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微生物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微生物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微生物学

高等微生物学范文1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卫生分院)坐落在无锡新区,隶属于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学校占地面积154亩,拥有在校学生5000多人,教职员工274名(含外聘教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办学思路超前,现代化气息浓厚,专业建设目标明确,专业特色和优势突出。

学校开设全日制护理(普通护理、助产护理两个方向,设英语特色班)、药学、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四个高职专业;全日制中专护理(四年)、药剂(三年)等专业,其中高职护理专业为江苏省示范专业、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水平评估优秀专业、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护理实训基地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高职药学专业为无锡市示范专业。中职护理专业为江苏省示范专业,中职药剂专业为无锡市示范专业。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合格率达100%,就业率及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爱岗敬业、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综合素质好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2009年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达96.24%,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在2009年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二的佳绩;在“天堰杯”全国护理教学成果展示赛中,获得中职组三连冠和2008年高职组团体第一名,以及个人全能第一名、多个单项奖和一个最佳教学创新奖。

与此同时,学校先后与英国、菲律宾等国家的教育机构以及中国光华护士基金等合作,并获得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和伊密里欧学院的招生授权书,打通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成功选送了60多名学生赴英国、美国、菲律宾实习、深造。

近年来,学校强化教学质量,严抓学生管理,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最具特色职业学校”、“全国十佳办学单位”、“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平安和谐校园”、“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高等微生物学范文2

关键字: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检测体系问题完善

一、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检测体系概述

(一)、食品微生物学的概念

食品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自工业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和卫生学中专化出来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微生物与食品制造、保藏等方面的内容。食品微生物学涉及病毒、细菌、真菌多种微生物,除研究这些微生物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外,还探讨它们与食品有关的特性。微生物作为最简单的生命体而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基本材料,由此也奠定了食品微生物学在微生物学中的地位。使得食品微生物学也成为食品制造领域里十分活跃的一门新型学科。

(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检测体系的概念

食品微生物检验体系的发展是与整个微生物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检测体系是运用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根据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标准,对食品微生物实施检验的一系列有序的检验工序。它涉及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是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的检验依据,确保微生物食品的安全、卫生。对于人类食品安全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检测体系主要问题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范围广

由于食品种类繁多,分布不同。而且微生物的种类也非常多,数量巨大。如目前列入食品卫生国家标准的致病菌有13种,每种的检验方法的复杂繁琐。在食品来源、加工、运输等过程中都有可能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正是由于检验检测范围广,导致着微生物的危害度、食品的特性及处理条件无法贯彻落实,食品存在着严重的卫生质量问题。

(二)、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机构监管不严

无有效地监管机构,导致食品微生物检测无法贯彻执行,于是时有发生检验检测效率低下。无监管的情况下,因人为事务而遭受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而对于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机构监管不严的现象尤为突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各级卫生局下属 卫生监督所不能有效保证其工作质量,食品加工企业自检不严格都将导致严重安全隐患。为加强检验机构控制监督管理,更好地依条例履行检验机构条例依据职责,有效的检验机构,必不可少。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的完善

为了防止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腐坏,减少传染病是病菌随食品进入体内并在人体内增殖。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是否有效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关键问题。于是如何完善施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检测体系,已是一项十分严峻的考验。根据分析,得出如下几条建议:

(一)明确食品微生物检验目标

在检验中,了解检验目标,有利于对于检验全局的控制得到有效化。食品微生物的检验目标是:研究各类食品中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其特性;研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研究微生物与食品保藏的关系;研究食品中的致病性、中毒性、致腐性微生物;研究各类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及标准。只有准确地明确目标,才能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检测体系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

(二)、提高微生物检验检测的技术规范

食品生产是一个时间长、环节多的复杂过程。与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产生微生物的污染。食品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致病性微生物都可能污染食品。在检测检验过程中,良好的技术操作有利于提高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其包括显微镜检、染色技术、培养基制备技术、接种、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等。能有效地将检验操作技术规范化,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课题,也是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的技术保障。

(三)提高政府对于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重视

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因受到政府的重视,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在政治效益的监管下,提高检验检测体的健全。开发利用有益的微生物生产食品原料,如有机醇、有机酸、维生素类、核苷酸、氨基酸和医药类等,同时对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研究防止方法,快速科学的检测方法、修改卫生标准,完善卫生法规等。

四、结束语

生物学研究带来了技术、方法、思维和理论的大革命的同时,也为食品微生物带来了创新发展的原动力。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作为给人类提供有益于健康、能确保食用安全的食品的科学保障之一,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的完善仍需各个技术、人员、制度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何国庆,丁立孝.食品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江汉湖,贺稚非.食品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高等微生物学范文3

关键词:食品工程类专业;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42-02

食品微生物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使其充分发挥微生物的生物效能,或者将微生物细胞本身作为食物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控制、消除或者改造有害微生物,造福于人类[1]。食品微生物学作为高校食品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应重视其教学效果的提高。鉴于此,笔者对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进行初步探讨,与同仁共商讨。

1 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高等学校发展中的永恒主题,是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而学科建设的基础在于人、财、物,其中人才是关键。完善的学科需要一支高素质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师资的建设需要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和知识更新体制,客观上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学术交流。因此,首先要从长远考虑,组建一支具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学术队伍;其次,要创造条件,选拔一批基础扎实、学风严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保证学科的后续力量;为此,食品微生物学学科组积极鼓励年轻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此外,学科组教师通过质量工程到对口支援高校进行交流学习,为提高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夯实基础。另外,必须加强实验仪器设施的投入。目前,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院重新装修了实验室,更新了实验台面、桌椅等使实验室干净整齐,并新购置系列实验仪器设备,如发酵罐、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低温冷冻冰箱等设备,充分发挥其综合性、可协作性为教学、科研服务。

2 教学内容改革

首先,对于传统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营养与生长,遗传及育种等,在安排课时时可根据食品类各专业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其次,可根据食品类各专业的不同特点精选相关内容,如对于食品科学专业,需要重点讲授微生物与食品加工、食品腐败、食品贮藏等内容;对于食品质量专业,则重点讲授食品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等内容。第三,应在教学过程中补充讲解食品微生物学的最新知识及应用的新技术,使学生了解熟悉食品微生物学的最新发展状况,如近年来,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新型防腐剂和先进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运输和保藏中。

3 教学方法改革

3.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缺乏兴趣,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睡觉,玩手机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可采用情景式教学,将学生相对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食品微生物教学内容的问题提出来。例如,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与食品相关的微生物,它们哪些是对我们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怎样控制有害菌,保证食品安全,如何利用有益菌为人类提高营养丰富的食品等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2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包括教与学,二者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老师在课堂上连续的讲,学生连续的记笔记,考试前学生死背书和课题笔记,考完试,学生掌握的知识几乎忘光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为改变这种情况,第一,可以把教师的教案印制成教学辅助资料发给学生,使学生减少上课记笔记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能够进行思考,若适当的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将会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3];第二,列出所讲食品微生物学的相关参考书,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3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学科,而传统的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存在老师讲授较抽象、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为此,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融入最新的知识点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本学科组精心制作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条理清晰的食品微生物学多媒体课件。3a来的多媒体教学实践证明: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其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进行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节省了课堂板书和挂图的时间,加快了教学进度,丰富了课堂内容,融入了更多的知识点,使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4-5]。

4 实验教学的改革

搞好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加深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6]。

4.1 坚持让学生自己做实验 在整个课程实习过程中,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验准备,如实验器材的领取,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等。整个课程实习过程的具体操作、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均有学生完成,指导老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操作及时给予纠正。同时,激励学生结合《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实习指导用书,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实施,如奶粉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学生自己查阅国标,准备实验所需玻璃器皿,培养基等,实验操作过程均有该组同学自己完成。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实习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的能力。

4.2 开展系统性综合实验 调整实验顺序,把食品微生物实验组成连续的、系统的综合性实验。如将有关的实验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节约课时,又加强实验的综合性[7]。对于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大肠菌群测定及常见致病菌的检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检验样品,学生对自己得到的实验结果会感到满意。经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学生掌握了培养基的制备、灭菌锅的使用方法、灭菌方法、无菌操作技术等基本操作技术。另外,由于每组同学检测的样品各异,其检测结果也有所不同,可举行一次“学生研讨会”进行交流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江汉湖,董明盛.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王京.地方高等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3]邵信儒,孙海涛,徐晶.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改进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2):97-98,101.

[4]田洪涛,贾英民,孙纪录,等.构建面向21世纪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2):51-54.

[5]陈今朝,刘达玉.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6):72-73.

高等微生物学范文4

[关键词] 专升本教育;医学微生物学;P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b)-101-02

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专升本教育是在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再提高的过程,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分析和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的临床、科研人才。[1]由于专升本教育对象有的从事过医学工作,有的尚未参加工作,但均经过专科培养,若按一般本科教育不仅会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也难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甚至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对于专升本教育不能按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进行,应以现实需要为目标,真正做到理论服务于实践。本文根据专升本教学特点,就《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作初步探讨。

1 针对学生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重点突出,体现微生物学特点,医学微生物学总论是微生物的共性知识,是说明各论每一个微生物的知识点,而各论的学习可以加深对总论的理解。如果医学微生物学总论学得扎实,各论的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少讲或自学。针对微生物学科特点,专升本学生虽然经过专科学习,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而且由于课时有限,一些知识在专科时没有涉及到。因此,在理论教学上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还要给予阐述,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学,要把握教学重点,加强教学深度,适当补充新知识,以拓展教学广度。

2 PBL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由于讲授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各具特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易懂、难记、易混淆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2]。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微生物学各论的讲授中,采用了PBL教学法。

2.1 问题的设计

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我们始终坚持以下原则:以临床实际问题为中心,引入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问题的深度、难度适中,使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这样,确保了PBL教学法的可操作性。如在讲授化脓性细菌这一章时,提出如下问题:临床常见的化脓性感染与哪些细菌感染有关?这些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如何?其致病性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如何?怎样进行病原学鉴别诊断?在肠道感染细菌这一章,提出引起夏季常见病――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如何区别导致腹泻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使学生对原先繁杂、无条理性的微生物学性状内容产生兴趣,主动学习相关内容,以便于其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思考腹泻患者如何诊断,治疗及预防?进一步引出肠道杆菌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相关知识[3]。

2.2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重点讲授

针对事先留下的问题,采用“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老师总结”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如对各种化脓性细菌,老师最后通过列表比较各种球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等,帮助学生理清条理、化繁为简、强化记忆。这种模式,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教师从中也受到一些启发,既增长了临床知识,又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学相长。

3 PBL教学法的效果与评价

3.1 成绩比较

我们在2004~2007级专升本科学生中,随机抽出200名学生,将其理论课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其中2004级和2005级共100名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学教学法,2006级及2007级共100名采用PBL教学法。成绩采用方差分析,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学生成绩比较

结果表明,PBL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成绩呈增高趋势。

3.2 学生意见反馈

由教研室统一制作学生意见反馈调查表,每学年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发给学生,采用无记名的方式,收集学生意见,进行统计。通过对两届专升本学生的调查统计,28.2%的学生认为适应传统教学法,70.7%学生认同PBL教学法。学生普遍反映课堂效果好,知识掌握牢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这两年对专升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发现,专升本教育不应也不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其教学应与普通本科、专科有所不同。要充分认识到专升本教育的特殊性,进而从使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突出和体现其继续教育的特点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生的基础课之一,在临床学习和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围绕微生物学学科特点,采用适合专升本教育的教学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床和科研素质成为专升本《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戎华刚.“专升本”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28-129.

[2]李婉宜,李明远,杨远,等.医学微生物学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91-92.

高等微生物学范文5

Abstract: This paper represent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quality course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It was discuss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quality course on the microbiology teaching, And it was also discusse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quality course to the teachers′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 at last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several rela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quality course.

关键词: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

Key words: General Microbiology;quality course;establishment

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78-01

0 引言

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生命科学类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微生物是研究生命科学基础理论问题时的主要“模式生物”,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根本任务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发现、利用、改造以及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造福于人类。做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应对其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具有一流教学团队、一流教学手段、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1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历来是学校教改工作的重要部分,师资队伍的优劣也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应该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主持,通过该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拥有较高教学水平、教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对参加课程建设的青年教师要高标准、严要求,让他们多参加听课和说课,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让他们积极听取相关的学术报告,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1.2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相关的网站(或页),把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讲稿、参考文献、课后思考题、教学录像等上网并对学生免费开放,建立学习自测系统,使学生能随时在网络上做题,并检测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强化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

1.3 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目前我们的普通微生物学已经采用了国家级规划教材。

1.4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教师的自我评价机制,比如设立教学反馈表,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后,让学生当堂回答本节的重难点知识,通过检测,找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今后更合理、有效地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另外,还要建立学生的评教机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并及时做好调整,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1.5 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精品课程配套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的要求,给学生提供模拟的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让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升华。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与相关企业单位协作,把理论知识搬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如酸奶的制作、啤酒的生产等均可让学生参与到相关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

2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2.1 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实施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能够促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及时、全面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带动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不断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另外,教师在课程建设中还可以促进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改善知识结构。

2.2 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新的教学手段再加上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可以在欢快的气氛中学到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精品课程建设还要求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网站,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浏览网站,在建设网站时,应首先立足于学生利用网站自主学习这一特点,将知识的引导、传授与复习蕴涵网站之中。例如:提供教学大纲和学习重点,使学生事先了解所学内容;设置电子教材、电子讲稿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理论知识;安排期末复习和在线测试以强化对知识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教学方式,对各知识点提供重点解析并设置引导性问题。并使学生在网站上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对所学知识得到延伸和升华。

3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已有知识和未来知识的关系。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在让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探求和掌握新知识;二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微生物教学中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消极对待课堂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而现代教学手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多媒体的强大教学功能,教师变成了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并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三是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微生物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教学理念、教学团队、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等于一身的整体建设,要想把它建设的相当完善,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杨艺芳.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一些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月.

高等微生物学范文6

关键词: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215-02

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习好微生物学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微生物学基础[1]。微生物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为使学生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全面提升学生对英文的使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从2004年开始进行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微生物学的双语教学实践

1.关于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8学时。本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牢固微生物学基础,培养学生使用专业英语的能力,为学生阅读英文文献和进行学术交流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遗传变异、生态以及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关系5个方面。在内容的选取方面,以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为基础,结合J. Nickllin等主编的Microbiology(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3年)以及笔者留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带回的该校微生物学讲义内容,既照顾到国内微生物学教学的传统体系,也同时吸纳了国外同类课程的长处。

2.教材的选用

2004年实施双语教学之初,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为了应急,以J. Nickllin等主编的Microbiology为教材,但是该教材的内容和教学体系毕竟与我们现行的体系存在差异,因此,教材的使用效率比较低较,只有部分章节被利用。另外,原版教材价格较高,加重了学生经济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于2005年着手自编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吸收了国外同类教材的优点,紧紧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同步,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另外,我们将教学内容和课堂笔记融入教材,使教材同时起到教学参考书和笔记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以划代记”,省去记笔记的时间,集中精力去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与该教材配套的参考书有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和J. Nickllin等主编的Microbiology。

3.关于课堂教学

授课之前布置预习作业,督促学生对授课内容和专业词汇提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去听课。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随机调整,一般课程开始阶段英文使用频率低,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逐步增加英文的量,减少汉语的量,在内容浅显易懂的章节,则全部采用英文。全部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多媒体内容绝大部分是英文,在多媒体制作时,尽可能多地采用表格、图片、动画等手段,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同时多媒体课件上载到校园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看学习。一般,在用外语授课以前,用汉语将授课内容梗概做以简单描述,使学生在基本理解专业知识原理的前提下再花大气力用外语授课,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教学内容和专业词汇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课下答疑和辅导,学生可以基本消化和掌握授课内容。

4.关于双语教学研究

在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必然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抱着一个探索和研究的态度去实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创新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高等教学中双语教学的规律进行专门的研究。笔者结合自身双语教学的实践先后主持了4项双语教学项目的研究和建设任务,通过教学项目的开展,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起到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作用。

二、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虽然我国高等院校中多数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但在高校中也存在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针对双语教学的鼓励性政策较少、对双语教学的投入远小于实际需求,与双语教学相配套的改革措施少、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等。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双语教学是让学生精通掌握外语的有效途径,要想彻底打破我国外语教育中“投入多、产出少”以及“高分低能”的尴尬僵局,双语教学无疑是一条可以借鉴的成功之路,双语教学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我们必须在这一点上统一认识,坚定不移地推动双语教学的进程。当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到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们应避免盲目乐观和急于求成的思想,要脚踏实地地推进工作,充分预料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直至取得成效。

2.双语教学与现行教育体制在一些方面存在冲突。

双语教学与现行外语教学的冲突。在高校教学计划中,双语教学科目所占的学时数一般与该科目正常学时数一致,由于学时的限制,双语教学很难达到“制造语言环境、用外语熏染学生”的教学效果,常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如果大规模开设双语课程,在强调双语教学的同时,势必会在学时分配、成绩考核方式等方面与常规的外语教学产生冲突,因此,我们应该协调两者关系,考虑适当扩大双语课程范围并增加学时[2]。

学生外语水平与双语教学的冲突。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多数学生应付日常的外语会话尚有很大困难,更不用说去难理解双语讲授的学科理论知识。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灵活机动的方式去实施双语教学,比如,可以采取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对外语听说能力较强的学生实施双语教育。而对于外语基础差、不能适应双语教育的学生不宜勉强,应对其实施普通的母语教育[3]。

硬件条件不足与双语教学的冲突。我国高校中的各种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都是为开展汉语教学而设置的,而开展双语教学所需要的教材、参考资料、音像资料、教具等条件几乎很少有现成的,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自己创造条件,开出一门双语教学课程教师所付出的劳动远超出一般汉语课程。

参考文献:

[1]孙群,吴羽纺.“微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课堂实践及评估[J].高等理科教育,2005,(1),:71-75.

[2]胡延吉,等.遗传学双语教学初步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68-71.

[3]肖扬清.关于课程双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07,(3):86-89.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Bilingual Lecturing in Microbiology

XU Hong-xiu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