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素养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素养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61

小学作为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知识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课程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实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和影响之下,对自身的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之下,小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一方面要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语文学科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扩充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不断转变自身的语文课程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参与水平,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之下,小学语文课程虽然在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教学问题,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本文旨在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以及相关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课程提供新的前进方向,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理念,以及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约束,在向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往往将教学的重点和注意力,集中在对于语文教材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上,导致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设定,过于单一和陈旧,从而出现“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问题和教学缺陷,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不仅无法以一种全面、深入的姿态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产生狭隘的认知,使学生认为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对教材中的语文知识,进行机械式的学习和记忆,而不用对语文知识的精神和内涵,进行分析和理解,使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停留在十分浅显的层面上。

2.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师为了更好的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习惯于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从而割裂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天然联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树立起一道难易逾越的教学屏障。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语文课程教学成为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学氛围也随之变得压抑而枯燥,根本无法真正的激发起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影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语文课程学习水平的提升。

3.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下时间,进一步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语文学科知识,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课程作业设计时,习惯于采取“题海”战术,向学生布置大量的语文作业。这种“题海”战术,一方面使学生背负着巨大的语文课程学习压力,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很难集中精力,对作业中包含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影响语文作业教学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则会使学生在作业压力之下,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所不布置的语文作业,并且将这种学习态度延伸到语文课程学习中去,使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产生一种厌倦,甚至是排斥的学习情绪,对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相关解决策略

1.在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设置方面,教师应该从小学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学科属性出发,科学、合理、全面的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界定和设计,为教师的语文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提供一个明确而正确的努力方向,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水平。小学语文在学科属性上虽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但同时也具有极强的人文性、文学性和实用性,它既存在于语文教材之中,又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发散性,存在于学生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应该将语文课程的知识性教学和文学性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扩展学生的语文储备,开阔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视野的同时,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纳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范畴之中,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从而改变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2.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所树立的教学屏障和沟通障碍,转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课程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地位,才能真正的拉近学生和语文课程教学之间的距离,激发起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氛围之中,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挖掘和探究。因此教师应该主动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学生能够消除和教师以及语文课程学习之间的陌生感和隔膜感,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转变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种沟通互动的过程,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素养范文2

【关键词】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96-01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最终教学效果的优劣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如今知识爆炸、网络化的自媒体时代,即使是小学生也同样具有获取海量信息的不同渠道。作为教师,如果仍然抱残守缺,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在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也深刻感受到了这种持续素质提升所带来的压力和动力,并形成了一些浅薄的思考和看法,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教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即使是在笔者所在的东部地区也同样存在教学思路程式化、教学方法单一化,以及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很多年,但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仍然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大量重复、无用的知识点,却不分区别地强迫所有学生进行背诵、抄写,为的仅仅是所谓的尽快出成绩。教师喊累、学生叫苦、家长焦心、学校无奈,看似短期有效果,实则在学生进入中学后其综合素质不足的软肋已暴露无遗,成绩迅速下滑。教师在这种教学思路的指引下,也会出现教学程式僵化、课外拓展不足、过分围绕教参等问题,长此以往出现储备弱化、知识老化等现象,影响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使教学形成恶性循环。

最近几年,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也已经认识到了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教师的教学方法总体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刻不容缓。

二 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教学探索的优势

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在如今的小学课堂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信息技术、体育、美术、音乐九门课程,而许多学科之间往往存在大量知识点的交叉,从而出现教师重复布置、学生重复完成,学生的大量时间被无效学习所占据,减负和素质教育都会成为一句空话。而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则可以将不同的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师生课内、课外的互动进行延伸,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了实现对大语文教学的探索,对部分关联学科进行了整合,笔者兼任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三门学科的教学,进而进行大语文教学的探索。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笔者对三门学科的异同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最终以一门大语文学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元化、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增,而在校学习的时间却并没有增加;而开放式自主学习模式的确立,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行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客观上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大语文教学的教师必须是一本真正的大百科全书。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是小学生,当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其获取的知识量也是惊人的,所以教师要有被学生问倒的思想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日常的知识储备以及课前的充分准备都将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立足现实,在目前的教改实践中,完全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在实现上还有许多需要逾越的高山,其教学成果也有待于更多的检验,但这不妨碍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借鉴这种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阅读的东西越多,他掌握课内的基础知识就越容易。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更多地将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向临近学科延伸,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健全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四 新的教学模式客观上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素质的提升,更谈不上学习、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在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实施了大语文的教学模式后,教师教给学生的已经远远超过了一碗水,这势必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否则将在教学中显得捉襟见肘。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运用者,而且也应当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者、传授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素养范文3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师 专业知识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为教师发展的国际趋势。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部分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目前,研究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的相关文献很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整体专业知识较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的概念、知识获取、知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对知识的发展趋势不够理解,不注意理论知识、语言知识的更新,课程知识不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等。[1]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提高

老师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者、实现者,直接决定改革的成功或失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转换角色,专业素养要继续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专门化”、“具体化”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成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具体要求,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实现。[2]

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提高

教师已经认识到专业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是教师不明白要教什么?如何教?教师从教学主体到教学主导的转变,是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他们开始发现自己的问题,试图找到解决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虽然成果并不显著,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自我发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的精神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也是我们教师专业知识的最强大的力量源泉。[3]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100万普通中小学教师,其中约82%的教师在农村任教,可见农村教师在我国教育事业上扮演着一个决定性的力量。农村教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决定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2003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农村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国家、地方、政府也在多方努力,积极寻求强化、提高农村教师质量的措施,但就目前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现状来看,效果一般。[4]

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知识是不断更新进步的,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方式是多样的,而且是向前的。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来看,教师应该进行从学生到教师、从新手到成熟的发展,缩小新老教师之间的差距。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可以从新老教师一对一的互帮互助、构建教师专业知识学习共同体、开展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等方面进行。目前,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知识储备的关键,是教师发展、成熟的关键。

5、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基本结构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属于我国本土化知识,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内,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属教师专业知识的范畴,根据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特殊需要,具体为: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取向。人们对“语文”一词的理解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认识存在不同的看法,导致了语文教师在知识的获得与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知识体系;

“教师”职业的素养。“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发展日益成熟。“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升华,也是职业专业化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教师专业发展不能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5]

学科知识素养。“语文”是中文学习的工具性科学,知识结构不同于其他学科,根据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它不仅有语文教学实践中感性和理性知识,也有思维的认知过程以及知识内部和外部的交流。语文知识是语言文化发展的基础、综合,还是语言学知识、语用学知识、艺术学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的合体。

教师素养。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能力的体现,语文教师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广泛的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文学素养。文学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充分挖掘材料的深层含义,理解不同类型的、不同特点的文章,为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6]

结语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教学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整体状况表现的不理想,从外部整体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观念、知识获取方式、知识的供需关系、知识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在专业知识内部,也存在着理论知识不重视、语文知识不扎实、课程知识不理解和教学实效不理想等具体问题。通过分析,希望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深入思考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3]李化春.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知识与能力素质培养研究[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7.

[4]周均平.论提高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意义和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素养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建设

德育教育历来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进行生动鲜明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建设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特征

(一)德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渗透作用。“渗透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基本属性,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及作业、考试之中。识字教学可以结合字的形、义及字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阅读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有意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作文教学可以从观察、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审美情感;作业中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的训练;考试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诚实、慎读等优良品质。

(二)德育使小学语文课本具有更强的审美性。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及其中所闪耀的思想之美的感知与欣赏过程。作文教学则是指导学生对审美意识的表达。这一特性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美感教育,使学生受到思想美的熏陶;另一方面,学生在感知美、欣赏美的过程中,自己辨别美丑的能力也将得到不断提高。

(三)德育使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充满互动。好的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教师教学时不但要吃透词理,也要深挖其“情”;只有使文章之“情”与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因此,“互动性”不失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四)德育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层次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随年级段的不同表现出层次性。就英雄人物题材的课文来说,大多表现英雄人物为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如低年级的《刘胡兰》、中年级的《》、高年级的《舍身炸碉堡》。讲授这些课文时,教育重点是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有所侧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只要教育他们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就行了;到了中年级,就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强调学习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这样,道德教育既易于接受,又能收到实效。

二、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制度建构,德育建设评价较为滞后。小学语文教师习惯于应用现有的评价方法测量和评价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科渗透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适用的评价方法,又缺乏这方面的观念。学校领导往往只关注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刚性管理。

(二)德育建设的方法简单生硬,流于形式。有些教师虽然把握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容,但是在德育渗透的方法上仍然主要是灌输、说教,形式呆板单调。这种生搬硬套、矫揉造作、苍白说教的德育方法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厌倦情绪。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知识传授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三)教学过程中德育建设重点把握不准。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文本和画面,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闪耀着沁人心脾的育人光芒。部分教师授课前虽然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但挖掘和把握课文的整体或局部所蕴含的德育内容、选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因文释道”、有机建设的能力有待提高,德育建设的重点把握不准。

(四)教学过程中建设德育的理念不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囿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知识范围,认为知识才能的培养是语文教师的唯一职责,对语文教学的任务认识不深,尤其是不清楚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是语文教学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理解德育、智育之间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设德育机制的主要途径

(一)从美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对美的认识和升华能够对学生的人格产生影响,通过对他们认识上的影响,改变对美的认识,从而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老师通过对课本文字的描述、对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不断地发现美,感受美,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从人物范例中启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小学生基本上能看懂、读懂,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一种不愿深究的心理,因此,很难挖掘文章蕴含的思想。对此,师生问答、讨论,弄清文章主旨。比如:通过课本中人物形象,学在人物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人物的深层次的人物形象和内涵,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作出深层次的思考。切入优秀的人物讲解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师生享受文章情感的抒发,接受健康主题的熏陶。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素养范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关系处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语文教学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面对这种要求,处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与综合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做了研究。对于这三个关系的处理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借口教学改革,只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借口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而不顾人文素养的教育。

中国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特点主要受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的影响。他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受此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把教学活动的性质限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框架之内,把教学目标集中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上,形成了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这种教育观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基本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只见文不见人、技术化的倾向。这容易使人们认为语文教学只重视人文性,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的错误认识,人为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

实际上,二者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就无法理解和领会语文教学材料中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无法发挥。

其次,人文性是工具性的提升和丰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语文所包含的丰富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是在具备一定语文基础知识后才能获得的,并且是基础知识的深化和提升。

最后,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和谐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语文实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在语文实践中获得并巩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语文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升华的。二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二、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新课标》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意义深远。“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植根于语文学科的、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性,而且要注重综合性,注重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既不能借口综合性否定学科性,又不能借口学科性忽视综合性,人为地制造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对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增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首先,“学科性”是综合性的基础。“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科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但是,只有具有一定的语文学科知识才能够发现、欣赏生活中的语文学科之美,达到有效综合。没有语文学科做基础,综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语文“综合性”是服务于语文“学科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综合学习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丰富语文学科学习,而不是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综合性”只是培养语文探究实践能力的外在手段,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综合性”,但归根结底要体现内在的“学科性”。

最后,综合性和学科性是统一的。不管老师采用的“综合性”有多么“综合”,它毕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离不开“学科性”的。不管“综合性”有多么华丽,它都是植根于“学科性”的。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同时不要忘了这是语文课,一切都应该建立在“语文学科性”的基础上,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只有“综合”而没有的“语文”的“杂课”。最近,北京多所小学在实施弹性课时中“开展主题课程,上课时间灵活化之后,教师们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课程观,进行跨学科教研,不拘泥于自己单门课的知识了” [1],实现了学科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新课标》的实施鼓励广大语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转变教学观念,这是不争的事实。有的教师认为在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崭新的,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根本区别。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新课标》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的扬弃与发展。教学改革要对传统语文教学批判地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继承性与创新性并不矛盾,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

首先,继承性是创新性的基础和前提。再好的教学改革也要有适合其存在和成长的土壤。我们要在对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继承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比如,熟读精思、质疑问难、整体阅读、整体感悟、诵读品味、以读代讲、背诵积累、边读边想等,这些经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或训练方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绝不能“像倒洗澡水一样把孩子也一起倒掉”。因此,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更不会有创新。

其次,创新是继承发展的必然。比如,在传统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对擅长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情有独钟。《新课标》并没有提到相应内容。因此,一些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不知道语文教学中是不是就不能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义,应该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阅读方法。既然有用就可以继承,但问题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把它作为唯一的方法教学,加上对这种方法的机械套用和不适宜的强化,使阅读教学成为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发展和创新都是在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在积极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要多一些辩证思考,准确地理解和诠释现代课程理念,使语文教学走进新的境界。

最后,继承性与创新性是统一的。任何改革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教学改革更是如此,这是由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决定的。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加以修订的,而修订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在前面实施的课程标准的修改基础上的修订,不是全盘否定。这种修订本身就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总之,在新形势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与综合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开拓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素养范文6

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新陈代谢旺盛的阶段,各项生理指标发展迅速,此时的思维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很强。把握这个关键时期,对小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正确看待世界有很大助益。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协调性,容易接受人文素养教育,此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指导,学生很快便能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伴随学生的一生。鉴于以上原因,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属于必要之举。人文素养崇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学生个体的人文素养是其自身健康成长的养料,是其家庭客观的反射,是推动和谐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应该从小开始,以人文情怀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积淀的人文素养转化为强大的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释放能量。

人文素养的培养,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其正能量无法完全言说。但是,如果个体或社会普遍缺乏人文素养,那么迅速发展的科技、高级的武器,将不再是和平的守护者,也不再是神坛上的圣物,反而会变成危害社会的力量。没有人文素养的团体或国家,与人文、与自然相背离,将是一片没有生机的黑暗地带。为此,国家自20世纪开始,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希望人人成为有高素质、高情操的公民,可见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和国家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的目标定位

人文素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人文知识贯串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学科知识,体会教材内容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感悟作者的人文情怀;通过与书本的对话,了解深厚的中华文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努力践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是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知识是客观的没有生命的,但人文精神修养却是学生的精气神,代表了学生独特的气质。人文精神修养需要学生不嗟匮习人文知识,强化人文行为,把人文精神真正融入自身的生命里,内化为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待人对事的态度。

例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白衣战士叶欣在非典来临时,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我们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增添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华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和多元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高尚的情操,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文素养的提升方法

我们已经明确,提升人文素养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应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对课文中人文知识的挖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内化这些精神特质。同时,教师需注意教学方法,采用寓教于情的方式,引导学生跟随教材内容的情感逐步深入,慢慢体会文中传递的人文情怀。

当然,教师也应该多组织一些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包括早晨或课间鼓励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定期组织学生举办朗读感悟交流会。这样,不仅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而且会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隐性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研究指出:环境对学生的思维、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教师便可以利用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比如,学校的走廊、教室的墙壁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地方,教师可以在上面挂上大家名画、历史文物、名言警句,或者学生自己摘抄的有意义的文字,都可以展示在公共区域供学生欣赏;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进行人文精神传播,包括诵读经典诗歌、讲述名人故事、解读时事新闻等,向学生展示多元文化,同时也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不断丰富自己,做一个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