建筑安全事故的档案记录制度。

3.3发挥市场经济杠杆调节作用

然而,仅靠法律这种外部力量,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真正调动建设各方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队伍中来,就必须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所独有的杠杆调节作用。为此,需要大力培育和规范我国建筑保险市场,完善保险立法,促进保险市场的竞争。强制施工企业为所有雇员办理保险,对于拒不投保的企业予以禁止开工的处罚办法,保险公司也可以依据企业的安全业绩来实行弹性保险费率。利用市场的杠杆作用,形成一套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得安全业绩良好的企业能够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而那些安全业绩不良的企业将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3.4弘扬和培育企业安全文化

在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伤亡事故是由于项目管理者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存在侥幸心理造成的。还有些企业领导甚至把基本的安全投入当做是额外支出;基本的保护用品不予配备;肆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使工人长期的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及其严重的忽略了工人合法的权益。另外,工人,尤其是农民工,由于就业压力以及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不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所以往往成为安全事故中的最大的受害者。

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不仅需要依靠法律的震慑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调节,也要对安全生产教育常抓不懈。大力弘扬企业建筑安全文化,使得安全为天、生命为大、珍惜生命、人命关天、生命重于一切等思想成为施工企业的基本准则,从而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5提高安全科技水平

应用现代的通讯设备及计算机技术的成果。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进而实现施工现场的现代化安全管理,降低意外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加速建筑安全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范围的建筑安全的信息网络,全国的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以及各科研机构,都可以通过此信息系统进行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和生产科研工作。

4 结束语

目前,建筑行业安全现行的管理机制严重防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的组织应当积极的引导、从基础入手、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建筑行业应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先进的评估考核指标系统,风险预警及风险分解保证机制等,使安全的建筑管理走上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光奎.浅谈如何做好城市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