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1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20xx〕95号)精神,加快推动我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落实企业追溯管理责任为基础,以推进信息化追溯为方向,积极运用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覆盖全区、先进适用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促进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水平,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追溯体系建设合力;坚持统筹规划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平台资源,加强指导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形式多样与互联互通相结合,促进开放共享,提高运行效率;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共治相结合,创新治理模式,保障消费安全和公共安全。
(三)工作目标。到20xx年, 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基本建成,全区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追溯体系建设规划标准和法规制度逐步完善、市场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协调机制,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在生产环节重点推进规模化牲畜和家禽养殖基地、蔬菜和水果种植基地的二维码信息技术追溯体系建设;在流通环节重点推进大型生鲜连锁经营企业升级改造具备追溯功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持鼓励批发市场开发建设具备追溯功能的电子化交易结算系统,并推动流通追溯与农业生产环节延伸对接,以企业流通现代化带动质量追溯信息化;在消费环节重点管控机关、学校、医院、大型餐饮企业和团体消费单位主动采购可追溯的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用农产品,形成市场倒逼机制,确保食用农产品的消费安全。(自治区农牧厅、商务厅、林业厅、质监局、食品药监局)
(二)推进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围绕婴幼儿配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酒类等食品,督促和指导生产企业依法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逐步将追溯链条向食品原料供应环节延伸,实现从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全过程的安全监管体系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逐步推进我区开展进口乳粉、红酒、肉制品等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自治区食品药监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农牧厅、商务厅、质监局、银川海关、宁夏检验检疫局)
(三)推进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以推进药品全品种、全过程追溯与监管为主要内容,建设完善药品追溯体系。在完成药品制剂类品种电子监管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原料药(材)、饮片等类别药品。按照《麻醉的药品和精神的药品监督管理条例》有关监控信息网络的要求,依法建立特管药品追溯体系。抓好经营环节电子监管全覆盖工作,推进医疗信息系统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形成全品种、全过程完整追溯与监管链条。(自治区食药监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卫生计生委)
(四)推进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建设。以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种子、农膜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为重点,建设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电子追溯码标识制度,实施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全程追溯监管,基本形成农业生产资料面上监管无盲区、链上监管无缝隙、点上监管无遗漏的管理体系。(自治区农牧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工商局、质监局、供销社)
(五)开展特种设备和危险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快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追溯体系建设,以电梯、气瓶等为重点,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督促企业完善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检验、维护保养等信息,逐步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可追溯。加强危险品追溯体系建设,以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等为重点,以建立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为目标,强化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销毁等环节的监管,促进危险品安全管理。(自治区质监局、安监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厅、环境保护厅、交通运输厅、供销社)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1月—6月)。自治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建设追溯体系的产品品种和产品目录,明确建设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提出具体措施。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已建成的追溯体系,加快推进正在实施的追溯体系建设。
(二)试点阶段(20xx年7月—12月)。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有条件的市、县开展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可优先选择市场份额大、处于供应链主导地位的企业重点推进,示范带动其他企业。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追溯体系建设。
(三)全面建设阶段(20xx年—20xx年)。按照前期制定的具体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力争到20xx年底前,分行业建成覆盖全区涵盖6大类产品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
(四)整合应用阶段(20xx年)。开展各追溯分系统的对接整合工作,形成上下贯通的区、市两级重要产品追溯综合管理平台。20xx年底前,全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成投入运行,并拓展平台应用功能。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地要把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十三五”规划和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部门职责,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分管领域的追溯体系建设。
(二)强化制度建设。研究制定追溯体系建设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和地方标准,建立健全追溯管理和市场准入机制,细化各类市场和经营者追溯管理责任。针对建设信息化追溯体系的企业,建立完善相应的随机抽查与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效率。及时出台追溯数据共享、开放、保护等管理办法,加强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交换、利用、开放的规范管理。
(三)加强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运行的资金支持力度,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为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产品责任保险。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可追溯产品。完善追溯技术研发与相关产业促进政策。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和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分析评价系统为核心,建立健全安全监管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强化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逐步建立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目标任务
继续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深入排查隐患,突出抓好高危作业,人员密集场所和火灾隐患的专项整治,坚持实行“平安报表”制度,积极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完善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三、工作内容
(一)抓好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和火灾隐患专项整治的工作落实
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突出抓好商场超市、娱乐场所、学校医院、养老院、重点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排查整治工作,严格执行大型活动安全方案报批备案的有关规定,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节日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管理,落实安全防措施。严防火灾、拥堵、踩踏等事件发生。
(二)坚持实行“平安报表”定期报送制度
继续执行每月20日定期报送平安报表制度,将安全生产、、维稳、治安、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等一并列为排查报告范围,由镇安监办报送县安全生产办公室内,以便全面掌握全县各类隐患和维稳工作重点,为“大平安”建设提供了最基础的数据情况分析,实现对安全隐患和平安建设工作的实时、及时的监控管理。
(三)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以所属各单位自查隐患、自报隐患、治理隐患三个环节的责任为重点,要求单位内部必须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框架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并通过内部排查、实施治理和分析改进等步骤,形成完整的自查、自改和自报机制,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四)建立考核工作机制。
突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效果管理,将各部门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日常执法检查等相关工作的过程管理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工作年终考核。
(五)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依法依规,集中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突出以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为重点,采取更加严厉、有效的措施,集中开展打击和整治行动。与各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始终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切实做到“四个一律”,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2月8日—2月12日)。制定《镇关于开展建设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镇内各站办所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确定阶段任务和工作措施。
(二)调查摸底阶段(2014年2月12日—2月28日)各单位依据本工作方案要求和网格化、标准化相关文件精神,对本部门所有安全生产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和形势特点等内容。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3月1日-11月30日)。各部门依据本方案和各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强化工作落实,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各专项整治工作和隐患自查自报平台,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实际,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评定为基础,以平安报表、专项整治、打非治违为载体,及时汇总相关数据,并根据工作状况,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四)总结阶段(2014年12月)。对各阶段各项资料进行梳理、汇总,进一步完善综合监管体系,理顺工作机制,构建体系完善、内容科学、运行有效的安全生产体系。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成立由镇长书记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人员与各站办所所长为成员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日常工作,协调、指导和考核各单位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周密安排,科学实施。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全面部署,广泛宣传发动。大力宣传建立安全生产体系的目的意义,引导各有关部门建立安全生产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3
3月13日,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协议签字仪式在京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统筹,加快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大幅增加教育财政投入,在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山东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省情、教情的职教发展道路。国务院已先后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潍坊是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开发区域,省部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山东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山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将加大对山东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与山东省委、省政府共同把潍坊试验区建设好,为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作出新贡献,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新经验。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要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强省,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机制,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多样化需求。根据共建协议,双方将在强化政府发展职业教育责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促进校企紧密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中国教育报)
江苏全方位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
3月初,立足于探索中职、高职、应用本科教育的衔接贯通,江苏省全方位启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一是中高职3+2(3+3)分段培养。即中职学生在中职校学习3年,通过注册,进入高职院校相应专业学习2年或3年。在5年或6年学习期间,由对口中高职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中高职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二是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即中职学生在中职校学习3年,通过以专业技能和中职教育学业水平为主的测试,进入本科院校对应专业学习4年。在7年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中职校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三是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即高职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五年制高职学习5年),经过资格考核(选拔方式由对口院校共同制定),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对应专业学习2年。在5年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高职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实行系统化培养。四是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以本科院校招生计划在本二批次联合招生,培养4年制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学习期间,由对口院校按照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和高端技能人才要求,联合制定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确定学生在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在推进上述试点的同时,江苏省积极完善已有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制度,扩大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规模,进一步强化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完善“专转本”招生考试制度,全方位搭建职教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江苏省教育厅)
山东启动新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2月8日,山东省人社厅下发通知,启动实施新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征集高级研修项目选题。高级研修项目以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为目的。选题重点围绕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防灾减灾、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社会工作等12个重点领域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食品安全、旅游等9个现代服务业进行。注重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带和省会城市圈建设服务。山东省人社厅将组织对选题进行评审论证,并从中遴选有关项目推荐申报国家级高研项目。凡入选的高级研修项目,其经费由中央财政资金全额资助。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付高级研修项目的需求调查、选题论证、专家授课、教材及课件开发、考察活动、学员食宿补贴等。研修项目培养对象面向全国或全省相关行业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研修人员修完规定的课程,经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中国组织人事报)
内蒙古2012年将完成就业培训30万人
2月27日,就业服务局公布今年全区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今年内蒙古将完成就业培训3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技能培训13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1万人;农牧民工就业技能培训13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1万人;创业培训4万人,培训后成功创业2万人,带动就业岗位8万个。内蒙古将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各类城乡劳动者进行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培训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和处于不同创业阶段的创业者进行创业培训。内蒙古就业培训的内容将紧紧围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重点开展,并大力开发家庭服务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急需培训项目,扩大第三产业的专业就业技能培训。(新华网)
甘肃出台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实施方案
2月10日,甘肃省正式出台了《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实施方案》,这标志着甘肃围绕转型跨越所实施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战略工程正向深层次加速推进。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工程提出了15个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及18项保障措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原则,这次出台的《实施方案》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对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的具体化。15个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围绕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突出对“十大重点产业”、工业强省“一个振兴和六个做大做强”以及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项目强化人才支撑。每个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分为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配置计划、保障措施、组织实施等五个部分。《实施方案》按照“围绕项目开发人才,重点领域重点开发,优势产业优先开发”的原则,突出了人才开发配置的针对性,强调了对全省经济社会重点发展领域、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及中央高度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的人才支撑;突出了人才开发配置的整体性,强调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的整体开发,既强调要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又兼顾未来人才培养;突出了人才开发配置的有效性,根据项目和产业需求确定人才开发配置的数量、层次、类别、途径、方式和保障落实措施,强调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中国组织人事报)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4
一、工作目标
在乳制品、肉类食品诚信试点基础上,加快推进调味品、饮料、罐头、葡萄酒等行业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全部建立诚信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部门协调机制作用,研究制定省、市诚信工作联动机制;加大诚信标准宣贯力度,加快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进度;组织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失信惩戒和诚信激励机制;开展诚信建设专题宣传,营造食品行业良好诚信氛围。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诚信建设协调工作机制。一是按照《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通报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并协调解决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各市、行业组织在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任务。二是加强与工信部和各市经信委的联系机制。三是建立食品企业诚信建设工作监督及信息报送制度。检查督促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情况,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二)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工作指导。继续加强对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督促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逐步建立诚信管理体系。二是加大标准体系宣贯力度,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继续加大对乳制品、肉类、调味品、饮料、罐头、葡萄酒行业实施指南宣传贯彻力度,发放教学光盘供各市相关部门及企业培训使用。三是开展培训交流。组织各市和重点企业参加诚信标准、制度培训,以及企业管理层、关键岗位人员培训。采取积极有效方式,开展地区、行业间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各市和基础条件较好的试点企业赴全国首批试点省学习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
(三)进一步完善诚信管理制度。督促各试点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在原有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并完善诚信管理制度。重点建立食用农产品原料及其他辅料进货管理制度,生产过程及仓储管理制度,产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制度,企业广告宣传、合同管理、标识管理制度,产品追溯、召回、申投诉处理、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及考核、关键岗位人员诚信信息等相关记录档案管理制度,诚信内部核查、诚信风险信息收集评估、诚信危机处理和预警制度等7项管理制度。
(四)推进企业诚信体系评价。一是组织先期试点的乳制品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及时帮助企业纠正体系运行、自查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二是组织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规则(试行)》要求,依照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适时组织食品工业企业通过委托评价机构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
(五)加强行业自律约束机制建设。一是各地食品行业协会要制定和完善行规行约,在行业内开展诚信宣言、公约、自查或互查等自律活动。二是食品企业要重合同、守信誉、依法生产经营,倡导文明诚信经商,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形成有效的企业自律机制。
(六)加强诚信宣传与诚信文化建设。一是宣传诚信建设情况。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宣传企业诚信建设,对试点企业的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宣传。二是组织食品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交流。适时组织召开诚信体系建设交流会或组织参观诚信体系建设试点企业。三是开展专题宣传活动。通过咨询服务、张贴诚信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七)加强诚信奖惩机制建设。积极争取政府及财政支持,推动在国家食品储备、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有关资金政策、信用担保、社会宣传等方面参考使用企业诚信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同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八)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监督检查。7月底前,各试点企业要认真对照标准体系,开展自查。8月底前,各市经信部门要对本市试点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全面了解企业诚信建设进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在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9月份,省经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抽查。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工作目标。各市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提升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要结合地方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市要结合实际,加强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地方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规范与自律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合力推动、协同推进的局面。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5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认识到立足法定职责,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策部署和服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市场监管执法、推进职能到位的重要途径。要切实加强对本系统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各司其职,通力协作。
各股室、大队工作分工明确如下:公平消保股负责组织协调全系统落实“坚决查处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由工商部门牵头的有关工作,负责指导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串通招投标案件的查处;注册股负责指导全系统专项治理工作中违反企业登记注册法律法规和规章案件的查处,以及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工作;市场合同股负责指导全系统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工作;财物装备股负责指导全系统基建项目在立项、招投标、监理、验收、竣工决算等建设过程中违反规定程序行为的查纠和建设长效机制工作;检查大队负责查办涉及范围广、影响较大、情节恶劣的工程建设领域经济违法违章案件。
二、明确工作要求,狠抓工作落实
要在县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主动参与专项治理,服从统一安排和部署,又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履行好各项职责。要认真按照《全市工商系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主要任务、工作步骤、时间安排及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兼顾,强化督查本文来源:文秘站 ,扎实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各阶段任务。“自查自纠”阶段(____年__月—____年_月),财务装备股对本部门____年以来基建项目进行自查自纠,同时,检查办案机构要开展摸排案件线索工作,自查自纠和摸排线索情况于____年_月__日前分别上报市财务装备科、公平交易科;“强化监管”阶段(____年_月—____年__月),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履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工程建设领域监管执法的职能;“健全机制”阶段(____年_月—____年_月),要加强和规范本部门基建的监督管理,清理、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回头看”阶段(____年_月—____年_月),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对专项治理工作各项任务、各阶段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拾遗补缺,做好迎接县、市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检查;“总结”阶段(____年__月—____年__月),要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发掘好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升工作思路。专项治理的阶段性和全面工作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向县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工商局汇报。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6
【关键词】国家电网公司;“大营销”体系;“一型五化”;构建原则;应用;研究
电能是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能源之一,为促进电力行业市场化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按照“三集五大”工作要求,提出“一型五化”的“大营销”体系,进一步深化营销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电力营销的集约化管理,从而带动电网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不断拓展电网发展空间。“十二五”规划后,国家电网企业积极推进“大营销”体系建设,以电力市场预测分析为基础,以客户为导向,积极构建高效的、集中的营销管理机制,以提升电能在电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国家电网“大营销”体系研究
1.体系内容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大营销”体系是“一型五化”、“四强化、四集中、三运作”等内内涵的综合反映。构建“大营销”体系就是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组织构架、优化业务流程,实施95598客户服务、计量器具检定配送、营销稽查监控等核心业务省级集约,建立24小时面向客户的统一供电服务体系,形成业务在线监控、服务实时响应的高校运作机制,提高营销经营业绩和客户服务水平。
2.体系构架
“大营销”体系构架主要由运营监测(控)体系架构和客户服务体系架构组成,其中又包括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数据部署等多个组织构成,是一个集服务与监控于一体的大系统。
3.“大营销”体系的构建原则
从“大营销”体系内涵中,可以看出构建这一体系要遵循的原则。第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国家电网公司的服务对象是用电客户,没有了客户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所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目的。对此,在构建“大营销”体系时要完善电能质量管理体系、用电营业服务体系、计划停电管理体系、故障抢修体系、业扩报装服务体系等,确保用户得到安全、可靠、经济、充足的电能。第二,提高营销质量效益的原则。对此,要建立完善的营销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营销质量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促进营销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4.构建“大营销”体系的现实意义
对于国家电网公司来说,营销管理是核心业务,关系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以往管理中,常采用条块分割、分散粗放的是以包代管的营销管理模式,造成了严重的营销资源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大营销”体系的提出,使电力营销以市场预测分析为基础,以客户为导向,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方向,不断加强营销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使营销资源利用最优化,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国家电网构建了一个运行高效的营销管理机制。
二、“大营销”体系的应用及效果
自从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大营销”体系以来,各地以“一型五化”为目标积极开展了“大营销”体系建设实施工作。地方电网公司仅仅围绕“一型五化”编制“大营销”体系实施方案,正式投入前严抓摸底调研、数据统计分析、专题讨论等工作,经过反复沟通和优化调整才最终确定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要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试点成功后才能向兄弟单位推广。
为保证“大营销”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顺利推广,要求建立相应的运作标准体系和营销工作质量监督体系。电力营销工作涉及电力市场开拓、业扩报装、电费抄核收、电能计量等诸多繁琐的工作,内容广、环节多、流程复杂,其中任何一个细节出现了纰漏都会造成营销差错或营销事故,带来经济损失。所以有必要建立营销工作质量的监督体系,并构建与之相对应的运作标准,以便全方位监测电力营销工作的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确定“大营销”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后,则要导入电网系统,使其真正应用于国家电网营销管理中。模式导入步骤:第一步,机构人员调整。加强学习教育,人员培训,使其真正了解“大营销”体系的内涵,同时成立专门的“大营销”人力资源调配领导小组,配备体系内需要的所有人员;第二步,资产业务交接。成立“大营销”业务交接小组,有序、逐步完成资产、业务、设备、办公场地等交接;第三步,新模式运行。资产业务交接工作后,重新划分岗位职责,各项业务按照新模式的流程在系统上试运行。在这一过程中要制定健全的安全稳定风险防控机制,严格监控新系统,有效防控过渡期内可能出现的风险。之后,则进入磨合改进阶段,要建立健全的制度标准体系、绩效考核体系、运作机制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逐步落实“大营销”体系的战略部署。
“大营销”体系的应用,精简了机构,优化了人员比例,从而管理链条得以压缩,关键岗位得以加强,同时提高了电费资金归集效率,充分发挥了集约化、专业化管理的优势,使营销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优化配置,最终降低了营销运营成本,提升了营销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促进供电服务水平的提升,使用电客户得到了需要的服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实施不断深入,其中的“大营销”体系建设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促进了电力营销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电力营销工作质量和效益。在国家电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仅仅围绕“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目标,以市场、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电力营销工作,从而持续深化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唐跃中,邵志齐,郭创新, 等.数字化电网体系结构[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29(6):115-118.
[2]赵淑伟,成建宏,伴建忠.“大营销”开拓电力市场的一把利剑[J].华北电业,2011(3).
[3]吴继福.以“大营销”体系建设为“重头戏”[N].华中电力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