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观;全局;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127;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总之,交通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交通运输发展对于协调区域发展意义深远。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联系

1.区域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了才有实力去发展交通运输业,经济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交通运输规模的扩大和方式的改革,交通运输业的科技创新受经济的影响很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产业的平稳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例如在近10多年里,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基础设施加速改善,铁路里程从1998年的6.64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9.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从0.87万公里增加到7.41万公里,达到世界第二位。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能力显著上升,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成本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推动及保障功能日益显著。因而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同时要注重其和经济整体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深入研究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进步的关系和具体数量比例,遵循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客观规律。只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给交通运输带来更大的需求和市场基础,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资金支撑,两者是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交通运输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便利的交通设施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开拓区域经济圈,吸引大量投资。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产业布局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为追求低成本优势运费占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大都集中在港口或铁路交通枢纽附近;而航空所具有的优势能满足产品特征为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临空型的新型工业区,一般来说,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的区域其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高。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不断密切,逐步形成以交通干线或运输通道为发展轴的产业和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集聚带,它是运输通道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人员、产业、技术等要素在空间上沿交通干线集聚和扩散,并且由于运输可达性和经济可达性的提高,改善了经济地理区位,促使企业间、产业间、各极点间实现要素在以交通运输干线为主体的线状基础设施束上进行空间运动。便利的交通方便人员、要素流动,降低运输费用形成新的有利区位和优良投资环境,产业和劳动力会受到新的交通干线的吸引向交通轴线积聚,由此既吸引了外资又开拓了市场。

二、从交通运输角度思考区域经济发展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式交通运输发展道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以提升系统协调能力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首先,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需要,特别是满足经济社会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其次,要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总体要求,建立安全、高效、经济、协调、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第三,交通对资源的占用、对环境的破坏及交通伤亡等要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实现资源、环境、交通的和谐统一。

2.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结合各区域交通发展的实际,对交通设施、交通道路进行科学设定,在科学论证和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制定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使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能相互促进,达到经济发展最优和交通设施布局最优的效果。具体就是要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进程,强化整体发展观念,实现区域内不同要素,不同运输方式的互补,努力形成区域发展的统一大市场;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制度规范一体化进程,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加强区域内各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健全区域发展的协调、磋商机制。地方政府要在充分分析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问题,不断提升交通的运输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要合理配置区域空间的交通资源配置,不断加强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和建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合理配置交通资源,改善区域经济。道路建设项目能推动与之有关的各项生产的发展,道路建设项目资金的投放必然会在社会生产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带动一系列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道路建成通车后,因通行能力增加和行车条件改善带来客货在途时间节约,交通事故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等由道路使用者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因缓解交通瓶颈制约,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并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波及作用。为此通过实地考察,交通运输部门可以充分的发挥主观条件,灵活地做出调整,制定科学的区域道路交通建设策略,确保资源分配的最优化。随着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区域经济发展必备因素向落后地区进行扩散,整合区域内原有资源,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三、结语

综合评估公路运输各种运输方式造成的土地占用、能源消耗、运输费用、环境影响、运输安全等成本效应,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应选择“优先发展铁路、促进铁路公路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既要摆脱对公路运输过于依赖的发展束缚,也不能因强调铁路发展而削弱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总之,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需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建立政府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投入机制,以保障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洪伟.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J].环渤海经济t望,2011,03:29-3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范文2

关键词: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一、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经济要点

(一)公共性与强管制性

交通运输业源于公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公共服务性是它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基础道路建设。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目标不是获取最大利润,而是合理高效地为社会的所有成员提供服务。在国外的研究中,运输经济学最早起源于社会的福利经济学,这也说明了交通运输的公共性。尽管运输业和利润指标没有太大相关性,但它与经济的发展却是密不可分的。

交通运输的另一个特点是强管制性,作为区域发展必不可少的特殊服务业,其公众性必然使得政府会制定相关政策加以管制。从经济角度出发,政府管制主要针对运输的价格,尤其是对一些垄断行业如铁路运输,通过制定运输限价对其均衡进行调控。

(二)较多涉及资本密集型工程

运输业本身并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但是它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建设等)却常常是耗资耗时巨大的工程。以铁路建设为例,从图纸设计、材料采购到真正投入建设,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资金的回收需要很长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回收周期是一般个人和企业很难承受的。

此外,相比于其他资本性工程,道路建设还有一个风险点:已投入资金成为沉没成本,难以收回。首先,专项购入的设备很难适用于其他工程,也就是说,设备一旦购入就意味着其价值的大幅缩水。其次,道路建设具有连续性,半途而废的工程是不会产生任何替代作用的,实际上这也对设计人员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一旦设计与实际出现偏差,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三)系统性与内部不可替代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区域内,这就要求全国各地甚至整个世界的交通线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网络,保证不同地区之间实现无缝接轨。交通运输业的系统性要求其必须时刻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这实际上也是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

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对个人来说,不同交通工具之间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对于整个社会上的不同产业需求而言,这五种运输方式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和特性,它们之间的竞争性并不大。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不能一味地去发展某一特定的运输方式,而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协调发展。例如,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就要着重考虑管道运输,而在一些沿海和海滨城市就要大力发展水路运输。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一)高水平的区域经济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助推器

交通运输业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建设属于资本密集型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交通运输业的结构和发展速度会有不同的影响。罗托斯理论中的“经济起飞”战略认为,大量的资本投入首先会带动区域的工业发展,这也是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脉络。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其对运输的要求也会相应变化,例如重工业中大型器械的运输要求,将促进区域的铁路、水运交通的发展,但对轻工业起到的作用则是相反的。

实际上,区域的任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都会产生更大的运输需求,也就相应带动这一运输方式的发展。从宏观角度而言,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表现,尤其是作为基础工程的交通运输业,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会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助推器。

(二)区域合理资源配置是保证交通与其他产业平衡配比的关键

作为钢铁、橡胶和铝材的主要使用部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区域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是对于一个区域而言,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实现在各种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是提高交通设施的运营效率、降低对资源的依赖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在各产业上的资源配置应该适应其实际发展状况,并不是分配给交通运输业的资源越多越好。政府应该考虑的包括自然条件、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一般来说,在人口较为集中,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人们的出行需求较高,政府分配给交通运输业的资源也应该相对较多一些;而对那些地理条件不好,基础设施建设有难度的地方也应适当加以照顾。只有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保证区域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技术和人才投入保证了交通运输业的领先性和创造力

从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和演化史可以发现,交通运输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当前,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系统综合了先进的数据传输、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以及电子控制技术,使得交通运输成为合理、高效、精准的智能系统,从而减少了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交通损失。

目前交通建设的主要方向不再是单纯的扩大运输网规模、修建大量基础设施,而是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交通运输的管理体系,实现交通运输业的综合型发展。其实任何产业都一样,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保持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三、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保证资源投入,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创新性与环境友好性发展

相比于其他产业,交通运输对土地和各种资源的占用是比较大的,这在很多时候就表现为对环境的直接破坏和污染。例如机场规划用地,一般要进行大规模、大面积的预先处理,这毫无疑问会对植被和一些动物的生存产生不利甚至灭绝信号的打击。而人口和资源状况又决定了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走可持续、环境友好的资源节约型道路,作为基础工程建设的交通运输也不例外。因此,在发展交通运输的时候同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人们经常认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要以一定的环境破坏为代价,但实际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产业的发展不能兼顾的想法是有局限性的。尽管在资源愈加紧张、环境愈加脆弱的今天,能做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企业也并不在少数,这样的企业获得的是更为长远的利益。对交通运输业来说也是如此,牺牲眼下的小利益,将注意力的一部分转移到环境保护上来,才能确保得到持续性和长远性的利益。

(二)引进先进国内外技术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跳跃发展

要想真正实现跳跃性发展,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根本。从短期来看,只有保证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入才能带来创新性发展。但是长远来看,新的技术会提高交通运输的管理、服务水平,降低其对资源的消耗和占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恶劣影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目前我国的最突出的交通问题是拥堵,这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体现得尤为明显,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人口众多,对交通的需求量大。对政府来说,在这个问题上能的也无非是“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治标不治本的政策,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拥堵的状况,还需要从交通运输本身入手。本文认为,现在比较普遍的出行方式中,地铁是资源节约型交通的最佳代表,其起源于英国伦敦,由于创新性与高效性,这一交通系统很快在世界各国普及。地铁本身并不占用地表上的土地,也就不会在地面上形成和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而且地铁的运行不需耗费石油能源,客运量也比较大。

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更加便利地获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信息,所以各个区域在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不妨将目光放得更远,适当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为自身服务。

四、结语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它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一体化发展是保证区域实现长期可持续及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政策变革、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区域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仍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玉东.新时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4)

[2]刘春梅.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研究[J].江苏商论,2013(9)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范文3

 

1国内外交通发展战略分析

 

城市交通是一个高度综合而复杂的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预警机制”,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内外先进城市主要从三个层次、两个方面来构筑符合城市特色和发展趋势的交通体系。“三个层次”: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均衡人口,城市功能等,保持交通供需匹配;调节交通结构,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题的多种交通方式共存,相互协调互补的综合运输系统。通过提高路网的级配性、容量以及借助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等综合对策,提升路网的整体效率。“两个方面”:提高交通供给能力和实施交通需求管理;保证供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策略

 

2.1基于经济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功能定位

 

区域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基于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推动与集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依托于相关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交通必须根据具体社会经济结构体系建立健全的运输系统,满足社会经济需求。区域综合交通多元化形成多样性的交通运输聚集效益,其中城市内部聚集、城市之间聚集、城市辐射区域聚集效益尤为凸显。区域交通系统产生对区域经济领域和毗邻地区都有着积极的扩散影响,对区域性经济增长,区域城市圈交通、经济发展产生推动。综合交通系统进一步有利于区域城市间人、物的流通,形成人流、物流产生信息流,促进资金流通,形成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区域交通担任交通衔接、联运和集散功能,区域交通系统将是构建国家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

 

2.2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发展策略

 

(1)强化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快速便捷的运输通道,建立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间的合理衔接,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衔接多元化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区域交通在中心城市内运输资源集散,形成中心城市辐射区域,利用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区域交通组织衔接,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3)形成辐射区域范围的城际通道,打造公、铁、水、航复合型运输通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链生长,形成轴向扩散的经济走廊和产业梯度分布带。

 

(4)适应区域城市化发展规划进程,构建快速公交系统形成城市骨干交通网络,实现与城际区域交通、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居环境和城市特色的提升。

 

3 X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用实例

 

3.1 X城市规划发展背景及概况

 

X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全国重点综合配套改革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X城市必须建设合理有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2 某城市发展定位及战略

 

目前X城市空间形态分布根据城市布局等将向层次化空间布局发展。通过以一体化、绿色交通为基础构架,以发展公共交通更为战略主体,以整合、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形成以交通需求管理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战略两翼,构建和谐交通体系。

 

3.3 X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X城市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及城市发展目标,全面综合构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出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1)构建全面协调的综合运输体系。

 

构建以五种运输方式为主题的运输综合体系,提高整体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满足出行者的高质量、个性化需求。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规划和建设促使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及其运输部门相协调,形成统一、协调的综合运输发展布局图。

 

(2)加强区域网络结构调整,优化交通供需状态。

 

加强城市通道规划,建设以快速通道为主的区域路网体系,注重交通用地与城市发展关系,注重通道沿线发展,规划中心城市与卫星城的快速通道,使中型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区域主体,平衡区域经济分布,调整区域交通供需分布,实现区域城市衔接一体化。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综合运输客货运信息资源共享。鼓励推广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集装箱,鲜活物品专业运输和大型重在货车能力和转载水平,并以开发高附加值的物流资源为主题;开发运用ITS、EDI等先进的管理手段。

 

4结语

 

区域经济和城镇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的时代主题。结合区域城镇发展规划的典型实例,对综合交通系统与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归纳,提出引导区域城镇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策略与发展模式,对我国区域城镇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范文4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区域经济

交通运输长期以来都被视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这一基础设施。

1 .公路交通运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运输化,它作为一种经济过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产生;在运输实现的过程中,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促进了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的急剧扩大,交通运输逐渐发展为经济进入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

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一个逐步提高的层次关系。

首先,投资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对区域内公路运输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为投资的效应。

其次,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直接产生促进发展区域经济的效应,主要体现为减少公路交通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性等方面。

最后,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完成之后,间接产生促进发展区域经济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合理化以及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相互联系等方面。

2 .公路交通运输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内,各种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公路交通运输会提高沿线地区的农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刺激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1)公路交通运输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公路交通运输设施的大量投入,促使区域的空间距离开始收缩,同时促使了区域的时间距离开始缩短,这样就使得区域资源得到优化,生产力发展和产品自由流动加强,原先相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产业结构越来越趋于合理化,区域内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

(2)公路交通运输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伴随需求结构的不断优化而优化的,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产业结构的知识集约及其对经济的服务效用,从而使得产业具备了比较高的附加价值。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区域内产业就够不断优化,节约运输时间缩短运输距离,并且能资源不断的流向高附加值的地区,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3 .公路交通运输影响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

就生产力布局而言,交通条件对社会经济中不同的产业的空间布局将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1)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对农业生产力布局有着较大的影响因素是农业布局,因此,农业生产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先进性、便利性的要求较之其他产业比较高。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鲜活的、易腐的农产品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同时,由于专业化分工不断变化,农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将不断增长。因此,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了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区域空间选择、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快速方便的运输条件。

(2)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公路交通运输在一方面,通过扩大人和物品空间唯一的规模促进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同时,由于工业产品生产市场总是不断的发生变化,企业为了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的信息。因此,工业布局的重要原则就是:工业产品的生产必须有接近原材料的生产地,从而使产品运输的距离缩短,成本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的工业生产都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地的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兴起就是基于这个原理的。

(3)对于第三产业来说,它对商品流通的速度以及商品流通的便利性要求较高,同时他是三个产业当中对人的变动要求最高的一个。由于交通运输条件持续影响着产业区位选择和产业布局调整,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地带,公路沿线工业走廊和经济带相继形成并迅速发展,这些经济廊的形成极大的促进了城市的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4 .公路交通运输影响区域间经济联系

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是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程度。交通运输、通讯设施、动力设施三个方面的因素等共同构成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在这三个基础结构中,最为基础的一个是实现了人和物位移的交通运输系统,它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以区际之间的贸易为主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之间的贸易关系不但受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与去有相关经济联系的地区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不可避免的印象这产品交易的价格,从而影响相关地区的进口需求和区域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运输成本的增长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变化的,在这种前提下,空间经济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就会呈现出来。 由于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引发的额外交易成本,它是由于空间距离而产生的时间距离是决定的。公路交通运输以其相比较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比较机动、灵活而且渗透性比较强的优势,所以公路交通运输较之其他运输方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间的可达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间空间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交易的数量。

5. 总结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仅使得人们居住和消费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小,更加大了不同区域间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形成以大城市为增长极、众多小城镇协助分工、互相协助合作的补充,提高了整个社会的交换能力、规模效益和专业化效益均,保证了区域与区域间经济的联系与发展。公路交通将大城市和小城镇连成一体,不仅使发大城市长期增长的惯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的被体现,又能发挥小城镇增的补充作用,充分体现大城市和小城镇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效用。

参考文献: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范文5

摘 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奇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研究得出:当前云南学校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呈现出价值意义多元化、开展项目多样化、教学内容科学化及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趋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体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奇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它的传承发展对提升各民族人民体质健康水平、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都有重要意义,也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教育过程。换言之,教育是文化的传承方式,其途径主要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作为正规的形式化教育,有专业教育从业人员、专门教育场所以及明确教育指导方向等优势,理应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理想载体。但在教育传承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吸取国外传统文化学校传承的成功经验,把握学校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趋势,制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与路径,推动其在学校顺利传承的目标。

一、价值意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之于学校

1.形成学校特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价值以及文化特征不仅体现了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其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可以满足学校特色教育的需要。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校的优势和传统,创造性地贯彻教育方针,形成自己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和风格。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云南各级学校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势,各学校可以结合办学宗旨、学生的需要和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把具有浓厚民族地域特色的集娱乐性、竞技性、健身性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编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打造学校体育教学特色。

2.丰富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西方现代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场地、器材、师资等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基本要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不发达地区学校体育的开展。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弥补竞技体育的局限性。因此,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经过筛选、整合、改造后形成符合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中选择性的融入如跳竹竿、打陀螺、跳大海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不仅会达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目的,还能充实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校园文化。

3.落实素质教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拥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健身性、娱乐性等特点,还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培养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意识、心理适应能力等素质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是在素质教育的根本,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中包涵的深厚的道德观、伦理观可以内化学生素养,为素质教育提供很好的思想道德教材。如纳西族的东巴舞,处处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惩治。其次,民族传统体育崇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悟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而规范自己行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进而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第三,民族传统体育所涉及的哲学、伦理学、医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等基本知识,可以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总之,民族传统体育在落实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西方现代体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弥补场地器材不足的缺陷

云南地处高原山区,地貌主要以山区峡谷为主,特殊的地域特征导致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经费匮乏,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尤其是农村学校。例如我省拥有(包括400米、300米、200米三种不同规格)田径场的农村学校仅为学校总数的57.3%;有18%的学校仍没有篮球场。怒江州有66.67%的中学没有田径场,33.33%的中学没有排球场,66.67%的中学无足球场, 63.33%的体育教师认为器材数量严重匾乏,学生平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不足2m2,与教育部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生均使用面积的要求相差甚远,根本满足不了体育教学需要,而要实行体育场地器材的立即补充与建设,目前尚不现实。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云南学校体育就成为一个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打破“传统学校体育观”,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简单的特点,选择不受场地、器材等条件限制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学,来弥补云南学校现代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缺陷,将会缓解因场地器材不足而影响体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如毽球、跳绳、跳竹竿、秧歌舞、陀螺等项目, 对场地没有特殊要求,而且器械简单,可在室内室外、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林间草地开展,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热情、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的同时,对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之于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提高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热爱体育运动、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终身体育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练习为基础手段,并在欢快的身体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增进人体生理功能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如傣族的跳竹竿可以发展腿部力量和人体的协调性;布朗族和佤族的爬竿能增强上肢力量;白族的登山和游泳能提高人的耐力、心肺功能;彝族、哈尼族的摔跤对人的力量与意志均具有直接的锻炼价值;再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养成。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竞争性、健身性和文化娱乐性等功能,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淳朴的精神内涵,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意志打造具有显著作用,也更有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之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当代学校体育教育活动,才能有力地回应各种不利因素对其影响及挑战,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可筛选整合改造一些适合在学校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步的、有计划的将其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当中,将有助于培养各民族间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的情感,并通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从心底里产生一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当学生带着这样的认同感走向社会,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的传承就将从校园文化开始,逐渐在社会上拥有一批支持与继承者,真正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开展项目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组成部分,在体育竞技化的发展背景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而生存和发展下去,不得不走上竞技化的发展道路。在高校的实地调研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强大力量。云南高校中所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深深地印上了“竞技化”的烙印,如云南师范大学开设的抢花炮、跳竹竿、陀螺、民族健身操、高脚竞速、珍珠球;云南民族大学开设的抢花炮、秋千、陀螺、射弩、高脚竞速、珍珠球、吹枪、毽球;红河学院开设的抢花炮、陀螺、珍珠球、高脚竞速;曲靖师范学院开设的板鞋竞速、陀螺,其中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与高校的“重竞技化”不同的是,中小学中出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现出明显的“轻竞技、重娱乐”现象。昆明第十中学开展丢包、民族健身操,禄劝县翠华中学开展大课间民族体育舞蹈,勋库中学在体育课中进行竹竿舞教学;玉溪元江第一中学开展布朗球(藤球)、打鸡毛球;临沧市民族中学开展打跳;保山隆阳区坝湾民族中学开展踢毽子,关爱中学开展珍珠球;大理州祥云县第二中学开展跳竹竿;梁河芒东中学开展象脚鼓舞、荡秋千。小学中有保山市永昌小学在大课间开展跳竹竿舞,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开设丢包、老鹰小鸡、跳橡皮筋、斗鸡、扳手劲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游戏项目;宜良清远小学开展打陀螺。可见,中小学校选择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是从可行性和娱乐性方面考虑:一是器材制造成本低,规则简单对师资要求不高的项目;二是简单易学、学生学习兴趣高、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项目;三是在当地有良好群众基础和易普及的项目。

三、教学内容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教育传承过程中,教师在筛选、改造、整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逐渐做到了贯彻健康性、经济性、民族性、趣味性和安全性要求。首先,在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而得以“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整体健康的成长。其二,在筛选、改造、整合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时,注重经济性的要求,尽可能用最少经费、就地取材,开发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其三,在筛选、改造、整合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过程中,体现民族性。着重考虑云南各地州民族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育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独具本民族的特色。其四,注重趣味性及安全性的要求。项目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加强体能锻炼,尽量避免那些危险性大的、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内容。

四、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趋势

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也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因此,“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开展的新思路,亦可以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而在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当中得到弥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更多的是依靠家庭及社区体育,在节日庆典、宗教祭祀以及劳动闲暇时,通过有意识教授亦或是无意识浸染,将民族体育的活动形式、文化精神延续给下一代。因此,学校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时候应该校内与校外联合,充分发挥家庭、社区体育的传承优势,拓展文化传承的渠道和路径,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教育传承的最大效益。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站”在站研究成果;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Z176。

参考文献:

[1] 覃秀松,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J]体育科技.2008(29):2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范文6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区域一体化;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017-02

交通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区域分工弱化等问题。为了区域经济更好更持续的发展,并且实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如何利用交通运输建设为区域发展助力提供依据。

1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1.1 交通运输系统促进区域要素的流动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物、资金、信息、技术等区域要素的聚集。而健全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缩短这些区域要素的流动时间和交通成本,加快这些要素的流动,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区域要素的流动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如果能够减少交通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那么区域要素的流动一定能够得到促进,因此我们引入可达性的概念,用通行时间作为指标,可达性越高意味着交通运输成本和通行时间越低,区域要素流通性越高。我们以济南市为例,比较京沪高铁建成前后济南市与沿线主要城市的可达性(见表1),可以发现高速铁路的建立缩短了交通运输的时间,提高了济南市与高铁沿线主要城市的可达性,这势必加强其区域要素之间的流动,进而对其经济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1.2 交通运输系统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①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有利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以及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分析,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协调,实现东西互补,缩短东西差距,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优化的交通运输体系,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②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交通运输系统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密切,这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能够带动经济结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从而实现我国经济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模式向现代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③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可以改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区域间的差距却在日益扩大,而导致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落后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差,导致信息不畅,各种要素流通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缩短区域差距,必须重视发展交通运输,只有这样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发展的公平性,实现共同富裕。

1.3 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各地区在经济方面能够互惠互利,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时也十分重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问题,确定了多个经济特区,如京津冀经济特区、成渝经济特区等。现今来看,很多区域合作才处于初始阶段,实质性的合作缓慢而艰难。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将为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强大动力,为区域之间提供更加快捷的客运交通系统,并把区域内的各城市连为一体,实现同城化。

为了更好的说明交通运输对于区域一体化的影响,我们引入城市引力这个概念,城市引力越大,城市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其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可能性越大。仍以济南市为例,比较京沪高铁建成前后济南市与高铁沿线省内其他主要城市的引力。

首先介绍城市引力的计算方法。根据汉纳斯,弗德林汉姆提出的引力模型,得出计算公式:

其中指标P表示城市规模,用GDP和人口数量之积表示,我们以曲阜市的GDP和人口数量分别作为基数1,经换算得出其他城市的P指标值。rij表示两地之间的时间距离,2010年京沪高铁山东省各沿线城市的城市质量如表2所示。

通过城市质量和之前提到的时间距离计算出高铁建成前后各城市之间的引力,见表3。

通过比较高铁建成前后济南市与高铁沿线山东省内其他主要城市的引力,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系统的改善可以使得城市之间的引力变强,使得各省市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更有利于其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2 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复杂而密切的,两者在多方面和多层次上是相互作用的。其中,区域经济水平决定了交通运输的发展程度,区域经济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的基础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服务对象。

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从需求角度来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具体而言,交通运输也是追求利益的经济活动,受市场需求的引导与制约。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内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与供应地和市场销售地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这也就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需求使得人们在交通运输方面不断发展创新,出现更多能够满足需求,提高效率的交通运输方式,最终达到不断扩张的市场范围、丰富的物质产品生产以及提高的社会流动性的目的。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发展更高效的运输方式,只有市场足够强大,需求不断扩大,才会使得技术创新带来更大的利润,才能促使人们在交通运输的技术创新方面更加努力,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能够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资金、技术支持。

3 结论及延伸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必须肯定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完善的交通基础建设有利于强化区域分工,加强区域贸易,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的步伐,积极构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满足日益加快的交通需求。但是,我们亦不能忽略交通运输发展会带来的一些问题。随着经济的增长,交通需求的不断扩大,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会越来越高,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土地利用以及交通事故所带来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将日益突出。所以,在分析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两者关系的协调问题。交通运输发展适度超前或与经济发展同步,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继会.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探析[J].人民论坛,2011,(5).

[2] 李文荣.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