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运营思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运营思维范文1
【关键词】用户思维 广播 广播主持人 进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发展,新媒体形态、新媒介渠道及平台不断出现,移动网络电台正冲击着中国广播市场。笔者认为,被冲击的也许是传统广播结构,广播本身反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广播人,特别是广播主持人,只有不断进行自身的修炼,才能自如应对这个时代的变化。本文重点从用户运营的角度分析广播主持人该如何修炼。
一、修炼是新广播时代的一种必然选择
互联网对媒介环境的改变是巨大的,在广播领域,有些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广播传输渠道不断延伸
近几年来,广播节目的传输渠道已经向多渠道多平台延伸,也彻底改变了受众的收听方式与收听习惯。各家广播电台为了适应全媒体环境下的收听市场竞争,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设了微博、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号,听众既可以在广播自身的网站上收听直播或点播往期节目,也可以在其他商业平台获取广播节目内容。此外,这几年间,喜马拉雅FM、考拉FM、荔枝FM、蜻蜓.fm、优听Radio等音频客户端相继亮相,也拥有了强大的市场用户群,进一步延伸了广播节目的传播平台。广播已不仅是那个仅从收音机里传出来的调频调幅(FM/AM)了。
(二)“听众”已变为“用户”
新时代下,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已经不仅仅是“受”方了,他们可以通过各种线上平台信息、表达观点和意见等。传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在广播领域,听众从原来单纯的接收者,变身为集收听者、传播者和参与者于一身的用户。
(三)广播主持人的工作被无限延展
传统意义上的广播主持人是节目的策划者和创作者之一,更是播音间的主导者。全媒体环境下,广播主持人的工作边界被无限延展,除了在播音间里与听众短暂、低频的互动外,主持人还可以在各个线上平台和圈子中与粉丝进行实时、高频的互动,主持人的策划、创作也已经融于和听众的24小时线上生活中。举一个例子,“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每天早上60秒的语音,呈现出的媒体形态本质上其实就是广播,但这种广播仅仅是主持工作的开始,是运营用户的一个手段而已,还有大量的后续运营工作等待主持人去做,比如互动、社群、商品售卖等。
(四)主持人已不再是“大众情人”
在全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时随地选择媒体内容,又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了众多有着相似特质的小群体,他们的态度更趋一致。但从传统媒体角度来看,各个小群体、小圈子之间却变得越来越众口难调,受众已很难再作为一个统一群体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全民明星”时代的终结,“大众情人”式的主持人自然会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明星主持人靠自身独特魅力去吸引一个个小群体。
修炼的核心在于适应。正所谓“适者生存”,时代变了,外界环境变了,唯有加强修炼,改变自身去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才能不被淘汰。没有了纯粹的广播,没有了纯粹的听众,也没有了纯粹的广播主持人,广播人面对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唯有不断修正思维、修炼技能,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
二、将受众思维进化为用户思维
(一)从生产端思维转向消费端思维
所谓用户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以用户的认同为目标,去组织生产,因为没有认同,就没有合同。对于广播来讲,“用户思维”的关键环节就是将传播方的“生产端思维”转变为接受方的“消费端思维”,要知道核心用户是谁、在哪里,这些核心用户有何感受和需求,真正站在受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创作节目。
(二)用户思维下的用户群体概念
传统广播一直拥有着庞大的听众优势,但这些看似规模庞大的受众群体,与更加具像化、精准化、数据化的“用户”相比存在巨大差别。传统广播的受众广而不聚,广播人并不知道这“广大受众”究竟是何许人也,受众更像是一个个匆匆而过的“路人”。而用户思维下的受众是一个特定的群体,对广播人来讲更像是时常相见的“朋友”,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彼此相互认同;这个群体有温度、有热度,可准确感知,可实时互动,可消闲解闷,可参与、可交流,甚至可变现――也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经常提到的“可运营”。
三、用户思维下的广播主持人修炼路径
全媒体环境中,广播主持人的修炼路径之一就是必须具备用户思维。在用户思维下,广播主持人及其团队不仅是某个调频下的主持者,还是大广播时代下的“身份认同(IP)拥有者”“产品经理”“运营经理”“客服经理”“市场经理”。
(一)广播主持人要知道用户是谁
广播主持人首先得知道自己的用户或粉丝是谁,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用户运营。在以往,除了可以通过传统的调查方法了解受众群体的年龄属性、性别属性,地域属性之外,是无法对他/她有更加清晰的用户画像的。比如没有数据能够客观反映出用户通常是通过什么渠道收听节目的,用户有什么样的线上浏览习惯和消费习惯,用户对节目的哪个环节更感兴趣,用户对节目的哪个嘉宾关注度更高……如果对这些数据没有清晰的了解,谈用户运营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说,对用户或粉丝进行清晰的画像是全媒体时代一个广播主持人的基础。好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提供了方便的工具,通过人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手段,能够让每一个听众通过收听、参与、交流与广播电台建立起实时紧密的联系,由此获得的宝贵数据正是广播主持人进行自用户清晰画像的重要途径。
(二)广播主持人要知道用户在哪里
用户在哪里主要指用户通过什么渠道收听。全媒体环境下,节目的传送已经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听众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渠道收听和点播成千上万的广播节目,也就是说,用户已经无处不在。面对这种局面,广播主持人的节目如果还仅仅局限于一两个播出和互动平台,对获取用户来讲,是非常不利的。既然用户已经无处不在,那么节目和主持人也应该无处不在,将自己的品牌和节目在最广泛的平台进行传播。当然,也许会有这样的担忧:寄于他人平台或渠道之下,会否丧失品牌的主导权?在笔者看来,知识产权(IP)为王,如果节目的知识产权和主持人的知识产权始终在出品机构的品牌之下,渠道愈多机构品牌的影响力反而愈大,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价值会从节目直播衍生到分布于不同的K端渠道上:收音机、车载电台、网页、手机客户端等。
(三)运营、留住及转化用户
如何运营、留住、转化用户,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产品思维。全媒体环境下,广播主持人的任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做一档节目,而要将自己的角色融入到一整套产品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新媒体方面有一些创新的探索,他们的思路是“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互联网产品,而不是用互联网思维去做广播产品”,他们认为“广播应该着重解决受众的生活需求,而不仅仅让大家听广播”。在《吃喝玩乐大搜索》节目中,他们着重解决用户旅行中的吃喝玩乐等问题,线上手机客户端可以通过满足受众的生活需求,线下客户端可以和经营商户分账,从而实现线上节目线下消费的闭环,这是广播节目的进化。在这个闭环中,广播主持人的工作必然会体现在节目播出、线上互动、线下活动、商户宣推等各个环节――主持人的工作被无限延展。
2.全媒体化思维。广播主持人固然要以广播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但在全媒体环境下,广播主持人的“武器”已经不仅仅是广播话筒了,新媒体平台互动、线下活动等能够拉进与用户距离、深度互动的工具都可以成为广播主持人运营用户的工具――广播主持人应该修炼为全媒体广播主持人。
3.垂直化思维。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渠道越来越多,导致的问题则是信息过载。所谓垂直化思维,就是需要广播主持人在内容的专注与专业性上下功夫。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单纯靠播报信息已经无法赢得受众。内容的专业化必然要求主持人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这个时代对那些什么都似乎略懂一点的“杂家”已经没有太多的需求,互联网搜索功能已经替代了这些人,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专家型”节目主持人提供专业性内容和服务。只有提供对用户有用的认知,而不是碎片化肤浅信息,才能够吸引用户对节目的关注,也才能够培养用户对节目的忠诚度,形成固定的用户群体。
4.参与感。“参与感”这个概念被广泛关注,最早来自于小米手机的用户运营理念。当用户参与到小米产品的策划、设计、制造、营销、反馈等各个环节的时候,其对小米的认同感与忠诚就建立起来了。对小米公司来讲,为用户营造参与感,是其培养忠实“米粉”的有力手段。同样的理念也可以运用于广播节目主持,以往的电话接入式互动虽然也可以算作一种参与,但其参与程度远远不够。如果能够将用户的参与深入到节目的创作、播出、互动、线上和线下活动、社区建设、社群运营等各个环节,必将会培养一批对节目和节目创作人的“死忠”用户,这对广播主持人来讲是一大幸事。
5.用户体验。所谓用户体验,就是要从用户端来进行产品或节目的设计与创作,其实参与感就是一种典型的用户体验。传统节目的创作通常是“生产端”主导的,节目创作方的自我创意和主持人的自我能力、意愿占据节目的主导地位,而注重用户体验就是需要从“消费端”来运营节目,不能自我感觉良好――“自嗨”的后果很可能会失去用户的关注。
6.价值观传递。用户思维最为核心的环节是“价值观传递”。在这样一个万物皆媒、全民直播环境下,看似什么人都可以屹立时代的潮头,但是大浪淘沙之后,但只有那些拥有完整价值观体系的身份认同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忠实用户,也才具有媒体价值和品牌影响力。自媒体人罗振宇曾提出“魅力人格体”的概念,其实就是从价值观传递的视角阐释用户运营的思维。只要树立起“魅力人格体”,拥有自己特有的价值观体系,广播主持人就会拥有相对固定的社群。这个社群中的听众一旦对其所主持的节目产生了黏性,就很有可能持续关注与其有关的所有衍生产品,这个时候就可以实现用户向消费者的转化了。
四、结语
用户思维本身就是逆传统的,需要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把从信息传播方的思考方式转向从信息接收方来思考。所以,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最为关键的。在全媒体环境下,固守传统不是应有姿态,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在原有的条件下,及时更新观念,提升认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拓展传播能力。
新媒体运营思维范文2
3个IT男,100天卖出20万个肉夹馍;1个70后带领90后卖水果,没花一分钱推广告,30分钟便预售超过1000份车厘子;1个90后女孩,微博点击7000万,三个月卖出18万片面膜;两位90后北大高材生,一个去卖米粉,一个去卖龙虾,各有各的绝活儿;一款智能水杯,30天众筹135万,破了智能众筹的新纪录……
这些数字足以令人瞠目结舌!他们为何与众不同?因为获得了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最需要的稀缺资源――注意力!ZMO企业自媒体联盟发起人牟家和说道。
“谁抢到了‘注意力’,就等于抢到了财富!因为‘注意’是我们心中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也正基于这个发现,牟家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以企业自媒体建设为主的新锐社群“ZMO联盟”,致力于帮助企业完善自媒体渠道建设、培养自媒体运营人才、优化自媒体传播策略、整合企业自媒体资源,使其成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第一站。
ZMO要为你做些什么
过去十年,企业内部出现了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运营官COO、首席技术官CTO……这些岗位在公司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在互联网自媒体的热浪中,ZMO时代来了!
ZMO(Z-wemedia Marketing Officer)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岗位――自媒体运营官。“企业的客户在哪,ZMO就在哪。”牟家和解释道。所以ZMO应该是企业里最关心客户状态、最了解客户需求、最会优化产品的一批人。这个群体要管理客户的注意力,要有社群管理的必备技能,专心为粉丝服务。
在现有的岗位中,自媒体运营官和编辑、文案、推广、传播等岗位相近,但它又不属于一个垂直岗位。实际上,ZMO是他们的一个整合,它不仅仅负责执行,而是运营,要做的就是把握资源和客户的注意力。所以企业中靠一个人难以玩转自媒体,运营官应该是“总管”,文案、策划、设计都应该在他麾下。例如在中国拥有粉丝量最多的小米,号称有七千多的自媒体人,这也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公司自媒体。
ZMO联盟就是由各行各业中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家、经理人、投资人、互联网研究专家、媒体人和创业者组成的圈子,这里有各个行业的“大象”,亦有新生代的“蚂蚁”,大家在其中可以互相学习,互为师长。
公司内部的“空气净化器”
在牟家和看来,一位合格的ZMO,不仅要有互联网思维,还要有管理、公关、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媒体知识。
除了面对公司外部的市场及媒体,自媒体运营官还需要沟通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是公司的“空气净化器”。
自媒体的建设,会让公司的形象更加完美。在通过自媒体把公司推向外部市场之前,至少要考虑到公司的产品、网站、LOGO是否足够优秀。
自媒体的建设还会帮助企业完善文化。过去,企业内刊盛行,一些较有实力的企业都会做内刊发放给客户以及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以此来宣传公司的产品和文化,让更多与公司相关的群体了解自己。今天的自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过去的纸质读物,并把过去宣传的周期缩短,传播的信息量和被关注的深度广度也超过之前。有人说,互联网时代创业的制胜法宝不是产品,而是文化。那么自媒体就是宣传企业文化的最佳阵地,自媒体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地创建或者深化了文化。
除此之外,自媒体建设还会帮助企业梳理管理的秩序,找到产品研发方向。互联网让企业学会了一点,就是如何去满足用户的需求,或者创造客户价值。因此,自媒体的建设会让公司的所有业务都指向用户价值,这就大大提升了公司效率。同时互联网思维又让自媒体运营官成为公司内部最了解用户需求的人,这也为产品研发指明了方向。
牟家和认为,在互联网时代,1名企业自媒体运营官等于100名销售。因此ZMO或许是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最重要以及最稀缺的资源,同时ZMO也是最难胜任的一个职位。
传统企业转型的第一站
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时必然遇到的几个痛点:缺思路、求方法、盼人才。很多企业希望马上借助微信、App、Web等网络技术改变销售形态,快速复制成功。但对于企业而言,战略和战术谁在先,谁在后,战略定位都还没想好,就去搞技术,岂能不败?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传统企业做电商失败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许多刚刚转型,或者新生代的企业要复制行业中顶尖公司的营销模式,更是难以落地。
其实从传统行业到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有一条快车道,这当中最重要的三点就是战略思考、商业模式和企业自媒体。牟家和认为自媒体是传统行业转型的第一站。
新媒体运营思维范文3
关键词 自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 发展路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较2012年有所下降,而类似即时通信等社交元素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则发展稳定。
“类似即时通信等社交元素为基础的平台应用”中的翘楚,自然非微信莫属。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微信的众多功能中最具研究价值的就是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尤其是其发展路径的相关研究。
一、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现状
1、微信公众平台简介
微信是一款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即时通讯工具,支持快速发送照片文字和多人语音对讲,同时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特点。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团队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要,于2012年8月推出的一个附加功能。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免费申请微信公众账号,在后台进行编辑后把内容推送给用户,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支持多媒体信息大规模推送、定向推送(按性别、地区、分组等指标定向推送)、一对一互动,多样化开发和智能回复。
2、自媒体简介
美国新闻学会下属的媒体中心与出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撰写的长达六十多页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指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从《速途研究院2014年第一季度自媒体调查报告》来看,2014年是自媒体井喷式发展的一年,自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媒体只有媒体人才有话语权的模式,发展了以个体为单位就能对新闻进行生产、传播、推广的便利渠道,实现了高效快速的传播,让大众获取新闻资讯更加简单便捷。
3、每一个微信公众账号都是一个自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微信的媒体属性:对企业而言,微信公众平台替代至少补充了他们的媒体投放渠道,成了他们与特定群体进行全方位沟通的渠道;对传统媒体而言,微信公众平台成了他们继微博、APP之后开辟的又一块战场,甚至成了一些传统媒体试水新闻传播新模式的试验场,可以更精准、更流畅地将优质内容推送给受众。
但微信公众平台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为有思想、有个性、有内容的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跨越中介,实现自我和受众的连接,即“每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就是一个独立的媒体,自媒体。”
二、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遭遇的瓶颈
1、侵权现象泛滥
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以前的媒体形式就会被集体“唱衰”,如“纸媒已死”、“广播式微”和“电视开机率恐慌”等言论的出现。但事实证明,所谓的媒介更新换代,其实“换汤不换药”,即换形式不换内容。优质内容的稀缺性,决定了其价值和在供需市场的强势地位。
传统媒体要通过内容的比拼赢得受众,自媒体也一样。在上百万的自媒体账号中,真正有能力“自行生产优质内容”的账号少之又少,于是为了吸引和留住受众,很多账号运营者不是着力于运用自身人脉,持续大量生产内容,而是关注很多定位类似的账号,每天做着“剪刀加浆糊”的工作。这种转载文章时不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姓名的行为,是严重的侵权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
2、同质化严重
微博是一种社会化信息网络,适合信息海量、多样的媒体定位,而微信是一种社会化的关系网络,其媒体定位主要体现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即订阅、精选和精确。在微博上,针对同一条新闻的微博会有成千上万条,但是由于其短小、浅易,阅读的费力程度大大降低。而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往往强调“精选”,尤其要突出自媒体账号的不同之处,所以要争取做到“与众不同”。
同质化严重,不仅是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存在的问题,甚至连由传统媒体运营的账号,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今年4月9日《央视新闻》、《新京报》、《南方日报》等12家主流媒体微信为订户选择推送了撒切尔夫人逝世”的相关新闻,在复旦投毒事件等热点事件上,媒体不仅也出现了“议题设置”相同的情况,还出现了“报道框架”类似的情况。
三、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发展路径初探
1、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互联网时代被强调最多的,就是内容、产品、用户三位一体,所以无论是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时,还是自媒体从零起步时,都试图在人财物上平分秋色,但事实证明,无论媒介形式如何更迭,内容一定都是居于首要位置的,内容包含和体现了定位、公信力、品牌、团队资源、政府资源、政策支持、读者资源等要素。尤其对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而言,内容本身就是拳头产品。
自媒体微信公众账号运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侵权的现象,但是由于微信很早就开放了第三方平台,接入微信的软件越来越多,如第三方订阅、天气、游戏、音乐分享等,这些平台外软件对权益边界的要求越来越清晰,势必会倒逼微信,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另一方面,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现在内容上。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都是对传统媒体的重构,其生产方式从采编专业化生产走向UGC(用户生成内容)与PGC(专业生产内容)结合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以广告为主走向立足用户与服务的多元化经营;管理方式从复杂的层级管理走向立足细分市场的垂直运作。
2、团队化运营
自媒体到底是应该由个人运营,用人格魅力征服和留住受众,还是由团队运营,保证内容的持续稳定更新,这样的争议从未间断过。2014年度最受关注的自媒体账号是罗辑思维、鬼脚七、万能的大熊、范氏途说、孕峰、吕商、MacTalk By池建强、极地特工、小道消息、城宇。
从这些自媒体账号来看,优秀微信自媒体的主办者多为职业精英,这些职业精英又可以粗略分为两类,资深媒体人士和其他行业人士。
资深媒体人新闻敏感较强,既了解新闻的传播规律,可以迅速、高效地写出受读者欢迎的文章,又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且拥有非常丰富的业内人脉和消息来源。综合以上种种优势,媒体人做自媒体,享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拇指阅读的主办者,左志坚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新闻中心总监;滤镜菲林主办者陈鸣是《南方周末》名记者,现为《博客天下》主编助理。
尤其是自媒体罗辑思维的内容提供者罗振宇,曾担任第一财经总策划、CCTV《对话》原制片人,还担任过央视《中国房产报道》《商务电视》《经济与法》节目的制片人,是不折不扣的优秀媒体人。受众每天听到的都是罗振宇的声音,看到的也都是他的身影,但是,罗振宇是在单打独斗吗?其实在《罗辑思维》第一次推出时,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罗振宇是产品、社群和品牌的核心,申音负责日常运营服务,吴声出任总策划。虽然目前三人之间的合作出了问题,但是业内资深人士预测,以罗辑思维目前的体量和影响力来看,应该还会有新的合作者加入,团队化运营是大势所趋。
3、分众传播,“小而美”才是最佳路线
“小而美”一开始是流行于微博自媒体中的营销策略,但是事实证明,这一路线同样适用于微信公众平台。做一个小而美的微信公众号,关键是要定位小众,不要试图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只要满足某一类具有某种属性的人群即可,比如汽车、红酒、区域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
每一个用户群体都具有其独特属性,要根据他们的属性做好相应服务,提高用户黏性。比如杭州的微信车队,这支车队是自发的组织,来自各个出租公司的司机们,对移动互联网敏感,有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用微信调配车辆以及和客户联系。车队成员从100多人增长到200多人,车队成员平均月收入提高了20%至30%。
4、垂直运营,社群才是本质
自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的未来,是将一群有相同阅读品位或相似生活情绪的人们聚合到一起,通过由核心人物的消息推送,在一定的时间内甄别出忠实用户,将线上互动转化为线下活动,结成并巩固社群。
“罗辑思维”是最火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但它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要跨越十年的互联网实验,一个脱口秀,一个自媒体,一个有灵魂的知识社群,一帮自由人的自由联合”,而《罗辑思维》这个产品,寄托着他们对知识、对自由、对未来、对独立的向往,承载着他们对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公民社会的责任。不得不说,该自媒体的确敢为人先,不断上进,而且罗辑思维目前170万的微信用户,也确实证明了自媒体社群化,是大势所趋。
相较于其他自媒体平台,微信做社群独具的优势还有对大数据的获取与利用:微信用户规模已经突破5亿,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为重要的用户入口之一,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统计”功能了解读者的阅读偏好。这种做法表面上仍然是推送纸版内容,但推送的目的不在于多一个渠道让受众阅读,而在于把握了解他们的阅读偏好。而且,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可以获取订户全部信息,并提供了强大的订户分组功能,可以按地域、性别、喜好、需求等不同的指标分组,为分组精准推送提供了实现渠道,从而为线下社群活动提供了可能和便利。
如果说微博是广场,那么微信自媒体则是会所,会所交流自然比广场交流更有深度。而且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虽然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一定能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①蔡雯、翁之颢,《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J].《新闻记者》,2013(7)
②赵敬、李贝,《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初探》[J].《新闻实践》,2013(8)
③文艳霞,《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出版的影响》[J].《新媒体观察》,2013(11)
④王颖,《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J].《新闻世界》,2014(2)
新媒体运营思维范文4
关键词:融媒体;传媒人才;能力培养;“一三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009-02
从介质融合到理念更新,从技术与业务整合到价值与制度的重构,从过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简单叠加与浅层合作,到近年来新旧媒体间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全面整合的新媒体时代正在全面到来。学者们也在“媒介融合”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融媒体”[1],标志着一个新的媒体生态系统正在生成。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发展也在与业界的变化同步呼应,从术业有专攻的类型媒体细分型传媒人才培养,到“全媒体人才”“全能型记者”等能力整合型传媒人才培养;而在融媒体时代下,传媒人才的培养必将再次面临重塑升级。为了适应新的媒体内容生产传播的环境,改变当前高校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不足,新的能力培养模式应在“融媒体”的思想前提下展开,破除传统的类型媒介的边界思想,打开新的格局。
一、当前高校传媒人才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方案滞后,脱离融媒的时代要求
传媒行业是更新进度最快的社会行业之一,因此对于以教学、研究为主的高校,传媒专业的更新总是追不上日新月异的传媒发展,当高校新一轮的培养方案研讨酝酿出来,传媒业界又有了更新的、甚至是颠覆式的变革。融媒体(即媒体融合)从概念提出、政策呼吁到业界逐渐落实经历了大约五年的时间,2014年被认为是中国真正的“融媒体元年”[2],但眼下除了部分高校增设了数字媒体、新媒体技术的等相关专业外,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实质性的更新,更没有与融媒体相结合设置时展的能力培养体系。宏观上,培养理念没有跟上融媒体的发展步伐;微观上,能力目标与课程设置依然以传统媒体的理论、业务为主,没有实质更新。
(二)课程设置不稳,缺少变革的核心杠杆
落后的现状由来已久,因此一些高校也在不断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来更新人才能力培养,但这一些改革大多流于表面,无疾而终,根本原因是缺少改革的核心杠杆。比如:当市场突然需要互联网技术人才,课程里就增加网络编程类课程,而缺少计算机基础的学生难以掌握;当市场新媒体发展风头正劲时,又增加新媒体技术类课程,在缺少教材、系统大纲和相应教师的情况下,这类课程只能“挂羊头卖狗肉”。传媒人才的能力培养应有与时展方向吻合的且较稳定的核心标准,因此,缺少扎实的考察规划,跟风而动的改革反应适得其反,增加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不稳定性。
(三)培养层次不清,影响能力的落实效果
盲目跟风式的能力培养改革,还表现为“眉毛胡子一把抓”,偏误地将“融媒体”归为一种大集合,传统的、新式的,原属于各种媒介的能力都统统收罗起来,形成一个大而杂的“能力容器”。内部缺乏层次的梳理划分、系统的搭建统筹,学生在这样模式下的能力培养,会难以分清孰先孰后、孰重孰轻、孰急熟缓、孰硬孰软,平均化地去学习,最终导致什么能力都掌握得不好。
二、建立“一三一”融媒体人才能力培养模式
“一三一”融媒体人才能力培养模式,以“融媒体”为指导前提,以应对媒体多变的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部能力平均化的培养,主张能力的层级划分。具体来看,能力应有核心能力、基础能力、特长能力的区别,每一个融媒体人才应具备这三种不同的能力:前两种能力是其共同的目标能力;而后一种特长能力则应该因材施教、各取所长,秉承差异性培养的理念。
(一)一个核心能力
媒体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能够统领整个能力系统的中心,既可以辐射和关照到其他能力,又是其他能力培养的根基与杠杆;而在媒介融合的三个层面(即 “理念融合”、“物质融合”、“操作融合”) [3]中,“理念融合”也是最为核心的。因此,这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宏观的、综合性的、深层次的逻辑思辨能力,我们将这一能力定义为“融媒体思维能力”,该能力的培养时间最长,培养难度也最大,但培养成效却是提纲挈领、辐射全局的。当前国内的“融媒体”概念是以“互联网”这一载体为基础生成的,因此,“融媒体思维能力”与热议的“互联网思维”是相通的,具体来看,主要反应为三个层面:
一是服务思维的能力。融媒体时代媒体的角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尤其是新闻媒体,需要从居高临下的信息权威平台转变为信息服务的载体,在这一前提下,曾经的“受众”变成了“用户”,曾经的新闻信息转化为“产品”。一方面,“私人定制”、“精确投放”、“智能匹配”等针对用户的传媒服务不断升级;另一方面,用户地位的提升也使互联网“共享”、“开放”、“互动”的意义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服务平台搭建形成,信息产品质量获得提高。因此,新的传媒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就需要培养起服务的思维,这是最基础的思维能力,表现为一种意识认知,它将决定其他几个层面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完善。
二是极致思维的能力。融媒体追求信息的海量化、环环相连的信息链接,最终形成规模化的信息集成,因此融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应该培养一种极致的思维,用“穷尽”的方式在技术与业务上展开信息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以及信息回馈。同时,极致思维也针对用户而存在,在服务理念的配合下,力图让用户能够享受到“超越预期”的、“引发爆点”的、极致的服务效果,而这也是与前期工作上的极致息息相关的。
三是融合思维的能力。融合思维首先表现为一种跨界,在当前各种类型媒介的壁垒并未完全破除的实际情况下,传媒人才应该率先具备综合文、图、音、视、网各种媒介知识运用的能力,从理论到实操、从理念到技术,融媒体时代的人才必然是整体的、复合的、跨越的人才。其次,融合思维在跨界的基础上还应该整体升级为一种大视野的融合,这种视野需要跳出传统媒介之间的融合,将传媒的工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高度,即它不再仅属于新闻传播业,而属于社会各行各业。在认为信息传播的行为是一种社会层面的整体行为前提下,传媒人才的融合思维应该覆盖用户生活各个层面的社会意识体现。
(二)三个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是相对于专长能力而言的,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上带有通识意义,能够人才培养专业基本功的能力。媒体人才通常分为技术人才、制作人才、经营人才,而在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则需要在媒介技术、内容制作、媒体营销三个方面都培养起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体系。在融媒体表述的前提之下,架构起新的基础能力层级,即“融媒体技术操作能力”、“融媒体内容生产能力”、“融媒体市场运营能力”。
首先,融媒体技术操作能力。传统的分属于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数字的媒体的技术能力经过整合后形成的跨越文、图、音、视、网的媒介综合技术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属于融媒体的新型技术工具的掌握,如: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提供的内容)、PGC(Professional-Generated Content专家权威提供的内容)、AGC((Automatic-Generated Content软件自动生成内容)等工具,视频简编工具(用于到微博视频的编辑),以及针对大屏互动、WEB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 社交网络服务)、栏目 APP 的编排工具,[4]等等。传统技术的综合掌握,加上新型融媒工具的使用与操作,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媒体技术操作能力。
其次,融媒体内容生产能力。过去的媒体内容制作分媒介而定,形式、角度、风格各不相同,传播效果也各不相干。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制作首先表现为一种针对市场与用户的生产,信息被全面整合之后,再根据不同的媒体渠道特征和用户特征,进行媒体生产制作方式和流程的重构,选择性、精确性地传播给用户,使不同阅读或收视习惯的人,都得以满足。因此,融媒体内容生产能力既是一种整合,又是一种细分。传媒人才需要在全面的融媒体业务制作平台搭建下培养能力,表现为能写、能说、能拍、能录、能编、能策划等“多能”集合;同时又具备诸如:信息拆分重组、数据分析、可视化设计等新兴能力,能够在生产中遵循信息表现形式碎片化、精细化的创新规则,制作出与传统媒体内容本质不同的产品。
最后,融媒体市场运营能力。在技术操作与内容生产能力更新后,就要实现完成更有用户接受并消费的媒体产品,融媒体正在要追求用户的积累,而这背后的终极目标则是产品的经营与销售。换句话说,融媒体这一新型媒体形态就是与传媒商业化、市场化的升级裹挟而生的。传媒人才的市场运营能力培养,应该首先改变传统媒体的经营理念――媒体依靠广告而生存的“倚靠型”运营惯例,学会抓住融媒体形式带来的商业机会,将媒体产出的信息内容更好地与商业资源结合,实现多元的收益,比如:将搜索盈利、在线交易,以及汽车、旅行等各种与生活相关的商业服务项目介入媒体内容产品的运营系统,重新建构新的应用型运营平台。因此,以融媒体为渠道建立起来的市场运营能力,是能够利用融媒体规模性、跨越性、链接性、精准性等特征,扩展盈利范围、创新盈利增点、变革盈利模式的能力。
(三)一个特长能力
特长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差异性的体现,强调传媒人才各自的专长,这应该是学生在初步具备基础能力之后更高阶段的培养目标。在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培养不应是各种能力聚合叠加,所有能力平均化的培养模式不利于人才成长,应该实现人才能力既能“通”,又能“专”,既有“同”,也有“异”。同时,培养在基础能力之上的特长能力,会使人才更具有竞争实力,也更加适应传媒行业蓬勃繁荣背后分工细化、能力极致化的发展趋势。
特长能力首先体现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能力,是人才在实践操作环节的一种可执行能力,涉及媒体产品从前期策划调研,到中期制作生产,最后到后期包装营销的所有阶段。另一方面,特长能力是根据人才的兴趣、实力逐渐筛选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而它的选择范围是覆盖很广泛的,笔者整理梳理之后认为这些实践能力大约包括了:导(编导、导演)、策(策划调研)、写(文字写作)、采(信息采访汇集)、编(信息编排、音视频编辑)、摄(图片、视频拍摄)、录(声音录制)、美(后期特效美编)、播(播音主持)、译(图文编译)、网(网络技术)、设(设计包装)、销(产品推广销售)等十多种伴随媒体产品生产传播全部过程的执行能力,学生则需要在其中选择并培养出一项自己的专长。
三、“一三一”能力培养的践行途径
(一)注重“学”“业”互动,形成能力培养活性循环
融媒体对于业界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之路,对于学业则是跟进关注并研究预测的热点。在业界,媒体融合也在不断变化,经历着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升级成熟;在学界,融媒体人才的“一三一”能力培养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反而需要汲取业界实际充实、完善,正是不断修正、调整的过程。因此,学界与业界应该在融媒体发展上加紧互动,共同探寻出融媒体人才能力培养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由学界教师与业界人员共同组成的“传媒人才能力培养方案专家团”,根据业界发展实况及时更新“一三一”能力培养的微观形式,并充实其内容,同时也通过这种互动,对口输出传媒人才,再从业界反馈信息,从而指导下一步的能力培养模式微调,形成一个能力培养的活性循环系统。
(二)打破单一培养,创新能力建设综合平台
高校的传媒人才能力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课程教学来完成,尤其面对风云变化的传媒业,高校的课程设置既难以跟上其变革进度,也不能盲目跟从地朝令夕改,要实现人才的能力体系建设,需要在课程之外寻求新的培养平台。“一三一”能力培养模式从核心的思维能力,到基础性的技术、内容、经营三维能力,再到提升性的专长能力,注重能力培养的层级、顺序,因此培养的途径也应有层次的多元性、顺序的先后性,最终形成一个综合的能力建设体系。从融媒体理念出发,以学分制为评定标准,降低课程培养的比例,增加一些如:第二课堂、技能实训、项目实作、比赛驱动等等多元的融媒体能力培养渠道,这些渠道往往比传统课程培训更具有灵活性,随时应对融媒体时代的能力需求。由此,传统与新式的能力培养方式共同建成综合性的融媒体能力培养平台。
(三)深化校地合作,拓展能力实践校外基地
软硬条件的短缺一直是高校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一大软肋。资金不足使想要更新建设的实验室设备、实践基地建设遥遥无期,这无疑形成了与技术飞速更替的传媒业更大的落差。同时,融媒体从业界到学校,发展时间都较短,具有相关成熟知识体系的人才本身就不多,且多数集中在业界,再加上高校教师引进往往以学历、文凭为重,因此,融媒体师资短缺也成障碍。“一三一”能力培养模式所需要的硬软条件是很多高校一方难以具备的,所以在这些条件无法一步到位的情况下,高校人才培养走出去,深入与地方传媒行业的合作是必然之路。融媒体技术设备到实践基地也是目前地方传媒行业正在新兴、筹建的项目,因此,过去那种高校到地方企业的挂牌的表面合作,如今可以直接深入到与其共投、共建、共用实训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这不仅拓展了融媒体人才的实践范围,而且使他们能力培养的落实场所更接地气、更结合实际。
参考文献:
[1] 柳竹.国内关于“融媒体”的研究综述[J].传播与版权,2015(4).
[2] 尚策.融媒体的构建原则与模式分析[J].出版广角,2015(10).
新媒体运营思维范文5
关键词:全媒体 平台再造 信息平台
近十年来,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随着两大产业实力的此消彼长,依靠技术和商业驱动的民营商业――互联网IT产业,再也不是传媒产业中可有可无的技术提供商和辅助参与者,相反,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众多传统传媒业竞相学习模仿的对象,也成为其实现自身业务拓展和战略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
从2006年开始,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重庆商报》、湖北日报集团的《楚天都市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南方都市报》先后与腾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推出“大渝网”、“大楚网”和“大粤网”等深度互动网络平台。浙江日报集团与淘宝网合作打造时尚生活类周刊《淘宝天下》。浙江期刊总社与阿里巴巴合作创办《天下网商》。新华社与阿里巴巴公司结成战略同盟。在广电媒体领域,湖南广电先后与腾讯和阿里巴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芒果传媒与腾讯联手拓展电视和互联网融合互动的内容产品,湖南卫视与淘宝网共同推出中国首档电视网络互动节目《越淘越开心》,相关网站“嗨淘”也正式上线。我国最大的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杭州华数也与淘宝合作,推出两大业务平台:华数电视淘宝商城和淘花网,前者将通过数字交互界面完成电视购物,后者将推出视频、音乐等数字产品分享交易。
在众多声势浩大的合作背后,我们不禁要思考,除了资本融合、业务拓展以外,传统传媒业还可以从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中得到什么?最应该向互联网企业学习什么?传统传媒业面向数字网络时代的深层变革是什么?战略转型的方向在哪里?从深层次看,互联网企业的高速发展,除了资本、技术和市场机制的完美结合以外,更重要的是支撑这些因素背后的平台运作模式和平台商业思维。我们所谓的平台思想意味着在资源观上从封闭到开放,在利益观上从独占到共享,在组织观上从层级控制到对等协作,在价值观上从产业链视角到企业网络和商业生态系统视角。
在长期的发展中,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内容产品生产体系和传输渠道并通过广告的方式获得主要收入来源,可以说是一个个垂直封闭的单向循环链条。在旧的技术水平和媒体环境下,这种发展思路和模式是合理且高效的。然而,在未来数字网络时代融合产业的竞争环境中,依靠把控关键资源建立竞争壁垒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的做法将不再那么有效,希望通过不断的市场细分并依靠内部有限的生产力量满足外部无限的市场需求的发展思路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当国内传媒业纷纷提出“全媒体”口号的时候,我们必须指出,“全媒体”建设必须以整体的平台化再造为依托,如果说前者是显性的改变的话,后者则是更根本、更深远的改革。总体来说,传媒业的平台化再造就是要通过组织架构的彻底重构,改变传统媒体垂直的业务体系、单向线性的运作流程和封闭的价值循环,使之成为能够与社会外界资源实现双向信息流动和价值循环的崭新企业有机体,成为以内容为核心却能够吸聚多方资源的、动态的开放信息平台。只有建立了平台化运作机制的“全媒体”才是数字网络时代的“全媒体”,才真正实现了传统媒体的升级转型。
一、目标:传媒业平台再造不是粗放式扩张,而是集约式整合
传统传媒业,在经过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产业化和中后期的集团化之后,从一张报纸发展成多个报系,一个电视台分化为众多频道独立经营,本质上走的是一条在市场细分思维指导下的粗放式扩张道路。每创办一份报纸、开发一个频道,就增加一个团队,相应地配套一个垂直一体化的组织架构,造成生产管理经营团队重复建设,部分内容产品重叠甚至雷同,相互竞争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利基市场的利润因为不断的细分而被挤压收缩。虽然成立了报业集团、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传媒集团,却并没有在集团层面实现资源整合,也没有突破纸媒和广电之间的行业壁垒。面对三网融合所带来的产业竞争和新媒体的冲击,通讯社和传统报业纷纷以新闻为切入口试水视频节目生产。就算是拥有遍布海内外的新闻采集网络和众多资深记者报道力量的新华社,在独立开拓视频节目市场的时候仍然困难重重,更何况其他区域性报纸。毕竟视频节目制作所需要的场地、设备、技术、人才以及运营经验等,并非在短时间内能积累起来。
以平台思维来思考传媒业转型,应该从根本上摒弃这种“一套班子办一个媒体增加一种收入来源占领一个市场”的竖井式扩张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集约式整合的思路。一方面,逐步消解报系之间、频道之间的界限,在集团层面构建中央编辑部,通过统一的数据中心和信息平台,把内部资源整合到一起并流动起来,使部门和个体能够互动协作,实现生产团队的高效化和精简化。另一方面,从体制改革上推动报社和广电机构的并购重组,通过股权式合作,实现深度利益捆绑,通过优势互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媒体内容产品生产的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传媒业的平台化再造是从内外两个层面打通报纸之间、报纸与广电之间的壁垒,为内容产品的协同生产提供基础环境。从传统媒体的表象看,是一种战线收缩,而在新媒体的深层看,则是一种力量聚合。
二、理念:传媒业平台再造不是推式战略,而是拉式战略
普遍观念认为,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如何把目前的内容优势转变成立足未来的竞争力呢?大多数媒体的做法是为自身内容寻找尽可能多的传播渠道,以不同版本不同形式的内容满足不同信息终端的需求,通过内容的多次售卖增加收入来源,进而对网络运营商和终端厂商形成一定的牵制作用。这种战略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内具有合理性,但是从长远来看却存在很大隐患。长此以往,传统媒体必将沦落为融合产业中最的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内容供应商,随着封闭生产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不断膨胀的信息需求,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而在产业中的地位却不断边缘化。
如果以平台思维来给媒体转型布局,采取的就不是这种把自身内容尽可能向外推销的推式战略,而是采取相反的拉式战略,把外部资源和力量吸聚在自身周围,自身成为为这些外部力量参与社会化内容生产提供支撑的平台服务商。《纽约时报》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做法值得借鉴。2009年,它在其网站上了新闻报道的开放接口(OpenAPI),这是从根本上改变报纸(至少是一份报纸)的运作方式,使之成为公共新闻产品的运营平台。现在,程序员和开发人员可以很方便地访问《纽约时报》数据库里1981年至今的280万篇新闻(其中87年以前的要收费),并通过28个不同的标签、关键词和字段对其进行分类。这些以数据形式存在的新闻报道,经过适当地剖析和索引就可以变成绝妙的“原始新闻素材”,它们可以被编辑成数十种,甚至数百种不同形式的内容产品。《纽约时报》利用它的文章数据库搭建了一个支撑平台,这和谷歌利用地图及卫星图像数据库的方式一样。从传媒企业的商业角度,《纽约时报》将报纸变成一个提供多样服务和功能的平台,这既提升了报纸及其内容的价值,还产生了各种商业许可的可能性,创造了合作伙伴关系――更不用说还可以进行成功的市场营销。《纽约时报》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他们探求开放的平台模式而不是把文章都锁起来按查看次数收费,或者把报道打包定价出售给尽可能多的网络运营商和终端厂商。毫无疑问,长期来看,这种利用内容资源的方法远比向读者收费或者向渠道商出售的策略收益更大。
当然,要使传统媒体转型为综合性的内容运营平台,不仅仅是开放API这么简单。具体来说就是从长期的媒体运营经验中探索出一套能够适应数字网络环境的内容产品生产、集成和大规模定制的运营模式,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市场机制,使这种模式外化为一个可操作的综合内容运营平台,为社会外部力量的参与提供对接口和相关的支撑服务。一方面,传统媒体强大的内容生产集成能力是综合内容运营平台运转起来的初始动力;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积累的各种资源,例如庞大的信息素材库、品牌影响力、市场运营经验、广告主资源、受众基础等等,为中小内容生产商参与社会化内容生产、缩短其内容商品化的时间、降低其开拓市场的成本提供了重要条件。无论如何,只有转型成为连接社会生产力量和传输网络之间的内容运营平台,并借助外部生产力量,才能为碎片化、无限化的信息需求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产品。
三、重心:技术是传媒平台化再造中的核心竞争力来源
传统媒体企业的平台化再造,必须把技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围绕内容生产、管理、集成、消费的所有环节进行相关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研发,以技术为支撑的功能性再造是媒体能够转型为平台的关键。
功能性再造的第一点,就是利用新技术盘活现有的内容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事实上,大众媒体现有的内容产品的产量是足够庞大的,足以满足大众化的日常信息需求,甚至覆盖部分细分市场的特殊需求。问题就在于传统媒体没有解决“如何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信息传达给合适的人”。内容产品的按需提供,既包括对用户的主动搜索请求的实时反馈,也包括根据用户信息消费行为的后台监测分析得出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还包括利用定位技术为用户提供基于位置的智能信息推送服务等等。这一切的实现,需要以内容管理技术、搜索技术、数据库和内容挖掘技术、定位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作为支撑。
功能性再造的第二点,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新的内容产品和服务形式,使内容产品之间、内容产品与广告信息能够精准匹配。正是技术上的明显差距使得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一家电视台、一个报社能实时获取并立即处理用户反馈的数据吗?不能。但谷歌和亚马逊正是凭借这个技术优势,开展定向广告和即时产品推荐业务。传统媒体的版面和节目空间能够共享用户创建的内容和观点吗?不能。但是YouTube和MySpace却凭借这样的技术优势,吸引受众频频回头,从而建立起有助于降低编程成本的内容库。在传统传媒企业中,一切都是以采编部门为中心,技术部门并不参与产品设计和整体流程架构的规划。在数字网络时代,一切内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都植根于高质量的统一规划的内容资源库(群)平台,强大的数据库是二次深度阅读的引擎,从查询到聚合再到揭示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技术部门将成为传媒企业中参与决策的核心部门,依托技术获得精准的消费者信息,并迅速结合这些信息,进行新产品开发和内容管理。例如,时代华纳有线电视(Time Warner Cable)打算创建一个插播广告拍卖系统,将从机顶盒采集的订户数据与订户喜欢观看的节目信息相匹配。通过竞标,广告商将针对有特定观看习惯的观众播放广告。
功能性再造的第三点,是利用新技术构建一个开放的内容产品运营平台。这个平台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分类标准、交换接口、传输协议以及元数据加工处理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不仅能够实现内部各业务板块之间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支撑内容产品模块之间的快速组装和集成,还可以与外部资源进行双向交互,与第三方内容生产商以及其他平台实现轻松对接,解决不同内容产品在不同生产平台、传输网络和信息终端的通用性和兼容性问题。
四、定位:从内容生产商、内容提供商转变为综合性的信息与内容运营平台
新媒体运营思维范文6
【关键词】广播互联网新媒体融合
互联网连接、改变和颠覆了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广播自然不例外。与此同时,音频新媒体风起云涌,大量资本争先恐后地涌进音频市场。
广播的互联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但是如何融合、怎么操作,并没有先例可循。为此,2015年底,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成立了“广播媒体融合研究”课题调研组。
半年多的时间,课题组分别奔赴全国各地,实地调研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湖南、山东、河北、四川、贵州、陕西、黑龙江、深圳、南京等20多家电台,和台长及一线运作人员一起探讨了广播互联网融合的战略思维,分享了融合实践中的探索经验。此外,课题组还实地采访了蜻蜓.fm、喜马拉雅FM、荔枝FM、今日头条、澎湃、考拉FM、豆瓣、欢聚时代(YY直播)等十多家一线音频新媒体企业。
调研为广播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较为扎实准确的第一手材料。
一、融合的三个层次:新渠道、新工具、新平台
在广播和互联网的融合过程中,互联网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受访台长的各种答案中,经整理后,我们初步归纳的结果是:互联网是新渠道、新工具、新平台。这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了互联网融合中广播在传播方式、用户关系和整体运营上的实践。
(一)新渠道:利用互联W,突破传输局限
首先,互联网打破了广播传输的空间局限。目前广播常用的调频,因为受发射方式、波段、功率、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覆盖范围局限很大,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难免存在着无法避免的信号盲区。为此,各个广播电台先后建立了网站,通过电脑端在线收听把节目推送到网络,实现了“全球”收听。同时,广播还在微博、微信、客户端开通了移动在线收听,让本地广播的声音在技术上实现了随时随地可收听。
其次,互联网打破了广播传输的时间局限。线性的传统广播的内容只能顺序收听,且声音转瞬即逝,不能选择和保存。而互联网技术将它变得可留存、可搜索,形成了价值巨大的音频资源库。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收听终端,随时随地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可以任意组合自己的收听次序,改变了广播的收听习惯。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打破了广播传输的声音局限。打开目前运营的广播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它除了推送节目的音频点播、新闻的文本内容、公益活动的详尽说明外,还推送广播节目的视频同步直播……此外,很多广播都已经开始研发自己独立的移动客户端,比如上海台2014年10月10日上线的“阿基米德”,北京台2014年11月28日上线的“听听FM”,浙江广播2015年7月10日上线的“蓝天云听”,还有四川广播推出的“熊猫听听”,河北广播打造的“即通”手机客户端……广播依托互联网,实现了向听众提供“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的立体传播。
当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广播传统的无线电传输方式依然会有很大的市场,因为它方便、免费、可靠。在重大突发事件或者自然灾害期间,它更会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能够和广播的互联网传输形成有效互补。
(二)新工具:借助互联网,提升用户黏度
传统媒体中,广播是离互联网最近的。因为广播的互动性非常强,而且是实时的。这个特点使广播很容易就和互联网的社交属性相互融合。
在广播的直播中,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短信互动参与节目,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又成为广播和听众互动的新“武器”。
尤其是微信的语音功能,它可以实现同广播的无缝融合。无论是话题讨论、听众互助、路况爆料,还是唱歌聊天,都真正让听众的声音方便简单地融入了节目,甚至参与了节目的制作。比如南京交通广播长盛不衰的早间板块节目《欢乐点点》,两个“活宝”主持人一捧一逗,不需要编好的串词,只需现场演绎听众短信,播放听众通过微信发来的段子,插科打诨、妙语连珠,让广播变得生动活泼。
在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上,广播还可以通过这个便捷、黏度极高的互联网平台,进行报名、投票、评选等互动服务,充分弥补了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不足。同时,它也能够在节目的基础上,提供本地交通、旅游、餐饮等民生服务功能,为听众提供更多的线下互动沟通。
(三)新平台:依托互联网,拓展运营空间
在这次走访中,受访的各个广播都表示:无论是新渠道还是新工具,都只是技术层面的结合,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要依托互联网形成新的平台,拓展广播的运营空间。各地广播依托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在运营上做了很多探索:
内容变现――提供互联网延伸服务和衍生产品。浙江广播经济频率2015年便开始搭建证券培训平台“牛散实战营”,组建了股民微信群,由权威财经人士点评每日财经动态;举办了系列股民沙龙、投资讲座等活动,邀请全国知名财经“大咖”前来讲课。这种互联网上的“增值”服务,叫好又叫座,通过中高端金融听众的聚集,带来了银行等金融类广告的集中投放。2015年频率通过这个平台吸纳广告800多万元。
流量变现――依托用户规模,实现转换效益。吉林广播2015年成立的“广电汇”在长春推出了第一家直营实体店,并注册了“广电吉品”和“吉广优品”商标,参与了全品类经营,将线上听众、网上用户导入了线下实体店,实现了听众(用户)从“听广播”到“用广播”的转变;深圳交通广播也开发出智能硬件品牌“优伴”,推出了“优伴”健康指标秤、“优伴”健康管理平台。
资源变现――整合频率资源,打造电商生态。2015年上半年,江苏广播开设了“微啵商城”,它结合节目内容、主持人形象,通过粉丝经济进行了宣传推广,实现了很好的营收;2016年3月30日,上海广播“平行进口车”项目上线,希望以此为突破口,真正建立有效的“广播电商人口”。
除了以上三种模式之外,很多广播打造的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已经渐渐脱离广播母体,开始进行单独营销。江苏广播旗下拥有300多万微信粉丝的64个微信公众号就是很好的例子。为了增强听众活跃度,江苏广播在深挖单个公众号影响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联合作战的优势,把多个微信公众号打通形成了“矩阵”。为此,他们还专门研发了“微啵云”系列产品,推出了“多账号管理系统”,实现了多个账号在内容和功能上的互联互通,开发出了新的营销模式。
还有一些广播则在机制上进行了更深一度的探索。2014年9月,南京广电猫猫新媒体运营公司正式成立。这家公司是由南京广电和一家社会文化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元组建的,公司运作采用总经理负责制。南京广电是大股东,仅派驻执行董事和财务总监,并不负责具体经营。目前该公司已经基本形成广播、客户端、听众、商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长远来看,大家认为广播的新运营模式一定要抓住广播的媒体特点,必须紧紧围绕着内容、数据、用户等核心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客户、听众、频率的共赢,逐步形成“生态圈”式的平台运营。
二、融合必备的三种思维:产品思维、数据思维、入口思维
融合,是目前广播的操盘手们每天面临的考验。
广播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融为一体的化学反应。其关键在于广播人自身思维的融合:要意识到互联网传播是开放的、是分享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因此,必须以互联网思维对广播生产流程、服务理念和运营模式进行再梳理和再创造。
(一)产品思维――重构生产流程
无论是传统广播还是音频新媒体,都会把内容放在首要位置。内容依然也必然是“音频经济”的核心生产力。当然,产品必须符合互联网的传播规律,需要互联网市场的检验。
互联网产品所重视的“用户体验”对广播的生产流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适应互联网生存,就要改变传统广播的“策划一生产一传播”的单向流程。“流程再造”是广播互联网化的重要步骤。
早在2007年10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就着手重组编辑部,将电台、电视台和网络三大部门整合成了“多媒体新闻编辑部”和“多媒体节目部”,建立起了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的整体架构。2016年2月18日,上海东方广播中心旗下的上海新闻广播、东广新闻台、上海交通广播、五星体育广播、第一财经广播五个新闻资讯类频率也全部入驻“SMG广播全媒体制作中心”,不仅实现了策划指挥、广播节目制播、新媒体编辑制作与多平台分发等多项功能的整合,还实现了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和立体传播。
这不仅仅是生产流程的重构,更重要的是“人”的重构。广播目前最缺的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产品经理,为此,主持人、制作人都必须加快学习升级,不但要懂广播节目生产,更要懂用户、懂互联网营销,从策划、制作、包装、推广、营销等各个环节人手,搭起一条互联网广播产品的生产线。
(二)数据思维――提升服务精度
目前,广播在制播过程中已经基本实现数字化,除了数字化储存、数字化播出,节目评估也依据收听率数据。但是,这样的数据还远远不够。
数据思维需要广播围绕听众(用户)建立起全面、客观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它应该包括生产、传播、接受过程中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相关行为的所有数据记录。
数据思维赋予广播新的管理模式。江苏广播搭建了“微啵Live”系统平台,主持人一边直播,一边可以直接在系统里看到在线人数、听众反馈等实时数据。2015年国庆七天长假,江苏广播收获了一百多万听众的全程关注。这些实打实的数据不但提振了广播人的信心,更为广播运营留下了宝贵的数据积累。
更重要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服务的精确匹配。把内容提供给有需要的用户,也就是提高“内容与用户之间的匹配程度”。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歌曲的播放l次、评论分析和点播者的年龄、学历、习惯等数据的精确分析,来安排广播各个时段播出的歌曲,而不是仅仅依靠主持人的个人喜好和经验进行判断。
在广播的营销工作中,精准的服务更需要数据的支撑。通过对听众(用户)、客户信息和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于客户需求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把握营销的贴近性,通过精准营销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
广播的互联网融合,就是一个收集、分析、利用数据的过程,抓紧建设用户数据中心是广播互联网化的当务之急。
(三)入口思维――重建连接优势
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是具备渠道优势的,广播的呼号、定位、频率、功率、建设、运营都是需要非常严格的审批的,这提高了广播的准入门槛。到了互联网时代,音频市场的大门是敞开的,广播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开放的舞台和无数的对手。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国内最大的几个音频新媒体,像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近几年来都在疯狂地攻城掠地,在通过资金、体制的优势“囤积”内容。一些实力较强的广播也依托自身在人才、内容、品牌上的优势,开始向互联网音频平台转型。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牵头建设的“中国广播云平台”项目和北京广播打造的“听听FM”。
这样的布局都是为了一个相同的目的:通过对内容资源和用户资源的聚集,做移动互联网音频“入口”。
显然,这样针对所有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入口”,对资金、资源和机制的要求都是极高的。对于大部分区域性广播来说,并不具备搭建“人口”型平台的条件。
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区域广播电台同样拥有自己的优势,即本土化极高的内容服务和黏度极高的忠实用户。这恰恰可以成就广播最具性价比的战略选择:以本土受众(用户)为目标人群,聚合本地内容、服务,做本土化的音频“垂直服务入口”。
这样的选择,在战术上要求进一步放大并强化区域的品牌优势。在实践中,这样的产品也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比如广东羊城交通广播的名牌节目《大吉利车队》。该节目通过和当地新闻的密切结合,表现出了强烈的本土风格。
与此同时,能够提供互动服务的节目也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河北交通频率的《992大家帮》、陕西交通频率的《一品长安》、福建都市生活广播的《速度生活》等服务栏目。这些栏目都拥有极致的本土化服务和极强的凝聚力。
除了加强“本土内容”的吸附效应之外,更要强化广播与听众(用户)之间的“关系”,让听众(用户)围绕着王牌主持人、特色节目、专业频率,形成一个个关系紧密的“圈子”,深度挖掘媒体的“圈层”功能。
三、融合的三个重点:直播流、主持人、车载收听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广播的传播手段和互动方式,互联网思维引发了广播资源配置和运营模式的深刻变化。但是,只有认清广播自身所具有的在内容、人才、品牌上的优势,才能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中抓住重点,洞悉关键所在。
(一)紧紧抓住“直播流”
在我们羡慕音频新媒体海量的声音储备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拥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恰恰是广播最擅长的“直播流”。
的确,音频库满足了听众随时点播的需求,但“直播流”所提供的“真实感”是静态音频无法比拟的,它所具有的“伴随、即时、互动”的特点赋予了直播魅力的源泉。
伴随。在开车、坐地铁、跑步的时候,“直播”的音频都是听众(用户)获取资讯和娱乐的最方便的途径。
即时。各类移动场景中的路况、天气等服务信息的及时提供、新闻事件的动态直播、社会事件的逐步跟进、应急突发的随时插播,都是广播“直播”的看家本领。
互动。“直播”带来的最直接的“用户体验”就是此时此刻有人在声音背后与你真实地互动。和主持人之间产生的情感共鸣或者内心活动都彰显了“直播”的连接价值。
当然,“直播流”并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音频客户端会提供“私人定制”的“定制直播”,用户可以在众多的直播目和点播节目中进行预先设置,生成自己的节目表。客户端会根据时间自动更新内容,根据算法自动预测和推送用户喜欢的直播内容。这样的“私人定制”,是将内容方提供的众多直播流进行了“重组”,既保留了“直播流”及时互动的竞争优势,又保证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及体验。
(二)充分挖掘主持人价值
一句“人人都有麦克风”,引来众声喧哗,互联网一举打破了广播主持人掌控话语权的格局。
草根声音,的确带来了海量内容。但音频新媒体企业的从业者告诉我们:真正具备商业价值的,依然是像吴晓波、易中天、“PAPI酱”这样的专业生产内容(PGC)所产生的优质音频。
归根结底,音频这样的创意产品,优质内容只能来自于优质的生产者。抓住优质主播,就是抓住了优质内容。蜻蜓.fm首先瞄准的就是各传统电台的优秀主持人,各流行领域中的专业声音玩家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名人;2016年考拉FM与15位当红主持人签约;喜马拉雅FM则引人商业变现机制,让主播们参与利益分成,对于其中的优质内容,更是直接进行版权购买与市场推广。各家网络电台已经掀起了争抢优秀主播的,主播的薪水也是水涨船高。
当然,专业传播者未必就是职业播音员、主持人。但广播主持人无疑拥有绝佳的先天条件和媒体优势。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互联网基因,使之能制作出符合互联网传播的特色音频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在机制上给予主播扶持,以“工作室”等制度给予更灵活的空间,挖掘具有品牌价值的主播的潜力,使其能在互联网中创造出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车载收听是重中之重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广播收听的多样化、智能化、移动化。在移动场景中,最具想象空间的是“车载收听”。
汽车成为了各个移动音频应用软件市场拓展的主攻方向。在2016年的第二届亚洲消费电子展上,沃尔沃汽车公司宣布在最新的两款旗舰车型上,植入“考拉FM沃尔沃专属定制电台”;蜻蜓.fm据称已有百万量级的预装量;2016年4月25日,福特公司了Applink SYNC3(车载娱乐系统)中文版,这套系统内嵌了“中国广播客户端”。
2016年7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集团联手推出了国内首款量产的互联网汽车(不到10万元的起售价,相信互联网汽车将快步进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它的核心就是配置了互联网智能车载操作系统“YunOS for Car”。在这套系统中,我们关注到两点:一是在技术上YunOS操作系统内置专属“车载SIM卡”,搭载高速4G通信,稳定的音频流将不是问题。二是通过“云应用”可以在云端使用各种应用软件和服务,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系统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音频客户端。
显然,当汽车接入互联网之后,调频(FM)模块将逐步边缘化,甚至有可能逐步失去汽车标配的待遇,传统广播的渠道优势在汽车中将不复存在。而且目前交通广播所倚重的路况信息也不再具有垄断地位,越来越多的导航软件、地图应用软件都具备了此类信息的大数据分析、预测和播报功能。因此,广播在车载收听的竞争中将会遇到极大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现实,广播必须加速音频“人口”的建设。如前文所述,要么打造音频大平台成为大“人口”,加入到全国音频市场的巨头竞争中;要么成为区域市场的本土音频“垂直入口”,强化本地资讯信息以及娱乐互动、心理疏导、排忧解难等活动,同时以互动性极强的节目凝聚听众(用户)的关注度。
只有成为车载收听的“入口”,形成相当规模的用户集聚,基于移动位置信息的汽车服务、生活信息的产业链和市场,广播才有介入的可能。
显而易见,在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广播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尤其是音频新媒体挟着资金优势、平台优势呼啸而来,未来音频市场的竞争必定是一片“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