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及管理就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术经济及管理就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术经济及管理就业前景

技术经济及管理就业前景范文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2、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哲学原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学、金属工艺学、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及方法、材料成型微机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技术经济、CAD/CAM基础、表面工程学等。

3、实践教学: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既不完全是按照行业特点设立的专业,也不是按照学科特征设立的专业,因此其发展具有其特殊性。

按照本专业的情况及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估计本专业今后的发展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制造技术将成为本专业今后的主导技术发展方向。

2.厚基础、宽专业将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3.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分类培养仍将占据主要的地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技术经济及管理就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加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规模及招生数量的扩大,具有市场化、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从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及目前毕业生就业情况双向来分析,发现人才数量及知识与能力匹配适应经济结发展要求成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而现阶段存在的社会需要和课程设置矛盾突出、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涉及知识面狭窄、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人才的培养。同时,研究型高校没有将创业教育、商业伦理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导致学生缺乏创业热情、缺乏作为企业管理者必备的社会责任感为主的道德教育。这些问题成为各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研究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为真实掌握人才培养现状,调研组从专业熟知程度、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专业课程应用情况、专业书籍阅读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大致了解了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一)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熟知程度低。从问卷结果分析得出,仅有37.56%的学生将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专业报考;仅有16.89%的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在调研“为什么报考工商管理专业”时,“老师或家长推荐”占到了多数,占38.68%,“真正感兴趣”的仅占15.4%。可见,大多数的学生选择该专业时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二)课程设置单一实用性不高。调研发现,仅有31.55%的学生对其课程设置认为“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仅有35.86%的学生课程知识实用性上认为“实用性较高”。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理论课程较多,相关可以进行社会经验积累的实践课程设置较少;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创新,过多的依赖教材PPT,没有相关的社会案例分析,造成学习学习热情下降,导致一些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与实践相融合。这就表明了学校提供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达不到社会上所要求的水平。

三、研究型大学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一)提高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多方面是由于缺乏对工商管理专业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建议不论在高中时期还是大学阶段都应当承担起对学生专业选择的指导任务。在高考成绩出来后到开始填报志愿前,招生院校应当在考生报考志愿前开办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座,不仅要包括大学的招生政策,更要包括对专业发展方向、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介绍,以此来解决考生的疑问。进入大学后,为了能够尽快让考生更加清晰地找准自己的兴趣方向,大一期间可以采用学科大类教学,不要细分专业,在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后,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意向让学生选择自身专业。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提前谋划,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二)学校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锻炼同等对待。一是强化交叉学科之间的融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专业类的教学资源优势,在专业涉及的更宽的领域上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二是用好教育实践基地。由于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今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参与管理,因此实践环节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教课方式上,不仅要由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应用知识,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实践教学上,要发挥好基地的作用,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实践,并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和剖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研究成果转换。在国家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对接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操作环境,拓展学生知识的宽度、广度。(三)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在国家鼓励“双创”的大背景下,学校要积极作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将必要的研发管理、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相关的课程纳入学科课程。一要增强创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招聘单位对毕业生最看中的能力,也是学生未来在职场发展所需的必要核心竞争力。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业热情,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创业创新素质与能力,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毕业后步入创业的行列提供资金、场地等相关的帮助。二是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不要一味的追求传统的闭卷考试,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对实践能力较强的学习可以采用“实践成绩+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一步解放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业项目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分析,听取不同的意见建议。三是聘请相关企业的管理者作为创业导师。学校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的资源优势,聘请就有代表性的企业管理者创业者到学校参与学生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的真实创业与成长历程,了解企业的成长模式,掌握必要的企业生存技能,让知识真正用到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宗蕴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6(8:)24-25

[2]杨阳.管理者社会责任观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22-223

[3]李玉新.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08(1)

[4]孙锐,万文海.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9,(12)

技术经济及管理就业前景范文3

经济管理学科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一个适应社会经济对专业、职业需求的规模扩大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适应高等教育环境变化、面向全球化、信息化和学习型社会的转变过程。

首先,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发生了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经济步入了一个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经济管理类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高等院校不仅要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数量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即数量均衡),而且要使人才的规格、能力与不断深化的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需要相一致(即规格和能力均衡)。为了培养知识、素质、能力更适应于产业升级和国际经济竞争的专门人才,高等院校适时地进行了培养目标调整和人才规格定位。比如,适应产业升级和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投资、咨询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各高等院校正在调整专业方向,加大适用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适应在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集团涉外机构的发展需要,加强了有国际交往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适应于加入WTO的需要,启动了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复合型人才的设计和培养(一些重点大学已经开办了“WTO经济双学位班”、“经管法复合型人才试点班”等)。

其次,适应信息化的发展,经济管理类学科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技术基础。我国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大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得益于教育网络、网上课程、教学课件、计算机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类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改善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正在引发一场教学内容的革命和教育资源的再配置。信息网络放大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我们可以借助于网络来吸收一些优秀的、适用的课程,学生也提高了自己搜集、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经济管理类教育的远程教学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很快。

再次,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在能力、素质、知识诸方面有了新的提升。由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使知识的半衰期缩短,不断更新知识和获取新知识要求我们重视独立获取知识和破译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对应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工作环境,要求经济管理类教育注重强化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承担起民族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使命,塑造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阔的眼界、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在这一方面,经济管理类教育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面向全球化、信息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出现,对经济管理类教育需要在发展战略、布局结构、培养目标等方面作出新的思考和探索。

第一,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国际化问题。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加入WTO并“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步伐的加快,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国际化问题也日益凸现。现阶段,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国际化包括:(1)人才培养国际化,即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经济人才;加紧培养学生对“入世”后的适应性,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对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及技能标准作出新的调整;(2)教材和课程国际化,即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增加适应于全球化的课程内容,注重国际经济问题的研究,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包括直接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或英语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直接进行国际课程的学习,缩小某些应用类教材和课程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3)评价、认证及机构的国际化,为适应跨国办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在金融、保险、精算、会计、审计、咨询等方面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资格和质量认证标准及制度(如目前高校中的精算师、金融分析师等),同时,也要逐步建立和规范国际化的教育资格认证评价机构;(4)教育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要抓住全球化条件下物质、资金、人力、信息等要素跨越国界流动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办好中国的教育,包括吸引优秀留学人才,也包括充分利用可流动、可交易的网络资源。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国际化对人才的索质教育也赋予了新的内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完善的人格、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应是国际化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二,放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中,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的互动。

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全面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战略性的、全方位的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经济管理类教育为其提供人才支撑和储备。根据我国“十五”计划,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均7%左右和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同时考虑到今后十年城乡巨大的就业压力,经管学科教育的各类招生还应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这包括为更多谋求职业的年轻人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链、向在职人员提供更多更新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为失去求学机会的人提供再学习的机会。

在结构和规格上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内在地结合起来,不仅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总量和总体能力要适应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要适应于经济结构变化和升级。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技能训练等不能再维持在原有的框架内,需要重新审视并作超前的调整,以为新历史阶段的发展提供适时对应的人才储备。又如,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大大改变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要,职业岗位也将会大大改变,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各类科技企业、不同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跨国组织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和吸纳会大大增加,相当多的经济管理类学生还会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因此,更注重个性化和能力培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经济管理类教育体系显得更为必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比以往具有更大的不定性,职业转换也比以往更为普遍和频繁,为了帮助学生应对如此多变的职业前景,经济管理类教育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更要注重改革教学方法,更多地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使之步入社会有更强的应变性和灵活性。

第三,在战略布局和结构上应有分工,注意差异化和层次化。

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比较落后,但我国毕竟是一个教育大国,经济管理类在校学生已经达到180多万人(2000年统计)。鉴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类教育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经济管理类教育在战略布局和结构上不应搞单一化,应有分工,注意差异化和层次化。

首先,学科和师资力量强的重点院校在人才规格、层次结构方面应考虑适当“上移”和“外移”。所谓“上移”即在这些院校建立经济学英才培养基地,造就一批理论扎实、理论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型人才。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十几所重点院校启动了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其宗旨即是为了培养出一批能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优秀人才,并以此来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所谓“外移”,即发挥重点院校的资源和学科优势,有目的的培养一批外向型人才,如能够进入重要涉外经济部门、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驻外机构等领域所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当前尤为突出的是挑战WTO的既谙熟经济又懂国际法规的优秀专业人才。从目前的人才需求看,这类专业人才的短缺是相当突出的。

技术经济及管理就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体系

一、历史概况

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开启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纪元。该类型研究生以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将传统、半脱产的专业学位全日制,颁发双证(学历证、学位证),并确定逐年增加招生计划,同时减少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争取到2015年,使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在校生比例达到1:1,与学术型硕士招生并驾齐驱。201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下达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学位〔2010〕32号)中公布了新增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1431个(新增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按照工程领域统计),分布在全国350所学位授予单位。从2011年开始,专业学位的招生类别由过去的19个扩大到39个。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招生存在的问题

国家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的是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①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正快速发展,但专业学位硕士相对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考生对其的认识不足,导致目前一志愿报考人数偏少,优秀生源缺乏。2010年以前,我国已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19种学位类别。②但招生人群多以在职人员为主,实行半脱产学习,毕业只颁发学位证而不颁发学历证,致使这种半脱产的专业学位教育长期游离于主流的研究生教育之外。加之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往往更加注重学历,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入口宽松、培养流程不严谨、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学位证书含金量不高,就连很多考生自己都认为专业型肯定不如学术型。因此,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和传统意义上的半脱产的专业学位混为一谈。另外,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不如“985”、“211”等重点院校,因此应届本科生在报考研究生时,绝大多数考生都会优先报考重点院校,选择学术型研究生,而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很少。2009年全国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招生任务就全部通过调剂工作来完成。③

第一志愿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少,调剂就成了地方高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方式。目前调剂主要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该网作为全国性的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在网上填报调剂志愿环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同时申请2个招生单位,48小时后还可以更换,最终考生最多能接收2个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部分一志愿上线考生因为担心复试被淘汰,在没有参加一志愿单位复试前就选择调剂。这些情况都带给调剂单位一些虚假信息,认为生源充足,但真正来参加复试的考生却不多。调剂中的“一女二嫁”甚至“多嫁”现象时有发生。

(二)培养环节出现的问题

1、对实践的要求落不到实处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考生多为全日制应届本科生,许多院校在本科阶段多倾向学术授课,对实践训练重视不够。而当前而真正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相对丰富实践经验的高职、高专学生,则必须毕业满一年后,才能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研究生。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经济产业过渡,很多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十分抢手,有的已成为高级技工,他们工作繁忙,往往缺乏读研深造的动力和精力。

2、缺乏规范的专业学位学科目录指导④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和发展迟缓。从2010年新设置的19种研究生专业学位可以看出,我国的专业学位学科开始关注人才需求结构,以市场需求、人才供应、企业发展为导向。后来又扩展到39个领域,但专业学位并没有按照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划分,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规范,无法有效地进行评价和参考。

3、课程体系设置和授予学位条件不协调,就业前景不乐观

目前,招生院校多是参考原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较为急促地制定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还未有成熟的培养模式可参考。其实,若按照现行的“学术化”培养模式,完全可以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但全日制专业学位又有对实践的要求,又区别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因此很多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学位管理规定时,形而上地缩小了学术知识学习范围,却未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于变相地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此循环,势必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实现规模扩大的目标。

三、构建开放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学科基础之上的,攻读两类学位者都需要接受共同的学科基础教育,都需要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两类学位获得者进一步深造可以交叉发展,如图1。⑤

高等教育越成熟,两个体系的划分越明晰。学术学位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

(一)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出台有利的招生政策

国家应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这一招生类别的宣传力度,要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当前最主要的政策是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双证制度。证书含金量要体现在学籍注册系统中,社会用人单位要对专业学位的毕业证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福利待遇方面,视同学术学位证书。

1、完善网上录取调剂平台

根据目前招生中出现的问题,“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应改进一些功能。在填报调剂志愿环节,考生可以同时填写两所调剂单位,招生单位可查阅考生信息,并及时向合格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平台目前设置的回复有效期是48小时。考生在有效期内决定是否愿意参加复试,一旦确认,考生的信息将进入该调剂单位的复试备选库中,此后其他招生单位将无法看到该生的调剂信息。考生只有放弃复试邀请,才可以再次恢复到自由挑选调剂单位的状态。这样就避免了同时参加多个单位复试的可能。对于达到复试资格的考生,招生单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考生多于招生计划,可按大于计划的比例(如1.2:1)进行复试,淘汰多余考生;一种情况是计划多于上线考生,需要调剂。对于前者,要早对考生安排复试,以便让不能录取的考生早日进入系统,参加其他院校的调剂。对于第二种情况,只需对上线考生进行“是否淘汰”的复试,一般不淘汰的,就赶紧根据缺额对二志愿考生进行补充调剂,早发“拟录取确认”以稳定住上线考生,然后招生单位要上传一志愿录取信息锁定,这样就可减少“一女多嫁”的情况。考生一旦接受了“拟录取”通知,就可认为录取工作已初步完成,调剂单位也无需再调取考生的初试试卷,考生网上的确认结果就是考生最终的录取去向,这样就可避免考生的去向由初试试卷决定的情况。

2、贯通高等职业教育,吸引优秀生源⑥

在1996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也就是说,文件确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的属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探索高职高专起点4-6年制的招生项目。⑦高职高专学生因动手能力强、深受企业欢迎,考生录取后,先进行1-2年的理论学习,然后按照要求,进企业或单位实践1-2年,最后一年在校进行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常规为4年,最晚6年可毕业。这样一是有利于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二是学生经过企业实践,可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冲动,便于在实践中发现选题,三是有助于学生就业。

(二)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实用价值取向⑧

相对于学术型学位硕士培养偏重于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则更强调“实用、创新、复合”,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在具体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硕士主要通过理论研读、自主实践、专业参与等多种教育举措,努力使学生达到专业操守与专业素养的二维平衡。使学生不仅知道科研是咋回事,而且要掌握特定行业的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并能结合社会实践,具备独立解决某一领域的设计、实施、研发与管理的能力。

(三)突出培养特色,创新组织形式

学校在实施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应积极搭建产、学、研深度互动的平台,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组织优势,以特定的合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在完成学习成果社会化的转化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彰显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色。而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上,大力提倡“双师”培养,发挥行业工作人员作为辅助导师的作用,提升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完善培养载体,优化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量社会对于某领域人才的特殊需要,注重提升课程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引导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在对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之外,重点培养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专业类课程应满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是体现课程特色的部分。行业基础类课程,主要指学生在数学、物理等基础方面的课程支撑。人文社科类课程,主要满足学生在道德修养、法律素养乃至基本哲学观方面的要求。工具类课程是实用型的,重点满足学生在行业应用领域,掌握后能马上用到的技能课程,是专业课程的补充。以上四类课程,以工具类课程为主,学以致用。

(五)创新实践性环节设计,提升综合水平

实践性环节设计应遵循社会、地区发展的现状,遵循高校的基本校情,遵循学生的生情,遵循实践教学规律。构建起教育成本最低、教学效果最好的比例结构。实践环节有两点,一是一般课程的课程设计与实践,要求教师把课程结合实际来上好;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必须的、充分的实践时间来保证,要设定独立的实践性环节。鼓励师生在实践中拟定某项开放性、发散性、多维性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调研的方式,积累素材、收集数据、形成感受,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将实践的组织权、参与权、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应注重发挥对实践环节的反思。学生要根据学校、导师的要求,提交实践报告。高校应十分注重实践基地建设,基地不仅要挂牌,而且对来自企业的导师要发证,要真正派学生到基地呆住,要基地的导师长时间指导学生。

(六)加强学位论文管理,提升总体质量

论文创作应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避免选那些只阐述理论的题目,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中选题,使课题具有明确的行业背景、职业背景和使用价值。学校在学位论文的管理与考核上,也须遵循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和评审环节的要求。但对论文的要求,要指定包容的标准。对于那些解决了实际问题的论文,就不要太侧重理论的创新程度,而是着眼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进行综合评判。

(七)建立、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下转第14页)(上接第11页)研究生资助办法⑨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从非全日制发展为全日制,从只发学位证的单证教育到发双证。2010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教财厅[2010]2号),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资助纳入全校资助工作范围。另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等资助政策,在各部门的共同推进下,也都陆续普及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保证了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条件保障等方面与普通研究生一视同仁。

(八)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

2010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0]3号),要求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各培养单位要努力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为他们办理派遣、报到等相关就业手续。要求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另外改变社会单位用人上的偏见,在就业待遇上,要真正做到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视同仁。

四、结语

国家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充分反映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决心,也充分体现了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度共识、重视和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必将极大地促进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注 释:

①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10期.

②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第2期.

③魏玮等 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现状及对策.《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④张振刚 许颖: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问题.《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6期.

⑤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关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0-10-13,http:///xwyyjsjyxx/gjjl/szfa/267336.shtml.

⑥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第1期.

⑦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