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科知识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科知识分析范文1
关键词:图书馆 知识服务 学科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C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是利用各种文献资源,为本校老师的教学、教研活动以及本校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因此,服务是各大高校图书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用户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基于文献的传统服务模式已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由此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可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是当下比较科学的服务模式。
1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转变思想观念,实行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将很多的学科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极大提高了知识应用的水平。高校图书馆作为储藏人类知识的重要阵地,它在人类知识研究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科建设朝着精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应该更新观念,让高校人员掌握学科知识发展动态,了解相关资讯,为高校学科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高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1.2保障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我国已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迅速增长。高校图书馆想要在这样的形势下谋得发展,必须要做好自身创新发展,让高校人员及时获取各类信息。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知识仓库”,其创新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因此,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要转变传统的“借书――还书”的服务模式,要不断创新,为高校师生、教辅人员等提供良好的学科化、及时化的服务。
1.3保障高校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很多的社会精英都是在高校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最后走上社会,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专业的学科化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做好学科化知识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保障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2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分析
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工作,必须要建立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模式,形成多方面因素的良好互动。一般来讲,完整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系统的具体示意图如下: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用户提问
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下,用户(比如科研人员、学生、教辅人员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BBS、电子邮件)与学科馆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学科馆员再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提供相关知识或是知识产品。
2.2学科馆员的需求分析
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下,图书馆需要借助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作用,接受用户的提问,然后将用户的提问分门别类,转交给相应的学科馆员,然后借助网络平台的作用,学科馆员与用户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的需求,比如所需资源的用途(是课题研究还是兴趣爱好)、知识了解情况(刚接触、深入探究)等各方面的因素,学科馆员分析了用户的需求之后,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2.3学科馆员的服务策略
学科馆员为用户提供服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服务策略。比如遇到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科馆员可以通过自己或是合作伙伴的知识储备,直截了当地解决用户的问题,当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时,还可以在知识库中进行查询,然后再进行分析、处理,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此外,当学科馆员遇到大型科研项目时,单靠学科馆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就要建立学科知识服务团队,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知识服务。
2.4用户的反馈
为了保障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效果,高校还需要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当用户从学科馆员那里获得相应的解决方案后,如果用户解决方案不满意,学科馆员还需要与用户进一步沟通,了解其需求,然后再给出新的解决方案;当用户对解决方案感到满意后,该项服务就可以结束。
2.5学科知识库的管理
学科知识库是学科馆员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重要基础。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知识库的管理,比如在服务用户的同时发现问题,不断补充知识,保障知识的完整和全面;同时还要对知识库的知识进行整理,按照学科进行管理,为后期的学科服务提供良好的保障。
3 开展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具体措施
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跟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有很大的不同,需要人们不断分析问题,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水平。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3.1不断加强学科化信息资源平台建设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对于高校的图书资源,需要充分利用两种不同的资源收藏,一种是传统的实体馆藏方式,另外一种是虚拟馆藏方式(即网络馆藏方式),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学科化、个性化、知识化需求。第一,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考虑本校学科建设的具体目标,再结合本校特点,制定一套学科信息资源方案。第二,高校还要注重学科专题知识库的建设。
3.2对学科馆员进行专业培养
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化知识服务,学科馆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学科馆员的专业培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科技能水平,能够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科学的服务。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第一,对高校的学科馆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科技能水平。在培训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学科馆员已经充分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这是前提条件,然后再对其展开综合性的培训工作。在对学科馆员进行专业培训时,高校可以根据各学科馆员的专业特点,联系专业性质相似的其它院校进行培养,这样可以让学科馆员展开实地考察工作,及时了解学科信息和学科建设的各项需求,真正提高学科知识的服务水平。第二,高校在原有学科馆员的基础上,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学科馆员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加强本校学科馆员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本校学科馆员的素质。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沟通,共同交流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建设情况,逐步提高学科馆员各方面的能力。
3.3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化知识服务时,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有序进行。第一,建立健全学科馆员制度。在高校图书馆中,学科馆员是保障学科化知识服务的重要条件。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考虑学科馆员的知识结构特点以及本校学科建设的重点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在高校图书馆中设立比较稳定的专职学科馆员。此外,高校还要对学科馆员实行定期考核制度,促使高校学科馆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水平。第二,在高校中建立一个学科化知识服务组织机构。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化知识服务,涉及的人员非常之多,比如本校师生、图书馆学科馆员、高校各个院系等,所以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学科化知识服务组织机构,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关系,保障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稳定健康运行。第三,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要想保障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顺利进行,需要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因此,高校必须要综合考察馆员的具体情况,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服务水平。
学科知识分析范文2
小学 信息技术教师 学科 专业素质
从全国范围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繁杂,他们不但承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多数教师还要承担诸如课件制作、网络维护、课堂摄像、活动摄影等电教工作,教学之外的其他工作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学科专业素质?现有的学科专业素质能否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以提高信息素养为目的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必将发生转变,这种变化必将带来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变革,而作为课程核心的教师,他们的学科专业素质能否满足这一发展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设计
1.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调查所指的学科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完成其任教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活动之外的电教工作等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我们界定为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信息道德、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几个方面。
2.问卷设计
本调查采用的问卷主要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同时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编制而成,问卷由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技能、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学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信息道德五部分组成。其中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指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知识等;学科专业技能主要指信息加工处理技能、教学媒体设计开发技能、教育装备管理和应用技能等;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与学的能力,含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能力、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法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教学进行研究的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信息道德主要指教师自身的信息道德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利用信息的意识与能力的职责感的认同。
3.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按统一分层、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把全市各小学按发展较好、一般和欠发展三层进行抽样,抽取各区县共185所小学285名信息技术教师为样本,样本占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人数的19.2%。共发放问卷285份,收回285份,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达93.0%。问卷采用现场答卷现场回收方式,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基本情况
(1)男教师人数多于女教师
抽样的信息技术教师中,男教师占55.5%,女教师占44.2%(有2份问卷未注明性别),男女教师之比1.247:1,远高于北京市小学男女教师总体之比的0.21:1[1],也高于全市包括中学在内的信息技术男女教师之比的0.635:1[2]。男教师人数超过女教师也许是由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特殊需要决定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外,多数还要承担学校教育信息化以及电教工作,以学校角度看,男教师更适合胜任这样的工作。
(2)教师队伍年轻化
参与调查教师中,25岁以下的教师占12.1%,25-29岁占33.9%,30-39岁的占45.7%,40-49岁占8.2%。由此可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25到40岁之间年龄段居多,约占被调查人数的五分之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年轻化的特点,是由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能胜任高强度的工作所决定的,中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的能力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既满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发展的需要,也利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3)学历基本达到本专科水平
调查发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初始学历以大专以下教师居多,约占50.9%;但通过职后成人高等教育和自考学历提升后达到本专科层次的占92.6%。初始学历为大专以下的教师(不含大专)大多为过去中师毕业,这些教师一般从其他学科转调过来,有从教其他学科的经历,利于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建立起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
(4)大多数教师未接受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历教育
根据高校专业与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关系的密切程度,我们把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专业归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一致性专业。统计显示,初始学历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教师仅占18.7%,而通过后续学历提升并达到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仅占35.3%,仍不一致的占64.7%。这说明近三分之二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是通过进修、培训或自学获得,认为这是一种优势的观点认为,既然教师已在此岗位上工作,就印证了他们能胜任这种工作,那就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强;但相反的观点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国家级课程,需要教师的专业化,而专业化教师知识结构中缺少本体性知识,将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知识认识和理解的科学性,从而可能会影响到课程的开设质量和效果。
(5)有近一半的教师未接受过师范教育
在对学历教育中是否曾接受过师范教育的调查显示,50.5%的教师接受过师范教育,而近一半的教师不是来自师范教育专业。通过对现实的了解来看,这些教师主要来自非师范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或其他工科专业。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相关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近一半的教师条件性知识的缺乏,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对课程的正确理解、教学设计和实施,也极易产生重技术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设计而轻学法设计的问题。当然这也说明了许多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依然存在着以电教工作为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辅的信息技术教师利用观,这对信息技术课程及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6)信息技术教师兼任其他工作的状况
信息教师工作繁杂,对他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占总的工作时间之比进行统计后发现,仅有6%的被调查教师只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而非其他工作,47.5%的被调查教师仅用一半的工作时间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关工作,一半的时间从事电教等工作。小学教师身兼多门课程本是常态,但由于大多身兼电教相关工作(现实是有的教师主要工作是电教,教学工作反而是身兼),电教工作任务多、压力大,占用教师们大量的时间,通过观察、访谈也表明,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以至于缺少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使得课程难以达到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的教学规范和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到该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形象和地位。
2.学科专业素质发展总体情况
(1)将属于学科专业素质的36个题目的教师自评得分进行均值统计和排序,得到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得分最高的是第15题、第14题、第12题,分别为4.464分、4.400分、4.381分,这些内容与教师的工作关系密切,所以得分高;而与课程知识技能关系不密切的但与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内容,得分较低,如第19题,得分2.29分。这样的数据与实现情况相符。目前北京市的多数小学,不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编制网站,所以和它相关的数据库、论坛编制技术等的要求降低,从而削弱了教师们钻研这些技术的积极性,另外多数教师并非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使他们不足以承担这些技术工作,所以得分偏低。
根据前面拟定的五个方面即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信息道德对36项进行归类,计算出平均值并排序,分别为社会责任感与信息道德4.3423、学科专业技能3.823、教学能力3.588、学科专业知识3.468、技术应用能力3.207。数据表明,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能基本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但除了社会责任感和信息道德平均分高于4分(4.3423),其他方向的学科专业素质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3.学科专业素质发展的差异比较
(1)男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高于女教师,并呈显著差异
将教师按性别对学科专业素质各项进行平均分计算,得到表2的结果。
表2 男女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得分比较
从表中数据看出,除社会责任感和信息道德一项中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外,其他方面的得分均为男教师高于女教师,但通过对五个方面男女教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仅在学科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男女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都为p=0.000
(2)城区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得分高于郊区教师
参加调查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城区教师人数占总数的43.3%,郊区教师56.7%,按区域分组对学科专业素质情况的五个方面分别计算,得到表3的结果。
表3 城郊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平均分
由表看出,城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各方面均高于郊区教师,对五个方面进行城区和郊区独立样本差异T检验表明,除了学科专业知识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四个方面均呈现显著差异(分别为学科专业技能p=0.000
(3)师范教育毕业比非师范教育毕业的教师学科专业素质较高
对来自师范和非师范教育的教师进行比较的结果见表4。
表4 毕业于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的教师的
学科专业素质的比较
从表上可见,师范教育毕业的教师各方面得分都高于非师范教育的教师,但进行差异T检验发现,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745,0.406,0.932,0.319,0.437,均>0.05)。
(4)不同学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没有显著差异
被调查教师中,最终学历在大专以下的教师占3.5%,大专27.6%,本科65%,研究生2.1%。对最终学历与学科专业素质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最终学历的教师在学科专业素质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872、0.538、0.287、0.517、0.726)。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统计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结构比较合理。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历构成比较合理,这成为信息技术课程能顺利开设和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
(2)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来自非信息技术专业,这可能会影响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教师能否胜任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来自非计算机、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虽然没有操作使用技术的困难,但也仅限于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如果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发生改变,如增加信息科学、智能机器人、程序设计等,那么教师们的专业背景将会影响他们的发展。
(3)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之外的工作负担过重。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访谈和观察了解,许多教师忙于学校摄影摄像电视节目制作、网络维护,甚至有的老师还负责学校的广播和复印等,常无暇顾及教学设计,教师明确告诉访谈者,学校领导安排的主要工作是电教而不是信息技术教学,至于怎么上课,自己看着办。这种状况不但会影响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效果,更会影响到课程的生存。
(4)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能够基本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5)男女教师和城郊教师之间在学科专业素质方面还有显著差距。可以采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城区和远郊学校教师进行互换或交流,建立基于网络支持下的跨区域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协作和发展共同体等等。
――――――――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编(内部资料).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2] 贾积有,汪琼等.教师信息素养影响的定量分析――以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调查为例.电化教育研究,2008(8).
[3] 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4]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信息化建设,2005(4).
[5]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教育研究,2001(12).
学科知识分析范文3
【关键词】 中药化学;程序性知识;学习策略
Analysis of Learning Strategy about Procedural Knowledge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Curriculum
XU Tunhai1 LIANG Miao1 XU Peng1
【Abstract】 That requires a leaner to flexible maste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method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CTMC knowledge is the teaching difficult in the course. As far as is concerned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of procedural knowledge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it has itself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many effective strategies, such as case and imitation strategy, practice and feedback strategy, condition and variant strategy and comparison and summary strategy etc, to promote the learning of procedural knowledge in CTMC.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Procedural Knowledge; learn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R110.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411-02
中药化学课程的难点,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中药化学理论知识、代表性中药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能够对其他未知中药材、或药材中未知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这正是中药化学的学科特点,学生只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了中药化学的学科知识,并能在不同情况下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有针对性,有步骤的完成中药化学研究任务,才是圆满完成中药化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对中药化学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等程序性知识,我们从现代知识学习理论的角度,对其学习策略进行归纳和整理,有助于更好的学习中药化学课程。
1 中药化学程序性知识的特点及其学习心理过程的分析
陈述性知识是对事物及其关系“是什么”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语言表达形式为“如果……,那么……”。“如果”是前提条件,“那么”是前提下的动作过程。例如:
(如果)药材中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且)在碱性条件下
(且)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
(那么)可得到游离生物碱
这就是中药化学中关于程序性知识的表述,只要符合前提条件,而且前提和动作的联系被学生熟悉后,则会自动产生,无需过多的检察和思索,也不会占据工作记忆空间,而是自动、流畅地完成知识的提取任务。
认知心理学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分为模式识别和动作步骤学习两种类型。模式识别是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判别。例如,“什么是苷类”,我们可以用“苷类是由糖或糖衍生物的端基碳原子与另一非糖化合物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这一陈述性知识来回答;而对于”“这是不是一个苷类化合物”、“下列化合物哪些是苷类化合物”这类问题的回答,则需要程序性知识中的模式识别来解决。
(如果)糖的端基碳原子与非糖化合物连接
(且)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那么)判断这类化合物为“苷类”化合物
模式识别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中,概念形成的前提条件越少、越精炼,学生判断的模式识别越准确。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概念学习的变式策略,首先,提供足够有效的正例,让学生判断“是”,概括出概念本质特征;然后,提供足够有效的反例,让学生判断“不是”,从而提高程序性知识中模式识别的区分和辨别准确度。
动作步骤的学习是以模式识别为基础,从陈述性的规则和步骤开始到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系列操作步骤。中药化学提取分离实验中,有的学生按实验步骤规范的完成全部实验,但却得不到目标成分,这是动作步骤学习忽略模式识别前提条件所导致的错误学习现象。动作步骤学习是以模式识别为基础,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首先,学生要建立程序性知识规则和步骤的命题表征。其次,通过大量练习,把规则和步骤熟练化和流畅化。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原理学习的复述策略,在正确和规范示例中,带领学生对照程序性知识的步骤,如中药化学中实验程序,复述一步,演示一步,或者让学生回答下一步是什么,帮助学生熟练知识命题及其联系。学生观摩教学演示后,要用复述的策略在实际操作之前,反复练习和回答类似“下一步怎样”的问题,使复杂动作步骤程序化和流畅化,不仅减少工作记忆的负担,也减少问题解决中知识被激活的时间。
无论是模式识别学习,还是动作步骤学习,程序化知识学习必须借助大量复述和练习、反馈才能实现。因此,中药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运用复述策略记忆知识,提出大量作业练习学习任务,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及时反馈,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2 促进中药化学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程序性知识具有直观、动态、精确、充分等特点,学生在倍感兴趣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单调感,容易导致思维定势,固守一种解决问题的操作模式,缺少创造性和灵活性。我们从中药化学程序性知识的特点和学习机制角度,探讨促进中药化学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2.1 例证和模仿的策略。
包括正例和反例的例证提供是程序性知识中模式识别的必要条件。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量正例,学生很难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没有足够反例,学生很难达到对刺激的准确分辨,模式识别无法完成,动作步骤就不能有效地运用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中。为了保证所提供的变式同时处于工作记忆中,以利于对概念和原理的准确理解和应用,最好采用连续多个的方式呈现变式。例如,关于“苷类的溶解性”的正例有:苷类中的大多数化合物可溶于水、乙醇、甲醇;反例有:难溶于乙醚、氯仿、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其他变式的示例有:游离的苷元则一般难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这样连续多个例证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苷类的溶解性”做出准确的模式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可以只以旁观者身份,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表现获得学习,有些时候,根据观察别人直接经验的结果,就可以在自己间接学习中得到某种行为[1]。虽然,程序性知识学习要借助直接经验的练习来达成,但是,中药化学课程的知识量与授课学时数存在着矛盾,学生不能有更多时间去直接经验每个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因此,对教师教学行为及其他各种载体承载的程序性知识进行观察、模仿,是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中药化学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善于运用经典实验对程序性知识学习强化,教师演示规范、准确,学生则进行直接经验的验证与强化,从而得到良好教学效果。
2.2 练习和反馈的策略。
练习和反馈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学生没有练习,就不能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也不能实现问题解决的熟练化和自动化,也谈不上新情境下对问题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解决。练习的下一程序步骤是练习结果反馈,通过反馈,学生可以检验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程度,程序是否达到问题解决的任务要求。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学习行为,通过练习巩固正确行为程序,舍弃错误行为,提高练习效果,提高程序性知识学习效率。
练习和反馈策略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成绩处于逐步提高的趋势,这通过学生对知识回忆速度和准确程度体现出来。但是,学生的练习成绩,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动作形成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学生的练习成绩会在一定时期出现暂时停顿提高的高原期现象,一般在学生练习中期出现,有时候甚至有练习成绩不升反降的情况,但在高原期后,学生练习曲线又会继续上升。因此,当处于练习高原期时,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先停顿一下,打破先前不断上升趋势形成的思维定势,调整学习强度,并尝试新练习方法以避免学习心理和生理上疲劳感,重新出发维护学习兴趣,渡过或者避免练习效应中的高原期,维持良好的学习效应。
虽然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都遵循程序性知识结构的发展规律,但是不同知识的构成、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练习动机与态度、主观努力、学习能力等因素都会导致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具体到每个人或者不同学习内容的练习进程也可能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考虑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又顾及学生个别差异,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化和全员化教学目标。
2.3 条件化和变式的策略。
知识的条件化,是程序性知识语言表达式中的“如果…”。教学中,有的教师存在一种不合理教学思想:假设学生只要理解了概念、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就自动学会了程序性知识,因而忽略了帮助学生明确知识被正确提取和应用的前提条件。学生面临问题时,可能会错误运用程序性知识,例如,回答如何生物碱提取方法的问题,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是方法之一,但条件是生物碱须游离状态存在。中药的各类化学成分在结构、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其提取分离条件的不同。因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要重视知识学习中的条件化情境,唯有“如果…”,才有相应的“那么…”,才能达到问题正确解决的目的。
变式的策略是条件化策略的深化。变式是促进知识概括化的最有效条件,变式也是知识学习中应用条件的精细化和区分化。通过变式的应用,教师不仅呈现各种问题解决的条件情境,学生也能对问题的条件和前提做出合理、精细的判断,并准确地提取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要善于应用变式的学习策略,仔细区分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达到准确、顺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2.4 比较和归纳的策略。
比较策略运用在模式识别中尤为有效。给学生呈现正例和反例混合的感性材料或例证,让学生比较,逐个判断和区分事件的本质特征,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在知识学习,特别是程序性知识学习中的泛化现象。“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程序性知识中任何细微差别,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结果差异。所以,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经常会采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或是非判断题等形式呈现正反例。例如,“提取强心苷常用的溶剂是()?”备选项可为“A. 水 B. 乙醇 C. 70%-80%乙醇 D. 含水氯仿 E.含醇氯仿”,学生不能通过猜测回答问题,也不能仅通过正例线索找出答案,而是应对备选五种试剂本质进行比较和区分,并且在比较和区分基础上对知识做出归纳,通过这样一个具体问题,对分离试剂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系统化,不仅把零散知识归纳到系统的概念框架中,在需要时可以准确地提取,而且当问题情境发生变化时,也增加了问题解决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属于动作技能的学习,通过练习等行为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是学生获得专业化动作技能的必经阶段。另一方面,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思维水平、人格特征;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条件看,教师教学的正确讲解和示范,对学生练习的反馈等等,都影响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知识学习中,要提高学习质量,唯有遵循学习心理规律,才能达成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莫雷,教育心理学[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6-95
学科知识分析范文4
论文关键词:中职;数控专业;模块式教学;课程改革;一体化;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一体化教学现已不是最初的工艺课和实习课简单融合的教学模式,而是更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更趋向于探索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行模块化、“培训菜单”等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符合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的前提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便于实施的课程体系。
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中职数控专业课程大多秉承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论教学模式,不少职业学校仍沿用“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技能实训为辅”的传统教育方式。此种教学体系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不适应生产实际的要求,理论性内容偏难、偏多,与实践脱节,实用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改变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是目前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正逐渐淡化学科课程的界限,普遍采用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此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实际,缩短了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距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成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接轨,培养出了大量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数控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与人合作的良好品德,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高级人才。毕业生须具有数控机床加工的工艺工装设计和编程能力,能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进行产品加工,能够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也可以从事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
(二)职业能力要求
基本素质与能力了解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和与人合作的良好的品德,身体素质好,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工程计算问题,能阅读专业英文文献。
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能够阅读和绘制零件图、产品装配图;掌握常用机械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能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能力;能根据零件图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掌握金属切削原理与数控机床常用刀具的相关知识。
工艺工装的设计能力能编制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能设计常用的夹具。
数控加工与编程能力掌握数控编程指令并能手工或用计算机熟练地编制加工程序,掌握数控车、铣床的操作,能熟练地加工产品。
数控机床的调试、维修的能力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数控系统的构成;掌握数控机床维修常用的方法、工具;会排除常见的故障。
数控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旨在构建一套区别于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具有先进职教理念与思想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综合职业能力包涵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经营管理、社会交往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具体而言,一体化课程开发步骤有:(1)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明确一般专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2)整个课程设置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突出实用性、应用性,按照“实用、适度、够用”的原则来进行。(3)在课程内容上,采取“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必要的内容,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程。(4)在教学方法上,以项目教学为主,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将理论和实践加以整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获得综合职业能力。
(二)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应以项目实践为主线,贯穿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任务引领为主要方式,落实相关的技能要点;以完成产品、工件为载体,培养现代工人所应具备的良好素质。通过完成一个个产品,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劳动的成就感,同时掌握各种生产加工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把专项操作技能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课程内容方面,以数控编程及数控原理为核心,以CAD/CAM为主线,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为基本出发点,建立相应的核心能力模块、理论教学体系模块、技能教学体系模块,并使三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成为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的全过程。 转贴于
核心能力模块核心能力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服务,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核心能力模块涉及的课程包括政治、语文、实用数学、专业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德育等。有关调研发现,企业更看中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严谨有耐心等素养,所以核心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为终身教育服务。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突出“实用,够用”的原则。数学、英语课程要更贴近数控专业内容需求,相应教材内容要简化、专业化,进行必要的整合。语文、体育课程应增加通用职业素质训练内容,重点增强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能力的拓展训练等。德育课程方面要注重学校德育,包括纪律、行为习惯、爱国、爱校、爱家的思想品德的养成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设计工作任务,从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增强身体素质方面来定位。可设计体验义工、观察工作现场、分析成功者工作投入、探讨工作的价值、反思工作价值观、专业工作模拟实践等学习任务,让学生感知工作,通过体验、观察、分析,感悟到做好工作需要奉献、严谨、耐心、吃苦等精神。
理论教学体系模块在一体化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目前推行的多是通过工作任务把专业基础课融入教学体系,不再单独开设专业基础课。这种教学体系在职业院校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设备、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阻碍,而且目前没有出台相应的考核标准,这种模式与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的考核方式有一定差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推广。一体化教学体系在原有学科制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把数控专业课程项目中涉及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经过选择、提炼,有机地整合为综合基础课程。它以任务的形式设计课程内容,分析任务的图样表达、技术要求、相关工艺等,从而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绘图等融入到理论教学基础模块中,既体现了任务引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特点,又保留了专业基础课程的系统性,易于实施和推广。
技能教学体系模块建立以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要求主要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重点强调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的能力,所以技能教学体系模块应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首先要确定人才的培养方案及课程方案,即确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确定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应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等渠道获得,再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有若干学习任务。对低年级设计数量较多的引导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对高年级设计数量较少但综合性和开放性较强的学习任务。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后,要确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及教学设计与考核评价方式。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要能体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隐性能力)的培养一般须通过专业能力(显性学习任务)的培养过程来实现。
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为使新开发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体现职业能力导向的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技能教学体系模块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实行基于生产过程的项目教学法,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项目,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会其中,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掌握理论知识。要把传统的“教书”转变为“教学”,从讲授书本知识转变为教学生学习,使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学生的学习伙伴,加强如何组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判断、分析、解决和创新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学科知识分析范文5
一、问题提出
2006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中指出“要大胆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实行的完全学分制,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的一大亮点,是由原来的封闭和半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迈进的一大步。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显著特点,受到国内外各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实施学分制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材多样化需求的有效办法。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但学分制这一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教学管理制度真能很好地实现本土化吗?笔者带着这一问题调查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学分制的认识情况,并找出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最后提出改进学分制的对策与建议。
二、问卷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设计了2种调查问卷,对高职大一、大二、大三的200名学生和50名专职教师进行了调查。2种问卷共发放250份,回收问卷24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9%。为避免问题过于分散,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但为了防止问卷设计有偏颇,限制了调查者的思维,遗漏重要问题,每份问卷备有相应的开放式问题,相关内容见下表:
三、学分制对高职课程教学的积极影响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学分制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1.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统计中发现,自调查学校实施学分制以来,学生对教师满意率以4%增长。学分制改革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压力。86%的教师认为学生选择教师会对任课教师产生压力,其中19%的教师认为会有很大压力;同时,有84%的教师认为实行学分制后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感到很紧迫。学分制下的选课制,可以增加教师的竞争意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选课制要求开设大量的选修课,同一门课程有不同的教师讲授,同一教师也可以开设不同的课程,学生不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如果选课的学生达不到一定的数量,那么该门课程就会取消。选修课程既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要求一定的趣味性,还要面对不同专业、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生喜欢内容新颖,风趣幽默的课程,就会淘汰那些内容陈旧乏味的课程。这就会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这对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学生的学习兴趣、素质和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认为自己选择课程学习对提高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仅有13%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有75%的教师认为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25%的教师认为学分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帮助。学分制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各类学生的学习得到了保障,满足不同类型同学的多层次需求。
3.学生通过选课,自我设计能力、选择能力得到提高
有92%的学生认为通过选课,自我设计能力得到提高;8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选课能力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长。
四、学分制对高职课程教学的消极影响
然而学分制又像一把“双刃剑”,它给学生、教师、校园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不容忽视。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学分制给教师的教、学生的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1.学生选课缺乏科学的指导,存在盲目性。
学生选课时,大多只凭个人兴趣去选课,这就有可能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有些学生则把精力放在感兴趣的选修课上而忽视了专业课、基础课的学习。由于学分制允许学生自主选课,学生会避难选易,专门选择较容易得分的课程来“凑学分”;还有的为了赶时髦,一味追求适用于当前市场的课程,不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甚至还有学生以老师是否宽松,考核是否容易过关为标准去选课。
调查显示:对于选课依据,50%的学生选择依据兴趣或避难选易;18.3%的学生依据知识结构选课;15.7%的学生根据将来的职业需要选课;还有7%的学生以其他东西作为选课依据。只有10%的同学能综合考虑兴趣、知识结构、以及将来的职业需要。从对任课教师的调查中发现,41.9%的教师认为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不合理,需要指导。59.1%的教师认为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非常不合理,需要加强指导。学生在选课前对课程的了解往往不够。
2.备选科目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
通过调查发现,在封闭式问题“你认为学校推荐的教学计划学分分配是否合理”中,有62.4%的同学认为在学校推荐的教学计划中必修课所占学分太多,这样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之后,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选修其他课程,使自主选课无法落到实处。许多学生为了完成学分,不得不选自己不喜欢的课程。
56.3%的教师觉得“目前教学管理中最大的问题”是课程设置、课程安排方面的问题。这其中涉及排课时间不合理,必修课、选修课时间冲突,一周中忙闲不均,中午休息时间过短,实践类课程设置太少,通识性培养平台课太少,专业课太多等等。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专业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较少,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较小。
3.课堂教学管理难度增加
学分制的实施使不同专业的或不同行政班级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教学班上课,且人数一般有较多,这就加大了教师的课堂管理难度。由于学生的专业差距,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难度。从行政班到教学班,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教学班的授课教师很难掌握学生出勤情况,尤其是任意选修课,很难认全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平时课的成绩难以打分,加上学生易集堆,难管理。
4.学校提供的选课信息不详细
学校提供的课程信息和任课教师的信息对于学生选课来说就尤为重要。但多数时候,只提供了简单的信息介绍,没有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学习该课程应具有哪些知识准备等比较详细的解释,学校也没有专门要求导师在选课前去组织学生就这方面进行学习。
五、对策与建议
1.转变观念、重塑教师角色
观念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顺利实施学分制的前提条件。从根本上讲,学分制改革力图打破传统的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人才培养规格为基本特征的学年制,转向实行以选课制和弹性学制为核心的学分制,这不仅仅是一次教学组织与管理制度的变革,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学分制的实行需要一个开放的教育理念,需要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总之,推行学分制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选择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的自主,这是把学术自主的原则贯彻到大学的学术群体最基层的表现,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自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师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平等交流与沟通[1]。在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应该只是学分制改革的参与者,而更应该成为推动者。既然如此,那么,迅速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教师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教改中真正获得能力的提高,应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当务之急[2]。
2.构建灵活柔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培养目标的调整、教育内容的更新以及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归根结底都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学分制能否顺利实行,至关重要的是能否制订出符合学分制要求的课程体系。我们要突破以往统一的培养计划、教学要求、教学进度的固定模式。“把过去按专业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改为按学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新思想,增强培养计划的弹性。学分制下高职课程体系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递进性和选择性相结合。(2)刚性和柔性相结合。(3)综合化和专业化相结合。
3.提高选修课程比重
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扩大学生选择的自由,也是目前世界教育的一个趋势。
学生在大量必修课的压力下,也缺少时间和精力去选学,影响到学生对选修课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选修课的设置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科知识分析范文6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新课程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进行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特有的规范性使教学有法,可操作性使教学直观、容易操作,变量性使教学丰富多样,中介性使之成为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
高中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但是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课题教学枯燥晦涩,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
案例分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而以典型事例说明,解释教材内容,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的政治课教学应适应新教材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达到帮助教师教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而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2]。
一、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提供掌握间接经验,尤其是抽象、概括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学生总是基于直接经验、感性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认识和掌握不能直接感知的抽象、概括的知识。案例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效果,使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建立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起着化难为易的作用。
(二)深化认识,促进学生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是通过思维而实现的,但只有在丰富、典型、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领会事情的本质规律,当感性材料不足或不够典型时,学生通过思维也会理解不能直接感知事物的若干共同特点,但无法分清哪些是事物的本质特点,哪些只是事物的外在特点。教学经验证明,列举具有典型性的实例是促进学生理解事物本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举例或是以古喻今,或是借物言志,或是以小比大,或是以影附形,具有比附性和生动形象性,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课堂的气氛。
(四)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比较强调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体现边教边学,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教育学认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仅接受教育,同时还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政治课教学应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案例分析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人,能让学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去体验,去感知与发现,从而形成自己新颖独创的见解,从而使其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教学模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如:探求模式、导读模式、讨论模式等,使学习生动活泼,在高中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的同时,进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3]。
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既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烨雄探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 现代阅读2012(2),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