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学科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学科知识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298-01
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好更全面的提升,我国试着加大课程改革的强度和力度,从而使课程教学适应多变的复杂的发展形势,因此,我们在改革课程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鼓励师生进行创新性的教与学,让新的课程可以得到组织实施的创新,进而进一步增强教学课改的适应性。同时,为了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潜能得到更好的激发,来提高他们的应用数学能力,这样的话,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方法正好可以满足这点。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较大程度的拓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这样将会更加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是探讨在数学教程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多元化教学,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1.分析开展多元化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如今新的课改规定要切实发挥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功能,要求数学老师调整以往那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数学教学的方法,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小学生多元化数学学习模式。因此,老师们要加大对小学生指导的力度,把引导小学生讨论、操作、探究和实验相关的数学问题,在无形中养成小学生的数学热情。同时,老师们也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教学教育经验,用自己丰富的数学教学经验来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达到提升教学的效果。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对实行多元化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做与教育教学规律相符合。具体来讲,小学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形成实施多元化教学的想法,并且在多元化手段中增强教学实效性,这需要老师们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世纪情况进行有针对的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使得老师的教学进度能够被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适应。
2.大胆尝试多元化的学科知识的运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多元化的数学教学理念已经广泛被人们接受,因此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多元化,必须要努力尝试运用多元化的学科知识,
2.1 必须要全面研究小学生的心里发展规律,并且根据这些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知道,小学的数学教程主要是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助达到共同发展,我们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学相长",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师生进行交流时,他们处于一样重要的地位,要是没有任何一方积极地配合,都不会取得良好效果。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只有更加全面的被老师认识了解,老师才能协调教授手段和学生心理状态,从而提升教学效益。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一定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为数学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2.2 通过采取"情景导入"的措施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情景导入"能让学生意识到所所学的课程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相应的课程学习目标中规定,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考虑到小学生生活的环境,根据学生学过的知识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锻炼。
2.3 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现在,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经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其中自然也包括小学数学教程。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来有力的促进数学课程教学。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今后社会的各种需求。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程中,会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兴旺
2.4 要大力重视创新。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国发达兴旺不竭的动力。"在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过程中,少不了创新。我们只有牢牢的树立创新的意思,教学活动才能在实践中得到优化,就是说在小学数学的多元化教学中我们不能光运用信息技术、语言、音乐等学科知识,还有注意不断改革创新,来纠正以前学科本位错误的思想,树立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这样就能使学生不仅能够关注到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还能认知到社会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在多元化的数学教学中,要试图创新,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相关知识想出问题,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所以,怎么样来使得学生有疑问才是老师们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总之,我们要大胆的进行总结来使学生产生恰当的疑问,让他们在寻求疑问的过程中求职。在新的趋势下我们要好好开展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老师们也要丢下落后的传统的思维模式来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从而更好的推进数学多元化的教学。要确定学生主体的地位不动摇,鼓励和肯定更多的学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信心。
2.5 学会进行多元化教学的学习评价。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教育是一部分的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面发展。同时学习评价也是小学数学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一个环节。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建立有效评价体系。本研究就是在提供帮助教辅的基础上来对小学生数学的学习过程把我的目的上完成的。当然,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到现在还存在以下不足;(1)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广泛在实践教学中使用。(2)还有进一步研究指挥体系,没有应用反馈在实际中。(3)还要进一步的探索理论研究深度。(4)系统只进行了小范围的反馈和使用,没有更加具体的在应用中反馈。
3.总结
本文通过调查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评价的现状,建立了数学多元化的学习评价的必要性,还构造除了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数学的学习平台和模式,其中,多元化的评价理念体现在平台设计上,还通过探讨研究小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来说明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小学生中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条件和时间有限,再加上笔者的实践和理论水平也是有限的,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继续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笔者将会继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小学数学的教学的实践中来实施数学学习的多元化评价。并且通过收集和处理有关的数据,来进一步的完善改进平台建设和评价体系,从而在实际中开拓平台功能,更加来完善评价系统。最终达到实现小学数学的多元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学科知识范文2
关键词:学校科学;职前教学;培养模式;过程评价
1.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意义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就整体情况而言,目前公众的科学素养普遍偏低,需要继续加大培养和开发的力度。同时,自然资源的缺乏和过重的人口负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显得格格不入。一些人长期受到封建迷信活动的影响,个别组织对民众产生一定的误导,危害社会的因素层出不穷。因此,需要继续加大科学教育的力度,尤其是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1]。由于我国的科学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人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小学科学教育的意义尚未充分体现。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往往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安排过少等情况,学生对于科学课难以产生积极兴趣,导致小学科学的教育水平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小学科学课程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初的学科名称为自然课。到了2001年的新课改中,才正式更名为科学课,之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的内容结构到教学的目标和理念,都发生了较大更新与进步。同时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不仅需要具备综合的科学知识体系,而且应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科学课的精华在于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且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借助于自身的感官和认知,探索周围的物质世界,通过积极的分析与思考,从而寻求答案和提升感悟。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是基于小学科学教育自身特性的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科学研究条件,采用合理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增加实习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体验,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自然规律的本质。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教学能力及相应的专业技能,合理选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与指导,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模式
2.1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小学科学教育产生于20世纪初期,以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师范学堂章程》为正式标志。随着西方文化和教育思想的传入,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受到较大影响和变化,并逐步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初等师范教育时期和中等师范教育时期,无论是所用教材和教学的方法,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师范生在校期间得到较为完整的科学教育,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模式已初见雏形。建国后,党和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小学教师的培养关注,依托于中等师范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设置进行过数次调整。随着科学水平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小学教师的学历得到了较大提升。大专学历的培养模式逐渐成为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主流,以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本科教学比重正在逐步增大,更高层面的培养模式已经开始出现。
2.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取得了较大发展和提高,以本科、专科为主的师范类院校遍地开花,逐步成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全国有五百余所中等师范学校,仍在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小学教师人才。绝大多数的专科类师范院校,其前身都是原来的中等师范学校,虽然经过了独立升格,但其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没有本质的提升[2]。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规格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培养体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混乱,本科、师专、中师三者并存的局面还将持续。就课程设置而言,其结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理论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学科知识的学术性不强,培养方案的目标性不明确,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一些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了中文类和数学类课程的比重,科学类课程反而受到忽视。同时,专业类课程与科学类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缺少综合性的科学课程体系。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仅以实习和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指标,对于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教育实习安排的时间较短,且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实习实践基地条件有待完善,情境实习场所相对缺乏。
3.提高职前科学探究能力的建议措施
3.1树立正确培养目标,转变职前教学培养方式。小学科学教师是一种专业性的人才,应当转变思想,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在加强文化理论等普通教育的同时,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大与校外教育结构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掘师范类院校的教学潜力。通过系统的科学教育和培养,努力塑造一专多能的通用型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创建专门的科学实验室,提供更多实践活动平台。结合专业的具体特点,积极探索辅修专业的办学模式,有效解决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
3.2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习实践。从课程结构说,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内容,通常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方面,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教学技能的培养是课程设置中的特点和亮点,不仅包括对于科技活动的指导和技能训练,而且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基础年级阶段,学习重点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则转向数理化、生物地理科学等基础课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师范生参与实习与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更好地找到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3.3注重实施过程,完善评价体系。探究式的教学源自探究式教育,在师范类院校的培养中,应当积极采取探究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师范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条件和环境。探究活动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体验与感受,而且可以为其将来从事小学科学教学活动、更好地指导小学生的探究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以提高师范生对教学岗位的适应能力。加强对教学实施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从宏观上予以准确把握,从细节上予以细化完善,注重学科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确保探究教学的目的和效果。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体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考试成绩占据了评价体系的主体地位。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对综合能力训练的忽视,影响到小学科学教师的整体水平。因此,采用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标准,有助于体现量与质评价的充分结合,有益于对探究教学能力的整体把握。考核评价的指标应当涵盖整个学习过程,从日常的学习积累到思维动手能力的评价,再到综合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注重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3.4注重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受历史条件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民族之间有不同的文化理念和习俗信仰,使得民族地区的教育呈现出极大的特殊性。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教师的整体水平与内地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民族地区的办学规模普遍较小,教师往往需要承担两门以上的教学任务,因此双语教学成为民族地区教育的一大特色。必须牢牢把握民族学生的特点,掌握带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技能,加大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力度[4]。
4.结语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灵魂所在,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方法。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持续实施,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之路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意义非凡,任重而道远。师范类院校应当努力提升教学培养的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建设和办学能力。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充分优化学校之间的资源配置,为小学科学教师队伍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邦平.我国小学科学教师教育:现状、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1(06).
[2]戴丽敏.小学科学教师的工作现状与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
[3]秦丽滢,龚大洁.职前探究教学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建议———以小学科学教师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1).
小学学科知识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
一、问题的由来与本课题的前期研究
课程改革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尽管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方方面面众多因素,但教师是其中的关键。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的知识状况是否适应新的要求?如有不适,怎样应对?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并做出回答的问题。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现状展开。研究者认为,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言传数学知识,也包括隐性的默会知识即数学能力、素养,是两者的统一体。
(一)国外关于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结论
国外有关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影响较大的当数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于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全国数学能力纵向研究”所得出的相关结论。这里,引用美国学者芬内玛(Elizabeth Fennema)和弗伦克(Megan Loef Franke)《教师的知识及其影响》一文中的综述:“尽管相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尽管有迹象表明一些教师不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但研究工作对教师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学习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的看法并不给以很大支持。”“NLSMA调查者仔细地核实了教师所学过的数学课程的数量,然后测算这些数量和学生学习之间的相关系数,他们没有发现重要的关系。5年后,艾森伯格(Eisenbeng)重复这一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1](222)
这类研究的明显不足是对教师所掌握知识的测度不够合理。显然,用教师先前学过的数学课程数目作量化指标,难以反映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水平。正如芬内玛和弗伦克针对这类研究中关于知识测试与相关系数计算方面的问题分析后所指出的:“可能是不适当的知识测量与相对有限的研究方法隐蔽了原本存在着的教师知识与学生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1](223)再者,将教师数学知识的一个自变量对应于学生成绩的因变量,使得这类研究“对教师的知识是如何综合起来的,或在所学大学课程与课堂教学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关系,没有提出多少依据”。[2]因此,“人们的普遍反应是,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去否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而应对这一问题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3](28)
(二)国内关于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结论
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学科知识,才能应付自如地教学。“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便是这一观念的真实反映。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也有研究得出与上述NLSMA调查者相类似的结论。如林崇德等人的研究(1996)称:“我们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需要知道一部分学科知识,以达到某种水平,但并非本体性知识越多越好。”[4]由于没有报告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因此无从对“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作出评估。就结论而言,可以认为只是陈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判断:教师拥有一定的知识,对于搞好教学是必要的,但不具充分性。由此得出的推论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的解释,并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接受与理解。
进一步的研究,有一项是以北京97名小学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知识进行的调查分析。该调查“根据教师的三种知识类型,结合对9名有经验的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访谈”分别编制问卷。对于学科知识,主要从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方面予以考查。“从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以及应用题等方面的答对率(题目得分/总分)都在85%以上,说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比较好的”,但“对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都不能令人满意”。[5]
这里,透视“观念—结论”的变迁,不难发现,它实际上反映了对教学的关注,从学科知识向学科知识与学生认知整合的转移,同时也折射出教学的价值取向,从追求知识传授向追求学生更广泛发展的倾斜。这无疑是一种发展、进步,应当加以肯定。
问题在于,首先,为了实现新的追求,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应达到何种水平,才能保证在对学科知识作教育学的解释和心理学的加工时不至于出现知识性、科学性的偏差。可以说,这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诚然,要对本体性知识的“某种水平”作出泛学科的、较为一般的具体刻画是困难的,特别是中小学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进一步加大了从理论上作出这一刻画的难度。但是,对现阶段任教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的教师,如小学数学教师,他们所拥有的本体性知识水平,是否适应目前正在推行的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调研作出具体判断,却应该是可行的,也是课改推进的实践所十分需要的。
其次,用“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测度项目,是否有失偏颇?换句话说,用“给学生的一杯水”来测量“教师的一桶水”合适吗?那么,又如何来测量教师的一桶水呢?是测量它的量,还是测量它的质?
有鉴于上述国内外从量的视角,以静态测度研究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所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拟从质的视角,动态考察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状况。首先从课堂观察与现象分析入手,发现调研测试的素材,然后从课改推进中的教学需要着眼,确定测量内容,力求使质的测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充分的现实意义,进而辅以访谈与个案研究,使研究更为动态化。
(三)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听课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在近两年来听课观察与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近一半的课后分析或多或少涉及学科知识的纰漏或对学科知识理解的偏差。其中除了教师教错了之外,还有两类反映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现象:一是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难以解惑;二是按似是而非地理解加工教学内容。下面各举一例。
[案例1]
引入平角、周角等概念后,一位青年骨干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他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差不多写了半黑板。可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看哪些问题自己能解答。随后交流,大家认为满意了,就把该问题擦掉。最后还剩下一大半问题,学生无法解答或有学生试图解答,但其他同学不认可。于是教师说:这些问题,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时会明白的。
遗留下来的问题中有两个是:0°角与周角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大于360°的角?
课后,教师坦率地承认,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能使学生明白。
[案例2]
教学被除数是0的除法,其中涉及除数不能为0,教师认为:“除数不能为0。这是一个深奥的数学问题,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理解其意思是有困难的”,就借助了一个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
“小巧每天去森林给小动物分苹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巧是怎么给小动物分苹果的。”
“森林的小屋里住着几只小动物。第一天,小巧带去了6个苹果,出来了3只小动物,平均每只可以得到几个苹果?算式怎么写?”(学生汇报,教师板演,找数量关系)
“第二天,小巧没有带去苹果,3只小动物等着小巧。可是怎么分呢?谁来说算式?”
“第三天,小巧特地带了6个苹果早早来到小屋。可是等了很长时间,没有小动物出来。(教师板演6÷0=)没有小动物在,分就没有什么意义了。”[6]
这确实是一个富有童趣的问题情境:小动物上了一次当,下一次就不来了,由此引出除数是0。颇具艺术性的教学设计。但是,数学中“除数不能为0”是一种规定。要解释它的合理性,通常依据除法的定义,分被除数是0或不是0两种情况加以说明,这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然而,当教师采用这个教案教学时,学生很自然地由数量关系类推出:小巧没带苹果,苹果数是0;小动物没来,小动物数为0,于是得出6÷0,那么6÷0等于多少呢?有的说等于6,理由是小动物没来,6只苹果还在;有的说等于0,理由是谁也没有分到苹果。最后还是教师硬性规定“除数为0没有意义”。课后,与几个很会发言的学生继续这一话题,其中就有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小巧没带苹果可以用0表示,小动物没来,用0表示就没有意义了呢?”
看来,“教材把握不好,或者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错了、偏了,还有什么艺术可言呢?”[7]
类似问题,在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内容的教学中,显得更加突出。这些问题,至少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不能听之任之的。
由此可见,在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教师主要缺失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并全力予以弥补的背景下,在教师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育理念的学习与落实的倾向下,被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尽管有研究表明,中国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方面,明显优于美国小学数学教师。[3](310—311)但这只是说明,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有一些强项。因为该项比较研究所采用的四个测试题,分别涉及退位减法、三位数乘法、分数除法、长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这些历来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强势内容,而且恰恰是新一轮课改认为“基础过剩”,应当降低教学要求或者已经删去的内容。
二、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状况的调研
(一)问卷调查及其结果
基于上述由情报研究、案例研究所得出的调研设想,同时也考虑到小学数学教师的学历已经普遍提高,上海地区40岁以下的教师已基本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数量,相对于小学数学的“一杯水”来说,已够得上“一桶水”的标准。因此,我们的调研,试图探明“这桶水”的“水质”如何,其中还缺少哪些“微量元素”。
为此,设计了两种问卷。A卷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应用题,题目难度控制在至少有20%的小学毕业班学生能答对的水平上;B卷着重考查教师能否应用所拥有的数学知识为小学生释疑解惑,能否较深入地把握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因此试题都以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教师易犯的知识性错误或纰漏为原型加工而成。从试题编制的角度看,这些源于课堂、带有教学情境的数学题几乎都具原创性。两份问卷均经过试测、修改。
调研样本为上海市两个区(中心城区、城乡结合区各一个)的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样本的教龄分布、学历分布与两区小学数学教师整体的教龄、学历分布大致相同。
A卷的平均答对率(题目得分/总分,下同)90.5%表明,用小学生的较高标准来衡量,教师对本体性知识的掌握是不错的。这一结果与申继亮、李琼(2000)的同类测试结果(答对率都在85%以上)基本一致。
B卷的平均答对率38.8%表明,用“能为小学生释疑解惑”“能较深入地把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要求来衡量,则现状与需要的差距较大。
两卷分不同教龄组、不同学历组的统计表明,平均分略有差异,但经检验,组际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状况,受教龄长短(即脱离职前教育的时间长短)、学历高低的影响都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也就是说,教师本体性知识方面的问题,至少是在测试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内早已存在,而且没有因为现阶段教师学历的提高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二)本体性知识缺失的内容分析
1.概率统计
在小学通常用“可能性”替代数学术语“概率”。将“可能性大小”的初步认识引进小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B卷中涉及这一知识的试题,平均答对率34.1%。
在新增的概率统计内容中,还有中位数、众数的初步认识。B卷内有关中位数、众数的试题,答对率更低,为23.8%。
2.图形变换
指平面图形的全等变换。原来,在小学阶段只介绍轴对称,现在趋向于在小学就引进平移、旋转。如教育部的数学课程标准将感知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内容提前到了第一学段(1~3年级)。[8]上海市数学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9]中,在3~5年级也安排了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初步认识,到“试行稿”[10]该年段只保留了轴对称的初步认识。
B卷中有关平面图形全等变换的试题,平均答对率为32.5%。其中答对率相对较高的是下面的题:
两个完全一样(全等)的梯形ABCD和A'B'C'D',重叠在一起,经过怎样的几何变换(只允许平移、旋转),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请写清楚变换的过程:如平移使……与……重合,以……为旋转中心旋转……度。
该题源于小学数学推导梯形面积的常用方法。教师演示时,通常让学生看清两张梯形纸片完全重合后,就非常随意地拿在手上把它们拼成平行四边形,很少考虑按图形变换来操作。测试表明,42.0%的被试知道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但能准确叙述的只有21.5%。
3.几何证明
虽说小学数学不要求证明,但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判断其结论的正确性,或者判断某些特殊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般性。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几何教学中比较多见。B卷中涉及几何证明的试题,平均答对率38.1%。
4.数论初步
指数的整除性。它作为学习分数知识的必要基础,历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B卷中涉及这方面知识的试题,平均答对率为38.3%。
(三)本体性知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如前所述,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至少是在测试内容所及范围内早已存在,之所以现在暴露得比较明显,并引起我们的重视,其最主要的背景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除了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更新的力度较大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性被激活了。本来,教师忠实执行教材,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相对狭窄,课前预设方案周到些,通常足以应付。现在,课改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加上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更为丰富多样。于是,学生质疑问难、节外生枝的频率与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显露同步增长。这一原因,实际上也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之一。
具体而言,以上述调研分析查明的缺失内容分类为线索,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访谈,以及对近10位不同类型教师的个案研究,我们发现,造成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学历教育数学课程内容的局限性
有关资料显示,概率统计是原中等师范学校数学课程所没有的内容。20世纪末,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由中师提升到了大专、本科。相应的数学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前些年,一些学校就是开设概率统计或同类课程,也由于当时的小学数学课程中没有“可能性”的内容,就连初中数学都不见概率的影子,所以大多以教育统计为主,概率论的教学不被重视。
图形变换在以往的数学课程中,主要是在解析几何讨论坐标变换时出现。原来中等师范学校的数学课程一般不系统讲授解析几何。随着中师升格大专,有了解析几何的内容,但一般只讲坐标轴的平移。坐标轴的旋转、极坐标系与极坐标方程(讨论图形旋转的有力工具之一),常常遭到删简。
目前小学教师的大专及本科学历,大多通过在职进修获得。他们在中师阶段获得的数学知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与高中毕业生相提并论。以致在职学历进修选修文科的人数是理科的3倍左右(实际毕业人数更升至4倍左右)。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文科的考试较易及格等,但教师已有数学基础与大专、本科学习起点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重要原因。即使选择了理科,多数学员主要是依靠死记硬背与模仿解题通过考试的。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及其长期效应,可想而知。这也可以作为A、B两卷不同学历组的平均分差异不显著之原因的一种解释。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概率统计与图形变换知识的缺乏,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换句话说,主要是学历教育数学课程内容的局限性造成的。当然,这是特定时期小学师资职前、职后学历教育的历史局限性。
2.学历教育数学素养培养的局限性
如果说有些知识缺乏是因为没有系统学习,那么学过的知识为什么出现大面积缺失呢?特别是某些数学结论遗忘了,作为数学素养保留下来的数学能力,如推理、论证能力为什么亦难以表现出来?这种能力主要是在职前教育阶段,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的。
教师的数学能力,从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通常认为主要是四种,即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前三种能力教师在A卷的回答中有不错的表现。分析B卷的应答情况,就数学能力而言,教师最为缺失的是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较低,应用数学知识分析、推理、论证能力较弱。可以说B卷绝大多数试题的应答都反映了这两个问题。在随后的深入访谈中也得到了印证。
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学素养的不尽如人意也是教师本体性知识学了等于没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经常有所反映。举一案例。
教师提问:有没有最大的正整数、最小的负整数?为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没有,因为再大的正整数,加1还有更大的,再小的负整数,减1还有更小的。教师不置可否,继续让其他学生回答。为什么一个从不吝啬表扬的教师,面对如此出色的回答却无动于衷呢?因为教师在学生的回答里觉察不到极限思想、序数理论的影子。这里,导致教师教学表现大失水准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某几个具体数学知识的缺失,不如说是由于数学素养的不足。
公允地说,数学能力、素养重视不够,培养不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老问题,当然师范教育也不例外。
3.教师思维的“童化”
分析造成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职后原因,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学习的遗忘。这恐怕是几何证明与数论初步知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因为相对于概率统计和图形变换两个内容来说,几何证明是初中数学的必学内容,数论初步是师范学校《算术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不存在没学或精简、淡化处理的问题。
记忆的客观规律是,遗忘总会发生,甚至可以说没有遗忘就没有记忆。问题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不该遗忘的数学知识遗忘了。这里,仅仅是由于长期不用等自然原因,出现了正常的遗忘吗?
分析教师的成长历程,刚踏上讲台,儿童语言贫乏,也不了解儿童思维。为了搞好教学,经过几年的努力,丰富了儿童语言,熟悉了儿童思维。表现在备课时、课堂上,能自然而然地想儿童所想了。这是教师胜任小学教育的必由之路。的确,要想深入了解儿童的文化,真正成为他们的学习伙伴,就要进入儿童的世界,像儿童那样思维,在自己的头脑里重建儿童的心智。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思维也有可能被儿童同化而“童化”。而且钻得越深,童化的可能性就越大。[11]
有大量案例支持以上分析。由此我们认为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职后原因,除了自然遗忘,更重要的是教师思维的“童化”,即伴随教师重建儿童心智的努力而出现的本体性知识及其思维的退化。
类似地,教师数学能力的缺失,除了“先天不足”,也有后天“童化”的原因。
三、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若干对策
(一)调整、充实职前教育数学课程的内容
随着对小学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师范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改革的深度和速度似乎仍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三年制大专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看,数学课程只有列入专业必修课的“大学数学”(90课时),以及作为数学与科学专业方向选修课的“高等数学基础”(180课时)和“现代数学概论”(72课时)三门。没有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论等方面的课程。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尚无部颁课程方案,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从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理科方向开设的数学课程看,有“大学数学”(280课时)、“概率与数理统计”(72课时)、“初等数论”(36课时)、“数学史”(36课时),比三年制大专略多一些。其中明显缺失的是有关几何的知识,只有“大学数学”第一章“空间解析几何”讲到空间平面为止。这显然是不够的。比如,讲立体图形表面的展开,不知道还有包括球面在内的大量曲面是“不可展”的;又如,教学图形的观察,渗透三视图的内容,却没有一丁点儿的射影几何基础知识。而现实需要是,面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学习要求的变化,只有具备比较宽广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取之左右逢其源”,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为此,一方面,必须基于小学数学新增内容的“一杯水”,调整、充实师范院校数学课程的内容,帮助师范生储备一桶甚至一缸水。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从学科视角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驾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还应添加数学思想方法论、数学史、数学文化等方面内容。考虑到目前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既要兼顾学术性和师范性(这是各种师范专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又要适应小学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以致专业方向的学科边界比其他师范专业更为模糊(这是小学教育专业特有的问题),这些内容不一定都分别开设课程,可以整合到原有的数学课程中去,或者增设一门“高观点下的小学数学”专业课,将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历史与文化融入其中。这是一个只需有限课时即可满足需要的简捷对策。
(二)改进职前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往,高师数学教学的普遍现象是关注学术性而轻视师范性。它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基本沿用综合大学数学系的基础课程体系,只作删简,缺乏整合;注重数学理论的系统性和结论的严谨性,忽视学生的真正理解与意义建构。其必然结果是不少学生学习时一知半解,学习后很快遗忘。现在,经过整合后的“高等数学”“大学数学”,内容精简了、易学了,但伴随而来的是数学分支的体系不见了,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这对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提高整体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能力影响很大。除了需要教材编写加以改进之外,更多地有赖于教师的教学处理,揭示某一章节内容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作为数学科学,从原名到定义,从公理到定理,一般都是演绎呈现的。它简练、严谨、纯粹,显示了数学的学术形态。作为数学课程,为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必须进行教学法加工,使之转化成为易于认知的“教学形态”。所谓“师范性”,就是要培养和锻炼未来的数学教师,学习并善于完成这种转化工作。这是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的重要体现。
如果在师范院校的课堂上,教师既重视数学知识的演绎,又不忘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观察、实验、猜想、探索与推理、证明兼顾,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帮助他们形成数学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大有裨益。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耳濡目染,日后自己踏上讲台,就会师行徒效。
类似地,如果在师范院校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高等数学的学习与初等数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那么学以致用,职前获得的知识就比较容易在职后真正发挥作用。
(三)加强职后培训的针对性,弥补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
以上两方面对策的落实,虽说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但无助于现有师资队伍的提高。当务之急是如何较为有效地弥补已经存在的本体性知识缺失,而这恰恰是目前校本研修的一个“盲区”,需要地区教育研训机构发挥作用。我们的对策如下。
1.引起教师自身的关注
弥补知识缺陷,需要外界帮助,更需自身努力。但由于前述“童化”现象的存在,教师大多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唤醒教师的警觉,提高对教学中出现科学性错误的自我监控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激发、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长善救失,让他们自觉地发现并恢复被遗忘了的学科知识,在教学困惑中分辨出学科知识的疑问,进而通过“学”与“问”,寻觅解答。
为了帮助教师清醒地认识问题所在,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一方面,公布了B卷测试结果的总体情况,并就一些典型问题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剖析,对教师震动较大。另一方面,全面分析教师思维“童化”现象的利弊得失。我们明确指出,它既是教师深入儿童精神家园所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忘我的奉献,也是教师学术思维和理性反思的障碍。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增强教学科学性方面的自我监控意识,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以理性的目光,居高临下地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做到在儿童世界与理性世界之间自如穿梭、往返。教师普遍反映深受启发。
2.结合教材分析介绍有关数学知识
实践表明,结合教材分析并针对教师的困惑介绍有关数学知识,数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听得懂、听得进、用得上,效果比较明显。
实际上,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总是综合发生作用的。所以,将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相关数学知识的过程,演变成依据数学知识探讨教学方法的过程,或者综合运用三类知识的案例分析过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训策略。限于篇幅,不再举例。
3.结合课例点评揭示有关数学知识
同样道理,结合课例点评揭示有关的数学知识也能收到良好的点拨效果或示范效应。实践告诉我们,只要点评时坚持具体分析,就事论理,注意避免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或教学水平作出分等级、贴标签式的评价,此举很受教师的欢迎。
以上教师职后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研究,都尚属初步,各项对策与措施,有待进一步实践的检验、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美〕D A 格劳斯.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C].陈昌平,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英〕G 豪森,等.数学课程发展[M].周克希,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14.
[3]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7—18.
[5]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11):49—50.
[6]黄建弘,等.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教学参考资料(二年级第一学期)[M].上海: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76—77.
[7]于永正.教学艺术来自准确把握教学内容[N].中国教育报,20050325(5).
[8]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
[9]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1.
小学学科知识范文4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88-01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动作教儿童游泳。”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科学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感悟、提高。下面就谈谈如何扑捉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把生活化的科学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一、抓住身边的有用资源来充实科学教学内容
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无处不在,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鱼虫为伍,日日与山河草木为伴,生活的内涵不比城里孩子逊色。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融入到大自然当中,体会大自然的奥妙,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如此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将教学调整到更恰当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观察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奥妙,然后收集标本带到课堂来观察,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完整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二、利用生活实践来扩展科学课堂活动时空
以前,我们上完课就结束了,可现在我们让孩子把科学带回家去,使他们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这些举动去改变家长不正确的生活习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会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如在学习《我们的营养》一课前,可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吃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利用电脑、书籍等方式查阅你们家所饮用的食品的营养作用,并与父母共同讨论,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制定出一份食谱。老师再次利用学生手中的食谱为活动材料,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每位学生了解科学饮食的重要性,然后把这张食谱带回家,再与父母共同讨论修改,从营养学“色、香、味”俱全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生活水平,制定出科学营养的食谱,这张修改的食谱既提高了孩子主人翁的精神,也可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创新,更提高了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为人服务的,现代人离不开科学。
三、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来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给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用专门的实验器材DD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盐水瓶和学生喝牛奶用过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教学中如果一味地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四、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渗透科学知识
小学学科知识范文5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法各不相同,主要目的和作用如下:
1.利用实验建立概念
为使学生建立概念,首先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实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利用实验现象、现象变化过程获得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只有通过实验获得感性材料并进行理性加工,才能建立概念,深刻理解规律。小学生掌握的概念一般都是比较简单、具体的初级概括,这种初步的概念只有通过观察实验才能得出。通过实验感知学习对象,使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是一种基本的实验方法。
2.利用实验探索规律
利用实验可以创造环境,使教师的引导、演示和学生的实验、讨论结合,有效发现、归纳、掌握自然规律。运用时,教师应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分析学生已经认识和尚未认识的事物,不失时机地抓住问题,组织讨论和示范,使学生不断明确实验和观察的方向,达到探索自然规律的目的。
3.利用实验发展思维
儿童的思维活动是有序的,按照他们思维活动的认识规律设计、编制实验教学程序,可以诱导学生思维的正确发展。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能使思维按层次展开,按照思维发展由表及里,逐渐深化。
4.利用实验培养技能
儿童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是不能灌输的,只能通过实验、通过儿童自己动手才能培养。通过实验,儿童在动手中动脑,以动脑促动手,手脑结合,不仅了解怎样操作,而且了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因此,利用实验是培养技能的有效的、基本的方法。
5.利用实验发展能力
小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通过实践的锻炼,只有在实践中才容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弄清事物间的矛盾,掌握事物的本质,达到认识自然的目的。只有在实践中采用适当的方法,才容易解决问题,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验能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选择实验的建议
老师在选择实验方法,设计、编制实验程序时,在具体操作上应考虑以下几点:
1.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实验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实验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师生、生生信息交流和反馈,实验不能“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更好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这是选择实验方法的基础,也是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保证。
比如:在教学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一节内容时,不要直接老师讲解或者示范试验。学生已经有了测量重力的基础,这次可以开展诸葛会,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何测量一块泡沫在水里受到的浮力。有的学生想到在水里倒拉弹簧秤。老师不必急于否定或者拿出答案,而是肯定测重力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不太适合,很难测量,发动学生思考怎么不用在水里往下拉。经过引导,学生想到滑轮,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考虑和符合学生实际
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出发,逐渐加深拓展。对不同年级的实验,要注意阶段性,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对学生估计过低或估计过高都不会达到良好效果,学生实际是选择实验方法的依据。
测量泡沫塑料的浮力,老师采取的是让学生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这是基于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准备。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偏弱,有时应该采取观察实验,老师做,学生观察。
3.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
知识和能力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实验方法的选择要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既获得知识,又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环境中,尤其应该注意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统一。
比如:四年级的《电》这个章节,老师要尽量多给孩子动手机会连接简单的电路。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会深入掌握电的流通性和电路的知识。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在一次次训练中,动作由笨拙变得灵活。
4.掌握知识和激发兴趣相协调
知识的掌握固然十分重要,但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也十分可贵。科学的实验不仅承载知识的讲解功能,而且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培养他们乐于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探索的精神。
比如:在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时,老师可以提前发给学生一粒浸泡过的小种子,一个小纸杯,一团餐巾纸,让学生带回家自己做植物发芽的实验,并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有条件的可以每天拍一张数码照片,一个星期后,大家交流观察到的现象。事实证明,这样有效激发了三年级小学生的探索欲,一星期后,孩子们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5.开展有效的竞赛活动
小学学科知识范文6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 综合素质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168-01
一 前言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科学课担负着比其他科目更为复杂的任务,它不仅要启蒙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带领学生对大自然进行最早期的探索、认知,还要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能够得到培养与提升。而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又是重中之重,它是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审视事物,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主要手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能够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策略
1.在实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老师更多的只是引导者。也就是说,在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老师主要给予其配合与指导的作用,动手、动脑的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如在《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花坛中观察土壤的情况,通过各种引导,带动学生对土壤产生好奇心理,为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学生对“土壤”有了兴趣,他们才会真正的进行自主思考,进而才能保证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正符合课改中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学生对“土壤”的好奇心理能带动起来之后,老师便可以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动手实验,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土壤中到底有什么”?在实验的过程当中,老师要注意加强正确的引导,不能让学生进入“误区”,产生一些错误的科学认识。
2.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下,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老师也就可以借助科学课实验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如在对实验过程当中所涉及的科学仪器,如弹簧、天平、刻度尺等,都可以作为锻炼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工具”。虽然在以往的科学课实验教学中,也使用到了这些仪器,但科学老师通常都未对学生的仪器操作进行培养与指导,这就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3.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虽说较为基础,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综合性,所以必须要通过科学实验,用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分解与展示抽象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科学课实验当中,必须以准确的观察为前提,才能通过思考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可以说,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主观察能力,是其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高的基础,因为对实验的观察越细致、越准确,学生的认识就越丰富、越深刻,思维也就愈加活跃、广阔,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4.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被排在了重要位置,而科学课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一个有效方式。所以,科学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他们进行团队合作,自行通过实验,得出科学结论。但在实际的分组实验过程当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难度是否适合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自主实验;(2)在分组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一致;(3)实验内容是否具有危险性;(4)应充分考虑实际的教学条件等内容。
5.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验是科学课教学的基础,实验不仅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科学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发挥创造性,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对不懂的现象总喜欢问个究竟,老师应该保护学生的这种精神,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组织他们观察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结束语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当中,要想达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就必须从科学实验的角度出发,加大对学生自主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小学科学课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胜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9(1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