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教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教论文

电教论文范文1

拉开新课帷幕的方法有许多。如引人入胜的描述,扣人心弦的故事,引人深思的提问……但根据教材特点,恰当地运用录音,幻灯等创设情境,则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上课伊始,我出示自制灯片:列车将开动,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亲人挥手告别的情景。然后,用富有吸引力的语气深情地讲述:这是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光荣任务,凯旋回国。这时,他们已踏上了归途的列车,战士们一个个从车窗里探出身子,挥动着手,望着成千上万前来送行的朝鲜亲人,满含热泪,深情地喊:“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学生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深深吸引着,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顺势设问:“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是亲人呢?称朝鲜的土地为亲爱的土地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教学便从这里开始。

二、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难点

小语阅读教材,都是经专家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由于学生见识有限,有些课文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沿海的孩子不知《草原》的辽阔,内地的孩子较难理解《海底世界》,农村的孩子较难领会鲁迅笔下的“高墙院子上四角的天空”。北方的孩子很难体会《瀑布》那“如烟、如雾、如尘”的意境,课堂上往往出现“启而不发”的场面。如果运用电教手段,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认识、观察事物的良好条件,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瀑布》一课,对瀑布声音的认识、理解,可通过播放“浪涌岸滩,风吹松林”的录音,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达到叶圣陶先生指出的“入境始与亲”的境地再通过瀑布录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让学生认真观察,细细品味。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好像一座珍珠的屏”等理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教学《詹天佑》一课,讲到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铁路时,我运用抽拉灯片演示火车行进过程,形象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不仅明白了课文内容,更钦佩詹天佑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

三、运用电教手段,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许多: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但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用语言表达而学生的认识仍不够清晰的情况,此时,若恰当地用上电教手段,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学生对“追上去”“迎上去”不大理解,可设计活动灯片,通过观察动片让学生明白:小蝌蚪面对面向鲤鱼“游”过去叫“迎上去”;小蝌蚪从乌龟后面朝同一方向“赶”上去,叫“追上去”。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直观地理解,品析了词义,语言训练也就到位了。

电教论文范文2

一、提高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

作文教学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目前,在作文教学中,传统的做法就是教师指导模式划一,教师命题学生做,学生跟着老师思路转,自然就形成学生看到作文怕,教师批改作文也怕,作文教学成了老师、学生的一大负担,这种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维模式、机械的思维定势,当然也谈不上学生作文的兴趣了。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必须大胆地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作训练。提倡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想象,进行个体化的语言表达。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交往实践的情感调节能力、自控能力,又能懂得写作文的意义,明白写作要求。我的做法:一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依据现代科技知识进行想象创造。例如:在指导苏教版第十册习作3时,习作要点要学生写出扬子鳄的分布的地区、外行特点、生活习性等,学生对这些不够了解。我课前要求学生从课外书上查找有关资料(文字的、图片的)上课时再将准备的有关资料、图片,用投影片展示出来,这样学生的素材就多了。二是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再利用电教手段,通过作前的指导,让学生感到这次作文的有趣性,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赶快把自己想到的意思、情景写出来。

二、拓宽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写

拓宽学生写作思路,调动学生的积累,使学生感到这次作文有不少内容可写,可以从不少内容中选择最能写好的内容去写。如一次秋游,我有意让一学生将秋游中的景色和同学的活动拍入摄像机,作文课上,再现观赏到的秋景和同学们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然后要求学生选择秋游中最有感触的内容自由作文,题目自拟,结果学生作文内容丰富多彩:《秋游》、《秋天的田野》、《红枫》等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作文应运而生。通过交流,学生真切地感到“处处留心皆作文”,学生的写作空间变宽了,并且也能写出生活气习、丰富浓厚的佳作来。一位教育家说过,童年时代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也就是在孩子们的童心世界里,想象的幼芽活跃地滋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而语文教材上按单元训练编排的写人、记事、写景之类的作文形式不够丰富,事实上,课本上许多课文也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充分利用课文,通过各种形式:扩写、改写、看图写等想象性作文的趣味性训练,使学生觉得写作文不再是枯燥,没劲,相反倒象是做游戏似的轻松、有趣。这样,学生作文的空间更广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学生习作时,就有材可取,有话可说,提起笔来会写,能写了。

三、把握写作题材,使学生善写

电教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幼儿教育

一、利用电教媒体转移注意,稳定幼儿情绪

幼儿年龄小,他们来到陌生的环境里面对陌生的人,唯一的表现方式就是哭闹不开心,如果此时在教授给他们所谓的课本知识的话,想必结果是不仅不能教给他们知识,反而会适得其反让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感到厌倦。所以此时就需要电教媒体的帮助了,帮助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为幼儿设计明亮色彩鲜艳的外部环境,再加上优美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将焦点转移到明亮的事物上来。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动画片,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让幼儿真正进入到动画片的情境中。教师还应该保持微笑,以亲切感来对待每一个幼儿,这样才能消除幼儿内心真正的恐惧。教师还可以组织游戏活动,让幼儿明白坐在他们身边的小伙伴们是他们真正的好朋友。这样一来,幼儿便放下了心中的难受与陌生,教师以后的教学也变得容易起来。

二、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借助电教媒体播放视频动画之类的,为新学的知识制造一个情景。情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而鉴定情境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其对学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创设情境需要我们设计情境,首先我们要有计划、有意识的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即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情境教学应注重科学性,即要适应幼儿的年龄、认知方式、情感特点,以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最后,情境需要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如此一来,大家才能在情境中娱乐,最重要的是学到了新技能。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不同的情景恰好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多多使用这种方法。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音乐《小蝌蚪》时,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将蝌蚪的各种生活习惯,外貌,发育过程等制成一个小视频供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在学习歌曲的演唱时也对蝌蚪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想必学生会更喜欢这首音乐的。再例如在教授七星瓢虫的常识课中,以往教师都是一味的读课本,学生对于大篇幅的文字实在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多展示几张七星瓢虫的图片,学生对七星瓢虫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学生会更想了解它的其他性质,所以以此为目的的学习,学习的效率肯定会很高。在教唱《小燕子》这首歌曲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句句教唱,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此时,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设计一个幻灯片,将春天生机勃勃的现象展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在美好环境的鼓励下,肯定会努力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

三、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直观,便于知识理解

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可以说基本没有。所以当学习一些抽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的帮助,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直观的知识供学生学习。电教媒体具有直观性,它能将抽象的事物以形,色,声等形式直观的表现出来,在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带给学生文化知识,以娱乐的形式展现出来还能提升学生对该科目的兴趣,提升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学习数字113时,幼儿对数量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所以此时教师可以将数字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113个字,或者每位学生分发113个瓜子,教师还可以制作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在具体的实物的表现中,学生能对数字113的概念加深理解,而且这样课堂会比较有趣。在学习并运用游、跑、跳等动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将这些动作与动物相联系并展示给学生,如,鱼在水里游,马在地上跑,袋鼠在地上跳。这些动物及其相应的动作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便很容易的就掌握了这些动作的表示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这些动作的模仿,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真正学会这些动作。再例如,当学生学习认识农作物时,如小麦,高粱,玉米等,幼儿对这些汉字联想不到其代表的形态,此时教师可以制作一段小视频,将三种植物的详细介绍展示给学生,学生在欣赏观看的同时对植物的形态及其各自的特点都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那么教学任务及目标就完成了。

电教论文范文4

如果教学中采用直观形象的诱导方式,借助电教媒体提供的实物、模型、图像、声音、色彩等各种形式的感知,给以启发、诱导,让学生建立语言与物品、数与形、色彩与形体、文字与环境的联系,可以从根本上弥补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声画并茂促兴趣「激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的这一优势,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精神集中愉悦并存的境界。

例如《看月食》一课,在讲日食开始时月亮的变化,也就是课文的第4自然段前,我先用多媒体演示月食的变化过程,并提醒学生边看动画边注意听与课文匹配的解说。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彷佛把他们带入了变幻莫测的天体之中,强化了第一信号系统,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了深刻的表像,加速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缩短了认识事物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彩图排序促智能「转化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智能。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而能力的发展又成为自学获得知识的前提。知识的获得不是靠灌输,而是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靠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得的。

在讲《看月食》一课时,我事先通过计算器设计了显示月亮形状及颜色变化的七张彩色图片,然后打印出来,课前发至每个学生手中。在学生经历声画并茂的初步感知后,启发他们仔细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准这段话中写月亮形状和颜色变化的词语,想一想月亮是按什么顺序变化的,把七张彩图按顺序摆放在课桌上。学生积极性很高,读书也读得分外专心。在认真阅读、找准关键词的基础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开始摆图了,大多数同学摆得又对又快。

运用电教媒体向学生提供具有典型的现象或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手做,多种感官同时激活,进行观察、阅读、思考、操作,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分析语言文字,使学生既获得了新知,又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

三、文字显示促过程「强化

布鲁纳强调教学过程不应是教师将知识结构「硬塞给学生,而是启发诱导学生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不是让学生铭记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某些结论,而应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

在学生把七张彩色图片按顺序摆好后,我先在多媒体显示屏上打出第4自然段文字,然后请学生板演,并让他联系课文说出摆图的依据,同时在他联系课文说出摆图的依据,同时在他找出的显示月亮形状变化的词语下加点。诱导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分析比较,找出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是由大到小的,并指出,正因为有些同学专心读书的同时能够认真思考,所以摆图又对又快。

在上述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仔细读书,懂得结论的获得应以本为本,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第4段课文,既方便了板演学生,又直观地给在座的学生演示了学习过程,强化了学习过程。

四、综合运用促理解「深化

学生搞清了月食开始时月亮样子的变化,是否真正读动了课文的这部分内容呢?我看并不尽然。于是我先请同学们观察7张彩图,看看月食开始时除了月亮的形状在由大变小地变化,还发现什么也在变化?学生很快发现月亮的颜色也在由明到暗地变化。这时,我再引导学生从屏幕上打出的文字中找出写月亮颜色变化的字、词,学生不难找出开始是「玉,最后是「红铜色。然后我又启发学生思考月亮亮度的变化同时带来了什么变化?要求学生直接找文字屏幕上的句子回答,学生又顺利找出是「天色越来越暗。最后,我再一次用多媒体演示了月食开始的变化过程,鼓励学生看完后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月食开始时的景象。

电教论文范文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在性别、年龄、智商、个性、知识、能力、气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的复杂的教学群体。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逐步深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发现有位爱玩而不专注的男同学,尽管成绩不突出,但他爱看书,好奇好胜,上自然课总发问些奇特问题:“太阳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人为什么不能象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等等。为了满足他的这种求知欲望,我便灵活机动地采用录像教学,播放了《宇宙太空》和《动物趣闻》的有关片断,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将抽象的知识道理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在较短的时间里,把他带到古今中外海阔天高的知识海洋里,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其能主动地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去体味探索成功的乐趣。在怀化市第十一届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这位小同学“大显神手”荣获桂冠,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毕业会考时以“满分”的优异成绩升入重点中学。

二、恰当运用电教实验,指导分类教学,取得局部效益

教学中,面对部分学生的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教师如恰当地运用电教实验指导分类教学,则效果显著。

小学自然教材中《植物的种子》一课,教材重点是掌握种子的基本构造──都具有胚根和胚芽。难点是指导学生认识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系,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叶。根据过去教学中的经验:单一的实验教学,大多数学生对该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难以掌握。于是便采取了实验与幻灯有机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张种子的构造──胚根、胚芽活动的抽拉片(右边是植物的幼苗)和一张解剖观察各种不同种子胚根和胚芽的复合片。

实验:先让学生解剖浸泡膨胀了的菜豆种子,要求他们从外到里观察菜豆种子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然后,找一名学生汇报所观察到的每一个部分:(1)最外层的皮──种皮:(2)豆瓣边上小芽──胚根;(3)胚根上部小叶状部分──胚芽;(4)内部两片叶片──子叶。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种子由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构成的。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把这粒种子种到土壤里,过几天就会长出一棵幼苗。请看灯片,说一说这棵幼苗的根、茎、叶分别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的?”先让学生自己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演示:抽拉灯片的胚根、胚芽部分,引起了学生的观察兴趣,看到了灯片上胚根用线指向幼苗的根部,胚芽用线指向幼苗的茎叶。这样,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然后,出示花生、大豆、蚕豆等种子的复合片,揭出上片,露出剖面,请学生指出每粒种子的胚根、胚芽部分。这时学生自然就会得出: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

通过这样分类教学,采取实验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既训练了学生观察物体的细微构造的能力,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优化组合电教媒体,指导全体学生,取得整体效益

电教媒体多种多样,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等。如何根据教学的要求,优化组合电教媒体,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播放、演示准备好的电教教材,使教学达到最优化,这就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

电教论文范文6

关键词:电教手段化学教学投影幻灯电视录像多媒体

电化教学中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幻灯、电影、录像、录音、多媒体计算机等等。用这些仪器进行教学,有着极其突出的优点和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牢固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快速突破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进一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还可以扩大演示试验范围,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现场教学等等。

一、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由于电教手段表现化学教学内容比口头讲述更鲜明、生动、真实有趣,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讲空气一节时,用投影、电视录像给学生放映拉瓦锡等科学家研究空气组成的史实,使学生们体会和了解到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领略他们获得研究成果的喜悦;放映一些有关大气污染的典型历史事件,以及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现象,如: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等及其引发原因,有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它们体会到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热情、自觉、积极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

二、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路的清晰性,牢固掌握化学知识。

在化学课上,用电教手段表现化学现象,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还可以逐步从现象引导到本质,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化学规律。由于电教手段可以做到声画兼备,形象直观,因而可以使学生看得真切,记得牢固。例如:当铁钉放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钉的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呢?学生回答增加。为什么?答曰“置换出的铜粘附在铁钉表面,所以铁钉增加了生成铜的质量”。这说明学生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搞清楚反应的实际过程。这时可用投影演示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根据:Fe+CuSO4=Cu+FeSO4,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铜质量比为56∶64,在投影片上可分别用箭头表示铁元素从铁钉进入溶液中(FeSO4)、铜元素从溶液中(CuSO4)回到铁钉,如图:

铁钉

Fe56

Cu64

很明显,对铁钉来说,返回的铜质量多于它损失的铁质量,所以铁钉质量增加,但是,铁钉增加的质量并非生成铜的质量,而是生成铜与消耗铁的质量差(64-56)。这样讲起来学生耳听眼看,思路清晰,抓住了分析问题的要点,既加深了思路敏捷学生的记忆,又给了反应较慢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

三、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电教手段可以根据需要将所讲述到的实物在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虚与实等方面进行转化,因而把复杂的问题表现得简单明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让人看清、使人明白。例如:解释疑100ml水和平共处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为什么略小于200ml的现象时,教材上的解释是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间隙,两种分子混合后,有的分子挤占了空隙。这样的解释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一节简单动画:因为酒精分子比水分子大,可用较大圆圈表示酒精分子,较小圆圈表示水分子,两者混合后,让一部分水分子进入酒精分子间隙,从而混合后的分子所占空间,比原两种分子分别所占空间之和要小。这样一来,将抽象的微观粒子形象化,能使学生极容易理解这一现象的实质。再如:讲氧化汞分子分解过程时,可设计投影幻灯,如图:

氧化汞汞原子、氧原子汞氧气

氧化汞分子由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它受热后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又结合为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对学生而言,这种形象直观的解释比较容易体会,容易接受。

四、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电教手段,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等限制,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看到本来不能看到的化学现象和事实,从而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例如:核爆炸、火箭发射升空,炼钢的过程,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这些现象是不能或不便在课堂上用演示实验来观察的,只有用电视录像或电影等手段把它们真实地录制下来,才能通过电教手段使这些现象、内容等在课堂上重现于学生们的眼前。

五、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扩大演示试验的范围,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现场教学。

有些演示实验,由于受时间限制,难于将实验搬进课堂演示整个实验过程。如果借助电教手段,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如铁生锈实验所需时间要十天左右,可采用电视录像记录整个实验过程,再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将实验过程中出现有明显现象变化的点剪辑出来,就可在课堂上用较短的时间放映铁生锈的过程,这样,既节省了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的时间,又让学生看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