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四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四学习计划

初四学习计划范文1

一、对化学信息给予题的理解

教材中化学给予题是一种新形式,也有称为化学信息题,或者化学新情境题。主要形式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已经掌握的技能,对给予的关于化学问题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最终找出解决方法。化学中的信息题,是初中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学生不容易碰到,所以,这类题对于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接受新知识的思维方面等,都是一个极大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提取,对已有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给予题的特点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内容上的特点,这类题由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化学装置加之物理性质等几方面内容构成。第二是信息题涉及的知识面不宽,一般只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而且信息的提供直接和明显。在结构上,信息给予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题干,一个是问题。

三、信息给予题的解答

教材上的选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不要忽略教材安排的课后阅读内容,这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有力支持,而且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搜集现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信息适时补充,可以是世界大事,可以是科技新发展,可以是自然现象。

比如,从含有Cu2S的铜矿石中炼铜的方法有先将矿石通空气高温焙烧,生成两种氧化物;另外一种是将焙烧过的矿石均匀混合比它质量少一半的未经焙烧过的矿石后真空高温焙烧,实施后得到金属铜和一种刺激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从题目表面看,该题的信息不明显,但是却包含两条信息:第一种方法中产生了氧化铜和二氧化硫;第二种是刺激性气体。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能量守恒定律,可以顺利完成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四、教会学生建立化学模型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十分精练的,高度概括的内容具有简约化的特征,因此,在学生看来是非常抽象化的。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很容易泯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图片、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建立知识模型,把知识形成的过程清晰地演示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加有力的教学情境,同时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利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建构模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建立化学知识的图式。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对于化学知识最原始的研究过程进行动态再现,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分析的模型。比如,我把拉瓦赐当年研究空气组成的过程做成课件,让学生感知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领略知识的形成,了解化学分析方法。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四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黄宗羲;哲学基础;本体论;人性论

【作者简介】王慧,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江苏省盐城工学院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94

【中图分类号】B2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034-04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皆有其哲学基石。明末清初,山河破碎,国破族亡,民不聊生。黄宗羲面对社会现实,以激烈的言语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结合时代特点,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化思想。通过对其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形成的追溯,黄宗羲内容丰赡的教化思想有着特定的哲学基础。

一、黄宗羲教化思想的本体论依据:理气合一

二程在理气、道器关系上,认为理、道、无形是形而上,器、气、有形是形而下。实际上,这是按照无形和有形来区别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抽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根据是没有形体的、不可见的,把他们归结为形而上,具体的事物认定为形而下。承认事物和其规律或内在根据有本质的不同这是合理的,但不能说,事物和其规律或内在根据有本质的不同就是不同的东西,分而为二,进而夸大了二者的差别。二程否认规律或内在根据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二程认为理气无先后。形而上道和形而下器不可分离,这些思想有积极合理的因素。朱熹一方面继承了二程的理气不可分、理气无先后的思想;另一方面,把二程的这一思想发展为“理在气先、“理生气”的思想。明朝的哲学家罗钦顺也正是利用了二程理气不可分、理气无先后的思想。对朱熹的“理在气先”、“理生气”的理一元论进行了批判。

黄宗羲赞同罗钦顺关于理气问题的观点。他说:“先生之论理气,最为精确,谓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罗钦顺以程朱派自居,却从程朱派理学的内部改造了程朱理学,并对“理在气上”、“理在气先”、“理本气末”、“理主宰气”的理学唯心论提出激烈批评。明确提出了“理气为一”、“理在气中”的哲学命题。在罗钦顺的哲学思辨过程中。“气”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是本体,是根本,而“理”于“气”之转折处观之,是可以被感应的、被认识的。在理气关系问题上,罗钦顺是“气本论”者,是“气”一元论者。

黄宗羲批评程、朱理学中的“理本论”,并吸收了罗钦顺理气观的合理成分,以“气本论”创建其哲学体系。首先,认为“气”是万物的根源、世界的存在方式。他认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不已。……千条万绪,纷纭锣辐,而卒不克乱,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气”是处于动静、往来、阖辟、生降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而这种运动又是循环无已,无始无终的。其次,认为“气”在不断的运动中才生化万物。“盖大化流行,不舍昼夜,无有止息。”“天地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人禀是气以生,心即气之灵处,所谓知气在上也。”然天地万物由气构成,黄宗羲承认宇宙万物的多样性,根据气的精粗、灵钝、智愚及清浊形成天地万物,昏浊、粗钝之气生成禽兽,所以其“所知所觉,不出于饮食牡牝之间”;精细、灵明的“知气”构成万物之灵人类,人因所禀之气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属性,能遵守“三纲五常”和进行善恶的道德选择。最后,本然之气是永恒存在的。黄宗羲继承张载的“气”说,“盖天地之气有过有不及,而有愈阳伏阴,岂可遂疑天地之气有不善乎。夫其一时虽有过不及而万古之中气自如也。”天地之间气运动变化时,有过或不及,造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具体的气变化时虽聚散消长,但本然之气、中气自始自终永恒存在,由此提出“盈天地间皆气也”的哲学命题。

“理”是气的升降消长,也是运动背后不变的规则和条理、规律。即所谓“消息盈虚,春之后必夏,秋之后必冬,人不转而为物,物不转而为人,草不移而为木,木不移而为草,万古如斯,此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理也。”黄宗羲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人物、草木转换探究世界之所以如此的根源,也就是规律。黄宗羲认为“太极”亦不过是理而已。他说:“所谓太极也,以其不紊而言,则谓之理;以其极至而言,则谓之太极。”“太极”只不过是流行之则中“极至”的理罢了。

在“理”与“气”的关系上,理为气之理,无气则无理。“道、理皆从形、气而立,离形无所谓道,离气无所谓理。天者万物之总名,非与物为君也;道者万器之总名,非与器为体也;性者万形之总名,非与形为偶也。”“道”和“理”并不是先于气存在的东西;相反,“道、理皆从形、气而立”,是万物之总名。从属于气的,离开了气与器,就没有道与理,当然也就不存在“极至”之理“太极”了。由此可见,黄宗羲“太极即理”根本不同于程朱理学“太极即理”。“理”依存于“气”,不能独立于气外;“理”像“气”一样运动变化不止。“盖以大德敦化者言之,气无穷尽,理亦无穷尽,不特理无聚散,气亦无聚散也。以小德川流者言之,日新不已,不以已往之气为方来之气,亦不以已往之理为方来之理,不特气有聚散,理亦有聚散也。”这就是说,就宇宙整体而言,“理”和“气”都是永恒不灭,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气”与“理”同样处于守恒状态,不存在谁有聚散的问题。对于具体事物来讲,气有变化,理也随之变化;就是说,理是依气而存在,随气的变化而变化的的,否认理独立于气而单独存在。由于不断运动变化,“理”和“气”是日新月异的,同样不存在无聚散的问题。“理不能离气以为理”、“离气无所谓理”、“气外无理”。黄宗羲批评明初学者薛碹表面上认为理气统一无先后,实质上把“气”看做次要的、理看做永恒不变的观点。薛碹举了日光与飞鸟的例子,把“理”喻以日光,把“气”喻以飞鸟,认为:飞鸟载日光而飞行,理气无先后,但日光与鸟并不同时俱灭,故气有聚散,理无聚散。黄宗羲指出“理乘气机而动,如日光载鸟背而飞。鸟飞而日光虽不离其背,实未尝与之俱往而有间断之处,亦犹气动而理虽未尝与之暂离。实未尝与之俱尽而有灭息之时。羲窃谓理为气之理,无气则无理,若无飞鸟而有日光,亦可无日光而有飞鸟,不可为喻。”黄宗羲认为,日光与飞鸟之间关系并不像理气是不可分一样,此比喻不恰当。黄宗羲主张理气一元,“无气则无理”,“理为气之理”。谈到理的时候,意味着理是气中理;反之,当谈到气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气中有理。这比薛碹的“理气无先后”更为明确、更进步。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研究理气之别,“理”是事物的本质,而“理”、本质通过“气”、现象来表现;“气”是表面现象,内含着丰富的本质,而“理”蕴涵在其中。

理气是一。从认识论方面讲,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从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它的规律,也就是“理”,这本身就是对多变的、表面现象的扬弃。可是,如果片面夸大抽象出的规律,就会把“理”视为一种独立的东西,容易分裂物质本质与它的规律,这在认识“理”与“气”关系时。会把它们作“两物”。程朱理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天理”论。张载坚持气一元论,虽然驳斥了“理”与“气”两分,但未能从理论上阐述两者的关系。黄宗羲反驳程、朱理学“理”“气”两分的理论,“夫一边言气,一边言理,气与理,岂分道而驰哉!盖气者,理之质也;理者,气之灵也。譬由铜镜生明,有时言铜,有时言明,不得不两称之也。然铜生乎明。明本乎铜,孰能分而为二哉?”黄宗羲认为“理”“气”是一物而两名,“抑知理气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浮沉升降者而言,则谓之气,自其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而言,则谓之理。盖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也。”黄宗羲看法是:“气”是指“浮沉升降者”即运动着的物质本质。“理”是指“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即物质运动的规律。“理”、“气”是运动过程中的二种属性,只是一物,而不是两物;是由人造出来的两个名称来表达同一个物体: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就等于确立了自己提出的“理气是一”哲学命题。

二、黄宗羲教化思想的人性论依据:心性合一

心性问题涉及心性与理气、心与性、性与情、心与情、情与欲等很多方面。宋明理学、心学各派围绕心性这个核心问题争辩不休,众说纷纭。黄宗羲对宋明以来各种心性理论进行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批评了程朱理学的心性理论,继承其师刘宗周的思想,主张心一元论,明确提出“离心无所为性”的观点。提出了颇具时代特色的心性说。

性情统一。黄宗羲心一元论的心性说。坚持性情统一的观点,反对程朱理学家割裂性情的看法。孟子开创了“性善论”的观点,他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而仁义礼智是后来起的名称。若认为仁义礼智先于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而先天存在,就会割裂性情之间的关系。黄宗羲赞同孟子的观点,认为仁、义、礼、智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的名称,离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个基础,仁义礼智也就无从谈起。黄宗羲反对朱熹的观点,朱熹认为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情,仁、义、礼、智“四德”是性,把性当作体,情当作用,性是理之总名,由“理在气先”、“理生气”的理一元论推演出仁义礼智之性先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存在,认为仁义礼智之性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情的根源,即“心根于仁义礼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由仁义礼智之性作用的观点。黄宗羲继承并扬弃了其师刘宗周之说,从体用关系的理论上把性情完全统一起来。黄宗羲认为仁义礼智之性是后起之名,离羞恶、恭敬、是非之情无以见仁义礼智之性,情是性的基础和前提。从人生开始,只有父母兄弟这段情是与生俱来,实实在在的,而仁义礼智乐这些虚名是在事亲从兄时遵循的条理:“仁义礼智乐”之名是在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道德践履中发现了其中的“当然之则”而给命名的;认识到伦理纲常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否认伦常的先天性和至上性,认为性情之间是统一的。

心性统一。黄宗羲气理关系的原则推广到了心性上。气理对应于天,心性对应人,人心禀天之气而生,而人性则只是人心的活动之理,因此心与性亦是统一的。黄宗羲认为气理关系在人性上的表现形式为心性关系,有了气理统一,也就有了心性关系统一。黄宗羲认为心有明觉,是思考的器官,而思考按照条理秩序进行。人心喜怒哀乐循环无已运动,但在该恻隐时表现为恻隐,该羞恶时表现为羞恶,该恭敬处时表现为恭敬,该是非时表现为是非,纷纭复杂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条理性,性就是心体流行的这种条理秩序。黄宗羲“性”的最核心的含义专指“人性”,认为“性”是人特有的,从“理”角度看,人性被认为是仁义礼智,是纯粹至善,而从气化流行角度看,是心的喜怒哀乐的中和状态。黄宗羲在“人性”的涵义上继承了宋明理学“人性”的意思,创新之处在于将“心”和“性”完全地结合在一起,承继并扬弃其师刘宗周“理气是一”、“心性是一”哲学命题。黄宗羲系统化了理气合一、心性合一的思想,并进一步推广应用了此思想。黄宗羲认为“人性”是人心所固有的仁义礼智和喜怒哀乐的中和状态,但并非所有人心体的气化流行刚好呈现仁义礼智使得喜怒哀乐处于中和状态,绝大多数人因“气之杂糅”影响,禀承“无理之气”、“气之粗者”,“心体流行”时产生“过不及”的情形,这时的条理、秩序就不是“性”。黄宗羲的“人性”是在世俗生活中寻找有意义生命的根据。在他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各得其所,并不像宋明理学家用“人性”指导人们的行为。在黄宗羲“人性”论的观点中,人性并不是人的全部,也没有将人丑恶的一面作为人性。只有中和当然状态的那部分才是“人性”。黄宗羲在“性”的看法上和宋明理学家很相似。朱熹认为:“性即理也”;黄宗羲认为“在天为理者,在人为性。”朱熹和黄宗羲都认为“人性”指仁义礼智的纯粹至善,都认为人和物都有源于“理”的“性”,但二者认识上有差异,即朱熹认为,人性和物性相同,仅仅是气禀有差异,人“得其正”,固有“纯粹至善”之性,物“得其偏”,就不存在“纯粹至善”之性,而黄宗羲不赞同“人性”等同于“物性”,他认为“人性”是人心喜怒哀乐的中和状态,使心性完全统一起来。

总之,黄宗羲讲的“心”是禀气而生的心,是“性”的物质载体,而性则是人在道德选择和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固有的规律性和条理。他讲的“心即气”,与王阳明的“心即理”有根本区别,是指心与气统一于物质而言的。黄宗羲将理气关系推导到心性关系,可以看出,性是依附于心的,由于心无穷尽,则性亦无穷尽,心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性亦日新月异,方来之心和已往之心不同,造成已往之性也不等同于方来之性,性将随心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从而说明,所有道德规范都是内在的、人性的“自然之则”,而所谓外在的、绝对的、永恒的道德规范挺立在人心之外是根本不存在的。既然道德规范是人性的“自然之则”。对于那些违反人性、甚至贼害人性的道德规范,人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批判它。正由于此,对于从根本上颠倒了君民、君臣关系的封建政治伦理“君为臣纲”,黄宗羲提出了激烈地批判。并发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呐喊。

三、黄宗羲教化思想的社会政治思想基础:天下为主。君为客

传统中国政治没有建立在参与各方所认可的政治共商和妥协的规则之上,有极少部分人把整个天下视为潜在的或现实的“我一人之产业”,导致政治运作过程中传统政治权力高度集中,阻碍着天下人利益的实现。传统政治制度安排中的“君主”导致了“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本末倒置结果。为了解决弊端,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为天下,非为君”的君臣观,实行君臣共治,以限制君权。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君民观。在黄宗羲看来:“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应像古代一样以天下为主人。君主为客人,君王一生所努力做的事,都应该是为了天下,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因此,君主与天下、国家就不能相提并论。“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天地这么大,在千千万万天下人中,怎么可能偏爱君主一家一姓,天下不是君王的私产,君主不代表天下,也就不再是“公”的代表。民众与君王相比较,比君主重要,是社稷的根本。在社会生活中。君主应该为民众服务,由此黄宗羲形成了以民众为中心的政治思想。黄宗羲指出“家天下”的君主专制是鱼肉百姓的根本原因,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乐,视为当然”。君主认为他有权利决定天下的利害关系,把天下的利益尽归于自己,祸害尽给予天下百姓,也未尝不可;敲诈剥削天下百姓,使百姓子女离别分散,以供奉自己一人的荒享乐,把这视作理所当然。天下的人都怨恨这样的君主,将他看成仇敌一样,称君王为“独夫”,“天下之大害者”。因此,黄宗羲推崇“三代之治”,认为那是圣王之治,即圣王不考虑个人私利,心中只有天下百姓的公利,为保证天下人的利益,比其他人辛苦干百万倍。

初四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各大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微机操作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1]。

1.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同,各高职院校学生在入校时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有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受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或参加过有关计算机的培训班,因此,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然而,有些学生在入校之前没有进行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基础操作能力差。面对这种差异,高职院校若使用相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教授,必然会导致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上课听不懂,从而影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

同时,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总是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对一些必要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缺乏必要的实用性,从而无法激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再加上教学手段陈旧,即使普遍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是将所教授的内容做成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熟记,在这里,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无法有效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计算机的学习比较重视操作能力的学习,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虽加强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和实验设备的投资,但是,学生真正进行计算机知识操作的机会还是很少,大多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

2.教学思路的改革

第一,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如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必须将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文化水平和不同生源之间计算机水平的差距考虑进去,尽量避免选择那些过于深奥的知识,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必须选择那些与实际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来实现该课程的有效学习。

第二,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时,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并带着问题,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的驱动下,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巩固枯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师在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实际教学时,就可以充分收集实际应用中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然后通过任务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主探索其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制作的技巧,真正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2]。

第三,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置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在课堂上,利用“任务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实践技能,而在每章学习结束后,又可安排综合实训任务,让学生在利用本章知识的基础上自主选题,制作出相关作品,提高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课程全部结束后,教师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让学生利用所学技能去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地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注重的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实际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不断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该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最终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张 伟.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4):97―99.

初四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英语学习 分化 思考

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课程。而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学生在理解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多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一段时间后,学生中学习英语的整体状态往往会出现两级分化现象。这也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并找出其解决的方法,对于改进初中英语教学手段和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全民的英语水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出现分化现象的原因

1.学习兴趣下降。虽然目前在很多小学都开设有英语课,并对学生进行了一些英语启蒙教育,但这种启蒙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英文字母和会一些简单的会话,并不要求学生具有较为系统的英语知识,且不作为考试重点,因此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小、学习难度不大,所以普遍表现出对英语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进入初中后,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开始比较系统地接触英语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各方面的知识,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并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难度也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理解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出现暂时脱节,这种暂时脱节现象如果未能引起教师的注意并进行有效引导,就会使学生从心理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与学习效果之间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效果越差越畏难越没有兴趣,越没有兴趣也就越畏难效果越差,从而使学生彻底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两级分化现象严重。

2.学习方法不对。英语习惯与母语习惯差别大,因此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很重要。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未能跳出汉语学习思维。学习方法显得陈旧,首先是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如记单词,习惯于用汉字拼音来标注英语单词的读音,将doctor标注为“躲得脱”。thank you标注为“三克药”等,令人啼笑皆非,或是按母语习惯逐字翻译句子:其次是忽略英语的实践性,学生往往只注重读和背,忽视听、说、写能力的培养,不能进行实践能力的运用和积累,自然产生了不良的英语学习效果。

3.教师不能及时对脱节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这种现象。英语教师为了抓紧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会不自觉地把复习提问、对话训练等机会让给基础好点的学生,以便于节省时间,使整个教学过程进展顺利。但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学困生的需求,使学困生丧失了许多练习机会。同时,课后教师又不注重对学困生产生脱节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有效指导,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导致学困生完全放弃英语,出现两级分化。

二、解决有效措施,防止两级分化现象出现

针对这些导致两级分化的因素,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两级分化的出现,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1.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也是防止分化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具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要尽量放低姿态,和学生做朋友,正视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真正关心和尊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

二是丰富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记住知识点。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通常采用实物教学、情景式教学、换位教学等方法,通过图画、动画、音乐、表演、角色互换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是开展轻松多样的课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利用课外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辟英语角。开展单词接龙竞赛、英语诗朗诵会、英文歌演唱会、英语短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教给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差生学习困难,最关键的问题是方法欠佳,所以作为教师要帮助差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针对记单词的困难,要教会学生通过实物记忆、联想记忆、关联记忆等方法,找到记单词的规律;针对发音和听力方面的困难,鼓励学生多听录音、英语新闻、英语歌,甚至多看一些原版英文电影等,都是不错的方法,并且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多模仿。

针对语法方面的困难,则首先要帮助学生摆脱母语的习惯思维,一方面记住英语语法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多听、多说来加深记忆,克服学习中定向思维的困难,这里对话表演和英语短剧表演就是不错的。

做好了上述工作,我们就有希望减少或缩短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真正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

初四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教育改革 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理念 优化

一、新教学理念的提出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在当前社会,不懂信息技术,缺乏信息技术知识已经成为新“文盲”的代名词。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力量的角逐,世界各国都将信息技术教学重视起来。许多教育专家都呼吁应该尽快在基础教育时期普及信息技术,对于当前21世纪的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已经是我国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部近年来颁布并实施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各地中小学也将信息技术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中。

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虽然在近几年我国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得到良好发展,但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许多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中以“玩”“乐”为主要目的,对游戏、上网聊天情有独钟,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枯燥无味”。在平时的课堂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都是对老师的教学置之不理,自己玩自己的。老师只是将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不管学生掌握没有掌握知识,使课堂的质量无法得到提升。这种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思想、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课堂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

二、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问题

人们都说:“要想在21世纪中不被淘汰,必须做好两种准备:一是懂英语,二是会电脑。”可见信息技术的基础学习对于学生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在调查中我却发现一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1.由于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子弟,由于区域经济条件的原因,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上不够重视,即使开设课程也是理论多于实践,教学内容多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学生本身接触计算机机会较少,因此操作能力不强。

2.由于学生正处于新鲜认知阶段,新鲜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课堂中学生都喜欢利用电脑聊天和玩游戏,对老师讲课置之不理,一旦老师制止学生的行为,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教学难以继续。

3.老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心理相悖,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许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认为老师讲课“没意思”。加上现行初一上册的教材前面部分都是理论性的知识,实际操作相对比较少,学生更加容易产生对这门课程的反感心理。

三、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贴近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部分地区的学校设备较为落后,许多学生对计算机的知识掌握的较少。因此我在让学生刚接触计算机课程的时候,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比如有些学生经常玩一些游戏,我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将一些流行的游戏,比如《劲舞团》《魔兽世界》等游戏的视频和图片给他们看,我会告诉他们这些游戏的角色都是由计算机设计的,需要掌握电脑软件,才能设计和编出来。然后告诉他们如果想自己设计角色和游戏,就需要掌握好电脑技能。学生通过我展示的生动、贴近生活的例子,都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是有积极作用的。

2.让学生当小老师。在每节课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完成我为他们布置的任务,每节课前都分小组让代表在讲台上通过操作计算机为其他同学进行指导与操作,并将要点讲解给其他同学。同学们在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把知识点一起加以归纳,系统化,共同实现技能的进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也会安排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指导,这不但节省了我指导学生的时间,也让同学在互帮互助中更加团结。

3.利用学生“玩”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喜欢“玩”,是因为在玩的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不是受到老师单一的教学内容的束缚。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我专门设计了课程内容,比如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金山打字通”等打字游戏去分组比赛,看谁能够打字又快又好。学生都有种好强的心理,想让老师夸奖与鼓励,并且都想当第一,因此都争先恐后地认真打字。通过经常地练习,学生们的打字能力都有所提升。由于我校许多都是农村子弟的学生,很多学生都没有旅游的经历,因此我在借助练习Word和PPT的时候,让他们以旅游为主题,自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风景照片制作一份电子报刊,并且配上文字。在最后我和学生共同选出优秀的作品,并给予鼓励,通过学习过程中进行美的教育,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玩”中学以致用,有效的学习Word和PPT的操作。

四、结语

总之,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等因素,顺应学生的需求,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制订教学计划与内容。在课堂中,要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多变的教学手段,即使调整内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让学生由“玩”到“学”的转变,最终为祖国培养出全面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利燕.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现状、瓶颈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2007年Z2期.

初四学习计划范文6

1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1.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的特点,使一些原先看不到、摸不着的现象通过动画片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如初二物理教学内容中的“测量”一节内容,是初二学生学习测量知识的起点,使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讲解这节内容时,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测量,无新鲜感,也就激发不了兴趣,对这方面的知识虽有感性认识,却不能很好地上升到理性思维.而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这节课教学,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设计如下:上课一开始就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出三幅图画,同时在图下标出问题(见图1).学生乐于观察,主动思考,纷纷举手发言.

大多数学生认为图甲中帽高比帽边长,图乙中四条边都是直线,图丙中三条直线平行.就在学生沾沾自喜的时候,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图甲中的帽高旋转90°,在图乙上画上同心圆,在图丙上加上斜线(见图2),让学生重新观察,此时学生发现帽高和帽边一样长;原来组成正方形的直线看起来不再是直线;三条平行线现在观察起来不再平行,新奇的现象出乎他们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就在学生露出疑惑神情之时,教师开始讲解:单凭感觉器官测量,并不完全可靠,是会产生错觉的,为了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进行准确测量.接着讲科学的测量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注意力都相当集中,情绪高涨,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1.2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计算机对图像处理能力高超,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微缩处理,将事物的变化过程快速播放、慢速播放或重复播放.

1.3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教学过程是非常实在的过程,忌的是教师空谈.自然科学的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学生容易接受.例如,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可随意调节物距,当一物体沿主光轴从远离透镜处向透镜的光心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到物体通过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和位置变化情况,画面清晰、直观、形象,规律连续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拖动鼠标来观察、研究、探索成像规律,同时可调节透镜焦距大小,观察同一物距、同一性质的透镜,由于焦距不同而导致成像结果不一样.通过对比教学发现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强大的形象仿真效果,使学生对规律掌握更加巩固,理解更加深刻.

2教学中应避免的误区

2.1多媒体不能取代教师

教学实践证明,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确实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个工具.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即使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作用,是不可以完全替代教师的教学.

2.2不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学生思维与实验操作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声”并茂,通过把教材中较抽象的东西化为形象的东西,较理性的东西化为较感性的东西,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作用.但是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动手操作.我们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遵循启发性原则,促使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3不能滥用教学媒体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多种媒体.他们认为,媒体越多,表述越清楚,越易于学生理解.比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一会儿用投影仪,一会用电脑光盘,一会儿用录像,忙得不亦乐乎.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似乎很大,但实际上是在看热闹.实践证明,在课堂用媒体用得越多越滥,学生的无意注意就越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也就越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能用一两种媒体解决问题,就尽量不要使用多种媒体,也就是说,使用教学媒体不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