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1

一、什么是问题化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化教学模式,就是以问题为中心,将每一课(时)细化为若干子问题,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出发,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从而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出发点、重点、落脚点都是问题,以解决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达到激趣学生、激活课堂的效果。

二、为何尝试问题化教学模式

(1)理论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结构主义认识发展理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SATR。其中,S为一定的刺激,如问题、知识、信息,A为个体接受的刺激,T为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R为个体作出的反应。其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刺激下,个体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获得新知。在教学中,一定的问题刺激往往是学生获得新知的前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必须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一个关键因素。问题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若干问题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提出质疑,最后由教师解惑。学生有了明确的思维目标和方向,就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保持良性积极思维的态势,自觉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2)职校生自身特点。处于现代传媒包围中的职校生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成熟感,他们渴望自己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同,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强烈。采用问题化教学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3)新课改的需要。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关心、学会生存,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较强竞争力、应变力的人才。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发展性学力。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教学模式。问题化教学模式以问题牵动学生,强化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把教学过程聚焦到学生的“学”上,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可以说,问题化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应运而生的。

三、如何实施问题化教学模式

问题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学习――探究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它的教学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问、学、辨、评等四个字,或者提出问题、导学与自学、辨析探究、总结评价等四个环节。

(1)提出问题。设置或者提出问题是问题化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问题既可以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也可以由教师针对作业中的问题、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精心设计。教师应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地设置与重难点知识、与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问题应该新鲜、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注意问题的层层递进,并留足空间,让学生思考、质疑,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焕发生机。《职业生涯规划》每课均以案例导入,并设置了若干问题,这其实就是问题化教学的“前奏”。在教学中,不一定拘泥于教材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际,适当调整内容。

(2)导学与自学。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引导学生阅读与培养学生自学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途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改进教学方法,又指导学习方法。问题化教学模式重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学习,提高自学效果与教学的效果。教师课堂上要注意深入浅出、设置问题,以问题去引学,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事例去说明道理,也可以让学生概括归纳理论,还可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3)辨析探究。教师提出问题或者引发学生质疑后,要启发学生思考或者讨论,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营造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系列精致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企业所招工种都与你所学专业不相关,你是先去‘屈就’,还是等待”这个问题,就可以启发学生讨论甚至分组辩论,这样可以解决该课第一个课题,并顺利过渡到该课的第二课题“从理想到现实――就业形势与择业观”。

(4)总结评价。通过辨析探究后,教师要进行点拨启发、概括归纳,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环节和所有的课堂教学小结差不多,不同的是,问题化教学模式除了对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之外,还要对各位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达到升华课堂的效果。要善于肯定学生的发言与质疑,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从而保持积极学习、探索的兴奋状态,使课堂保持活跃的气氛。

四、有何教学效果

(1)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运用问题化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问题这一中心,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学生始终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培养了他们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夯实基础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课堂上,学生从教学客体转变为教学主体,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态势,又感受到学习德育课有趣有用,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师生产生强烈互动,有利于课堂效果最优化。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情境、提出问题,为学生学习基本理论提供了一个从感知到理解运用的良好氛围和依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引起学生辨析、讨论,它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理解知识、领悟道理,培养学生运用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探求知识、培养能力、改进方法、陶冶情操等综合教学效果。

(3)教师融入课程改革,素质得到提高。运用问题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必然促进教师去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法,探讨课程改革。教师要经常搜索各种事例、资料、时事,提高教学问题的针对性、时效性、教育性,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坚持这一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2

一、实现以学定教和以教促学,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是保障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检验有效学习的主要根据,如何制订教学目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使教学目标得到落实等,都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效果。汉语文有效课堂的组织与实施一要以学定教,学为主,教为辅,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置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收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标准,促进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学生”是发展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以?W定教。实现以学定教,汉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博览而广识,要能游刃有余地指点迷津,把学生指向光明的求知天地,寻求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二要以教促学,以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实现两个转变,即通过教师教学态度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策略性地改变教师的教,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针对汉语文学生各个学段不同的学习特点,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任务,创造性地教,顺应学情地教,不任意拔高教学的要求。二者要相辅相成,高度统一。

二、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课堂中学生的“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教师的“教”也开始刻意地设计一些能体现这种学习方式的环节,如小组讨论、分组合作、疑难求助等,以期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合作学习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对于增加学生交往、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品质发展都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学生合作探究前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给学生一个陈述自己思考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活”起来!这样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陈述思考的空间,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因思维混乱而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茫然状态,能很好地杜绝学生“等”、“靠”等不良多性思维的产生,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并不是矛盾的,我们教师如果在实际运用中能提高认识、把握好一个度,我们是能将这两点做到有效平衡的,让学生喜欢和期待上汉语文课,又可以达到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熏陶。

三、教师引领与学生独特体验

构建汉语文的有效课堂是教师充分引领学生,让学生全面提高汉语文素养,这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教师在上课前的备课活动中深刻领会教材,在上课时引领学生有效地听、积极地说、深入地读、认真地写,这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取得最大效益的必由之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中寻求方法,学会求知,最终达到“不教亦能”的学习境界。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对话的过程,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在对话中阅读、体味、经验、感悟,用心灵聆听,用经验享受,从而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统一,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这是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四、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也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效课堂的组织与实施必定是在教师的导演下完成的,导演的水准直接影响课堂的水准,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无法顾及他人的反应,必然会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我认为,在这些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相应的知识;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接受能力出发,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能够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实践,相互批改;必须尊重学生的表达愿望和表达内容。

五、学以致用是汉语文学习的归宿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3

一、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存在的不足

1.抄写过多,阅读过少

小学语文所承载的识字、写字的任务是比较大的。课标要求小学六年累计认识常用字约3000个,会写约2500个。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适当的抄写是必要的,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抄写依然是小学生识字写字的重要手段。如果抄写过多,甚至中低年级课外作业反复布置整篇整篇地抄写课文,虽然达到了识字、写字的目的,但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学生无趣的心理。单就语文课外学习而言,同时还减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削弱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评价手段,小学生课外阅读过少,甚至于被忽略就不难理解了,哪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可言呢?

2.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任务,其原因上述已经阐明。在此我想赘述的是,小学阶段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是课标规定的,我们暂且不说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但它至少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吧。可能很多教师没能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没能意识到,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做出过明确的要求,更没有出台相关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机制,促使他们去完成任务,被忽视就自然而然了。当务之急是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要求,出台评价手段和评价机制。否则,其将依然被忽视。比完成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这将是终身受益的事,不能留给初中或更后阶段的教师去做。

3.忽视了学生生活的规律性

小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与生活规律是密切联系的,这一点是我多年教学实践的感悟。过去,我多年从事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可能和其他毕业班教师的心理是一样的:总认为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多布置点作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汲取,结果适得其反,不仅作业完成率低,而且质量也比较低下,弄得教师、学生、家长手忙脚乱。因为面比较大,需要分门别类地处置:能力强的同学既补又罚,很快就完成了;能力弱的同学仅补,一周下来,有时还造成旧账压新账,无奈,再找家长配合。这一漫长的过程,耗费了教师、学生、家长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此,我历经多年的深刻反思,认为其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忽视了学生的生活规律。细细一想便会明白,双休日、节假日,父母的生活都没有了规律,再让孩子有规律地吃饭、学习、睡觉,能做到吗?寒、暑假本意就是让孩子休息的,何谈学习规律而言?如果再布置过多的作业,他们怎能按时完成呢?相对而言,学生比较有规律的生活是每周一到周五:吃饭—上学—吃饭—上学—吃饭—做家庭作业—睡觉。

4.不足够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小学低年级学生不留家庭作业,中年级一般为半个小时,高年级不超过一个小时。这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往往人们会狭隘地认为,这里的家庭作业仅仅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不包括课外阅读。我是这么理解这么做的,其他教师可能也不例外。

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的实与虚

1.何为实与虚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的实与虚,只是我个人的实践与定义,不一定准确,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阅读到类似的东西。如果将来阅读到了,或经过有关人士的指点,即予以更正。所谓“实”,即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所承载的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所谓“虚”,就是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所承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完成课标规定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任务,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此看来,实与虚形同文章的主副线,虽或明或暗,但都担当着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内容精彩纷呈的任务。

2.如何合理设置

(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置实与虚的作业量,并做到动态变化。如低年级课堂教学巩固与延伸的作业少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可以多一些;中年级课堂教学巩固与延伸的作业和课外阅读作业可以适当持平;而高年级的课堂教学巩固与延伸的作业可以适量偏重一点。

(2)遵循小学生的生活规律,合理设置实与虚的作业量,做到动态变化。无论城里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只要上学期间,生活便有了一定的规律:如周一至周五基本上是早晨上学,中午放学,下午上学,晚上放学,课外作业,休息。双休日和节假日便打破了这种规律。过去,我和大多数教师有同样的心理,认为双休日和节假日学生的时间比较多,就多布置点实的作业,结果不仅完成率低,而且完成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双休日和节假日,父母的生活都没了规律,孩子的生活哪来的规律?如过年期间,父母去串门走亲戚,把孩子留在家中写作业。试想想,孩子能安心做作业吗?所以,依据小学生的时间规律,周一至周五实的作业略多一些,虚的作业予以辅助,可以调节身心,有益睡眠。双休日和节假日实的作业略少一些,虚的作业略多一些,有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率和质量。

(3)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小学生课外作业实虚并存、实虚量交替之中,虚的作业设置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读一读适合自己读的儿童读物,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中年级要求学生在读的同时注意自己喜爱的好词佳句以及段的积累;高年级则在上述基础上还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逐步实现读书的目的。切忌一开始就设置读的难度,造成学生的畏惧心理,会适得其反。

(4)遵循适时评价原则。实的作业我们会及时评价,在此不再赘述。而虚的作业如果不做出适时的评价,就有可能会流于形式。因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必须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适时的评价,是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不断矫正与督促。这种适时评价必须建立在课内,置于老师、学生的监督之下,否则,会事与愿违。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4

一、更新观念,树立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观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阅读分析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小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新课改下,课堂中以激励为小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重视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在明确学生主体的前提下,结合学科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活动性质的特点,放弃权威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使课堂变为师生的互联互动阵地。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深沉而持久的师爱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时,教师更要以宽厚与亲切相待,而不是讽刺、挖苦,不耐烦。有一堂课,一个学生读课文时有一个地方总是出错,试了几遍后,还是读不好,连他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我就鼓励他说:“不要紧,三遍读不好,我们还有第四遍、第五遍……我相信你一定能读好!”信任和期待使奇迹得以产生,学生读通顺了句子,满面欣喜地落座,从他的眼中我看到了激动的泪水。多么可贵的“还有第四遍、第五遍……”它使学生消除了紧张、畏惧,鼓起了学生勇于探索求知的信心。

三、小学语文新课改下,探究的课堂氛围

孔子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疑问,并积极探究解答,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演示了第二次赛马的经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弄清了田忌获胜的主要原因:同等级的马相比,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就在我为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而感到松了口气时,一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我觉得课文中不应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孙膑,因为在第二次比赛时,齐威王在胜了第一场后,如果注意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也调整对策:用下等马去对田忌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去对田忌的中等马,这样齐威王在第二次赛马中输一场赢两场,仍然获胜,所以我觉得说孙膑对获胜“胸有成竹”是不恰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立刻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了热烈的关注。我马上意识到这正是让学生自己读书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于是我又把这个“球”抛给了学生,鼓励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经过激烈的争论,学生终于从“得意洋洋、轻蔑”等描写齐威王表现的词句上认识到:齐威王已经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即使他看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也不会在意,更不用说去思考对策了。孙膑正是从齐威王的神情、语言中揣摩透了他的骄傲心理,再加上对参赛马匹作了仔细观察,心中确实对第二次获胜充满了信心,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孙膑,非常恰当。在这一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刻认识了孙膑的足智多谋,也体验到了发现和探索的乐趣。

四、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挑战空间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03-01

新课改提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还原课堂本色。语文是文化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那么语文课堂就要注重对于本体的训练。新课改虽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但是教师不应该异化课堂,使之变成艺术教学。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注重“整合”,但是它应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整合,并不是各学科,各教学手段的“杂揉”。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应是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和理解课文,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语感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得到发展。这就需要小学语文老师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之后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本质的差别。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研究课本,挖掘重要知识点,然后主动的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分离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改之后,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该明白兴趣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抓住课文重点

虽然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式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延续这么多年,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很到位,因为在给学生传导知识时,自身首先是要完全理解的。那么,在新课改之后,我们教师需要延续对于课文的透彻把握。同时,还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很多观点可能对于成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是小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的欠缺,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也正常。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课文的字、词、句、段乃至篇上把握课文,从点到面,注重对于基础知识结构的积累和学习。在面对整篇文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找一个好的切入点,精炼文章中心思想和主旨,引导学生对于文章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优化课堂结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一整天的课堂学习不可能每节课都能做到全神贯注。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来进行有效的诱导。一般而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在一节课堂上是呈现倒U型的。在兴奋性达到顶点后开始下降。因此教师要做好上课之初的过渡与引导工作。比如说一个假期刚刚结束,那么教师在上课时就可问问学生假期都做了些什么啊,有什么好玩的啊之类的。那么,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假期结束了,大家可以收收心,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了。

四、创设语境,营造课堂氛围

单纯的知识讲授,学生自然会觉得枯燥和无聊。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来巧妙的创设语境,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包括利用多媒体的声色图像来形象解释课文内容,或是上文提到的学生排演话剧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内容只要紧紧围绕课文主体即可。关键是要能借助所创设的语境来影响学生情绪,让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得到加强。语文教学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一门专业知识的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智商的一种锻炼,更是对学生情商的培养。那么,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设置就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用各种感官的刺激来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语境环境中,使课文情境再现的更加鲜明和易于接受。人生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需要无时无刻的学习。因此,学习应该是一件自觉自愿并且轻松快乐的事情。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可是距离真正的素质教育仍然很远,学生对于老师的胆怯心理导致彼此有一定的心理距离。教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及时给与学生以鼓励与赞许。

五、学会倾听,鼓励学生多想多说

人一生中,总会有很多倾听的时刻。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不仅需要倾听教师的讲课内容,也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只有听的清楚和完整,才能听懂并且听出实质内容来。而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倾听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接受程度,也要善于倾听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与意见,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改进。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自主的主动学习,还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勇于表达自己,在倾听的同时善于表现自己,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由此,教师在授课时,就要注意营造学生敢说的氛围。包括用眼神的鼓励、话语的激励等。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讨论,然后选出小组代表来发言说明。另外,培养敢说的能力,还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的过渡期,专门设置一个课前演讲时间,让学生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六、熟读精思,其义自现

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在语文这门语言学科中,除了要对于语感的把握外,还要注重思考,最终了悟到文章主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培养学生“潜心涵泳”的能力,注重对于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前面有提到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的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于课文知识的了悟能力。

结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改虽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规范,但是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主的调整教学方法。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充分把握语文教材以及语文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切实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葵英.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 快乐阅读:经典教学. 2011(10)

[2] 马小宁.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J].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1(9)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6

【关键词】自主;活动;体验;成长

体验式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有很多不同,它主要的特征如下:1..团队形式,以学员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2.实践化,强调做中学;3.直接学习,即时的感受和领悟认识; 4.学习的资源是参加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观念态度;5.以分享直接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并进行多元体验……笔者把它理解成一句话: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在团体中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元素有三:团队、目标和强化物,即一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在强化物的激励下,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从四年级接班开始,我尝试着把体验式学习引进了语文课堂,带领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交流平台”、“预习展示”、“课文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等不同课型的语文课中来。如今这届学生即将毕业,他们的语文学习状态良好,达到了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体验领悟,快乐成长的预期目标。

下面以学生个案的形式,呈现口语交际、交流平台(也名“精彩回放”)、预习展示、课文阅读(也名“课堂问答”)和综合性学习五种课型的课堂学习形式、程序和效果。

一、口语交际“我不怕!”

全班同学组成8个团队,强化物为第一名8分,第二名7分……以此类推。每一单元所得分累积,期末达到总分32的组,每个同学的成绩为“优”,达不到的同学依次为“良”、“及格”。

学生甲:从四年级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了口语交际,这能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台演讲,我也不例外。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六上年级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我准备的是《最后一头战象》的故事。

口语交际的前一天晚上,我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一遍一遍地熟读课文,将重要情节、重要语句和嘎羧的一些动作都牢记在心,一遍遍的对着镜子练习, 当然还要配上必要的表情,而且声音要响亮要大方。这晚我一直到自己满意了,才停下来安心入睡。

第二天,口语交际比赛开始了,我们是以抽号的方式来进行的。这次我们组被抽到最后一个,我看前面同学都讲得很好,还真为自己捏着一把汗。终于,到我们组了,没想到正好抽中了我。当我听到”2”字时,心里不由得一阵紧张,但又很快回过神来。我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要勇敢。于是我壮了壮了胆,大步流星地走到讲台前,看见下面黑压压的一群人用直勾勾的眼睛望着我,还是有几分紧张。我清了清嗓子,很快就有同学笑起来,但我不介意,流利完成了这次演讲。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结束了这次演讲。我为我们组拿了第一名。耶!

二、交流平台“我很棒!”

“交流平台”是学生在一个单元学习之后,交流收获、体会的一个平台,我们把它美名为“精彩回放”。每单元一次活动,均以团队(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比赛结果分为一、二、三等奖,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每个成员在本单元的检测练习中加10分,二等奖获得者加9分,三等奖的加8分。

学生乙: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次成功的表演是五下年级第二单元的“精彩回放”。那时,我第一次当组长,我们准备表演《冬阳.童年.骆驼队》。这是我们第一次排课本剧,我饰演作者(林海音)。在排演时,我们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怎么看骆驼吃草?我们没有当骆驼的道具,作者如此专注观察骆驼,我该怎样演呢?吃草时,作者有一段心理描写,我又怎样表达出作者想象的样子呢?这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便想象着我的面前就有一骆驼在吃草,它的鼻子还正呼呼喘着粗气呢。"哇哦,组长你演得太像了!!"孔雪琳说。这时我想到了一个主意来解决现场没有骆驼这个问题了――我们不是有PPT吗?我可以在PPT中展现出来呀!在我看骆驼吃草时,把骆驼这张PPT放出来,既解决了没有骆驼的问题,又有PPT让同学们观看,不是一举两得吗……我们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一等奖,这是我们组全体同学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三、预习展示“我参与!”

预习展示是六上年级“开发”的一种课型,经过大半个学期的摸索,最后基本固定的模式是这样的:四个团队上场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第一个上场的展示读课文的学习成果;第二个展示字词方面的学习成果;第三个展示课文内容形式方面的学习成果;第四个展示对句子理解的学习成果。每个小组在展示之后有老师做出评价,并给每个小组加上“在校表现分”,分为21、14、7三等。下一课有另外4个小组上场展示;再下一课仍有上一课展示的小组出场,但出场顺序有第一变为第二,有第二变为第三,以免展示项目的重复。

学生丙:记得有一次预习展示,我们在网上搜索《桃花心木》这一课,找到了作者简介、主要内容、课文结构图等资料。我把这些内容放在PPT里,再配上背景和动画,屏幕就显得更漂亮了。第二天展示的时候,我们一三五七组的同学各显神通,朗读课文的小组,在放映PPT的同时,还配上美妙的音乐,使课堂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组锦上添花,PPT呈现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同学们都低着头,刷刷地在书上记着,我想大家的学习可以算是高效率了吧。王老师夸我们组的展示内容正确、全面,给我们组加了21分,这可让我高兴了整整一天呢!

四、课堂问答“我能行!”

课堂问答是讲读课文的自主学习形式,课堂互动分两大块:提问和回答。所提的问题有四类:内容类(用一A表示)、形式类(用二A表示)、思想类(用三A表示)、价值类(用四A表示),回答与之对应,分别是:一B、二B、三B、四B。问答活动开始之前,先有各组代表抽签,然后各组集中,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准备时间10分钟。之后进入问答环节,其间老师可适时穿插补充,以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每一组问答之后,老师及时评价各组的提问(总结)质量和作答情况,满分为10分,加到各组的“在校表现分”竞赛栏中。

学生丁:我们组抽到的是3B,第六组抽到的是3A,我们组是回答他们的问题的。这次抽中潘泓怡来提问,她站了起来,礼貌而又响亮地说道:“请第四小组听题:我们组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以《北京的春节》为题?”

话音刚落,章婧婕马上站起来回答:“我来回答潘泓怡同学的问题,作者写出了北京春节的习俗,表达了自己对春节的喜爱。”

说实话,章婧婕第一个回答是让我吃惊的,我暗暗高兴:幸亏刚才讨论时,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庆幸过后,我也不忘补充她的回答:“我来补充章婧婕的回答:作者围绕北京的春节来写,有详有略,突出重点,写出了节日的喜庆,表达自己对传统节日的喜爱。我的回答完毕,谢谢!”我故意只回答了一点,是希望组员们能全员参与,但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组员们陆陆续续都举起了手,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零零总总组合起来,把问题回答得完整、具体。

五、综合性学习“我在行!”

进入高年级,综合性学习在每册教材中至少有一次,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从明确目标到讨论方案,到按计划执行,到活动的顺利进行,到最后总结,每一步都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四年级的《走进童话世界》、五年级的《有趣的汉字王国》、六年级的《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都搞得轰轰烈烈。

学生戊:?刚上第六单元,老师便把任务交给了我们,其中就有诗歌欣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觉得诗歌欣赏比其它的更有难度,便早早准备起来。第一步,我上了网,在网页中寻找合适的目标。忽然,我被一首叫《过零丁洋》的是吸引住了,就开始阅读起来。当我看到它的作者是文天祥时,心中涌起一种迫切要欣赏的感觉,所以我就选好了题材。我欣赏诗歌是要讲给大家听的,于是我便查找了古诗的意思,从中我了解到了这是一首饱含爱国深情的诗。

很快诗歌欣赏的日子到了,八个小组蓄势待发,各组评委在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时,就争先恐后地奔向主持人,想抽个好序号。我们组抽了个第一。我有点忐忑,虽然我准备过,但还是有一丝紧张。只听我们组的人叫了一声“五”,我知道要上场的人是我。

我上台后大声说出了我的题目:“大家好,我为大家来介绍宋朝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作品《过零丁洋》。这首诗的意思是......”刚开始时,因为紧张,我讲得不是很顺,原本的台词被丢三落四了。我暗示自己:这样可不行,要稳定心态!我继续讲下去,“……我从中体会到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以及国破家亡后的悲伤和豪壮的感情!谢谢大家。”讲完之后,我走下讲台。最后结果出来,我们组和另一个小组并列第二,这是个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